血源性病原体的风险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血源性病原体的风险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1 .血源性病原体在工作场所的传播途径。
2 .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类型、频率和数量,各种传播途径和最可能的传播途径,对同时接触多种血源性病原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3 .接触与重复接触的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场所的布局,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工作场所的清洁与整理,个人防护用品与防护设施的适用性、数量及其运行和使用状况。
4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有关血源性病原体知识及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和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5.所使用的各类医疗卫生设备是否有增加或减小职业接触风险的可能。
6. 现行的职业接触风险控制措施的运行情况以及是否需要采取新的预防控制措施。
骨髓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血源性病因
血源性病因引发骨髓炎值得患者注意的有:1.血源性骨髓炎发病原因多为不明原因造成,患病群太多为抵抗力较低的儿童、妇女、老年人。患者发病早期常出现高烧、患处疼痛、肿胀等症状,血液检查可见:WBC异常增高,常在10×109/L以上,ESR加快,CRP数值增高等.
二、外伤性病因
外伤性病因导致的骨髓炎可以说是目前比较常见的,骨髓炎患者可以注意到,患者发病前多有严重的外伤感染史,如车祸、砸压伤、枪伤、刀砍伤、钝器开放伤、扎刺伤等。当然,也有些骨髓炎会合并其他疾病,如骨不连、骨缺损、血管神经损伤、皮肤及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等。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风险怎么控制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风险的控制遵循职业病防治的优先等级原则,首先是消除风险,其次是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行为控制,再次是个人防护和接触后预防措施。
1.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预防的最有效措施是尽量完全消除工作场所的危害,如尽量少用锐器或针具,取消不必要的注射,消除毛巾挂钩等不必要的锐器,以及采用无针系统进行静脉注射。
2. 如无法消除风险,用人单位应当考虑用其他风险较小的方式取代现行操作规程,例如使用毒性较低的化学物质代替原有毒性较高的消毒剂。
3. 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将工作场所的血源性病原体隔离或移开,包括机械、设施和设备,并应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
3.1 所有损伤性废物应及时置于防穿刺、防渗漏、有警示标识的专门容器,即“利器盒”中。
3.2 采用新技术,如使用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锐器。
3.3 改善人机工效条件,如改善照明,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和工作台布置良好。
3.4 为劳动者提供便利的洗手和(或)消毒设施、或免水洗的手消毒剂及眼睛冲洗设施,确保劳动者在每次接触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后,能立即清洗手和其他部位的皮肤或粘膜。
3.5 配备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如高压锅等,并应定期维修和更换。
引起女性性病的原因
女性性病病因1、产道感染:当胎儿通过感染有性病的产道时,产道部位的病原体可感染给胎儿,导致新生儿发病,如淋病、生(殖)器疱疹和尖锐湿疣等。
女性性病病因2、胎盘感染:孕妇患有性病,未经及时发现和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性病病原体可通过胎盘的血液循环传染给胎儿,如梅毒和艾滋病等。
女性性病病因3、血源性传染:有些性病病程较长,体内虽感染有病原体但可以无临床表现,如潜伏期梅毒、艾滋病感染者等,健康者或其他各种疾病的病人输入了由他们提供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就可以使受血者发病。
女性性病病因4、间接接触传染:凡性病病人使用过的衣服、被褥、物品、用品、用具、便器、马桶和浴巾等均可能被病人的分泌物污染而带上病菌,与性病病人密切生活在一起的健康人,当轻微的伤口接触到这些沾有病原菌的物品时,就容易感染上。
女性性病病因5、直接性接触传染:通过性接触传染,占95%以上。包括性(交)、热烈的接吻、体肤接触的拥抱。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粘膜菲薄,血管丰富,性(交)时处于极度充血状态,性(交)摩擦可造成细微的损伤,为性病病原体的入侵创造了条件。
肺脓肿的诊断
依据口腔手术、昏迷呕吐、异物吸入,急性发作的畏寒、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等病史,结合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肺野大片浓密炎性阴影中有脓腔及液平面的X线征象,可作出诊断。血、痰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分离细菌,有助于作出病原诊断。
有皮肤创伤感染,疖、痈等化脓性病灶,发热不退并有咳嗽、咳痰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示有两肺多发性小脓肿,可诊断为血源性肺脓肿。
1.周围血象血液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显著增加,中性粒细胞在80%~90%以上。慢性肺脓肿患者的白细胞无明显改变,但可有轻度贫血。
2.痰和血的病原体检查痰液涂片革兰染色检查、痰液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确定病原体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血源性肺脓肿患者的血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男性性病是如何传染的
感染性病主要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性接触传染:通过性接触传染,占95%以上。包括性交、热烈的接吻、体肤接触的拥抱。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粘膜菲薄,血管丰富,性交时处于极度充血状态,性交摩擦可造成细微的损伤,为性病病原体的入侵创造了条件。
2)间接接触传染:凡性病病人使用过的衣服、被褥、物品、用品、用具、便器、马桶和浴巾等均可能被病人的分泌物污染而带上病菌,与性病病人密切生活在一起的健康人,当轻微的伤口接触到这些沾有病原菌的物品时,就容易感染上。
3)血源性传染:有些性病病程较长,体内虽感染有病原体但可以无临床表现,如潜伏期梅毒、艾滋病感染者等,健康者或其他各种疾病的病人输入了由他们提供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就可以使受血者发病。
性病传播途径是什么
一、性行为传播 :所谓性行为主要包括接吻、触摸、拥抱、性交等。性交是传播性疾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性交之所以造成性疾病传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生殖器直接接触病原体。 2、性交的双方生殖器均处于充血状态 ,组织内压力增加易于发生损伤。
二、间接接触传播 :人与人之间的非性关系的接触传播 ,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但某些性传播疾病 ,如淋病、滴虫病和真菌感染等 ,可以通过毛巾、浴盆、衣服等用品传播 ,尤其在经济条件差和卫生水平低的地区 ,通过间接接触传播时有发生。
三、血源性传播 :梅毒、艾滋病、淋病均可发生病原体血症 ,如受血者输了这样的血液 ,可以发生传递性感染。血源性感染有如下特点 :1、发病率高。 2、发病快。 3、可跨越病程。 4、发生播散性病变。 5、全身症状重。
四、母婴传播 :通过胎盘传播胎儿。梅毒、艾滋病大多存在母婴传播的危险。性传播疾病的母婴传播有三种方式 :1、原发感染 2、逆行性感染 3、获得性感染。
五、医源性传播 :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防护不严格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医生、护士身上。 2、消毒不严格,检查病人用过的器械 ,用后应浸泡灭菌再反复冲洗 ,然后再高压灭菌。如果消毒不严格 ,病原体未被杀死 ,再使用时可感染他人。
男性感染淋病有哪几种途径
一、性行为传播:所谓性行为主要包括接吻、触摸、拥抱、性交等。性交是传播性疾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性交之所以造成性疾病传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生殖器直接接触病原体。2、性交的双方生殖器均处于充血状态,组织内压力增加易于发生损伤。
二、间接接触传播:人与人之间的非性关系的接触传播,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但某些性传播疾病,如淋病、滴虫病和真菌感染等,可以通过毛巾、浴盆、衣服等用品传播,尤其在经济条件差和卫生水平低的地区,通过间接接触传播时有发生。
三、血源性传播:梅毒、艾滋病、淋病均可发生病原体血症,如受血者输了这样的血液,可以发生传递性感染。血源性感染有如下特点:1、发病率高。2、发病快。3、可跨越病程。 4、发生播散性病变。5、全身症状重。
四、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传播胎儿。梅毒、艾滋病大多存在母婴传播的危险。性传播疾病的母婴传播有三种方式:1、原发感染 2、逆行性感染 3、获得性感染。
五、医源性传播: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防护不严格,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医生、护士身上。2、消毒不严格,检查病人用过的器械,用后应浸泡灭菌再反复冲洗,然后再高压灭菌。如果消毒不严格,病原体未被杀死,再使用时可感染他人。但是目前正规医院在医疗器械的消毒方面做得都很正规很到位,甚至使用的都是一次性的用品,所以由于这种原因发生的传染非常罕见。
退化性关节炎患病风险评估
1、退化性关节炎患病风险评估怎么做呢?退化性关节炎就是关节经过长期使用,软骨产生退化的现象,软骨退化便会变薄或消失,导致关节吸收冲撞的能力减低,只要关节受力较大或使用较多,便感觉疼痛。
2、由于软骨消失,骨头和骨头直接碰撞,透过X光检查可发现,关节边缘会产生尖锐的突出物,俗称“骨刺”,骨刺是退化的表现,有时会有自发性发炎,患者也常会在半夜中痛醒。
3、退化性关节炎患病风险评估非常的重要,因为退化性关节炎多发生在承载重量和活动量较多的关节处,例如四肢中的髋关节、膝关节、手指末端指间关节、脚踝关节及脊椎中的颈椎和腰椎等,都是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据统计,男性较易发生于髋关节,女性则以膝关节居多。
4、典型的退化性关节炎症状是患者常抱怨关节处有僵硬、酸痛的感觉,尤其起床那一刹那最痛,活动一段时间后,就逐渐好转,但活动或站立太久,又会再痛起来。要是不加以理会,关节会逐渐恶化、变形,终至无法行走。
血源性病原体的职业卫生防护原则是什么
1.血源性病原体的职业接触是工作场所引起的问题,用人单位应开展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预防控制活动,以保障劳动者享有职业病防治法所规定的职业卫生权利,并接受政府、劳动者和工会组织的监督。
2.禁止以就业为目的的职业健康筛查。对劳动者血源性病原体的检测应当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对劳动者的个人健康信息,包括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状况,应遵循保密原则。检测结果不应作为是否聘用劳动者的依据。
3.应对感染或疑似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疾病的劳动者予以关怀、治疗和支持,不应歧视或羞辱。对于患有血源性病原体相关疾病的劳动者,只要医学上认可能胜任工作并不妨碍他人的,用人单位应尽量安排其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任职。
4.对因职业接触血源性病原体而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或艾滋病等的劳动者,应依法享受工伤待遇。
反式脂肪酸是餐桌上的定时炸弹
2010年,媒体报道反式脂肪酸存在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极大风险,引起恐慌。为科学回应公众疑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开展“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项目,为期两年的评估结果显示,中国人通过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仅为0.16%,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居民也仅为0.34%,远低于世卫组织建议的 1%的限值,也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摄入量。
本次评估发现,加工食品是城市居民膳食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占总摄入量的71.2%。在加工食品中,植物油的贡献占49.8%,其他加工食品的贡献率较低,如糕点、饼干、面包等均不足5%。
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如粥样动脉硬化的风险,但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反式脂肪酸与早期生长发育异常、2型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有关。可见,媒体夸大了反式脂肪酸对当前中国居民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