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脊髓灰质炎症是怎么回事

脊髓灰质炎症是怎么回事

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是一种滤过性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直径为8~17ΜM,称脊髓灰质炎病毒。此病毒分为Ⅰ、Ⅱ、Ⅲ三种不同类型,其中Ⅰ型最多见,Ⅲ型次之,Ⅱ型少见。

除脊髓灰质炎病毒外,其他某些病毒,例如个别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亦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并引起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在临床上难以与灰质炎病毒引起的麻痹进行鉴别。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活力很强,耐寒冷,在冷冻条件下能生存数月之久,对干燥的抵抗力也较强。病毒在室温下可生存数天;在污水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在水和牛奶中可生存百余天;在粪便中可维持3~6周或更久。紫外线照射、煮沸或使用含氯石灰(漂白粉)及高锰酸钾等均能迅速将其杀死。

传染源为本病的瘫痪型、非瘫痪型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健康的带病毒者亦可传播。病毒主要从粪便及鼻咽部分泌物中排出,其传播途径主要为经污染饮食、脏手及各种用具等直接通过消化道或由空气飞沫经呼吸道而发生传染。

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清洁卫生,安全饮食,平时勤洗手,家具、生活用品勤消毒。建议保持充足良好的睡眠,按时睡觉,以及坚持每天足量的运动,增强体质。尽量保证每年体检1到2次,控制自己的体重。身体的健康离不开心理的健康。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呢

小儿麻痹是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以下简称polio)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又称小儿麻痹症(Infantile paralysis),其主要病变在脊髓灰质,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自50年代末普遍采用疫苗预防本病后,其发病率已大大下降,天花于70年代被消灭后,小儿麻痹症已定为本世纪末下一个被消灭的目标。

脊髓灰质炎症状

(1)第一阶段——前驱期:此时患者出现低热或中等热度,常伴有头痛、困倦、多汗及全身疲乏不适等症状,并可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甚至有咽痛、咽红及轻咳等呼吸道症状。此期一般持续1~4天。大多数病例发展到此期为止,属顿挫型,又称为幸运型。

(2)第二阶段——瘫痪前期:在前者基础上,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一般性症状消失,但经1~3天后体温又上升,并且体温较高,常在38~39℃之间,个别患儿可高达40℃。此时,其一般症状亦随之加重。患儿烦躁不安,有头痛、呕吐、嗜睡、肢体疼痛及感觉过敏。项背部可有肌强直征,且可见婴幼儿囟门紧张饱满,并可出现“脊髓征”,对诊断有意义。此期一般持续3~5天,但也有短至几小时或长达2~3周者。在这一阶段仍可有部分病例不出现肢体瘫痪而逐渐康复,称为无瘫痪型病例,亦属幸运型。另一部分患儿病情继续发展,并进入瘫痪期。

(3)第三阶段——瘫痪期:一般在瘫痪前期的第3~4天时进入本期,大约有5%的病例可不经过瘫痪前期而直接进入本期。瘫痪症状多在热度下降时出现,也有在退热后发生者。开始常伴有肢体疼痛及肌肉压痛,之后突然发生瘫痪。瘫痪可见于任何部位,但以肢体瘫痪最为多见。

治好脊髓灰质炎并不难

近些年来,中医治疗疾病受到了很多患者的青睐,对于脊髓灰质炎患者来说也是这样,临床上,治疗脊髓灰质炎的方法一般是辨证治疗,不同类型的脊髓灰质炎治疗方法是不同的,相信患者对此是有所了解的,临床上,脊髓灰质炎分为湿热郁蒸气分型脊髓灰质炎、湿热阻络,气血郁滞型脊髓灰质炎以及邪犯肺胃型脊髓灰质炎,具体的介绍如下。

1.湿热郁蒸气分型脊髓灰质炎

症状:发热多汗,头痛身疼,烦躁不安,或嗜睡,苔黄腻,脉滑数。(属瘫痪前期,出现中枢神经感染病症,高热、脑膜刺激征,并可有脑脊液异常,但无瘫痪。

治则:清热化湿,宣气通络。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藿香,薏苡仁,菖蒲,黄芩,连翘,滑石,秦艽,络石藤。水煎服,一日一剂。

2.湿热阻络,气血郁滞型脊髓灰质炎

症状:轻者证见四肢瘫痪,重者气脱亡阳。(属瘫痪期,脊髓型表现肢体瘫痪,脑干型可致呼吸循环衰竭。)

治则:清热化湿,活血通络。

方药:三妙丸加味。苍术,黄柏,牛膝,当归,络石藤,桑寄生,鸡血藤。痰阻者加菖蒲,郁金,川贝母;口眼歪斜加僵蚕;气脱者急服人参。水煎服,一日一剂。

3.邪犯肺胃型脊髓灰质炎

症状:身热不扬,头痛身倦,咳嗽,呕恶,苔黄腻,脉濡数。(属前驱期,体温38~39℃,以上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为主。)

治则:疏泄肺胃湿热

方药:葛根芩连汤、三仁汤加减。葛根,黄芩,杏仁,薏苡仁,杏仁,银花,连翘,滑石。湿重者加苍术,高热者加生石膏。水煎服,1日1剂。

关于脊髓灰质炎的中医治疗就先给大家说到这里了,相信每位患者看后一定会有所了解了,对于脊髓灰质炎患者来说,如果早期发现病情,对症治疗,及时控制住病情的话,脊髓灰质炎是可以治好的,早发现早治疗很关键,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时间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本病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现在有两种疫苗可以使用,一种是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种名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是采用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Mahoney株)、II型(MEF-1株)、III型(Saukett株)分别接种于Vero细胞培养并收获病毒、经浓缩、纯化后用甲醛灭活,按比例混合后制成的3价液体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都是从宝宝满2个月后开始接种: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在宝宝满2个月、3个月、4个月大时各接种1次,每次间隔4~6周。等到宝宝4岁时,会再加强免疫1次。如果你的宝宝已经大于2个月了,但是还没有吃过糖丸,你可以随时带宝宝去补种。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在宝宝满1个月、3个月、4个月、18个月时各注射1剂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时间是什么时候了,作为准爸爸和准妈妈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不会得小儿麻痹症,所以也就不帮他们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否则在孩子患上小儿麻痹的时候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肌肉萎缩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1、病毒感染

由于MND和急性脊髓灰质炎均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且少数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译】:是急性传染病,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部分病毒可侵入神经系统。)患者后来出现了MND,故有人检查出MND与脊髓灰质炎或脊髓灰质炎样病毒慢性感染有着关系。

2、髓的病变

如脊髓压迫,产伤,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带状疱疹性脊髓炎等;一般是在肿瘤,炎症,变性等都会引发受累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是慢性的失神经支配,发生肌萎缩,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是不同的,决定了肌萎缩发病的形式,但是却不能决定它的临床类型。

3、天性发育畸形

如脊髓发育不全,脊髓积水,脑脊髓膨出,脊管闭合不全,延一脊髓空洞症等;脑源性的肌萎缩是很少见的。一般是发生在大脑皮质的萎缩性病变,尤其是儿童时期的大脑半球顶叶病变,先天性运动区发育强或大脑半球深部占位性病变,炎症等,导致身体相应部位的肌萎缩。

4、发性脊髓前角或者是脑干颅神经运动核及它传导途径的病变

如运动神经元疾病,包括婴儿进行性脊髓肌萎缩,少年进行性球麻痹;并发在中枢神经弥漫性病变的神经元性肌萎缩,如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海绵状自质脑病,家族性遗传性共济失调,大脑叶性萎缩等。

脊灰疫苗是什么

脊灰疫苗即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本病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自从20世纪50年代成功地研制了脊灰疫苗以后,脊髓灰质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球的小儿麻痹症发病率逐年下降。

脊髓灰质炎按摩常用手法

当代医学认为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经过飞沫和粪便两个渠道传播的,另外,脊髓灰质炎也可通过病毒污染了的食物、水、手及各种用品如衣服。玩具、书籍等,经口而入,使小儿患病。那么,怎样才能环节脊髓灰质炎的病症呢?按摩手法有哪些?

病毒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受侵部位发生炎症病变,致使相应肌肉弛缓性麻痹。脊髓灰质炎按摩常用手法有以下几点:

(1)患儿仰卧,家长以中指指腹,顺时针方向揉摩中脘穴2~5分钟。

(2)患儿俯卧,家长以掌根自大椎穴开始,沿脊柱一直按揉至长强穴,如此反复操作15~30次。

(3)患儿俯卧,家长以拇指按揉脾俞、胃俞穴各1~3分钟。

(4)按揉并弹拨足三里穴1~3分钟。

以上就是脊髓灰质炎按摩常用手法,另外,脊髓灰质炎的患儿除按摩治疗外,还应该采用中西结合的办法,综合治疗。

肩胛带肌肉萎缩的原因

1、中毒的因素

兴奋毒性神经递质。经过调查,一些患者转运功能丧失是由于运动皮质内转运体mRNA转录副本异常连接异常所致。

2、病毒的感染

由于肩胛带肌肉萎缩和急性脊髓灰质炎均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且少数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是急性传染病,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部分病毒可侵入神经系统。)患者后来出现了肩胛带肌肉萎缩,故有人检查出肩胛带肌肉萎缩与脊髓灰质炎或脊髓灰质炎样病毒慢性感染有着关系。

3、周围神经病变

各种原因如变性、脱鞘、外伤、炎症、中毒、肿瘤、代谢、遗传等均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肌肉萎缩按神经根段或神经干分布,萎缩范围与神经的解剖支配以致,并伴有感觉障碍。

4、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大脑半球顶叶病变,先天性运动区发育不全,大脑肿瘤、炎症、脑血管疾病后可出现病变对侧肌肉萎缩及肌肉力弱,这被称为偏瘫性肌肉萎缩。

脊灰疫苗相关介绍

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是由于小孩的脊髓、脊神经受病毒感染后而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部分小孩得病后可以自行痊愈,但多数小孩患病后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畸形,结果引起终身残疾,多为跛行甚至根本不能站立、行走。

目前对这种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通过使用疫苗进行预防。

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

Sabin 1961和1963,单价和三价口服脊灰疫苗

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种名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IPV),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是一种病毒侵犯脊髓前角灰质,即运动神经中枢,遗留的晚期躯干及四肢畸形。脊髓灰质炎近年来由于重视预防使该病发生率明显降低,仅在农村偶有散在发病。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基本与先天性、姿态性畸形相似,所不同的是,前者为神经源性肌力平衡失调,导致骨质或关节畸形,瘫痪的肌肉为不可逆性病变。而后者则为先天骨质畸形或姿势不正,被动牵拉某些肌功能暂时消失,非神经源性,畸形矫正后,肌功能还可恢复,为可逆性。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常见的瘫痪肌有:胫前、后肌,腓骨长、短肌,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和臀肌等。上肢较少发生,仅以三角肌瘫痪较多见。脊柱周围肌瘫痪者更少见。常见畸形有足部的马蹄内、外翻足、高弓足、仰趾、爪形趾;膝部的膝内、外翻、反屈;髋部屈曲、外展、外旋;上肢外展功能丧失,肘部畸形较少。脊柱以侧凸为主。

脊髓灰质炎症状

潜伏期为3~35天,一般为7~14天,临床上可分为无症状型,顿挫型,无瘫痪型及瘫痪型等四型。

1.无症状型(即隐性感染),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感染后无症状出现,但从咽部和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相隔2~4周的双份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中和抗体的4倍增长。

2.顿挫型,约占全部感染者的4%~8%,临床上表现为发热,疲乏,头痛,嗜睡,咽痛,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而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此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曾观察到下列三种综合征:①上呼吸道炎,有不同程度发热,咽部不适,可有感冒症状,咽部淋巴组织充血,水肿;②胃肠功能紊乱,有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腹部不适,可有中度发热;③流感样症状,有发热及类似流感的症状,上述症状约持续1~3天,即行恢复,在早期可从咽部,粪便和血液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在恢复期可从血清中检出特异性的中和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

3.无瘫痪型,本型特征为具有前驱期症状,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改变,前驱期症状与顿挫型相似,几天后出现脑膜刺激征,患者有头痛,颈痛,背痛,呕吐,颈部和背部强直,凯尔尼格(kernig)和布鲁津斯基(Brudzinski)征阳性,三脚架征(患者在床上起坐时两臂向后伸直支撑身体)和霍伊内(Hoyne)征,(患者在仰卧位时,将其肩部提高可见头向后倾)亦可为阳性,脑脊液检查符合无菌性脑膜炎的改变(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培养无菌生长),在整个病程中无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改变,本型在临床上与其他病毒所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难以区别,需经病毒学或血清学检查才能确诊,患者通常在3~5天内退热,但脑膜刺激征可持续2周之久。

4.瘫痪型

本型只占全部感染者的1%~2%,其特征为在无瘫痪型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再加上累及脊髓前角灰质,脑或脑神经的病变,按病变部位可分为脊髓型,延髓型,脑型,混合型4型,以脊髓型为最常见,本型分为以下5期(表1)。

(1)前驱期:本期症状与顿挫型相似,在儿童中以上呼吸道炎为主,在成人则为全身肌肉,骨骼酸痛及皮肤感觉过敏,经1~2天发热,再经4~7天的无热期,然后再度发热,进入瘫痪前期,双相热型主要见于儿童中的10%~30%病例,本期相当于第二次病毒血症阶段,脑脊髓液仍为正常,大多数病例,包括成年病例皆缺乏前驱期而进入瘫痪前期。

(2)瘫痪前期:本期特征为发热,头痛,呕吐和肌肉疼痛,痉挛,发热贯穿于整个阶段,但体温并不很高,头痛波及颈部和背部,并可放射到两大腿,由于肌肉疼痛以致运动受限制和肌肉痉挛,往往造成瘫痪的错觉,偶有皮肤感觉异常,过敏或肌肉不自主痉挛,此时除出现上述的三角架征和Hoyne征外,Laségue征(膝关节伸直时,屈曲髋关节引起的疼痛)亦常阳性,约半数患者有颈部强直和Kernig征阳性,并出现脑脊液改变,表明病毒已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引起脑膜炎,患者可有短暂的意识丧失或嗜睡,可有腹痛,便秘,鼓肠和尿潴留,本期通常持续3~4天,偶可短至36h或长至14天,罕见病例可缺乏此阶段而直接进入瘫痪期。

(3)瘫痪期:在发热和肌痛处于高峰时,突然发生瘫痪,或从轻瘫开始,逐渐加重,与此同时,脑膜刺激征逐渐消退,瘫痪属下运动神经元性质,表现为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退,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肌肉萎缩,肌电图有符合脊髓前角病变的证据,瘫痪通常在48h内达到高峰,轻者不再发展,重者在5~10天内继续加重,疼痛呈不对称性,可累及任何一组肌群,可表现为单瘫,双瘫,截瘫或四肢瘫,在儿童中单侧下肢瘫最为常见,其次为双侧下肢瘫痪,在成人则四肢瘫痪,截瘫,膀胱功能失常及呼吸肌瘫痪较常见,而且男性比女性严重,此期持续2~3天,通常在体温下降至正常后即停止发展。

①脊髓型瘫痪:当脊髓的颈膨大受损时,可出现颈肌,肩部肌肉,上肢及膈肌瘫痪,当脊髓的胸段受累时,可出现颈部肌肉,肋间肌,上腹部肌肉及脊椎肌肉瘫痪,两种情况下皆可出现呼吸困难,当脊髓的腰膨大受累时,可出现下肢,下腹部及下背部肌肉瘫痪,在瘫痪发生后头2周,局部常有疼痛感,进入恢复期逐渐消失。

在瘫痪的早期,腹壁和提睾反射可有短时间(或在整个病程中)消失,通常不出现锥体系受累的病理反射,早期常有皮肤感觉过敏,但感觉并不消失,重症者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现象,如心动过速,高血压,出汗及受累肢体发绀变冷等,躯干肌群瘫痪时出现头不能竖直,不能坐起及翻身等,膈肌和肋间肌瘫痪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浅表,咳嗽无力,讲话断续等,体检可发现胸廓扩张受限(肋间肌瘫痪)和吸气时腹部不外凸而反内凹,X线透视可见吸气时横膈上抬的反常现象(膈肌瘫痪),膀胱肌瘫痪时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肠肌和腹肌瘫痪时由于患者不能自动排便可出现顽固性便秘,腹肌瘫痪时并可见腹壁局部突出和腹壁反射消失。

在瘫痪的第5~6天,随着体温的逐渐消退,瘫痪即停止发展,但在大约10%的病例,退热后瘫痪仍可继续进行至1周之久。

②延髓型瘫痪:延髓型瘫痪在瘫痪型中占5%~35%,约85%的病例在起病前1个月内有扁桃体摘除史,单纯延髓型的发生率不超过瘫痪病例的10%,而且多见于儿童,在成人则延髓型常伴有脊髓症状,由于病变在脑干所处的部位不同,可产生以下不同症状。

脑神经瘫痪:常见者为第Ⅹ和第Ⅶ对脑神经的损害,但其他脑神经如第Ⅸ,Ⅺ,Ⅻ,Ⅲ,Ⅳ,Ⅵ对也可波及,脑神经瘫痪多为单侧性,第Ⅹ对脑神经发生瘫痪时出现鼻音,流质饮食由鼻反流,口咽分泌物和饮食积聚咽部,呼吸困难,发音困难等,第Ⅶ对脑神经受累时出现面瘫,第Ⅸ对脑神经瘫痪时吞咽困难,进食呛咳,第Ⅺ对脑神经瘫痪时除吞咽困难外,尚有颈无力,肩下垂,头向前后倾倒等症状,第Ⅻ对脑神经被侵时也可出现吞咽困难,此外尚有舌外伸偏向患侧,以及咀嚼,发音等障碍,第Ⅲ和第Ⅵ对脑神经受累时可引起眼肌瘫痪,眼睑下垂等。

呼吸中枢损害:当延髓腹面外侧的网状组织受损时可出现呼吸障碍,如呼吸浅弱而不规则,双吸气,呼吸间歇加长,呼吸暂停等,缺氧现象最显着时脉搏细速(儿童病例的脉率可达200次/min左右),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继以渐降;患者初躁动不宁,继神志模糊而进入昏迷,偶可发生惊厥。

血管运动中枢损害:当延髓内侧的网状组织受损时可出现循环衰竭现象,患者起初面呈潮红,心动过速或过缓,继而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并出现心律失常,四肢厥冷,皮肤发绀等,心脏搏动比呼吸先停止,患者常因缺氧而有烦躁不安,谵妄,昏迷等症状,甚至出现惊厥。

③脑型:患者可单纯表现为脑炎,也可与延髓型或脊髓型同时存在,弥漫性的脑炎表现为意识障碍,高热,谵妄,震颤,惊厥,昏迷,强直性瘫痪等,局灶性脑炎表现为大脑定位症状,恢复期可出现阅读不能症,阵挛或癫痫样大发作等。

④混合型瘫痪:兼有脊髓瘫痪和延髓瘫痪的临床表现,可出现肢体瘫痪,脑神经瘫痪,呼吸中枢损害,血管运动中枢损害等各种不同组合。

(4)恢复期:急性期过后1~2周,瘫痪肢体逐渐恢复,肌力也逐步增强,一般自肢体远端开始,如下肢常以足趾为起点,继达胫部和股部,腱反射随自主运动的恢复而渐趋正常,病肢在头3~6个月内恢复较快,此后虽仍有进步,但速度则见减慢,轻者经1~3个月即已恢复得很好,重症常需6~18个月甚或更久的时间才能恢复。

(5)后遗症期:有些受害肌群由于神经损伤过甚而致功能不易恢复,出现持久性瘫痪和肌肉挛缩,并可导致肢体或躯干(由于肌群失去平衡)畸形,如脊柱前凸或侧凹,马蹄足内翻或外翻等,骨骼发育也受到阻碍,因而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与发育。

预防脊髓炎强化免疫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造成终生残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

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最佳方法是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减毒活疫苗,遇热会失效,因此服苗时应用凉开水吞服,服苗后半小时内不宜饮热水,以免影响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小儿服用时先用汤勺或筷子将糖丸研碎,或用汤勺将糖丸溶于凉开水(不得用热水)中服用。较大儿童可直接吞服。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杀死)疫苗,影响效果。如果在服用时出现呕吐应重服。此种疫苗只能口服,患胃肠病时最好延缓使用。高烧、免疫能力受损、正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癌药物治疗者不宜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为什么说疫苗必须要打

第1个数字:乙肝疫苗接种后我国儿童乙型肝炎感染率明显下降

自从1992年我国把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我国的乙型肝炎感染率明显下降。1-4岁儿童的乙型肝炎感染率从1992年的9.67%下降到2014年的0.32%。

第2个数字: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

在我国历史上,脊髓灰质炎曾广泛流行。20世纪60年代初期,每年报告病例大约20000~43000例。196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1965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推广使用,脊髓灰质炎的发病和死亡明显下降。1988年以后,我国政府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号召,迅速制定了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计划并付诸实施,把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纳入我国儿童的常规免疫计划中,所有儿童均按时接种疫苗。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脊髓灰质炎发病例数大幅下降。1994年,我国报告了最后1例本土脊髓灰质炎病例,提前完成了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

相关推荐

什么脊椎灰质

脊髓灰质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程度很轻的非特异性病变,无菌性脑膜炎(非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和各种肌群的弛缓性无力(瘫痪性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病毒一种体积小(22~30nm),单链RNA基因组,缺少外膜的肠道病毒。按免疫性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其中Ⅰ型最容易导致瘫痪,也最容易引起流行。 人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本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接触性传染病。隐性感染(最主要的传染源)在无免疫力的人群中常见,而明显发病者少见;即使在流行时,隐性感染与临床病例的比例

脊灰疫苗接种时间

脊灰疫苗分为两种,一种为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一种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脊灰疫苗接种时间一般都在宝宝2足月后开始,根据疫苗种类的不同接种时间稍有偏差。口服的减毒活疫苗与针剂的脊灰灭活疫苗,以及减毒活疫苗的两种类型(糖丸和液体疫苗)接种时间均有所不同: 1、口服糖丸(OPV):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在宝宝一般于第2、4、6月龄时各服一丸。1.5岁~2岁,4岁和7岁时再各服1丸。如果宝宝已经大于2个月了,但还没有吃过糖丸,妈妈可以随时带宝宝去补种。 2、注射灭活疫苗(IPV):脊髓灰质炎灭

灰质什么病 脊髓灰质炎的主要症状

患者多为1~6岁儿童,主要症状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迟缓性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程度很轻的非特异性病变,无菌性脑膜炎(非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和各种肌群的弛缓性无力(瘫痪性脊髓灰质炎)。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与之有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萎缩,同时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缩,使整个机体变细。

灰质什么病 脊髓灰质炎的传染病

脊髓灰质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

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的一种制剂,因它的形状像弹子糖,故俗称为“糖丸”。其味甜蜜,小儿喜欢吃。一般用免费的疫苗,有几百万分之一的几率会感染这种病毒(原因有的幼儿免疫缺陷引起的)用自费的因为灭活疫苗,所以没有这种危险性。 脊髓灰质炎疫苗就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现在有两种疫苗可以使用,一种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大家熟悉的“糖丸”,它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接种后有40万分之一的可能接种糖丸引起小儿麻痹症的发生。 而另一种名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病

脊灰疫苗的不良反应

脊髓灰质炎疫苗减毒的活疫苗,因为需要用蛋清等物质做培养基,疫苗应用后可以有过敏反应,轻度的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很轻微,发生率也比较低,相对于脊髓灰质炎导致的危害,利明显大于弊,属于国家的计划免疫,免费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因为口服的,应用时注意不要用太热的水冲服,以免失效,在感冒等疾病感染期间不要应用,应用后3天内不能吃辛辣刺激食品,避免应用抗病毒药物,

宝宝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的五个小贴士

脊髓灰质炎糖丸服用小贴士一:服用时间有讲究 宝宝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并不一次性完成的。 第一次服用时间为宝宝出生两个月时,只要宝宝身体没有不适的情况,就可以先吃一颗脊髓灰质炎糖丸,≥28天后吃第二颗,再过≥28天后吃第三课。在1岁半-2岁时各加服一次,4岁有需要也可复服一次。 宝宝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小贴士二:与母乳时间错开 母乳与脊髓灰质炎糖丸不能同时服用,因此宝宝吃糖丸的时间最好与母乳时间错开。否则母乳中抵抗病毒的抗体就可能使糖丸失去活性。一般来说,在母乳后两小时内不宜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另外吃糖丸最好

疫苗哪些必须打的

出生 24小时内 乙型肝炎疫苗[提示]肝炎,发热,急性感染,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第一针 乙型病毒性肝炎 卡介苗 [提示]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 2500 克),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 初种 结核病 1月龄 乙型肝炎疫苗 第二针 乙型病毒性肝炎 2月龄 脊髓灰质炎糖丸[提示]服苗前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 4 次者,发热,急性病的宝宝,应该暂缓接种.有免疫缺陷症的宝宝,正

脊灰疫苗的接种时间什么时候

脊灰疫苗分为两种,一种为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一种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脊灰疫苗接种时间一般都在宝宝2足月后开始,根据疫苗种类的不同接种时间稍有偏差。 口服的减毒活疫苗与针剂的脊灰灭活疫苗,以及减毒活疫苗的两种类型(糖丸和液体疫苗)接种时间均有所不同: 1、口服糖丸(OPV):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在宝宝一般于第2、4、6月龄时各服一丸。1.5岁~2岁,4岁和7岁时再各服1丸。如果宝宝已经大于2个月了,但还没有吃过糖丸,妈妈可以随时带宝宝去补种。 2、注射灭活疫苗(IPV):脊髓灰质

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渠道

脊髓灰质炎病毒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于病毒可快速传播,当家里第一个病人被确诊时,所有血液中没有特异抗体的家庭成员就已经受到了感染。在脊髓灰质炎病人的家庭中,15岁以下的易感者100%会发病;而与脊髓灰质炎病人有日常接触的易感者中有87% 会发病。居住环境拥挤和卫生条件差可加速病毒的传播。 据目前所知,人类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天然宿主,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经粪-口传播的方式传染给其他人,但也可经口对口的传染方式染病,即也可通过患者的鼻咽部飞沫传播。脊髓灰质炎病毒从口腔进入人体后迅速播散,在数小时内病毒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