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掏耳朵掏深了疼怎么办

掏耳朵掏深了疼怎么办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慢行中耳炎常见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我们人体的外耳道皮肤比较薄,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耳屎,医学上叫盯聍,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耵聍过多却会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有时还会刺激外耳道,使耳道发痒。

所以,耳屎过多就应把它掏出来。但是,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常掏耳朵还可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有利于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流黄水。外耳道皮肤长期慢性充血,还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反而会更多。常掏耳朵容易刺激皮肤鳞状细胞或基层细胞增殖,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同时,还容易将霉菌带进外耳道,使耳道奇痒难忍。如果霉菌生长在鼓膜上,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

鼓膜是一层厚约0.1毫米的薄膜,如果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不小心会将鼓膜刺伤甚至穿孔,严重的会造成耳聋。

耳屎多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脱脂棉卷成棉签儿,轻轻地把耳屎清理出来。如果耳屎太多难以掏出,可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原发性炎症居多如而外伤、耳廓软骨膜炎、湿疹、丹毒、外耳道疖、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炎、耳道异物、耳道耵聍栓塞、骨膜炎、急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RamsayHunt综合症等。继发性如下颌智齿阻生、磨牙嵌顿、颞下颌关节病、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

以上就是掏耳朵后疼痛的原因以及治疗手段,相信你们都清楚了吧,当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一定不要着急,按照小编的文章进行救治,严重的可以去一医院就医。

耳朵出血是怎么回事 耳朵应该多久掏一次

掏耳朵掏出血一般都是毛细血管出血,如果掏到鼓膜造成鼓膜穿孔而出血,会感到非常疼痛,这时一定要防止耳朵进水以防感染,并到医院就医。

有些人可能比较爱卫生,觉得掏耳朵舒服,其实耳朵完全可以不掏,因为耳朵本身有一种自洁功能,分泌物会自然地脱落到耳外,建议不要经常掏。

掏耳朵出血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为保持耳朵内腔的清洁,我们避免不了都会掏耳朵。不过,一旦不小心,会很容易对耳朵的损伤,如果掏耳朵掏出血了该怎么办才好呢?

掏耳朵的时候不小心掏出血来,一般轻微的话是造成外耳道的损伤,最严重的就是有鼓膜损伤。不过,小的损伤,出血情况不严重的话,还是可以自愈的,无须过于担心。

如果出现疼痛,可以先试试消炎药,但如果还是疼痛不止就去医院看一下,普通挂号,去五官科或耳鼻喉专科看一下,可能会给开药或者药水。另外,如果外耳道损伤后一直流血不止的话,也应该要去医院接受治疗,否则很容易造成感染。

而关于耳朵出血后如何处理呢?首先应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外伤后即可用酒精消毒外耳道,擦净或去除外耳道异物,但不要取下浮在耳膜上的血痂,以免引起细菌感染。然后用消毒的棉花轻轻塞在外耳道口,以防脏污进入耳朵,引起感染。

另外,还要禁止用水冲洗外耳道,也不要用人和药物滴耳,因为这样不但无益,相反可使细菌进入中耳引起感染。

耳朵掏出血怎么办

一、掏耳朵出血怎么办

掏耳朵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毛细血管损伤而引起出血的,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掏到鼓膜而造成鼓膜穿孔而出血。那掏耳朵出血应该怎么办呢?

1、不要随便往耳朵里滴药或冲洗外耳道,以免不慎将细菌带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2、注意洗面、洗头、洗澡时,不要将水灌进外耳道,同时应尽量做到不擤或少擤鼻涕,以免气体和鼻涕经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注意洗面、洗头、洗澡时,不要将水灌进外耳道

3、如果是因为外伤性鼓膜破裂而引起出血的话,则应该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感染。

4、患者要保持侧卧姿势,头倾向出血侧,让血水或脑脊液流出。

当掏耳朵出血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做检查,进一步确诊自己是哪种疾病,以便医生有针对性地治疗。

二、掏耳朵出血的处理方法

1、耳出血常发生于耳鼓膜穿孔或颅底骨折时。鼓膜是一片具有一定韧性的薄膜,位于外耳道深部,是人体声音传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鼓膜容易受到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冲击而导致破裂。而直接损伤多见于掏耳朵所使用的镊子、发卡伸入耳道太深,从而刺破鼓膜。

间接冲击多见于爆破时的声波击破鼓膜所致;亦可因跳水、拳击耳部或滑冰时突然跌倒而使鼓膜被震破。当头部外伤造成颅底骨折时,也可伤及鼓膜使之破裂。

鼓膜一旦破裂,耳内突然感到剧痛,继之耳鸣、耳聋,有少量血从外耳道流出,严重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耳镜检查时,可见外耳道有血迹,鼓膜有不规则的穿孔。疑有鼓膜破裂的病人,应尽快送医院检查治疗。

三、初步考虑是外耳道损伤所致,应详细检查明确后,积极治疗,

日常应合理饮食,加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避免不良刺激,应戒除掏挖耳道的不良习惯,局部可滴用氯霉素等,服用螺旋霉素,阿莫西林等积极控制感染,出血应用维生素C,K,安络血,疼痛应用双氯芬酸。

如何正确掏耳朵

很多的人耳朵只要有一点痒就会掏耳朵,更有的人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掏耳朵,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耳朵不适合宜常掏,常掏耳朵不仅不利于耳朵健康还会对耳朵带来伤害。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没有必要经常掏。耳屎的学名是“耵聍”,是外耳道软骨部上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耵聍可以阻挡从外界进入外耳道的污物,黏附灰尘和小虫,以保护耳膜;同时,它覆盖于耳道皮肤表面,能使皮肤保持一定湿度。

挖耳朵却很容易对耳道造成伤害。如果方法不当,会将耳屎推向深部,堵塞耳道,影响听力;如果挖时用力过度,损伤了外耳道皮肤甚至耳膜,细菌趁机侵入,就会形成外耳道炎;如果掏到鼓膜造成鼓膜穿孔而出血,会感到非常疼痛,此外,还有人挖耳时将异物如棉花、火柴头等遗留在耳道内。

多数情况下,耳屎会缓慢地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在空气中干燥而结成黄色薄片,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不断脱落排出耳外,根本没有堵塞耳道的问题,也不会因耳屎多了而影响听力。

如何正确掏耳朵?

一般耳道健康的人不需要频繁挖耳,只有在耳屎过多导致耳部不舒服时才需要掏耳朵。但挖耳不能用发卡、火柴棒、牙签等尖利、不洁的器具,可以选择药房售卖的医用棉签轻轻把耳屎清理出来。如果是油耳,耳屎不易自行干燥和排出,可以自己用医用棉签,蘸少许75%的酒精,平时经常擦拭清洁外耳道。不要经常掏,一般半个月左右掏一次耳朵合适。

患有慢性外耳道炎的人,耳屎分泌较多,不易排出会形成硬块,如果耳道内感觉有硬物阻塞,不舒服、特别痒,或者有流水、疼痛等症状时,可能是发生了耵聍栓塞或出现了炎症,应去正规的耳鼻喉医院进行就诊

掏耳朵出血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为保持耳朵内腔的清洁,我们避免不了都会掏耳朵。不过,一旦不小心,会很容易对耳朵的损伤,如果掏耳朵掏出血了该怎么办才好呢?

掏耳朵的时候不小心掏出血来,一般轻微的话是造成外耳道的损伤,最严重的就是有鼓膜损伤。不过,小的损伤,出血情况不严重的话,还是可以自愈的,无须过于担心。

如果出现疼痛,可以先试试消炎药,但如果还是疼痛不止就去医院看一下,普通挂号,去五官科或耳鼻喉专科看一下,可能会给开药或者药水。另外,如果外耳道损伤后一直流血不止的话,也应该要去医院接受治疗,否则很容易造成感染。

而关于耳朵出血后如何处理呢?首先应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外伤后即可用酒精消毒外耳道,擦净或去除外耳道异物,但不要取下浮在耳膜上的血痂,以免引起细菌感染。然后用消毒的棉花轻轻塞在外耳道口,以防脏污进入耳朵,引起感染。

另外,还要禁止用水冲洗外耳道,也不要用人和药物滴耳,因为这样不但无益,相反可使细菌进入中耳引起感染。

小孩可以经常掏耳朵吗

小孩可以经常掏耳朵吗?

耳屎是不干净的赃物,长时间在耳朵里会导致耳朵的感染,因此应该及时的掏出来。小孩子在一定情况是可以掏耳朵的,但是不能够经常性的掏耳朵。因为:

1、少量的耳垢无害而有益。

耳垢,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由外耳道中的耵聍腺分泌的一种物质。耳垢平时借助人的头部活动、咀嚼食物、张口等动作多可自行排出,一般是不需要清除的。此外,少量的耳垢不但不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可黏附灰尘、小飞虫等外来物质,对外耳道皮肤具有保护作用。有些人甚至说“耳垢只有在需要检查耳膜(怀疑有中耳炎)或耳垢栓塞引起不适感(宝宝哭闹),或怀疑有听力障碍时才需要清除。”

2、用力不当造成伤害。

在掏挖的过程中,如果用力不当,容易伤害到耳朵。宝宝的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结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等。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3、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

长期掏耳朵慢性刺激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另外,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约0.1毫米,比纸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时宝宝乱动,稍不注意,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宝宝的听力。

4、细菌滋长。

经常给宝宝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

怎么给孩子掏耳朵?

1、大拇指都要比其他的指头大的许多,如果总是用大拇指去掏耳朵的话,可能会对耳朵皮肤造成损害,还有可能会导致耳朵的耳孔变大。所以如果你坚持要用手指掏就掏耳朵的话,可以用小拇指。

2、不要用指甲去抠挖,有可能会是二多表面的油皮被你挖破,这样会使耳朵少去一层保护层。

3、掏耳朵应该用一些正常的并且是安全的工具,像棉棒等等,有些人喜欢用手指甲,发卡以及火柴棒进行挖耳屎,这样一不小心就会划破外耳道,导致耳朵发生中度感染,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成长,因而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耳部感染等。

4、为宝宝洗澡后若发现其耳道口附近潮湿,可用耳用棉签轻微擦拭,勿深入。可用吹风机(离耳道口约30公分,弱风)将耳朵吹干。将干净的毛巾沾湿后拧干,把毛巾一角卷在手指上,轻轻擦拭宝宝的外耳部位。

5、如果用棉签清洁耳部,千万不可将棉签深入宝宝的耳朵内部看不见的地方。棉花球的顶部小、底部大,可防止棉签深入宝宝的耳朵内部而不小心伤到耳膜。市面上婴儿专用的大头棉签,棉花球柔软结实,纤维不会松散,适合给宝宝清洁耳朵。

6、只能选择肉眼能看见的耳道口附近的耳屎进行简单处理,而不能去掏耳朵太里面的耵聍。操作时应选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牵拉耳朵使耳道口朝下,促使耳屎自行出来。

7、千万不能用指甲、铁签、发夹等尖锐物掏耳。

8、如果发现宝宝耳垢过多且引起不适感,导致婴儿哭闹,或怀疑宝宝有听力障碍时,要及时就医,不可随意掏耳朵。

用棉签掏耳朵好不好

用棉签掏耳朵不好。用棉签掏耳朵会把耳垢推入耳朵深处,造成听力下降,甚至损坏耳膜。除了棉签,最好也不要用其他东西掏耳朵。

耳朵出血原因

耳朵出血有几种原因,一是外耳道有破裂的地方,二是中耳炎鼓膜穿孔后引起。 耳朵出血常发生于耳鼓膜穿孔或颅底骨折时。鼓膜是一片具有一定韧性的薄膜,位于外耳道深部,是人体声音传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鼓膜易受直接损伤或间接冲击而破裂。

直接损伤多见于掏耳朵或取异物时将镊子、发卡或火柴梗等伸入外耳道过深,以致刺破了鼓膜。间接冲击多见于爆破时的声波击破鼓膜所致;亦可因跳水、拳击耳部或滑冰时突然跌倒而使鼓膜被震破。当头部外伤造成颅底骨折时,也可伤及鼓膜使之破裂。鼓膜一旦破裂,耳内突然感到剧痛,继之耳鸣、耳聋,有少量血从外耳道流出,严重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耳镜检查时,可见外耳道有血迹,鼓膜有不规则的穿孔。疑有鼓膜破裂的病人,应尽快送医院检查治疗。

在人的外耳道外侧软骨表面的皮肤中有耵聍腺,能分泌一种淡黄色黏稠的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或“耳蝉”,它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这种物质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黏稠的油脂.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 有些人可能比较爱卫生,觉得掏耳朵舒服,其实耳朵完全可以不掏,因为耳朵本身有一种自洁功能,分泌物会自然地脱落到耳外,建议不要经常掏.(一般半个月左右掏一次) 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如果掏耳朵掏出血一般都是毛细血管出血,如果掏到鼓膜造成鼓膜穿孔而出血,会感到非常疼痛,这时一定要防止耳朵进水以防感染,并到医院就医.

耳屎越掏越多 经常掏耳朵不是好习惯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掏耳朵的习惯,甚至小时候,爸爸妈妈也给我们掏过耳朵,但是掏耳朵真的管用吗?听说,有人掏耳朵捣破鼓膜的情况。虽然不想掏吧,往耳朵里一看,有时会看到不少白色的耵聍片在耳内,于是很想把它掏干净。周围的人经常的掏耳朵,仿佛感觉掏耳朵是一个很爱干净的行为。

常看到有的人一闲下来,就拿发卡或火柴棍掏耳朵。因为掏耳朵会给人一种轻微的搔痒的舒适感,所以容易养成习惯,这是一种不良习惯,因为掏耳朵可以造成外伤。耳道很短小,掏耳朵时一不小心,或者别人稍稍一碰,就会造成严重外伤。另外,掏耳朵也会造成感觉不到的、眼睛也看不出的耳道损伤,如再被细菌感染,就会发炎,长成疖肿。耳道一旦发炎,非常疼痛,而且要持续几天,如果处理不好,一个疖肿好之后又会生出第二个,这样连续下来会造成很大痛苦。

也有人会问,耳朵里的耵聍会不会堆积起来,把耳朵堵住呢?一般说来,在正常的情况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耳道内的耵聍碎片会随着下颌运动,不断地自然排出耳道。

但有的时候,由于发炎等异常刺激,聍聍分泌会增多,再加上耳道经济脱落上皮,两者混合而形成一种深褐色的硬块,叫作耵聍栓塞。这是病态,这种耵聍应当掏出来。但是,耵聍栓塞自己是掏不出来的,需要耳科大夫帮助。有时候,耳科大夫还不能轻易把它掏出来,而要先用药水把它泡软,再用特殊器具将它掏出。

耳屎自己会掉出来不用掏耳朵

上理发店洗头、掏耳朵已成为一些人的必选项目,眯着眼睛,任凭洗头小姐拿着棉签往耳朵里转,发出“嗦嗦”的声音,是件很享受的事。可时间一长,有些人的耳朵就不对劲了,外耳道开始发炎,有时甚至还有黄色的液体流出。

耳屎是保护耳朵的防线

人们把耳朵的分泌物叫做“耳屎”,潜意识上,是把它当成了人体的废弃物。其实,耳屎还有个学名叫耵聍,“它对耳朵有保护作用。”送长辈孝亲网的专家说。

人体外耳道的长度大约有2.5cm~3cm,耳屎只占外耳道的外三分之一,另外靠近鼓膜的那三分之二并无耳屎占据。耳屎呈酸性,它使外耳道保持酸性环境,和耳道壁上的耳毛一起,抵御外部的细菌侵袭。“频繁掏耳朵,将耳屎一掏而尽,等于拆除了耳朵的外部防线,任由细菌侵入耳道和鼓膜,会引起慢性炎症,出现耳朵疼痛、流脓的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听力下降。”

耳朵是人体很敏感的部位,每个人耳道的深浅都各不相同,任由一个不了解你身体的人来掏,一不小心,棉签就伤到了耳道旁的皮肤,甚至伤到鼓膜。如果用来掏耳朵的棉签不干净,上面沾有细菌,耳朵的健康就更难保证了。

耳屎自己就会掉出来

有时,我们会用“你是不是耳屎堵住了耳朵?”来形容一个人“耳背”。然而,在正常情况下,即使不掏,耳屎自己也会掉出来。

专家说,耳屎会缓慢地从耳道内移向耳道口,累积到一定程度,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它就会不断脱落排出耳朵外面,因此根本不用担心堵塞耳道。“健康的外耳道本身就有自洁功能。一味去掏,反而可能弄巧成拙,让耳屎出不来了。”因为用棉签掏耳朵,有可能不仅掏不出耳屎,还会将它们往里推,令耳屎不能自己排出。一旦洗头、洗澡时耳朵不小心进了水,耳屎吸水膨胀,酸性的耳屎会腐蚀耳道深度的皮肤,引发炎症。

而且,经常掏耳朵还会引起耳屎的分泌异常,耳屎可能越长越多,新分泌的耳屎会由原本的片状变为碎屑状,从而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专家提醒,最好不要自己掏耳朵,洗头洗澡时湿了耳朵,最多只能用棉签擦拭一下耳廓的位置。假如出现耳屎堵住耳道的情况,可以上医院处理。耳鼻喉科医生会在额镜直视的情况下,用专业的镊子将耳屎取出。

不正确掏耳朵的危害

不正确掏耳朵的危害1.耳屎越来越多

你掏耳朵的次数越多,释放出来的组织胺也就越多,从而刺激耳朵并导致发炎。另外,由于耳屎具有润滑作用,因此耳朵要是掏地太过干净,就会让整个耳朵变得干燥,皮肤太干的后果就是痒痒痒,然后你又忍不住要拿起工具去使劲掏掏掏了。恶性循环有没有?

不正确掏耳朵的危害2.形成肿瘤

挖耳朵的次数太多,可能刺激耳道皮肤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但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极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不正确掏耳朵的危害3.严重的可能耳聋

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敏感,和软骨膜连接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从而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有的人掏耳朵用力过猛甚至可能把鼓膜掏穿。

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0.1毫米,如果掏耳朵下力太猛,很容易将鼓膜刺伤甚至穿孔,严重的会造成耳聋。

所以,怎么掏耳朵才正确?

说了这么多,但我还是很想掏耳朵怎么办。好吧,如果一定想掏,请记住:

1.千万不要用棉签

很多“聪明”人觉得用发夹、耳勺等东西掏耳朵太危险了,还是棉签比较保险,掏起来又安全又舒服。别看棉签虽小,但它会把耳屎推向耳朵深处,人为根本清理不了的地方,由此就会造成真菌、细菌、病毒等在外耳道累积起来,从而导致疼痛和感染。此外,耳屎被推太里面也会阻断耳孔,造成听力问题。更有甚者,还有可能导致耳膜断裂。

2.发夹、火柴棍什么的也要不得

用这些东西掏耳朵,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一不小心说不定就会把耳朵掏伤,把细菌带进耳道里。

这几种选择仅供参考:

1.滴几滴加热到了人体体温的白醋,外用酒精和白水的混合液体,自己用注射器进行冲洗。

2.淋浴前10分钟,滴一两滴氧化氢到耳朵中,你淋浴时就能将液化后的耳垢冲洗掉了。一个月做一次。

3.有时候,你的耳道皮肤干燥的话会导致额外的耳屎积聚在耳道中,这时候可以给耳朵滴一滴矿物油,帮助滋润耳朵。这就跟给身体皮肤擦润肤液一样。

4.如果你耳膜有损伤或者以往做过任何耳朵方面的手术,以上选择请全部略过。因为氧化氢和矿物油会导致感染或者头痛。你只需简单使用毛巾清洗下你的外耳道就可以了。

5.如果你是属于天生耳屎比较多的人,或者出现了耳屎堵住耳道的情况,可以上医院处理。耳鼻喉科医生会在额镜直视的情况下,用专业的工具将耳屎取出。

相关推荐

给宝宝挖耳朵妈妈要小心

1、外耳道感染的问题 父母给孩子耳朵可能一次两次都没有问题,但谁能担保第三次,第四次没有问题呢!有些孩子出现外耳道感染问题就是因为父母经常给孩子耳朵的原因所致,长时间导致孩子的耳道风险增加,也就容易出现感染,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家长最好是不要给孩子耳朵,对孩子的听力不好。 2、引起孩子中耳炎 给孩子耳朵,分分钟都有可能导致孩子中耳炎,尤其是有些妈咪们在给孩子耳朵前还要给孩子用水洗一洗耳朵,在有水进入耳朵的情况之下再用物体,孩子的耳道被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的机率是非常之大的。孩子患上了中耳

经常耳朵易导致耳朵发炎

上理发店洗头、耳朵已成为一些人的必选项目,眯着眼睛,任凭洗头小姐拿着棉签往耳朵里转,发出“嗦嗦”的声音,是件很享受的事。可时间一长,有些人的耳朵就不对劲了,外耳道开始发炎,有时甚至还有黄色的液体流出。耳鼻喉科医生说,现在,理发店里耳朵出问题的患者太多了,差不多每天都有。耳朵的保健,你知道吗? 耳屎是保护耳朵的防线 人们把耳朵的分泌物叫做“耳屎”,潜意识上,是把它当成了人体的废弃物。其实,耳屎还有个学名叫耵聍,“它对耳朵有保护作用。”有关专家说。 人体外耳道的长度大约有2.5cm至3cm,耳屎只占外耳

耳朵里面疼是怎么了 日常如何保护耳朵避免疼痛

1、在洗头时用耳塞或棉球塞住耳朵。 2、游泳时要注意带耳塞,防止耳朵进水。 3、同时避免感冒,若是感冒,家长要观察有孩子无耳痛、流脓表现,正确的擤鼻涕。 4、平日需注意孩子听力表现,看电视的声音是否过响。 5、积极处理鼻腔鼻咽病变,儿童有夜眠打鼾表现需要去医院检查有无腺样体肥大。 6、耳部疼痛,早期可用热毛巾敷耳朵,能令血管膨胀,从而减轻耳朵压力,缓解疼痛感。 7、日常不要经常耳朵,不要用锋利的挖耳工具挖耳,更不宜耳过深。

耳朵每月最多一次

耳朵每月最多一次 耳朵痒了,很多人会用棉棒、挖耳勺等,日本大学医学部耳鼻喉科的专家们称,耳朵是个危险活儿,频繁、工具使用不对或力度掌握不好,极易损伤鼓膜。耳朵千万不可太频繁,每个月1次即可,最多不要超过两周1次,工具最好选用棉棒。耳朵虽舒服,但不要“贪多”哦~ 正确清理耳朵的方法 可以用盐水清理耳朵。将盐水滴入耳道中,摇晃几下,然后冲洗乾淨。婴儿油、矿物油和专门的耳道清洁油,都可以用来清洗耳朵。 如果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过敏,最后先涂抹在手腕上,一个小时后没有过敏反应再使用。使用过氧化氢清洁耳

用棉签耳朵后突然听不见了

外耳道有耳屎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良的挖耳习惯却会损伤外耳道,用棉签耳朵后突然听不见了很有可能就是损伤表现,一般半个小时内会恢复,没有自行恢复建议立即去专业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检查。 耳朵的时候只能将外部的耳屎出,深层的耳屎却会被推得更深,可能会沿着外耳道进行耳朵的深处——鼓膜,过一会儿就好了,不必过于担心。

经常耳朵容易引起中耳炎吗

耳朵发痒是因为耳朵经常产生耳屎。用上面列举的未经过消毒的耳工具自行插进外耳道,一则这些工具都较坚硬,二则看不见耳道内的情况,很容易挖破耳道内的皮肤,引起耳道发炎或生疖子。即使请别人帮助耳朵,也因掌握不好耳朵的用力程度和深度,极易破耳道皮肤。尤为严重的是,如不小心,还会将耳勺之类的工具进入耳道深处,将鼓膜穿破引起中耳炎,甚至导致耳聋。 健康小贴士 耳朵不仅很容易破坏外耳道的皮肤,让细菌进入伤口,引起感染,也会将细菌挤入毛囊或皮脂腺管中,引起外耳道发炎流脓,甚至会引发疖肿.而手上有手癣、脚下有脚

耳朵疼了怎么

一、这种情况应该是耳朵过多造成的皮肤损伤,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没有明显的破损,服用点消炎治疗就可以了。 二、考虑是由于挖耳勺用力不当导致的,一般问题不大的。 意见建议:要是症状轻的话,建议可以氧氟沙星滴耳液就可以了,要是有流脓及疼痛厉害的话,建议在外用药的同时配合输液治疗的效果更好。 三、如果用力挖耳朵,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炎的,引起外耳道疼痛,红肿,听力下降。 意见建议:建议可以滴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口服阿莫西林治疗,保持外耳道清洁,禁止挖耳朵。 四、当你自行耳朵如果不小心很容易损伤到外耳道或鼓膜,导

经常耳朵有哪些常见误区呢

鼓膜破了,一定会耳聋 正解:伤鼓膜,只会导致听力下降。 一般对耳膜的认识是,一旦鼓膜破裂了,听力就没有了。其实并非如此,鼓膜损伤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件相当平常的事情。很多人在耳朵得太深,碰到耳膜很痛,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在鼓膜上戳了个小孔。 鼓膜的功能是扩发音量、增强听力,它的破损甚至破裂只会影响听力,但不会完全导致失聪。一般人耳朵时不小心在鼓膜上弄破一个小齵洞,一般来说3个月左右就可以自行恢复的。 弄痛耳朵了,滴滴消炎水。 正解:没有感染不要滴。 就像眼睛干涩就滴眼药水一样,很多人耳朵一有问题就滴消炎

宝宝有耳屎怎么

1、如果小孩耳朵的耳屎用肉眼能看见,而且不是很硬,可以用湿布卷起来,慢慢的伸到宝宝的耳朵里面转一转,能把耳屎转出来。 2、如果宝宝的耳屎比较硬,不要用湿布了,可以用儿童专用的细棉棒外面的耳屎。但之前要把棉棒沾一点香油,先轻轻的抹到耳道里,以软化耳屎,然后轻轻的转动棉棒,把耳屎出来。 3、还可以准备个沾上消毒药水的棉球,在宝宝睡着时塞到宝宝的耳朵里,大约2--3个小时后转动转动棉球,再过一会儿取出棉球,这样一部分耳屎就会被沾在棉球上带出来了,这个方法对宝宝的耳朵影响较小。 4、在给宝宝耳朵时,注

怎么耳朵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感到耳朵内很痒就会想起耳朵,殊不知耳朵也是十分有讲究的,错误的耳朵方式是十分损害我们耳朵的健康。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耳朵呢?今天,三九养生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关于耳朵的相关知识。 “耳屎”,医学名称叫“外耳道耵聍”。外耳道皮肤中有许多汗腺及皮脂腺,它们不断地分泌液体至外耳道中,这些液体量很少,但黏性很大,能将灰尘及皮肤的脱悄粘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聚即形成“耳屎”。 耳朵不适合宜常,常耳朵不仅不利于耳朵健康还会对耳朵带来伤害。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没有必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