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湿气重艾灸哪些部位 足三里

湿气重艾灸哪些部位 足三里

足三里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取穴: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

手法: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去湿气艾灸哪个部位最好

1、足三里:足三里作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的源头,艾灸此处具有健脾养胃、补气养血的作用,能够滋补身体里的正气,正气一足自然湿气就会被排出体外了。

2、神阙:神阙就是肚脐眼,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艾灸此处能够益气养血、温补元阳、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去除体内的湿气。

3、命门: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体内湿气重的人群艾灸此处可以增强体内的元气,逼出体内的湿邪之气。

艾灸能治便秘吗

艾灸对便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艾灸天枢,足三里等胃经的重要穴位,能对机体起到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好处,从而有效缓解便秘。

肠胃积热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或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合谷,内庭穴。

功效:通腹泄热,导滞通便。

气机郁滞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不畅,欲解不得,严重者少腹作胀,嗳气频作,苔白。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太冲,内庭,中皖穴。

功效:行气导滞通便。

阴寒积滞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艰涩,腹中冷痛,面色青淡,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苔白。

艾灸取穴:灸中皖,天枢, 神厥,关元,足三里,气海,太溪,脾俞,胃俞,大肠俞,命门,肾俞,关元穴。

功效:温阳通便。

艾灸的最佳时间 女人湿气重艾灸哪里

对于女性来说,要是自身湿气比较重,那么主要表现有身体沉重、胸闷腹胀、手脚冰凉、怕冷以及易虚肿等不适情况发生。

一般女性湿气重,艾灸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艾灸承山穴、曲池穴、丰隆穴、阴陵泉穴、巨阙穴、极泉穴、中脘穴、血海穴、委中穴、外关穴、三阴交穴、涌泉穴、足三里、合谷穴等穴位来除湿。

艾灸后多长时间可以洗头发 女人湿气重艾灸哪里

足三里位于踝关节前嵴处一横指处,女性生活中适当艾灸足三里,具有一定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导气下行等作用。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也就是肚脐和胸骨下端连接线的中点,女性适当艾灸此穴位,可以健脾益胃、补中益气,可改善湿气重所引起的消化系统的症状。

阴陵泉位于脐部中央,女性艾灸此穴位,具有很好的温经散寒,温补阳气,疏通经络,调理阴阳,可以改善湿气过重所引起的腹痛、经期疼痛、宫寒等症状。

三伏灸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炙炙哪个部位

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艾灸部位。

头伏可以艾灸肺腧,背部上面的大椎,还有手上的外关穴;中伏的时候可以健脾胃,艾灸中脘、足三里、天枢等穴位。末伏可以来调理脾肾功能,灸一些肾腧,包括太溪等穴位来进行调理,这些穴位仅作参考,具体情况以实际艾灸穴位为准。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艾灸部位出水要擦掉吗

在艾灸完后擦掉。

在艾灸的过程中,湿气重的人艾灸部位一般会出很多水,艾灸的时候不需要擦掉,待艾灸结束后需要立刻擦掉,这是因为艾灸后皮肤的毛孔处于张开的状态,如果不擦的后容易使寒邪之气侵入体内,引起身体不适。

艾灸过程中出水是正常现象,因为艾灸是通过点燃艾条后的温热来刺激穴位,促进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来加强身体的体质,起到温补益中、健脾暖胃的效果,从而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出水就是证明在排湿气的一个表现。

老人夏天艾灸要注意什么

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

2、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3、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4、艾灸完半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艾灸后不可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5、艾灸中必须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

6、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艾灸后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7、为避免温度过高,可以边灸边将手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烫伤皮肤或温度过低没有效果。

痔疮艾灸那个部位 足三里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足三里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作用,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是常用的保健穴,而痔疮也属于外科疾患,非常适合艾灸足三里。

湿疹艾灸哪里最好

特点:发病急,病程短,皮疹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多种斑疹形态相继出现,皮损潮红,有水疮,易糜烂,伴随剧烈瘙痒,大便干结或腹泻,口苦口干,苔薄或黄腻。

艾灸穴位:曲池,陶道,肺俞,阴陵泉,神门穴,腹泻加足三里。

特点:病程迁延,反复不愈,皮损常局限一处或一处,粗糙肥厚,或呈苔藓样改变,表面覆有细薄鳞屑,兼有色素沉着或脱失,常伴随剧烈瘙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艾灸穴位: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大都,郄门。

相关推荐

手凉体寒可艾灸足三里

艾灸是冬日常用的养生方法,它是以中药艾叶为原料制成艾绒,点燃以后在特定穴位施以温热熏灼,从而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现在市面上常见成品艾条,在家中即可操作,非常方便。 艾灸疗法适用范围十分广泛。中医学认为,艾叶味苦、辛,能通十二经,艾灸疗法有温阳补气、祛寒除湿、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适合手足冰冷、面色苍白、吃凉东西容易腹泻的体寒人群。 家庭保健时,给大家推荐最常用的五个穴位,分别是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神阙(肚脐)、关元(肚脐下四横

三伏灸什么时间段做最好 三伏天艾灸哪个部位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艾灸部位。 三伏灸是用艾灸灸某些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三伏灸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的代谢功能,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和消化吸收情况,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伏灸一般选择的穴位是中脘穴、关元穴、神阙穴、足三里穴、身柱穴、大椎穴、肾俞穴和八髎穴等,也可以选择隔姜灸,隔姜灸的效果要比单纯的艾灸好;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强的季节,在此时艾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足三里的注意事项 清除体内湿气

人体经络血脉贯穿全身,在按摩足三里的同时,可以将经脉里的湿气激发出来,再利用足三里调理脾胃的功效,使脾胃将体内湿气运化出体外,所以按足三里可以有一定清楚体内湿气的功效,适用于机体倦怠、无力等各种湿气重的人群按。

湿气重艾灸哪些部位

湿气重可以艾灸以下一些穴位: 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

夏季湿气重的人该怎么调理呢

拔罐排出湿气 拔罐是最好最快的除湿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为: 依次将火罐吸拔于背部,直至背部拔满为止,留罐约10-20分钟后取下火罐。 或者先用精油涂抹后背,再以走罐法分别沿着背部的膀胱经和下肢的膀胱经进行拔罐,重点在脾俞穴和三焦俞穴处来回走罐,直至皮肤潮红为止。 注意:在拔罐后30分钟以内不可洗澡或者接触凉水。 艾灸升阳化湿气 湿气容易困伤脾阳,导致体内痰湿加重,通过适量的艾灸可促进毛孔腠理的张开,将体内的余热和湿气排出。 主要可艾灸的穴位有:中脘、水分、神阙、足三里、胃俞穴、三焦腧穴等。 夏季艾灸时间不

女人湿气重艾灸哪里

女人湿气重可以艾灸丰隆穴、曲池穴、承山穴、阴陵泉穴、极泉穴、委中穴、巨阙穴、中脘穴、血海穴、外关穴、足三里、合谷穴、三阴交穴、涌泉穴等。 1、其中丰隆穴是祛湿要穴;位于小腿外侧中点处。 2、阴陵泉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等可以发挥很好的健脾益气化湿功效;分别位于小腿内膝关节下方、肚脐眼正上方、小腿外侧膝关节下方处。 3、涌泉穴,不仅可以祛除水湿,还是身体的保健要穴;位于足底前三分之一正中处。 4、血海穴,脾经穴位,位于大腿内上侧,膝盖骨上方。

子宫肌瘤艾灸哪个部位 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功效:可以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脾肾阳虚针灸什么穴位

可以艾灸脾俞、胃俞、肝俞、肾俞、命门、中脘、足三里、天枢、太溪、照海、阴陵泉。 针对湿气重的可艾灸,丰隆、阴陵泉;艾灸的时间要根据灸量来定,时间一般在15到20分钟就可以了。如果有热证表现的可暂停使用,多喝水,等热证表现消退后再灸。3天一次。 可以选取涌泉、足三里、关元、内关(取内关穴的原因是因为你还有失眠健忘的症状)四个穴位,每天艾灸30到40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坚持一段时间,效果当会显着。 艾灸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也不会影响药效,脾肾阳虚证以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为特征。神阙穴,即肚脐,是人体任脉上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见效快 脾胃虚寒艾熏调理

艾熏部位足三里穴,该穴位位于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手法:如果可以去专业理疗机构艾灸最好,没有条件,或是为了简便一点,可以自己选择艾熏,艾熏属于温和灸,一般在晴天下午1-3点一天阳气正盛之时,找准足三里穴位后,点燃艾放于对准足三里穴,距离在0.5-1寸(即1.5cm-3cm)之间调控,当穴位温热舒适即可,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可隔日进行,一个月份大约十次。 功效:艾熏足三里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人群。

艾灸口腔溃疡怎么治疗

口腔溃疡临床以心脾积热型和阴虚火旺型为多见,本病的发生有虚实之分,脏腑之别,根据辩证论治原则, 需辨病与辩证相结合艾灸,才有明显疗效。 心脾积热型口腔溃疡艾灸部位 主要表现:口腔溃疡表面覆盖黄白色,红肿热痛,同时伴随心脾积热脏腑表现。溃疡疼痛较为剧烈,影响进食,伴随有口渴,口臭,心烦,大便干,小便短赤等症。 治则:清热泻火。 艾灸穴位:主穴取合谷,足三里,涌泉;便秘者加灸天枢,大肠俞。 施灸方法: 1.温和灸:以艾条悬灸,悬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