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用什么消毒
手足口病用什么消毒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 一般房间可以通过开窗通风换气就可以起到消除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至于器具可以用84消毒液擦拭表面进行消毒,开水可以消毒耐热的物品。
手足口病一般不需要口服药物,只需要局部对症治疗即可,如全身症状明显者给予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手足口病因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等,故应加强观察,不可掉以轻心。
1.局部治疗
口腔用0.1 %依沙吖啶或银花、甘草煎水含漱。病损处涂冰硼散、1%金霉素甘油等。
2.全身治疗
全身症状明显者给予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抗病毒可选用病毒灵0.1g,口服,每日3次。
3.中药治疗
药夏枯草、板蓝根或大青叶、连翘、贯众、金银花、甘草煎服,重症可使用干扰素。口腔溃疡用金霉素软膏或2%利多卡因或2%龙胆紫溶液外用。
手足口病玩具怎么消毒 高档的电子类玩具
一般高档的电子类玩具多是用螺丝固定,有很大的缝隙,而且玩具中还含有电池、电线、芯片等设备,家长在进行手足口病消毒的时候千万不能一股脑儿的用沸水消毒,建议用家长的化妆棉沾取适量的酒精来擦拭消毒为宜。
轻微手足口需要隔离么 护理手足口病的大人隔离措施怎么做
手足口病可通过飞沫传播病毒,建议大人们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外出时戴好口罩,尤其是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如:商场、医院、集市等场所,避免手足口病飞沫病毒传染。
另外手足口病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感染病毒,尤其是从事幼师职业的大人,更要注意不要随意接触得了手足口病的儿童,防止被传染,平时去医院或幼儿较多的场所,也要注意不要随意接触儿童,避免传染别人自己身上携带的病毒。
有急事需要外出做事的大人们,在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一定要先用洗手液进行洗手,然后用84消毒液进行清洗消毒,更换外出穿着的衣物,然后再接触孩子,给孩子准备餐食,避免身上携带的其他病毒传染给孩子。
其次做好消毒工作也很重要,大人在外穿着的衣物要用84消毒液浸泡清洗,然后在太阳底下暴晒消毒,对于随身携带的包包、出行的交通工具,也要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日晒消毒。
无论是患儿还是护理手足口病的家长,都需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日常勤洗手,个人用品常消毒,不共用他人物品,处理患儿的粪便、唾液、痰液等卫生工作后要及时洗手消毒。
手足口病高发期间托幼机构需注意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目前,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加快,即将进入手足口病流行期,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地区要切实加强各项防治措施,进一步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各项工作。
一、对抗手足口病,父母应该掌握的四个基本点
1、为孩子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环境
个人卫生应注意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家庭地面和桌、椅、床、柜、门把手等各种物体表面应做好卫生清洁。婴儿奶嘴、奶瓶每日煮沸消毒一次。儿童玩具定期清洗。
2、密切观察孩子,警惕重症病例
对于发热的患儿,家长要及时送各大正规医院发热门诊求诊。对于发热伴皮疹的孩子,更要警惕手足口病。另,既往感染过手足口病的孩子,仍有可能再次被传染,父母同样不可掉以轻心。
3、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手足口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内,应进行隔离。家长在护理患儿的过程中要注意,手足口病是消化道传播疾病,接触患儿及其物品后一定要及时洗手;患儿吃剩的食物,切不可再食用。
患儿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煮沸消毒;污染的玩具、桌椅、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消毒。
二、防控手足口病,托幼机构不可忽视的四个重点
1、落实晨检
每日进行晨检,必要时进行午检和晚检,重点查看有无发热及皮疹的情况,如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通知家长送诊、或居家观察等措施。对缺勤的孩子,托幼机构应电话问询家长,查明缺勤原因并进行登记报告。
2、掌握正确的预防性消毒方法
做好环境卫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保育员、教师要保持手部清洁,并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幼儿活动室、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通风。活动室、教室、宿舍等地面每天湿式拖扫,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地一次。门把手、桌、椅等各种物体表面每天用清水擦拭,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玩具保持清洁。搞好食饮具消毒和食品卫生。
3、明确疫情报告制度
根据卫生部印发《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即为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托幼机构和学校、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把握好停课原则
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要求,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手足口病四个月有吗 哪种情况下四个月宝宝会有手足口病
例如家中大宝已经感染了手足口病,然后和四个月大的二宝玩,就很容易导致二宝得手足口病;其次大人在手足口病高峰期出门在外感染了手足口病病毒,然后回家没有洗手、消毒就抱了或亲了四个月大的宝宝,导致宝宝感染了手足口病。
另外,四个月大的宝宝以奶瓶、奶嘴、奶粉等为常用食物,如果这些东西上沾上了手足口病病毒,就会把并从口入,引发手足口病。
最后容易被家长们忽视的一点是,四个月大的宝宝在家中或医院接触了带有手足口病病毒的东西,如:大宝感染了手足口病,家长的地面、墙壁、厕所、玩具等都需要做好消毒工作,如没有做好的,很容易把手足口病传染给小宝。
足口病的防治误区
误区1——儿童才会得手足口病,成人不会感染。
这是最为常见的一个认识误区。由于临床上发现的手足口病患绝大多数为幼儿,相关医疗机构和媒体也侧重于普及儿童预防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因此让不少人误会只有儿童才会感染手足口病,但事实上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手足口病一般在学龄前高发,其中5岁以下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孩最容易得此病。成人由于免疫系统较完善,一般很少感染,但并不代表成人不会感染。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发现成人感染者因为免疫力较强,多为隐性感染,既感染后既不发病,也没有任何症状。但这样的隐性感染者虽然不易发病,却仍然携带病菌,会传播病毒。相当部分儿童正是被成年人传染的。因此成人也应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预防,谨防感染病毒之余,也避免自身成为传染源。
误区2——手足口病通过手、口接触传染,不会通过空气传播。
不少人认为只要加强手、口的清洁卫生,不用手接触不干净的东西,不吃不洁的食物和水,就能预防手足口病,但这样还远远不够。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除了手、口的直接接触会造成感染,呼吸道的间接接触也会造成感染。
手足口病病毒可通过患者的咽喉分泌物及唾液在空气中传播,也就是说患者说话或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飞沫也是危险传染源。因此患者确诊后应及时隔离,以免传染他人。个人也应尽量避免与患者的近距离接触,少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与患者接触或在人多拥挤、空气不畅的场所出入时,可戴上口罩预防。
误区3——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所以目前不宜频繁地通风透气。
有人不知道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有人却因为知道而矫枉过正。因为目前正处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部分人害怕通风换气会把病毒吹进家门,因此拒绝勤开门窗,即使开门窗换气,时间也非常短。
事实上,通风透气有利人体健康,也有利预防手足口病,减少换气频率,反而不好。门窗紧闭,空气无法流通,将为各种病菌提供滋生、繁殖的温床,也将增大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既能有效地利用阳光紫外线杀死病菌,又能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通风的过程中,即使有少量的病毒漂浮,也会在大量的新鲜空气中稀释,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无论家庭、教室或宿舍等场所都应保持良好通风,有条件的家庭或学校、幼儿园还可以在每天通风时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误区4——酒精、来苏水可以消灭手足口病病毒,家庭应常备使用。
在当前疫情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很多家庭都加强了清洁卫生工作,其中不少人将酒精、来苏水等当做消毒剂来使用。但酒精、来苏水并不能有效杀死手足口病病毒这类肠道病毒,只有紫外线、干燥和高温(大于50摄氏度),以及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才能消灭它们。
家庭可使用84消毒液、漂白粉等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等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等可煮沸消毒;对衣物、被褥可进行晾晒或清洗消毒,也可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84消毒液或漂白粉消毒。
误区5——手足口病非常可怕,儿童感染后死亡率较高。
目前的手足口病疫情让不少家长忧心忡忡,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担心孩子的生命安全,一旦孩子出现疑似症状,就非常紧张。专家表示,家长应该对手足口病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不必过分担心手足口病的危害。手足口病多以轻型病例为主,患儿如无合并症,只要及时治疗,多在一周内便可痊愈。
手足口病复发概率高吗 如何避免手足口病复发
手足口病就是喜欢攻击免疫力低下的2—5岁幼儿,因此日常作为家长要提供足量食物,平衡膳食,规律就餐,让宝宝不偏食不挑食,每天饮奶多饮水,避免含糖饮料,适量运动是学龄前儿童获得全面营养、健康生长、提高免疫力的基础方法。
手足口病高发期,建议幼儿园如果出了手足口病病例的,就不要去幼儿园了,同时也不要去那些人多的商场,尤其是医院,建议在家好好休息,避开这个病症高峰期。
(1)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2)患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分钟后(水煮沸后开始计时)使用;
(3)患儿的衣物、被褥等织物需要单独清洗,用70℃ 以上热水浸泡至少30分钟;
(4)对于可以擦洗或浸泡的玩具、学习用品、某些家具、地面、墙壁等或其他不会浸湿的物品用酒精消毒是无效的,需要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剂擦拭、浸泡或喷洒;
(5)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食物传播是手足口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过期的、变质的、生冷的食物上面,尤其是没煮沸的水里,满满都是手足口病毒的身影。宝宝一吃,很容易传染。所以食材要新鲜,食物要煮熟,水也要煮沸,避免吃生食和生水。
飞沫传播是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之一。如果宝宝出去玩,和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说话,而有一个宝宝携带手足口病病毒,但若是此时给宝宝戴个小口罩,就能轻松挡住手足口病病毒。
手足口病的病毒可附着在患者曾经使用过的物品上面,因此宝宝日常在使用餐具或玩具时,要避免使用他人的,以免未做好消毒工作,引起传播感染,复发手足口病。
注意家庭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的环境有利于防病,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天最好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手足口病是通过不洁的病毒感染的,因此我们要勤洗手,在饭前饭后、便后或玩耍之后都要洗手,而且要洗干净,防止手沾有病毒或脏物,然后通过饮食进入人体,感染发病。
接种EV71疫苗对该型病毒的手足口病有良好可靠的保护作用,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但只能预防由EV71型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要是之前得过一次EV71型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就不用再接种疫苗了。
小孩手足口病得过一次还会再得吗
1、手足口病是有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有机会感染。人体每感染一种病毒都会相应的产生该种病毒的抗体,很多成人感染了手足口病病毒即使不发病,以后也基本上不会再得该种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相反,如果没有感染过该病病毒,则体内是没有该种病毒的抗体的,那感染的几率是相对较大,所以大人小孩都不能掉以轻心的。
2、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得过手足口病就不会再得,因为很多种肠道病毒都有可能引起手足口病,通过感染其他肠道病毒也是有机会再得手足口病得的,也正因为这样,每次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可能不一样,难以确定,所以目前也没有针对性的疫苗和特效性的药物,做好预防措施是避免手足口病再次侵扰的主要方法。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任何病毒都难以黏上你。正所谓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回家后接触孩子前要保持卫生干净,洗手洗脸换衣服。如果家中有患者,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患者用过和碰过的东西都要消毒。由于手足口病病毒怕热耐酸,常用的消毒方式有煮沸、暴晒和消毒液,但要注意了,酒精就对该病毒不起作用。
4、饮食健康营养,积极体格锻炼,任何病毒也无法入侵你。平时多吃新鲜的蔬果,可以摄入大量的维生素,提高免疫力和提高身体抗氧化的功能,抗体本身也是一种蛋白质,通过摄取肉类、蛋制品、乳制品、豆制品都可以获取大量蛋白质,提高抵抗力,还可以中和某些感染因子呢。此外,多做运动,也是强壮身体,提高抵抗力的有效方法。
5、尽管得过手足口病还会再得的,但大家不用惊慌,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就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营造一道强大而坚实的屏障,保护你免受手足口病的侵扰。
得手足口病能出去玩吗 得手足口病要外出怎么办
手足口病可通过口里的疱疹病毒,经唾液或打喷嚏或咳嗽等方式传染给其他人,因此万不得已出门时,我们要戴好医用口罩,防止传染。
手足口病患者使用的东西要专人专用,出门也要带好一些个人使用的一次性用品,如:纸杯、餐具、纸巾、毛巾、牙刷等私人用品。
得了手足口病,外出就医的,要禁止在就诊时接触其他健康患者,不要随意触摸他人,防止传染或被传染,医院的设备也不要随意乱摸,容易感染病菌。
他人或公用的物品,对于正在手足口病病期期间的人群来说,是要禁止使用的,因为很可能手足口病患者一用,之后没有做消毒措施,另一个人用了之后就感染手足口病了。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上厕所后或日常吃东西前都要勤洗手,在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应及时用消毒液或洗手液洗干净双手。患者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