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快走死亡率减七成
女性快走死亡率减七成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布莱姆妇女医院流行病学专家李爱民(音)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对16741名平均年龄72岁的女性参试者,展开了为期4年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要求参试者佩戴可穿戴式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每天至少戴10小时,每周至少戴4天,并将她们的运动数据与研究期内的死亡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发现,经常进行快步走等中等强度运动的女性与最不爱运动的人群相比,总体死亡率低60%~70%,但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与较低的死亡率之间没有关联。研究被刊登在美国心脏协会会刊《循环》杂志上。
李教授指出,此次新研究首次依据可穿戴装置测量数据,结果更精准,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老年女性总体死亡率降低六七成,且不吸烟者的死亡率降低幅度比吸烟者多50%。
新研究还为美国心脏协会等机构推出的健康指南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健康指南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或两者结合);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增强肌肉力量的运动。
肺炎死亡率
肺炎球菌就寄居鼻咽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大约有50%的严重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球菌通常寄居在鼻咽部,通过咳嗽或鼻部分泌物传播。受感染的人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从口部或鼻部排出飞沫,将病菌传染给他人。由于肺炎球菌不单只存在病人身上,即使是健康的孩子或人群也依然可能携带肺炎球菌。因此,健康人群传播肺炎球菌也很普遍。一项调查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大约有72%的5岁以下儿童携带肺炎球菌。
当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肺炎球菌携带者不会发病,也没有症状,但当免疫力下降时,就可能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由于肺炎球菌性疾病早期症状跟普通感冒很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烧、咳嗽等,家长容易忽视、贻误诊治,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抗生素滥用助长肺炎球菌抗生素是唯一可以用来治疗肺炎球菌感染的方法,但由于长期以来的抗生素滥用,肺炎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据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2000年至2002年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球菌耐药的流行病学监测显示:肺炎球菌菌株对青霉素耐药率逐年增高,对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耐药率也有所上升,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高达80%以上。
因为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目前肺炎球菌疾病的治疗难度越来越大、费用越来越高,治疗的周期也越来越长。
接种疫苗“一两”预防胜于“一斤”治疗疫苗是将少量没有毒性的细菌体注入人体,使身体产生对抗这种细菌的免疫力,当日后遇到相应有毒性的细菌时,就能靠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对抗这种细菌,从而避免生病。肺炎球菌实际上是可通过疫苗来预防的疾病。目前国外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为本国的儿童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由于肺炎球菌在空气中无所不在,又极易传播,专家提醒,除了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外,还要注意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及空气流通;特别是抵抗力弱的儿童,患儿病患期间应尽量留在家中,外出时戴口罩,并通过定期消毒日常接触物品等方式来进行预防。
破伤风死亡率
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自伤口侵入身体后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其死亡率为20—40%左右.
破伤风杆菌主要存在于泥土,人和动物的粪便里,是一种厌氧菌,只有在缺氧的环境中才能繁殖.如果伤口很浅,血运丰富的地方不易感染,因为破伤风杆菌在有氧的地方不易感染.若伤口较深,污染较严重,发生破伤风的可能就会大大增加.
一般而言,破伤风潜伏期为6—10天,也有少数人潜伏期会长达1个月左右,破伤风一旦发作,想治好比较困难,,首先您需要放松心情,小伤口一般不会感染破伤风.可到医院查查有无梭状芽胞杆菌感染.
女性快走死亡率减七成
经常进行快步走等中等强度运动的女性与最不爱运动的人群相比,总体死亡率低60%~70%,但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与较低的死亡率之间没有关联。研究被刊登在美国心脏协会会刊《循环》杂志上。
李教授指出,此次新研究首次依据可穿戴装置测量数据,结果更精准,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老年女性总体死亡率降低六七成,且不吸烟者的死亡率降低幅度比吸烟者多50%。
新研究还为美国心脏协会等机构推出的健康指南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健康指南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或两者结合);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增强肌肉力量的运动。
快走能降低癌症风险
一、运动可降低乳腺癌总死亡率,建议每周快走2.5小时
此项研究有三大成果值得女性关注,首先确诊乳腺癌后,高等强度运动可使女性总死亡率降低48%。其实,乳腺癌确诊前或者确诊后,运动都可以降低其癌症特异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只有确诊后的效果更为明显,数据显示,乳腺癌确诊后中等量的运动则可使癌症特异性死亡率下降19%,总死亡率降39%,高等强度运动量可使总死亡率下降48%。
其次,运动对于肥胖者和停经者更为有效,有证据表明,BMI≥25的乳腺癌患者参加运动,其死亡率降低效果要优于体型正常的患者。此外,运动对停经患者更有效。可能是因为停经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而运动可增强体质和肌张力、减少摔跤、改善平衡能力、增加骨密度和改善患者情绪。
那运动量如何把握?专家建议,运动剂量小于每周快走2.5小时,随着运动量增加,死亡率下降较明显;当运动量大于这个值,降低效果就不再明显,因此建议病友在身体许可的条件下,每周以5~6千米速度快走2.5小时。
二、早有研究证实,快走能降低癌症风险
专家表示,其实早有研究表示,快走可降低各类癌症的发病风险。美国女性健康促进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即使每周1.25―2.5小时的快走,也可降低18%患乳腺癌的风险,每周快走10个小时可以降低更多。
在前列腺癌中,如果每周快步走至少3小时,可延缓甚至预防前列腺癌的扩散。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对1455名被诊断出患前列腺癌、但还未开始扩散的男性进行的研究发现,那些每周至少快步走3小时的患者,其病情扩散的速度要比慢慢步行且运动时间较少的患者减少了57%。
此外,快步走还能降低患肠癌与胰腺癌风险。哈佛大学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发现,每天走路1小时,患大肠癌的风险可降低一半。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可使患胰腺癌风险降低一半。
三、对于快走你了解多少
很多女性对于快走的概念大多来自于减肥,其实它不但在燃烧脂肪上发挥作用外,在维持心脏健康、降低癌症风险上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专家表示,不同于大家饭后会散个步和现在流行的夜跑的运动量,快走处于中间值。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曾给快走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认为至少要达到4.8公里/小时,更形象来说,可按照“谈话测量”方法来辨别,如果你在行走过程中可以与旁人谈话,但是却无法唱歌,那么这种速度的行走就可以视为“快步走”。专家提醒,一定要把“快走”与散步走加以区分。
此外,测量心率也是衡量自己是否快步走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一般来说,对于快步走这种中等运动量,你的目标心率是你最大心率的50-75%。怎么算最大心率?就是用220减去你的年龄得到的数值,即为最大心率。举例来说,如果你是50岁,则你最大心率就是220-50=170次/分,50%心率是85次/分,75%心率是127次/分,故他在快步走过程中,心率应控制在90-127次/分。
健身其实很容易每天快走30分
国外学者在对4658名无心肌梗塞病史的男性,作分组对照慢跑运动研究而发现:坚持慢跑运动者与非慢跑者相比,在8年随访期内死亡危险性有显著差异,前者的相对危险仅为0.39,即死亡危险较对照组约下降60%,坚持慢跑运动并不增加猝死的危险,所以,适当运动有益于健康。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报告指出,中老年女性只要每天快走30分钟,中风的概率可以降低30%,效果与慢跑、打网球、骑自行车等较激烈的运动是相同的。 从1968年起,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们对72488名40—65岁的女性进行了运动与生理关系的长期追踪研究,发现中老年女性每天快走(每分钟80米)30分钟,对预防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症、中风以及某些癌症,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如果每天快走45—60分钟,那么患中风的概率可以进一步降低40%。那些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女性,只要从现在开始每天快走30分钟,即达到强身健体的良好效果,又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
喉癌的死亡几率
喉癌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占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恶性肿瘤的11.6%-22%,占全身肿瘤的2%,近年来喉癌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死亡率:2/10万-4.4/10万。
依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不同分化程度的喉癌,其治疗方案和预后都有很大差异。复发和转移是导致喉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淋巴结转移是喉癌转移的早期事件和独立的预后因素。不同分化程度的喉癌中,喉癌淋巴结转移过程可能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分子和基因,包括肿瘤淋巴管生成相关基因、细胞粘附分子、细胞因子、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等。因此,预测和诊断喉癌的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对病人的预后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喉癌患者多数有吸烟的习惯,所以,多半有咽喉炎,常表现为咽干、痰多、咳嗽及音哑等症状,这很容易掩盖喉癌的早期症状。一般情况下,声门区癌肿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而且,出现的早,时间长。而声门上区癌肿,多是刺激粘膜分泌一些粘液有粘液粘着感,故患者常要咳嗽一阵,或清嗓子。晚期喉癌,主要表现为发音改变,呼吸困难,持续咳嗽,咳痰咯血,由于感染和喉外扩散引起的局部疼痛和放射痛、吞咽困难、淋巴结肿大和皮肤浸润等。
喉癌的病因至今不甚明确,一般认为与吸烟有密切关系。有学者认为,一天吸烟支数乘以烟龄,若超过600,此人有可能要患喉癌。在喉癌的死亡率中,吸烟的人要比不吸烟的人高出20倍。
喉癌的死亡率
喉癌的死亡率以中国为最高。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与喉癌的关系,一直是病因学研究的热点。自首次从喉癌中发现HPV以来,人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阳性检出率相差很大(3~100%不等)。对北京地区的123例喉癌组织进行检测,从多方面印证HPV的感染率及阐明引起以往文献报道阳性率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用PCR检出HPV-L1(引物:GP5/GP6)、-16E6、-16E7、-18E6、-18E7、-31E7、-33E7、-45E7和-52E7的阳性率分别为76.42%、54.47%、58.54%、42.28%、48.78%、10.57%、8.13%、 7.32%和12.20%。2.DNA测序的结果为:HPV-6型、-11型、-26型、-54型、-58型、-73型和-84型的阳性率分别为 11.38%、12.20%、2.44%、4.88%、3.25%、1.63%和3.25%。3.ISH检出HPV-16E6的阳性率为 46.34%,HPV-18E6的阳性率为35.77%。HPV-L1的高检出率及HPV-E6、E7基因常伴随检出且检出率较高,提示可能在肿瘤细胞中通用型引物GP5/GP6可作为检测HPV的指标;HPV-E6、E7常在整合中保留。HPV-16型可能与喉癌发生密切相关。
癌症死亡率与吸烟相关中国医学论坛报讯最近,英国牛津Radcliffe医院Doll等对英国男性医师进行的一项50年的观察研究显示,11种癌症死亡率与吸烟显著相关,至少还有2种癌症死亡率可能与吸烟有关。
塞卡病毒死亡率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0nm,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偶然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
最早一次暴发流行是2007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亚群岛的雅铺岛,更大的一次流行于2013年-2014年发生在大洋洲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感染了约32000人。伊蚊还传播黄病毒科中的另外三种病毒,包括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黄热病毒,也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几十年前,非洲的研究者注意到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疫情莫名其妙地跟随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疫情之后。类似的规律开始于2013年,当基孔肯雅病毒从西到东传播时,寨卡病毒紧跟而来。 寨卡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但近期证实,通过血液和性接触也可能传播。 被感染后的常见征状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头痛和结膜炎(红眼)。其病情通常较温和,征状可持续数日至一周。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情并不常见。 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寨卡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