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炭可以和什么泡水
黄芩炭可以和什么泡水
可以单独泡。
黄芩炭主要起到的是清热、止血的作用,如果是想要止血的话建议可以搭配一些同样具有止血作用的中药材一起服用,比如生地黄、地榆、槐花、三七、藕节等。
如果是要用于治疗其他疾病的话,那么建议患者最好还是先去医院就诊,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配伍治疗,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柴胡当归汤怎么治盆腔炎
采用柴胡10克,黄芩炭10克,当归15 克,赤芍10克,玄胡10克,丹皮10克,泽兰 10克,大黄6克,五灵脂10克。每经前两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经 干净3天止。眩养血调经。主治盆腔炎。
黄芩炭与黄芩的区别
黄芩炭是黄芩的制品。
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又被称为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等,而黄芩炭是将黄芩与龙胆草一起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焦褐色,边缘带黑色存性为度。
一般炒焦后,清热的作用或许有所降低,但是副作用也相对减少,使其更适合于大部分的体质,而且经过炮制之后,也加强了止血的作用,因此黄芩偏于清热,而黄芩炭偏于止血。
上吐下泻怎么办 葛根芩连汤缓解吐泻
如果上吐下泻者的热毒较重,以腹泻为主者,可用葛根20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甘草6克、焦楂炭15克煎水,分3次服,可缓解吐泻症状。
治疗痔疮的几种中成药
1、化痔丸由盐霜柏、白茅根、九里明、田七、地榆炭、侧柏炭、槐花等制成,功效清热消肿、凉血止血,主治内痔出血、肛裂出血、肛门坠胀疼痛等。每次服1丸,每日3次。2、痔疮内消丸由槐角、槐花、地榆、生地、胡黄连、丹皮、大黄、当归等制成,功效清热消肿、凉血止痛,主治痔疮肿痛、肛门坠胀、大便秘结、出血不止等。每次服15~20粒,每日两次,忌食辛辣燥热之物,孕妇禁用。3、化痔栓由苦参、冰片、五倍子等制成,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及止血收敛,主治痔疮出血、肿痛、肛门坠胀及肛裂等。大便后或每晚睡前用温水洗净肛门,塞入1粒,严重者可早晚各塞1粒。4、槐角丸由槐角、地榆炭、黄芩、枳壳、当归、防风组成,功效清肠止血,疏风利气,主治风邪热毒、湿热之邪所致的痔疮、脱肛、肠风下血等症。一般每次6~9克?每日2~3次口服。5、地榆槐角丸由地榆炭、槐角、槐花、大黄、黄芩、生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枳壳组成,功效疏风凉血,泻热润燥,主治脏腑实热、大肠火盛所致的痔疮、便秘、肠风便血、肛门肿痛等症。一般每次1丸,每日两次口服。服该药时忌辛辣,孕妇忌服。6、痔康片由槐花、地榆炭、金银花、黄芩、大黄等制成,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主治痔疮肿痛、便血、肛门灼热下坠、大便秘结等。每次服3片,每日两次,7天为1疗程。部分患者服用此药后有轻度腹泻,停药或减少服用量即可缓解,孕妇禁用。
清热燥湿的中药有哪些 黄芩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春秋两季采挖,去除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蒸透或开水润透切片,晒干,生用,酒灸或炒炭用。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吐,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灸用,止血可炒炭用。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黄芩炭可以和什么泡水 黄芩炭可以保胎吗
有一定的作用。
黄芩炭是一种具有保胎作用的中药材,对于一些因为内热血热而胎动不安的孕妇来说,可以通过医生的指导适当地服用一些黄芩炭,一般可以与白术一起搭配使用,可以起到清热、安胎的作用。
但是对于一些体质虚寒的孕妇来说,因为黄芩炭会对脾胃造成一定的刺激,因此是不适合服用的,以免对胎儿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治痔疮偏方绝招 中医治疗偏方
原料:槐花(炒炭)10克,火麻仁10克,黄芩(炒炭)10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共研为细末,每天早晚各服六克,用温开水送下。
功效:内痔出血属于中医肠风便血的范围,是由于大肠蕴热所致,方中槐花炭,黄芩炭清热凉血止血,火麻仁润便,三者同服有凉血止血,治疗痔疮出血的功效。
胃炎和胃溃疡怎么治疗
1、急性胃炎有哪些中医单验方
(1)木香9g,黄连2g,大黄炭2g,草果2g,甘草2g,共研为极细末,每次服2g,每日3次。
(2)碱橄榄核15g,烧炭存性,研细末,开水送服。
(3)鲜地锦草250g,鲜马齿苋250g,用清水洗净,热开水浸泡片刻,捣烂取汁,1天分4次温开水冲服。
2、中医治疗急性胃炎的基本处方
藿香15g,紫苏10g。半夏15g,白术15g,川朴10g,煨葛根15g,陈皮6g,白芷10g,黄连3g,生姜10g,茯苓15g。用于急性胃炎。
胸中堵闷,痰热互结,加瓜蒌皮25g,竹茹10g,栀子炭15g,荷梗10g。
湿热偏胜,加黄芩15g,山栀子10g,滑石(包煎)30g。
病初起饮食积滞者,加莱菔子15g,山楂15g,麦芽15g。
寒湿偏胜,加苍术15g,佩兰10g,蚕砂(包煎)10g,高良姜3g。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每日1剂。
积滞化热,泻而不爽,加制大黄10g,连翘15g,枳实10g,大腹皮10g。
有恶寒发热表证者,加银花10g,防风10g,川芎15g,薄荷(后下)6g,荆芥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