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是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

什么是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骨瘤-软组织瘤综合征、家族性结肠息肉症。系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为单一基因的多方面表现。1905年由Gardner报道结肠息肉病并家族性骨瘤、软组织瘤和结肠癌者机会较多,其后于1958年Smith提出结肠息肉、软组织肿瘤和骨瘤三联征为Gardner综合征。结肠息肉均为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达50%,随着病程延长及年龄增长和免疫力下降癌变率更高,男女均可罹患,有家族史。

【临床表现】

1.结肠多发性息肉;主要症状有腹泻、粘液便或血便,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其它部位息肉并发率较高。

2.软组织瘤:好发于面部 、躯干或四肢,多为皮脂腺囊肿、纤维瘤表皮囊肿,脂肪瘤等。

3.骨瘤:好发于颌骨、颚骨、蝶骨等扁平骨,尚可见齿发育异常,如多齿、牙瘤,埋藏齿。

息肉病变肿瘤判断

判断息肉是否会发生恶变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一、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二、息肉的数量: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三、是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四、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是因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癌变率可达42%-77%。五、是看家族遗传史:有一种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辈中可有好几个人患有结肠息肉,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细胞内第5号染色体的基因缺陷造成的。患有这种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亲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50%的息肉会有恶变的风险性;若父母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到75%。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的病症是什么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骨瘤-软组织瘤综合征、家族性结肠息肉症。系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为单一基因的多方面表现。1905年由Gardner报道结肠息肉病并家族性骨瘤、软组织瘤和结肠癌者机会较多,其后于1958年Smith提出结肠息肉、软组织肿瘤和骨瘤三联征为Gardner综合征。结肠息肉均为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达50%,随着病程延长及年龄增长和免疫力下降癌变率更高,男女均可罹患,有家族史。

临床表现:

1、结肠多发性息肉;主要症状有腹泻、粘液便或血便,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其它部位息肉并发率较高。

2、骨瘤:好发于颌骨、颚骨、蝶骨等扁平骨,尚可见齿发育异常,如多齿、牙瘤,埋藏齿。

3、软组织瘤:好发于面部 、躯干或四肢,多为皮脂腺囊肿、纤维瘤表皮囊肿,脂肪瘤等。基因遗传性疾病。特点是婴幼儿期无息肉,常开始出现于青年时期,癌变倾向很大。直肠结肠布满腺瘤,极少累计小肠。如直肠病变轻可以切除全结肠,回肠直肠吻合,并需要终身随诊防回肠癌变。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骨瘤-软组织瘤综合症、家族性结肠息肉症。系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为单一基因的多方面表现。结肠息肉均为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达50%,随着病程延长及年龄增长和免疫力下降癌变率更高,男女均可罹患,有家族史。

1.结肠多发性息肉;主要症状有腹泻、粘液便或血便,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其它部位息肉并发率较高。

2.软组织瘤:好发于面部 、躯干或四肢,多为皮脂腺囊肿、纤维瘤表皮囊肿,脂肪瘤等。

3.骨瘤:好发于颌骨、颚骨、蝶骨等扁平骨,尚可见齿发育异常,如多齿、牙瘤,埋藏齿

以上就是有关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的问题,希望对于大家是有帮助的,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我们去关注的就是我们的医疗的问题和我们的健康的问题,这是非常的关键的,很多的问题是由自身的情况去引起的,有的是因为遗传,如果是有这样的疾病,我们就要更好的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的。

家族性结肠瘤伴多发肿瘤综合征的表现

家族性结肠瘤伴多发肿瘤综合征是由Turcot1959年提出,故也称Turcot综合征。本病的特征为患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并伴有身体其它部位的肿瘤。……

家族性结肠瘤伴多发肿瘤综合征是由Turcot1959年提出,故也称Turcot综合征。本病的特征为患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并伴有身体其它部位的肿瘤。通常合并中枢神经系肿瘤,如神经管胚台组织瘤、神经胶质母细胞瘤,也称胶质瘤息肉病综合征。临床上很少见,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在恶变前本病的临床表现与家族性息肉病相类似,可表现有间断性腹痛、腹部不适、腹泻、大便带血、便血、消瘦、营养不良、贫血,可因增生而发生肠梗阻。伴发中枢神经肿瘤的症状神经肿瘤的症状常较突出,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及肢体活动障碍,常常在恶变前死于脑肿瘤。本病的诊断依赖于有家族性结肠腺瘤病史,和上述结肠及头颅病变的临床特点。双重结肠造影和纤维结肠镜检查有助于判断结肠病变的大小范围,有无恶变。CT、MRI、检查有助于脑部肿瘤的诊断。

由于结肠腺瘤易恶性变,确诊后应积极手术治疗,可切除全部结肠直肠,或保留直肠切除全部结肠。对所伴发的肿瘤治疗原则上同未有腺瘤者。由于本病系多发性肿瘤,手术效果较差。有恶变者可试用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但疗效不肯定。

结肠息肉主要表现在凸出结肠表面的息肉病变,一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大肠息肉,而且这样的疾病其实会随着年纪的增大发病的概率也会增大,同时除了一些细菌的和病毒的感染之外,如果生活习惯不好,经常吸烟酗酒的话,患病的几率也会增高,因此绝对需要注意做好治疗和预防保健。

1、苦参煮鸡蛋 苦参60克,鸡蛋3个,红糖60克。苦参水煎取汁,加入鸡蛋、红糖同煮,待熟后去鸡蛋壳,连汤一次饮服,每日1次,连续5—7天。

2、香蕉蒸冰糖 香蕉2根,冰糖适量。香蕉去皮和冰糖一起放入大碗,加少许开水,上笼蒸1小时即成。可清肺润肠。

3、四川王晋祥医师提供大肠息肉治疗验方【方药】乌梅、党参各15g,黄连5g,僵蚕10g,当归、赤芍、地榆各12g,牡蛎24g,甘草6g。

【适应症】多发性肠息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其实上面所介绍的这些方法主要还是通过食疗的方式去调理,但是因为每一个人的患病原因可能是不相同的,所以说并不建议长期的使用偏方,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当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还是应该积极的接受正规的治疗。

哪些直肠息肉的变化会导致癌变

直肠息肉对现在人们来说不懂也没接触过,但是我们要知道它的出现的是越来越频繁,很多的疾病如果不及时的就只就有可能恶化或者到货是发生癌变,到时候就医就已经晚了,那么到底哪些直肠息肉的变化可能引起癌变呢?下面看看专家的解释吧。

1、直肠息肉的病理变化

①一般认为,息肉是癌变的前期,从病理角度来看,腺瘤有恶变倾向。

②息肉病可累及全大肠,恶变度很高,约占60%。

2、直肠息肉的大小。腺癌息肉越大,恶性率越高。

3、直肠息肉的位置。高位息肉较低位的易癌变,据统计管状腺瘤中,在直肠的癌变率为7.3%,而在乙状结肠的癌变率为24.8%。

4、直肠息肉形状。广基息肉比有蒂息肉易于癌变,有蒂癌变率为4.5%,而广基癌变率为10.2%,无蒂息肉癌变率潜力明显大于有蒂息肉。

直肠息肉的良恶鉴别方法如下:

1、儿童直肠息肉息肉是一种良性肿瘤,最多见的是鼻息肉,象是光溜溜的小蘑菇那样的赘生物。这在直肠内也往往会有。3、4岁的孩子较多见,新生儿则没有。小时候有息肉,长大后会完全脱落,痊愈。因此,如出血量不大,不一定非切除不可。手术可从肛门外摘除,但深处有好几个息肉时,需要开腹摘除。

2、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作为“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多数腺状息肉发生在直肠的一侧。这种现象多发生在10岁上下的孩子,出血比痢疾严重,癌变也较多,必须把病变部位的直肠全部切掉。这需要做优势遗传。

直肠息肉需要进行治疗和恢复,所以直肠息肉的患者平时要观察自己的病情发展,并及时报告给医生,以免病情加重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同时儿童也要注意尤其是家长朋友多注意管产孩子的情况,减少孩子的痛苦。

小肠多发性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息肉是指任何起源于胃肠粘膜表面并凸入腔内的病变。根据其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命名。息肉病的意义在于其引起出血及其恶性转变的倾向。

肠息肉及肠息肉病包括色斑息肉综合征、儿童型直肠息肉、结肠与直肠腺瘤、结肠家族性息肉病等。

1.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以青少年多见,常有家族史,可癌变,属于错构瘤一类。多发性息肉可出现在全部消化道,以小肠为最多见。在口唇及其周围、口腔粘膜、手掌、足趾或手指上有色素沉着,为黑斑,也可为棕黄色斑。此病由于范围广泛,无法手术根治,当并发肠道大出血或肠套叠时,可作部分肠切除术。

2.家族性肠息肉病 与遗传因素有关,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PC基因突变。其特点是婴幼儿期并无息肉.常开始出现于青年时期,癌变的倾向性很大。直肠及结肠常布满腺瘤,极少累及小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遍 布不带蒂的小息肉。如直肠病变轻轻.可作全结肠切除及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直肠内腺瘤则经直肠镜行电灼切除或灼毁。为防止残留直肠内腺瘤以后发生癌变,故需终身随诊。如直肠的病变严重,应同时切除直肠,作永久性回肠末端造口术。

3.肠息肉病合并 多发性骨瘤和多发性软组织瘤也和遗传因素有关,此病多在30-40岁出现,癌变倾向明显。治疗原则与家族性肠息肉病相同;对肠道外伴发的肿瘤,其处理原则与有同样肿瘤而无肠息肉病者相同。

综上所述,对于小肠多发性息肉病症的症状了解,是需要从对其分类的类型上来进行辨别的,通常情况下,不同的患病类型,小肠多发性息肉在临床上的症状特征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了解小肠多发性息肉的症状之前,患者要先弄清楚自己的肠息肉患病类型。

十二指肠癌会遗传吗

如果父母得了肝癌,子女就是一级预防对象。因为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倾向,更何况我国85%~90%的肝癌患者都来自乙肝。特别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其后代发生肝癌几率较高。

母亲停经前得癌,女儿很危险。家有乳腺癌患者,其子女和亲属也应查查“乳房”,因为乳腺癌有明显遗传倾向,特别是直系亲属间遗传的可能性很大。

弥漫型胃癌常“遗传”。很少有人注意到胃癌的遗传特质,但部分胃癌是有遗传倾向的。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家族中,一代或两代人中至少有两人患病,而且一人患病年龄小于50岁,所有患者均为弥漫型,就可考虑遗传性胃癌。如果你生于这样家庭,那就千万要小心了。肠癌癌变隐患肠息肉病,传男不传女。正常情况下,肠息肉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也就是长在结肠的多发性腺瘤样息肉具有高度恶变倾向,容易引发结肠、直肠和十二指肠肿瘤。

医生怎么看?所谓的“遗传”,是对癌症的易感性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促进”癌症的诱发乳腺癌目前已经可以筛查易感基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

乙状结肠炎性增生性息肉怎么办

此病易恶变,明确诊断后应及早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刀或其他手术方式切除息肉,防止癌变,乙状结肠息肉必须及早切除病灶,才能防止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肠道炎症的侵扰。结肠恶变的发病率在有结肠息肉者高出无结肠息肉者约5倍。结肠息肉主要为管状腺瘤与乳头状腺瘤( 亦称绒毛状腺瘤)组织病理学证实,结肠腺瘤可恶变,尤其是后者的恶变率可达40%~50%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的病人,恶变发生率更高。由此,乙状结肠息肉的治疗至关重要,微创术HCPT治疗乙状结肠息肉具有微创、无痛、无需住院的优势。

电切了息肉后要禁食,注意卧床休息,等到医生确定可以开始吃东西了就可以开始由稀到干、由少到多的吃,尽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稀饭、面条等,一开始不要喝牛奶,容易腹胀和腹泻。

相关推荐

造成结肠癌的基本原因有哪些

首先,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结肠癌的元凶之一: 结肠癌发病与高脂食谱与食物纤维不足主要发病原因。高脂肪饮食,尤其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饮食,食后使肠内的胆酸、胆固醇量增加,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此两者的代谢产物可能为大肠癌的致病物质。 其次,致癌物质也会形成结肠癌: 亚硝胺类化合物,可能结肠癌的致病因素之一。钼硝酸还原酶作用中不可缺少的成份,当土壤中钼含量减少或缺乏时,会使植物中的硝酸盐积聚,硝酸盐形成亚硝胺的前身。原发性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症也能成为本病的致病因素。 饮食调节:日常生活饮食中不要吃腌制、熏烤

预防结肠癌的六大方法什么

一、专家指出,结肠癌的预防要从饮食习惯开始。每天应摄食高纤维素食物,例如冬菇、木耳、紫菜、荞麦、红薯、黄豆、青豆、玉米和各种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粪便中致癌物与结肠粘膜的接触时间。 二、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可减少其分解产物的致癌物产生及致癌作用,以减少结肠癌发病。 三、结肠癌的预防还需要防治血吸虫病。 四、防治结肠癌的癌前期病变。对结肠腺瘤性息肉,特别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病,须及早切除病灶,积极治疗慢性结肠炎。 五、给有结肠、直肠癌家族史和有高度结肠、直肠癌发病趋势的人口服钙剂,可使癌

结肠息肉会不会癌变

结肠息肉随一种常见的肛肠良性疾病,但由于其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不少困扰。而且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结肠息肉还具有极高的癌变危险。因此,专家提醒,患有结肠息肉的患者,不仅要积极手术,而且还要注意患者的术后饮食生活习惯。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结肠息肉容易癌变呢?专家指出,结肠息肉的癌变率与息肉的组织类型、大小、数量等有关,一般需要看以下几种情况。 息肉的数量: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 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且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

哪些人大肠癌易发人群

1、饮食因素: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动物蛋白、食物中亚硝胺及其衍生物含量高;摄入酒精;油炸食品;维生素A、C、E及微量元素硒缺乏等。在大肠癌发病中饮食因素被认为极为重要的因素。 2、大肠的某些良性病变: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家族性结肠腺瘤病、血吸虫病、大肠息肉等。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超过10年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数倍;大肠息肉患者发生大肠癌的相对危险度无息肉者的22倍。 3、遗传因素:据估计约20%的大肠癌病人中遗传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直肠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导致直肠癌的主要原因(一)直肠癌饮食因素:高脂,高肉食,低纤维饮食与直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高脂饮食不但可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而且可促进肠道内某些厌氧细菌的生长,胆醇和胆盐一经厌氧菌分解形成不饱和胆固醇,如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在肠道内部都有增加,后两者都致癌物质或辅癌物质,因此可导致直肠癌的发生。 导致直肠癌的主要原因(二)直肠癌遗传因素:在直肠癌患者家族中,约有1/4有癌肿的家族史,其中半数亦为消化道肿瘤。由于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患癌病人体内由遗传得到一种易感性,加上某种激发因素,使组织细胞生长迅速,就

肿瘤有遗传性吗

肿瘤有遗传性吗?近年来肿瘤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领域大量资料证明,癌症一个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疾病。所谓遗传易感性遗传了对某些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并不遗传了癌症本身。比如由家族性多发息肉症演变而来的肠癌和由着色性干皮病演变而来的皮肤癌。实际上遗传的息肉症和干皮症,并不遗传了结肠癌和皮肤癌,一些人被遗传的基因存在先天性的缺陷,他们就容易受外界致癌因素的作用。许多肿瘤专家和遗传学家倾向于肿瘤的发生受遗传和环境(理化、病毒)两种因素的影响。 显性遗传的家族性结肠息肉与散发的大肠癌就这样一种关系。经研究发

结肠息肉如何鉴别诊断

1、家庭性结肠腺瘤性息肉:又称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或家族性腺瘤病。 本病属常染色显性遗传性,外显率为50%,估计每7000—10000新生儿中有1人发病,国内已有多个家系的报告,亦有20%无家族史,可能基因突变发生的新病例,发病年龄在20岁左右,开始只有少数息肉,以后进行性增加,大小不一,腺瘤无蒂呈半球形,少数有蒂或呈绒毛状,分布常密集,排列有时呈串,总数大于100枚,可见于全结肠或直肠,常见症状便血,脓血便或腹泻,有的可腹痛或腹部不适,若不切除病灶,最终都要发展为结肠癌,钡灌肠和结肠镜检查对诊断本病有帮

大肠癌的高危人群都有谁

1、大肠癌高发地区的成人; 2、过去曾罹患大肠癌,并经手术治疗的患者; 3、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 4、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5、曾患有大肠息肉者,或父母、兄弟姐妹被发现有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病(息肉数在100 个以上); 8、家庭人员曾患有腺癌(如肺癌、肠癌、胃癌、甲状腺癌和乳腺癌)者; 9、血吸虫病患者; 10、盆腔接受过放射治疗者。

肠息肉的病因

1.饮食性因素 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者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2.胆汁代谢紊乱 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以及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胆汁的流向和排出时间发生改变,大肠内胆汁酸的含量增加。 3.遗传因素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10%的患者具有家族患癌病史。同样,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时,其他成员发生结直肠息肉的可能性明显升高,尤其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4.肠道炎性疾病 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病变导致炎症性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多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以及阿米巴痢

息肉恶变判断

判断息肉否会发生恶变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一、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 二、息肉的数量: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 三、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 四、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因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癌变率可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