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检查手段有哪些
阑尾炎检查手段有哪些
1.查体
(1)右下腹压痛 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可随阑尾位置的变异而改变,但压痛点始终在一个固定位置上。
(2)腹膜刺激征象 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
(3)右下腹包块 此时应考虑阑尾周围脓肿。
2.实验室检查
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到(10~20)×109/l,可发生核左移。
3.影像学检查
(1)腹部平片 可见盲肠扩张和液气平面。
(2)b超检查 有时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
(3)螺旋ct扫描 可获得与b超相似的效果。
得了阑尾炎后怎么办
感觉腹痛后要去医院检查确诊。
阑尾炎的治疗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方法,不一定都要手术治疗。但是,患者发生急性阑尾炎后,如有条件应及时进行手术,在阑尾未坏死和穿孔前进行手术治疗,操作简单,术后合并症较少,是比较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延误治疗,会引起阑尾穿孔并引发腹膜炎,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阑尾炎是怎么引起的?专家温馨提醒:男女老幼都可能得阑尾炎,但大部分集中在10一40岁这一年龄段,5岁以下不易得,男性比女性易得。
慢性阑尾炎的治疗
慢性阑尾炎的治疗:
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在决定行阑尾切除术时应特别慎重。
1慢性阑尾炎确诊后,原则上应手术治疗,切除病理性阑尾,特别是有急性发作史的病人,更应及时手术。对诊断可疑的病人或有严重并存病的高龄病人,应暂行非手术治疗,在门诊追踪观察。
2手术中如发现阑尾外观基本正常,不能轻易只切除阑尾后关腹,应仔细检查阑尾附近的组织和器官如回盲部,回肠末段一米,小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女性病人还应仔细探查盆腔及附件,以防误诊和漏诊。
3手术后应对每一个病人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以了解切除阑尾后的实际效果。预后慢性阑尾炎的患者早期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
2.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仅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或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患者不接受手术治疗或伴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存在手术禁忌证者。
2方法:患者可取半卧位,禁饮食,合并腹膜炎时应行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联合应用抗生素,腹部热敷或应用中药。
阑尾炎的常规检查有哪些
1.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增多。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粒细胞数也有增高。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2.尿常规
偶有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
3.超声检查
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因为痉挛的盲肠作为透声窗而使阑尾显示。用以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等。
4.腹腔镜检查
该项检查是急性阑尾炎诊断手段中能得到最肯定结果的一种方法。因为通过下腹部插入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阑尾有无炎症,也能分辨与阑尾炎有相似症状的邻近其他疾病,可同时进行治疗。
5.X线钡剂灌肠
钡剂灌肠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是否位于阑尾处,还在于排除可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如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癌肿等。
急性阑尾炎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化脓性阑尾炎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总数可升高到(10~12)×109/L;化脓性阑尾炎可高达(12~14)×109/L;有脓肿形成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白细胞可达2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为0、85~0、95并且有核左移如中性粒细胞增多至0、85以上多反应病情较重,有时还可见中毒颗粒但也有个别阑尾炎患儿白细胞上升不明显。
2、尿便常规 一般无特殊改变,如阑尾位于输尿管附近时尿内有少量红细胞,病情较重时便内可能有少量脓球。
3、血清C反应蛋白和纤维结合蛋白值 有报道儿童急性阑尾炎时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值降低此两项测定可作为术前判断阑尾炎程度的辅助指标。
4、穿刺液检查 对疑有阑尾炎而诊断困难特别是有腹膜炎症状者,可试行腹部穿刺。一般用皮下针穿刺右下腹阑尾点将穿刺液做镜检细菌涂片及生化检查镜检有脓球者多为早期化脓性阑尾炎;如穿刺液稀薄,多为早期局限性的腹膜炎;穿刺液脓多且黏稠,或为血性、有粪臭味涂片见有大量细菌者多为坏疽性阑尾炎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其它辅助检查:
1、肛门指诊 在直肠右前方有炎性浸润和增厚盆腔有脓肿时有触痛并有炎性包块形成。
2、X线腹部平片 以腹胀为主者可行X线检查,约10%的病例可见到阑尾粪石影,阑尾有炎症时平片示右下腹异常气体影,右腹壁线消失腰大肌阴影模糊,腰椎向右侧弯曲等征X线影像缺乏特异性,但有助于鉴别肠梗阻胃肠穿孔坏死性肠炎等。
3、CT检查 CT下可直接显示阑尾及周围软组织和炎症发现率为13%~60%,表现为周壁对称性增厚管腔完全闭塞或充满水样密度的脓液而扩张盲肠周围脂肪模糊,密度增大
4、B超检查 B超下正常阑尾无影像显示当阑尾炎时可见阑尾的直径有不同程度的增大,≥6mm则可以确定阑尾炎诊断阑尾腔的宽度增加显示出阑尾周围脓肿的大小坏疽性阑尾炎还能显示出腹腔内渗出液的多少及阑尾周围肠管的蠕动情况同时对异位阑尾也能做出正确诊断。
脂肪肝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脂肪肝疾病困扰着很多患者,他们非常的茫然,虽然有些人当得知自己患病后,积极的去治疗,但是可能在治疗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疾病加重,下面我们请小编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关于脂肪肝疾病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目前诊断脂肪肝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一)存在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嗜酒、服药史。
(二)血液生化检查:血清酶、b球蛋白、铁蛋白、ApoA1以及胆汁酸常升高,白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一般无变化。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仅 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因而实验室检查并不能确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弥漫性脂肪肝在B超图像上有其独特的表现:
(1)肝肾对比或肝肾回声差异,肝实质回声强度>肾回声;
(2)肝前后部回声差异,近场回声密集增强而远场衰减;
(3)肝内管道结构特别是静脉变细不清;
(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近来趋于把这些标准量级化,以综合积分判断脂肪肝程度。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近来国外报道B超诊断脂肪肝的阳性预测值为67%。
2、CT: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的密度(CT 值)普遍低于脾脏、肾脏和肝内血管,增强后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因脾脏CT值常较固定,故肝/脾CT值的比值可作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参考标准,或作为随访疗效的依据。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其准确性优于B超,但费用昂贵及有放射性是其不足之处。另外,磁共振及肝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上面文章小编为大家精心介绍了,关于脂肪肝的一些检查方法,希望能够给患者带来福音,帮助患者及时的检查出疾病,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既能够早日减轻病痛,有能够更快的恢复健康。
怎样治好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
慢性阑尾炎确诊后,原则上应手术治疗,切除病理性阑尾,特别是有急性发作史的病人,更应及时手术。对诊断可疑的病人或有严重并存病的高龄病人,应暂行非手术治疗,在门诊追踪观察。手术中如发现阑尾外观基本正常,不能轻易只切除阑尾后关腹,应仔细检查阑尾附近的组织和器官如回盲部,回肠末段一米,小肠系膜及其淋巴结。手术后应对每一个病人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以了解切除阑尾后的实际效果。
阑尾炎不论是慢性还是急性的,一旦确诊了,我们都建议手术治疗的,不要因小失大。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有可能导致阑尾和周围组织粘连的;急性阑尾炎有可能造成穿孔引起腹膜炎症,所以最好是选择手术治疗。
阑尾炎的检查
1、血常规急性阑尾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增多。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粒细胞数也有增高。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2、尿常规。偶有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
3、超声检查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因为痉挛的盲肠作为透声窗而使阑尾显示。用以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等。
4、腹腔镜检查
该项检查是急性阑尾炎诊断手段中能得到最肯定结果的一种方法。因为通过下腹部插入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阑尾有无炎症,也能分辨与阑尾炎有相似症状的邻近其他疾病,可同时进行治疗。
5、X线钡剂灌肠
钡剂灌肠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是否位于阑尾处,还在于排除可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如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癌肿等。
阑尾炎的早期检查和后续治疗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腹外科疾病。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您若有以上症状,那么就要考虑一下是否得了阑尾炎了。那么接下来我将说一下如何进行阑尾炎的检查和治疗。
检查:一般的阑尾炎是没有特殊的辅助检查的, 只能靠临床症状,可以先做血液检查,看看白细胞的值和中性粒细胞的值,然后做憋尿三维彩超确定下。在后腰两侧分别用手敲打,右侧明显疼痛,用手按压阑尾位置有疼痛感,按压松手后弹起疼痛。一般的慢性阑尾炎可以输液治疗但是只能是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阑尾一端与盲肠相通,管腔狭小。食物残块、阑尾本身扭曲及寄生虫(如蛔虫和蛲虫)等都可造成阑尾梗阻。
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炎症消退后,可以在阑尾形成瘢痕性狭窄,这就导致了炎症容易反复发作只有手术才能根治。
平时要注意避免受凉,控制情绪,加强锻炼。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还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以上就是阑尾炎诊断需要的检查,早做检查,早做治疗。
慢性阑尾炎要手术吗
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在决定行阑尾切除术时应特别慎重。(1)慢性阑尾炎确诊后,原则上应手术治疗,切除病理性阑尾,特别是有急性发作史的病人,更应及时手术。对诊断可疑的病人或有严重并存病的高龄病人,应暂行非手术治疗,在门诊追踪观察。(2)手术中如发现阑尾外观基本正常,不能轻易只切除阑尾后关腹,应仔细检查阑尾附近的组织和器官如回盲部,回肠末段一米,小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女性病人还应仔细探查盆腔及附件,以防误诊和漏诊。(3)手术后应对每一个病人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以了解切除阑尾后的实际效果
慢性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一般,主要的慢性阑尾炎的检查方法有:
1、X线钡灌肠检查:这种慢性阑尾炎的检查可见阑尾显影有中断、扭曲、排空迟缓,并因粘连不易被推动等。如阑尾腔已全闭塞,则不显影。该检查对无典型的发作史者有重要意义。钡灌肠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位于阑尾处,重要还在于排除可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如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癌肿、内脏下垂等。
2、超声检查:用以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等,也是主要的慢性阑尾炎的检查方法。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行手术者中约35%术后症状未见改善,均系其他疾病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可见其误诊率之高和术前鉴别诊断的重要。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慢性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原来最为主要的是X线钡灌肠检查和超声检查,这两样检查对确诊慢性阑尾炎有着积极的作用,毕竟与之类似的病有好多种,这也避免误诊的重要手段了,只有确诊了,医生才能对症治疗,患者也才能早日康复。
治疗急性阑尾炎有哪些问题
急性阑尾炎与右下段输尿管结石鉴别
右下段输尿管结石误诊急性阑尾炎实施阑尾切除已有不少实例。
多为阑尾切除术后仍有右下腹痛经腹部平片或B超被发现。因为阑尾炎和右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不同,必然会引起不可低估的医疗纠纷,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急性阑尾炎和右下段输尿管结石最重要的鉴别点:
1.1 疼痛的部位和体征 阑尾炎压痛点多固定在麦氏点附近且压痛范围较大。如同时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腹膜炎体征,则完全可排除右下段输尿管结石的可能。
右下段输尿管结石压痛点多在脐旁附近,不易体会到明显固定的压痛点,尚未发现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腹膜炎体征。凡伴有右腰肾区叩击痛的病人均应考虑有右下段输尿管结石的可能。
1.2 腹部X线和B超检查 90%的输尿管结石可以在腹部平片上显示,B超输尿管下段一般看不到结石影。
但可见扩张的输尿管。对病史、临床症状、腹部体征有疑者,应做此项检查 [1] 。
浆膜下阑尾切除术
回盲部炎性包块(包裹)、阑尾周围脓肿、阑尾系膜粘连淤血严重肿胀,过重过多强求分离系膜和阑尾,可造成广泛的组织损伤出血、破溃甚至肠壁损伤破裂或坏死,发生肠瘘。应提倡浆膜下阑尾剥离术即在暴露良好的阑尾浆膜面上切开小口,逐渐从边缘并向两端做浆膜下阑尾剥离术。
根部和尖端要完全剔出,对术中断了的阑尾要两端的完整剔出。阑尾根部一定要见到圆锥膨大才是真正的根部,以防残留过长阑尾,带来后患。
术中发现异常问题,要果断探查切勿遮掩
阑尾炎手术中常发生下列问题:①阑尾的病理变化和腹腔液体不相符;②阑尾基本是正常的,而术前体检具有腹膜炎探查体征。现报告如下2例病案:
例1:青年男性,术中发现为继发性阑尾病变,液体为暗红色,扩大切口探查发现:距回盲瓣5cm处(向近端)的回肠末端有18cm长节段性出血坏死。
例2:某女,术中阑尾为继发性病变,盆腔内有暗红色的粘液渗出,延长原右侧腹直肌探查手术切口,探查左侧卵巢10×15cm的囊肿,即将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