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疼时按揉一个穴位

胃疼时按揉一个穴位

在人小腿上,有一个叫“足三里”的穴位,是人体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

位于“外膝眼穴”下三寸处,亦即膝关节下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左右腿各一穴。

按揉足三里,对因受寒或饮食所伤引起的胃痛可起到缓解或止痛的效果。方法简单、安全,家庭人员或自己都可操作,在身边无药或服用一般药物无效的情况下,不妨一试。

因为足三里是胃经要穴,而胃又是人的后天之本,经常针灸该穴可补脾健胃,增强免疫功能,同时还能消除疲劳,延年益寿,故该穴又被称为强壮要穴。若经常按揉此穴,可增强抗病能力,保持旺盛精力。

方法是:用双手大拇指指腹稍用力分别对准双腿足三里穴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点揉60圈后,再逆时针方向点按60圈,然后,同样用双手拇指指腹从双腿足三里穴自上而下擦按,至局部皮肤有热感为度。按此方法,每天进行2~3次。连续2~3天,胃痛症状可缓解或消失。

止痛之后,为巩固疗效,还可加做两种辅助治疗。

鼓漱:闭口,用舌沿牙齿边缘左右搅动各24次,然后,闭口鼓腮,做漱口动作,待口中津液充满时,分三口慢慢下咽。此法长练,可益胃消食,增强胃肠功能。

揉腹:每当饭后,可适当散步,然后,或卧或坐,用手揉腹。先将双手搓热,分别以左、右手,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揉上腹部,各做30次左右,此法可增强胃肠机能,对治疗肠胃病有一定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胃病,以及胃痉挛,至于胃溃疡病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性剧烈的腹部疼痛,或者这种方法没有用时的,都应去医院诊治。

耳门的定位在哪里

耳门准确位置

耳门属于手三焦经经脉穴道,在人体的头部侧面,耳朵前部,耳珠上方稍前的缺口陷中,即听宫穴的上方。

按摩耳门的好处

耳门属 手少阳三焦经穴,如同三焦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按摩该穴位有聪耳开窍,泄热活络的功效,对耳流浓汁,重听,无所闻,耳鸣,耳道炎等症有迅速缓解的作用;长期按压这个穴位,对下颌关节炎,上牙痛等病症,具有很好的调理,改善和保健作用;还能有效治疗耳聋,聤耳,聋哑以及其他常见的耳部疾病等,这个穴位是治疗多种耳疾的重要首选穴位。

按摩方法

1.正坐,举起双手,指尖朝上,手掌心向内,轻轻扶住头,四指在偏头处。

2.大拇指的指尖摸到耳珠上缺口前,轻轻张开嘴。

3.大拇指的指尖垂直揉按凹陷中的穴位,有胀痛的感觉。

4.左右两穴,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1-3分钟,也可以两侧同时按揉。

胃疼就揉一个穴位

胃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病症,轻者片刻会自然恢复,但严重者会有痉挛疼的表现,中医认为,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是导致胃气不和引发疼痛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按压两手的内关穴来缓解疼痛。

方法: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之一,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取穴位后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在右内关穴上,左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上,按捏10-15分钟即可,按压时力度以感觉到有一种酸麻胀感一直向腋窝传导为佳。左右手可轮换按压。

胃疼按揉什么穴位

1、胃疼按揉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2、胃疼按揉天枢穴

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3、胃疼按揉承山穴

位置:小腿肚内侧1/3处的肌肉部分(腓肠肌内侧缘)。

方法:用手捏住上述部分肌肉,拇指与四指相对,稍用力按捏,以自觉有较强的酸痛为度。自上而下按捏,再自下而上按捏。一般以各15至30次为宜。根据疼痛情况,酌情加减。每日可进行1至3次。注意在按捏过程中,应有揉的动作——酸痛感强,止痛效果好,不可因怕有酸痛感而不用力。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胃病,胃溃疡病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性剧烈的腹部疼痛,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4、胃疼按揉内关穴

中医认为,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是导致胃气不和引发疼痛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按压两手的内关穴来缓解疼痛。

方法: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之一,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取穴位后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在右内关穴上,左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上,按捏10-15分钟即可,按压时力度以感觉到有一种酸麻胀感一直向腋窝传导为佳。左右手可轮换按压。

5、胃疼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皮肤干燥也可以常按这三个穴位

补水穴一: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钟。天气干燥时,按揉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因为燥易伤阴,多揉一些时间,可补阴,又可防燥。按摩此补水穴位有滋补肾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补水穴二: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经交会穴,按摩可补肝经、脾经及肾经三经之阴。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每天按摩2次,每次5~6分钟。孕妇忌按。按摩此补水穴位主要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肺阴虚和肾阴虚的。

补水穴三:照海穴

按摩照海穴可补一身之阴。照海穴位于人体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孙思邈《千金要方》照海穴“漏阴”,就是说如果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所以,每天2次,每次10分钟按摩此补水穴位,有滋补肾阴的作用。

牙疼按摩哪里止痛图片 按揉下关穴

张开嘴,在耳朵边有一个凹陷的地方,咬牙时会凸起,这个地方就是下关穴。

下关穴附近是颞部的神经,和颊车穴有互补的作用,牙疼时可以同时按压两个穴位,上牙疼时按下关穴,下牙疼按颊车穴,按摩的时候,用拇指和食指指尖,分别按揉两个穴位各30次。

目窗的定位在哪里

目窗的准确位置

目窗穴在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在头部,瞳孔直上,自前发际直上2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位,在头部,瞳孔直上,头临泣后1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目窗作用和功效

目窗属足少阳胆经经穴,刺激这个穴位,有清头明目,发散风热,补气升阳之功,对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远视,近视,面部浮肿,上齿龋肿,小儿惊痫,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

目窗自我取穴按摩方法

1.端坐在桌子旁边,略微低头,肘臂放在桌子上,手掌心朝内,小指平贴在发际处,中指所在部位取穴。

2.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揉目窗穴。

3.左右两侧穴位,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1-3分钟,或者两侧穴位同时按揉。

三阴焦的位置怎么找 三阴焦按摩的最佳时间

1、每天11时,按揉20分钟,对治疗各种皮疹大有裨益;

2、每天11—13时,按揉20分钟,对血压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3、每天下午17时到晚上19时,用力按揉各15分钟,具有促进子宫和卵巢血运畅通的功效,可防治各种妇科病;

4、每天晚上21时左右,按揉各20分钟,具有健脾、收紧脸部皮肤、防止双下巴的功效;

5、每天晚上21时至23时,按揉15分钟,具有调经、祛斑、祛痘、除皱等功效。一般来说,坚持按揉一个月就能看到明显效果。

相关推荐

近视眼摩这9个穴位

1、搓脚拇趾第一节底部肉球全部,可由上向下摩5分钟。 2、摩10个脚趾尖端肉球,逐趾摩5分钟。 3、摩脚拇趾根部与脚趾侧面的45度靠边第一节趾骨处,可由上向下摩5分钟。 近视眼摩治疗穴位图:摩眼睛周边穴位 1、睛明穴 睛明穴是很重要的,因为睛明从字义上来说让眼睛明亮,而且睛明穴是一个汇穴,手足阳明经和手足太阳经,还有阴跷和阳跷,它跟这么多经脉有联系,因此它的作用很大,捏脊们还是要睛明穴。 的方法,一般来说是住了之后进行。还有一种叫点,你点住这个穴位之后,进行上下的动,

上肢发麻快速缓解法

1、一下手臂上的内关穴位,对于相关静脉的畅通和缓解上肢麻痹具有很好的效果。 2、弹拨一下手三里穴位,对于颈椎病压迫神经引起的麻木也有治疗的效果。 3、每天极泉穴位,每次要不低于五分钟,也可以缓解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情况。 4、每天摩大杼穴位和曲泉穴位,可以有效缓解手脚麻木。 5、每天复溜穴位,每次不少于五分钟,能够缓解手脚麻木的症状。 6、能够有效治疗手脚麻木的穴位还有云门学、风池穴、风门学、条口穴这四个穴位,经常就能缓解症状。 7、脚上的穴位有不少,并且连接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在脚上

这个穴位补肾又健脾

三阴交穴位的作用?在人的身体上,有一个很特殊的穴位——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人体足部有三条阳经三条阴经,原本这些经脉是平行的,各自巡行一部分区域,而三条阴经在脚踝处偏偏有了一个交叉点,就形成了三阴交。 三条阴经指的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脾统血液,肝藏血行气,肾藏精,三阴交最终归属于脾经,但是因为和另外两条经脉的特殊关系,所以经常三阴交这个穴位,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另外还有安神、促进睡眠的效果。大家都知道男属阳女属阴,因此,除了这些作用外,

孕妇胃疼怎么办 足三里

孕妇胃疼,可用双拇指患者双腿足三里穴。足三里穴的位置在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持续35分钟,胃疼可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皮肤干裂请摩这些穴位

专家指出,所谓“补水穴”,其实是中医经络里具有补阴作用的一些穴位,其中有三个补水穴位最常用,即太溪穴、三阴交穴和照海穴。 补水穴一: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每天摩2次,每次10分钟。天气干燥间应该长一些。因为燥易伤阴,多一些间,可补阴,又可防燥。摩此补水穴位有滋补肾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补水穴二: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经交会穴,摩可补肝经、脾经及肾经三经之阴。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快速止胃疼方法

尽量把皮带松开,不要勒得太紧了,穿宽松的衣服,比较凉快,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喝点热水,温暖一下,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 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在手腕正中间这个位置,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距离这个地方,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多几次,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来来回回进行,疼痛发作可增至200次。 点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就是三寸的大小,(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足三里穴,三里穴以后,平36次,

怎样摩三阴交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章导读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候医疗设备虽然不是非常发达,但是中医确实广为流传的济世救病的唯一途径。经过历史的洗礼中医依然存在着,这定有它一定的道理,中医的博大精深让世人叹服。很多穴位摩都可以治疗疾病。那么一天当中什么摩三阴交穴位效果最好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三阴交处于脾经、肾经、肝经三条阴经交会处,是身体里鼎鼎大名的保健名穴。 中医认为,脾统血,肝藏血行气,肾藏精,三阴交穴虽归属于脾经,但因为和另外两条经脉的特殊关系,所以经常三阴交这个穴位,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 三阴交穴位

肾部保养是什么

太溪穴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 所以可以经常太溪穴这个重要的穴位,每次摩5分钟左右便可,不必拘泥于方法。当然在肾经的流注间,即下午17~19点摩的效果更好,可用对侧手的拇指,也可以使用摩棒或光滑的木棒;的力度,除了要有酸

一动就胃疼怎么办

一动胃部就痛是很多人无法忍受的,胃疼了人们吃饭的候都会特别的难受,很多胃疼患者一吃到比较硬的东西就会刺激到胃部,甚至严重的引起一些相关的胃病,胃病太多了,比如说胃炎,胃溃疡,糜烂性胃炎等疾病都是会有胃疼的现象,胃疼了之后人们都是想要找办法来放松,那么一动就胃疼到底该怎么办? 尽量把皮带松开,不要勒得太紧了,穿宽松的衣服,比较凉快,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喝点热水,温暖一下,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 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在手腕正中间这个位置,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距离这

怎么摩太溪 温补肾阳

太溪是肾的原穴,即为肾经的原穴,这里贮藏着最丰富的肾经经气,这个穴位,可以激活肾气,疏通整条肾经,保持肾经内的气血通畅,对肾虚引起的生殖系统疾病,腰背疼痛和下肢功能障碍有广发的治疗作用。 摩方法:取坐位,用大拇指点压太溪穴1分钟,然后顺针方向1分钟,逆一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