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腹泻的中医方法

治疗腹泻的中医方法

腹泻的分型

腹泻在临床主要可分为湿热证、寒湿证、脾胃虚弱证和伤食证。

湿热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肛门灼热,泻下不爽,粪色黄褐而恶臭,甚至带黏液、脓血,烦热口渴,小便短亦,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寒湿证:大便清稀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兼见恶寒发热、鼻塞身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脾胃虚弱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红,脉细弱。

伤食证: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腹痛,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滑。

腹泻时常选的食物

炒薏仁、芡实子、莲子、百合、山药、大枣、菱、桂圆、石榴、柠檬、茴香、香菇、芫荽、生姜、熟藕、马铃薯、茭白、马齿苋、蒲公英、苦菜、紫菜、胡椒、肉桂、芥末、花椒、红茶、黄酒、红糖、醋。

腹泻食疗偏方

寒湿证

1.莲子生姜粥:

莲子50克,生姜30克,红糖30克,粳米100克。莲子、粳米先煮半小时,再放入姜、糖,煮10分钟食用。

2.附子粥:

炮附子(先煎1小时)10克,生姜30克,粳米100克。共煮1小时后成粥食用。

3.杨梅酒:

杨梅20枚,白酒500毫升,密封3天后可饮之。

湿热证

1.马齿苋绿豆汤:

马齿苋200克,绿豆50克,大蒜5头,盐适量。共煮1小时饮用。

2.苦瓜拌蒜泥:

苦瓜100克,紫皮大蒜1头。苦瓜切丝,大蒜加工成泥,再加米醋、酱油、香油拌匀。

3.马齿苋粥:

鲜马齿苋100克,薏仁米30克,粳米50克,同煮成粥食之。

脾胃虚弱证

1.芡实薏仁山药粥:

芡实30克,炒薏仁30克,山药50克,糯米100克,砂糖30克。同煮成粥。

2.莲子大枣粥:

莲子30克,大枣10枚,山药30克,百合30克,糯米100克。同煮成粥食之。

3.粳米姜茶:

茶15克,生姜10克,大枣7枚,粳米30克,同煮成粥食之。

伤食证

1.山楂山药粥:

山楂30克,山药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煮粥食之。

2.酸辣汤:

焦山楂60克,胡椒粉6克,红糖30克。焦山楂水煎取汁,再加入胡椒粉、红糖搅匀。

治疗腹泻的中医偏方以食疗为主,根据不同的腹泻类型有不同的食疗方法,是治疗腹泻比较好的方法。常常腹泻的朋友不妨来了解一下。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

补脾经

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清大肠

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揉板门

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揉100-300次。

运内八卦

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此圆周即内八卦。沿此圆周顺时针掐摩称“运内八卦”,作100-300次。

小儿腹泻,家长可以按摩文中介绍的这4个方法来帮助小朋友止泻,如果推拿之后小朋友的病情没有好转,那么小编建议还是赶紧就医检查。

腹泻的中医治疗方法

能够有效止泻的中草药有很多,常见的就有乌豆根、勾儿茶、毛大丁草、鲜山莓根以及土党参、土丁桂、地瓜根、红辣蓼、冯树根、石榴根、鱼腥草、陈皮、神曲、龙牙草、鸡内金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中草药,但是他们都是具有很好的治疗腹泻的作用。

不过,虽然说很多的中草药都是具有很好的治疗腹泻的作用,但是他们所针对的治疗症状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患病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这样身体才能够快速的恢复健康。

治疗腹泻的中草药偏方

不同的中草药组合在一起所具有的功效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使用之前一定要仔细选择,这样才能够令身体快速的免除疾病的困扰。常见的治疗腹泻的中草药偏方如下:

1、将土党参和大枣准备好,清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用水煎服,这道偏方具有很好的治疗腹泻的作痛,特别是脾虚腹泻效果非常的好。

2、将新鲜的山莓根用水煎服,能够有效的止泻。

如果是腹泻的话,那么在严重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来治疗,而腹泻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来诊断和治疗,腹泻的时候必须要多给自己吃清淡一点的食物,食物必须要有消化的程度,而当腹泻严重的时候最好是多运动运动,多喝水,排除腹泻,避免脱水的现象。

中医如何治疗儿童腹泻

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

健脾利湿止泻。寒湿型温中散寒,健脾化湿;湿热型清热利湿,调气止泻;伤食型消食导滞,健脾助运;脾虚型温阳益气,健脾止泻;脾肾阳虚型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2.基本操作

(1)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脾土300次,推大肠100次,清小肠100次,运内八卦50次。

(2)患儿仍取仰卧位:摩腹5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

(3)患儿取俯卧位:揉龟尾100次,推七节骨100次;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辨证施治

(1)寒湿泄:补脾土300次,补大肠2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脐及天枢100次,顺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振腹一分钟;捏脊3~5遍,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

(2)湿热泄:补脾土100次,清大肠300次,清天河水50次,退六腑10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揉龟尾30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

兼表证发热者加开天门50次,推坎宫100次,运太阳100次;拿揉风池5~10次,拿肩井8~10次。

(3)伤食泄:揉板门100次,补脾土300次,清胃经100次,清大肠300次,清小肠100次;运内八卦50次,推四横纹5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摩中脘100次,揉脐及天枢100次;揉龟尾20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

(4)脾虚泄:补脾土300次,补大肠100次,板门推向横纹10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振腹一分钟,三指揉脐、气海和关元100次;捏脊3~5遍,按揉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血海、足三里,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

(5)脾肾阳虚泄:补脾土300次,补肾水5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50次;按揉百会10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揉脐及丹田100次;捏脊3~5遍,按揉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擦命门、八髎,以透热为度。

适宜技术

揉腹:患儿仰卧。术者中指放于神阙、天枢穴,食指放于中脘穴,力度以皮肤凹陷3~5毫米为宜,顺时针方向揉腹5~6分钟。

揉足三里:患儿仰卧,双下肢微屈。术者以两拇指指腹放于患儿两侧足三里穴,力度以皮肤凹陷2~3毫米为宜,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方向旋揉2~3分钟,频率80~100次/分钟。

揉背俞穴:患儿俯卧。术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分别放于脾俞、胃俞、三焦俞,力度以皮肤凹陷1~2毫米为宜,点揉2~3分钟,先左侧,后右侧。

捏脊:患儿俯卧。术者两拇指桡侧缘顶住患儿背部皮肤,余四指放于拇指前方,十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沿两侧膀胱经,先从大杼穴开始向下至下髎穴重复捏提6~9遍,再从下髎穴向上至大杼穴处重复捏提3~6遍,结束治疗。根据年龄、体质强弱不同,调节用力的大小。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7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临床治疗泄泻,健脾和胃是关键,揉腹(揉中脘、揉神阙、揉天枢)、揉脾俞、揉胃俞、揉足三里,能使脾胃等消化器官的兴奋性提高,增强消化吸收功能。该疗法大优势是不用针药,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患儿依从性良好,便于实施。

推拿主要用于轻型腹泻和慢性腹泻,对于重型腹泻、严重脱水及酸碱平衡失调者应行综合治疗。推拿手法要柔和,不要损伤患儿皮肤,可用葱姜水(葱姜各半)作为介质。注意小儿饮食卫生,合理喂养。腹泻期间,应控制饮食。

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添加辅食应采取逐渐过渡方式,注意合理喂养。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

中医如何治疗儿童腹泻

1.治疗原则

健脾利湿止泻。寒湿型温中散寒,健脾化湿;湿热型清热利湿,调气止泻;伤食型消食导滞,健脾助运;脾虚型温阳益气,健脾止泻;脾肾阳虚型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2.基本操作

(1)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脾土300次,推大肠100次,清小肠100次,运内八卦50次。

(2)患儿仍取仰卧位:摩腹5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

(3)患儿取俯卧位:揉龟尾100次,推七节骨100次;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辨证施治

(1)寒湿泄:补脾土300次,补大肠2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脐及天枢100次,顺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振腹一分钟;捏脊3~5遍,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

(2)湿热泄:补脾土100次,清大肠300次,清天河水50次,退六腑10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揉龟尾30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

兼表证发热者加开天门50次,推坎宫100次,运太阳100次;拿揉风池5~10次,拿肩井8~10次。

(3)伤食泄:揉板门100次,补脾土300次,清胃经100次,清大肠300次,清小肠100次;运内八卦50次,推四横纹5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摩中脘100次,揉脐及天枢100次;揉龟尾20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

(4)脾虚泄:补脾土300次,补大肠100次,板门推向横纹10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振腹一分钟,三指揉脐、气海和关元100次;捏脊3~5遍,按揉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血海、足三里,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

(5)脾肾阳虚泄:补脾土300次,补肾水5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50次;按揉百会10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揉脐及丹田100次;捏脊3~5遍,按揉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擦命门、八髎,以透热为度。

中医治疗腹泻的偏方

蒸苹果

在拉肚子时,别急着吃药,蒸2个苹果吃。把苹果连皮洗干净,放在碗里,上锅隔水蒸熟,吃果肉。

干石榴皮

15克干石榴皮煎汤,加糖服用,每日2次,长期坚持可治慢性腹泻。石榴皮所含根皮碱,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石榴皮还能使肠黏膜收敛,分泌物减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疗腹泻、痢疾等症。

鸡蛋壳

用鸡蛋壳30克,陈皮、鸡内金各9克,放锅中炒黄后碾成粉末,每次取6克用温开水送服,每天3次,连服两天。

麦面粉

每次用麦面粉半两炒焦,加适量白糖用开水调匀,饭前服,一日二次,2-3天有特效。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泻

伤食型:伤食型腹泻有腹胀腹疼、泄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治宜去积消食,主要采用消导之品,以助脾胃消化,同时应节制乳食,常用方剂为保和丸加减。

风寒型: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治宜祛寒化湿,主要采用芳香化湿药品,以疏风散寒化湿,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湿热型:常见症状有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或伴泛恶,肢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治宜清热利湿,常用加味葛根芩连汤。

脾虚型: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泄,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且常反复发作。治宜健脾止泻,主要采用健脾益气止泻药品,以健脾理气化湿,常用加味参苓白术散。

中医推拿治疗腹泻

1、治疗原则:调和脾胃,化湿止泻。

2、手法处方:推脾经,推大肠,运内八卦,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

3、方义:推脾经,推大肠,揉脐,摩腹——调和脾胃,助运化湿。运内八卦——调中理气,并能起调和及加强其他手法的作用。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调中止泻。

4、 加减治疗

⑴ 、伤食型:加揉板门,揉中脘,揉天枢,推脾经用补法,推大肠用清法以健脾消食,调腑止泻。

⑵ 、寒湿型:加推三关,揉外劳宫,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以健脾化湿,温中止泻。

⑶ 、湿热型(包括暑湿泻):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泻法以清热化湿,调腑止泻。

⑷ 、脾虚型:加推三关,捏脊,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以健脾益气,固肠止泻。

相关推荐

如何治疗腹泻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腹泻的问题,比如刚吃完热的,喝上一杯冷饮,造成胃的不良反应,那么带来的后果就是腹泻,这虽然看上去是小问题,但有时候小问题就会造成大麻烦,对腹泻治疗原则,大家要给予重视,因为积极把握腹泻治疗原则才能够帮助大家准确的预防和控制疾病,那么常见腹泻治疗原则是什么呢? 腹泻治疗原则: (1)适当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禁食油煎和刺激性食物。 (2)酌用止泻剂,可给次碳酸铋1~2g,每日3次;复方樟脑酊4ml,每日3次。 (3)解痉剂,可用阿托品0.3~0.6mg,每日3次;普鲁苯辛15m

秋季腹泻中医辨证治疗

秋季腹泻比较多见的证型是风寒证,可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常用药有藿香、苏叶、茯苓、泽泻、厚朴、大腹皮、神曲、半夏、马鞭草、铁苋菜、生姜等(用量视具体情况而定,应在中医生指导下应用。下同)。也可口服藿香正气液,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一般连续服用3~5天。 病程迁延,证属脾虚泻时,可选参苓白术散或七味白术散加减,常用药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陈皮、木香、丁香、诃子、黄芪、薏苡仁、扁豆、砂仁、焦神曲等。也可口服健脾八珍糕,每次2块,用开水调成糊状,每日2~3次,可连续服用10天左右。 出现气阴两伤证

成人腹泻治疗最佳方法

成人腹泻治疗最佳方法: 腹泻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对于腹泻有什么治疗方法呢?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腹泻治疗方法,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腹泻中医治疗方法 疗法中运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按、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与穴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医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 揉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医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儿手掌大鱼际。 揉外劳:外劳宫穴

冬季宝宝腹泻中医治疗

焦米糊:小米适量,研末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焦黄,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凉至温后服下,每日2~3次。焦米糊 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能吸附肠腔内的腐败物质,有去毒、止泻的功效。焦米糊营养丰富,还能止泻,是腹泻 宝宝的理想食物之一。 胡萝卜泥:新鲜胡萝卜适量,洗净切成小块,加水煮烂或者蒸烂后,取出捣成糊状,然后加人煮胡萝卜的水调匀即可,每5~10克胡萝卜泥加100毫升胡萝卜水。此法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显著。 蒸苹果泥:未经加热的生果胶可软化大便,起到通便的作用。而蒸熟了的苹果具有很好的收敛止泻作用,这是因为苹果中

儿童腹泻的三大中医治疗方法

1、食疗:腹泻的孩子要适当控制喂奶量,大些的孩子以面食、米汤为主。大便量大,象蛋花汤样的,可将乌梅(药店能买到)加水煎汤,煎好后加些茶叶,稍加点白糖让孩子喝。这可以起到止泻补水作用。 2、泡脚:3岁以下的小孩子,洗脚也可以治腹泻。具体方法是:律草20克、石榴皮10克。水煎后,趁温热泡脚,每次泡20分钟左右,一日两次。小儿皮肤娇嫩,药物吸收得好。用这两样药泡脚,药物可通过皮肤吸收和温热的理疗作用,起到涩肠止泻效果。 3、敷脐:对于小娃娃受凉引起的腹泻大便带沫,可以用平时当调料用的肉桂、丁香各3克,研成细面,

中医辨证治疗5种类型腹泻

1、伤食泻如何辨证与治疗 伤食泻临床表现:腹胀腹痛,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酸臭,或如败卵,呈黄绿色稀薄液状,夹有食物残渣或奶瓣,可有少许粘液,嗳气酸馊,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睡卧不安,舌苔薄黄或垢腻。 治以消食化滞,和中止泻。 方选保和丸加减,药用焦山楂、六神曲、法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麦芽、莱菔子。水煎,日1剂,分3次服。 若以伤乳为主者,重用炒麦芽、炒谷芽、砂仁(后下);伤于肉食积者,重用焦山楂;伤于面食积者,重用莱菔子;伤于谷食积者,重用神曲;病情较重者,加鸡内金、莪术。 大便多水者,加泽泻、车

小儿腹泻中医疗法

1、伤食型表现:腹胀腹痛,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臭气很重,矢气较多,口臭纳呆,常伴呕吐。舌苔厚腻,脉滑。 中成药: ①保和丸,每次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②儿滞灵冲剂,每次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食疗: ①莱菔子9克,鸡内金6克,淮山药、白糖各适量。将莱菔子、鸡内金水煎取汁,去药渣。将山药研粉,与药汁一起煮粥,调入白糖服食。连服3~5天。 ②鲜胡萝卜2个,炒山楂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每天1剂,分数次服用,连服2~3天。 2、风寒型表现:大便稀溏,色淡多沫,臭气轻,肠鸣腹痛,或伴发热、鼻塞

中医内科杂病腹泻治疗方法

1、樟木皮200克(去除黑色外皮,取红色内层),石榴嫩叶50克,大米50克。先把樟木皮捣烂,用武火炒成炭,石榴叶炒至干酥,大米炒至黄色,加水煮沸后约5-7分钟,取药液饮用。 2、葡萄叶治腹泻:取新鲜葡萄叶25-50克,洗净入锅,加水稍过药面。水煎2次,合并2次药液,过滤后备用。 3、芡实30克,山药60克,藿香叶4克,山萸肉15克,谷芽(或麦芽)15克,乌梅10克,枳壳9克。焙焦研细为散,瓶装密封备用。每次10克,用开水冲,再放少许白糖,稍煮沸,待微温服之用于治疗慢性腹泻。 4、胡椒7粒,鸡蛋1枚。将鸡蛋

中医怎么治疗儿童腹泻方法

夏季腹泻的传染性极高,很容易通过日常人与人的接触传播。儿童的抵抗下较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治疗措施能够效预防宝宝腹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来治疗。 1、食疗:腹泻的孩子要适当控制喂奶量,大些的孩子以面食、米汤为主。大便量大,象蛋花汤样的,可将乌梅(药店能买到)加水煎汤,煎好后加些茶叶,稍加点白糖让孩子喝。这可以起到止泻补水作用。 2、泡脚:3岁以下的小孩子,洗脚也可以治腹泻。具体方法是:律草20克、石榴皮10克。水煎后,趁温热泡脚,每次泡20分钟左右,一日两次。小儿皮肤娇嫩,药物吸收得好。用这两样药泡脚,

中医拔罐如何治疗小儿腹泻

中医拔罐如何治疗小儿腹泻 小孩腹泻主要就是吃错了东西,天气寒冷,没有做好保暖措施,冷风侵入体内,从而造成了一种胃肠道疾病,此症以婴幼儿夏秋季发病居多。现代医学儿科中的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属此类范围。利用拔罐疗法可以消除病痛,来了解一下吧。 一、外感风寒 (一)症状 患儿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夹有较多泡沫,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白,食指侧(靠近大拇指方向)的皮肤可见血管纹色红。 (二)治法 (1)选穴:大椎、肺俞、中脘、神阙、天枢。 (2)定位: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