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台风过后要注意什么

台风过后要注意什么

台风刚过,当心病从口入!台风季节正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季节,急性胃肠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等都在防范之列。

饮食不洁是引起多种消化道疾病的元凶。台风期间,江海倒灌,环境受到污染。暴雨情况下,一些家庭里食物可能接触生水或被水浸泡,易腐败变质。若进食不注意卫生,病菌便会乘机侵袭肠道上皮细胞,造成肠粘膜的炎症和损害,引起急性胃肠炎。还容易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引起腹痛、腹泻、呕吐,严重的会出现昏迷或死亡。

医生提醒市民,这几天别吃生食,少吃海鲜,不要饮用生水,还有,尽量少到街头饭摊排档就餐。另外,淹死的禽畜和死鱼绝对不能吃。 受凉:淋雨之后要保暖

虽说是风雨交加,很多人还要在室外与台风做斗争,淋雨是免不了的。淋雨之后最好能喝点热姜汤,洗个热水澡,及时换上干衣服,注意保暖。台风季节,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易诱发病毒性感冒。病毒性感冒是由于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唾液、痰液含有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健康人也可能由于接触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

感冒发热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住处要经常通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多饮开水,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 伤寒:高热是急期症状

往年台风过后一、两周,医院的伤寒患者也会有所增加,市民们应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自我防范。伤寒初期是缓慢发热,逐渐体温上升,以弛张热为主,常伴有头痛、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部分患者有腹泻),伤寒的高潮期一般表现为高热,体温常达到40℃。如果市民有出现以上症状,必须马上去正规医院,千万不要贸然自己吃退烧药,留守家中。 红眼:别用手揉眼睛

台风过后,空气湿度大,细菌和病毒容易滋生和入侵,易引发红眼病。红眼病在医学上指的是具有传染性的“急性眼结膜炎”,可由细菌感染,也可由传染性强的病毒感染。

眼科专家提醒:预防红眼病,首先要注意个人清洁,保持眼睛卫生,注意常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如果眼睛感觉痒、痛等不适时,应尽早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由专业眼科医生检查、治疗,不可随便购买眼药水点眼。另外,红眼病患者所用的脸盆、毛巾、手帕等要单独专用,并且要注意消毒。 皮肤:趟水小心足癣

台风往往带来暴雨,道路积水,人们外出时,常常要趟水而行。要特别小心真菌趁虚入侵你的脚,患上“香港脚”(即足癣),因为潮湿的环境特别适合真菌生长、繁殖。另外,皮肤出现破损者,不要下水或接触脏水,否则很易出现丹毒、蜂窝织炎等细菌性感染。

台风季节,由于热、潮湿、出汗、浸泡,身体皱褶部常会发生皮炎及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见双腹股沟、大腿根部、女性乳房下、手足指(趾)间发生成片红斑、糜烂,有潮湿感,周围散见红色小丘疹或部分表面有白色,膜状物,有痒感和灼热不适感。

趣谈台风与龙卷风的区别

台风与龙卷风两者PK数据如下:1. 难以预报:龙卷风胜出

从热带风暴的形成,到加强成为台风,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这段时间里,完全可以预测台风的路径、强度、登陆地点、影响范围等等,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而龙卷风,来无影,去无踪,在顷刻之间形成,持续肆虐一段不算长的时间,又在顷刻之间消失,几乎无法预测,更来不及警报

2. 破坏力强:台风胜出台风胜在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一路上打打杀杀,尸横遍野

龙卷风虽然够猛够狠,但是输在短命,它太冲动,把能量一下子全都释放出来,逞一时之强。

3. 神秘莫测:龙卷风胜出

这是毫无疑问的,有谁没见过台风?有谁见过龙卷风?我是说亲眼。

4. 频率高:台风胜出

理由同上。没经历过台风是你rp(人品)不好,经历过龙卷风,那你rp更不好。

5. 壮观:龙卷风胜出

龙卷风出现时犹如擎天柱一般,是一种残酷的美。而台风,毫无美感可言。

6. 声名远扬:台风胜出

龙卷风最大的遗憾就是连个名字都来不及取就夭折了。而台风呢,来的个个是美女。

^_^,是不是有意思啊。

台风和龙卷风的区别

1、难以预报:龙卷风胜出

从热带风暴的形成,到加强成为台风,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这段时间里,完全可以预测台风的路径、强度、登陆地点、影响范围等等,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把损失降低到最小。而龙卷风,来无影,去无踪,在顷刻之间形成,持续肆虐一段不算长的时间,又在顷刻之间消失,几乎无法预测,更来不及警报。

2、破坏力强:台风胜出

台风胜在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一路上打打杀杀,尸横遍野。而龙卷风虽然够猛够狠,但是输在短命,它太冲动,把能量一下子全都释放出来,逞一时之强。

3、神秘莫测:龙卷风胜出

见过台风的人千千万万,然而亲眼见过龙卷风的人却寥寥可数。在神秘莫测方面,龙卷风更胜一筹。

4、频率高:台风胜出

没经历过台风,是你RP不好;经历过龙卷风,那你RP更不好。

5、壮观:龙卷风胜出

龙卷风出现时犹如擎天柱一般,是一种残酷的美。而台风,毫无美感可言。

6、声名远扬:台风胜出

龙卷风最大的遗憾就是连个名字都来不及取就夭折了。而台风呢,一会儿莲花,一会儿灿鸿的,花样层出不穷。

台风登陆有哪些预兆

(1) 高云出现:在台风最外缘是卷云,白色羽毛状或马尾状甚高之云, 当此种云在某方向出现,并渐渐增厚而成为较密之卷层云, 此时即显示可能有一台风正渐渐接近。

(2) 雷雨停止:台湾夏季,山地及盆地区域每日下午常有雷雨发生,如雷雨突然停止, 即表示可能有台风接近中。

(3) 能见度良好:台风来临前2、3天,能见度转好,远处山树皆能清晰可见。

(4) 海、陆风不明显:平时日间风自海上吹向陆地,夜间自陆地吹向海上, 称为海风与陆风,但在台风将来临前数日,此现象便不明显。

(5) 长浪:台湾近海,因夏季风力温和,海浪亦较平稳,但远处有台风时,波浪将趋汹涌, 渐次传至台湾沿海,而有长浪现象。 东部沿海一带居民,都有此种经验。

(6) 海鸣:台风渐接近,长浪亦渐大渐高且撞击海岸山崖发出吼声,东部沿岸亦常可闻, 之后约3小时后台风就会来临。

(7) 骤雨忽停忽落:当高云出现后,云层渐密渐低,常有骤雨忽落忽停, 这也是台风接近的预兆。

(8) 风向转变:台湾夏季常吹西南风,也较和缓,但如转变为东北风时, 即表示台风已渐接近,并已开始受到台风边缘的影响,此后风速并将逐渐增强。

(9) 特殊晚霞:台风来袭前1、2日,当日落时, 常在西方地平线下发出数条放射状红蓝相间的美丽光芒, 发射至天顶再收歛于东方与太阳对称之处,此种现象称为反暮光。

(10) 气压降低:根据以上诸现象,如果再发现气压逐渐降低,显示将进入台风边缘了。

龙卷风和台风有区别吗

难以预报:龙卷风胜出

从热带风暴的形成,到加强成为台风,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这段时间里,完全可以预测台风的路径、强度、登陆地点、影响范围等等,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而龙卷风,来无影,去无踪,在顷刻之间形成,持续肆虐一段不算长的时间,又在顷刻之间消失,几乎无法预测,更来不及警报.

破坏力强:台风胜出

台风胜在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一路上打打杀杀,尸横遍野.

龙卷风虽然够猛够狠,但是输在短命,它太冲动,把能量一下子全都释放出来,逞一时之强.

神秘莫测:龙卷风胜出

这是毫无疑问的,有谁没见过台风?有谁见过龙卷风?我是说亲眼.

频率高:台风胜出

理由同上.没经历过台风是你rp不好,经历过龙卷风,那你rp更不好.

壮观:龙卷风胜出

龙卷风出现时犹如擎天柱一般,是一种残酷的美.而台风,毫无美感可言.

声名远扬:台风胜出

龙卷风最大的遗憾就是连个名字都来不及取就夭折了.而台风呢,来的个个是美女.

台风来临的前兆

1、高云出现

如果你看到白色羽毛状或马尾状的云朵,而且它在往某个方向出现,并慢慢变成比较密集的云朵,说明台风正在向你靠近。

2、雷雨停止

原本该有雷雨的时候却突然没有了,说明台风正在向你靠近。

3、能见度良好

下班回家发现天朗气清,好远处的物体都能看得很清晰,那么不是你视力变好了,就是台风要来了。

4、海鸣

台风靠近时,生活在海边的筒子应该能很快觉察到,浪花会变得凶猛有力气。

5、骤雨忽停忽落

与当高云出现后,云层渐密渐低,有时候下大雨,有时又没有雨,意味着台风将逼近。

6、气压降低

根据以上诸现象,如果再发现气压逐渐降低,显示将进入台风边缘了。

台风和飓风的区别是什么

看.台风和飓风的成因相同.都是在热带低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热带气旋.但不是所有的热带气旋都能发展成为台风或飓风,严格说来,只有当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才称为台风或飓风。台风和飓风是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仅因所在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的称为飓风.只有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的才叫台风。台风到来时所带来的狂风暴雨往往能造成严重的气象灾害。人们为了便于预报、研究和区别不同时间出现的台风,对台风进行了命名。

台风是怎样命名的呢?台风的命名由编号和名字两部分组成。

台风的编号也就是热带气旋的编号。人们之所以要对热带气旋进行编号,一方面是因为一个热带气旋常持续一周以上,在大洋上同时可能出现几个热带气旋,有了序号,就不会混淆;另一方面是由于对热带气旋的命名、定义、分类方法以及对中心位置的测定,因不同国家、不同方法互有差异,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气象台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因而,常常引起各种误会,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乱。

我国从1959年起开始对每年发生或进入赤道以北、180度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的热带气旋(强度在热带风暴及以上)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近海的热带气旋.当其云系结构和环流清楚时,只要获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为7级及以上的报告.也进行编号。编号由四位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是当年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序号.如去年第13号台风“杜鹃”,其编号为O313.表示的就是2003年发生的第13个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热带低压和热带扰动均不编号。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O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浏览台风命名表.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动物、植物、食品等的名字,还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词或美丽的传说,如玉兔、悟空等。“杜鹃”这个名字是中国提供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杜鹃花:前一段在我国登陆的“科罗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种树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国提供的,意为绿宝石:“伊布都”是菲律宾提供的名字,意为烟囱或将雨水从屋顶排至水沟的水管。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便从现行命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换以新名字。台风命名表最近一次的修改是在2000年台风委员会第33届会议上作出的,该表从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称谓而已。在北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到格林尼治子午线的海洋洋面上生成的气旋称之为飓风,而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之为台风。一般来说,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被称作飓风,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台风。

在美国,飓风会再根据强度分为一至五级:

一级飓风中心持续风速64至82海里,或119-153公里

二级飓风中心持续风速83至95海里,或154-177公里

三级飓风中心持续风速96至113海里,或178-209公里

四级飓风中心持续风速114至135海里,或210-249公里

五级飓风中心持续风速超过135海里,或249公里

美国的联合台风预报中心,称中心持续风力超过每小时150英里或241公里(67米/秒)的台风为超级台风(SuperTyphoon, STY)。 请注意:根据联合国国际气象组织的定义,持续风速指十分钟平均风速。但是美国的持续风速为地面上十米之一分钟平均风速。根据美国的定义所测量到的平均风速,会比联合国定义的稍高。

正确认识小儿发烧的观念

发烧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绝大多数发烧,是身体受病原体侵犯后,产生的一种反应,也就是生病以后的结果。换言之,先有病才有烧,而不是有了烧,再变成病。如说「因得了小儿麻痹症而引起发烧」是对的,但如果说「发烧变成小儿麻痹」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肺炎,所以烧一直不退」是对的,「烧太久变成肺炎」就是乱七八糟讲了。

发烧仅是警号而已

发烧表示有了疾病,也就是一种警号。我们要处理的是「病」,而不是「烧」本身。当台风来时,气象播报员会尽忠职守地报导「台风来了」,发烧也就像播报员一样,警告我们疾病来了。但是台风要来,我们如果把气象播报员杀掉,听不见播报声,难道台风就消失了吗?不可能的!而且另一个播报员还是会再出来代替,继续尽责地报告:「台风来了!」直到台风远扬为止,播报员自然就不讲话了。

同样道理,当发烧时,你拼命去退烧,把烧压下来,以为看不见烧,疾病就会消失,这种心理就跟「眼不见为净」一样,事实上如果病还存在,烧还是会再出现,因此把烧退掉【吃退烧药、打退烧针、打点滴】,对治病并没什么好处。只要病好了,烧自然会退掉。

发烧绝不会烧坏脑子

大多数人认为,发烧久了就像灯泡使用过度会烧掉一样,会烧坏脑子,其实这真是无稽之谈。前面说过,发烧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怎么可能「结果」变成「原因」呢?脑子坏掉【如脑炎造成发烧】,才是言之成理。发烧而造成脑炎、脑壤掉,就毫无道理了。

脑子坏掉﹝智能低、白痴﹞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在胎儿期已天注定,有些是生产过程中种种因素影响,有些是幼儿期某些外伤、疾病而造成。因此包括遗传、染色体异常、孕妇受各种感染、产程之外伤、产程过久而缺氧、小儿黄疸、脑炎、脑膜炎等等,都可使小孩变成白痴,但一般人不懂,也看不见这些病,倒是小儿期发烧在所难免,因此所有的呆瓜,都被归咎于某一次发烧。实际上其智能有问题,早就在发烧之前已定型了,只是不知道而已(因为还小嘛!)。此种错误观念,一传十,十传百,几乎人人都相信发烧才使人脑坏掉,殊不知根本是脑坏掉(如脑膜炎)后才造成发烧的呀!

台风哪个地区比较多

全球平均每年发生台风82个,北半球占了3/4,而台风最多的海区为西北太平洋,占全球台风总数的1/3,平均每年有28个左右,是全球台风的多发区。

西北太平洋海区出现的台风,有1/4左右会在我国登陆,也就是每年平均有7个,最多年份可达12个,最少年份为3个;登陆时间多在7-9月,最早登陆可出现在5月初,最晚为12月初;登陆的地区几乎遍及我国整个沿海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南沿海,其中登陆次数最多的是广东沿海,约占1/3,依次是台湾、海南、福建、浙江。

台风有什么危害

一、暴雨

诞生于热带洋面的台风有着充足的水汽条件,因此经常伴随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台风是引发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短时间内的强降雨可能引发城市内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二、大风

台风带来的大风天气是台风的主要危害之一。一般来说,六级台风举伞步行难,七级台风迎风走不便,八级台风风吹树枝断,九级台风屋顶飞瓦片,十级台风连根拔起树。高空坠物、危房倒塌等等都是台风天容易出现的事故。

三、风暴潮

所谓风暴潮,就是指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当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会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交通影响

台风带来的大风暴雨对于交通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不仅极大影响路面交通,海上船只、航空飞行都不能幸免。因此,台风来临时,大家应多关注最新的台风消息,以及相关的预警信息,注意大风、降水带来的影响。若有出行计划,也要及时了解交通信息,合理安排。

台风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台风带来的危害及对环境的影响

台风灾害主要是在台风登陆前和登陆之后引起的。台风引起的直接灾害通常由三方面造成:

一是狂风。台风风速大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因此台风大风及其引起的海浪可以把万吨巨轮抛向半空拦腰折断,也可把巨轮推入内陆;飓风级的风力足以损坏甚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特别是在建筑物没有被加固的地区,造成破坏更大。大风亦可以把杂物吹到半空,使户外环境变得非常危险。

二是暴雨。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中可降下100毫米-300毫米,甚至500毫米-800毫米的大暴雨。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

三是风暴潮。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米-6米。如果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能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台风带来的灾难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像台风这样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这些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常常容易被人们忽视,从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台风的次生灾害包括暴雨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另外,房屋、桥梁、山体等在台风中受到洪水长时间的冲刷、浸泡,即便当时没有发生坍塌,待台风、洪水退去后,由于上述原因容易出现房屋、桥梁坍塌等,也要引起高度的警惕。

我国是台风引发的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国家,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十分频繁,最易造成人员伤亡。例如前几年的台风“云娜”重创浙江时造成乐清市发生重大泥石流地质灾害,台风“龙王”暴雨引发山洪灾害,台风“莫拉克”影响台湾岛时造成的泥石流淹没了一整个村子。在一些大中城市,台风造成的暴雨和海水倒灌很可能造成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引发交通瘫痪、地铁停运等,影响城市正常运行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风眼是什么

强台风方见双风眼 当热带气旋到达一定的强度时,其中心便形成了一个无风无云的区域,此即风眼。一个成熟的台风风眼的直径通常由数十至100公里不等,风眼附近一道狭窄的还流名叫“风眼墙”(Eye wall),是热带气旋中风力最强劲,天气最恶劣的地方,同时气压有最大的差距。 而一个热带气旋因一些外来的因素包括干空气的入侵、地形影响,可能出现“双风眼”及“双眼墙”的现象。“双眼墙”现象又可称为“双眼皮”,通常只会出现在强烈台风,当其结构强度发展到最高极限时,就会在台风眼内部再长出一个小台风眼,出现两圈眼墙,小台风眼会绕着大台风眼绕圈圈,一直到小台风眼结构减弱被大台风眼“吃掉”为止。科学家目前对于“双眼皮”台风为何会出现,仍无法提出合理解释,在气象学界更是相当罕见。

相关推荐

台风会把窗户刮掉吗

没关的话可能会。 台风是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风,通常比生活中所见的风力都大一些,无论是对人还是物品,伤害性都是比较大的。 虽说家里的窗户蛋都是经过风力测试的,但台风来临时没有关好,任其在风中摇摆,那么是很有可能会导致窗户被刮掉的。

雨水节气是什么意思 降水开始

从立冬开始,除台风的影响,一般地区降雨量都比较小,一直到雨水节气开始才会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将人们从寒冬中解放出来,所以,雨水节气又有降水开始的意思在里面。

台风过后怎么办

1、预防疾病 台风的登陆很容易带来疾病的发生。如果发生腹泻发热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2、管理好饮用水 台风过后注意饮用水的安全,这个时候饮用水可能遭受污染,不喝生水,有外伤不碰水,皮肤已感染发病的不用手抓。 3、注意饮食安全 台风期间食物可能不新鲜或者受到细菌污染,因此台风过后吃新鲜的食物,给餐具消毒,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 4、做好家庭卫生 大量的水源是给害虫病菌带来了繁殖的好机会,因此大力开展防虫防鼠的工作,搞好家庭卫生,避免蚊虫叮咬传播疾病。

白露节气的含义 白露节气天气怎么样

全国各地各有不同。 白露时节,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时期,第一场秋雨往往可以缓解前期的缺水情况,但是如果冷空气与台风相会,或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双方较量进退维艰时,形成的暴雨或低温连阴雨对秋季作物生长不利。 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和华西地区也往往出现连阴雨天气。 东南沿海,特别是华南沿海还可能会有热带天气系统(台风)造成的大暴雨。另外,此时部分地区还有可能出现秋旱、森林火险、初霜等天气。

台风的防护措施

1、强风很可能会吹落高空物品,因此及时搬移屋顶、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 2、在台风来临前,检查门窗、室外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的安全,并及时进行加固; 3、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以备急需; 4、应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 5、遇到危险时,及时拨打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求救; 6、尽量避免外出,走到一些广告牌的时候小心,避免被砸中; 7、台风天气行车慢,最好选择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 8、如果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千万不接近,更不用手去触摸,

台风天如何防触电

台风天如何防触电---台风中多发触电事故,专家支招:电击伤主是指被刮倒的电线击中,或踩到掩在树木下以及积水中的电线。因此提醒市民外出行走时不赤脚。在行走时,应仔细地观察地形、谨慎行路,以免踩到电线。应避免在电线杆、铁塔等电力设施附近走动,遇到垂落的电线也应绕行。 台风天如何防触电---在室内,如遇雷雨大风天气,应及时将正在运转的家电电器关闭,并拔出插头;不赤手赤脚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如果不慎家中浸水,应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因进水、绝缘损坏而发生事故。 台风天如何防触电---

台风会把窗户刮掉吗 铝合金窗户能抗几级台风

一般在3-5级左右。 铝合金窗户可以抗几级风,主看家里的窗型多大、怎么分割、材质以及窗户里面的钢衬多厚,这些因素都是息息相关的。 通常对于高层建筑物来说,一般对门窗的抗风压计算求严格,根据国家标准,施工合格的窗户应该可以承受5个大气压以上的压力,是普通住宅,一般能抗3级左右的风就可以了。

气喘怎么预防 气候变化诱因的预防

冬天冷空气、温暖潮湿的气候、台风气压的变化,都会造成气喘的发作。台风来袭避免外出,冬天寒流来袭必时可使用暖气,出门需戴口罩、围围巾、戴帽子加强头颈部保暖,多喝温开水。

如何减少台风带来的伤害

提示一 千万别下海游泳 台风来时海滩助潮涌,大浪极其凶猛,在海滩游泳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千万不去下海。 提示二 受伤后不盲目自救 请拨打120 台风中外伤、骨折、触电等急救事故最多。外伤主是头部外伤,被刮倒的树木、电线杆或高空坠落物如花盆、瓦片等击伤。电击伤主是被刮倒的电线击中,或踩到掩在树木下的电线。不打赤脚,穿雨靴最好,防雨同时起到绝缘作用,预防触电。走路时观察仔细再走,以免踩到电线。通过小巷时,也留心,因为围墙、电线杆倒塌的事故很容易发生。高大建筑物下注意躲避高空坠物。发生急救事故,先打1

台风来了有什么注意事项

1、可能“空中坠物”的地方 台风强大的风力可能挂掉室外一些悬挂的东西,比如像阳台上的花盆,电线杆,因此远离广告牌、霓虹灯、电线杆、临时建筑、枯树。 2、靠近水源的地方 台风可能引发暴风潮,在河边、江边就可能被浪潮席卷,因此避免出现在这种地方。 3、可能漏电的地方 台风事情很可能挂断电线,人一旦靠近很可能被电到。因此远离电线杆、高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