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钩虫病是怎么回事

钩虫病是怎么回事

一、钩虫病发病原因

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包括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简称十二指肠钩虫)及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简称美洲钩虫)两种。常寄生于狗、猫等的锡兰钩虫(A.ceylonicum)、犬钩虫(A.caninum)、马来钩虫(A.malayanum)偶亦可在人肠发育为成虫,而巴西钩虫(A.braziliense)仅感染期幼虫能侵入人体,引起皮肤匍行疹,不发育为成虫。

钩虫成虫是半透明状呈米黄色或淡红色(吸血后)。长约1cm,大小因虫种而异。雌虫较粗长,雄虫较细短,尾部扩展成伞形,称交合伞。

虫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大小58μm?36 μm。卵壳很薄。在新鲜粪便中虫卵常已发育至2~8个细胞。各种钩虫的虫卵大体相似,不易鉴别。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的杆状蚴形态相似,长圆形,两端较宽无色透明,卵壳薄,常见其中含4~8个细胞。但两者的丝状蚴有明显差别。还可利用PCR方法,扩增虫卵DNA,再以限制酶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测定,以此鉴别两类钩虫。

钩虫生活史中不需要任何中间宿主,成虫寄生空肠,少数见于十二指肠与回肠上中段。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温暖、潮湿、荫蔽、疏松土壤中,于24h内可发育为杆状蚴,破卵而出,以泥土中的细菌及有机物为食,需蜕皮2次,经5~7天发育为丝状蚴。若气温低于13℃,虫卵不会发育。

丝状蚴是钩虫的感染期,体表有鞘,对外界的抵抗力甚强,可在土壤中生存数周。它具有向温性,当接触人体皮肤或黏膜时,可在5~10min内侵入人体,经淋巴管或微血管,随血流经右心至肺,穿过肺微血管进入肺泡,沿支气管上行至会厌部,随人的吞咽活动,经胃进入小肠;以上过程约需4~5周,发育为成虫。雌虫经交配后产卵。自幼虫侵入皮肤,至发育成熟产卵的时间,可有很大差异,一般为50天 ,但十二指肠钩虫则偶可长达6~8个月。成虫约可活5~7年,但多数于1~2年内被排出体外(图1)。

此外,幼虫如由污染的食物经口侵入人体,则不需经上述血行途径而可直接至小肠发育成为成虫。但有一部分幼虫仍可从消化道粘膜钻入血循环中,则其发育过程与从皮肤侵入者相同。幼虫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发育为成虫,称为先天感染,但比较少见。

二、发病机制

钩虫幼虫可引起皮肤损害和肺部病变;成虫吸血可引起小肠黏膜慢性失血,而导致贫血。

钩虫的生活史包括人体内和体外两个阶段,不需任何中间宿主。

1、人体外的发育阶段:

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散布于温暖而潮湿的泥土中;卵内细胞不断分裂,24小时内发育为幼虫并很快自卵壳脱出形成杆状虫幼;经数次蜕皮形成具有感染性的丝状虫幼。丝状蚴对外界抵抗力很强,在适宜环境中能生存4个月,但遇日光曝晒则易死亡,一般生存约1~2月。

2.人体内发育阶段:

①皮肤损害

在丝状蚴侵入皮肤后的数分钟至1h内,局部皮肤充血、水肿,中性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出现红色小丘疹,1~2天内变成水疱。感染后24 h内,大部分幼虫仍滞留在真皮与皮下组织内,然后经淋巴管或微血管抵达肺部。

②肺部病变

当钩虫幼虫穿过肺微血管至肺泡时,可引起肺间质和肺泡点状出血与炎症病变。感染重者,可引起支气管肺炎。当幼虫沿支气管向上移行至咽喉部时,可引起支气管炎与喉炎。

③小肠黏膜损伤

钩虫借口囊咬附小肠黏膜绒毛,摄取血液、黏膜上皮与肠液为食。钩虫吸入的血液很快自虫体肛门排出。钩虫分泌抗凝血物质,即使钩虫移动位置,原有的黏膜伤口仍持续渗血。渗血量与虫体吸血量相同或略多。钩虫每日更换吸血位置4~6次,形成小肠黏膜散在点状或斑状出血。重者黏膜下层可有大块瘀斑。

④心脏病变

长期严重贫血与缺氧,可引起心肌脂肪变性、心脏扩大,甚至并发心力衰竭。

此外,钩虫感染还可引起长骨骨髓显著增生,脾脏的髓质化生,肝脏脂肪变性,食管与胃黏膜萎缩。

慢性失血是钩虫病贫血的原因。根据51Cr标记红细胞的方法测定人体失血量,美洲钩虫每条0.01~0.09 ml/d,平均0.03 ml/d,十二指肠钩虫每条0.14~0.4 ml/d,平均0.15ml/d,钩虫也可引起血浆的丢失,用131I标记白蛋白测定白蛋白丢失量,每100条钩虫0.1g/d,相当于血浆3ml。

钩虫病 饮食卫生要重视

在钩虫病流行区,有接触史、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可考虑本病的可能性。找到钩虫病原体可确诊钩虫病。诊断明确如无严重贫血或营养不良,即可进行驱虫治疗。如贫血严重,则应首先纠正贫血,然后再进行驱虫治疗。

钩虫病是可以根治的疾病,预后良好。平时需注意饮食卫生习惯,如生吃瓜果蔬菜前要洗干净。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赤足与污染土壤密切接触,下田劳动最好穿胶鞋。

除此以外,预防钩虫病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控制传染源:普查普治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该病的传播。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

3、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赤足与污染土壤密切接触,下田劳动最好穿胶鞋。

钩虫病的病因

病原:

钩虫成虫为灰白色,雌虫粗长,雄虫细短,口囊腹面前缘有切齿两对,口囊和切齿咬附于肠粘膜上,供虫体的“唧简”作用吸食人体血液。成熟的雌性十二指肠钩虫,每日平均产卵1万个以上;美洲钩虫约5000个。两者虫卵相似,无色透明,卵壳薄,内含2~8个细胞。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于24~48小时内发育为杆状蚴。杆状蚴在5~7天内经两次蜕皮发育为具感染力的丝状蚴。其活动力强,可生存数周,当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可侵入人体内。幼虫随淋巴液和血液回流到右心和肺部,在肺部穿破肺毛细血管到达肺泡,循气道上升至咽部,随吞咽活动经食管进入小肠。经3~4周后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并附着于肠粘膜。从感染至粪便中排出钩虫卵所需的时间约为4~7周。成虫的寿命为2~5年,但大多数成虫在1~2年内被排出体外。

流行病学:

钩虫病患者为主要的传染源。皮肤接触污染的土壤为主要感染途径;吃进污染的食物、蔬菜等也是感染途径之一。该病在我国分布广泛,其感染率南方高于北方,尤以淮河、黄河以南地区为著,农村高于城市,成人高于儿童,小儿年龄愈大,感染率愈高。

发病机制:

(一)皮肤损害由钩虫幼虫引起皮炎,丝状蚴侵入皮肤后数分钟至1h,局部皮肤出现红色丘疹,1~2d出现水疱、充血、水肿以及细胞浸润的炎症反应。感染后24h,大多数幼虫仍滞留在真皮层及皮下组织内,然后经淋巴管或微血管到达肺部。

(二)肺部病变当钩虫幼虫穿过肺微血管到达肺泡时,可引起肺间质和肺泡点状出血和炎症。感染严重者可产生支气管肺炎。当幼虫沿支气管向上移行至咽部,引起支气管炎与哮喘。

(三)小肠病变钩虫口囊咬附在小肠粘膜绒毛上皮,以摄取粘膜上皮与血液为食,且每日更换吸附部位,并分泌抗凝血物质,引起粘膜伤口渗血。渗血量远较钩虫吸血量为多。并在小肠粘膜上产生散在的点状或斑点状出血。严重者粘膜下层可出现大片出血性瘀斑,甚至引起消化道大出血。慢性失血是钩虫贫血的主要原因。贫血程度除取决于钩虫虫种、负荷虫数、感染期限外,尚与饮食中的铁含量,体内铁贮存量有关。长期小量失血可消耗体内铁质贮存,产生低色素性小红细胞贫血。根据51Cr标记红细胞的方法,测定每条美洲钩虫每天吸血0.01~0.09ml,平均0.03ml;十二指肠钩虫则为0.14~0.4ml,平均0.15ml。钩虫引起慢性失血也包括血浆的丧失。用131I标记蛋白测定每100条钩虫引起每天白蛋白丧失量为0.1g,相当于血浆3ml,故常伴有低白蛋白血症。长期严重缺铁性贫血可引起心肌脂肪变性,心脏扩大,长骨骨髓显著增生,脾骨髓化,指甲扁平,反甲,毛发干燥脱落和食管与胃粘膜萎缩等病理变化。儿童严重感染可引起生长发育障碍。

钩虫病的治疗

得了钩虫病应及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免发生严重贫血及营养不良。一般疗法必须注意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给高蛋白质、多维生素饮食,贫血者应补充铁剂,并同时服用稀盐酸每次滴和维生素C以助铁剂的吸收,贫血严重者应考虑少量输血,每次~50ml,或5~10ml/kg,出现严重心力衰竭者,先给毒毛旋花子甙K。

钩虫病的治疗方法:

驱钩虫药物种类很多,但尚无较理想的药物,需多次反复治疗才能根治。此外,农村钩虫病患者大多伴有蛔虫等多种线虫感染,故以采用广谱驱肠线虫药为宜。如甲苯咪唑、噻嘧啶、丙硫咪唑、左旋咪唑等,用法同治疗蛔虫病。国内钩虫病多系两种钩虫混合感染,若用一种驱钩虫药未驱尽时,可换用另一种药物,藉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在流行区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一般宜选在冬、春季进行。驱钩药物的选择,应根据钩虫虫种及其他肠道寄生虫的合并感染情况选择高效、低毒的药物。为了提高疗效,尤其是驱美洲钩虫的疗效,可采用交替用药和联合用药。常用驱虫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药,除对成虫有杀灭驱虫作用外,对虫卵及幼虫亦有抑制发育或杀灭作用。用噻苯咪唑配制15%软膏局部涂敷,可治疗钩蚴性皮炎,若同时辅以透热疗法,效果更佳。将受染部位浸入53℃热水中,持续20~30分钟,有可能杀死皮下组织内移行的幼虫。

目前常用的驱钩虫药物如下:

1、甲苯咪唑(mebendazol)

剂量每次mg,每天2次,连服3天。驱钩虫的治愈率,因制品微粒大小而不同,微粒越小,疗效越好,最高治愈率可达99%。一般虫卵阴转率为65%~90%。尽量不用于2岁以下婴儿。近年来每次用200mg,1天2次,连服3~4天,虫卵阴转率为95%~100%。国内上海寄生虫病研究所等8个单位联合观察,连服4天,阴转率为98.8%,提出延长疗程可提高疗效。

钩虫病的饮食

钩虫病是由于钩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因其主要症状为好食易饥,倦怠乏力,肤色萎黄,面足浮肿,故中医文献把钩虫病称为黄肿病、疳黄、黄胖、饕餮黄等。四川及浙江民间又称为懒黄病、粑黄病、桑叶黄等。钩虫病的流行相当广泛,在我国南方各省较为多见。钩虫病除药物治疗外,还应给予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以促进气血的生长及脾胃功能的恢复。病情严重的患者应适当休息。

钩虫病饮食方法(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姜汁黄鳝饮:黄鳝(去骨切丝)100克,姜汁10毫升,将黄鳝用姜汁、花生油、食盐少许拌匀,待饭煮至水将干时,放人鱼丝于饭面盖严,小火煽15分钟至熟服食。

2、党参红枣茶:党参20克,大枣10枚,共煎水代茶饮。

3、大蒜粥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1分钟捞出,然后取粳米,放人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将蒜放人(若结核患者食用,可另加白及粉5克),同煮为粥。

4、煨大蒜:大蒜连皮10~12g,放火灰中煨熟,剥皮后嚼食。

钩虫病中医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粪毒犯肤

症状:手足接触泥土之后,很快出现局部奇痒、灼热、疱疹,搔破后脂水浸淫、红肿,·苔白薄,脉平或濡。

治法:杀虫止痒。

方药:桃叶泄毒汤。

本方以桃叶、辣蓼草、连根葱、荆芥、苏叶、苦参各30g,水煎3-4沸,趁温熏洗局部。如水冷,则加热后再洗,一日数次。

钩蚴在侵入皮肤的24小时内,尚有90%以上停留在局部,可用热敷法和能杀灭钩蚴的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如用热敷局部,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或用土荆芥油涂抹患处。

钩虫病的症状

临床症状取决于感染轻重程度和病程长短。轻度感染大多数无临床症状;感染较重者可出现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约10%左右。临床症状可分为幼虫和成虫所引起两个不同阶段。

一、幼虫引起的临床表现

1.主要是钩蚴性皮炎和呼吸系统症状。皮炎多发生于手指或足趾间、足背、踝部位,钩蚴钻人时,局部有烧灼或针刺感,继之出现充血性斑点或丘疹,有奇痒,于1~2天后变成水泡,俗称“粪十痒、粪毒或粪疙瘩”等。一般4~10天症状消失,皮损愈合。重复感染又可发生钩蚴皮炎。若皮肤抓破,可继发细菌感染。

2.感染后1周左右,病人可出现咳嗽、咳痰,尤以夜间为甚。重者痰中带血。伴有阵发性哮喘、咽喉发痒、声音嘶哑等呼吸道症状与低热,持续数周。肺部检查可闻干啰音或哮鸣音。X线检查显示肺纹增粗或点片状浸润阴影,经数日后自行消退。

二、成虫寄生引起的临床表现

1.病人大多数于感染后1~2个月出现上腹隐痛或不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消瘦、乏力等。重度感染者常有嗜异癖,如食生米、泥土等。偶有发生消化道出血者,表现为持续黑便,常被误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也有5个月婴儿钩虫病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个别报道。胃肠道钡餐X线检查常可见十二指肠下段和空肠上段粘膜纹理紊乱、增厚、蠕动增加,被激惹而呈节段性收缩现象等。

2.贫血是钩虫病的主要症状。重度感染后3~5个月后逐渐出现进行性贫血,表现为头昏、眼花、耳鸣、乏力,劳动后心悸与气促。患者脸色蜡黄,表情淡漠。心前区收缩期杂音,血压偏低,脉压差宽,心脏扩大,甚至出现心力衰竭。重症贫血伴低白蛋白血症。病人常有下肢浮肿,甚至出现腹水与全身水肿。

3.婴儿钩虫病大多见于1岁以内,主要由十二指肠钩虫引起。婴儿血量少,处于生理缺铁性贫血期,且肠粘膜柔嫩,被钩虫咬附后容易出血,故贫血严重。患者面色苍白,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哭闹不安。可有腹泻与黑粪,或血性水样便。并有显著浮肿,如不及时诊断与治疗,可引起死亡。

4.孕妇钩虫病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妊娠期由于需铁量增加,钩虫感染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引起流产、早产或死胎。新生儿死亡率也增高。

肠道寄生虫吃什么药好

肠道寄生虫的危害性很大,会导致消瘦和严重程度不等的胃肠道症状如腹痛、呕吐、消化不良等。那么,肠道寄生虫吃什么药好呢?一般建议服用甲苯咪唑(安乐士)、阿苯咪唑(肠虫清、“两片”)、左旋咪唑和噻嘧啶(驱虫灵)及哌嗪(驱蛔灵)等即可。

肠道寄生虫病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其中常见的有蛔虫病、钩虫病、晚虫病。其患病率高,尤其在农村,感染率高达80%。其危害性大,除了引起消瘦及轻重不等的胃肠道症状(腹痛、呕吐、消化不良)外,蛔虫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肠穿孔等;钩虫可引起慢性肠道出血,导致贫血;蛲虫可导致肛周、会阴部病痒和炎症,影响睡眠。

肠道寄生虫病大多是经口传染的。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生吃未经消毒的瓜果、蔬菜,喝冷水;饭前、便后不洗手等均可使虫卵通过食物、水源、食具而进入肠道。虫卵或蚴虫进入人体后逐渐发育为成虫,然后排卵,成为传染源。寄生在人体肠道的成虫经粪便排出虫卵,污染水源或土壤,或施肥时直接或间接地污染蔬菜、瓜果、食具等。家畜管理不严也可成为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在部分农村地区,由于没有自来水,人们都在同一条河流中淘米、洗菜、洗马桶等,这就大大增加了肠道寄生虫病的感染率。

面色黄是什么原因 面色黄胖的原因

面色黄而虚浮,称为“黄胖”多食因为钩虫病所引起。

钩虫通常寄生在人体小肠部位,患有钩虫病的人面色虚浮,善食易饥,饭后容易出现腹胀,或者嗜食异物,如生米、木炭之类。

钩虫病的治疗

钩虫病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是本病的主要表现,故给予足量的铁剂,补充高蛋白饮食对改善贫血与消除症状甚为重要。常用硫酸亚铁0.3~0.6g,每日3次,8~12周为一疗程;或10%枸橼酸铁铵溶液,每次20ml,每日3~4次。同时服用维生素C100mg,每日3次,或稀盐酸(1%稀盐酸)每次10~20滴,每日3次,以助铁剂的吸收。 一般病例宜于驱虫治疗后补充铁剂,但重度感染伴严重贫血者,宜先予纠正贫血,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时,可选用右旋糖酐铁肌注,首剂以50mg开始,如无反应,以每日100mg深部肌肉注射。根据贫血的程度决定总量。输血仅运用临床孕妇或严重贫血(血红蛋白在30g/L以下)者;已合并有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者,输血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2、驱虫治疗

驱钩虫药物种类很多,常需多次反复治疗才能根治。两种钩虫对驱虫药物 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现将常用各种驱虫药物分别介绍如下。

(1)丙硫咪唑:本品适用于各型钩虫病,成人常用400mg顿服,隔10天再服1次。或每日200mg,连服3天。12岁以下儿童减半量。虫卵阴转率达90%以上,副反应轻。

(2)甲苯咪唑:对虫卵发育亦有抑制作用。驱钩虫的成人剂量为每次100~200mg,日服 2次(分早晚空腹或半空腹服用),连服3~4天。儿童、老年、体弱者剂量和疗程酌减。治疗后十二指肠钩虫阴转率为75%~100%,平均为95%,美洲钩虫的阴转率为67.6%~86. 6%,平均为77.2%。阴转率尚与钩虫感染严重程度有关。甲苯咪唑微粒细粉的颗粒大小也影响疗效。药物的副作用轻微,极少数病例在用药后第2~3天出现轻微头昏、上腹不适、恶心、腹痛、腹胀等,为时短暂无需处理。但本药作用慢,能引起蛔虫游走,眼药后有口吐蛔虫现象,在大规模治疗中应予注意。如与噻嘧啶等药物合用可缩短疗程,并可提高疗效,防止蛔虫游走。严重心脏病、肝脏病患者本药慎用。

(3)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成人常用量为10mg/kg,临睡前服,连服2~3天,十二指肠钩虫阴转率可在95%以上,美洲钩虫阴转率在85%以上。本药副作用轻,常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对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肝炎,肾脏病、活动性肺结核咯血等患者慎用,妊娠早期应用本药可致流产。复方噻嘧啶则噻嘧啶与酚嘧啶混合压片,每片含两者各150mg,每日2次,每次3片,连服2天,疗效优于噻嘧啶。

近年来认为氟苯咪唑(100mg/日,连服3~4天),丙氧咪唑(oxibendazole)10mg/kg,每日1次,连服2~3天均有较好的疗效。综上所述,目前驱虫药物种类多、难以确切评价药效,通常集体治疗以采用噻嘧啶或复方噻嘧啶、复方甲苯咪唑、丙硫咪唑为宜。对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者可采用联合疗法。

3、钩蚴移行症的治疗

钩蚴进入皮肤后24小时内、尚有大部分停留在局部,故可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治疗钩蚴所致的皮炎

(1)采用左旋咪唑涂肤剂(左旋咪唑750mg加70%二甲亚砜水溶液100ml)。轻者一天涂擦3次即可,重症需连续涂药2天才获效。

(2)局部热疗

①热浸法

把手脚发痒的部位浸在53℃的热水中,感到太烫时,可抽出水外稍歇几秒钟,马上再浸下去,这样反复操作20分钟左右(要不断加热水保持原来温度)。

②热敷法

用多层纱布或棉布做成布垫,浸于53℃左右的热水中,取出稍挤干,紧贴在皮肤发痒之处,每分钟换一次布垫,连续10分钟。

钩虫病中医治疗

1、初期

①皮肤受邪

【治法】杀虫解毒,祛风止痒。

【方药】内服羌活胜湿汤配合桃叶泄春汤熏洗。羌活胜湿汤重在祛风胜湿、解表散邪。方中羌活、独活祛风胜湿;防风、藁本发汗止痛而祛肌表风湿;佐以川芎活血祛风止痛;炙甘草协调诸药。配用桃叶泄春汤熏洗,既促进发表排虫之力,又有桃叶、苦参胜湿解毒,杀虫止痒。二方共用,取效尚速,可防止虫邪侵犯于肺。

②虫邪犯肺

【治法】宣肺化痰,止咳杀虫。

【方药】止嗽散合紫金丹。方中荆芥、白前、桔梗、陈皮宣肺化痰,百部、紫菀理肺止咳,百部尚能杀虫,诸药合用共奏宣肺化痰,止咳杀虫作用。如见寒邪偏盛,痰呈白色泡沫状者,加半夏、茯苓、桂枝,亦可改用小青龙汤加减治之;如病从热化,痰中带血,痰稠难咯者,加瓜蒌、川贝母、知母,以润肺止咳。

2、后期

(1)轻证

①湿困虫伏

【治法】燥湿健脾,消积杀虫。

【方药】榧子杀虫丸加减。方中榧子、红藤、百部、苦楝根皮、雄黄、大蒜均为杀虫解毒之品;用槟榔行气导滞。如兼腹胀满者,用雷丸枳实汤。方中雷丸、鹤虱、苦参、槟榔、金铃子杀虫消积;枳实、广木香行气导滞,且槟榔、金铃子亦有行气之功,故既可杀虫又可消胀。如系单纯钩虫感染,未夹杂蛔虫、鞭虫等,则用雷丸粉杀虫。

②脾虚湿滞

【治法】健脾燥湿,和中补血。

【方药】黄病绛矾丸加减。方中厚朴、苍术、陈皮、燥湿健脾。甘草、大枣和中补血。加减:如有腹胀疼痛者,系钩虫扰胃,气机失调,加鹤虱、苦楝根皮,以驱虫止痒。

(2)重证

【治法】补益气血为主。

【方药】八珍汤加减。方中用人参、熟地甘温益气补血;白术、茯苓健脾法湿,助人参补 脾益气;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补益阴血:川芎活血行气,炙甘草和中益气,姜枣调和脾胃。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之效。 如心脾两虚者,可用人参归脾丸;体力稍复,而虫未去者,可用雷丸粉或炒榧子杀虫,炒榧子每日嚼服,此药无毒,驱钩虫而不伤正气,可连用一周以上。

钩虫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在流行区,每年冬季进行普查普治。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注意粪便无害化处理,禁止鲜粪施肥,采用高温堆肥法,或用药物杀灭粪内虫卵,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不吃不洁生蔬菜,防止钩蚴经口感染。

3.保护易感人群:在易受感染的环境中劳动时,避免赤手裸足操作;此外,在皮肤上涂布防护药物,也有一定效果,防护药物可酌情采用如下方法制备:白矾,1%碘酒,95%乙醇100ml,浸泡l~2天,滤过,再加乙醇l00ml,松香15g,近来应用如下配方的松香乙醇,认为防护效果比较可靠:95%乙醇1000ml,加松香200g,另取碘化钾20g,加蒸馏水20ml溶解,再加碘片20g,溶解后加入上述松香乙醇中,摇匀即成,在拟暴露皮肤上进行涂布预防。

钩虫引起贫血的原因

虫病是由钩虫(包括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寄生人体所引起的疾病,钩虫的幼虫可以在人体内移行,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

钩虫病是农村中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之一。从事田间劳动的人,因赤足下地生产劳动,脚或手部皮肤与钩虫幼虫接触,或因生食含有钩虫幼虫的不洁蔬菜、瓜果而受到感染。

钩虫幼虫侵入皮肤后,病人可感到局部皮肤有烧灼、针刺或奇痒等感觉。继之出现红色点状丘疹或小泡疹,造成钩蚴性皮炎,多见于手指、足趾间。幼虫移行至肺泡后,病人可出现咽痒、咳嗽、痰中带有血丝,严重感染者可出现剧烈干咳、肺大咯血及类哮喘样发作症状。

成虫寄生于小肠,在小肠壁上不断更换部位吸血,伤口不断流血造成贫血。病人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及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由于胃口不佳、消化功能不良,影响铁的吸收,使贫血不断加重,甚至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少数钩虫病人有喜食生米、泥土、木炭等“异嗜症”现象。

钩虫病是怎样感染的

钩虫的成虫在人的小肠内生活、繁殖,每条钩虫产卵1~ 2万,钩虫卵随大便排出体外,如果这些粪便未做无害化处理就给土地施肥,钩虫卵在阴暗湿潮的泥土里,如果温度较适当,约经5天,变为有感染力的丝状蚴。小儿赤脚玩土、走路,裸体坐卧田间或被污染的地方,幼虫就会钻进皮肤或指(趾)缝间,进入血液,顺血流方向抵达右心,再进入肺泡,沿支气管树,逆行抵咽,随吞咽动作进入人体小肠。如果小儿吃下被钩虫卵污染的食物,钩虫卵可以直接进入小肠,发育成成虫。

钩虫前端,有吸血的口囊,口囊边缘有可与肠道固定的钩齿和板齿。每条钩虫每天可从肠壁吸0.2~0.6毫升血液,一个人常可感染几百条或几千条钩虫,所以可以引起严重贫血。

相关推荐

瓜子的功效与作用 杀灭人体内寄生虫

南瓜子含有胡萝卜素、蛋白质,以及维生素A、B1、B2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能缓解精神紧张,提高耐温能力。南瓜子具有很好的杀灭血吸虫幼虫的作用,对于已经成熟的成虫,也能使其变性和虫数减少.对于血吸虫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南瓜子也有效的驱绦虫剂,且没有毒性和任何副作用,对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等患者均有明显的效果。

钩虫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钩虫病病情较重,出现“黄肿”表现者,需与黄疽及水肿相鉴别。 1.黄疸黄疸发病较急,而久病后出现黄疸者,一般均有肝胆病史。黄疽临床表现为全身黄色鲜明如橘色或晦暗如烟熏,目睛黄染,小便黄赤。钩虫病的发黄则为肤色萎黄或黄而浮肿,目睛不黄,小便清长。 2.水肿水肿的病因不一,浮肿部位不同,一般按之凹陷甚或凹陷不起,皮薄光亮,色泽鲜明,小便短涩,饮食正常或纳减,证有虚实之分。钩虫病的浮肿表现为下肢足踝浮肿,或面部目胞浮肿,甚则全身浮肿,但肤色发黄或萎黄不荣,好食易饥,或嗜食异物,无小便短涩,纯属虚证。 另外还有其他

小孩拉肚子有血怎么回事 肠道内疾病所致

小孩拉肚子带血丝也可能肠道内疾病所致,如:阿米巴性痢疾、伤寒、溃疡性结肠炎等;寄生虫感染、如钩虫病、血吸虫病等;肠道血液循环障碍,如肠套叠、肠绞窄等;具体应请医生检查诊断。

钩虫病该怎样防治呢

钩虫寄生于小肠部位的寄生虫。以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和异食癖为表现,轻者可没有症状,重者可导致生长发育障碍,更严重的易引起贫血。 钩幼虫侵人皮肤造成瘙痒性小红疹。常起继发感染性脓疱。它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肺组织,引起发热、咳嗽、气喘、痰中带血等症。 治疗:对严重贫血的患儿先纠正贫血,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并补充铁剂后再进行驱虫。选用高效低毒药物,小剂量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可用甲苯咪唑每次100毫克,每曰2次,连服3〜4日。如需要重复治疗,可于3周后进行。噻嘧啶10毫克/千克体重,每日一次,睡

孩子穿什么衣服不好 开裆裤

当孩子穿开裆裤时,小屁屁很容易与地面上的脏东西直接接触,细菌、寄生虫卵等很可能会从孩子的肛门、尿道侵入体内,使孩子患上蛔虫病、钩虫病或蛲虫病等。如果女童穿开裆裤,还易引起阴道炎、滴虫病等。因此,父母应尽量不要给孩子穿开裆裤。

肚子里有虫的症状 钩虫病症状

钩虫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即容易出现贫血,轻者头晕、乏力、运动时可轻度的气短、心悸;感染较重的儿童可能出现皮肤、口腔、眼结膜、唇周、指甲呈现苍白色。 感染上钩虫病的儿童多会有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隐隐疼痛,食后发胀等症状;贫血严重者会有恶心、呕吐、便秘或者腹泻、大便黑色等症状。

寄生虫感染可引发小儿咳嗽

丝虫虽然寄生在人体淋巴系统,但其幼虫微丝蚴晚上在人体周围血液中周期性出现,白天多丛集在肺毛细血管内。咳嗽其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干咳,夜间加剧或吐出少量白色泡沫样痰,并可持续数周,极少数患者可有支气管哮喘发作。丝虫病的传播以蚊虫为媒介,呈地方性流行,以农村、矿区为多。 钩虫病引起的小儿咳嗽以阵发性干咳为主,痰中带血及粘液,重者会有哮喘。钩虫虽然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但其丝状蚴穿入人体皮肤,经微循环血流将其送至右心、肺动脉而到达肺部毛细血管,进而穿入肺泡,沿支气管与气管壁由纤毛运动送至人的咽部,经吞咽才进入

生南瓜子的功效与作用 杀虫

生南瓜子具有很好的杀灭血吸虫幼虫的作用,对于已经成熟的成虫,也能使其变性和虫数减少.对于血吸虫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生南瓜子也有效的驱绦虫剂,且没有毒性和任何副作用,对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等患者均有明显的效果。

南瓜子如何吃

营养分析: 1. 南瓜子具有很好的杀灭血吸虫幼虫的作用,对于已经成熟的成虫,也能使其变性和虫数减少.对于血吸虫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 南瓜子也有效的驱绦虫剂,且没有毒性和任何(本文由新易搜网,营养健康网,

为什么会得钩虫病

钩虫感染(95%): 主要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或美洲钩口线虫两种钩虫,主要导致皮肤、小肠和肺发生病变。 皮炎:钩蚴性皮炎可见局部血管扩张、出血、血清渗出。在真皮内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在结缔组织、淋巴管和血管内有时可见到幼虫。 小肠:钩虫成虫以口囊吸附在小肠粘膜绒毛上,造成多数出血点及小溃疡。常见者为散在、直径3~5mm的浅层出血或糜烂,其次为大块深及粘膜下层甚至肌层的出血性瘀癍。溃疡周围粘膜层、固有层及粘膜下层常有水肿及中性、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肺:肺组织有点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