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医保健方法有哪些呢
儿童中医保健方法有哪些呢
(一)饮食调养
1.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3.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4. 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二)起居调摄
1.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 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 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 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
(三)推拿方法
1. 摩腹
(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2. 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2)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
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3)功效: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
3. 穴位按揉
(1)足三里穴
①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②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2)迎香穴
①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②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3)四神聪穴
①位置: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
②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4. 注意事项
(1)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
(2)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3)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4)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5)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
肾炎的中医保健疗法
乌鱼汤
每次可用新鲜乌鱼1条(约100-150克),去鳞和内脏洗净,冬瓜500克(连皮),赤小豆60克,加葱头5枚,清水适量,煲汤服用,不要加盐,适用于急性肾炎患者恢复期。
绿豆汤
绿豆90克,赤小豆30克,加熟附片6克煮汤,空腹饮,每天1剂,每天3次,适用于急性肾炎水肿患者。
藕节茶
藕节10只,白茅根100克,水煎当茶饮之,可治肾炎血尿。
车前蔓竹叶茶
车前草80克,竹叶20克,生甘草10克,煎汤加糖适量,水煎代茶饮用,发作期每日1剂。治肾盂肾炎。
柴胡栀子茶
柴胡6克,龙胆草10克,白芍6克,栀子10克,水煎代茶饮用。每日1—2剂,治肾盂肾炎肝胆郁热者。
豆芽汁
鲜绿豆芽500克,榨汁加白糖适量,频频水煎代茶饮用,治肾盂肾炎阳虚湿热者。
瓜皮汤
用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各30克,煮水饮服,可治各种水肿、肾炎。
蜈蚣鸡蛋
新鲜鸡蛋打一小口,把蛋清和蛋黄搅匀,再将蜈蚣1条捣末放人有口的鸡蛋内,再搅匀,蒸15分钟即可,取出食用。每天服用1只蜈蚣鸡蛋,治肾炎蛋白尿。
蚕豆猪肉
陈蚕豆200克,猪肉200克炖煮服用。若加以冬瓜皮和黄豆同煮,消炎退水肿效果会更好。
中医哪些是特别的养生方法
中医保健与养生的方法 要多运动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动则养形,而活则血流。因此锻炼和运动也是中医养生和保健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相信大家都知道,适当的运动能够使人健康和长寿。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想远离疾病的困扰,就一定要多多的运动。在闲暇的时间里,我们可以通过爬山游泳以及慢跑等多种方式来达到运动的目的。同时在运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持之以恒。
中医保健与养生的方法 调养精神
调养精神也是中医保健和养生之中另一个不能缺少的方法。其实调养精神并不是单指我们需要保持精神上的平缓,同时还要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当我们受到打击正处于激动和焦虑以及难过的心境时,应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恢复内心的平静,这样才更加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同西医的保健方法一样,中医保健与养生的方法也是运动和精神,只有将这方面综合起来并且做到,才能够使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健康,也会增加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因此朋友们,不妨赶紧学习起来,记得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可半途而废。
中医谈春季儿童保健的7大要点
春意融融,室外活动
入春之后,天气由寒转温,大地开始解冻,草木逐渐萌发新芽,明媚的春光照在身上格外温暖,绿地的负氧离子也在增加。而且经过了一冬的闭藏,人体的气血也随着春天的到来开始萌动、流通,孩子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也活跃起来,这时候增加室外活动,带孩子到室外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正好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舒展筋骨,促进生长。
暖融融的阳光照在身上,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获得维生素D,摄取钙和磷,让骨骼长得结实,对增强免疫能力也有好处。
春寒料峭,莫忘春捂
早春气候多变,冷暖莫测,昼夜温差大。春寒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寒冷,但由于春天机体气血流通,汗孔张开,皮肤不像冬天那么紧致,对外界病邪的防御能力相对降低了,如果冬装脱下太快,遇到倒春寒反而更容易引起不适。而且入春后,外界的病菌、病毒也滋生、活跃起来,流感、手足口病、腮腺炎、流脑、水痘、麻疹、风疹等疾病的春季发病率都比较高,所以不要让孩子太快脱下冬装,衣服要随着外界冷热的变化及时增减。
寒从脚下起,脚的保暖很重要,这时穿衣要注意下厚上薄。头是阳经会合之处,阳气旺盛,除了囟门未闭的小宝宝需注意头部保暖外,大点的孩子就不用再捂着厚帽子了,头可以凉些,以便祛散内火。
春气升发,芽菜春饼
入春之时,阳气初升,万物随阳而生,但力有不足。传统习俗认为,芽苗类的食物最具有升发之性,入其时节吃这些食物,有助于阳气勃发,生机旺盛,加强升发的力量。民间有立春吃春饼、春卷的习俗,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早春时节可适当选择一些芽苗类的蔬菜给孩子吃,如豆芽、香椿芽、荠菜、春笋等。
此外,古人还有“造五辛盘、以五香沐浴”的习俗,我们也可以效仿,给孩子佩带一个小香囊,嗅嗅花香之气,或者用白芷、桃枝皮、青木香等煮水给孩子洗澡,既可以养生,又可以增加生活情趣。
春风和煦,调畅情绪
中医认为,肝脏气机舒畅与人的情绪好坏关系非常密切。肝脏对应的是春季,也需要升发。如果情绪抑郁、烦恼会伤及肝。
人的心情变化就好像天气一样,春风和煦、微风轻拂时,情绪也开朗、舒畅;如果心情不好,就像狂风大作的天气那样,会吵闹,会抑郁。春天人的情绪容易兴奋,起伏较大。孩子的脏腑稚嫩,调控能力不足,情绪波动会更厉害。
知道了这一特点,我们更要多包容孩子,尽量帮助他稳定情绪,消除不安,多给他一些关注、爱抚,而不要过多地挑逗孩子,以免把他惹恼了。遇到孩子哭闹时,不必责备他、惩罚他,你的不冷静会令孩子更加不安。
春暖花开,慎防过敏
春天生机盎然,百花争艳,春风拂动,这一切美好的景象,却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春天空气中花粉、粉尘的含量会明显升高。再加上刚刚换季,人体的调节还没有完全适应,外出活动又增多,所以春季是容易引发过敏的季节。有些比较敏感的孩子,遇到花粉、灰尘、冷风或刺激气味,就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喘粗气、拉肚子、皮肤上起小红疹或红斑等过敏反应。
如果孩子对粉尘敏感,要注意远离致敏的粉尘或刺激物,外出时可以戴上口罩,减少皮肤的祼露。另外,通过改善体质,大多数孩子都能降低敏感性,减少严重过敏病症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合理膳食,积极锻炼身体,身体的免疫力提高了,过敏的机会也会随之降低。
春干风燥,润肤喝水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越小,体内的含水量就越大,所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分。
但春季风干物燥,北方地区尤其严重,而此时阳气萌动,代谢活也开跃,孩子又爱动,一刻也闲不住,这些都会消耗大量的水分,但他们又不会自己找水喝,所以容易出现口唇干裂、皮肤干燥的情况,这个时节的补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每次给孩子洗脸、洗澡后,都要及时给他涂抹柔和的润肤霜,特别是脸颊、手背、脚踝等常暴露的部位。还要让孩子经常喝白开水,并适当增加新鲜的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不过,高甜度、高浓度的饮料或果汁不要喝太多。
春色满园,远眺明目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在春天肝气旺盛的时候,做些有益明目的事情可以事半功倍 。天暖和了,要经常带孩子到户外,看看远处的花草、树木,还可以带着孩子到郊外,看看绿色田野,如画山水,一起放放风筝,这不仅能调节视力,放松身心,更能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亲子时刻。春天给孩子适当吃些动物肝,既可以补肝,对眼睛的发育也有好处。
要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好的用眼习惯,不要让他花太多的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和手机游戏,炫目的动态画面虽然很漂亮,对孩子的吸引力也大,但很容易让孩子的眼睛疲劳。而户外柔和的静态美景则可以让眼睛休息一下,让人们放松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早泄的中医保健方法
早泄的中医保健主要是指自我按摩,自我按摩是治疗早泄的一种常用保健方法。按摩时宜衣着宽松,全身放松,思想集中,排除杂念,呼吸自然,不能屏气。自我按摩的基本治法如下:
1.腹部操作 取仰卧位,先用右(或左)掌根揉神阙穴,以脐下有温热感为度。再用掌摩法摩小腹部,时间约5min。然后用拇指按揉气海、关元、中极穴各1~2min。
2.腰骶部操作 取坐位,先用两掌同时按揉两侧腰骶部,时间约5min。再用两拇指按揉肾俞、命门穴,各1~2min。然后用右掌横擦肾俞、命门、八醪穴部位,以透热为度。
3.四肢部操作 取坐位,先用右拇指按揉左侧合谷穴1min,后用左拇指按揉右侧合谷穴1~2min。再用拇指按揉两侧三阴交、太溪穴各1~2min。然后用掌按揉两侧大腿、小腿的内侧,时间约5min。或者点按两侧三阴交,轮流进行,点按时做收腹提肛动作。每日1~2次,每次30~40min。
4.辨证施治加其他穴位
(1)如果虚烦不眠,阳事易举,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则加用:①拇指按揉内关、神门、曲池、曲泽,每穴约1min;②右手掌擦左涌泉穴,左手掌擦右涌泉穴,均以透热为度。
(2)若胆怯心悸,性欲淡漠,恐惧不安,一交即泄,则加用:指按揉百会、四神聪、神门、心俞、胆俞、大陵、丘墟,每穴约1min。
(3)如精神抑郁,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则加用:指按揉内关、膻中、太冲,每穴约1min。
(4)若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可加用:①指按揉心俞、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每穴约1min;②直擦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产后中医保健小常识
1、饮食调养:
产妇饮食宜清淡温和,特别在产后5~7天之内,应以米粥、软饭、面条、蛋汤等为主,不要吃大蒜、辣椒、韭菜等,更不要饮酒。产后最初几天应吃易消化,富含营养而不油腻的食物为宜。如粥、面汤之类。以后根据产妇的食欲逐渐加饭量。为了母亲和孩子的健康,要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如蛋、肉、鸡、豆类、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饮食营养要搭配得当,多样化,荤素菜都吃。不要忌口,并要多喝汤水,以保证乳汁的分泌。
2、调整情绪:
产后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由于胎儿娩出后,体内的激素水平下降,有些产妇会情绪波动,再加上分娩后的疲劳,惦挂孩子夜间哺乳等,导致有些产妇情绪低落,忧郁哭泣。此时一定要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克服自己的低落情绪。
3、充分休息:
产妇分娩的第1周,不论何时均要做到,能睡就去睡,不要以为应该节省些睡眠的时间去,h做以前没有时间做的许多事情。哺乳的母亲在时间上要与婴儿同步,孩子睡觉时应抓紧休息,这样既可得到充分休息,又可保证足够的乳汁。
4、定时喂乳:
产妇分娩后的第二天,母亲就可以让婴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的分泌。一般情况下,初产妇产后3天,经产妇产后2天开始分泌乳汁。最初仅分泌少量黄色稀薄的乳汁,称为初乳。以后乳房发胀,乳量开始增多,乳汁为乳白色。产妇每天要用肥皂和温水擦洗乳房及乳头,喂奶前要洗手,要养成定时喂乳的习惯,每3~4小时1次,每次哺乳不超过20分钟。要两侧乳房交替哺喂。
5、个人卫生:
正常分娩后,产妇可以洗头、洗澡(宜在分娩后3~7天开始)、刷牙(要注意用温水漱口);冬季每隔两三天揩揩身,夏天洗淋浴,不可盆浴,无论冬夏沐浴后均应擦干头发和身体,以免受凉。洗澡之外,应勤洗外阴;洗头、洗脚用温水不会落下产后病;指甲要常剪,以免损伤婴儿柔嫩的皮肤。
6、防止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是指由于细菌侵入阴道而引起的,是产妇产后较易患的比较严重的疾病,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2周以上,恶露依然出血如月经量,应即就诊,不可拖延。产妇发生产褥感染后,由于感染部位不同,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一样,有会阴裂伤和缝线伤口感染、阴道感染、子宫内膜感染等。一旦发生感染,须立即治疗,以免扩散。特别是产后出现体温升高,不要自以为感冒而忽略,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为防止产褥期感染,要注意预防。
7、产后复查:
产后6~8周左右,应带着婴儿一起到附近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检查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和子宫位置,以及全身器官和组织的恢复情况。同时要检查婴儿的发育和喂养情况,以便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8、运动调养:
产后2~3天就可起床适当活动,使气血流畅。勿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约2周后可逐渐开始产后保健运动,以增强体质和恢复体形。但不宜过早下蹲或下腹用力,以防子宫脱垂。根据自己的体能,可选用一些传统的健身功法,如太极拳、太极剑、保健功等。常练可以固肾气,壮筋骨。
性功能的中医保健
中药熏蒸疗法——中医治疗性功能障碍
1.传统中医理论,中医药物理疗
2.药物熏蒸,定向渗透
3.物理疗法,轻松安全
中药外治疗法的分支。中药熏蒸疗法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被称为“烘雅”。
中药熏蒸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这种方法最早用于临床的自先秦就有记载,后世不乏其术。到清代,中药熏蒸趋于成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熏蒸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亦有相应发展,逐渐泛用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疾病的诸多方面。
儿童中医养生方法
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2)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3)功效: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
穴位按揉
(1)足三里穴
①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②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2)迎香穴
①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②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3)四神聪穴
①位置: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
②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这些方法都是可以用来给儿童养生的方法,在给孩子养生的时候药物量必须要注意,不要方太多了,必须要少添加,这样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在儿童选择中医养生的时候必须要加强孩子的身体锻炼,让孩子身体坚强,平时多带孩子去爬山,通过爬山来锻炼孩子的能力。
中医保健养生食疗
1这位患者你好,一般男性如果生活无节的话,比如说经常性地吸烟啊、饮酒啊还有作息根本就没有一定的规律啊,都是会引起男性生殖健康以及性生活方面的功能减弱的,男性最好规律生活,还要避免过度劳累。
2男人如果过度地疲惫和劳累的话,就是会损伤自己的肾脏致使自己肾虚的。这种情况就需要补肾了。可采取胡萝卜羹补肾,患者可以取两根干净的胡萝卜,然后将胡萝卜切成细线,再将胡萝卜与冷牛奶(加热过的最好)150克左右混合地搅匀。
3搅拌均匀胡萝卜和牛奶之后,再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盐。待盐分融化之后,就每天一杯进行饮用,分3次进行服用,连续服用一周基本上就可以看到效果的,简单易行,还省钱,还有效果,很不错的。
胃疼的中医保健方法
1、每天捏一捏小腿肚部位:小腿肚内侧1/3处的肌肉部分(腓肠肌内侧缘)。
方法:用手捏住上述部分肌肉,拇指与四指相对,稍用力按捏,以自觉有较强的酸痛为度。自上而下按捏,再自下而上按捏。一般以各15—30次为宜。根据疼痛情况,酌情加减。每日可进行1—3次。注意在按捏过程中,应有揉的动作——酸痛感强,止痛效果好,不可因怕有酸痛感而不用力。此法对急性发作的胃疼效果较好。慢性胃病发作时,运用此法也同样有效。
2、每天做一做鼓漱、揉一揉腹,止痛之后,为巩固疗效,还可加做两种辅助治疗。
①鼓漱:闭口,用舌沿牙齿边缘左右搅动各24次,然后,闭口鼓腮,做漱口动作,待口中津液充满时,分三口慢慢下咽。此法长练,可益胃消食,增强胃肠功能。
②揉腹:每当饭后,可适当散步,然后,或卧或坐,用手揉腹。先将双手搓热,分别以左、右手,按顺或逆时针方向,按揉上腹部,各做30次左右,此法可增强胃肠机能,对治疗肠胃病有一定效果。如此坚持一段时间,不仅胃疼可止,有胃肠病者,也可渐愈。
儿童中医按摩的方法
儿童中医按摩的方法
1、预防感冒法:操作者先将双掌对合,来回快速搓摩,使之发热,然后迅速推擦小儿面颊20~30次,注意用力应轻快柔和,或推摩前事先涂抹适量爽身粉。用食指揉迎香穴(鼻翼旁0.5寸)1分钟,推擦胸背各3~5遍,按揉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1分钟,揉外劳宫穴(握拳,中指尖下是也)100次。上法能宣肺利窍,固表通阳,预防感冒和支气管炎。一般每日操作1~2次,应注意保持室内温暖,施毕立即穿好衣服。
2、健脾益胃法:先嘱小儿仰卧位,操作者以中指按揉中脘穴(脐上4寸)3分钟,摩腹3分钟;然后改为坐位,施搓摩胁肋2分钟;最后取俯卧位,在小儿背腰部捏脊3~5遍,重点在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胃俞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等部位用力向上提拿;再按揉双侧足三里穴(髌骨下缘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1分钟。本法能健脾益胃,增进食欲,强身健体,促进发育。一般在空腹时施术操作,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穴位的按摩能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很好的改善,并且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任何的副作用,上面就是对儿童中医按摩的方法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就能更好的对身体进行调理了,另外秋季天气转凉一定要注意孩子身体的保暖、
产后中医保健小常识
产后妈妈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的调理,身体基本恢复,包括会阴侧切的伤口也都愈合了。可是,当新爸爸新妈妈产后第一次同房的时候却见红了。那么产后同房后见红怎么回事呢?会阴切口的伤口一般需7天才能愈合,并将缝拆除。1、饮食调养:
产妇饮食宜清淡温和,特别在产后5~7天之内,应以米粥、软饭、面条、蛋汤等为主,不要吃大蒜、辣椒、韭菜等,更不要饮酒。产后最初几天应吃易消化,富含营养而不油腻的食物为宜。如粥、面汤之类。以后根据产妇的食欲逐渐加饭量。为了母亲和孩子的健康,要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如蛋、肉、鸡、豆类、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饮食营养要搭配得当,多样化,荤素菜都吃。不要忌口,并要多喝汤水,以保证乳汁的分泌。
2、调整情绪:
产后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由于胎儿娩出后,体内的激素水平下降,有些产妇会情绪波动,再加上分娩后的疲劳,惦挂孩子夜间哺乳等,导致有些产妇情绪低落,忧郁哭泣。此时一定要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克服自己的低落情绪。
3、充分休息:
产妇分娩的第1周,不论何时均要做到,能睡就去睡,不要以为应该节省些睡眠的时间去,h做以前没有时间做的许多事情。哺乳的母亲在时间上要与婴儿同步,孩子睡觉时应抓紧休息,这样既可得到充分休息,又可保证足够的乳汁。
儿童保健 小儿便秘中医如何治疗
便秘是小儿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让父母担心不已。中医常将小儿便秘分为实热、阴虚、食积三种类型。现将各类型的症状特点及饮食原则介绍如下。
中药治疗便秘4妙方
1、小儿化食丹
消食导滞作用比较强,适合用于食积便秘。本药为小蜜丸,1岁以内每次服半丸,2~3岁每次服1丸,每日2次。
2、麻仁润肠丸
主要作用是润肠通便,适合用于阴虚便秘。本药为蜜丸,2~3岁每次服半丸,每日2次。
3、一捻金
具有泻热通便作用,适合用于实热便秘和食积便秘,排便作用发挥比较快。本药为散剂和胶囊两种剂型,服用起来比较方便。1岁以内每次服0.5~1.0克,2~3岁每次服1.5克,最好用蜂蜜水调服,每日2次。
4、保和丸
具有消食导滞作用,作用比较缓和,可以连续服用,适合于食积便秘,便秘程度不重的小儿。本药为小水丸,2~3岁每次服半袋,每日2次。
足疗法
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药外治疗法疗效明显,且药源方便,作用平稳,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现介绍几则足疗效方,供选用。
1、清热导滞:芒硝5克,研为细末,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处,每日1换,连续3~5天。
2、清热导滞,消积化食:生大黄、焦山楂各等量。将二药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儿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
3、清热消积,导滞通便:大黄5~10克,研为细末,醋调为稀糊状,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双足心涌泉穴,10~15小时后取下,-般用药一次即效。
儿童保健 中医解读小儿癫痫
中医将癫痫分为惊痫、风痫、痰痫、瘀血痫4种类型。
惊痫
发作时吐舌,惊叫,急啼,不安,如将被人捕捉,苔薄白。
风痫
发作时神志昏迷,两目窜视或斜视,面色红赤,手指抽动,颈项强直。
痰痫
发作时痰涎壅盛,喉间痰鸣,口角流涎,神志模糊,犹如痴呆,或见失神,面色苍白,手足抽搐不厉害。
瘀血痫
有外伤史或产伤史,发作时头晕眩仆,神昏,四肢抽搐,大便坚硬,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色紫,面色青,舌有瘀斑。
若癫痫反复发作,次数频繁,病程迁延或失治误治,则可转变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一般以脾虚较为常见,平素可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眩晕时作,胃口差,大便稀。脾虚日久可致肾虚,最后形成脾肾阳虚之证。患儿平时可在脾虚的基础上兼见智力迟钝、腰膝酸软,四肢不温等。
癫痫的中医治疗应分清标本虚实,实证以治标为主,着重豁痰息风,镇惊开窍。惊痫者,治以镇惊安神;痰痫者,治以豁痰开窍;风痫者,治以息风止痉;瘀血痫者,治以化瘀通窍。虚证以治本为重,或健脾化痰,或补益脾肾。癫痫持续状态应采用中西药配合抢救。本病治疗强调早期、长期规律用药。
老年人夏季中医保健
第一:老年人夏季饮食
相比于年轻人来说,老年人的肠胃功能比较的的弱,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事物都容易变得腐烂和变质,所以这个时候老年人的饮食需要特别的注意,不能够吃已经变质的食物,放入冰箱之中的食物也需要加热之后才能够服用。另外,夏季饮食要清淡为主,同时不能够太过于冰凉,口味也不能够太硬,另外,吃东西不能够过量,否则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另外,如果出现了饮食不当导致的呕吐以及拉肚子等等的情况,那么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老年人的夏季一日三餐都要以清淡为主,同时还需要补充足够大是水分,例如绿茶、果汁、白开水、豆浆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另外在服用蔬菜的时候,能够生吃的最好生吃,这样能够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食物之中的营养物质不被破坏。粗粮和细粮在服用的时候需要互相的搭配,荤腥的食物和蔬菜之间也要互相的搭配,夏季饮食应该以各种蔬菜为主,然后适当的增加一些肉类食物,按时吃饭,少吃一些生冷的食物。
另外,老年人的肠胃消化能力比较差,所以日常饮食要以一些容易消化并且有营养的食物为主,然后适当的增加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粥类食物。不过,对于一些油条、肥肉这些肥腻以及重油食物应该少吃,防止出现夏季上火。
第二:老年人夏季运动
夏季是一年四季之中心火最为旺盛的一个季节,所以一定要注意日常休息,做到早睡早起身体好,同时佐以一些适当的运动非常的有必要,例如一些慢跑、游泳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体的心肺能力。除此之外,老年人还应该有意识的控制呼吸频率或者是进行深呼吸,这些都能够很好的提高肺活量,对于改善大脑的供血情况以及提高体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中午的时候,老年人还应该进行适当的午休,这样能够很好的保持精力。不过,夏季天气炎热,为了达到降温的效果,人体之中的毛孔都是属于一个扩张的状态之中,这个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风邪入侵的情况,所以老年人不要在露天或者是大树底下睡觉。另外,老年人虽然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但是运动强度要好好的控制,如果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一定要在有家人陪同的情况下进行,并且还要随身携带药物。
第三:老年人夏季心理
老年人夏季中医保健需要特别注意静心养生,需要做到几点:第一遇到事情要冷静,心平气和,由于天气炎热人体之中阳气生发,这就导致我们很容易出现心烦气躁的情况。老年人在这种环境之中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让心情处于一个平静的状态之中,不要过于劳累或者是情绪过于激动,良好的心态能够有效的保健身体健康; 第二则是需要根据天气的特征来改变自己的作息时间,并且很好的安排自己的工作以及学习;第三则是要保持室内通风,因为如果室内保持通风可以很好的消散暑热,人体就会感觉到凉快,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清洁空气,避免出现空气污染;最后则是要给自己一个足够的休息时间,因为人们的情绪和睡眠情况是直接挂钩的,如果睡眠不足,很容易变得心情不好。所以说,夏季不仅要在饮食上进行保健,在睡眠上也许要特别的注意。
第四:老年人夏季防护
夏天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之中,这样很容易患有空调病。特别是在睡觉的时候,不要一直使用空调或者是风扇。另外,夏季出汗比较多,所以很容易出现痱子或者是湿疹等等情况,所以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的干爽以及清洁,这样才能够做好老年人夏季中医保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