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捏脊的好处
小儿捏脊的好处
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如果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肺系疾病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阴阳不调。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夜啼、睡眠不安中医有句古话:胃不和则卧不安。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胃脘饱胀的现象,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遗尿、多汗通过捏脊来刺激人体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捏脊治婴幼儿腹泻的方法
小儿捏脊是小儿推拿术中的一种,它适合半岁到7岁的宝宝,它可以帮助宝宝房子防治多种疾病,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儿捏脊的操作方法,小儿捏脊治疗腹泻的方法。
小儿捏脊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描述,是目前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经后世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成为捏脊疗法。
小儿捏脊的操作方法
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程。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小儿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上述小儿捏脊的两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
捏脊治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捏脊疗法对缓解婴幼儿腹泻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患儿俯卧,医生以两手拇指、食指顶住病儿皮肤,自长强穴(尾骨部)沿脊柱两侧至大椎穴(平肩处)提拿皮肉,中间不要脱手,连捏3~5遍,每日1次。
此外,调整饮食对防治婴幼儿腹泻也很重要。一般轻度腹泻仍可喂母乳,但应缩短喂奶时间,延长间隔时间。如牛奶喂养,应将牛奶比平常更稀释些,并去掉上面一层奶皮。稍大的幼儿,应给易于消化的粥类。腹泻重者,应暂时禁食6~8小时,使胃肠道得到很好的休息。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小儿捏脊的方法及腹泻的捏脊方法,捏脊对宝宝很有好处,爸爸妈妈们可以学一学,睡前给宝宝捏一捏,宝宝会很舒服的。
小儿推拿捏脊的作用 小儿推拿捏脊宜忌
适应证:疳积,消化不良,腹泻,佝偻病,厌食,小儿保健。
禁忌证:急性传染病,出血性疾病,皮肤破损处,极度虚弱的患儿,严重的心脏,肝,肾疾病。
捏脊能提高小儿的免疫力
捏脊主要针对小儿慢性的营养障碍症。
这种病的症状是经常出现腹泻或呕吐、大便时烂时硬、身体日渐消瘦、不想吃东西、精神困倦、好哭、夜睡多汗、烂口角等情况。
民间凡遇到小儿出现上面症状,都喜欢采用这种疗法治疗。
操作方法:
小儿俯卧,操作者以食指抵于小儿背脊之上,拇指与食指挟住小儿背脊皮肤,拇指后退,食指向前,作翻卷动作,自小儿臀部尾椎开始,左右手交替自下向上翻卷移动,直至背颈交界处的大椎穴,每捏3把,将皮肤提一提。如此,反复5趟,每天1次。操作时用力适当,不要拧转,操作时沿脊柱直线前进,不要歪斜。开始时可能动作迟钝,不灵巧,但操作几次后动作就会熟练,小儿感觉舒适。现在夏季正是做捏脊保健的好时节。
小儿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
禁忌:
脊柱部皮肤破损,或患有疖肿、皮肤病者,不可使用本疗法。
伴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注意事项:
1.施术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手法宜轻柔。
2.体质较差的小儿每日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也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3.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两小时后再进行。
小儿捏脊的注意事项
捏脊要注意什么
时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捏脊前要露出整个背部,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松。
温度: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温暖,手法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时间: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手法: ①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②要捏捻,不可拧转。③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年龄: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婴儿必须在会翻身自行俯卧时才可以给予捏脊疗法,若婴儿太小,就强行将其行俯卧位,可能造成婴儿不必要的扭伤,甚至在捏脊过程中出现窒息。
禁忌:宝宝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及发高烧时要暂停。
捏脊的注意事项 捏脊介质的选用
1.万花油:最常用的介质,具有活血祛风,通络止痛之功,适宜于小儿感冒,瘙痒等症,捏脊选用红花油润滑作用好,且性偏温和,对小儿皮肤刺激不大。
2.生姜汁:取生姜榨汁做捏脊介质,有温经散寒解表作用,适宜于风寒所致的感冒,头痛和受凉引起的脘腹疼痛。
3.白酒:白酒具有散寒通络,开窍通滞的作用,发热者可降温,小儿发热,跌打损伤可用。
4.爽身粉:爽身粉有清热除湿,防损止痒作用,多用于夏季小儿捏脊。
5.鸡蛋白:鸡蛋白具有健脾消食,润泽肌肤,清凉退热之效,适宜于小儿感冒及食积等病症。
6.麻油:麻油具有祛风清热,和血补虚,润燥健脾之效,多用于小儿疳积,脾胃虚弱,肌肤无力等症。
7.薄荷水:薄荷水有清凉解表,清暑退热之效,适宜于治疗一切热证,尤其适宜夏天治疗时用,可接外感风热邪毒,由于薄荷水本身刺激性较大,抹于皮肤上常有发热的感觉,所以皮肤娇嫩的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应用较少。
小儿推拿捏脊时间 捏脊的禁忌证
凡是患有影响脊背操作的某些病证或一些严重疾病的小儿,都不适合捏脊。
1.背部皮肤有烧伤,烫伤,开放性创伤及血液病的患儿,捏脊手法可引起局部出血,感染加重。
2.如果小儿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捏脊操作时由于小儿哭闹,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意外的险情,因此,这类小儿不要捏脊为好。
3.小儿正患有某些急性热性病如麻疹,肺炎,细菌性痢疾等,捏脊对于此类疾病效果不明显,所以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4.小儿如患有某些出血性疾病,由于捏拿或小儿苦恼,都有可能加重局部或全身的出血倾向,因此不适宜捏脊。
小儿捏脊治疗什么
小儿感冒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以舒服为主,操作者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对应钳形用力,从第2腰椎(也就是腰背部正中间,俗称腰眼的位置),即两腰眼正中开始,沿脊椎向上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一直到第1胸椎两侧肌肉为止,反复操作4-6遍,从第2遍开始,家长在捏脊过程中加入重提手法,捏3下,提1下,当按捏至背部大杼穴时,稍用力向上提3次,然后配合按,擦大杼,擦上背部。
常用按摩方法:两手拇指分别放在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大杼穴,用指端点按,要有一定力度,一按一松,重复21次;再用两手拇指指腹推擦大杼1分钟;最后家长两手张开,分别按放在背部两侧,做推擦活动,从颈后的后脑勺开始,沿着脊椎骨椎一直擦至第12胸椎处,连擦3分钟。
小儿咳嗽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以舒服为主。操作者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对应钳形用力,常规捏脊4-6遍,从第2遍开始,在捏脊过程中加入重提手法,捏3下,提1下。其中,对于急性疾病引起的咳嗽,从大椎穴提向长强穴,当按捏至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肺俞穴处时,用力上提及重按3次,配合按揉天突,清肺经等手法;对于慢性疾病引起的咳嗽,从长强捏向大椎,手法缓和轻柔,当按捏至脾俞,肺俞穴处时,用力上提及按揉3次,然后配合按揉天突,清肺经,掐,擦至阳,拍上背等手法。
常用按摩方法:操作者用拇指指端轻轻按揉位于胸骨上窝正中的天突穴10-15次;再用拇指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200-400次,即清肺经;再用一手拇指或食指按放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的至阳穴,用指端甲缘按掐,一掐一松,连掐21次,也可配合用掌根按揉;最后将一手拇指或食指按放在至阳穴处,用指腹推擦3分钟。
小儿腹泻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家长用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向大椎穴方向捏按4-6遍,从第2遍开始,采用重体手法,每捏3下,提拿1次,当按捏至腰部腰俞处时,稍用力上提3次,然后配合掐,推腰俞,推上七节。
常用按摩法:用两手拇指按放在骶部骶管裂孔处的腰俞穴,以指端甲缘着力按掐,一掐一松,连掐21次;再用一手拇指指腹着力,向大椎穴方向推腰俞穴3分钟;接着以大拇指指腹在尾骶部推擦,每推擦数次后向上移动一些,推擦至第2腰椎处为止,推擦方向宜从下向上,反复推擦200-400次;最后用拇指指腹轻按于龟尾穴上,做轻柔缓和的回旋转动,反复揉动200-400次。
小儿便秘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家长用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向大椎穴方向捏按4-6遍,从第2遍开始,采用重提手法,每捏3下,提拿1次,当按捏至骶部长强穴处时,稍用力向上提3次,然后配合按,揉长强,推下七节,揉龟尾,清大肠。
常用按摩法:按摩者一手拇指按放在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中点的长强处,用指端点按,一按一松,连按21次;再用指腹按揉,力度可先轻后重,然后再轻,反复按揉3分钟。接着用食指和拇指指腹在第2腰椎处推擦,每推擦数次后向下移动一些,推擦至腰骶部尾椎骨尖端位置。推擦方法宜从上向下,反复推擦200-400,然后轻轻揉龟尾200-400次,再重复推下七节。最后将孩子食指伸直,用拇指从孩子户口向食指指尖方向推擦,用力要均匀,连推200-400次。
小儿厌食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家长用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向大椎捏脊4-6遍,从第2遍开始,采用重提手法,每捏3下,提1下,当按捏至背部的脾俞和胃俞,稍用力向上提3次,然后配合按揉脾俞,胃俞,分推上背部,补脾经,揉板门等。
常用按摩法:先用拇指分别按在小儿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脾俞穴上,用指端着力点按,一按一松,连按21次,再用两手拇指指腹按揉脾俞穴3分钟;接着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患儿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胃俞穴,用指端着力点按,一按一松,连按21次;然后再用两手拇指指腹按揉脾俞3分钟;然后用两手掌分别按在第1胸椎两侧肌肉上,自上而下从中间向两侧分推,自第1胸椎开始,每推数次后向下移动一点,至第12胸椎为1遍,连推5-6遍。
小儿疳积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家长用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向大椎捏脊4-6遍,从第2遍开始,采用重提手法,每捏3下,提1下,当按捏至背部的胃仓穴时,稍用力向上提3次,然后配合揉,分推胃仓,补脾经,揉板门等手法。
常用按摩法:按摩者先用拇指分别按放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的胃仓穴,用指腹着力按揉,至孩子感觉有酸胀感,连续按揉3分钟;再将两手拇指分别放在两侧胃仓穴处,在下按的同时,顺着肋骨方向分别向两侧分推,连推3分钟;接着补脾经200-400次,或由拇指桡侧由指尖推向指根方向,揉板门200-400次。
小儿捏脊的基本手法
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相对合,夹持脊柱两侧的肌肤,拇指向前推动,从骶椎两侧边捏边向枕部推动;
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夹持脊柱两侧的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从骶椎两侧边捻边向枕部推动。
这两种方法可以根据操作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一般从骶椎两侧捏向枕部为一遍,连作5遍为一次,可以视其小儿的病情以及耐受能力作1~2次,每日早晨或晚上睡前进行。
小儿捏脊有什么作用
小儿捏脊对提高孩子健康程度方面有许多的作用,比如可以提高孩子免疫力,对于小儿的一些怪癖如胆小、爱哭,咬指甲,脾气暴躁等也有明显改善的效果。
1、小儿捏脊疗法非常适合应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所引起的疳积、消化不良、厌食、慢性腹泻、呕吐、便秘,或者肺气虚引起的慢性咳嗽、哮喘缓解期等慢性疾病。
2、肺系疾病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阴阳不调。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3、夜啼、睡眠不安。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胃脘饱胀的现象,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
4、对于健康的孩子来说,小儿捏脊还可以提高其智力,捏脊可使孩子五脏六腑功能更快地趋于完善,通过提升其脏腑功能和加强全身气血运行间接达到增智的效果。
5、小儿捏脊会大大刺激人体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能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小儿捏脊可以治什么病
1.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如果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2.肺系疾病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阴阳不调。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3.夜啼、睡眠不安。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胃脘饱胀的现象,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
4.通过捏脊来刺激人体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捏脊治婴幼儿腹泻的方法
小儿捏脊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描述,是目前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经后世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成为捏脊疗法。
小儿捏脊的操作方法
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程。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小儿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上述小儿捏脊的两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
小儿捏脊的基本手法
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小宝宝生病了,父母往往不怎么敢孩子吃太多药,这个时候就可以试试中医捏脊的方法,像婴儿腹泻、不爱吃饭都可以通过捏脊的方法来缓解,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儿捏脊的基本手法。
用捏脊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这在古代中医有关文献中早有记载。由于此种疗法操作简单,易学易会,又不需要特殊的器械和药物,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中医师、推拿师多数会用此法来治疗一些儿科病症。只要病症适宜,手法应用适当,还真的有神奇疗效,堪称中医儿科一绝。
小儿捏脊的基本手法
小儿捏脊疗法是按摩手法中的捏、推、捻、揉、提等多种手法的巧妙组合,并作用于小儿腰背脊柱两侧肌肉的一种治疗方法。
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相对合,夹持脊柱两侧的肌肤,拇指向前推动,从骶椎两侧边捏边向枕部推动;
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夹持脊柱两侧的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从骶椎两侧边捻边向枕部推动。
这两种方法可以根据操作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一般从骶椎两侧捏向枕部为一遍,连作5遍为一次,可以视其小儿的病情以及耐受能力作1~2次,每日早晨或晚上睡前进行。
小儿捏脊体位很重要
在给小儿作捏脊治疗时,应首先选择好小儿的体位。体位应舒适自然,安静不动或动作不很大又便于操作,最好是伏在大人的身上或大腿上,年龄稍大一些的可趴在床上。治疗前操作者应洗净双手,将小儿的上衣松开或脱去,暴露整个背部。但要注意室内的温度,避免小儿受凉。捏脊完后不要马上进食更不要喝冷饮。在捏脊时手法一定要做到轻柔和缓、灵活、自然,两手用力要均匀一致,前进的速度和手法的频率不应太快。捏起的皮肤要多,如果捏起的皮肤太少,小儿会有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而哭啼,不愿接受治疗。在给小儿运用捏脊疗法之前,操作者最好能在自己的腿上或其它大人的身上反复练习,认真体会自己手法是否正确,轻重是否适宜,待熟练后再给小儿捏脊。如果小儿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或皮肤病等,就不可施用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不用药物而且比较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中医认为它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能力等作用。特别在健脾和胃,调节胃肠功能方面尤为突出。近年来,医学工作者通过实验证实,捏脊能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清淀粉酶指数。提高小儿免疫功能和加强小肠吸收功能的作用。它对小儿疳积、食滞、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尿频、咳喘、夜啼等病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当小宝宝患有以上病症时,家长不妨试一试捏脊疗法,它将会使小宝宝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