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如何鉴别
胆管癌如何鉴别
1.胆管良性疾病
(1)胆管良性肿瘤:
在病史、体检和直接胆道造影中,胆管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很难,一般需依赖于组织学、细胞学检查。但如术前发现转移病灶者肯定为恶性。
(2)胆总管结石:
病史较长,多有发作性腹痛史,黄疸也多为间歇性,有明显的症状缓解期。疼痛发作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胆管炎表现,如发热、寒战、血象增高、局限性腹膜炎体征等。在胆道造影中可见到结石透亮影和杯口状影,且胆管壁光滑,但与息肉型胆管癌的鉴别较难。胆道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3)Mirrizzi综合征:
胆道造影术可见肝总管右侧受压影,其边缘光滑。B超可见胆囊管内嵌顿的结石。术中不能肯定者可行胆管组织学检查。
(4)良性胆道狭窄:
多在腹部手术后发生,少数发生在腹部创伤后。在胆道造影中也可显示胆道狭窄,但其边缘光滑、两边对称,必要时可行胆道镜取组织标本进行鉴定。
(5)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多见于中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腹痛多为阵发性,很少有胆绞痛。黄疸多为间歇性进行性加重,实验室检查为阻塞性黄疸。胆道造影多见胆管广泛性慢性狭窄和僵硬,但也有病变仅局限于部分胆管者,此型不易与胆管癌鉴别,只能依靠剖腹探查中的肉眼所见和组织学检查确诊。
(6)慢性胰腺炎:
本病也可引起胰内胆管的狭窄或闭塞而发生黄疸,但病史较长,黄疸较轻。在胆道造影中可见病变胆管的狭窄是两边对称的,且边缘较光滑。需进一步行胰腺功能检查、ERCP、CT和术中活检确诊。
(7)毛细胆管性肝炎:
本病也可出现恶心、厌食、黄疸、皮肤瘙痒、陶土样大便等表现,易与胆管癌混淆。但其不同之处是:胆囊不肿大、无胆绞痛、尿中尿胆原量增加、肝功能检查多有异常,B超未见胆管扩张,确诊须依赖肝穿刺活检。
2.胆管恶性疾病
(1)胰头癌:
本病多伴有胰管的梗阻,在ERCP影像上可见胰管狭窄或闭塞。在B超和CT影像上可见胰头部肿块和胰体尾部胰管显著扩张。十二指肠引流液中多有胰酶的显著减少或缺乏。临床上,黄疸较为显著,多为无痛性进行性加重。出现疼痛时多已属晚期。
(2)乳头部癌:
低张十二指肠造影多能显示十二指肠降部左侧缘的充盈缺损。内镜多能直视肿瘤,并可行组织学检查。
(3)胆囊癌:
本病侵及肝门部胆管或上段胆管时很难与胆管癌鉴别。但B超和CT可见胆囊实变或占位,选择性动脉造影可见胆囊区的缺血性肿瘤影。
(4)肝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癌在胆道造影中有时很难加以鉴别,但原发性肝癌多有肝硬化病史,AFP检测阳性,故需结合病史、AFP、B超、CT、选择性动脉造影等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有时需对切除的标本行组织学检查后才能确诊。
(5)十二指肠癌或肉瘤:
有时也可在胆道造影中出现胆总管走行异常、狭窄甚至闭塞的影像。但上消化道钡餐多能见到十二指肠内的占位影像,内镜检查更能明确诊断。
(6)胃癌晚期:
胃癌淋巴结转移时,也可引起胆道闭塞,但上消化道钡餐和内镜检查足以确诊。
胆管癌晚期活多久
胆管瘤的患者能活多久这是很多胆管癌患者及患者家属关心的问题。对于得了胆管癌能活多久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很难有明确的答案的。这要取结余胆管癌的治疗,它的质量是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很多因素。
总的来说,得了胆管癌能活多久,换句话说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期有多长,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以及病人的身体机能。此外,胆管癌患者及家属应多了解胆管癌的治疗知识,多和主治医师交流,对胆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有帮助。
如果是早期的胆管癌患者。要及时采取适合自己的治疗手段.手术切除是早期胆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进行什么样的手术疗法要根据自身的症状来判断。如果是未侵及肝实质之肝总管癌可行肝门部胆管,胆总管及胆管切除。
患者要提高免疫机能,胆管瘤的患者要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尤其是中晚期胆管癌患者更要注意。患者在饮食上,胆管癌的患者要多吃具有抗胆道,胆管癌作用的食物如荞麦,薏米,豆腐渣,猴头菇等。
注意事项:
得了胆管癌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患者都不一定确切的答案,尽快接受正规的治疗才是最重要的。在平时的时候要多加的注意。
胆管癌的饮食禁忌
胆囊癌直接扩散胃及十二指肠,可引起胃幽门梗阻。胆囊癌的转移早而广泛,最常见的是肝脏转移。胆管癌指原发于肝外胆管的癌瘤,不包括肝内的胆管细胞癌、胆囊癌和壶腹部癌,又分为上段胆管癌、中段胆管癌、下段胆管癌,主要表现有迅速进行性加重的阻塞性黄疸,体重下降、胆囊肿大、肝肿大及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畏食油腻等。而腹痛和急性胆管炎症状少见,临床难与胰头癌或壶腹周围癌鉴别。晚期可见明显消瘦、乏力及恶病质。
【宜】
(1)宜多吃具有抗胆道、胆管癌作用的食物:鱼翅、鸡肫、荞麦、薏米、豆腐渣、猴头菇。
(2)宜多吃具有抗感染、抗癌作用的食物:荞麦、绿豆、油菜、香椿、芋艿、葱白、苦瓜、百合、马兰头、地耳、鲤鱼、水蛇、虾、泥鳅、海蜇、黄颡鱼、针鱼。
(3)宜食具有利胆通便作用的食物:羊蹄菜、牛蒡根、无花果、胡桃、芝麻、金针菜、海参。
(4)食欲差宜吃杨梅、山药、薏米、萝卜、塘虱、恭菜。
(5)腹痛、黄疸参看肝癌有关内容。
【忌】
(1)忌动物脂肪及油腻食物。
(2)忌暴饮暴食、饮食过饱。
(3)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4)忌霉变、油煎、烟熏、腌制食物。
(5)忌坚硬、粘滞不易消化食物
慢性食管炎
临床主要症状为烧心、胸痛,此为胃内反流物对食管上皮下感觉神经末梢刺激所引起。内镜下分4级,主要表现为:①食管黏膜面局限性充血水肿,黏膜下血管纹理模糊是慢性食管炎最常见和最早的表现。 ②食管炎膜糜烂或白色斑块披复而且易出血. ③黏膜隆起肥厚即颗粒样改变。 ④食管小浅溃疡。X线检查: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食管造影显示病变有很好的效果,操作方便,患者无痛苦,它使食管扩张、黏膜展平、钡剂涂抹薄而均匀,能将食管黏膜表面微小病变清晰显示,而且还可显示病变部位形态大小范围等特征. 轻度慢性食管炎常不易与早期食管癌鉴别。轻度慢性食管炎绝大多数病例黏膜皱襞粗糙、紊乱,病变区与正常食管界线不清,呈移行性,黏膜无中断破坏征象。
而早期食管癌与正常食管界线清楚,黏膜有中断破坏征象,局部管壁有僵硬感;食管炎常累及食管整个周径,而早期食管癌常累及食管周径之局部,特别是与早期食管癌平坦型(Ⅱ)鉴别较困难,平坦型(Ⅱ)表现为小结节囊状透亮区,黏膜紊乱呈现小颗粒状花纹,管壁局限性伸展不良,切线位表现为偏侧局限性管壁凹陷性增厚,其范围较短。食管炎因为黏膜襞不同程度水肿,隆起显示多发颗粒状息肉改变或称“汽泡征”为与早期食管癌鉴别的重要征象。
此外,还应结合内窥镜检查确诊。 内镜下食管黏膜面局限性充血,水肿黏膜血管纹理模糊,是慢性食管炎早期常见的表现。内镜诊断慢性食管炎,优于X线检查,可以减少漏诊,误诊。慢性食管炎的内镜检查与X线检查基本一致;内镜与组织学检查存在一定相关性。如果内窥镜发现食管黏膜有糜烂颗粒状改变和白色斑块易出血现象,一定要进行活检、组织学检查;X线检查重点观察第一口钡剂通过情况。要注意详细观察适时摄片,才能发现早期不典型病变。同时注意追踪观察随访,以便早期发现癌肿或癌变,提高诊断准确性,以使患者早期及时治疗。
如何确诊胆管癌
1.胆管良性疾病
(1)胆管良性肿瘤:在病史、体检和直接胆道造影中,胆管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很难,一般需依赖于组织学、细胞学检查。但如术前发现转移病灶者肯定为恶性。
(2)胆总管结石:病史较长,多有发作性腹痛史,黄疸也多为间歇性,有明显的症状缓解期。疼痛发作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胆管炎表现,如发热、寒战、血象增高、局限性腹膜炎体征等。在胆道造影中可见到结石透亮影和杯口状影,且胆管壁光滑,但与息肉型胆管癌的鉴别较难。胆道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3)Mirrizzi综合征:胆道造影术可见肝总管右侧受压影,其边缘光滑。B超可见胆囊管内嵌顿的结石。术中不能肯定者可行胆管组织学检查。
(4)良性胆道狭窄:多在腹部手术后发生,少数发生在腹部创伤后。在胆道造影中也可显示胆道狭窄,但其边缘光滑、两边对称,必要时可行胆道镜取组织标本进行鉴定。
(5)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多见于中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腹痛多为阵发性,很少有胆绞痛。黄疸多为间歇性进行性加重,实验室检查为阻塞性黄疸。胆道造影多见胆管广泛性慢性狭窄和僵硬,但也有病变仅局限于部分胆管者,此型不易与胆管癌鉴别,只能依靠剖腹探查中的肉眼所见和组织学检查确诊。
(6)慢性胰腺炎:本病也可引起胰内胆管的狭窄或闭塞而发生黄疸,但病史较长,黄疸较轻。在胆道造影中可见病变胆管的狭窄是两边对称的,且边缘较光滑。需进一步行胰腺功能检查、ERCP、CT和术中活检确诊。
胆管肿瘤的检查
胆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超声波检查可揭示肝内外胆管扩张,少数发现肿块所在部位。进一步检查包括ERCP或PTC直接胆道造影,可显示胆管肿瘤生长部位,但均不能确定为良恶性病变,最后诊断仍依赖ERCP时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
胆管肿瘤诊断鉴别
胆管肿瘤由癌症引起的诊断可经超声波、CT或直接的胆道造影(注入造影剂的摄影)确定。明确诊断需行活检。
胆管癌应该怎么判断
胆管癌通常是指源于主要肝管和肝外胆管的癌,大体解剖学的传统分类习惯将肝实质与胆管分开,如肝实质内源于肝内的小胆管癌属于胆管细胞性肝癌,而胆管癌则指源于肝外胆管和肝门部Ⅰ、Ⅱ级分支的主要肝胆管。通俗地说,胆管癌指源于大胆管的胆管细胞癌。临床上将肝内胆管结石癌变、先天性肝内胆管囊肿癌变等未明确列入在内,但胆结石和先天性胆管疾病与胆管癌有着密切的病因学关系,临床上胆管癌常合并有胆结石或胆管扩张症。胆管癌可分为肝门部胆管癌或上段胆管癌、中段胆管癌和下段胆管癌3个类型。其中以肝门部胆管癌最为多见,占同期胆管癌的40%~67%。加之肝门部胆管癌位于肝门部特殊复杂的解剖学位置,长期以来一直是外科治疗中的疑难点,而属于高危性的外科手术范畴,曾一度被视为外科手术的禁区。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外科医师能更深入透彻地了解肝门部区域复杂的肝胆管、肝动脉和门静脉三者之间的毗邻关系,而只有外科技术更为成熟的外科医师才能使得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手术能够达到成功,或降低手术并发症。近10多年肝门部胆管癌在外科治疗中备受关注,并在肝门部外科领域中取得明显进步。诚然,胆道肿瘤无论在外科治疗与临床研究等方面与常见的胃肠肿瘤、肝癌等相比,起步要晚得多,其外科治疗的水平与疗效目前仍存有很大差距,但在现代外科综合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的今天,肝门部胆管癌等曾很难以达到根治性切除的肝门区域的肿瘤,已经显示出外科治疗良好的结果和仍具有发展潜力的未来。
1.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的肝功能异常,如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增高等。
2.B超检查:反复仔细的B超检查可显示扩张的胆管,梗阻的部位,甚至肿瘤。胆管癌的、超声像可呈肿块型、条索状、突起型及血栓状,肝内胆管癌常呈肿块或条索状,肝门部癌常为条索状,下部胆管癌常为突起型,肝门部血栓状声像可能是肝门癌、胆囊癌或转移癌。由于胆管扩张发生在黄疸之前,B超具有诊断早期胆管癌的价值。
3.PTC:是诊断胆管癌的主要方法,它能显示胆管癌的位置和范围,确诊率可达94%~100%。
4.CT:胆管癌的CT基本表现为显示为胆管癌之近端胆管明显扩张。接近肿瘤的胆管壁增厚,于增强扫描时胆管更清晰可被强化,管腔呈不规划的缩窄变形。一般可发现软组织密度的肿瘤影,其CT值为50Hu,增强扫描时被强化CT值为60~80Hu。
肿瘤多数沿胆管壁浸润性生长。胆管壁增厚,边缘欠清晰,增强扫描时可被强化而易显示。少数呈息肉状或结节状向管腔内生长,结节为软组织密度。
肿瘤向腔处浸润扩展,管壁边缘模糊。常侵犯胆囊肝脏、毗邻的血管及淋巴组织。而呈不均密度软组织影,形态不规整,组织结构模糊,界限不清。
5.ERCP: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造影能显示梗阻远端胆管。
6.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术可较好地判定胆管癌能否被切除。
7.细胞学检查:在PTCD基础上扩大窦道插入纤维胆道镜,可直接观察并钳取肿块活检。行PTC或PTCD时可抽取胆汁行细胞学检查。
胆管癌简介
胆管癌是指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把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也归入胆管癌的范畴,肝内胆管癌是位于二级胆管以上的肝内小胆管癌,在现有教科书仍将ICC放在原发性肝癌中阐述,事实上ICC无论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和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和治疗上均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不同,而与肝外胆管癌相近。
因此根据部位将胆管癌分为肝内和肝外胆管癌。
肝外胆管癌又分为肝门上段胆管癌,位于一级胆管至胆囊管开口处:中段胆管癌,位于胆囊管开口以下至胰腺上缘处:下段胆管癌,位于胰腺上缘至进入十二指肠壁处。近十年来胆管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在个别高发地区十年来胆管癌发病率甚至已经翻番。胆管癌恶性程度高,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胆管癌最重要的方法。
胆囊癌传染吗
在过去的几百多年中,癌会不会传染的问题经常被提出来,并进行了不断的观察研究。尤其从1908年发现了病毒可以引起肿瘤之后,这个问题更加引人注目了。 从一般概念讲,病毒是有传染性的,但各种病毒的传染力强弱不同。病毒感染后,临床发病的人只不过1%-1p,而更多的人并不发病,处于隐性感染状态。病毒感染后是否发病,和机体的防御机能有重要关系。机体防御机能强,即使有病毒感染,也可能终身不发生疾病。 现巳确定,有一百多种病毒可引起动物的三十多种肿瘤。有些病毒还能引起人类肿瘤。这样,从客观上就存在着肿瘤可能传染的物质基础。在人的伯基特氏淋巴瘤、鼻咽癌、乳腺癌、白血病、宫颈癌、黑色素瘤内,也发现了病毒或这类病毒颗粒。
不仅如此,在动物实验方面,有人将患有滤过性肉瘤鸡的脾脏血,注射到健康鸡的身上,结果健康鸡也得了滤过性肉瘤。还有人让吸过患乳腺癌小鼠血的跳蚤,再咬健康的小鼠,果然成功地把肿瘤接种在健康的小鼠身上。但是这种实验至今在人的身上并没有得到同样的证实。而且即使在动物身上,与患癌动物居住在一起的健康动物,也没有发现它们被直接传染上癌症。
国外医学家对肿瘤疗养院内的患者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伴有溃疡的癌症患者,与没有溃疡的癌症患者,长时间地相处在一起,在他们之间从来没有出现过互相传染。另一方面,经医生治疗的癌症患者数不胜数,而医生的癌症患病率并不比一般人为高。 目前普遍存在的大量事实是,患癌的动物和健康的动物同住一室,并没有发现直接传染的例子。在医院里不同种类癌病人长期同居一室,多少年来,从未发现过互相传染。
医务人员长期接触癌病人,并没有发现他们比一般人的癌发病率增高。这些事实说明,一般肿瘤没有传染性,同肿瘤病人的一般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所以,直到今天,所有医院对于肿瘤病人并不采取隔离制度。
另外,由于胆囊癌早期没有特异、典型的症状,诊断困难,所以胆囊癌治疗效果差。晚期胆囊癌的主要症状是右上腹痛、黄疸、右上腹部有硬块、体重下降。出现黄疸,说明已有淋巴结转移及肝外胆管受阻,肿瘤已无法手术切除;合并结石梗阻,也可出现黄疸。胆囊癌直接扩散胃及十二指肠,可引起胃幽门梗阻。胆囊癌的转移早而广泛,最常见的是肝脏转移。胆管癌指原发于肝外胆管的癌瘤,不包括肝内的胆管细胞癌、胆囊癌和壶腹部癌,又分为上段胆管癌、中段胆管癌、下段胆管癌,主要表现有迅速进行性加重的阻塞性黄疸,体重下降、胆囊肿大、肝肿大及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畏食油腻等。而腹痛和急性胆管炎症状少见,临床难与胰头癌或壶腹周围癌鉴别。晚期可见明显消瘦、乏力及恶病质。
食管癌鉴别诊断
1.食管炎及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有学者认为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是食管癌的癌前期病变。这类患者常有类似早期食管癌的症状,X线检查常无异常发现,可以通过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内镜染色及内镜超声检查进行鉴别,但常需定期复查。
2.食管功能(运动)失常:如食管痉挛、神经性吞咽困难、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等,尤其是贲门失弛缓症有时可伴有贲门部腺癌,患者表现为吞咽困难,X线片上表现食管体部无收缩和蠕动、食管黏膜光滑、贲门部呈“鸟嘴”样狭窄,其发作常为间歇性,病程较长,症状进展缓慢。
3.食管外压性改变:食管邻近的血管先天性异常、主动脉瘤、胸内甲状腺、纵隔肿瘤、纵隔淋巴结肿大、主动脉弓纤曲延长等,患者虽有吞咽困难,但食管黏膜完好,仔细检查不难与食管癌相鉴别。
4.食管良性狭窄和食管憩室:食管良性狭窄多为化学性灼伤的后遗症,也可能是食管炎所引起的瘢痕狭窄。
5.食管良性肿瘤:食管良性肿瘤以平滑肌瘤最常见,可发生于食管的任何部位,多见于下段食管,中段次之,上段最少。由于它是黏膜外肿瘤,发展缓慢,病程较长,症状较轻,有时可无自觉症状。X线片上可见一光滑的半月形充盈缺损,结膜完整,钡剂通过顺利,肿瘤上端食管无扩张。内镜检查可见食管腔内有隆起性肿物,表面黏膜有色泽改变,但黏膜光整无糜烂和溃疡,内镜通过时有滑动感。内镜超声检查表现为境界清晰、外形光滑、轮廓规整的低回声声像,并可辨别属于何层。
6.其他恶性肿瘤:如癌肉瘤、肉瘤(包括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雀麦细胞癌等,其临床表现、X线检查所见及内镜检查所见极似食管癌,最后诊断均需经组织病理学诊断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