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育苗
①苗床选择:
为使菜秧生长良好,苗床应选择靠近大田栽培、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多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粘性壤土,如选用西瓜地等旱地做苗床,应在播种前深水漫灌3天,再放水搁燥翻耕,以减少病菌感染。
②苗床要高标准平整,要做到耕翻、起沟、细锄,达到深沟、平畦、泥碎。同时要施足基肥,基肥的用量;过磷酸钙30kg/667m,人粪便1000kg/667m,并用农地乐等杀虫剂作土壤处理,以预防地下害虫危害菜苗。
(2)适期播种
在浙江鄞县邱隘,春菜适宜的播种期一般以10月12日至10月20日为宜,每 667m2播量以150克-250克左右为宜,稀播的菜秧健壮,根系发达。播种时要力求均匀,播后要加盖草木灰,最好还要加盖稻草或麦草,以减少水分蒸发,促进种子发芽和出苗。当种子发芽达到80%时应将稻草或麦草拿去,以免造成“长脚苗”。
(3)苗期管理
①、删苗匀苗:
出苗后1-2片真叶时开始间苗,删去密集苗和轧棵苗,第二次删苗在3-4叶时进行,删去徒长苗、细弱苗、无心苗、病苗及其他劣苗,苗距掌握两指宽即3-5cm,当苗长至有5-6片真叶,苗高10-13cm时定苗,此时苗距定为三指宽或每m空间有苗135株,秧本比1:15,删苗匀苗时还应顺手拔除杂草。
②肥水管理:
如苗期干旱,应早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浇水不可太多,否则易造成霉根。苗期追肥可结合浇水、删苗匀苗进行,一般可在4叶期后视苗情亩施尿素2.5-3kg兑水拨浇或浇施1:8-10度的腐熟人粪便,移栽前5-6天施起身肥,每亩用尿素4-5kg左右。
③、病虫害防治
苗期害虫主要有蚜虫、青虫和黄条跳甲。黄条跳甲可用8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或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防治;蚜虫和青虫可用“一遍净”10-20克兑水50kg喷施。一般每周可喷药一次,整个苗期要防3-4次,以求通过灭蚜来达到防病(病毒病)的目的。如遇多雨天气还应及时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预防病害的发生。
本田栽培和管理
(1)适时移栽并确保移栽质量
①适时移栽在鄞县邱隘,春菜移栽的适期,一般在11月下旬-12月5日前。
②确保移栽质量移栽前要施足基肥,在起沟前,本田可用过磷酸钙40kg/667m+碳铵40kg/667m+复合肥40kg/667m或腐熟猪肥2500kg(或鸡粪10-12箩)/667m+复合肥25-30kg/667m作底肥;移栽时要合理定畦,每畦净畈1.55m,沟宽0.25m,行距0.45m,株距0.35m,沟泥上畈,锄碎即可移栽,移栽密度4000株/667m。移栽时还应用“四合一”的肥料(配比:70kg焦泥灰+过磷酸钙2.5kg+复合生物肥肥力高200克+干有机肥10kg)约300kg/667m左右塞根,如遇晴燥天气,还应用清水点根,以促进成活。
(2)移栽后的管理
①补苗保活
栽后5-7天左右,要进行查苗补缺,如遇连续干旱,可采用沟灌以提高成活率。沟灌一般在傍晚进行,以半沟水为宜。
②施好追肥
春菜本田追肥,一般按农历时间分两个阶段,即年内与年外。年内分两次施,第一次在栽后20-30天,第二次在农历年底前。每次施尿素5-7.5kg,过磷酸钙10-15kg/667m,加水1000-1500kg浇施。年外肥也分两次施,第一次雨水前后(2月中旬),第二次在惊蛰与春分之间(3月10日-15日),每次可在行间开浅沟条施尿素15kg+氯化钾10-15kg/667m,并结合清沟复土,以提高肥效。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咖啡黄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露地栽培,中国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7-10月收获。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
整地作畦
咖啡黄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壤土较宜。冬前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每公顷撤施腐熟厩肥75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0千克,混匀耙平作畦。露地栽培多用两种方式:其一,大小行种植,大行70厘米,小行45厘米,畦宽200厘米,每畦4行,株距40厘米;其二,窄垄双行种植,垄宽100厘米,每垄种两行,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畦沟宽50厘米。若在田边、道旁、河边单行栽植,株距60厘米,每穴3株,通风透光,便于管理。
生育周期
发芽期:播种到2片子叶展平为发芽期,约需10-15天。25-30℃适温下播种4-5天即可发芽出土。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约需7天左右,地膜覆盖可提前2-4天出苗。
幼苗期:从2片子叶展平到第一朵花开放为止,约需40-45天。一般子叶充分展开后,经15-25天,第一片真叶展开。以后每2-4天发生一片真叶,其中第一二片真叶为圆形。幼苗期生长缓慢,地温过低时更甚。
开花结果期:从始花到采收结束,约需85-120天。出苗后需50-55天,第一朵花即开放。第一二朵花从开花到收获所需天数稍长。以后随温度升高,收获时间缩短。通常播种后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采收。在昼温28-32℃,夜温18-20℃适温下开花后4天即可收获。黄秋葵开花结果后生长速度加快,长势增强,尤以高温下生长更快,7月每3天即展开一片真叶,9月则需4-5天展开一片真叶。[2]
田间管理
间苗,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中耕除草与培土,幼苗出土或定植后,气温较低,应连续中耕2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便适度蹲苗,以利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风地区,最好选用1米左右竹竿、或树枝插于植株附近,防止倒伏。
浇水施肥
浇水,咖啡黄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播后20天内缺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炎夏季节正值咖啡黄葵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整个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
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第一次为齐苗肥,在出苗后进行,每公顷施尿素90-120千克。第二次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撤施,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千克。开花结果期重施一次肥,人粪稀30000-4500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300-450千克。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植株调整
咖啡黄葵在正常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迟。可采取扭枝法,即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生育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虫蔓延。采收嫩果者适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早期产量。采收种果者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采收
咖啡黄葵从播种到株高30厘米左右、真叶7-9片时即开花结荚,第一嫩果形成约需60天左右。以后整个采收期长达60-100天,全生育期可达120天左右,甚至更长。
采收标准
总的要求嫩果应硬韧、色绿、鲜亮,种粒开始膨大但无老化迹象。供鲜食的嫩荚,气温高时荚长7-10厘米,横径1.7厘米;温度较低时荚长7-9厘米,横径1.7厘米。供加工的嫩荚,长6-7厘米,横径1.5厘米为甲级品;长8-9厘米,横径约1.7厘米为乙级品;荚长10厘米以上为等外品。无论鲜食或用来加工,荚长都不要超过10厘米。如果采收不及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大大降低。
采收时间
一般第一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9月以后,气温下降,3-4天采收一次。
采收方法:采收人员要穿长裤和长袖衫,并戴手套,防止手、腿刺痛;要用剪刀从果柄处剪下,切勿用手撕摘,以防损伤植株;注意剪净,不要漏剪,如漏采或迟采,不仅单果老、质量差、影响食用和加工,而且影响其他嫩荚的生长发育。
采后保鲜
嫩荚果呼吸作用强,采后极易发黄变老。如不能及时食用或加工,应注意保鲜。即将嫩荚装入塑料袋中,于4-5℃流动冷水中,经10分钟冷却到10℃左右时,再贮于7-10℃环境下,保持95%的相对湿度,可保鲜7-10天。远销外地的嫩果,必须在早晨剪齐果柄,装入保鲜袋或塑料盒中,再轻轻放入纸箱或木箱内,尽快送入0-5℃冷库预冷待运。如嫩荚发暗、萎软变黄时,应即处理,不可再贮藏。
留种
咖啡黄葵采种技术比较简单。当其进入生育期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为避免抑制生长和降低产量,早期结的下部果实不要留做种用;植株顶部果荚难以充分成熟,即使成熟充分,籽粒也不饱满,质量差,不宜留种。因此,宜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健壮植株中部、籽粒饱满的老熟果荚(果实外壳变黄褐,出现有裂沟),晒干、脱粒、清选后,贮存于布袋中备用。
栽培技术
条播栽种
种子繁殖3月上、中旬将芦蒿种子与3-4倍干细土拌匀直接播种,采用播、条播均可。条播行距30厘米左右,播后覆土并浇水,一般3月下旬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间苗、匀苗,缺苗的地方移苗补栽。
整地施肥
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为宜。栽种前进行耕翻晒(冻)垡,结合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猪、牛、粪3000-4000公斤或腐熟饼肥150公斤左右,整地作畦,畦宽1.5-2米,深沟高畦。生长期间,9-10月份进行一次追肥,每亩用尿素10公斤,撒施并结合浇水,以促进芦蒿的营养生长,防止后期早衰。
清除杂草
芦蒿地下茎主要分布在5-10厘米土层内,栽种活棵后,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促使根系发育良好,累积更多养分。
浇水保湿
芦蒿耐湿性很强,不耐干旱,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保持田间湿润,促进生长。
病虫防治
芦蒿生长期间病虫害时有发生,主要有蚜虫、虫瘿、玉米螟、棉铃虫、刺蛾及芦蒿大肚象等害虫,可用抑太保、卡死克、菊脂类等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
大棚覆盖
芦蒿地上部被严霜打枯后,应齐地面砍去芦蒿茎杆,清除田间枯枝残叶和杂草,浅松土,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或复合肥80公斤,浇足底水,5-7天后扣棚盖膜。一般在11月下-12上进行,同时用地膜直接浮面覆盖在植株上,棚四周压严压实。如土壤湿度过大,则地膜覆盖可推迟进行。晴天中午要在背风处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收获管理
芦蒿栽培有露地或设施栽培,设施栽培芦蒿可采用多种不同的覆盖方式,分期分批覆盖,可提早上市,排开上市,均衡供应。大棚覆盖栽培芦蒿,一般覆盖后40-45天,株高20-25厘米时即可采收。露地栽培芦蒿,随着自然界温度变化自行萌发,当日平均气温12-18℃时,嫩茎迅速生长,4月上中旬是露地芦蒿上市高峰。采收时,用利刀平地面在芦蒿基部割下,嫩茎上除保留极少数心叶外,其余叶片全部抹除,扎捆码放在阴凉处,用湿布盖好经8-10小时的简易软化,即崐可上市。大棚覆盖芦蒿,第1茬采收后,应立即清除杂草、残枝落叶,并追施肥水,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覆盖后管理同上。这样再经45-50天,即收获第2茬。一般大棚芦蒿冬春季可收获2-3茬,亩产量达800-1000公斤。
番茄栽培技术
1.类型
番茄的种类资源极其丰富、品种很多,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如以成熟期来分,可以分为早熟种、中熟及晚熟种。但在广东、广西及闽南各地,多以生长季节的不同而分为春番茄、夏番茄、秋冬番茄或冬番茄。而不以早、中、晚熟来区分。如按植株的生长习性的不同,可分为有限生长类型及无限生长类型。如按果实的颜色可分为大红、粉红及黄色等。如按果实的大小,可分为大果型及小果型。如按叶的形状大小,可以分为普通叶、皱叶和薯叶或者为大叶种及普通小叶种等。
我国栽培的番茄多来自北美和欧洲。经多年的选育形成了自己的品系。我国番茄按成熟期和生长习性分为二类:
有限生长的早熟品种类型:该类型的番茄果形稍小,成熟较早,植株较矮,生长到一定程度后,顶芽就变成花芽停止生长。
无限生长的中晚熟品种类型:该类型的果实较大,成熟期稍晚,植株高大,顶芽为叶芽可持续生长。
2.主要品种
我国番茄品种很多,但绝大多数为生食和菜用。而出口番茄产品、均为加工成酱或整番茄罐头。加工用番茄品种的特性和生食用品种特性有所不同,所以在发展出口番茄栽培时,一定选用加工用品种。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情况差别较大。西北和东北地区干旱少雨,地多人少,对加工番茄可选用无支架品种,进行无支架栽培。而在黄、淮和长江流域、夏季多雨,地少人多,如采用无支架栽培,不仅单位面积产量不高,而且果实接触潮湿土壤,会引起腐烂,故均采用简易支架栽培以及支架栽培番茄品种。目前大规模用种,基本没有人用国产的番茄种子,因为产量与抗病性与国外品种比,还存在很大的差别,作为中国最大的蔬菜基地,寿光的大棚及大田里,居然没有一粒国产番茄种子,这充分说明,我国育种业任重道远!不过作为介绍性文章,老张还是简单的介绍下国产番茄的主要品种。
:
①新番4号番茄:新疆农科院园艺所育成的加工番茄专用1代杂种。自封顶生长类型,果实长圆形,红色,单果重71.4g,果肉厚,硬度好,不裂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5.65%,番茄红素12.63mg/100g,较抗病毒病、晚疫病和枯萎病。早熟品种。适于春露地无支架栽培。新疆各地均可种植。
②罗城1,2号番茄,均由意大利引入,有限生长类型,果实梨形,果形指数1.4-1.5,单果重60-70g。其中罗城1号长势中等,果表较光滑、棱沟不明显,果实鲜红色,果肉红色,番茄红素含量11.73mg/100g,可溶性固形物5.0%,总酸0.44%,果肉质地致密,高度抗裂,耐贮运,风味稍淡、口感沙性。抗斑枯病、脐腐病、易染早疫病,适宜于酱用和整番茄罐头加工用。罗城2号,长势较强,完熟果红色,成熟一致,果表光滑,无明显棱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4.7%,总酸0.24%,抗性较一般,适宜于加工整番茄。
③加州1号番茄:从意大利引入的美国品种。植株蔓性,有限生长类型,长势较弱。果实梨形有尖突,果形指数1.5,单果平均重60g左右,果表光滑无棱沟,果实红色,成熟期一致。抗裂性强,果肉红色种子少。为整番茄和酱用兼用品种。
④浦江1号番茄: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育成杂种一代。植株蔓性,有限生长类型,长势中等。果实扁圆形,单果重100g左右,成熟果红色,成熟基本一致,果面较光滑,果肉可溶性固形物1.5%,总酸0.38%,番茄红素9.38mg/100g。较抗病毒病,易感早疫病,不耐贮运。丰产、酱用及鲜食兼用。
⑤浙江1,2号番茄:浙江农科院育成的杂种1代。果实扁圆形,果形指数0.7-0.8,单果重100-150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5%,总酸0.37%。其中浙江1号番茄红素6.67mg/100g,抗脐腐病,易感染早疫病,晚疫病。丰产、中早熟,适宜于加工酱罐头。浙江2号番茄红素7.76mg/100g,抗病毒病,脐腐病,斑枯病,对早疫病有一定抗性、丰产,酱用和鲜食兼用。
⑥扬州红番茄:原江苏农学院园艺系育成。无限生长型,单果重50g左右,成熟果大红色,果实卵圆形,不裂果,但果肉较软,不耐压,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5.5%,总酸0.37%,番茄红素7.6mg/100g鲜重。抗病性一般。适宜于酱用加工。
⑦穗圆番茄:广东省农科院育成。植株蔓性无限,生长类型,长势中等。果实圆形,单果重40g左右,成熟果红色,表面光滑,果肉、胎座红色,番茄红素9.8mg/100g,果实抗裂性好、自然条件下不裂果。较抗叶斑病,病毒病。加工去皮容易,果肉光滑细密,但易破裂,种子多,适宜整番茄加工用。
⑧粤农2号番茄:广东省农科院育成。植株蔓性,无限生长类型,长势旺。果实圆形,果形指数0.9,单果重70-90g。果红色或橙红色,成熟基本一致。果肉、胎座红色,番茄红素6.0mg/100g。易破裂,不耐贮运。对叶斑病、脐腐病抗性强,耐热,适宜于酱用加工和鲜食。
⑨红玛瑙140,144,213番茄: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其中红玛瑙140番茄,植株分枝较多,有限生长类型。果实方圆形,单果重70-80g,成熟果鲜红色,着色一致,果肉厚,果实紧实耐压抗裂,可溶性固形物5%以上,番茄红素8.4-10.5mg/100g鲜重。中早熟,适宜酱用加工。可行无支架栽培。红玛瑙144番茄为无限生长类型,果实长圆形,单果重50-60g,成熟果鲜红色,果肉较厚,抗裂耐压,可溶性固形物5.6%,番茄红素10mg/100g鲜重,中熟。红玛瑙213番茄为自封顶生长类型,果实方圆形,成熟果红色,着色均匀一致,单果重60-70g。果皮坚韧,果实紧实,单果耐压力7.84kg,抗裂耐压耐贮运。果肉厚0.8-0.9cm,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5.2%,番茄红素9.7mg/100g。较抗病,早熟品种。适宜于制作番茄酱,切块罐装等。
除以上所述品种外,还有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红杂系列番茄,即红杂12,红杂14,红杂16,红杂18,红杂20,红杂25;江苏扬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育成的简易支架18,鉴18;江苏农科院育成的佳丽矮红,原福建农学院育成的龙溪74;重庆市农科所育成的渝红1号等均属番茄加工一类的品种。
三、栽培技术
1.植物学特性番茄为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蔬菜植物。
根:番茄根系发达,分布深广,可伸达2m,但60%的根系分布土层30cm的耕作层中。根系的再生能力很强,移栽损伤主根后,可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使30cm耕作层中的根系增加到85%以上,根系发达程度因品种不同而异,土壤耕作的优劣和整枝程度也影响根系发育,如在良好的条件下,不定根发生后4-5周即可长达100-150cm。
茎:番茄的茎为蔓性或半直立,茎部木质化,分枝能力强,为合轴分枝。每个叶腋均可发生侧枝。直立性番茄的茎杆粗壮,节间短,枝丛密集。蔓生性茎的节间长,茎较软,叶系比较疏,栽培时应立支柱。根据茎的生长高度又可分为蔓生性,半蔓生性和矮生性三类。蔓性生长高度常达2m以上,有时达3m,无限生长。矮生性植株,十分矮小,株高仅30-70cm,节间长度最短的仅3cm,多数具有低自封顶生长习性。半蔓生的株高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叶:叶互生,具有小叶,为不规则羽状全裂叶。叶片的形状有普通、皱叶和薯叶;叶色深绿,淡绿或黄色。茎、叶上密,被短茸毛,分泌有特殊气味的汁液。叶片的形状、大小、缺刻疏密,颜色等随品种及环境条件而不同,是区别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
花:番茄的花为总状伞形花序。完全花,自花授粉,天然杂交率4%-10%。番茄的开花结果习性,按其花序着生的位置,连续着生的能力和主轴生长的特性,可分为两大类:
(1)有限生长类型又称自封顶,主茎生长6-8叶后,着生第1花序,以后每隔1-2叶着生一花序。但主茎2-4花序后,顶芽形成花序,不能延伸。由腋芽所生的侧枝,也只能形成1-2花序后而自行封顶,因而植株矮小。
(2)无限生长类型主茎生长7-9叶后,着生第1花序,以后每隔2-3叶着生一花序,主茎可连续向上分化生长,腋芽所生的侧枝也能同样发生花序,因此植株高大。
果实:番茄果实为肉质浆果,其形状、大小、颜色,心室数和附着特征因品种而异。一般果形有圆球形、高圆形、扁圆形、扁平形、梨形、樱桃形、长圆形等,果色有大红、粉红、淡黄、橙黄、金黄等;一般小果形品种的心室数为2-3个,大果形品种4-6个或更多。食用部分为中、内果皮和胎座组织。
种子:种子小,扁平,近圆形,种皮为红、黄、褐等颜色,因表密生白色绒毛,使种子外表呈灰褐,黄褐及红褐等色,千粒重约3-4g。使用寿命3年。
2.生育过程及对环境条件要求
(1)生育过程,番茄的生育过程可分为:
①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第1片真叶显露。
②幼苗期:从第1片真叶显露到第1花序显蕾。此期茎叶生长与花序分化同时进行、中晚熟品种在2-3片真叶展平时,第1花序即开始分化,7-8叶展平时,第1花序显蕾。
③开花结果期:从第1花序显蕾到果实采收完毕。其间又可分为:始花结果期——从第1花序现蕾到座果,是由以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的过渡阶段,须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第1花序座果。开花结果盛期——从第1花序座果到果实采收完毕。茎叶生长与开花座果同时进行,开始转向以开花座果为主,是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开花结果期内要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协调生长和结果的矛盾,以延长结果期。番茄开花至果实成熟需30-60天。果实生长至“S”形曲线,即前期慢、中期快,后期又慢。果实成熟过程又可分为青熟、转色、半熟、坚熟、完熟等五个时期。
(2)对环境条件要求
①温度:番茄对温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10-30℃温度下生长。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一定差异。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5-30℃,发芽的最低温度是12℃,幼苗期的适温白天20-25℃,夜温10-15℃,在苗期相对较低的温度,特别是夜温往往能提前花芽的分化,降低第1花序的着生节位和增加每花序的花数,但多心皮的畸形花也显著增多;相对较高的温度,虽然增加苗的生长速度,但往往降低苗的素质。利用苗期番茄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强的特点,栽培上在定植前,对番茄苗进行适当的低温锻炼,可以提高苗的素质。番茄开花期的最适日温是20-25℃,夜温15-20℃,低于15℃和高于35℃的不利于花的发育和结实。结果盛期要求日温25-28℃,夜温15-25℃,较低的温度果实生长缓慢,12℃以下着色不良,日温在35℃以上红色的茄红素难以形成。番茄的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日夜温差,自然或创造在白天接近光温适温,夜间降到最低的适温条件,有利于同化产物的形成、运输和贮藏,因而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②光照:番茄对光照周期要求不严格,生长发育要求充足的光照,其饱和点为7万Ix,低于1万Ix不能正常生长。光照充分,开花座果正常,产量高;光照不足植物易徒长,茎叶细长,叶片变薄,叶色变淡,花不正常,容易落花落果。
③水分:番茄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其土壤湿度,幼苗期为60%,结果期为80%,果实成熟时,若土壤水分过多和干湿变化剧烈,易引起裂果,降低商品价值。番茄要求比较干燥气候,空气湿度宜保持在45%-55%。
④土壤营养:番茄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最好,土壤pH6.5-7.0为宜。
番茄是喜肥作物之一,生育过程中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据实验报导,每生产5000kg果实,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15-17kg,氯化钾25-30kg,磷酸5kg。施肥时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化学速效肥为辅,在施用足够氮肥的基础上,必须配合施用适量的磷、钾肥。
番茄除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氮、钾、钾外,还需吸收一定量的钙、镁等元素。其中钙素可以提高番茄的抗裂性及防止果实脐腐病的发生。
3.主要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出口加工番茄多进行露地栽培。番茄为喜温但不耐高温又怕霜冻的蔬菜作物,适宜于在日平均温度15℃以上的无霜期内种植。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露地种植番茄一般在华南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全年无霜,但春季阴雨多、光照不足,湿度大,病害重;夏天高温多雨,又常有台风,只有秋、冬季天气晴朗,光照充足,雨水少,气候温暖,最适合种植,一般8-9月播种,9-10月移栽,11月中旬开始采收,直到翌年2月下旬拉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无霜期很长,一年可载两茬。春茬一般11-12月份播种育苗,翌年3月中下旬定植,5月中下旬采收,7月中下旬拉秧;秋茬在7-8月份育苗或直播,8月至9月上旬栽植,10月上旬采收,11月下旬拉秧。在东北、西北及华北北部寒冷地区,无霜期短,一年只种1茬,3-4月份播种育苗或5月份直播,7-9月份采收,早霜前拉秧。作加工用的番茄多采用无支架栽培。华北南部如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无霜期较长的地区一年可种两茬,春番茄和秋番茄,而以春播番茄为主,则因夏季高温多雨,番茄很难越夏,春播番茄一般1-2月份提前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6月下旬采收,8月上旬拉秧。
近几年来,在云、贵、川高原及南方丘陵高山区,夏季气候温和,最高月平均气温在25℃以下,则可进行番茄夏季栽培。于5月上中旬育苗,8-10月采收供应,产量高,品质好,对番茄出口创汇有重要作用。
(2)春番茄露地栽培技术
①育苗技术:培育壮苗是番茄栽培的关键措施之一。壮苗的标准是茎粗、节间短,叶大而厚,叶色浓绿,根多而健壮。各地都有适合当地情况的育苗方法,现以长江流域较普通的大、小棚多层覆盖,冬春早熟番茄育苗方法介绍如下:
播种:春季露地早熟番茄的育苗时间各地不一。原则上在露地晚霜过后及早定植,番茄育苗的苗龄,利用冷床育苗60-70天,利用电热温床育苗45-50天。根据这一原则各地有不同的播期,长江流域一般可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在9月份以前应作好育苗准备工作。采用3年以上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菜园土或稻田土,加充分腐熟的猪、鸡粪等有机肥料或肥力好的无害垃圾和砻糠灰按5:3:2的比例碾碎混匀,过筛,制作成“培养土”。在10月上旬搭建好大棚,平整好棚内苗床,铺上5cm厚的培养土,播种前苗床灌足底水,平整地薄撒一层干细土,播种量一般为5-8g/m2床面。种子消毒用50℃温水浸种20分,注意不断搅拌,然后再继续浸泡3-4小时。达到用手摸种子不滑),用湿纱布包盖在25-30℃温度下催芽,有2/3种子露白时播种,或漂洗干净后,不催芽,晾干直接播种。把种子均匀撒播床面或条播,覆盖0.5-1cm细土,稍加镇压,覆盖地膜,保持湿度,提高地温,加快出苗。
苗床管理:出苗前,棚内保持昼温25℃以上,夜温18℃以上,4-6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出地膜,加盖小棚,维持白天20-25℃,夜间10-15℃,超过28℃时要及时通气降温,防止小苗徒长。及时发现、识别和拔除假杂种苗和机械混杂苗。2-3片真叶时1次移苗进钵。营养钵直径8-10cm较好,预先填充营养土。在小棚内维持白天20~25℃,夜间10~15℃,保持苗床湿润和肥力充足。若发现有徒长趋势。除及时通气降温以外,可喷洒20mg/L的多效唑溶液进行控制。为了培养壮苗,定植前要适当降低温度和控制湿度,提高种苗的抗逆能力。
②整地、施肥、定植:
种植番茄地块选择,番茄忌连作,要与番茄或茄子、辣(甜)椒等茄科作物至少要间隔2-3年,这样可以保持地力。又能减少病害。番茄的前茬最好是葱蒜,豆类和瓜类蔬菜,其次是白菜,甘蓝及菠菜、芹菜等绿叶蔬菜,与水稻轮作效果较好。
栽培番茄地的前作收获后要进行深翻冬凌晒垡,春季耙平做畦,高畦栽培,一般畦宽(含沟)1.3-1.7m,其中沟宽0.3-0.5m,沟深0.2m左右。畦向以南北问为好,植株接受光照均匀。
番茄为多次采收的高产蔬菜,整个生育期需大量肥料。总的施肥原则是重施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增施磷、钾肥。农家肥的种类很多,其优劣次序是:鸡鸭肥、羊兔粪、马粪、牛粪。人粪尿需与其他肥料搭配施用。无论那种农家肥都必须充分发酵腐熟,不能施生粪,以免烧根和感染病虫害。高畦栽培的施用方法,一般在畦的中央开沟,每667m2施优质腐熟厩肥2000-3000kg及草木灰200kg,并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搂平,在高畦两侧开定植沟,再沟施优质农家肥200kg或复合肥20-25kg。施基肥数量要能保证对番茄生长的需求。
番茄的定植,要在当地断霜后,5~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12℃时,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可在清明前后定植。在当地没有晚霜危害情况下,适当早栽,可以使番茄早熟丰产。定植番茄尽量选择无风的晴天,这样可充分利用阳光照射来提高种植畦的土温,使幼苗迅速恢复生长。千万不要在雨天及雨后地面仍然泥泞的情况下栽苗,这时土粘在根上,不易散开,不利于根的生长和缓苗。
番茄定植密度要根据选用的品种,有无栽培支架等情况而定,一般早熟品种小架栽培要密些,每667m2栽5000~6000株,中晚熟品种大架栽培,每667m2栽3500~4000株,无支架栽培每667m2栽2800~3200株。
目前生产上已广泛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定植时苗不要栽得太深或太浅,栽苗后及时浇水,地膜覆盖的破膜处,苗的四周用土压严。
③定植后田间管理技术
一是定植至始花初结果期的管理:从定植后到第1穗果始花并坐果。这一阶段的管理重点是提高地温,促进缓苗,适当控制营养生长,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间的关系,使营养生长及时转入生殖生长。
在定植后,以浇缓苗水到第1穗果膨大前,一般不浇水,中耕2~3次,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缓苗,增强根系的发育,进行蹲苗。如果遇天旱,土壤墒情不好,午间植株有萎蔫时,可在第1花序开前或开后浇水,但切勿在开花期浇水,以免造成落花落果。
春季露地气温较低,易导致第1穗花序落花落果。为提高坐果率,可在晴天,温度较高时,用12~15mg/kg防落素(番茄灵)涂花或蘸花,以保花保果。
此期还应及时插架绑秧,保持番茄直立生长。一般用竹竿作支架,每株1竿,每生2~3片叶即应用塑料绳把蔓绑缚于竹竿上。
番茄各叶腋都能抽生侧枝任其自然生长妨碍通风透光,枝叶过茂,落花落果,成熟期推迟。为此,必须进行整枝。整枝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
单杆整枝法:把所有的侧枝全部去除,只留主蔓。主蔓上保留2~4穗果摘心。这种整枝法适宜于早熟密植栽培。
一干半整枝:保留主蔓及第1花序下的1个侧蔓。余蔓皆摘除。当侧蔓结2~3穗果时摘心,只留主蔓生长。
自封顶整枝法:自封顶型的早熟品种,待主蔓结二穗果后封顶,保留第1花穗下的1个倒侧枝结1~2穗果后自动封顶。余蔓皆去。
双杆整枝,保留主蔓及第1花穗下的1个侧蔓,任其生长,其余侧枝全部除去,为双杆整枝,适宜于中晚熟品种大架栽培。
转头整枝法主蔓结2穗果后,摘心,保留第1花穗下的一个侧蔓继续生长,待侧蔓结2穗果后又摘心,换另1个侧蔓生长。如此循环。该法适宜于中晚熟丰产栽培。
多杆整枝:每株保留3~4个强健侧枝,每枝结2~3穗果后摘心。该法适宜于大架丰产晚熟栽培。
二是结果期管理,即从第1穗果开始膨大到拉秧。这一时期应及时浇水,追肥。充分供应番茄植株所需的水肥需求,保持叶片旺盛的光合能力,保证果实的正常发育。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
第1穗果座住后,第1次追肥,667m2施复合肥120kg或腐熟优质粪尿500kg,随水冲入。第2穗果采收后,进行第2次追肥,667m2施复合肥15~20kg。
第1穗果开始膨大后,植株蒸滕量浙大,气温日高,土壤蒸发量也日渐高,需增加浇水次数,一般如遇天旱5~7天浇一次,结果盛期4~5天一水。保持土壤湿润,切勿忽干忽湿,以防裂果。此期土壤干旱会严重影响果实的膨大降低产量。
待采收结束前30天左右,在最后一穗果上留2~3叶摘心,以抑制生长,促进结果。生长的后期,还应及时摘除下部的老叶,病叶,以利通风,减少病虫害。
(3)秋番茄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秋番茄的生长期,气温由高变低生长期短,病害重,栽培技术难度较大,产量不稳定,用于出口栽培较少。
要种好秋番茄,首先要选择适宜秋栽的品种。品种要抗病,特别是要抗病毒病,并且要早熟,果实生长速度快及转色快,目前可选用红杂12、14、16、18及简易支架,浙江1号等。其次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各地气候条件不同,适宜的播期也不一样,长江流域一般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苗龄25~30天,4~5片真叶的小苗为宜。定植密度每667m24500~5000株,每株留2~3穗果即摘心。定植后要注意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温度。如果在栽培畦上覆盖稻草,麦秸或与高秆作物如玉米或架豆隔畦间作,都能达到降低土壤温度的作用。
秋番茄的追肥一般进行2~3次,第1次在第一穗果座果后,每亩施复合肥15~20kg,第2次在第二穗座果后,施量同第1次。如果后期植株叶片发黄,明显缺肥时,可再追一次肥。
秋番茄开花座果前要注意控制浇水,多中耕松土。防止因水肥过多,温度高而徒长。及时插架,绑秧和整枝打杈。座果后如遇天旱及时浇水,果实膨大期要增大水量。后期气温降低,可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如果雨水多时,要及时排水,防止渍涝易引发病害。
秋番茄生长后期如遇低温,可用薄膜覆盖防寒。
(4)冬番茄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及云南南部地区,冬季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终年无霜,较适合番茄生长。尤其是冬季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降雨少,其产量和品质均超过春季番茄。冬番茄露地栽培技术要点:一是要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尽量选择进口番茄。二是采用育苗移栽。育苗时需搭棚遮荫防雨,苗期注意经常浇水,降温保湿以低龄苗定植。三是定植后除按时认真进行田间管理外,还必须随时查看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早进行防治,尤其要及时进行青枯病的防治。
(5)番茄露地无支架栽培技术要点
在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北部较寒冷地区,一年只种一茬,作加工用的罐藏番茄多采用无支架栽培。即不搭架、不整枝、不打杈、不摘心、不绑蔓,番茄任其在地面上生长,结果并获得高产的一种栽培方式。
无支架栽培具有省劳力、省架材、省秧苗、省肥水及果实成熟集中等优点。但由于番茄秧匍匐在地面上生长,枝叶生长茂密,株行间通风透光差,容易得病,另外果实直接接触地面部分,易被虫咬,转色差,影响品质。尤其是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或地区上述问题更为严重。
番茄无支架露地栽培技术要点:一是品种选择无支架栽培的番茄品种除具备高产,抗病,质优的特点外,还应选择植株顶芽生长必须是自封顶类型,且侧芽生长力强,主侧枝同时开花,结果,座果率高,果皮厚,不易裂果,烂果。果实在秧上挂果时间长而不掉。目前生产上选用的品种主要有红玛瑙213、红杂18、14及新番4号等。二是整地起垄,无支架栽培番茄无论是育苗移栽还是直播,一般都采用垄作,垄高10~15cm,垄面要整平,耙细再播种或栽植。如果是直播,播种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待出苗后按株距在覆盖的塑料薄膜上及时开洞,防止烤苗。无支架栽培番茄种植密度不宜过大,一般垄距110~130cm,株距30~40cm,每667m2栽2800~3200株,生长势强的中晚熟品种,还要栽培稀一点。三是肥水管理,无支架栽培番茄,茎叶茂盛,单株结果多,栽苗后追肥比较困难,所以肥料要集中作基肥施入,尤其是磷肥和钾肥。一般基肥充足,后期可不再追肥。若发现有缺肥症状,可在第1次收获后进行2~3次追肥。一般结合浇水随水追或株间挖穴施肥。
无支架栽培番茄浇水的次数要比春季露地栽培少,每次浇水要充足。开花座果前要注意严格掌握控水。否则会造成茎叶生长过旺,引起落花。当主茎上第1序果实长到乒乓球大小,侧枝上第1序果实长到蚕豆大小时,开始浇水,以后应根据天气情况,每隔10天左右浇1次水。千万不要在果实转红以后就停止浇水,这样会使果实提前成熟,引起秧果早衰,后期果小或出现空洞等。
4.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主要病害:有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褐色腐败病,番茄菌核病,番茄灰霉病,番茄青枯病,番茄软腐病,番茄枯萎病等。
①番茄晚疫病:本病为害叶、茎和果实。在叶片上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病斑形状不规则,周缘不明显,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变褐色。病斑可扩大至整个或大半个叶片,潮湿时,在病健交界处,长出一圈白色霉状物(孢子囊及孢囊梗)干燥时,病叶迅速干枯,在茎和果柄上,病斑暗褐色,稍凹陷,边缘不明显。果实病斑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褐色,常作云纹状向外扩展。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病果质地硬实,斑面粗糙,不光滑。
本病由真菌致病疫霉侵染引起,发病适宜温度是18~22℃,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即低温潮湿有利于本斑的发生和流行。当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内积水,氮肥过多,长势茂密,通风不良,早晚有雾,雨季早,雨水大等均易诱发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选择地势较高,不易积水的菜地种植。选种适宜本地的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喷洒杀菌剂: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左右喷洒1次,共2~3次。
荠菜栽培技术
种植季节荠菜在长江流域可春、夏、秋3季栽培,春季栽培在2月下旬至翌年4月下旬播种,夏季栽培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播种,秋季栽培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如利用塑料大棚栽培,可于10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随时播种。[4]
选地整地种植地选择排水良好、肥沃、杂草少的地块,避免连作。播前施腐熟有机肥22.5-30.0t/hm2,浅翻、耙细,做成平畦。[4]
田间管理
荠⑴浇水:荠菜种子细小,易受土壤水分影响。在出苗前,一定要注意浇水保湿,浇水时间以早晨露水未干时比较好,浇水要掌握“轻浇、勤浇”的原则,不能一次浇透,每隔1-2天浇一次。⑵除草:荠菜植株矮小,往往杂草丛生,化学除草困难,影响荠菜品质,故管理中应经常中耕拔草,做到拔早、拔小、拔了,勿待草大压苗。⑶施肥:一般秋播后3-4天出苗-春播后6-15天出苗。当苗有2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追肥,施0.3%尿素液15t/hm2,第2次追肥于收获前7-10天进行。以后每收获1次追肥1次,施肥浓度可适当提高。秋播荠菜的采收期较长,可追肥4次,每次施肥量同春播荠菜。[4]
采收管理荠菜是分次采收的,每次采收时应采大留小,采留植株要均匀适当,早秋播种荠菜,在真叶10-13片时即可采收,约9月上旬供应市场,从播种到采收为30-35天,以后分期收获4-5次,至翌年3月下旬采收结束,10月上旬播种的秋荠菜,随着气温逐步降低,生长变得缓慢,45-60天后才采收,以后可继续采收2次,2月下旬播种的春荠菜,4月上旬采收供应市场,而4月下旬播种的,5月下旬采收,春播荠菜一般采收1-2次。[4]
栽培技术
繁殖方式
繁殖方法:用种子、扦插根茎或分株形繁殖。
田间管理
注意花谢后及时剪掉残花序,保持株形整洁,浇水适量,防止太阳曝晒。
病害防治
常有褐斑病和蚜虫危害。
褐斑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
蚜虫用2.5%鱼藤精乳油1000倍液喷杀。
知母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为好。在选好的地块,每亩施腐熟的厩肥2000公斤及草木灰,捣细,均匀地撒人地内。该地如属酸性土壤,则必须适些石灰粉,以矫正酸度,也可多施些有机肥料或秸秆还田,以提高缓冲能力。底肥施足后,深耕25厘米,将肥料全部翻入底土中,耙细,整平。北方干旱地区,多作成90厘米宽的平畦,畦内搂平,畦埂宽、高各为10厘米,畦长自定。如墒情干旱,则先向畦内灌水,待水下渗、表土稍干松时再下种。
(二)繁殖方法知母多用种子繁殖。近几年来,为了缩短生长周期,许多地方也采用分株繁殖法。1、种子繁殖(1)采种 知母播种后第二年开始抽生花茎,2年生植株只抽1支花茎,3年生植株抽5〜6支花莲,每支茎穗上的花数约150〜180朵,开花后60天左右果实成熟。采种要选用生长3年以上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8月中旬〜9月中旬为果实成熟期,成熟时间不一致,且果实极易脱落。所以,在果实刚刚成熟时就应顺次摘取。采收后将种子搓出,簸净杂质,贮存待用。(2)选种 试验证明,知母种子的发芽率并不高,前1年采收的种子发芽率为40%〜50%,故播种宜选用贮藏时间在2年以内的种子。(3)催芽 在3月上中旬进行浸种,将种子用60℃温水浸泡8〜12小时,捞出晾干外皮,用2倍的湿润细沙拌匀,在向阳温暖处挖浅塘,将种子堆于塘内,盖土5厘米〜6厘米厚,再用农膜覆盖,
周围用土压实。该种子适合发芽的温度较高,发芽早晚与当时的气温高低有关。平均气温在13℃〜15℃,约25〜30天开始萌动;气温在18℃〜20℃时,约14〜16天萌发。待多数种子的胚芽刚刚伸出种皮时即可播入大田,亩播种量约3公斤。(4)播种期 知母秋播或春播均可,秋播在上冻前,春播在4月份。(5)播种方法 在事先整好的畦面按行距20厘米开沟,沟深2厘米。将催过芽的种子按1:5的比例与硫酸铵混合,然后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盖平,稍加镇压,保持土壤湿润。只要墒情好,气温正常,约10〜20天就能出苗。
苤蓝栽培技术
(一) 选用良种:
选择耐抽薹、球茎呈扁圆形的苤蓝品种,三宝主要种植长苤蓝,用于制作韭菜花原料
(二)适时播种:
苤蓝一般采用平畦育苗,适宜播种期为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提前播种,易引起未熟抽薹,影响球茎产量和品质;错后播种,苗小,成熟晚,效益低,所以要严格按时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要求苗床8—10厘米土层达饱和状态。每平方米苗床播种1.5克用亩用种约60克,干籽撒播。播种后覆一层过筛细土,厚度约0.5厘米,要求全苗床覆土厚度均匀一致。
(三)培育壮苗:
在幼苗出齐后,培土一次,厚度为0.5厘米,防止土面龟裂;子叶展开后间苗,苗距6.7厘米,间苗后再培土一次,厚度为0.5厘米,以利幼苗扎根,降低苗床温度,防止猝倒病的发生。到定植前5天可揭去全部覆盖物,进行大炼苗。
(四)定植:
一般在4月末5月初栽种,选择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地块,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深耕,土肥掺匀后耙平,按1.2米起垄,定植株行距均为35厘米,亩保苗6000左右,要求带完好土坨随定植随浇水,尽量少伤根,促进早缓苗、早成活。
(五)肥水管理:
苤蓝生育期短,一般定植后65—70天收获。定植缓苗后,及时中耕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注重蹲苗,不可过早追肥浇水,否则易引起植株徒长,影响球茎发育,表现叶片多、球茎小、成熟迟。因此,栽培上要求在球茎膨大中后期直径达4厘米以上时开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过干过湿,干湿不匀,引起球茎开裂,同时追肥1—2次,促进球茎膨大,可一次亩施尿素或复合肥15—20千克。
(六)及时采收:
苤蓝成熟期处在7-8月之交,气温较高,球茎达到后应及时采收,切成细丝晒干,卖到酱菜厂。
苤蓝的种植非常的简单,而且苤蓝的病虫害较小,主要就是菜青虫、小菜蛾和蚜虫,对于这三种害虫及时进行防治,使苤蓝免受侵害,能有效提高苤蓝的品质与产量,从而获得种植效益。
草果栽培技术
草果栽培技术
一、草果的价值用途
1、草果的食用价值:草果是一种调味香料,为我国广大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炖煮牛羊肉时,放点草果,既清香可口,又驱避膻臭,因此,草果一直都是紧俏商品。尤其在新疆、甘肃、内蒙、宁夏、西藏、陕西等常食用牛羊肉的地区,更受喜爱。
2、草果的药用价值:草果味辛性温,有温中健胃,消食顺气,祛寒湿的功能,并能解酒毒,去口臭。果实入药能治心腹疼,食积不消,止泻,呕吐,食欲不佳,咳嗽痰多,胸满腹胀等症。对草果药用功能《本草求原》、《本草纲目》等古籍都有记载。
3、草果的生态价值:由于草果的生存环境是在常绿阔叶林下的山凹之中,不跟其他作物争地,又可充分利用林间资源,保护常绿阔叶林,涵养水源,保护水土,为农业稳产高产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4、草果的经济价值:栽培草果好处较多,种植三年后即可开花结果,七年后进入盛果期,连续结果20年左右,一般都可以生长几十年。另外,它的管理相对比较粗放,投入低,收入高。
二、草果的生活习性
草果喜温暖,半阴半阳的环境。多生于温暖、阴湿的沟谷疏林下。要求透光度约40一50%,湿度为78一90%,温度为5一20℃,以年平均气温18一20℃为适宜,在绝对低温为1℃时,轻箱不致冻死,无霜期240天以上,极端高温38℃。草果生长的条件要求海拔在1200-1800米之间、郁闭度在0.5-0.7之间,腐殖质深厚的森林黄壤、棕壤的阴坡,土壤常年保持湿润,环境为喜湿润,怕干旱,开花季节如遇雨适中,则结果多,保果率高,若雨量过多,会造成烂花不结果,若开花季节遇上天早,花多数干枯而不能座果,严重影响产量及收入。
草果的土壤要求以含腐殖质、排水良好,湿润的沙质土、生草灰化土或灰化红黄壤土.酸碱度以PH4.5一6为好.腐殖质深厚的棕壤的阴坡,土壤常年保持湿润的也可以,总之,栽培草果可成长于林下,沟谷边种植,也可零星种植于房前屋后等背阴处。
三、草果栽培技术
(一)草果的繁殖
草果繁殖一般采用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2种方法,现分述如下:
1、分株繁殖法(无性繁殖)
以根茎分割繁殖的方法为常用,分蘖数量不多但结果时间快,采摘熟果后,先砍除林下杂草、灌木、草根。在惊蛰前后两天,在已开花结果的草果母株丛中,挖起一年生健壮的分蘖株,剪去下部叶片,留上部叶片2一3片,以减少水分蒸发。将带芽根茎挖起,截长9一15厘米,留30厘米的地上茎,马上运到已整好的地内定植。株行距1.3米×17米开穴,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每穴栽1丛,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
2、种子繁殖法(有性繁殖)
(1)、种子成熟时,选择结果多、果粒大、种大饱满、光泽度好、无病虫害的母株留种。
(2)、种子的采摘及种子处理。当果皮为紫红色,种子呈银灰色,嚼之有甜味的果实即可采摘,然后选出饱满、充分成熟、无病虫害的果实作种,宜随采随播。播种前先剥去果皮,洗净果肉,用清水浸种10一12小时,后用草木灰或粗沙搓揉后再用清水洗去表面胶质层,然后播种或晾干后(勿用阳光晒)贮存于瓦罐中至翌年春季播种。
(3)、播种期。一般采用随采随播、春秋两季均可播种,以秋播较好。春播要在气温回升到18℃以上时进行。秋播月平均气温在18一20℃以上,1个月以上,种子基本发芽出土,12月至翌年2月发芽率可达90%以上,春播到清明前后开始发芽出土。
(4)、苗圃地的选择及播种方法。苗圃地宜选择潮湿山基土,黄土镶或红土壤、砂土壤均可,并有阴蔽树。苗圃地需翻犁、炕晒、耙平、打细土块,拣去杂草根、树枝根、石块、开成宽1.4米,长随地形而定的厢。于12月至次年2月进行撒播或条播,条播每隔4.5厘来,挖约3厘米的播种沟1条,然后均匀地将种子撒入播种沟内。大约每隔1.5厘米有种子一粒即可,盖土半寸,再盖稻草,淋水。播种后大约1一2月苗出土,半年后即可转栽。
(5)育苗间的管理:为了培养苗齐、苗状,播种后管理很重要。由于草采播种期几乎为干燥时期,要注意勤浇水。①播种后要随时随地观察苗圃地的适湿度,一般湿度保持在80一90%,若达不到要求要及时浇水,天旱时要搭遮荫棚,否则会影响出苗。②出苗后及时揭去盖草,以免影响幼苗正常的生长。③防止软化腐烂及杂草。幼苗生长期间,要随时清除杂草、间出较密弱苗,防止雨量过多引起幼苗软化腐烂(注意揭开遮荫网,透光透气)。
(二)选地、整地、定植
宜选择山谷坡地,溪边或疏林下,土壤富含腐殖质、质地疏松的砂壤土,贫瘠土和重黏土不宜栽种。在选好的林地上,要清理杂草和灌木。过密的乔木也应疏伐,调节郁闭度50%一60%,翻土深20一27厘米。起畦宽1.2一1.5米,高4厘米,畦内按株行距挖穴,一般每亩挖穴约180一200塘,穴的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30厘米,穴内施堆肥、厩肥和火烧土等作基肥,与表土拌匀后待植。定植每亩约种苗500一550苗左右,每穴定植2一3苗。一般定植时间于早春或秋季在选好的地上,定植后要及时浇定根水,然后将土踏实即可。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种植后每年除草1一2次,一般4一6月间,第一次中耕除草,第二次除草时割除结果后枯死的老株、病株。
2、追肥。有条件的产区每年追肥多次,冬初采果后用细鸡粪拌草木灰,撒在壅根,夏季刚开花时,将草木灰在清晨露水未干前撒在叶面上作根外追肥.还可结合中耕除草,开环状沟施肥。
3、培土。草果定植后至开花前,要进行培土,使幼芽生长健壮,开花以后不应培土,以免捂伤花蕾,造成腐烂不结果。每次除草时,如发现露出地面的须根,可在须根处培少量的腐殖土,以利根部吸收养分。
4、排灌。当根部现出球形花苞时遇上天旱,应及时灌溉。雨水太多时应注意排水,以免损伤花蕾,同时要将花蕾周围的杂物除去,使其通风透光,以免落花和烂果。
5、调整郁闭度.草果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一定荫蔽,当树木生长造成林内透光度不够时,应适当疏伐或修枝。使郁闭度控制在50一60%,以利新株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技术
首先,我们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来进行防治。通过近几年对屏边县草果病虫害的了解及实践摸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病虫害发生,其主要防治方法是:
1、立枯病危害幼苗,3一4月间发生,严重时会造成连片倒苗。防治方法:①播种前用70%五氯销基苯进行土壤消毒;②幼苗出土后用1:1:120倍的波尔多液预防。③发病后,拔除病株,在病株周围撤石灰粉,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一3次。
2、钻心虫危害草果的茎部。防治方法:发现虫情应及时剪掉枯心的植株,并用50%杀螟松乳油稀释800一1000倍喷射。
3、草果疫霉菌(成株期主要病害)
4、草果炭疽病(成株期主要病害)
5、草果叶斑病(成株期、苗期病害)
6、草果花而不实(开花期主要病害)
防治方法:首先,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清除一切病、虫、杂草源(特别是脚叶、老叶、病叶),其次,要保证有适当的阳光照射,保持适度的水分和通风,增施p、k肥,大棚的要注意开沟排灌不要集水。
药剂防治:其病害多以真菌感染为主,因此主要药剂为:苯丙?甲环挫、甲酸啉猛锌、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加少量的磷酸二氢钾进行防治。
虫害:及时拔除枯心株,喷施杀虫单、杀虫双、巴丹等药剂即可。
7、草果花而不实的原因:
草果花的特点。草果为穗状花序,两性花,雌雄同株,但柱头(雌蕊)高于花粉囊(雄蕊、雌雄蕊又被中央呈蔸状的萼片所复盖,和外界处于隔离状态,是导致草果授粉比较困难的原因。
(1)花期气象因素的影响。3-5月草果开花时期若遇干旱,草果园小气候的相对湿度达不成75%,从而使花未能受粉就干枯了。若遇连续的阴雨,昆虫活动少,并且草果花长时间地被雨水浸泡而腐烂,造成不能受粉。若遇"倒春寒"也会造成不能受粉。
(2)管理粗放。由于管理粗放,长年不施肥,不培土,不除草,以及不进行病虫害防治使花芽长出后开花不良,花的营养不足,或被杂草严密盖着使昆虫未能找到花而帮助传粉,这也是造成花而不实的主要原因。
(3)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比如缺硼会降低受粉率。因此,花期增施硼肥、钾肥等可提高结实率。
五、采收与加工草果。
在种植2年后便开花结果,一般要在5一7年后才进行大量结果期。在立秋后,9一10月份,果实成熟,变灰褐色而未开裂时采收。将摘下的果实,直接晒干或用微火烘干,否则易发霉变质。在烘烧时要掌握火候,火大会烧焦,火小则烤成霉草果。故烘烧时,火力要均匀,炉温保持50一60℃之间,并经常翻动,使受热均匀。另外还可将采摘的鲜果放入沸水中烫2一3分钟,捞出晒干或烤干,此法能使果皮色鲜。经加工,即成商品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