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引发的疾病
沙门氏菌引发的疾病
鼠伤寒沙门氏菌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它们除可感染人外,还可感染很多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爬行类、鱼、两栖类及昆虫。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它可能加重病态或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产力。
菌体大小(0.6~0.9)×(1~3)微米无芽胞,一般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大多有周身鞭毛。营养要求不高,分离培养常采用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生化反应对本属菌的鉴别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见表)。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产生吲哚,不发酵乳糖和蔗糖,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和卫芽糖,大多产酸产气,少数只产酸不产气。VP试验阴性,有赖氨酸脱羧酶。DNA的G+C含量为50~53%。对热抵抗力不强,在60℃15分钟可被杀死。在水中存活2~3周。在5%的石炭酸中,5分钟死亡。沙门氏菌属
本属菌按生化反应分为4个亚属。亚属Ⅰ是生化反应典型的和最常见的沙门氏菌;亚属Ⅱ和Ⅳ是生化反应不典型的沙门氏菌;亚属Ⅲ是亚利桑那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具有复杂的抗原结构,一般可分为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3种。传播媒介
蛋、家禽和肉类产品是沙门氏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感染主要取决于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食用者的身体状况,受威胁最大的是小孩、老年人及免疫缺陷个体。根据国际惯例,要求对易受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进行分类管理,以使大多数食物不含沙门氏菌,从而有效预防沙门氏菌病。为此,人们在探索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过程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现将有关进展报告如下,并介绍两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试剂盒。
沙门菌感染的发病机制
沙门氏菌侵入机体后发病与否取决于细菌的型别、数量、毒力及机体的免疫状态。各型沙门氏菌的致病力差别明显,如鸭沙门氏菌常引起无症状感染,猪霍乱沙门氏菌常引起败血症和迁徙性病灶,鼠伤寒沙门氏菌多引起胃肠炎,亦可进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此外机体的免疫状态也有重要作用。有人发现,摄入大量的沙门氏菌(105~106)才能引起健康人胃肠炎,而婴幼儿、年老体弱、慢性疾病患者则少量沙门氏菌即可致病。胃酸减少,胃排空增快,肠蠕动变慢、肠道菌群失调等,可增加沙门氏菌的感染机会。
沙门氏菌经口腔进入人体内,克服了共生细菌的抑制和小肠粘膜吞噬细胞的作用,得以在肠道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局部微绒毛变性、粘膜固有层充血、水肿和点状出血等炎症反应,分泌物增加,并使肠蠕动增快,产生呕吐、腹泻等胃肠炎症状。如沙门氏菌直接侵犯肠内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经淋巴管可达肠膜淋巴结及其淋巴组织,并大量繁殖,可发生类伤寒型。细菌偶可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及局部化脓性感染灶。
细菌的危害有哪些
一些细菌成为病原体,导致了破伤风、伤寒、肺炎、梅毒、霍乱和肺结核。在植物中,细菌导致叶斑病、火疫病和萎蔫。感染方式包括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和带菌微生物。病原体可以用抗菌素处理,抗菌素分为杀菌型和抑菌型。 细菌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细菌性危害,指细菌及其毒素产生的生物性危害。食品污染细菌、特别是致病菌时,不仅引起腐败变质,而更重要的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一般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等。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分为: (1)感染型-由致病菌直接参与下引起的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和大部分变形杆菌等,其毒性与致病菌量密切相关; (2)毒素型-由致病菌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因食入含有毒素的食物而引起食物中毒,如葡萄球菌毒素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毒素等; (3)混合型-某些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致病菌的直接参与和其产生的毒素的协同作用,因此称为混合型,如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等。
沙门氏菌的预防
1、加强兽舍消毒,保持兽场良好的环境卫生,特别是要保持小室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发酵灭菌。
2、加强妊娠期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日粮全程添加齐鲁皇冠,全面均衡补充营养。禽类及其蛋、各种动物肠、奶、胎盘类、羔羊等饲料必需熟喂,不允许用沙门菌污染的饲料饲喂动物。
3、要求饲料新鲜、全价,夏季饲料中添加保先100,保鲜、防腐、抗腹泻。
4、平常添加抗应激、提高免疫力的添加剂25%维生素C、DMG等,提高动物免疫力,降低动物应激反应。
5、兽场做好防蚊蝇、防鼠灭鼠工作。
6、治愈的毛皮兽不得留做种用。
什么是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群形态、生化性状及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沙门氏杆菌无芽胞,无荚膜,多数细菌有周身鞭毛和菌毛,有动力。在普通培养基上呈中等大小、表面光滑的菌落,无色半透明。不分解乳糖、蔗糖和水杨酸,能分解葡萄糖和甘露醇。吲哚、尿素分解试验及V-P试验均为阴性。
沙门氏菌能在简单的培养基上生长,含有煌绿或亚硒酸盐的培养基可抑制大肠杆菌生长而起增菌作用。沙门氏菌生长的最佳温度为35℃~37℃,最佳pH值为6.5~7.5。
本属细菌抵抗力不强,60℃30分钟、5%石炭酸溶液及70%酒精5分钟均可将其杀死。在水中能生存2~3周,在粪便中可生存1~2个月,在冰中能生存3个月。对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
其抗原结构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其抗原可分为菌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和表面抗原(Vi抗原)三种。该类菌,按菌体抗原结构的不同,可分为A、 B、C、D、E、F、G、H、I等血清群,再按鞭毛抗原的不同而鉴别组内的各血清型。目前,已知沙门氏菌共有2000多种血清型,在我国已发现有161个血清型,但从人类和动物经常分离出的血清型却只有40~50种,其中仅有10种是主要血清型。与人类有关的血清型主要隶属于A~E组,即伤寒杆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鼠伤寒杆菌、猪霍乱杆菌、肠炎杆菌、鸭沙门氏菌、新港沙门氏菌等,仅少数几种对人致病,其中以鼠伤寒杆菌、肠炎杆菌及猪霍乱沙门菌为最常见。
人得了伤寒沙门氏菌有什么症状
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肠胃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能引起食物传播性疾病,近年来,已经成为最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通常源于奶制品、禽产品和肉产品;鸡肉和鸡蛋尤其是高风险食品。沙门氏菌感染的症状通常是肠胃出现问题,包括恶心、腹部绞痛、呕吐和腹泻,一般最多持续7天。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如果不及时服用抗生素类药品,沙门氏菌感染将导致生命危险。三方圆沙门氏菌测试片(FilmplateTM Salmonella BS205)含有选择性培养基、沙门氏菌特有辛酯酶的显色指示剂和高分子吸水凝胶,运用微生物测试片专有技术,做成一次性快速检验产品,一步培养15~24h就可确认是否带有沙门氏菌,非常适合各级检验部门和食品企业使用。本产品适用于肉和肉产品、蛋及蛋制品、冷饮等的快速检测。
伤寒沙门氏菌怎么回事
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已发现的近一千种(或菌株)。按其抗原成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基本菌组。其中与人体疾病有关的主要有甲组的副伤寒甲杆菌,乙组的副伤寒乙杆菌和鼠伤寒杆菌,丙组的副伤寒丙杆菌和猪霍乱杆菌,丁组的伤寒杆菌和肠炎杆菌等。除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和副伤寒乙杆菌引起人类的疾病外,大多数仅能目引起家畜、鼠类和禽类等动物的疾病,但有时也可污染人类的食物而引起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周,冰箱中可生存3-4个月,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沙门氏菌最适繁殖温度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此,低温储存食品是一项重要预防措施。
以上就是关于伤寒沙门氏菌的相关内容,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沙门氏菌是具有繁殖性的,只是在水中不容易繁殖,如果沙门氏菌污染了人们的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所以大家平时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卫生,食物有剩,存放在冰箱中可以使用保鲜膜。
急性胃肠炎会传染吗 哪些病菌感染可以导致传染性胃肠炎
我们吃的食物被病菌污染之后,食用后进入人体,产生大量的毒素,通过肠道吸收之后,就会引起急性肠胃炎,急性肠胃炎常见的病菌有:
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幽门螺杆菌,其中沙门氏菌是引起急性肠胃炎最主要的病原体;
沙门氏菌包括有: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等。
鸡蛋煮沸8分钟后再吃
沙门氏菌是食物中毒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主要经口传播,可通过食物、水源、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用具进行传播。肉类食品从畜禽的宰杀到烹调加工的各个环节中,都可受到污染。烹调后的熟肉如果再次受到污染,并且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食前又不加热,则更危险。饮用生水,特别是可能被动物和人的粪便污染的水源也可发生感染。另外沙门氏菌可因与病人直接接触会通过带菌的用具传播。感染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带菌或污染的医疗用具传播,也可以由老鼠、螳螂等通过偷吃被污染的食品造成感染。
老弱年幼者易被感染
任何年龄均可感染沙门氏菌而发病,但年幼(尤以1岁左右者)、年老体弱者及短期内服用过抗菌药物者更容易感染沙门氏菌。
患者感染沙门氏菌后可有多种表现形式,最常见的是胃肠炎型,其余还有败血症型、类伤寒型、局部化脓性感染等。
胃肠炎型 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每日腹泻数次致数10次不等,粪便可为水样、蛋花汤样或有脓血、黏液等。呕吐、腹泻严重时可出现伴脱水等症状。此型在婴儿中最多见,多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患儿可有中度发热。
败血症型 多见于新生儿和<3个月的婴儿,以鼠伤寒、猪霍乱沙门氏菌感染最多。多数先有胃肠道症状,后出现寒战、高热、惊厥甚至意识障碍,并可有黄疸、肝脾肿大及皮肤出血点。
类伤寒型 以猪霍乱沙门氏菌感染为主,临床表现类似伤寒,表现为急性发热、婴幼儿可伴有惊厥、腹泻、脾大,但并发症少,病程较短。
局部化脓性感染 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好发于缝线处、骨折处、组织器官移植处、动脉粥样硬化斑处以及有肿瘤等原先有病变的部位。本型无胃肠炎过全身症状,仅有脓肿形成。
食物要低温贮存高温灭菌
感染沙门氏菌后不必惊慌,根据我国近几年发病情况,我国沙门氏菌感染多为轻型,即胃肠炎型多见,重症病例 少见报道。疾病早期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等疾病好转后才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腹泻、呕吐、腹痛明显或出现脱水等症状时最好住院治疗。
沙门氏菌的特点是在20~30℃4的条件下迅速繁殖。为防止繁殖,必须低温贮存。另外,加热杀灭病原微生物室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不过食物深部温度须达到80℃ 。
像美国那种被污染的鸡蛋,只要将鸡蛋煮沸8~10分钟,即可杀灭沙门氏菌。被污染的鸡蛋表面及内部常有沙门氏菌存在,故要养成把鸡蛋放入冰箱保持冷藏的习惯,防止鸡蛋变质。不要生食破损或破损后被污染或有异味的鸡蛋,避免用盛放生蛋的餐具直接盛放凉拌食品。此外,加工后的熟肉制品应在10℃以下低温贮存,若较长时间放置须再次加热后食用。
鸡蛋放久了容易感染细菌
鸡蛋放久了容易感染细菌
新研究表明,鸡蛋在常温下存放时间过长会增加感染沙门氏菌的风险,冷藏存储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式。
目前,欧盟规定的鸡蛋最迟销售期限是21天,最佳食用期限是28天。欧洲食品安全局生物危害专家委员会发现,如果鸡蛋的最迟销售期限从21天延长至28天,那么生鸡蛋和未煮透鸡蛋携带沙门氏菌的风险会分别增加40%和50%。
如果最迟销售期限改为42天,最佳食用期限改为70天,那么不管是生鸡蛋还是未煮透的鸡蛋,携带沙门氏菌的风险都比目前高3倍。
专家说,如果鸡蛋内已经存在沙门氏菌,病菌会随着温度上升和存储时间增加而迅速增殖,不过彻底烹饪就不会有问题。
专家建议,冷藏保存是减少沙门氏菌风险的唯一方式。但是,如果超过最迟销售期限和最佳食用期限3周,即使处于冷藏状态,鸡蛋携带沙门氏菌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沙门氏菌是导致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细菌,可引发急性肠胃炎,感染后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呕吐等,病情往往持续4至7天,病情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沙门氏菌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品感染人类,食用新鲜且烹饪熟的食物是防止感染沙门氏菌的有效办法。
肠炎沙门菌和都柏林沙门菌的区别
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enteritidis )属于无宿主特异性而有侵害性的病原菌之一,宿主包括人和各种动物。该菌不仅能引起家禽发病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被污染的家禽产品作为肠炎沙门氏菌的携带者,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据报道,日、美等发达国家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40%~80%是由禽沙门氏菌引起的,其中主要病原为肠炎沙门氏菌(S G Mellroy,et al.1989)。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人的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在世界各国有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国际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课题。都柏林沙门氏菌,为非模式菌株,培养温度:37℃,本菌可导致人或动物的腹泻、败血症。都柏林沙门氏菌,可导致败血症、腹泻等症。以水平、垂直传播。本菌培养温度:37℃,可用真空冷冻干燥法保存。2012年8月15日下午,三亚市卫生部门发布三亚国光豪生度假酒店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结果,本起食物中毒是由都柏林沙门氏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急性肠炎的病因分析
急性肠炎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常与肠道感染包括肠道病毒(柯萨奇、埃可病毒)和其他病毒、细菌(如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肠念球菌)、肠阿米巴、寄生虫等;还与饮食不当、摄入过量不新鲜食物引起食物中毒;化学品和药物中毒;食物过敏有关。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伴不同程度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甚至休克。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夏秋季较多,公共卫生欠佳地区好发。病因明确及时诊治,一般可获痊愈。
饮食不当(24%):
常因暴饮暴食,进食过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饮酒、饮冰凉饮料过多,或受凉之后。或进食腐败、污染的食物,如隔夜食物未加热消毒,臭鱼烂虾,不新鲜的螃蟹、海味,久存冰箱内的肉类食品,发酵变质的牛奶及奶制品。主要由于有刺激性、生冷及腐败污染食物等因素引起。
肠道感染(32%):
如常见的嗜盐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葡萄球菌等感染。沙门氏菌属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较为常见。
全身性感染(15%):
如伤寒、副伤寒、肝炎及败血症等。
药物所致(5%):
如水杨酸制剂、砷、汞及泻药等。
食物过敏反应(10%):
急性肠炎夏季节多发,与天气炎热、食物易腐败有关。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有的对动物致病,有的人对人致病,因此对沙门氏菌不可忽视。如果人感染沙门氏菌就容易引发食物中毒。而且以沙门氏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现象是比较严重的。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由一群革兰氏阴性杆菌组成的尤其是对人和动物都能导致疾病的病菌,其中以鼠伤寒、肠炎和猪霍乱杆菌最常见。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多由动物性食品,特别是肉类引起(如病死牲畜肉、熟肉制品),也可由家禽、蛋类、奶类食品引起。
沙门氏菌中毒主要是以急性胃肠炎为主,潜伏期一般12~24小时,短的数小时;长则2~3天。前驱症状有恶心,头痛,全身乏力和发冷等。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腹痛,粪便为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带脓血和粘液。一般发热38℃~40℃。重病人出现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
沙门氏菌最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病菌,它的繁殖温度为37摄氏度,因此,对于沙门氏菌的预防就要食物低温储存的。
沙门氏杆菌的流行病学
流行概况
世界上最大的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是1953年于瑞典,由吃猪肉而引起的鼠伤寒沙门氏菌中毒,造成7717人中毒,90人死亡。由于沙门氏菌型、菌株不同,使人发病的菌量也不同,一般使人发病的菌量平均为107 以上。鼠伤寒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血清型,在国外占27.7%—80%,其次为肠炎沙门氏菌占有10.3%。
分布
沙门氏菌分布很广,广泛在于自然界中,常可在各种动物,如猪、牛、羊、马、等家畜及鸡、鸭、鹅、等家禽,飞鸟、鼠类等野生动物的肠道中发现。鸡是沙门氏菌最大的储存储主,鸡群爆发死亡率高达80%,也存在于蛋类、蛋粉及其他食物中(牛肉、猪肉、鱼肉、香肠、火腿等)。
借助艾滋病传播
国际研究团队发布报告称,一种致命的沙门氏菌疫情借助HIV泛滥席卷了整个非洲。HIV病毒导致的免疫系统弱化使疫情得以扩散,而每四个感染该型沙门氏菌的非洲人就有一人丧生。研究人员发现它们是造成非洲死亡传染病病例的致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