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微量白蛋白尿有什么危害

微量白蛋白尿有什么危害

微量白蛋白尿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在任何血压水平下,蛋白尿越严重,发生终末期肾病(ESRD)危险越高。降低蛋白尿,降低ESRD发生率。

2型糖尿病同时存在高血压和蛋白尿, 死亡率增加。

微量白蛋白尿是2型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强预测因子。

体检时尿液检查我们又应该选择哪些项目呢

1.首先是尿常规。尿常规是一项简便、快速、经济的尿液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常规检查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征象,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重要的线索。

2.其次是尿微量白蛋白。人体正常代谢的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如果体检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200μg/min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是肾小球早期损害的标志物,建议:1型糖尿病在确诊5年以后、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及以后每年、妊娠糖尿病妇女都需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3.再次是一些特殊的尿液检查项目。

既往有蛋白尿病史的应检测24h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尿肌酐比值;

既往有血尿病史的应检测尿沉渣、尿象等;

既往有多尿、电解质紊乱等病史的应检测尿渗量、尿酸化功能、尿电解质等等。

尿标本又应该怎么留取呢?

所有尿标本收集均应使用干净容器,尿常规检查可采用起床后第一次尿液(晨尿)或随机尿的中段尿,留取后立即送检。

如要留取24h尿,则应在早晨7:00起床后,将第一次尿液排尽,将此后直至次日晨7:00的所有尿液收集混匀在含有防腐剂的容器内送检。

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患者应避免在月经期内留取尿液标本。

总之,尿液检查是体检中不可或缺的项目,一旦发现尿检异常,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及时转诊到肾内科进一步诊治。

高血压要注意对肾脏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会有血压升高,还会伴随有其它的器官病变,最常见的就是高血压对肾脏的影响。而且高血压对肾脏的影响是最大,只有定期验尿与合理用药才可以有效预防。

定期验尿

通常高血压和肾脏之间的联系是患者被确诊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这个并发症对肾脏的危害极大,肾脏功能一旦受损害,血中的一些白蛋白就会随尿液排出体外。而患者去筛查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诊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都要进行系统的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

合理用药

由此可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之后的危害有多大,患者应该积极的进行治疗,要尽早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因为高血压可加重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而糖尿病肾病反过来也可进一步升高血压,因此,选择合理的降压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打断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的恶性循环尤其重要。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早期尽管微量白蛋白尿看似毫不起眼,但不能够疏忽,如果任其发展则后果不堪设想,可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早期阶段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服用合适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安博维,就有可能减少甚至消除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要积极的干预从早期肾病到晚期肾病的自然病程,从而极大地减少了发展到晚期肾病的风险。

不幸患了高血压就应该多注意肾脏的保护,长期的血压高会对肾脏的功能造成很大的损害,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就会出现高血压合并肾病,危害会更大。

尿微量白蛋白的介绍

1982年Viberti等发现糖尿病患者尿中总蛋白在正常范围,而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现象,首先提出了尿微量白蛋白(ALB)的概念。白蛋白是重要的血浆蛋白质之一,在正常情况下,白蛋白的分子量大,不能越过肾小球基膜。因此,在健康人尿液中仅含有浓度很低的白蛋白,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所以又被称为“尿微量白蛋白”。疾病时,肾小球基膜受到损害致使通透性发生改变,任何能够引起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高的病变,均可导致白蛋白的排出。这个时候白蛋白即可进入尿液中,尿白蛋白浓度即可出现持续升高。测定尿白蛋白最理想的方法是留取24小时尿标本,由于尿白蛋白的排泄量存在较大程度的变异,所以未定时的尿液标本(随意尿)一次白蛋白排泄量增加,可能并无意义,连续2~3次增高方有诊断价值。测定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等。

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是怎么回事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微量白蛋白尿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微量白蛋白尿正常值是多少呢,微量白蛋白尿检查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正常蛋白,但在生理条件下,只有少量的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英文缩写:mAlb参考值:0.49~2.05mg/mmol·Cr或4.28—18.14mg/g·Cr。

定义

尿微量白蛋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对于疾病的专业名词,出现在生活中的情况很少见,也就造成大家都不认识的局面。

当一名患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发生)时,肾脏血管会发生病变改变了肾脏滤过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

尿白蛋白排泄是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早期肾脏损害的一个表征。无论是什么样的疾病引起的尿微量白蛋白是由于不同的原因引起的肾固有细胞的损害,肾固有细胞结构的变化,功能变化的结构和在尿液中的体现。

对于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西医应用的很广泛是激素进行抗炎,减轻肾脏固有细胞的渐进性损伤。激素治疗微量白蛋白尿,短时期内,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已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没有修复。所以,通常会在遇到感冒、感染的影响时,导致病情反复并进行性加重。

尿微量白蛋白,是疾病的标志。对于普通人,或许对它认识不够,从而麻痹大意,只要您听从医生的安排,相信不会出现大问题。

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

当尿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那就证明肾病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低蛋白血症,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肾病的发展,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如果治疗不时间,会进入尿毒症期。

意义

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

判断病情进入了纤维化那个阶段。所以,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普通人应当每年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应每3个月测试一次。这样,对于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都起的了积极作用。

当一名患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发生)时,肾脏血管会发生病变改变了肾脏滤过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

微量白蛋白尿也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因为它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

重要性

2型糖尿病疾病现状及微量白蛋白尿筛查的重要性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近20年来发病率显著升高,且发病年龄提前,全球20—79岁人群患病人数约1.5亿,其中患病人数最多的前3位国家是:印度、中国、美国合计约7000万。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也逐年上升,1996年11个省市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2%,1998—2001年上海的调查显示患病率达10%。

大量研究证实了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终末期肾病及死亡的危险因子,而合并高血压更加重了这种危险性。将近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

2型糖尿病中,尿白蛋白量为死亡的危险因子。随着尿白蛋白浓度的增加,患者存活率下降,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临床证据。

微量蛋白尿与糖尿病有什么关系

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糖尿病肾病可从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蛋白尿,最终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并可导致血液透析或肾移植。微量白蛋白尿是肾脏损害的最早临床征象,蛋白尿则提示明显的糖尿病性肾病的存在。

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在5到10年内有20%到40%发展为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蛋白尿,其肾脏功能的减退将是不可逆转的,患者将进行性发展为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的终末期肾病。高血压会加速微量白蛋白尿和肾损伤的进展。

由于微量蛋白尿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并且不伴有任何可被患者察觉的症状,因此对于微量白蛋白尿高危人群作定期的微量白蛋白尿的专项检查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例如,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系统的筛查。为了确定微量白蛋白尿,首先将专门设计的试纸浸入尿液样本并取出。试纸上条纹的颜色表明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如果是阳性,其结果将在接下来的检查中得到验证。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查有助于治疗的最优化,以预防或减缓肾脏并发症的进展。

2型糖尿病疾病现状及微量白蛋白尿筛查的重要性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近20年来发病率显著升高,且发病年龄提前,目前全球20—79岁人群患病人数约1.5亿,其中患病人数最多的前3位国家是:印度、中国、美国合计约7000万。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也逐年上升,1996年11个省市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2%,1998—2001年上海的调查显示患病率达10%。

大量研究证实了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终末期肾病及死亡的危险因子,而合并高血压更加重了这种危险性。将近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

2型糖尿病中,尿白蛋白量为死亡的危险因子。随着尿白蛋白浓度的增加,患者存活率下降,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临床证据。

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发展为严重肾脏并发症的高风险,一旦由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蛋白尿,肾功能的进一步降低将是不可避免的。不幸的是,进入血液透析过程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期望生存期大约只有两年。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微量白蛋白尿筛查是必要的,因为这样能尽早决定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缓这一进行性发展过程。

2型糖尿病防止肾病进展的主要策略包括:有效控制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已证明有明显益处,同时控制血糖,低蛋白饮食。

基于2型糖尿病的现状,早期发现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30%—40%左右,为此,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断时及以后每年检查微量白蛋白尿,2003年的报告中更强调糖尿病肾病的全过程都必须治疗,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或临床蛋白尿者推荐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

尿微量白蛋白的建议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反映早期肾病、肾损伤情况。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在早期尿微量白蛋白阶段是肾病发生的早期信号和预兆,此时肾脏损害处在尚可逆转的时期,如能及时治疗,可以终止或逆转肾病的发展进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作为全身性或局部炎症反应的肾功能指标,如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肾脏早期病变、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预测指标;服用对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者也可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便于早期观察肾功能情况及早采取措施。

糖尿病肾病快查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快查尿微量白蛋白!这在糖尿病肾病的检查中是重要的检查方法,无论是1型还是2型的糖尿病患者都有罹患糖尿病肾病的危险,而糖尿病肾病是我国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如若不知道这一糖尿病肾病的检查方法,很有可能错过早期发现,延误治疗。

糖尿病肾病快查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临床上,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检查,早期可借助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来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要注意,这在糖尿病肾病的检查中,属于早期诊断,早期诊断,也就意味着能够得到及时控制,及时治疗,避免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生。

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多次检查

糖尿病肾病快查尿微量白蛋白,但也不能仅作一次检查,由于其他一些因素如发热、感染、心力衰竭、运动、高血压、血糖控制不好好等均可使尿白蛋白排出暂时增加。且每天尿白蛋白量排出量也不同,因而,糖尿病肾病患者仅作1次检查而结果异常并不能代表什么,在糖尿病肾病的检查中,还不能说明是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故而,在糖尿病肾病的检查中,一般需要多次检查,才能确诊。

尿微量白蛋白尿——确诊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

糖尿病肾病快查尿微量白蛋白,因为,尿微量白蛋白是确诊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一般来说,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6个月内做尿液检查,有2~3次尿白蛋白在20~200ug/min之间,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白蛋白增加的因素后,就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1型、2型糖尿病肾病都要做尿微量白蛋白

由于1型、2型糖尿病患者都可罹患糖尿病肾病,因而建议对于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5年时就应进行糖尿病肾病的检查中,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就必须同时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

尿白蛋白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此时证明肾病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检查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意义何在?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判断病情进入了纤维化那个阶段。[3]

微量白蛋白尿也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因为它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

2型糖尿病疾病现状及尿微量白蛋白筛查的重要性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近20年来发病率显著升高,且发病年龄提前,据调查,全球20—79岁人群患病人数约1.5亿,其中患病人数最多的前3位国家是:印度、中国、美国合计约7000万。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也逐年上升,1996年11个省市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2%,1998—2001年上海的调查显示患病率达10%。

大量研究证实了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终末期肾病及死亡的危险因子,而合并高血压更加重了这种危险性。将近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

2型糖尿病中,尿白蛋白量为死亡的危险因子。随着尿白蛋白浓度的增加,患者存活率下降,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临床证据。

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发展为严重肾脏并发症的高风险,一旦由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蛋白尿,肾功能的进一步降低将是不可避免的。不幸的是,进入血液透析过程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期望生存期大约只有两年。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微量白蛋白尿筛查是必要的,因为这样能尽早决定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缓这一进行性发展过程。

2型糖尿病防止肾病进展的主要策略包括:有效控制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已证明有明显益处,同时控制血糖,低蛋白饮食。

基于2型糖尿病的现状,早期发现尿微量白蛋白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30%—40%左右,为此,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断时及以后每年检查微量白蛋白尿,2003年的报告中更强调糖尿病肾病的全过程都必须治疗,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或临床蛋白尿者推荐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

一些国内权威的肾病专家主张早期预防微量白蛋白尿要从青壮年开始,随着生活的富足,肾病伴随着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等并发症越来越年轻化,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家庭就可以自我检测肾功能的诊断试剂。

尿蛋白80严重吗

尿蛋白800是指800毫克,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如果是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则高度怀疑是肾小球早期损伤,此时正规治疗可阻止肾脏纤维化进展,修复受损肾脏固有细胞,恢复正常肾脏功能。

提醒: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此时证明肾病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功能性蛋白尿是一种轻度(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0.5~1克)、暂时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后蛋白尿迅速消失。常发生于青壮年,可见于精神紧张、严重受寒或受热、长途行军、强体力劳动、充血性心衰、进食高蛋白饮食后。

良性高血压导致的蛋白尿一般为轻至中度的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1.5~2克),很少出现大量蛋白尿。有些合并镜下血尿,常有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脑动脉和视网膜动脉硬化等表现。另外一种恶性高血压导致的蛋白尿常为突发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由少至大量,多数伴有血尿和白细胞尿,肾功能多急剧恶化。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尿蛋白800严重吗也都心中有数了,平时需要定期接受检查,通过查看尿蛋白含量的高低来初步判断肾病的严重程度,只有想办法来逐渐的降低这个蛋白量,才能将病情控制住,避免危害加深。

相关推荐

春季正当时别忘了做个尿检

阳春三月,又到了体检的好时节,虽然体检的各种套餐内容很多,但不少人把尿液检查这一简便但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遗漏了,以至于经常出现“年年体检不知病,发现肾损已晚矣”的悲剧。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通过排除尿液等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脏还具内分泌功能,产生和分解某些激素(肾素、促红素、维生素D3等)。肾脏在承担机体重要任务的同时,也承受着相比别的脏器更多的负担和受损的风险。更值得注意的是,肾脏疾病起病隐匿,初期症状不明显,而体检遗漏了尿液检查则很可能错失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时机。 体检

糖尿性肾病的疾病分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性合并症之一,因此发生糖尿病肾病时也往往同时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微血管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外周神经病变。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糖尿病肾病多在起病10~15年左右,而2型糖尿病病人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时间则短,与年龄大、同时合并较多其他基础疾病关。 根据糖尿病肾病的病程和病理生理演变过程,Mogensen曾建议把糖尿病肾病分为以下五期: 1.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 这种初期改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血糖控制后可以得到部分缓解。本期没病理组织学损伤。 2.正常白蛋白尿期 GFR高出正

糖尿病的危害哪些表现

1、会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糖尿病患者可并发任何一种肾脏疾病,但糖尿病性肾病是指糖尿病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硬化征群。这种病变可能在得糖尿病不久时已存在,但在初期没什么表现,症状多在得病8年以后才表现出来。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贫血、肾功能异常及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肾病的危害之一。 2、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所导致的各种不同性质的肾脏损害。糖尿病肾病的危害还包括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为:1型糖尿病约占33-44%,2型糖尿病约占15-60%。其中微量白蛋白尿多发生在诊断糖尿病2

糖尿病肾病症状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性合并症之一,因此发生糖尿病肾病时也往往同时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微血管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外周神经病变。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糖尿病肾病多在起病10-15年左右,而2型糖尿病病人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时间则短,与年龄大、同时合并较多其他基础疾病关。 根据糖尿病肾病的病程和病理生理演变过程,Mogensen曾建议把糖尿病肾病分为以下五期: 1.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 这种初期改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血糖控制后可以得到部分缓解。本期没病理组织学损伤。 2.正常白蛋白尿期 GFR高出正

孕妇尿微量白蛋白高什么原因

正常尿液里含微量蛋白质,检查呈阴性;当尿液里蛋白质的含量达到一定值时,检查结果呈阳性。蛋白质含量呈阳性的尿就叫蛋白尿。孕妇排出这样的尿就叫孕妇蛋白尿。一般来说孕妇出现此现象是很正常的,不过如果怀孕以前患肾病检查出尿蛋白含量较高的话还是去医院检查治疗为好。 正常孕妇尿中蛋白可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关。在孕妇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在怀孕后,其肾脏会发生一些正常的变化,如长度增加、重量增加等。同时,孕妇的肾小球滤过率也会增加,因此蛋白的滤出也随之增加,24小时蛋白尿定量可达300-5

尿微量白蛋白偏高怎么办

1、植物蛋白质中,含大量嘌呤碱,加大了肾脏代谢的负担,应该少用。其中豆制品,虽蛋白质含量高,因上述原因,蛋白尿者不要食用。 2、依据蛋白尿种类及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标准的剂量的蛋白质饮食。肾炎者,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给,成人每天为0.8-1.0g/kg。推荐患者选择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等。对没出现无肾功能损害的肾病综合征者,可供给高蛋白质饮食,蛋白质成人每天为1.5-2.0g/kg,并供给优质蛋白,血浆尿素氮增高者,一般以服用低蛋白质饮食为宜。 3、肾脏患者,如果一般尿量正常,

早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较高,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病情的发展变得不可逆,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糖尿病肾病的确切诊断要依靠肾组织活检,证实肾小球结节性硬化及弥漫性肾小球硬化,一般情况下,糖尿病史,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蛋白尿,肾功能障碍,即 可考虑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目前已被广泛认可的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标准是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在 20~200ug/min。蛋白尿大于0、5g/24h,表明已进入临床肾病期。肾功能不全期,血中氮质潴留,血尿素氮和肌酐开

糖尿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尿 1.糖尿重症病例治前经常糖尿,但早期轻症仅见于餐后或感染等应激情况下,不少久病者由于肾糖阈升高,虽高血糖而无糖尿。尿糖可自微量至10g%以上,一般在0.5%~5g%左右,偶可达15g%以上,每日失糖可自微量至数百克。一般而论,在定量饮食条件下失糖量与病情轻重成正比,与血糖高度亦关系。决定无糖尿及尿糖量的因素三:①血糖浓度,②肾小球滤过率,③肾小管回吸收葡萄糖率。正常人肾糖阈为160~180mg/dl;如菊糖清除率为125ml/min,肾小管能回吸收肾小球滤液中葡萄糖250~300mg

尿微量白蛋白该怎么办

正常人24小时内尿白蛋白排出量很少,约为30mg,即每分钟排出量为20.8ug。白蛋白是尿蛋白的主要成分,约占40~50%。尿中白蛋白排泄量与肾小球滤过量成正比,尿白蛋白排出过多主要反映肾小球损伤造成的滤过缺陷。 尿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常规方法无法检出、但是高于正常的白蛋白尿。 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检测方法包含如下三种,无论哪一种超过了正常范围,都称为尿微量白蛋白增加。 1)尿白蛋白排泄,正常范围是20-200ug/min,需要收集4小时尿液。 2)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正常范围是30-300mg/24小时,需

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饮食

1.当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时候,则应该多喝水,这些可以助于尿酸的排出。 2.禁酒,酒精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严格戒酒,啤酒加海鲜绝对禁止。 3.避免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像花生,牛肉,猪肉,海鲜,如动物的内脏、沙丁鱼、金枪鱼,豆类及发酵食物等。鱼虾类、鲜肉、豌豆、菠菜、酒等!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4.每天饮食中蛋白质的量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克左右,动物内脏心、肝、肠、肾、脑和肉汤等以及沙丁鱼、虾、贝等海鲜都应少吃。 5.在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时候,则患者应该多吃水果和蔬菜,不过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