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脱氢酶的作用
乙醛脱氢酶的作用
肝中的乙醇脱氢酶负责将乙醇(酒的成分)氧化为乙醛,生成的乙醛作为底物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催化下转变为无害的乙酸(即醋的成分)。乙醛毒性高于乙醇,是造成宿醉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乙醛被怀疑具有致癌性,它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负责人体内乙醛转化的主要是肝中的乙醛脱氢酶 (ALDH),ALDH1与 ALDH2在催化速率上有很明显的差异,ALDH2对乙醛的K_M低于ALDH1,约后者的1/10,是主要负责乙醛转化的同工酶。
机理
乙醛脱氢酶是随机组合的四聚体,一个突变型的亚基影响了四聚体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酶的正常表达。研究发现无论携带ALDH2*2的是纯合子(AA)还是杂合子(GA),四聚的ALDH2均无活性,即ALDH2*2是显性遗传。杂合子GA的ALDH2四个亚基都稳定的概率是(0.5)^4=6%,因而即使杂合子的野生型与突变等位基因等量表达,其正常的ALDH2的表达量也仅有6%。有ALDH2*2突变表达出的亚基的酶无法正常代谢乙醇的氧化产物乙醛,血液乙醛浓度增高,造成一系列饮酒后的不良反应,如脸红、头晕、心跳加快等。
而纯合子AA的ALDH2活性近乎为零,最好是滴酒不沾。有ALDH2*2者更易产生饮酒的不良反应,酗酒的可能性也较小。由于ALDH2*2携带者对乙醛代谢较差,有人认为乙醛对肝的损伤是酒精肝在亚洲人群中常见的原因。基于类似机理,有人还研究了食管癌、咽喉癌与肝癌的易感基因与ALDH2*2的关系,发现有一定的关联。
抑制
药物双硫仑(disulfiram)可强烈抑制ALDH1的活性,但对ALDH2无影响。它作为戒酒药物即在于它对ALDH的抑制,服药后所摄入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无法被代谢掉,蓄积在体内从而造成类似严重醉酒的不适症状,使酒瘾者无意继续饮酒,用作戒酒的嫌恶疗法。
喝酒要注意什么 脸红者少喝点酒
喝酒其实也看天赋。人体是否能耐受酒精主要取决于身体分泌的两种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当酒精进入身体被吸收后,90%会通过肝脏代谢,先是通过乙醇脱氢酶作用变成乙醛,乙醛再被乙醛脱氢酶催化成乙酸,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这两种酶分泌因人而异,与遗传因素有关。酒喝多了会脸红,这意味着什么呢?脸红因为肝脏乙醇脱氢酶比较少,代谢酒精的能力较差,酒精不能完全被分解而以乙醛的方式留在体内,当乙醛堆积时就会导致面红耳赤、心率加快。关键是,乙醛在体内的大量堆积就会使人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症状。所以建议这类人还是不喝或者少喝为好。
喝完藿香正气水脸发红怎么办 喝藿香正气水脸红原理分析
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而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则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降解代谢。如果乙醛脱氢酶不足或活性下降,乙醛不能有效降解,体内乙醛堆积,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在脸部就表现为脸红了。
为什么会出现酒精中毒
这是因为酒精在人体内不需要经过消化作用,就可直接扩散进入血液中,并分布至全身。酒精被吸收的过程可能在口腔中就开始了,到了胃部,也有少量酒精可直接被胃壁吸收,到了小肠后,小肠会很快地大量吸收。酒精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流到各个器官,主要是分布在肝脏和大脑中。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
乙醛转化酶的分类
乙醛脱氢酶的分类 乙醛脱氢酶家族(ALDHs)是一系列氧化各式各样脂肪族醛、芳香族醛为相应酸的酶。哺乳动物乙醛脱氢酶根据其亚细胞所在位置、结构与动力学特性和原始序列的相似性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细胞质的(ALDH1)第二类是线粒体的(ALDH2)第三类则是可诱导性的细胞质的乙醛脱氢酶和可诱导性的微粒体的乙醛脱氢酶(如ALDH3)。
目前,对前两类乙醛脱氢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发现其有效促使短链脂肪族醛和芳香族醛的氧化。相比较之下,人们对第三类乙醛脱氢酶的研究尤其是对微粒体乙醛脱氢酶的研究是不够的。大鼠肝脏、兔子肠道、人类肝脏和人白血细胞中都发现了微粒体乙醛脱氢酶的存在,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二.人类乙醛脱氢酶的结构和性质 人体乙醛脱氢酶为多肽四聚体,根据四元结构和其他生化特征,至少有7种不同基因编码ALDH(ALDH1,ALDH2,……ALDH7),但根据底物特异性和亚单位组成,只有ALDH1和ALDH2才被认为是“真”ALDH、为人体肝内的两种主要同工酶。他们的基因分别位于9号和12号染色体上。 ALDH1位于胞液内,而ALDH2位于线粒体内。ALDH1和ALDH2为纯四聚体,由分子量为54000的亚单位组成,含500-501个氨基酸,他们的氨基序列中68%是相同的[1],并且具有相类似的三维立体结构。
目前发现,人类红细胞中含有一种ALDH,和肝细胞液内的ALDH1 相同。 ALDH2表现出遗传多态性,ALDH2缺乏者有一个或两个等位基因突变,形成纯合子或杂合子,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的非典型ALDH2基因形成功能丧失的酶即非典型杂四聚体酶(aaab,aabb,abbb)(b表示非典型亚单位)和非典型纯四聚体( bbbb }不能有效代谢乙醛
喝酒容易脸红说明什么
说明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
人喝酒之后,酒里的乙醇会在肝脏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代谢排出体外,如果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喝酒后乙醇会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醛,而乙醛具有让脸部毛细血管扩张,使人脸变红的作用,因此那些喝酒容易脸红的人其实是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导致喝酒后乙醛过多蓄积所致的现象。
喝酒容易醉是什么原因
人体摄入酒精后,其代谢酒精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肝脏,另一种是借助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来分解酒精,如果一个人喝酒容易醉的话,一方面说明他的肝脏功能不大好,另一方面则代表此人体内缺乏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
人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和酒精的代谢能力密切相关,其中乙醇脱氢酶能使酒精分解为乙醛,再通过乙醛脱氢酶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然后排出体外,因此决定人酒量大小、喝酒醉不醉跟乙醛脱氢酶的功能状况是分不开的。
乙醛脱氢酶是什么
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缩写ALDH)(EC 1.2.1.10)(CAS [9028-91-5]),醛脱氢酶的一种,负责催化乙醛氧化为乙酸的反应,肝中的乙醇脱氢酶负责将乙醇(酒的成分)氧化为乙醛,生成的乙醛作为底物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催化下转变为无害的乙酸(即醋的成分)。不同生物体中该酶结构略有不同。
乙醛脱氢酶(ALDH)是一系列氧化各种脂肪族醛、芳香族醛为相应酸的酶,主要作用是将乙醛氧化成乙酸,在酒精代谢中起主要作用,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已知人类的乙醛脱氢酶由三个基因所编码:ALDH1A1、ALDH2 及21世纪初发现的 ALDH1B1(亦称 ALDH5)。
在人类和其他许多动物体内,线粒体乙醛脱氢酶能把对生物体有害的醇类转化,所以在细胞解毒研究中乙醛脱氢酶受到高度关注;同时,乙醛脱氢酶在分子生物学以及相关疾病的检测方面也多有研究应用。
喝酒上脸是怎么回事
在很多时候我们只要碰上酒就会出现脸红的现象,很多人就会说酒容易脸红与酒量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其实是没有关系的,导致喝酒脸红的原因有很多种,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的就是喝酒后产生了乙醛。
乙醛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脸发红。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则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降解代谢。如果乙醛脱氢酶不足或活性下降,乙醛不能有效降解,体内乙醛堆积,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在脸部就表现为脸红了。
虽然喝酒脸不红,但是会晕啊,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是有所不同的,如果再多喝两口就脸色发白而醉倒。这是因为这部分人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不足或活性下降,导致乙醇不能有效降解,只能依靠肝脏其他效率低的氧化酶系慢慢降解乙醇,体内乙醇因短时间大量堆积而导致醉酒。
也就是说,两种脱氢酶都有且活性均高的人,酒量就非常大;如果仅有乙醛脱氢酶,且乙醛脱氢酶不足或活性下降,酒量就相对小些,且饮酒容易脸红。但是,如果两种脱氢酶都没有或活性均不足,酒量就非常小,但未必会脸红。
喝酒脸红时是怎么回事 喝酒后产生了乙醛
喝酒脸红的罪魁祸首不是酒精(乙醇),而是乙醛。在体内,酒精首先经催化变成乙醛,然后在乙醛脱氢酶2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如果这种酶的活性出了问题,乙醛无法被及时代谢,大量滞留在体内,可能舒张面部血管,引起脸红,严重时可能对心、脑、肝、肾等器官造成伤害。乙醛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脸发红。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则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降解代谢。如果乙醛脱氢酶不足或活性下降,乙醛不能有效降解,体内乙醛堆积,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在脸部就表现为脸红了。乙醛可以让自己的毛细血管扩张,这就是真正脸红的原因。
喝酒上脸是怎么回事
导致喝酒脸红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就是喝酒后产生了乙醛。乙醛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脸发红。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则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降解代谢。如果乙醛脱氢酶不足或活性下降,乙醛不能有效降解,体内乙醛堆积,在脸部就表现为脸红了。有人酒醉会脸色发白醉倒,这是因为这部分人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不足或活性下降,导致乙醇不能有效降解,体内乙醇因短时间大量堆积而导致醉酒。也就是说,两种脱氢酶都有且活性均高,酒量就大;如果仅有乙醛脱氢酶,且乙醛脱氢酶不足或活性下降,酒量就相对小些,且容易脸红。如果两种脱氢酶都没有或活性均不足,酒量就非常小且未必脸红。
乙醛脱氢酶的分类
1、Greenfield使用马ALDH同工酶来进行命名,位于细胞液内的ALDH命名为ALDHl,而位于线粒体内的ALDH为ALDH2。
2、后来根据ALDH正向电泳迁移的降低和等电点增加的序列,将ALDH命名为ALDHl、ALDH2、ALDH3和ALDI-Lt。
3、哺乳动物乙醛脱氢酶根据其亚细胞所在位置、结构与动力学特性和原始序列的相似性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细胞质的(ALDHl),第二类是线粒体的(ALDH2),第三类则是可诱导性的细胞质的乙醛脱氢酶和可诱导性的微粒体的乙醛脱氢酶(如ALDH3)。
截至2012年,对前两类乙醛脱氢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发现其有效促使短链脂肪族醛和芳香族醛的氧化。相比较之下对第三类乙醛脱氢酶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微粒体乙醛脱氢酶的研究,大鼠肝脏、兔子肠道、人类肝脏和人白血细胞中都发现了微粒体乙醛脱氢酶的存在,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喝酒全身红是怎么回事
喝酒之后全身发红,是一种乙醛中毒的表现。酒精进入人体之后,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变化为乙醛,再在肝脏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之下代谢排出体外。如果人体的肝脏缺乏乙醛脱氢酶,就会导致乙醛在人体内过度堆积,出现面色发红,甚至全身发红的表现,严重的还会导致胸闷、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