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注意关心独居老人
如何注意关心独居老人
1、安装应急呼叫装置
有些独居老人发生意外的时候,多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所以,当老人执意要独居时,安装应急呼叫装置,以备不时之需。
2、常回家看看
当我们家里有独居老人时,我们一定要多抽时间回家看看,路途遥远时也要在每天抽几分钟时间,给老人打个电话,一则表示对老人的关心,二则是能及时发现老人的状况。
3、送养老院
为了让老人有个更好的晚年,最好将老人送至养老院,得到精心的照顾,也能让子女们放心,安心工作生活。
4、委托邻居照顾
对于有些老人执意不愿意到养老院或者家庭条件不允许的情况,可以委托邻居代为照看。既可以让老人在家里安享晚年,又放心。
5、鼓励独居老人再婚
独居老人或者是因为不想连累子女,或者是不想离开家里,选择在家独居,此时子女们可以鼓励老人再婚,陪伴老人欢度余生。俗话说,少时夫妻老来伴。
空巢老人容易引发的心理问题的现状
近日,一项调查显示,九成80后无法赡养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确实,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421家庭”,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焦点。10月16日是重阳节,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老人节。节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给老年人送礼,更在于关注老年人的生存状况。
所谓“421家庭”,即指一个家庭中,夫妻俩上有4个老人,下有1个孩子。越来越多的80后小夫妻“被421”,成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对于小的,自然要全身心栽培,因而老的就常被忽视,甚至被“晾”在一边。
80后夫妻或在其它城市打拼成家,不出外的也多喜欢小两口自己住。究其原因,一方面担心与父母同住不方便或者不自由,另一方面也因为大城市生活成本较高,接老人同住,会感到经济压力很大,尤其是近几年,房价一路走高,更让小夫妻难以买大房子。
根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大中城市的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比例更高,达到56.1%,其中独居老年人占12.1%,与配偶同住的占44%。
而长时间孤独的生活状态,使得很多空巢老人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日常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子女和国家以及老人社区都要为空巢老人做一些事情来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生活中给以给与他们一些帮助,在没事的时候可以陪他们聊天谈心,给他们一种精神上的陪伴,不让他们感觉都孤单。
老人生活都需要哪些用品
1、老人生活需要医药包
说到药品,对于现在的老人来讲是件离不开的东西,如果有高血压常备降压药,糖尿病患者常备降血糖的药,还有速效救心丸等救急药品,放在家中显眼的位置。生死攸关的大事,切不可马虎。
2、老人生活需要拐杖
独居老人免不了出去散散心,有些老同志身体素质好,健步如飞。可是大部分老人走起路来颤颤巍巍,一个拐杖可以让他们去更多地方转转。毕竟憋在家里也容易得心病。
3、老人生活需要收音机
老人上了岁数,身体各项机能逐步退化。有些人眼睛花看不了电视,也不习惯看电视。因此买个收音机,可以随身携带满街转。听戏曲,听新闻,养生知识等等,解闷神器。
4、老人生活需要轻便推车
买菜做饭是老人在家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早起购物的时候,一辆轻快便捷的购物车或许能帮助他们省下很多力气。
5、老人生活需要待机时间长的电话
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时髦的独居老人也有了手机,但是手机对于他们来讲是个复杂的玩意。一个待机时间长,屏幕大,易操作的手机,可以让他们更朋友或者孩子更好的交流,必备!
38项独居老人跌倒隐患
1、楼道有灯泡不亮。
2、楼道灯的开关不方便开启。
3、楼道的扶手不完整、不干净。
4、楼道旁边堆有杂物。
5、楼梯的边缘不能看清。
6、地毯或地垫不平整,有褶皱或松动。
7、过道有杂物堆放。
8、室内地面不防滑。
9、养有猫或狗且未系铃铛。
10、进门需换鞋,但鞋柜旁没有供换鞋使用的座椅。
11、室内照明不足。
12、进入每一个房间前不可以先开灯。
13、经常需使用梯子或凳子取物,且梯子不稳固,不防滑。
14、沙发高度和软硬度不适合,起身时吃力。
15、常用椅子没有扶手。
16、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时必须绕过家具。
17、走动时必须从电灯线、电话线等上走过或绕过。
18、有松动不稳固的家具。
19、卧室走道没有安小夜灯或双控照明开关。
20、躺在床上必须下床才能开关灯。
21、床位高低不合适,上床下床有困难。
22、床边有杂物影响上下床。
23、床头未装有电话。
24、排风扇和窗户通风不好。
25、取用常用厨房用具时需攀高。
26、做饭时需要的调味品不能伸手可及。
27、厨房地面油滑。
28、卫生间地面不平整,排水不通畅。
29、卫生间有门槛。
30、马桶旁没有扶手。
31、浴缸、淋浴房地砖不防滑但未使用防滑垫。
32、浴缸或淋浴房旁没有扶手。
33、洗漱用品不能伸手可及。
34、淋浴间没有防滑冲凉凳。
35、阳台未封闭,下雨时会被雨淋湿。
36、阳台的地砖不防滑。
37、阳台上堆有杂物,影响走路。
38、阳台地上的水不及时擦干。
独居老人要警惕心血管疾病
因此,老年人尤其是在节日过后,一定要注意心态的调整,因为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子女都在身边,老人的心理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原来的生物钟也被打乱了。节日过后,宽松、愉快的气氛陡然消失,前后反差巨大,老人心理上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这种抑郁会影响到老人的心脏血管健康,可以诱发血管痉挛,另外可刺激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从而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那么独居老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心血管疾病呢?当然首先要做的就是按时服药、良好生活习惯以及要调整自我心态,心情要保持舒畅。并且此时就需要儿女的配合了。最后就要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点:儿女在外老年人应该及时地将情感转向老伴,二人一起重温过去的美好,多出去走走。如果是丧偶老人,可以给自己制定任务,使自己得到寄托。
第二点:当老人感到孤独时,可以安排给自己做不同的事情。
第三点:扩大自己的兴趣范围,从看书、习字、画画、练琴、打拳、击剑、种花、饲养动物等活动中获得乐趣,不仅调节生活情趣,还有稳定血压或使高血压降下来的作用。
第四点:要认识到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子女从父母身边离开成家立业,到生育自己的后代,是子女成熟的标志。
第五点: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尽量增强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如果条件许可,可在子女家居住一段时间。
老人独居究竟会发生什么
剩下自己一个人,身体上也许是健康的,但是心理上,却很容易出问题。而心理上的问题,又会反射到身体上。因此,独居的老人最需要子女的关爱。然而,现在这个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子女们的注意力往往并没有放在家里独居的老人身上。因为,在他们看来,老人的身体还算硬朗,没什么可担心的。
事实上,独居老人的身心健康是最值得关注的。因为“孤独”两个字,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并渐渐使人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独居老人可能会产生的问题
1有病不能及时治疗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经常有个小病小痛的也很正常。然而,独居老人一个人在家安静惯了,不想去医院这样的公共场所,也不想“麻烦”整天忙得团团转的子女。于是,很容易将小病拖延成大病。
2饮食结构不平衡
一个人吃饭,做多了吃不完,太少了又不好做。每天只吃一个菜是很正常的,更多的情况可能是,上顿没吃完,下顿热热接着吃。这样不仅摄入的食物品种少,还特别容易因加热使食物高盐。常吃太咸的食物,很容易造成高血压。而食物品种太少,自然营养就不均衡,抵抗力也就随之下降了。
3语言能力下降
长期一个人,除了自言自语,都不知道跟谁说话了。打电话给子女吧,子女往往没有时间煲电话粥;出门遛弯吧,跟那些老年人也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上几句。到了家里,就是让人难受的安静,看电视、听广播确实能听到人说话,但那毕竟没有交流。久而久之,语言能力就会下降了。本来老年人就没有什么动脑筋的机会,连语言的能力都在退化,那就离老年痴呆也不远了。
4消化系统受损
老人独居,孤独感倍增,很容易怀念往昔。中医说:“思伤脾。”而脾是掌管消化系统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一旦特别想念一个人的时候,会茶不思饭不想。老人的独居生活不太可能丰富多彩,最值得怀念的莫过于年轻时候,那时候老伴还在,朋友还多,子女还小。一幕一幕地像放电影一样每天在脑海里闪过。本来一个人吃饭就吃不了多少,这样一来,更是能不吃就不吃了,消化系统退化,很容易生出相应的疾病来。
5抑郁症
这是独居老人最可能得的病了。抑郁并不是想不开,而是无人理解。虽然老年生活并不像年轻人那样丰富,但是生活当中总是会遇到一些事情,如儿女的事,老朋友的事。当一切只剩下一个人在那里思考、判断却不被理解时,抑郁就开始慢慢地萌芽了。加上每天都是一个人,这事情本来就够让人难受的,所以很容易使独居老人患上抑郁症。
如何关爱独居老人
1不要让老人住太大的房子
有些子女觉得,让老人住大房子就是孝顺。可是你想过吗?大房子打扫起来都很消耗体力。而且,房子越大越显得空旷,没有人气,更容易使老人产生孤独感。想到拿个东西,却不在手边,就有一种连物品都跟自己不亲近的感觉。所以,独居老人不需要大房子,这是对孝心的最大误解。
2常回家看看
这是最能缓解老人孤独感的方式了。虽然人们白天上班,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功课,可能抽不出时间去看望老人,但是可以通过电话、短信、视频等方式,经常取得联系。周末的时候,常回家看看。也许子女不把老人接来同住有各种原因,但是无论如何,都要想方设法地使老人感受到你们的关怀和在乎。
3接来同住
一旦老人身体不那么硬朗了,自理有困难,一定要接来同住。也许家里没有多余的卧室了,也许平时家里也没有人。但是可以想办法在附近租个房子,能方便照顾老人。
给老人的心装上“防骗锁”
第一,大脑老化是最主要原因
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的大脑功能逐渐退化,尤其是前额叶老化较早。这一脑区负责思考、判断、控制等功能,退化会导致贪心、自私、好色、恐惧、轻率等人性弱点显露出来,容易被骗子利用。
第二,对病痛的耐受力降低
老年人容易得病,对病痛的耐受力也在降低,因此总希望自己的病能一下子消失,进而轻信骗子们口中的“包治百病”、“神奇疗效”、“去病根”等谎言。
第三,对疾病和死亡充满恐惧
人老了,对死亡的恐惧心理越来越强烈,因而特别关注养生保健。各种保健食品、器材、用品,只要能满足他们对生的渴望,都可以掏钱往家搬。
第四,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减弱
老人认知功能退化,快速发展的社会常使其无所适从。有些老人退休后只关心日常琐事,不接受新信息和新事物,骗子们层出不穷的骗术就会使信息闭塞的他们深陷其中而不知返。
第五,渴望被尊重、被关爱
老年人社会交往减少,尤其是独居老人,得到子女和社会的支持明显减少,情感无从依托。当骗子满脸笑容地嘘寒问暖,“大爷大妈”叫着时,精神空虚的老人对其认同感大幅增加,对骗局的抵抗力迅速下降,心甘情愿地掏钱给这些“比儿女更贴心”的骗子。
第六,从众心理在作怪
老人内心常感孤独,有讲座、推介会、旅游等集体活动,就想凑“热闹”。去之前还提醒自己别掏钱,但一到现场就禁不住忽悠,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跟着掏钱。
空巢老人患癔症
夜半醒来,坚信家里有贼,连续三天报警要求警察上门捉贼。东西湖一独居老人患上“被窃妄想症”,昨日被儿女接到身边。
陈盛开老人今年81岁,家住东西湖走马岭东方东社区。昨晨1时许,陈爹爹电话报警,称有贼进屋。走马岭派出所值班民警赶到陈家检查,然后告诉老人家里没有贼,老人才安心睡下。
警方称,陈盛开是一位空巢老人,老伴去世早,子女不在身边,独自居住。老人之前曾连续两天报警,称有人潜入家中,要偷走他的钱袋,警察赶到现场,发现一切安好。
昨日,民警通知陈爹爹子女,建议子女把老人接到身边同住。
市优抚医院心理学专家霍云翔说,陈爹爹年事已高,长年独居担心自己积攒的钱失窃,导致时刻怀疑家中“闹贼”,患上轻微癔症,可称为“失窃妄想症”。子女将老人接去同住,换了环境,老人的病可以减轻或治愈。
老人睡眠时间短是什么造成的
1、睡眠时间短可能与老人身体的“清醒与睡眠”平衡系统不好有关。年轻人到了晚上会犯困,但是老人却不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即便每天早早入睡,不一定睡着,也不一定能够进入深层睡眠。
2、睡眠时间短还可能与睡眠呼吸暂停有关。随着衰老,老人在睡眠时容易发生打鼾、呼吸暂停甚至是呼吸停止等现象。这样导致睡眠质量差、易惊醒。
3、与褪黑素分泌不足有关。褪黑素调节人体在昼夜、季节、睡眠与清醒等方面的规律,帮助人体区别昼夜以及不同季节的睡眠。
而当老人50岁以后,褪黑素分泌明显减少,同时对白天、黑夜的调节开始模糊,导致老人睡眠不规律。而也有资料显示,影响睡眠的几个节律如体温、褪黑素、皮质醇等,老人比年轻人提前达到峰值,也意味着提前开始下降,这也导致了老人每天早醒。
4、心理或社会因素导致。独居老人、丧偶、退休等,这些因素对老人的情绪影响比较大,容易导致老人失眠等。
5、一些疾病因素,如慢性疼痛、心血管疾病、痴呆等,都会影响老人的睡眠。
老年痴呆症偏爱独居老人
1、独居老人患病率高4倍以上
独居老人患病率为8.9%,比非独居老人2.1%的患病率要高4倍以上。王廷玉分析,在临床上,丧偶的独居老人受抑郁、焦虑等情绪影响,如果没有其他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关心沟通,患病风险更大。
2、60岁以上每增5岁患病率翻番
老年痴呆也叫阿尔茨海默病,是主要神经退行性病变引起。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障碍,最终会出现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完全需要依赖家人的照顾。
记忆力下降是老年痴呆症的典型症状,先兆表现是容易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比如刚说过的话就忘记了,常说话重复,颠三倒四没逻辑。有的还会变得情绪化,出现冷漠、抑郁、小气、多疑等表现。
60岁以上的人群,随年龄每增加5岁,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就翻一番。临床患者中,70-80岁患者最多,很多人60多岁就起病,但因为老年痴呆刚起病时症状不明显,家人以为只是年纪大了,直到生活无法自理时才送医。
老人独居会发生什么?独居的老人需要关爱
如今年轻人生活压力大,每天都非常忙碌,家中的长辈就会被冷落,尤其是一些独居老人,他们内心的孤独可想而知,身为子女不论多忙都应该抽空多陪陪老人,那么独居老人有什么心理特征,我们又该如何关爱独居老人呢?……独居的老人需要被这样关爱
我们每个人,无论生活在多么热闹的城市,多么庞大的家族中,总是躲不过“孤独”二字。孤独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一种生活状态。即使有很多亲人、朋友,但真正能走进你内心的,也许真就没几个人了。这个问题,在老年人身边,就特别突出。因为,有那么一天,一个眼神就知道自己要说什么的人,可能就永远地离开了。
剩下自己一个人,身体上也许是健康的,但是心理上,却很容易出问题。而心理上的问题,又会反射到身体上。因此,独居的老人最需要子女的关爱。然而,现在这个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子女们的注意力往往并没有放在家里独居的老人身上。因为,在他们看来,老人的身体还算硬朗,没什么可担心的。
事实上,独居老人的身心健康是最值得关注的。因为“孤独”两个字,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并渐渐使人失去了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