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喂药要注意些什么
给孩子喂药要注意些什么
应当让孩子从小正确认识药。4岁及以下幼儿是发生药物中毒的主要对象,他们好奇心强但认知能力差,药品的色彩、形状以及糖衣对他们来说都是诱惑。因此给孩子吃药时,一定要如实告诉他们用药目的和危险性,千万不能骗他们这是糖果、饮料,也不可随意在孩子面前服药,以免孩子效仿。
如果孩子不愿意吃药,也不应当为了哄孩子,将药物和汽水、果汁混合让孩子吃下。汽水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在水中会形成弱碱性的碳酸氢盐,它与胃酸中和后,会改变胃肠道的酸碱度,影响弱碱性药物(如阿奇霉素等)和弱酸性药物(如苯巴比妥等)的吸收效果,使实际用药量和医生预估的不同。果汁饮料所含的酸性物质易使药物提前分解、溶化,不利于药物在小肠内吸收,影响疗效,甚至引起不良反应,例如退烧药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若在果汁等酸性环境中,有可能加重损伤。
为了让孩子正确吃药,家长还需要注意:1.不可强行喂药,以免造成呕吐等不适。2.喂药前仔细检查。在孩子吃药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特别是药品名称、日期、饭前还是饭后吃等信息。3.一定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和医嘱喂药,例如泡腾片剂型的药物若直接给孩子口服,将引发不可预估的伤害。
看了以上的情况之后,是不是觉得非常的后怕,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给孩子做一些引导,那么在孩子吃错药的时候,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措施,那么我们就会非常的后悔,为什么平时不告诉孩子那是药,这样的话孩子知道是药物,以后就会远离,虽说以后家长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以后给孩子喝药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你生病了,需要和这些药材能够把病给治好。孩子是能够理解的。
给宝宝喂药要注意的问题 忌捏鼻子喂药
很多家长在给宝宝喂药时,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捏鼻子灌药是非常不合理的,即使药灌进去了,也会因为孩子哭闹,过一会就吐出来。捏着鼻子强灌,很容易把药和水呛入宝宝的气管中,造成气管堵塞,发生呼吸困难,呛咳,呕吐,甚至窒息等可怕后果。
另外,也不要在孩子张口说话或者大哭时突然喂药,这样很容易随着孩子的吸气而将药物误入气管。
喂药时间
喂药时间
婴儿吃药,大部分跟时间没太大关系,隔6小时,或8小时吃一次药。
没有特别指定服用时是时,选择比较容易吃药的喂奶前或吃非乳性食品前,给孩子吃药比较好。第二次、第三次也都尽量在指定的时间吃药的好。但如果白天睡觉时间有所延长,吃药时是也可以有所变化,这是没办法的事。
喂药次数
规定一天要吃几次的药,时间上可以不等间隔分配。尽量按规定的次数来给孩子服用够就可以。如果没有按规定的药量来吃药,那治疗就没法取得效果。但为了遵守这种现象,吃药时间的间隔要缩短,重要的是尽量在孩子入睡之前完成服用。而且必须深夜也要起来吃的药,医生一般都会事先说清楚,所以那时要按照指标去做。
喂药药都被吐出时
刚喝完药,药就吐出来的情况下,如果吐的量很少,就没有多大关系,但如果吐了很多就需要再喝一次药。
喂糖浆性液体方法
由于药有可能积淀在瓶底,所以服用前振一次,然后估计一次的服用量,如果孩子能用杯子喝水,可以直接对着药瓶子喝。但不会使用杯子的婴儿,可以用空或专用药来喝药。可以用少量的牛奶或果汁与药一起混淆之后喝,量太多的话,会喝不完,所以要少量。
开过口的口服药,应放在冰箱里保存。
喂粉末状药的方法
先把手指洗干净后放在药水里,然后直接触一下婴儿的脸颊外侧湿一点,看看反应,这种方法最能识别温度是否合适。之后,跟牛奶或凉开水搅在一起要把他一次性喝完。放进嘴里不能喝下去时,可混淆少量的饮用水或果汁等,那时如果使用喂奶瓶,瓶内则会粘上药粉,要用勺子或杯子及专用药瓶来喝比较好。
剩下的药怎么办
如果医生没说能保存的话,那么扔掉。剩下的药即使能保存,只能保存到2-3个月以下,那时婴儿的体重增加了,所需的药量也变多了,虽然是同样的症状,但服用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要重新就诊,开处方。婴儿虽有类似的症状,但有可能得的是不同的病,所以有必要防止使用已用过的药,特别是口服药易变质,所以请不要把剩下的药无意给孩子喝。
喂宝宝吃药的原则∶
1.喂药工具勿伸入宝宝口腔太深的部位。
2.调和药物的开水要使用温凉的,热水会破坏药物的成份。
3.保持喂药环境的安静。
4.如非须饭后服用的药物,最好让宝宝在吃奶之前吃药,因为宝宝在饥饿状态下,会自然张口吸吮。 5.宝宝不肯张口,不要硬灌药,以免日后抗拒吃药。
6.喂宝宝服用悬浮液时,不要掺水,应等宝宝服下药物之后,再给他喝下与药物等量的水。
1.喂药误区
为新生宝宝喂药不同于大龄儿童和成人,是要讲技巧的,如果你是没有耐心的新爸爸,或许早已被宝宝的哭声搞得心烦意乱,哪里还顾得上喂药的技巧。殊不知,在你的急躁中,不但没让药物发挥作用,反而还会伤害到宝宝的情绪,请对照以下几种情况,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行为呢?
(1)喂药的时间选在喂奶前,同时将药和乳汁混喂。这样不仅会降低药物的治疗作用,还会影响宝宝的食欲,甚至引起呕吐。
(2)在宝宝熟睡时喂药。宝宝身体各部位器官发育尚未完全,咽喉十分狭窄。如熟睡时喂药会突然刺激咽喉,易引起喉痉挛导致窒息。
(3)在宝宝哭闹时强行灌药。强行灌药会使药物误流人宝宝气管,造成宝宝剧烈呛咳、呼吸困难,吸人肺内还会导致吸人性肺炎。
2.正确喂药方法
宝宝反对吃药,对此,我们不能“强攻”,只能“智取”了。请看下面的几招:
给新生宝宝最好的喂药方法是:把药水或药粉溶于糖水中倒人奶瓶,让宝宝像吸奶一样服药。如果是少量药粉,可以直接放人宝宝口中,然后再用少许糖水送服。
可以把丸、片剂研成粉状,用糖水调成稀糊状,把宝宝抱在怀里,呈半仰卧状,左手扶持宝宝头部,右手持食匙取药慢慢喂下,待宝宝将药吞咽后,再继续喂。
给新生宝宝喂药前,也可先喂几口奶,再喂点药,再喂几口奶,反复这样做,直至将药喂完。然后将宝宝竖起轻拍背部,以防反胃呕吐。
在喂液体药物时,可通过软管在宝宝的脸颊和乳磨牙之间注入,避免药液和舌面上的味蕾接触,之后让宝宝吃几口奶把药冲进食道。
喂完药后,给宝宝喝点温开水,让口腔里的药物全部进入胃内,然后轻拍背部,防止反胃呕吐。
3.注意事项
在给宝宝喂药前后或是喂药过程中,有些细节的东西是新爸爸们要特别注意的。
服药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要按医嘱严格掌握剂量,因新生宝宝的肝、肾等脏器解毒功能的发育尚未完善,若用药过量容易发生中毒。
服用药片或丸剂时,不要让孩子干吞,要多饮水,既可防止药物进入气管,又有利于药物溶解。冲调的水温不要超过40℃,以免杀死有益菌,影响疗效。
服药时间一般在餐前半小时或一个小时为好。此时宝宝肚子饿了,一方面会主动张口喂得顺利些。另一方面,胃已排空,有利于某些药物的吸收和避免服后呕吐。
同时喂孩子几种药物时,应注意不要将药物混到一起吃,也不适宜将药物加入奶、果汁等饮料中,一起调配容易发生生物、化学变化,影响药效甚至有害健康。
如宝宝把吃下的药物马上全部吐出来,不要立即再喂,应休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再喂;如服药后半小时发生呕吐,由于部分药物已经被吸收,就不必再喂,以免药物过量;如每次服药后都呕吐,就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他给药途径,如肌肉注射、静脉点滴等。
根据小编以上的叙述,大家都知道了,给孩子喂药要注意什么了吧?大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绪,根据孩子的情绪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孩子吃药,千万不要因为心软,放弃了给孩子喂药。生病了就要吃药,身体才能慢慢好起来,恢复健康!
让孩子乖乖吃药有技巧
天气忽冷忽热,孩子容易生病。看病麻烦不算什么,家长说给孩子喂药才是最令人头疼的。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乖乖吃药呢?医生跟记者分享了他的经验。
经验1:从“下颌部”喂药不会呛咳
给孩子喂药,成人都是参照自己吃药的方式———张口、灌药、吞下。但半岁以下的孩子吞咽功能不完善,灌药虽然简单,却难免太急引起呛咳和呕吐,并不是好方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余明医生说,要让小宝宝比较轻松地吃药,姿势一定要正确。“先把宝宝的头抬高,让脸侧偏,然后将勺或吸管从下颌部(口腔靠下牙的一侧)伸进去慢慢喂药,勺或吸管不要急着拿出来,等孩子把药吞下了再拿出来。”
经验2:鼓励大孩子自己吃药
孩子到了2岁,多半已经学会自己用勺。这时孩子生病,除非身体很虚弱,如果精神和食欲还不错,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吃药并给予赞扬。一旦孩子觉得自己吃药是很勇敢的事,今后就不害怕吃药了。不过,这有赖于从小的潜移默化。譬如孩子小时,不愿意吃药,家长不忍心强迫,想着孩子不吃就算了,生病可以打针,结果强化了孩子不吃药的想法,毕竟打针的副作用和风险性要比吃药高很多。有的家长则把吃药当成惩罚手段,孩子不听话就吓唬说要吃药,还强调是苦药,孩子当然更加不愿吃药。
余明说,小孩3至6个月时,要适当给他们喝多种口味的果汁和汤水。像苦瓜汁、番茄汁、西洋菜汤、芥菜汤(汤要是滚汤,里边不加盐)等,略略有些酸或苦味,让孩子慢慢适应不同食物的味道,等到生病吃药的时候,自然就不怕苦了。另外,家长什么东西都带头吃,对孩子也有很好的影响。
经验3:孩子吃药呕吐咋办
孩子小时吞咽功能不好,吃奶都会吐,吃药更是如此。这种呕吐是无意识的,只要是喂药后不久,吐掉的药量都要及时补回,否则达不到药效。但3岁以上的孩子吃药呕吐常常是家长惯的,孩子不愿意吃,吃药就觉得恶心,这个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所以也要从小引导,方法和上面讲的差不多。有的孩子实在不肯吃药,嫌药苦,特别是片剂的药,可以用孩子爱喝的果汁、蜜糖水、葡萄糖水兑着吃,但果汁或糖水的量一定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量来控制,否则也会失效。牛奶可能和药物起反应,不建议和药物掺在一起。
经验4:吃药要谨遵医嘱
所谓谨遵医嘱,就是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医生说药吃多少次、多少量,一定不能随意加减,减了没有药效,加了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反应。
每次的药量需要精心计算好。只有在吃药立刻呕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补回相应的量,否则该吃多少就是多少,就是吃药后半个小时呕吐了也不用加。医生若一次开了好几种药,只要没交代分开吃,通常都可以把几种药混在一起吃,但要注意搭配后不能放太长时间。
另外,思密达和吗叮咛必须在饭前(含喝奶前)半小时吃,前者是让肠黏膜形成保护膜,后者是促进胃肠排空,不提前吃就没有效果。但多酶片是开胃的药,要和食物一起吃才有作用。其他消炎、清热、退烧的药物,饭后吃即可。若孩子频繁呕吐,则最好在两餐之间吃药。
最后,要强调一点,除了退烧药,不要把孩子的药常备在家,小孩不舒服应该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
妈妈如何给宝宝正确喂药
给宝宝喂药很难,尤其是给新生宝宝喂药,如何给新生儿喂药?我们来看看吧!
由于新生儿对药味的反应轻微,所以给新生儿喂药比给大一些的孩子喂药相对容易。但是尽管这样,新妈妈在给宝宝喂药时也需要特别小心。
用小勺将药液放在舌根部,让其自然咽下。
切勿捏鼻灌药,以防药物吸入气管而发生呛咳、窒息。
喂药时还应注意的问题
不可将药物与乳汁搅拌后同时喂服,因乳汁中的蛋白质可使许多药物的药效降低。
喂药后要注意观察宝宝10分钟左右,以防因药物刺激胃部而发生呕吐。
一定要按医嘱给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和品种。
宝宝生病不吃药有什么妙招
一、喂药时间:多饭后服用
很多药物都有胃肠道反应,所以大多数建议在饭后1小时服用。但毕竟每种药的作用和副反应不同,应遵循医嘱或说明书上的建议。例如,某些对胃有较大刺激的药物,如铁剂等,可以选在餐后1小时喂服,以防药物损伤胃黏膜;吗丁啉一般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必要时睡前服用。如果是小婴儿,可在喂奶前或两次喂奶中间服药。
二、准备好装备:奶瓶、滴管、针管、量杯、勺
过去家长喂药习惯用勺,可这样不但容易把药液洒出来,药量也不准。
现在,很多药盒里都会配有带刻度的滴管或量杯。使用滴管时,要将管口放在婴儿口腔颊黏膜和牙床之间,按照他的吞咽速度慢慢滴入。如无滴管,准备一支去掉针头的注射器也可以,使用方法与滴管类似。有时候,空奶瓶也可以用来给孩子喂药,把药剂放进奶瓶,让婴儿自己吸嘬。
如果上面提到的东西你暂时都没有,用勺子也不是不行。可将量好剂量的药液倒在勺中,送入孩子口中,压住舌头,待药液咽下后再拿出小勺。
三、了解药品的类型:液体、粉末、片剂、胶囊
婴幼儿药物多是液体,但也有粉剂、片剂和胶囊。非液体药物可研磨后,用少量温开水溶化再喂。喂完后,再给孩子喂少量温开水,冲淡口中药味,并帮助药物在胃中溶解。
四、学会2种姿势:半卧、侧身
孩子吃药,多少都会有点抗拒行为。平躺着吃药,很容易被呛着,因此尽量让孩子把头侧向一边。
若病情允许,最好将孩子抱在怀里或采取半卧位,上半身稍高,适当固定手脚,再紧贴着嘴角喂药。如果孩子不愿意咽药,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他的两颊,使其吞下。
让孩子乖乖吃药有技巧
经验1:从“下颌部”喂药不会呛咳
给孩子喂药,成人都是参照自己吃药的方式———张口、灌药、吞下。但半岁以下的孩子吞咽功能不完善,灌药虽然简单,却难免太急引起呛咳和呕吐,并不是好方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余明医生说,要让小宝宝比较轻松地吃药,姿势一定要正确。“先把宝宝的头抬高,让脸侧偏,然后将勺或吸管从下颌部(口腔靠下牙的一侧)伸进去慢慢喂药,勺或吸管不要急着拿出来,等孩子把药吞下了再拿出来。”
经验2:鼓励大孩子自己吃药
孩子到了2岁,多半已经学会自己用勺。这时孩子生病,除非身体很虚弱,如果精神和食欲还不错,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吃药并给予赞扬。一旦孩子觉得自己吃药是很勇敢的事,今后就不害怕吃药了。不过,这有赖于从小的潜移默化。譬如孩子小时,不愿意吃药,家长不忍心强迫,想着孩子不吃就算了,生病可以打针,结果强化了孩子不吃药的想法,毕竟打针的副作用和风险性要比吃药高很多。有的家长则把吃药当成惩罚手段,孩子不听话就吓唬说要吃药,还强调是苦药,孩子当然更加不愿吃药。
余明说,小孩3至6个月时,要适当给他们喝多种口味的果汁和汤水。像苦瓜汁、番茄汁、西洋菜汤、芥菜汤(汤要是滚汤,里边不加盐)等,略略有些酸或苦味,让孩子慢慢适应不同食物的味道,等到生病吃药的时候,自然就不怕苦了。另外,家长什么东西都带头吃,对孩子也有很好的影响。
经验3:孩子吃药呕吐咋办
孩子小时吞咽功能不好,吃奶都会吐,吃药更是如此。这种呕吐是无意识的,只要是喂药后不久,吐掉的药量都要及时补回,否则达不到药效。但3岁以上的孩子吃药呕吐常常是家长惯的,孩子不愿意吃,吃药就觉得恶心,这个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所以也要从小引导,方法和上面讲的差不多。有的孩子实在不肯吃药,嫌药苦,特别是片剂的药,可以用孩子爱喝的果汁、蜜糖水、葡萄糖水兑着吃,但果汁或糖水的量一定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量来控制,否则也会失效。牛奶可能和药物起反应,不建议和药物掺在一起。
经验4:吃药要谨遵医嘱
所谓谨遵医嘱,就是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医生说药吃多少次、多少量,一定不能随意加减,减了没有药效,加了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反应。
每次的药量需要精心计算好。只有在吃药立刻呕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补回相应的量,否则该吃多少就是多少,就是吃药后半个小时呕吐了也不用加。医生若一次开了好几种药,只要没交代分开吃,通常都可以把几种药混在一起吃,但要注意搭配后不能放太长时间。
另外,思密达和吗叮咛必须在饭前(含喝奶前)半小时吃,前者是让肠黏膜形成保护膜,后者是促进胃肠排空,不提前吃就没有效果。但多酶片是开胃的药,要和食物一起吃才有作用。其他消炎、清热、退烧的药物,饭后吃即可。若孩子频繁呕吐,则最好在两餐之间吃药。
最后,要强调一点,除了退烧药,不要把孩子的药常备在家,小孩不舒服应该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
父母给孩子喂药的实用守则
给孩子喂药需小心地按照医生嘱咐的服药方法喂,要知道药物的名称、服用量、给药的方式和服用次数等,这些都可以在药瓶标签上找到。
孩子正在哭闹时不要喂药,更不要捏着鼻子灌,否则容易使药物流入气管,引发意外。
儿童专用药物一般不苦反甜,所以比较好喂食,用勺子、奶瓶都可以。但如果是比较苦的药物最好不用奶瓶喂,以免孩子对奶瓶形成不好的印象,连奶瓶里的水或奶都不肯吃了。喂药时可以把孩子抱起,成半卧状,头部抬高,像喂奶一样,然后左手扶着头颈固定,让他不能随意转头,右手用勺子或奶瓶慢慢喂下。
比较苦的药物可以用滴管或塑胶软管,直接将药汁慢慢挤入孩子齿颊之间。这样药物不接触味蕾,孩子的反抗就会小一点。另外,如果喂下的药被吐了出来,但量不多,就不需重复加量喂。
如果是片剂,给孩子喂之前需要研成粉末;如果是胶囊,则需打开外皮,取出药粉,再加水调成糊。研碎、调糊的勺子要专用,以免药粉被污染。
如果孩子开始作呕,就停止下来,让他休息一会儿,安抚一下后再喂药。孩子如果在服药后呕吐,就把他的头斜向一边,轻拍其背部。
呕吐后把孩子的嘴洗干净,看看孩子吐出来的药量有多少,问一下医生是否可以继续用这样的剂量给孩子服。
孩子能吃些食物时,可以把药放在少量的食物里,如药片可以研碎拌在果酱里让孩子吃。但某些药物和奶或食物掺在一起不能很好地被吸收,需要咨询医生。
宝宝喂药后吐了怎么办
现在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在应对孩子不舒服的情况上面,通常都会动不动的就给孩子喂药。其实这样的行为,并不是那么的正确。而且所有的药物都不好吃,糖浆类的药物也同样如此。
所以家长们最好是要尽量的少给孩子喂药,而是应该靠更多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应该靠药物来治疗。比如六个月的小宝宝感冒了,那么要尽可能不吃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其次,为什么宝宝喂药会吐呢,那是因为那些药根本就不该喂,特别是一些中药味道非常的难吃,我们成年人都很多难以下咽,更何况是小宝宝们,所以能不喂就不喂。
如果这个要药是必须要喂的话,比如高热喂退烧药,宝宝不接受,那么家长们可以选择换一种方式,改成肛栓,用肛栓的栓剂来达到想要的治疗效果。
那么,如果宝宝是真的吃药吐了,我们没有别的办法,还要再给宝宝吃,那么家长们就要考虑宝宝呕吐的时间,如果是刚吃完就吐,那么可以同样的剂量再吃,如果宝宝是吃了半个小时再吐的话,那么不用再去补了,基本的成分会吸收很多,等到下次喂药的时候再喂。
如果给宝宝吃的退烧药的话,如果宝宝吃这个药物吐了,那么可以换一种药,副作用是不会叠加的,家长不必太过的担心。
再有就是喂药的方式,家长们一定要有个比较技巧的方式喂孩子,千万不要掐着宝宝的鼻子或者是嘴巴喂,这样反而会让宝宝更加的排斥,可以一点点的顺着嘴角让它喂进去,一次喂少一点,让他一次吐不出来,就会咽下去。这样才会把药喂好。
让孩子乖乖吃药有技巧
天气忽冷忽热,孩子容易生病。看病麻烦不算什么,家长说给孩子喂药才是最令人头疼的。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乖乖吃药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余明医生跟记者分享了他的经验。
经验1:从“下颌部”喂药不会呛咳
给孩子喂药,成人都是参照自己吃药的方式———张口、灌药、吞下。但半岁以下的孩子吞咽功能不完善,灌药虽然简单,却难免太急引起呛咳和呕吐,并不是好方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余明医生说,要让小宝宝比较轻松地吃药,姿势一定要正确。“先把宝宝的头抬高,让脸侧偏,然后将勺或吸管从下颌部(口腔靠下牙的一侧)伸进去慢慢喂药,勺或吸管不要急着拿出来,等孩子把药吞下了再拿出来。”
经验2:鼓励大孩子自己吃药
孩子到了2岁,多半已经学会自己用勺。这时孩子生病,除非身体很虚弱,如果精神和食欲还不错,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吃药并给予赞扬。一旦孩子觉得自己吃药是很勇敢的事,今后就不害怕吃药了。不过,这有赖于从小的潜移默化。譬如孩子小时,不愿意吃药,家长不忍心强迫,想着孩子不吃就算了,生病可以打针,结果强化了孩子不吃药的想法,毕竟打针的副作用和风险性要比吃药高很多。有的家长则把吃药当成惩罚手段,孩子不听话就吓唬说要吃药,还强调是苦药,孩子当然更加不愿吃药。
余明说,小孩3至6个月时,要适当给他们喝多种口味的果汁和汤水。像苦瓜汁、番茄汁、西洋菜汤、芥菜汤(汤要是滚汤,里边不加盐)等,略略有些酸或苦味,让孩子慢慢适应不同食物的味道,等到生病吃药的时候,自然就不怕苦了。另外,家长什么东西都带头吃,对孩子也有很好的影响。
经验3:孩子吃药呕吐咋办
孩子小时吞咽功能不好,吃奶都会吐,吃药更是如此。这种呕吐是无意识的,只要是喂药后不久,吐掉的药量都要及时补回,否则达不到药效。但3岁以上的孩子吃药呕吐常常是家长惯的,孩子不愿意吃,吃药就觉得恶心,这个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所以也要从小引导,方法和上面讲的差不多。有的孩子实在不肯吃药,嫌药苦,特别是片剂的药,可以用孩子爱喝的果汁、蜜糖水、葡萄糖水兑着吃,但果汁或糖水的量一定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量来控制,否则也会失效。牛奶可能和药物起反应,不建议和药物掺在一起。
经验4:吃药要谨遵医嘱
所谓谨遵医嘱,就是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医生说药吃多少次、多少量,一定不能随意加减,减了没有药效,加了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反应。
每次的药量需要精心计算好。只有在吃药立刻呕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补回相应的量,否则该吃多少就是多少,就是吃药后半个小时呕吐了也不用加。医生若一次开了好几种药,只要没交代分开吃,通常都可以把几种药混在一起吃,但要注意搭配后不能放太长时间。
另外,思密达和吗叮咛必须在饭前(含喝奶前)半小时吃,前者是让肠黏膜形成保护膜,后者是促进胃肠排空,不提前吃就没有效果。但多酶片是开胃的药,要和食物一起吃才有作用。其他消炎、清热、退烧的药物,饭后吃即可。若孩子频繁呕吐,则最好在两餐之间吃药。
最后,要强调一点,除了退烧药,不要把孩子的药常备在家,小孩不舒服应该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