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莫再恐惧麻风病

莫再恐惧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神经系统。麻风病是可以治愈的,联合化疗可杀灭麻风杆菌和终止传播,发病后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给予联合化疗,病人完全能过上正常的生活,不会致残。但是很多人对麻风病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解。

误解1:麻风病防不胜防

事实: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的宽敞居室可减少麻风病发病率。

麻风病主要通过吸入含菌飞沫或与有传染性的病人长期密切的皮肤接触而传染。住房宽敞、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的居住条件可减少麻风的发病率,通过避免接触含菌飞沫和与麻风病人密切接触可预防传染。

在麻风高流行区,在劳动中避免手足皮肤外伤,也可预防麻风病。当然若早期发现麻风病人,给予及时治疗,杀灭病人体内的麻风菌,消除其传染性是最好的预防控制措施。

误解2:麻风病会“世袭”

事实:麻风病不是遗传性疾病,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在麻风病人家庭中,其多发的原因主要是病人在得到确诊和治疗前已经与家庭成员有长期密切的接触,使其家庭成员传染。麻风病的潜伏期可以很长,在病人已经去世多年后,曾经长期接触病人的家庭成员还可能发病。有麻风病专家报告,如果麻风病女性病人刚分娩的婴儿与其母亲隔离,孩子可不发病。在麻风病人家庭中,病人多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部分病人家属的敏感素质,就像有的人对青霉素过敏,而有的人则不过敏一样,有些病人家属对麻风杆菌缺乏足够的免疫力,对麻风杆菌易感。

误解3:麻风病是不治之症

事实:三种药联合化疗可治愈。

在上个世纪40年代之前,世界上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麻风病,造成病人病情恶化。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家发现了许多有效的抗麻风杆菌药物。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嗪三个药物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麻风病,获得了显著成果。目前用这一方案已经治愈了全世界1300万病人。

因此只要麻风病人早期确诊和得到治疗,完全可以治愈,不留任何后遗症。目前我们国家提供免费的抗麻风病药物。

麻风病慢性传染接触者定期检查

九带犰狳在少数地区也可以作为麻风传染源

在美国和南美洲一些地区有一种动物叫九带犰狳,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其麻风菌的基因型和当地麻风病患者麻风菌的基因型一致,因此,在这些地区,注意少接触此类动物对于避免感染麻风病有一定意义。此外,一些麻风病高流行地区,在外界的土壤,水源等环境中有时也可以发现麻风杆菌,其传染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麻风病的接触者需定期接受检查

麻风病具有沿着传染源点簇状分布的特点,广东南海一个村庄,1958年发生了一例瘤型麻风以后,其后15年间陆续发生了10例麻风病人;江苏盐城某村,上世纪40年代一名外地瘤型麻风在此村落户后,到1981年,该村先后发生25例麻风病人。麻风病在一些患者的家庭中也有聚集现象,特别是多菌型患者的家庭,家庭中父子,母子或爷孙等传染占有一定比例,因此,对于既往有麻风病的地区,本地的居民及患者的家属均应该定期接受麻风病防治机构的检查,一旦确诊即予以治疗,争取尽早治愈。

麻风不是不治之症

麻风分枝杆菌是一种古老的病菌,它与引起结核病的结核分枝杆菌是亲兄弟,同属于抗酸杆菌。它喜欢侵犯人类的皮肤和周围神经系统,引起皮肤损害和肢体残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麻风病。麻风病与结核病、梅毒被称为三大慢性传染病,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发病。目前,结核病和梅毒在我国上个世纪60年代被有效控制后,又有死灰复燃的趋势。麻风病虽然经过有效的控制,但一直在苟延残喘,拒不退出历史舞台,继续在贫困地区危害百姓健康,并随着人口的流动传播到富裕地区。

麻风病人亲友最易感

麻风病主要在经济落后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我国云南、四川、贵州、湖南、西藏东部等地是高流行区,这些地区每年新发现病人数占全国病人数的1/2。麻风病常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上的,初期多不为患者所识别。即使出现症状,也可能因为不疼不痒而没能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等病情严重、出现残疾再就医,已为时太晚。

麻风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未经过治疗的病人,特别是有双侧眉毛脱落,面部和四肢有弥漫性浸润,细菌检查阳性的瘤型麻风患者。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吸入或通过破损的皮肤接触麻风杆菌。在麻风病患者家中,家庭成员感染麻风的危险要比正常人高得多。调查显示,全国登记的50万麻风病患者有50%的人是因家中成员、邻居或朋友是麻风患者,通过接触而传染。

研究表明,在高流行区正常人群的麻风杆菌感染率是10%~15%,病人家属的感染率是20%~30%。但是感染并不等于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绝大多数人对麻风杆菌有抵抗力。人体感染上麻风杆菌后会产生免疫反应,机体白细胞吞噬麻风杆菌,同时还会产生针对麻风杆菌的抗体,帮助杀灭麻风杆菌。

麻风会带来肢体残疾

麻风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是皮肤损害和四肢周围神经干粗大。但是不同的患者因机体免疫力不同,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临床上有多菌型和少菌型麻风两种表现。少菌型麻风患者有较强的免疫力。发病初期皮肤表面可出现一块或数块表面干燥、边界清楚、不痒的红斑或斑块,并会出现麻木。这类病人四肢常有周围神经粗大,早期就可以出现肢体残疾。多菌型麻风患者由于缺乏有效的细胞免疫力,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会大量繁殖,导致病人出现严重的菌血症。病人的面部、躯干和四肢皮肤出现弥漫性浸润,眉毛外1/3稀疏脱落,面部皮肤稍有浮肿并有蚂蚁爬行的感觉,两眼球结膜充血,如同喝醉酒的样子。

麻风病除了会传染之外,还有高度致残性,这是人们对这种疾病产生恐惧的原因所在。目前我国每年新登记1600名左右患者,其中有20%~25%的患者有肢体残疾。一项全国统计显示,我国治愈存活的麻风患者有20万,其中残疾者有12万之多。麻风病还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有一个统计表明,我国38.4%的麻风患者感到有社会歧视,21.3%的患者有家庭歧视,麻风残疾者中离婚者占17.16%,麻风残疾者未婚者占28.6%。

麻风病有药可治

麻风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过去,麻风病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为了控制传染,世界各地,包括我国建造了许多麻风病院、村,以方便隔离病人。上个世纪40年代初,科学家发现了治疗麻风病的有效药物氨苯砜。但这种药物治疗效果缓慢,许多病人需要终身服药。另外长期单独用药还会带来耐药性,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病情恶化。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麻风病,即采用利福平、氨苯砜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少菌型麻风;采用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嗪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多菌型麻风。这些方法可快速杀菌,高效,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临床实践证明,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麻风病完全可以治愈,不留残疾。

麻风病通过什么传染 麻风病的传染源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染源一般是由传染型病人、带菌者和动物宿主三方构成的。

在麻风病中,传染型病人主要是指瘤型和界线类麻风。这两型麻风病是传播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源。麻风病的带菌者,主要是指多菌型病人的家属或接触者身体内带有麻风菌而成为传染源,事实上他们所造成的传染威胁是很小的。在麻风病的宿主中,已发现美洲的犰狳不仅易于感染麻风菌,且有天然带菌者,故可能成为麻风病的传染源。但由于该动物少而局限于某地,尚不能证明犰狳是麻风病传染源之一。

麻风病如何做好防治措施

麻风病主要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伤害,患者会出现肢体畸形等严重的后果。引起麻风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麻风杆菌或者是身体损伤部位所引起的感染,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麻风病防治知识。

麻风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通过对新发、现症、复发病人神经功能的定期评价,发现神经功能异常,立即采用6个月疗程的强的松治疗,可防止患者发生永久性神经损害,从而预防残疾的发生。对畸残者开展自我护理和自我保护训练 麻风病人对眼手足的自我护理是畸残防治的一种最佳模式,使患者建立自我护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养成习惯,可终生避免创口、皲裂、红眼等继发性损害的危险。

麻风病人经过短期规则治疗后,已经不具备传染性。可以正常和家属在一起工作、学习和生活。由于潜伏期很长,在麻风病人确诊和治疗之前就已经与病人长期接触的家属,应该每年主动接受健康检查,并注意自己身上可能出现的麻风症状,一旦出现可疑麻风症状即找专业医生就诊。

麻风容易疏忽的皮肤病

抵抗力比较强的少菌型患者 在患病初期表现为一块或数块表面干燥、边界清楚、不痒的红斑或斑块。之后可出现麻木感,伴皮损肢体周围神经粗大和肢体畸残。

抵抗力比较弱的多菌型患者 在患病初期表现为面部、躯干和四肢的红斑或斑块、表面光滑的结节和弥漫性浸润,眉毛稀疏脱落,面部浮肿,球结膜充血,可无麻木和肢体畸残。如果此时做麻风杆菌检查可出现阳性结果。若不及时治疗,可逐渐出现麻木感和周围神经粗大,两眉脱光,出现面目全非的晚期症状。

目前我国每年新登记的麻风患者的平均确诊延误期长达3年,这就为患者传染周围健康人群埋下了隐患。

了解麻风病的传染方式

麻风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吸入或通过破损的皮肤接触麻风杆菌。据报告,未经治疗的患者喷嚏中有上千万个麻风杆菌,可严重污染环境。密切接触者如反复吸入含有麻风杆菌的分泌物,或皮肤伤口反复接触含有麻风杆菌的污染物就容易罹患麻风病。

在麻风病的高流行区,麻风杆菌的感染是普遍现象,但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免疫力和与患者接触的密切程度。绝大多数人在感染麻风杆菌后会产生抵抗力而不发病。而麻风患者的子女或亲属则存在遗传易感性,加上密切接触病人,因而发病的危险性较高。麻风杆菌侵入机体后,一般潜伏期为2~3 年,少数可长达10余年。

高度警惕不痒的皮肤病

由于麻风病的高致残性,往往使人们谈“麻”色变。但自上世纪80年代,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嗪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后,全世界已治愈1300万患者。这说明麻风患者只要能够得到早期诊治,就能彻底治愈,不留任何后遗症。

但是早期发现和诊断并非易事。关键是很多患者因为没有皮肤瘙痒而不把这种皮肤病当回事。因此,当医生遇到无瘙痒症状的皮肤病患者时,应高度警惕是否为麻风病。笔者曾遇到一位患者,躯干和四肢皮肤出现很多不明原因的红斑,没有任何不适感觉,也不痒,曾被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生诊断为麻风病。但这位患者坚决不承认自己有麻风病,并误认为医生在败坏自己的名誉。直至皮肤损害加重,眉毛脱落,渐渐出现麻木和手足残疾,才肯接受麻风病的诊断和治疗,但为时已晚。

预防关键:切断传播途径

1.宽敞、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居住条件有利于降低麻风病的发病率。

2.教育病人在打喷嚏时用双手遮捂口鼻,然后洗手。密切接触者应在麻风患者打喷嚏时立即回避。

3.在麻风高流行区,尽量避免在劳动中损伤手足皮肤。一旦发生皮肤损伤,应立即加以消毒和包裹。

4.及时发现病人并给予正规治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链接

防麻两问题

1.部分地区疫情仍无明显改善。由于尚无有效的疫苗,部分地区疫情仍无明显改善,甚至呈上升趋势。

2.流行地区误诊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麻风存有恐惧和歧视心理,影响了麻风患者的主动就医。此外,据统计,近10年来约70%的新麻风患者曾被误诊。

麻风病原因

什么原因引起麻风病

麻风病原因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甚广,据估计全世界现有麻风病人约一千万人左右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病原因是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粘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粘膜排出体外,其它在乳汁、泪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

麻风病原因是麻风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完整的杆菌为直棒状或稍有弯曲,长约2~6微米,长约0.2~0.6微米,无鞭毛.芽孢或荚膜.非完整者可见短棒状,双球状,念珠状.颗粒状等形状.数量较多时有聚簇的特点.可形成球团状或束刷状.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麻风杆菌新的结构,麻风杆菌抗酸染色为红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一小时或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麻风病人的心理康复

麻风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麻风病患者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遭受歧视,精神受到巨大的创伤。病人常发生恐惧、自责、自卑和抑郁等心理变化,在行为上表现为冷漠、孤僻、逃避,甚至对社会产生愤恨、攻击。国内的调查发现:近70%的麻风病患者具有自杀的意念,为健康人的17倍。

麻风病人的心理改变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的态度以及患者本身的心理素质。有些病人不愿将病情告诉家庭成员和朋友,愿意接受长期的保密治疗,因而长期存在恐惧、自责、自卑、抑郁的心理问题。他们既怕周围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歧视和排斥自己,又怕自己的病对家庭、子女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病人希望能够尽快地摆脱麻风这一“污名”,或者远走他乡,断绝与麻风病防治人员的联系。

麻风病人心理康复的原则应视不同对象、不同时期、不同心理变化,给予科学的宣传、劝解,给予心理康复指导和物质生活上的帮助。

要对公众、病人和其家庭成员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知识,使全社会认识麻风病不是一种“可耻的疾病”,形成一个让麻风病人能毫不犹豫地接受诊治的社会氛围。社会、社区、家庭和广大民众应主动地关心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注重病人的隐私权,增强其心理抵御能力,提高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麻防专家最近提出的经济康复、社会康复和综合康复的方针是:政府、卫生部门以及全社会要鼓励麻风病人及其治愈者实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并扶持他们开展不同规模的职业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以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

麻风病的误区

1、风病早期可以诊断

目前,麻风病可以做到较早期诊断。麻风病的延误诊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病人自身延误,大约占3/4,另一个是医疗延误,占1/4。前者是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麻风病,或者即使怀疑自己得了麻风病,由于交通不便或工作忙而不去找医生,造成诊断延误。后者是少数医生不懂麻风病知识,不会诊断麻风病,造成医疗延误。

2、风病可以预防

住房宽敞,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的居住条件可减少麻风病的发病率,通过避免接触含菌飞沫、避免与麻风病人密切接触可预防传染。在麻风病高流行区,避免手足皮肤外伤,也可预防麻风病。当然早期发现麻风病人,给予及时治疗,消除传染性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3、风病可以治愈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家发现了许多有效的抗麻风杆菌药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嗪三种药物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麻风病,疗效显着。目前用这一方案已经治愈了全世界1300万病人。只要麻风病人早期确诊并治疗,完全可以治愈,不留任何后遗症。

4、风病不会遗传

麻风病不是一个遗传性疾病。在麻风病人家庭中病人多发,主要是病人在得到确诊和治疗前已经与家庭成员长期密切接触而导致的。另一个原因是,有些病人家属对麻风杆菌缺乏足够的免疫力。据麻风病专家报告,将麻风女性病人刚分娩的婴儿与其母亲隔离,其婴儿可不发病。

5、风病传染性不是很高

在麻风病高流行区,普通人群感染麻风杆菌的现象比较普遍,但由于对麻风杆菌都有一定的抵抗力,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发病。只有大约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的人可能会患麻风病。有资料显示,在夫妇双方有一人是麻风病的情况下,另一方感染麻风菌后发病的几率不到5%。因此麻风病的传染性与其它一些严重的传染病相比还是很小的。

麻风病遗传吗

麻风病遗传吗?这是很多患者及其家属想要知道的问题。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它的出现给人们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为此针对麻风病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以避免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麻风病遗传吗

麻风病遗传吗?专家指出,麻风病是不会遗传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

麻风病的传染性不强。人体对麻风杆菌都有一定的抵抗力,只有大约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的人,可能会患麻风病。因此,麻风病的传染性与其他一些严重传染病相比,是很小的。只有当机体因生活贫困、营养不良、患有其他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原因而造成抵抗力低下时,病菌在体内大量生长、繁殖,才会引起麻风病。

麻风病可以预防。麻风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的居住条件,可减少麻风病的感染几率,通过避免接触含菌飞沫、避免与麻风患者密切接触可预防传染。避免接触麻风患者的伤口、组织液,也可预防传染。

麻风病不会遗传给下一代。麻风病不是遗传性疾病,不会通过生育遗传给下一代。在麻风患者家庭中麻风病多发,主要是因家庭成员在患者得到确诊和治疗前,已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感染而导致。

麻风病可以早期诊断。麻风病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周围神经。在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皮肤出现红斑、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或缺失、丘疹、结节、斑块、结节性红斑、皮肤溃疡等,且多伴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如手、足麻木,局部出现蚁行感、紧绷感、刺痛感、温觉丧失,甚至奇痒,严重时出现疼痛难忍。

麻风病可以治愈,不留下畸、残。

麻风病遗传吗?既然患者朋友已经了解麻风病是不会遗传的,那么麻风病患者一旦确诊,就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规律、全程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化疗方案,只要坚持标准、联合药物化疗方案,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麻风病会传染吗

麻风病患者全身皮肤多处斑疹溃烂,四肢畸形,让人看得触目惊心,也让不少人对麻风病有恐惧。小编介绍一下,麻风病会不会传?怎样预防传染?

麻风病的主要致病菌麻风杆菌,通过呼吸道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其传染性并不强,如果避免接触含菌飞沫、麻风病患者的伤口、组织液等,就会大大减少感染麻风杆菌的几率,预防感染的发生。

麻风病是会传染的,传染情况最多见于和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粘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粘膜的接触所致。其次,麻风病会传染的第二个途径,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视。

另外,麻风菌无论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体而致成感染。近来有人强调呼吸道的传染方式,认为鼻粘膜是麻风菌的主要排出途径,鼻分泌物中的麻风菌在离体后仍能存活相当的时间,带菌的尘埃或飞沫可以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

麻风病治愈后还会传染?

体检健康仍被当地小学拒收,这是云南省良县40多名适龄儿童新学期开学的遭遇。拒收的原因,是他们的父辈或者祖父辈曾经患有麻风病,导致一些家长反对他们入学。麻风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患有麻风病的人真有那么怕吗?为什么当地人会谈之色变呢?

麻风病可治愈吗?康复者有无传染性?

显然,麻风病是可以治愈的。多种药物联合化疗(MDT)能够在6-12个月内完全治愈麻风病。通过MDT治疗,即使最严重的病例也会在几天到几个星期内完全失去传染性。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避免任何残疾的发生。

已经彻底治愈的麻风病患者,是完全没有传染性的。虽然有不少康复者仍存在一定的残疾和一些难于愈合的伤口,但那是由于神经损伤的后遗症所造成,就像小儿麻痹症所造成的后遗症一样。所以,身边有麻风病的康复者,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

过去,由于医疗技术和卫生条件的限制,麻风病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引起各种残疾。加上不少人以为麻风病拥有高度传染性,所以导致人们对麻风病产生恐惧和歧视。现代医学已经能够彻底治愈麻风病,如果我们对麻风病的认识还停留在旧社会时代,实在要不得。关爱、理解、接受麻风病人和康复者,需要社会群体共同参与。

麻风病的护理与保健

麻风菌在体外的生存情况和传播途径尚,除直接密切接触外,呼吸道是麻风菌传播的重要途径。麻风菌感染后会不会发病取决于机体自然免疫力,科学证明绝大多数健康人(95%-99%以上)对麻风菌都有自然免疫力,即使感染了麻风菌也不发病,只有易感者才会发病。它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但它的传染性很小,也不会遗传。而且夫妻间也极少相互传染。

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给予规则的药物治疗,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传染、消灭麻风病。

鉴于目前对麻风病的预防,缺少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理想的预防药物。因此,在防治方法上要应用各种方法早期发现病人,对发现的病人,应及时给予规则的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对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可给予卡介苗接种,或给予有效的化学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由于麻风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因此加强对新病人的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控制麻风病最重要的一点。

麻风病人经过短期规则治疗后,已经不具备传染性。可以正常和家属在一起工作、学习和生活。由于潜伏期很长,在麻风病人确诊和治疗之前就已经与病人长期接触的家属,应该每年主动接受健康检查,并注意自己身上可能出现的麻风症状,一旦出现可疑麻风症状即找专业医生就诊。

在我国西南麻风病高流行地区要加强对麻风病的预防和控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在出现新病人的村庄,当地防治人员应对该村庄的群众进行健康检查,并对群众进行麻风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在麻风病高流行区,要避免皮肤外伤,特别是在从事手足容易外伤的工种时,应该戴手套或穿防护鞋。居住的房屋要保持通风、宽敞和光线充足,从而减少麻风杆菌感染的机会。

住房宽敞,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的居住条件可减少麻风病的发病率,通过避免接触含菌飞沫、避免与麻风病人密切接触可预防传染。在麻风病高流行区,劳动中避免手足皮肤外伤,也可预防麻风病。当然早期发现麻风病人,给予及时治疗,消除其传染性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麻风病人

麻风病”曾经是高致命传染疾病在旧社会患了麻风病人通常是被活活烧死。麻风病通过飞沫、皮肤接触均能传染,患者导致神经末梢坏死手脚溃烂肌肉萎缩面瘫……最终血肉溃烂直至败血症导致死亡

50年代后期麻风病已能治愈80年代,已研制出高效治愈的药物,且无偿发放。

国家曾经修建一些专门治疗的场所集中治疗麻风患者。治愈后,由于麻风病人遗症在康复者身上残肢和溃烂的惨状仍会持续其一生,残疾、歧视、偏见、隔离虽然村民经已治愈,却已无家可归,只能呆在康复治疗所,家人和社会不但不接受这些康复者,还视其为恶魔。目前在云南共生活着1万名左右麻风康复者及他们的家人,全国有70%左右麻风康复者生活在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及广西

据介绍,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侵犯神经和皮肤的慢性传染病。广州曾经是麻风病人的高流行区,不过由于防治得当,广州已于1997年实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并通过了省级考核。但在去年又发现了12例新发麻风病人,发现率为十万分之零点一六,治愈7例。专家说,其实麻风病只要早期确诊并治疗,完全可以治愈,不留任何后遗症,麻风是可防可治不可怕的。

相关推荐

麻风病传染吗

麻风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皮肤性疾病,它给人们的皮肤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一、麻风病直接接触传染 麻风病最主要的传染方式,当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病人的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粘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粘膜的接触所致。 这种传染情况最多见于和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虽然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但这并不排除偶尔接触而传染的可能性。 二、麻烦病间接接触传染 健康的人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也会受到麻风病的传染。 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 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触传染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有哪几种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有哪几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麻风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引起的病因是麻风分支杆菌。正常人患上麻风会导致身体产生病变,更可能导致人体残废,使人丧失劳动力。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下该疾病的传播途径,从而预防它,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麻风病的传播途径,一起来看看吧!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有哪几种 1、麻风直接传染 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病人的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黏膜的接触所致。这种传染情况最多见于和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虽然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

途径1:直接接触患者。该途径顾名思义即是普通的健康人与带有传染病毒的麻风病患者接触后被传播的。当然,这直接接触并不是指普通接触,而是指健康人的皮损处或其粘膜与麻风患者的皮肤或粘膜的破损处有直接接触,而导致被传染。这种传播途径多发生于与麻风病患者经常有亲密接触的亲属朋友,但也不排除偶尔接触而受到感染的可能性。 途径2:间接接触患者。这是一种通过其他传播媒介而使健康人受到传染的方式。如,菩提的健康人接触麻风病患者使用过的日常用品,衣物、被褥、毛巾、餐具等。这种间接接触被传染的可能性比直接接触麻风病患者被传染的

麻风病能治好吗

病原菌是麻风杆菌。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一小时或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黏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在皮肤主要分布于神经末梢、巨噬细胞、平滑肌、毛带及血管壁等处。在黏膜甚为常见。此外骨髓、睾丸、肾上腺、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围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少量的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主

麻风病传染途径 麻风病的传染途径

麻风病的传染途径主要以直接接触传染为主,其次为间接传染。 其他传染方式,如昆虫传染及水与土壤传染还未得到证实。传说吃某种食物(如鸡蛋、咸鱼)会传染麻风病是没有科学报据的。

麻风病该如何检查确诊

麻风病的诊断依据: ① 皮损伴有感觉障碍及闭汗,或有麻木区; ② 周围神经受累,表现为神经干粗大伴相应功能障碍; ③ 皮损组织切片或组织液涂片查到麻风杆菌; ④ 病理可见特征性病变。 符合上述4条中的2条或2条以上,或符合第3条者一般可确立诊断。 除此以外,由于麻风病还需与下列疾病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疾病干扰的可能。 麻风病的检查介绍: 一、病史询问必须着重了解与麻风病有关的项目,如是否来自流行区、家族、亲友和邻居有无同样的病人,有无接触史等。 二、体格检查要系统全面,在自然光线下检查全身皮肤、神经和淋巴

麻风病是不是传染病

麻风病传染性强吗? 它的传染性取决于我们对麻风的分型,这个分型是依据病人对麻风菌的抵抗能力而定。结核型的麻风病人的抵抗能力最强,所以这型麻风病人身上查不到麻风菌,没有传染性。瘤型病人对麻风菌的抵抗力弱,身上能查到大量的麻风菌,所以传染性极强。其它型的有传染性,越靠近瘤型一侧的传染性越大,麻风菌主要存在于病人的皮肤与粘膜上,通过鼻粘膜及喉粘膜把菌排除体外,经其他人有破损的皮肤而传染。如果人的皮肤没有破损,麻风菌不能传染上。 麻风病分型及表现 麻风分为两型。这两型是身体对麻风菌抗病能由强到弱的谱,它的开头是免

麻风病的传染途径

1、直接接触传染 直接接触传染指的是健康的人和具有传染性的麻风病患者的直接接触,传染是有皮损的健康人的皮肤或者粘膜与含有麻风杆菌患者的皮肤或粘膜损害部位相接触所导致的传染方式。 这种传染情况最多见于和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虽然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但这并不排除偶尔接触而传染的可能性。 2、间接接触传染 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视。 3、其它传染方式 从某种理论上来

什么是早期麻风

你听说过早期麻风吗?你知道早期麻风和麻风病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吗?今天我们就为您揭晓答案。 病期在一年以内,无畸残,皮损少,皮肤和神经损害不严重,在广义上可称为早期麻风。 从以上概念考虑,任何一型麻风都有早期的含义。由于主动发现麻风患者的难度太大,从现场防治的角度出发,任何一型麻风患者在其损害不严重,无畸残,治愈后将不会有后遗症时将其发现,就是广义上的早期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在防治工作中不漏诊一个病人,达到及时发现,及时给予联合化疗。 从生物学角度上考虑,麻风的早期诊断难度很大。首先麻风是一个临床的疾病。一

麻风病是什么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疾病,具有传染性,主要侵犯人类的皮肤和周围神经系统,世界各地都有麻风病例,在我国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疾病,而且至今还没退出历史舞台。麻风疾病主要在我国广东、四川、云南、广西、青海等地方流行,随着我国采取积极防治措施,麻风病也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发病率逐渐下降。 麻风的症状有哪些?根据过往临床病例显示,可以把麻风的症状总结为10点。如果发现以下的症状或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排查和治疗,麻风越早治疗,对身体的伤害就越少,麻风最严重可导致肢端残废,所以麻风十大症状要有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