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太苦可以加糖吗 掌握药液含咽部位
中药太苦可以加糖吗 掌握药液含咽部位
饮服中药汤剂时,因迅速将药汤含至舌根部咽下,舌头是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之处,而舌尖部对味觉最为敏感,因此在饮服中药时,减少药汤与舌尖接触和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这样可以使苦味减少。喝药的时候也可以用吸管直接吸服汤药。
喝中药的六大技巧
一是把握中药服用时间
中药一般要求在饭前或饭后服用,但是不管是饭前或是饭后,在时间间隔上都不能距离吃饭时间太短。很多人饭前空腹服用或饭后饱食服用,最容易呕吐,既影响进食,又影响营养和药物吸收。河南省中医院的李鲤主任告诫病友,服用中药要坚持“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的原则,在两餐之间取其“中”,即上午10点、下午4点、晚上9点左右时用药,此时,既是饭前又是饭后,既不影响进食,又不耽误服药,在身体获得丰富营养的情况下,更益病体康复。
二是控制服药量
古语有“中药灌满肠”之说,这说明每次服用的中药量是越多越好。但饮入大量有苦味的药液,刺激胃肠道毕竟不舒服,服药量也要因人而异。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李主任提出每日一剂,每剂三煎,取汁混合共约750ml,分三次服用,每次250ml为最好。
三是注意服用方法
服用时,先预备一杯温开水,然后闭住气,一口气连续将中药饮下,再用温开水漱口,最后可嚼口香糖,以压苦味。有些病友为驱除苦味,喜欢在中药中加糖,此法不妥,能不能加糖最好听从医生指导。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
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四、掌握服药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五、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
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六、添加调味品
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中药太苦喝不下怎么办 掌握中药温度
熬好的中药最好先晾一下再喝,因为人的舌头口感与汤药温度有关,汤药温度在37°C时,味感最苦,高于或低于37°C时,苦味就会减弱,因此,应待温度降至37°C以下时饮服为宜31°C-36°C最为适宜,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对汤剂的冷服热服颇有讲究,也不可只图减少苦味而不遵守医嘱服药。
喝中药可以放冰糖吗
1、喝中药可以放冰糖吗
因为中药加糖以后,将会降低药物的疗效、改变药性。因此,不少中成药制作的冲剂并不都是甜味的。俗话说:“良药苦口”,意思就是某些药物虽然苦味很重,但也必须吃下而且不能加糖,以保持药性和药效。中医在诊病用药时运用“辩证论治”的方法,将疾病分寒、热、虚、实症,热病用凉药,寒病用热药。从中医观点来看,糖也是一味药。白糖由于凉性,可以去“火”;红糖由于暖性,可以祛寒。民间流传的药方中,用白糖煮茶水用以祛火;用红糖煮生姜、葱头水用以祛寒、治感冒等等。所以凉性药物可加白糖,热性药物可加红糖,不会影响药效,如果随便加糖则可能影响药效。有些药物虽然较苦,但苦味起着一定药理作用。
2、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2.1、疾病在胃部以下(如肝病、肾病等),一般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疾病在胃以上(如心、肺、胸膈等处),最好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药与进食都应该间隔1小时左右。
2.2、服用温度:一般情况下宜温服,就是煎好的中药液在常温下晾至30℃~40℃时服用。解表、祛寒和活血通脉的汤药应趁热服下;治疗热性病的清热解毒药和止吐类药,则应待药液冷却后服用。
孩子吃中药要掌握四原则
1.优先选用小儿专用药
临床上,供儿童使用的专用中药不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般提倡家长优先选用小儿专用中药。这些小儿专用中药说明书中都列有相关中、西医适应证,以及与 小儿年龄或体重相应的用药剂量。如家长能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选择相应的用药剂量及疗程,相对来说,疗效比较可靠,副作用也会减到最少。
说明:专供小儿服用的中药,大多在药名中有“小儿”、“娃娃”或“儿童”等字样,以与成人药相区别。例如,小儿消食片、小儿感冒冲剂、健儿清解液、小儿化痰丸、儿童清肺丸等。有些是在包装上画小儿肖像或直接注明小儿用药,可供家长选用时参考。
2.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剂量
无论中药还是西药,供儿童专用的毕竟极少。因此,家长给孩子使用非小儿专用药的机会更多。此时,家长需要找懂得中药药性的儿科中医师咨询,在保证有效性 和安全性前提下,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的药物剂量。注意,所谓的儿童剂量是药品上市后医生参照成人用法,或按照临床经验专家估计的剂量。
说明:中药有一定的安全用药剂量范围,稍多一些或少一些不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但是,这毕竟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开始进行上市后儿童用药的临床剂量再试验。
3.尽量使用成分明确的中药
现在上市的中药,其药品说明书大多列出了药物的所有成分,基本没有毒副作用明显的中药成分。但是,有一些以前批准的中西药混合的药物,没有明确标出所有的药物成分。若同时使用含有相似成分的中药和西药,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儿童应尽量使用成分明确的中药。
说明: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在我国出口的某些中药中检测出重金属成分,如有些传统中药是朱砂等包衣,这一类中药在西方已被禁用。注意,虽然现在对复方中药配伍后或中药炮制后这些化学成分是否还有毒性存在争议,但儿童应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
4.选择相对安全的用药途径
目前,市场上的中药大多有口服、外用、注射(肌内和静脉)三种途径。其中,口服和外用相对于注射来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少。口服中药是几千年来的传统用药途径,相对副作用较少;外用中药,除了少量过敏体质的特殊患儿以外,副作用也比较少。
说明:中药注射制剂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起效较快,也没有中药口味较差的缺点,但肌内或静脉途径更容易致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口服和外用高,故儿童需要在有资质的医院监护下谨慎使用。
中药泡茶要掌握泡茶技巧
许多人习惯喝中药茶,那么中药茶能随便泡吗?中医专家指出,中药泡茶要掌握泡茶技巧 ,否则用药不当损害健康。专家介绍,中药泡茶和中药煎剂一样,需要根据中药的性能,结合自身体质、状态以及时令,科学饮用,才能达到预期的养生效果。
茶花泡茶:
菊花中,常见的杭菊可用于明目,贡菊可用于清热泻火。
玫瑰泡茶:
玫瑰花只能在女性月经前几天服用,可起到稳定情绪、疏肝解淤的效果。
决明子泡茶:
决明子只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但是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人要慎用,可能会引起腹泻。
银杏泡茶:
银杏叶只有经过萃取才能达到提高记忆力等功效,单纯泡茶饮用没有效果。
甘草泡茶:
甘草具有调和诸药、增强记忆力的功效,但长期饮用会损伤肝肾,甚至造成高血压。
知道了中药泡茶要掌握泡茶技巧,喜欢喝中药茶的朋友,掌握了泡茶技巧,方能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中药太苦可以加糖吗
最好不要加糖。
加糖后的中药在降低了苦味的同时也会降低降低药效。中药的化学成分一般比较复杂,带苦味的中药具有特殊的疗效,糖,特别是红糖中多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一旦与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成分结合,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就会产生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形,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效。
喝中药不苦的小窍门
控制温度.药液温度冷却至20—36摄氏度之间,易快速服下,且感觉不太苦。因为正常人口腔内的温度为36.2—37.2摄氏度,当汤药温度与舌的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的感觉最灵敏,此时喝汤药感觉味道最苦。当汤药的温度高于38摄氏度、或低于36摄氏度时,味觉神经不太灵敏,苦味就会减弱。不过,汤药高于38摄氏度有可能会烫伤口腔黏膜,因此20—36摄氏度之间是最好的选择。
掌握位置.舌头上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根,因此喝药时应尽量避免舌根过多地接触药液;服用较苦的药丸时,也应将药放在舌尖,然后用温开水迅速送服
喝药速度.喝药的速度越快,受苦味的影响越小。喝汤药时最好使用吞饮法,饮满一口后快速吞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而顺势咽下。
凉水(冰水)漱口.喝药前用凉水漱口,让味觉神经短暂性麻痹,然后一口气吞下药汁。喝药后立刻用凉水漱口,然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必要时可嚼一块口香糖,及时去除口腔中的异味。
适当添加调味品(请遵循医嘱)在一些补益类汤药中加入大枣或甘草可减轻汤液苦味,还可以增强补益作用。但是在有海藻、大戟、芫花的方子中不宜加甘草。在晾凉的药汤中加一勺蜂蜜也可以减轻苦味,但是腹泻和糖尿病(如何治疗糖尿病)患者不适合。
如果服汤药时出现了恶心、呕吐现象,可在喝汤药前喝少量生姜汁或嚼服2—3片生姜片。此外,在服药前不吃糖和其他甜味食品也很重要
喝中药可以加糖吗
“黄金时间”服药。研究发现,一天24小时内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分别在上午的8—10点钟和下午的2—3点钟,这个阶段正是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药物的苦味不容易对机体产生明显的刺激反应。而饭后半小时以上服药不仅可以防止恶心、反胃,还能减轻药物味苦的感觉,如无特殊需要,可在上述时间段服药。
放凉后再喝。人体口腔内的温度为36.2℃—37.2℃,味觉神经纤维大多分布于舌面,当汤药温度与舌的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五味的感知最灵敏,此时喝汤药味道最苦。因此,中药汤剂的温度控制在15—36℃,既可防止烫嘴,又可减轻苦味。
加快服药速度。实践证明,中药汤剂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到的苦味就会越大。因此,一口气喝下汤药是减少药液苦味的好办法。
适当多喝温开水。服用中药汤剂后,如果能立即喝些温开水,可以减少药液在口腔内的残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药液的苦味。
正确添加“佐料”。大多数人习惯在中药汤剂里放点糖(特别是给孩子服药时),使得服用时口感好一些。其实,去苦味随意加糖不可取。从中医观点来看,糖也是一味药。此外,加糖还可影响某些药物有效成分的发挥和吸收。例如,红糖中含有铁和钙等成分,容易与中药的一些成分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许多退热中药中加糖,可能减弱其清热效果。
治疗咳嗽的中药则不应该加糖,因为一部分治疗咳嗽的中药主要作用是化痰,而糖分会增加痰液的分泌,影响药物疗效。无明确禁忌时,煎药时可适当加些大枣,或在煎好后调些蜂蜜,也可起到减轻药物的苦味。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健胃药物等就是用苦味达到治疗效果,大家不要觉得苦就停药,而应遵医嘱服用。
喝中药的技巧
喝中药的技巧
中药汤剂量大且一般都有苦味,这是很多人不喜欢服用中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怎样服用中药,才能既达到减少中药不适之处,又能治愈病痛的目的呢?
一是把握中药服用时间
中药一般要求在饭前或饭后服用,但是不管是饭前或是饭后,在时间间隔上都不能距离吃饭时间太短。很多人饭前空腹服用或饭后饱食服用,最容易呕吐,既影响进食,又影响营养和药物吸收。河南省中医院的李鲤主任告诫病友,服用中药要坚持“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的原则,在两餐之间取其“中”,即上午10点、下午4点、晚上9点左右时用药,此时,既是饭前又是饭后,既不影响进食,又不耽误服药,在身体获得丰富营养的情况下,更益病体康复。
二是控制服药量
古语有“中药灌满肠”之说,这说明每次服用的中药量是越多越好。但饮入大量有苦味的药液,刺激胃肠道毕竟不舒服,服药量也要因人而异。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李主任提出每日一剂,每剂三煎,取汁混合共约750ml,分三次服用,每次250ml为最好。
三是注意服用方法
服用时,先预备一杯温开水,然后闭住气,一口气连续将中药饮下,再用温开水漱口,最后可嚼口香糖,以压苦味。有些病友为驱除苦味,喜欢在中药中加糖,此法不妥,能不能加糖最好听从医生指导。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
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四、掌握服药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五、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
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怎样正确煎煮中药 掌握煎药火候
煎药火候有“武火”和“文火”之分,急火煎煮谓之“武火”,慢火煎煮谓之“文火”,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改为文火。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宜武火急煎,头煎煮沸15-20分钟即可,二煎药煎沸10分钟即可。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头煎药慢煎20-30分钟,二煎药慢煎30-4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糊,焦糊的药不宜服用。
中药怎么喝才不苦
1、掌握最佳服药时间
我们人体对药物吸收有两个黄金时期,一个是上午的8-10点这段时间,一个是下午的2-3点这段时间,在这两个时间段,我们机体新陈代谢最为旺盛,如果在这个时候服用药物,可以降低对机体的刺激反应,可以降低苦味。
另外,如果在饭后半小时后再服用药物,也可以减轻中药的苦味,防止服药时出血恶心、呕吐、反胃的情况。
所以,如果对服药时间没有特殊要求的话,大家可以选择在这两个时间段服用,可以降低苦味。
2、掌握最佳中药汤汁服用温度
舌头是感受味觉最主要的器官,而我们的味觉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舌面上,我们口腔的温度大约为36.2℃—37.2℃,如果药物的温度与我们的舌面的温度差不多时,这个时候舌头对味觉的感知最为灵敏,对各种味道的的刺激最为清晰,所以,药汁如果是在大约36-37度时喝的时候最苦,想让中药喝起来不那么苦的话,最好让中药汁再凉一凉,等中药温度低于36℃时再服用,这样既可以防止烫伤嘴唇,又可以减轻中药的苦味,让中药不再那么难喝。当然药汁也不能放太凉喝。
3、掌握服药速度
很多人喝中药是一口闷,这种方法其实也是不错的,与其慢慢的喝,还不如一次痛快的喝完,但是要注意这种方法就是要一气呵成,不要中途停顿,如果中途停下,很可能会因药味引发恶心、呕吐,让你喝不下剩下的中药。
其实,在用上述方法喝药时,大家可以先喝一小口,喝完这一小口后,大家对中药汁的味道有所适应了,再一口喝下去,这样会好一些。
4、用吸管喝中药
这个方法听起来有点可笑,但确实可行,因为我们的味觉神经主要在舌面,而且主要是在舌头的前半部,直接喝的话药汁当然会让药汁覆盖住整个舌面,如果用吸管的话,可以减少舌面药汁的量,直接吸入咽喉里,喝完中药后,嘴里的药味也会减少些。
5、用汤勺喝中药
道理和上面用吸管喝中药是一样的,舌头的前半部对苦味比较敏感,如果用汤勺直接将中药液送到我们的舌头根部再咽下,就可以减轻苦味。
6、喝完后多喝温开水
喝完中药立即喝些温开水,这样可以减少残留在嘴里的药汁,冲淡药味,嘴里的苦味会散的快一些。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喝中药的妙招,如果有喝中药就可以试试上面的方法,可以减轻苦味,另外,很多人喜欢在中药里加糖,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很多中药加糖会降低它的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