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中医 生石膏竹叶方
川崎病中医 生石膏竹叶方
方药:生石膏20g、竹叶10g、栀子12g、沙参15g、麦冬12g、石斛12g、天花粉12g、芦根15g、甘草4g
用法:将上药水煎服用,每日一剂。
功效:此方具有清热生津养阴的功效,适用于川崎病的患者。
小孩长疱疹怎么办
由于小孩的体质机能还没健全,因此建议患儿父母最好通过中药进行治疗,因为中药相对于西药而言,副作用比较小。中医认为,疱疹多为正气不足,湿热内蕴,壅阻肌肤,以致使气滞血瘀,经络失疏,循肝胆经外发而成。
因此,患儿可用口服抗病毒口服药、板蓝根冲剂等,汤药常用银花、连翘、板兰根、薄荷、生石膏、竹叶、生地等,有效的成药可用复方大青叶合剂、小儿牛黄散等,用双料喉风散直接喷雾效果也不错,粉末状的散剂可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即可直接达到消炎止疼的目的。
应治疗及时以减轻疼痛。由于带状疱疹患者常有程度不同的疼痛感,全身不适,低烧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要劝告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尽量避免用手抓搔,以免继发感染,加重病情。
疼痛剧烈时,带状疱疹患者可服止痛药,也可在相应神经周围以普鲁卡因注射,常可迅速缓解。也可针灸治疗。
川崎病的常见表现和鉴别诊断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婴幼儿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及台湾地区等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该病属一种血管炎综合征,未正规治疗川崎病心脏冠状动脉炎症及损害发生率约25%,目前以成为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原因之一。
川崎病的常见表现有:⑴持续发热5日以上;⑵双侧结合膜充血;⑶多形性红斑;⑷口唇发红,草莓样舌;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⑸急性期手掌与足底充血、硬结性水肿,恢复期指尖开始脱皮;⑹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肿大。以上6个主要症状中只要出现5个就可以诊断为本病。如果不足5个症状,经超声心动检查证实冠状动脉扩张,排除其它疾病的基础上,也可诊断本病。值得提醒的是上述表现可能是一过性的,在就诊时已经消失,所以家长对高热患儿仔细注意上述口腔、眼部粘膜和手足掌皮疹充血表现的观察,并在就诊时告知医师是十分重要的。反之忽视疾病过程中上述表现,常使川崎病(尤其是不完善的川崎病) 诊断发生困难或延误诊断。
不典型的川崎病还可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表现;腹泻、呕吐、腹痛、转氨酶值升高等消化道改变;当然也可有心电图pr间期延长、心律不齐等心血管表现;通常此类患儿白细胞总数增多,血小板增多,crp升高、血红蛋白降低,了解上述表现对不典型的川崎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川崎病鉴别诊断包括:病毒感染综合征、非复杂性感染综合征、猩红热、全身型类风湿、其他血管炎综合征等。不典型川崎病需与肠炎、细菌性痢疾、重症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血流感染、重症感染综合征等鉴别。
川崎病多由于微生物感染伴免疫反应异常所致,其确切发病机制未完全清楚。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该病预后大为改善。只要患儿家长或医生想到该病,诊断并不难,多数能够及时诊断。对川崎病患儿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以迅速改善患儿的症状,并且使其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率由原来的25%降低到目前的5%左右,已极大地改善了患儿的预后。
川崎病至右冠状动脉扩张症如何治疗
川崎病至右冠状动脉扩张症如何治疗
在医学上,川崎病是一种很常见的血管炎综合征,多发于2-4岁的孩子,主要是男孩多见。在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了。川崎病最大的危害就是损害冠状动脉,也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在我们国家多数在7-9月发病,所以在夏秋之交,家长应特别警惕婴幼儿发生川崎病。
川崎病的特征就是发烧,特别是患儿在发病早期多数是高热,一般体温持续38.5℃~40.0℃之间,持续时间一般在7~10天,个别可达2周,此时的高热应该以物理降温为主,患者家属可使用冰袋给孩子降温,温水擦浴,同时要鼓励患儿多喝开水退热期间及时擦干汗液,及时更换衣服,防受凉。
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冠状动脉扩张,这个时候家长往往表现为焦虑、恐惧。所以,家长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心的听医生解释川崎病的临床表现、疾病过程、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工作,要正确对待。还有在治疗期间需要用的药丙种球蛋白的价格很昂贵,家长要明白此药的重要性,越是尽早使用,越可减少冠状动脉损害。
注意事项:
在治疗期间为了避免口腔皮肤粘连,要用石蜡油擦口唇,然后以生理盐水清洗口腔,每天2~3次,然后1周左右,患儿的口腔粘膜糜烂才会愈合。另外还要保持皮肤清洁,要求患儿衣服柔软、干净,同时保持床单干燥平整。
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系统性什么炎
感染因素川崎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烧、皮疹、关节炎、心肌炎等,并伴有血沉增快,包细胞增多等现象,所以不少学者认为川崎病的发病因素与感染存在一定的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感染源为:细菌、病毒、原虫、支原体、立克次体等。
免疫性因素川崎病的周围血肿有一系列免疫学紊乱的表现,在一定的程度上属于免疫亢进,这可能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基底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所以川崎病的发生于免疫性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与川崎病发病有关的遗传易感性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示,川崎病是一种地域上广泛分布的疾病,欧美及亚洲各地均有疾病的发生,其中白种人的发病率最低,亚洲人的发病率高,所以部分人认为川崎病的发生于遗传因素存在一定的联系。
其它因素还有人认为川崎病属于一种流行病,主要考试是周围环境污染,地理区域性、化学洗涤剂、食品污染或特殊药物的应用以及外源性毒素引起。
川崎病易误诊为感冒
重庆一名不到3岁的儿童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被当作感冒治疗了5天不见好转,结果冠状动脉受损。专家提醒,川崎病的早期症状和感冒非常相似,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后天性冠心病。
特别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儿童川崎病。这一以日本医生名字命名的疾病,发病增长趋势明显,是引起儿童后天性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川崎病早期的症状和感冒非常相似,患儿会出现咳嗽、发烧、流鼻涕、精神食欲差,有的会出现拉肚子、疲惫、烦躁等。川崎病若不及时治疗,会损伤心脏、血管,严重的会引起心衰、猝死。
川崎病有6个显著特征:一是发烧,抗生素或其他药物治疗3天~5天无效;二是双眼发红,眼球结膜充血;三是嘴唇发红、皲裂;四是颈部淋巴结肿大;五是出现多种类型的皮疹;六是手指、脚趾肿胀。家长应提高警惕,发现孩子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切勿当作感冒治疗。
川崎病的治疗方法 石膏生地方
方药:生石膏、生地、水牛角、银花、连翘各20g,玄参30g、川连、黄柏各6g、赤芍10g、牡丹皮10g、紫草10g
用法:将水牛角先煎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材煎煮,每日一剂。
功效:此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川崎病患者。
怎么治疱疹性咽峡炎
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以中药为主。可选择一些清热、解毒、利咽的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汤药常用银花、连翘、蒲公英、薄荷、生石膏、竹叶、生地等清热解毒的药物。
西医一般多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病轻者可口服新博林等抗病毒药物及退热药。局部可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长水痘能吃什么
水痘为急性疱疹性传染病,中医认为是外感时邪病毒,实证宜泻不宜补。所以,水痘患儿在患病期间不要食用猪肉、生姜、大葱、大蒜、洋葱、韭菜、辣椒、胡椒、带鱼、黄瓜、荔枝、桂圆肉、梅子、杏子、大枣、等食物。水痘患儿可以适当补充蛋白质来提高免疫力,油脂类食物、发酵类面包应尽量避免。
3款适合水痘患儿食用的菜式:
推荐1:绿豆苡米汤
原料:绿豆100克,生薏苡仁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绿豆、薏苡仁加水煮烂,加入白糖,每日分2次服用。
推荐2:苡米芦根饮
原料:生薏苡仁15克,芦根15克,淡竹叶10克,薄荷6克,冰糖30克。
做法:将前四味药水煎取液,加冰糖后饮用,代茶频服。
推荐3:竹叶石膏粥
原料:鲜淡竹叶30克,生石膏45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前二味药水煎取液,人粳米煮成稀粥,白糖调味服食。
小儿川崎病发病率上升
一种可能导致小儿死亡的心脏疾患———川崎病,目前其发病率在我国已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冬春季节,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这是记者近日在在京召开的中日“川崎病”研讨会上获悉的。为此,专家提醒家长和医生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及早诊治。
川崎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中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尤其常见于1岁左右的儿童,因1967年日本医生川崎富首次报道而得名。据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的相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小儿患川崎病明显增多。
调查显示,川崎病在北京地区的发病率已从1995年的19/10万上升到目前的30/10万左右。
川崎病中医 芦根前胡方
方药:芦根、前胡、蝉蜕、荆芥、连翘各12g,赤芍、牡丹皮各5g,青蒿、生地、玄参、知母、石膏各10g
用法:将上药加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此方具有辛凉宣透,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川崎病患者。
皮肤红斑警惕川崎病
每逢初春时节,天气变化多端,冷热不均,一方面容易引起人体抵抗力下降,另一方面又会造成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活跃。杏福中医张超景主任提醒,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家长要特别警惕一种称之为“川崎病”的小儿急性出疹性疾病。
当小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口唇红肿、杨梅舌、眼结膜红肿、皮肤红斑、颈淋巴结肿大等系列改变时,应当考虑到 “川崎病”的可能。
无并发症的小儿川崎病预后良好,具有自限性,多数患儿病情可在2-3周后逐步缓解并获得痊愈。但有半数以上患儿可在急性期先后出现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或关节部位的病变,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本病属于中医温热病的范畴,治疗以内治为主。总的治则是早期宜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中期宜清热养隂,后期宜益气养隂。并且治疗期间多喝开水,忌吃煎炒辛热的食物。
小儿川崎病的预防重点是保暖防护,以减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家长要注意增强小儿饮食营养和户外活动,以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
川崎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吗
川崎病曾经又叫做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它病因不明确,发病机制也不是很明确的一种疾病,主要病理表现是产生血管炎性改变,川崎病不一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但是川崎病容易合并病毒、细菌感染,所以病毒感染可能是川崎病的一种合并病,并不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川崎病。
川崎病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高烧不退 警惕“川崎病”
川崎病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以高热、双眼结膜充血、出红疹、颈淋巴结肿大为典型症状,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高热是疾病的首发症状,持续高热,且全身有红疹就应警惕川崎病。若在发病后不及时治疗,小儿痊愈后可能会留下后遗症,若治疗不当,小儿可能并发心血管病变,病情凶险。严重者甚至出现血栓,冠状动脉瘤破裂而死。
查出病因 及早治疗“川崎病”
川崎病的病因尚不明确。部分医学者经过临床试验发现此病可由病毒感染引起,但研究还未得出统一的结果。即使不得查明小儿川崎病怎么引起的,也应及早为小儿治疗。对于急性期的病儿,注射400mg/kg丙种球蛋白和服用50~100mg/kg·d阿司匹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恢复期的病儿,进行抗凝治疗,病情得以有效控制,血沉、血小板恢复正常后可停止治疗。
“川崎病”缠上小儿 妈妈注意什么
“川崎病”缠上小儿,妈妈需做好退热处理,如用温水擦浴、敷冰袋的方式帮助小儿退热。在饮食方面,多煮流质、清淡的食物给小儿吃。小儿退烧后,再煮高蛋白、高纤维食物给小儿吃,补充营养。若小儿还在哺乳期,只能吃母乳,妈妈可煮瘦肉汤和鱼汤给小儿喝。
川崎病怎么引起的,相信妈妈们已经了解。如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