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是隐形糖尿病

什么是隐形糖尿病

隐形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症状,其主要症状并没有普通糖尿病明显的症状。隐性糖尿病不能让糖尿病患者从简单的三多一少上判断自己的病情,所以隐性糖尿病更加有危险。有的人由于症状隐匿,直到发生了心肌梗死、中风等,才得知是糖尿病作崇。该病人听从外科医师的嘱咐,来到内科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这即是隐形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的常见原因其实隐性糖尿病平时并非无蛛丝马迹可寻,如果能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作出诊断,经过正确、适当的治疗,则可以推迟并发症的发生,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研究表明,当前导致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多达十几种,包括遗传、年龄、肥胖、生活方式、高经济收入等。糖尿病的基本损害是微血管病变,同时还累及神经、组织的营养,造成代谢紊乱。患者可以表现出很多症状,如胸闷、心悸、头晕、四肢酸痛或麻木、腰痛、阳痿、性欲减退、月经紊乱、便秘等,以及不明原因的视力迅速减退,莫名其妙的腹泻,反复发作的下肢感染或尿路感染,迁延难愈的肺结核,并常合并胆石症、胆囊炎,或者尿中出现葡萄糖。

女性外阴瘙痒也是糖尿病的信号之一。

如果中老年人有以上表现,应该考虑到自己是否患了隐性糖尿病,及时到医院检查,切不可等到发展为严重的心脏病、肾功能损害、脑梗塞、重度白内障或下肢坏疽,方去就医。倘若曲线比常人高,但还未达到诊断标准者,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可称“糖耐量减低”。糖耐量减低属于生理现象,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相当常见。不过,糖耐量减低的人,10年后有半数可发展为糖尿病,不可轻视。

因此,糖耐量减低的人,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要时复查糖耐量试验;(2)控制主食的量,以减轻胰岛的负担,避免发展为糖尿病;(3)避免服用利尿药双氢氯噻嗪,因为其有降低糖耐量的不良作用。国内有多种复方降压药含有这种成分。

如果您年过四旬,且具备一种以上高危因素者,要每年进行一次空腹血糖检查。确诊糖尿病以后,一定要注意早期治疗,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饮食控制、控制体重或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

隐性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1.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病人应按医生指导的食谱进食,并保证按时进餐。饮食控制主要是米、面或其他淀粉类食品,禁忌吃糖,对副食品则可保持原来的习惯。

2.学会自测尿糖,并把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测尿糖的结果记录在案,以供医生参考。

3.定期到医院随访,如有发热、咳嗽、尿频、疖疮等情况,更应及时就诊。

4.不可随意停用或改变降糖药、胰岛素的用量;注意防止低血糖反应,若出现头晕、心悸、出泠汗等,应立即饮服糖水。

5.讲究人个卫生,注意皮肤清洁,保持良好的情绪,戒烟禁酒,适当参加活动。

6.病程较长者出现皮肤感觉障碍,微血管病变时,鞋袜不宜过紧,经常活动肢体,防止外伤、烫伤、冻伤等。

1型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1、感染: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着很显著的关系,虽然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但是往往人们在出现病毒后,将会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2、妊娠:经过调查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1型糖尿病。

3、肥胖因素: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 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4、遗传因素: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5、长期摄食过多: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糖尿病的正确饮食方法

一、减点肥。有研究显示,超重者若能减掉体重的5%,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能降低70%。对于一名79公斤的男性而言,大约为4公斤。采用热量计算器,了解每日饮食的热量,能明显提升减肥效果。

二、吃饭先吃菜。吃饭前先来一道醋汁拌蔬菜。阿里森纳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2型糖友或糖尿病前期的人在吃碳水化合物之前,喝两勺醋,餐后血糖升幅会低些。这是因为,醋能减缓淀粉酶分泌,放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

三、每周运动4小时。芬兰一项调查发现,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每周运动4小时,或每天运动35分钟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变化,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下降80%。

四、做个“谷物达人”。小米、燕麦等都是极佳的全谷物食物,但成品全谷物食品你未必都认得出来。购买时应仔细看标签,如果不是标明“全麦、全小麦”等字样,说明含有其他成分。还要注意配方表,找出“隐形糖”,如玉米糖浆、果糖等。

五、每天一杯茶。茶、咖啡等饮品含咖啡因,它能提高新陈代谢,还有助于机体抗氧化能力,帮助细胞吸收糖分。

六、少吃快餐。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在15年间,访问了3000名18—30岁的人,发现每周吃快餐超过2次的人,体重至少长了6公斤。

小孩怎么预防蛀牙 少吃甜食和膨化食品

小心食物中的“隐形糖”。吃饭是家长应注意不能让孩子养成把饭含在口中、边吃饭边玩的习惯,因为米饭中同样含有糖分,长时间滞留在口腔中也会产酸发酵,产生蛀牙。

正常人的血糖指标有哪些

正常人血糖的参考值为:空腹血糖:3.9--6.2mmoL/L;餐后血糖:7.1--11.1mmoL/L。

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饭后1小时,血糖可上升到10毫摩尔/升(于餐后2小时恢复至7.8~8.9毫摩尔/升。所以人们每天三顿饭后,各有2小时血糖升高(共6小时),其余18小时都在空腹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值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大于或等于11.1,可诊断为2形糖尿病。

空腹血糖值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在 7.8-11.1之间,为糖耐量减低阶段,既糖尿病前期。

如何预防糖尿病结核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要警惕并发肺结核:

1、糖尿病患者结核菌素实验阴性时,应接种卡介苗,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糖尿病,更应当接种。结素实验强阳性者,应进行化学预防治疗。

2、糖尿病患者,应定期作胸部X线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肺结核,早期治疗。

3、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作胸部X线检查:①血糖不稳定或者控制不满意者②消瘦体重下降者③出现结核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者。

4、老年糖尿病、青少年糖尿病,更应注意并发肺结核。

对肺结核患者要警惕并发糖尿病:

1、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应常规做血糖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无症状的隐形糖尿病。

2、肺结核患者食欲或体重明显增加、化疗中症状好转不理想,应及时查血糖和尿糖,血糖可疑者,应做糖耐量实验或糖基化血红蛋白测定,以便早期发现隐形糖尿病。

3、肺结核患者反复出现皮肤疖肿,阴部瘙痒,肺部病变呈现干酪渗出为主,柱蚀状空洞,正规化疗出现恶化或复发者,应警惕并发糖尿病。

无糖食品吃了长胖吗 怎么选购无糖食品

选购无糖食品时,应注意观察产品成分表和营养成分表,产品成分中有一些“隐形糖”如淀粉、糊精、麦芽糖、玉米糖浆等,都会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营养成分表中如果热量和脂肪含量高,那么也是不利减肥的。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据权威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导致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很多肥胖的人容易患糖尿病,有的糖尿病是遗传来的,还有可能是饮食不健康造成的。

一、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二、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三、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分子生物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学、生理生化学等多角度进行控索,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

五、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

六、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

七、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

突然出现心脏房颤是怎么回事

1、高血压引起房颤。通常情况下,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房颤,这种几率要比普通人高出2倍左右,所以高血压患者要通过降低血压来改善房颤的情况。

2、左心室功能不全引起房颤。房颤发生的另一个因素是左心室功能不全,很多心肌梗死和心肌病容易引起左心室功能障碍,造成房颤。

3、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房颤。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情况的患者中一部分会同时有房颤的政治,而且就算是隐形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他们出现房颤的几率也是比较高的,一般这种情况,只要甲状腺功能亢进得到治疗的话,房颤就可以得到恢复。

4、糖尿病引起房颤。糖尿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几率不仅高,而且会两种疾病会互相影响,糖尿病患者并发房颤的时候一般预后的效果都不是特别好,要特别引起重视,只有在早期的时候控制糖尿病才能改善房颤的情况。

5、创伤造成的炎症引起房颤。很多患者在手术之后会并发房颤的情况,很大程度是和炎症有关系,因此在手术之后一定要使用有效药物来进行抗炎。

不宜服用避孕药的9种女性

1,患肝炎和肾炎的女性不能吃,吃了会增加肝肾功能的负担。

2,避孕药中的雌性激素会使得体内的水,钠等物质滞留,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心脏病及心功能不良的女性不宜服用。

3,少数的女性在服用后会导致血压升高,所以患有高血压的女性朋友是不宜服用的。

4,糖尿病或者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女性。避孕药会使人体血糖有轻度的升高,或可使得隐形糖尿病变显性,所以这类女性不能吃。

5,甲状腺功能亢进女性,未治愈之前不能吃。

6,有过血管栓塞疾病,比如脑血栓,心肌梗塞等女性不能吃,因为避孕药中的雌性激素会增加血液的凝固性,从而加重心血疾病的病情。

7,患有偏头疼的女性不宜使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8,月经量少女性最好不要吃,更不要长期服用,否则会使得子宫内膜呈萎缩状态,使得月经量减少。

9,患有恶性肿瘤患者(乳房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等)不宜,以免对肿瘤产生不良的影响。

高血糖怎么降下来 做个谷物达人

生活中适当多吃点谷物也是非常好的控制血糖的方法,如小米、燕麦等都是极佳的全谷物食物,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购买时应仔细看标签,如果不是标明“全麦、全小麦”等字样,说明含有其他成分。还要注意配方表,找出“隐形糖”,如玉米糖浆、果糖等。

什么是隐形糖尿病

什么是隐形糖尿病?隐形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症状,其主要症状并没有普通糖尿病明显的症状。隐性糖尿病不能让糖尿病患者从简单的三多一少上判断自己的病情,所以隐性糖尿病更加有危险。有的人由于症状隐匿,直到发生了心肌梗死、中风等,才得知是糖尿病作崇。该病人听从外科医师的嘱咐,来到内科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这即是隐形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的常见原因其实隐性糖尿病平时并非无蛛丝马迹可寻,如果能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作出诊断,经过正确、适当的治疗,则可以推迟并发症的发生,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研究表明,当前导致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多达十几种,包括遗传、年龄、肥胖、生活方式、高经济收入等。糖尿病的基本损害是微血管病变,同时还累及神经、组织的营养,造成代谢紊乱。患者可以表现出很多症状,如胸闷、心悸、头晕、四肢酸痛或麻木、腰痛、阳痿、性欲减退、月经紊乱、便秘等,以及不明原因的视力迅速减退,莫名其妙的腹泻,反复发作的下肢感染或尿路感染,迁延难愈的肺结核,并常合并胆石症、胆囊炎,或者尿中出现葡萄糖。

女性外阴瘙痒也是糖尿病的信号之一。

如果中老年人有以上表现,应该考虑到自己是否患了隐性糖尿病,及时到医院检查,切不可等到发展为严重的心脏病、肾功能损害、脑梗塞、重度白内障或下肢坏疽,方去就医。倘若曲线比常人高,但还未达到诊断标准者,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可称“糖耐量减低”。糖耐量减低属于生理现象,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相当常见。不过,糖耐量减低的人,10年后有半数可发展为糖尿病,不可轻视。

因此,糖耐量减低的人,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要时复查糖耐量试验;(2)控制主食的量,以减轻胰岛的负担,避免发展为糖尿病;(3)避免服用利尿药双氢氯噻嗪,因为其有降低糖耐量的不良作用。国内有多种复方降压药含有这种成分。

如果您年过四旬,且具备一种以上高危因素者,要每年进行一次空腹血糖检查。确诊糖尿病以后,一定要注意早期治疗,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饮食控制、控制体重或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

隐性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1.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病人应按医生指导的食谱进食,并保证按时进餐。饮食控制主要是米、面或其他淀粉类食品,禁忌吃糖,对副食品则可保持原来的习惯。

2.学会自测尿糖,并把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测尿糖的结果记录在案,以供医生参考。

3.定期到医院随访,如有发热、咳嗽、尿频、疖疮等情况,更应及时就诊。

4.不可随意停用或改变降糖药、胰岛素的用量;注意防止低血糖反应,若出现头晕、心悸、出泠汗等,应立即饮服糖水。

5.讲究人个卫生,注意皮肤清洁,保持良好的情绪,戒烟禁酒,适当参加活动。

6.病程较长者出现皮肤感觉障碍,微血管病变时,鞋袜不宜过紧,经常活动肢体,防止外伤、烫伤、冻伤等。

什么是隐形糖尿病?以上给出了相关的介绍,同时对于隐形糖尿病的治疗和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对隐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些帮助。

十天不吃糖

糖在营养学上又叫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近年来,糖逐渐成为“甜蜜的负担”,因摄入过多糖导致的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美国专家曾在《自然》杂志上公开提出,糖是历史上最大的公共健康危机;它好比另一种烟草,摄入多了如同慢性自杀。值得欣喜的是,美国医学专家近日发表在《肥胖》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只要10天不吃糖,人体就会发生可喜的变化。

戒糖十天,血压、胆固醇都好转

美国加州大学儿童内分泌科教授罗伯特•拉斯汀博士选取了43名肥胖儿童,进行了一项持续10天的试验。在这段时间里,研究者尽可能地去除了受试儿童饮食中添加的糖(包括有甜味的蔗糖和面食中的淀粉等多糖),比如用酸奶代替甜面包和点心、用水果代替薯条等。试验结束后,孩子们的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降低了,糖耐量(人体分解糖的能力)则有所升高。这说明,糖对人体的害处是可以逆转的。

大量证据表明,糖摄入多了,会导致“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诱发心脏病,招来糖尿病,还会增加患脂肪肝、直肠癌、肝癌、乳腺癌等疾病风险。这项新研究无疑给人们带来希望。拉斯汀博士指出,尽管目前还没有研究证据,但相信这一效应在成年人身上同样会显现。不过,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儿童医院的一位专家也指出,减少糖摄入仅仅是改善健康的一部分,控制脂肪摄入、多吃植物性食物、坚持锻炼等同样重要。

三类隐形糖不得不防

世卫组织曾就糖摄入量指南草案公开征询意见,草案建议成年人每天糖摄入量应控制在当日摄入总能量的5%左右,约25克。但一项调查显示,每个中国人每年会吃下19.6千克的糖,相当于每天吃50克,是世卫组织推荐量的两倍。

如今,许多人会有意识地减少糖果、甜点和甜饮料等的摄入。然而,生活中有许多“隐形糖”,吃起来并不甜,但更加值得警惕。其一,薯片、虾条等膨化食品以及速溶咖啡、芝麻糊等调制饮品,是“添加糖”最大的藏匿者。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糖,却不含膳食纤维,无法抑制血糖上升。其二,饼干、面包以及蛋糕中,也含有糖。比如每百克面包中约含10~20克糖,还不算本身的淀粉含量。其三,在中国饮食中,糖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调料。比如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大概含糖25~30克,一份红烧肉约含40~50克,而加工肉制品和番茄沙司、烧烤汁等调味酱里,也藏着不少糖。

控糖,不同人群各有侧重

健康的成年人。要对“隐形糖”加以防范。学会看加工食品的标签,看看每百克含糖量有多少。如果白糖、砂糖、蔗糖、果糖、糊精等含量较高,最好不要买。

特别爱吃甜食的人。应该从转变观念开始,主动减糖,每天少吃一种含糖食物,或者选择替代品,比如用水果代替甜点、用蜂蜜代替白糖,同时做菜时少放或不放糖,享受菜的原味。

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异常的人群。除了科学吃主食、减少糖摄入外,还要避免一些误区,比如随意用瓜子等零食充饥,过分迷信无糖食品等。不少宣称“无蔗糖”的产品中,可能含有淀粉、糊精、油脂等配料,吃完后同样会升高血糖。

儿童。家长要限制他们吃糖的次数和数量,包括巧克力和烘焙食品;让孩子少喝果汁、可乐等甜饮料。

什么是隐性糖尿病

隐性糖尿病不一定会具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但对身体的影响是和真正的糖尿病一样。隐性糖尿病不能让糖尿病患者从简单的三多一少上判断自己的病情,所以隐性糖尿病更加有危险。有的人由于症状隐匿,直到发生了心肌梗死、中风等,才得知是糖尿病作崇。该病人听从外科医师的嘱咐,来到内科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这即是隐形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的常见原因

其实隐性糖尿病平时并非无蛛丝马迹可寻,如果能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作出诊断,经过正确、适当的治疗,则可以推迟并发症的发生,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研究表明,当前导致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多达十几种,包括遗传、年龄、肥胖、生活方式、高经济收入等。糖尿病的基本损害是微血管病变,同时还累及神经、组织的营养,造成代谢紊乱。患者可以表现出很多症状,如胸闷、心悸、头晕、四肢酸痛或麻木、腰痛、阳痿、性欲减退、月经紊乱、便秘等,以及不明原因的视力迅速减退,莫名其妙的腹泻,反复发作的下肢感染或尿路感染,迁延难愈的肺结核,并常合并胆石症、胆囊炎,或者尿中出现葡萄糖。

女性外阴瘙痒也是糖尿病的信号之一。

如果中老年人有以上表现,应该考虑到自己是否患了隐性糖尿病,及时到医院检查,切不可等到发展为严重的心脏病、肾功能损害、脑梗塞、重度白内障或下肢坏疽,方去就医。倘若曲线比常人高,但还未达到诊断标准者,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可称“糖耐量减低”。糖耐量减低属于生理现象,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相当常见。不过,糖耐量减低的人,10年后有半数可发展为糖尿病,不可轻视。

因此,糖耐量减低的人,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要时复查糖耐量试验;(2)控制主食的量,以减轻胰岛的负担,避免发展为糖尿病;(3)避免服用利尿药双氢氯噻嗪,因为其有降低糖耐量的不良作用。国内有多种复方降压药含有这种成分。

正常人血糖指标

正常人血糖的参考值为:空腹血糖:3.9--6.2mmoL/L;餐后血糖:7.1--11.1mmoL/L。

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饭后1小时,血糖可上升到10毫摩尔/升(于餐后2小时恢复至7.8~8.9毫摩尔/升。所以人们每天三顿饭后,各有2小时血糖升高(共6小时),其余18小时都在空腹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值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大于或等于11.1,可诊断为2形糖尿病。

空腹血糖值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在 7.8-11.1之间,为糖耐量减低阶段,既糖尿病前期。

相关推荐

戴隐形眼镜要注意什么

1、配戴隐形眼镜的时间每天不能超过8个小时,上班族和学生族应该注意了,到了一定时间就要让眼睛“透透气”。 2、睡觉的时候不能戴隐形眼镜。 3、眼镜盒和隐形眼镜都应该定期清洗,尤其隐形眼镜每天都要用护理液清洗。 4、护理药水开封3个月之后就应该换新的。 5、配戴隐形眼镜之前要洗手,避免沾上细菌,配戴的时候不能用指甲接触镜片。

什么隐形矫正暴牙

隐形矫正又叫“隐形无托槽矫正”,牙齿矫正的一种。 隐形无托槽矫正没有传统矫治过程中的钢丝和托槽,不影响美观等突出优点而广受美齿者青睐。牙齿正畸专家介绍,这种隐形矫治技术继承了传统的牙颌畸形矫治理念,现代口腔医学、计算机辅助三维诊断、个性化设计及数字化成型技术的完美结合。 相对于传统牙颌畸形矫正器而言,隐形矫治技术,不需要托槽和钢丝,采用的一系列隐形矫治器,该隐形矫治器由安全的弹性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使矫治过 程几乎在旁人无察觉中完成,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同时,没有了粘结托槽、调整弓丝的繁琐,临床操

糖尿病患者的保健妙招

1、吃饭先吃菜。吃饭前先来一道醋汁拌蔬菜。阿里森纳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2型糖友或糖尿病前期的人在吃碳水化合物之前,喝两勺醋,餐后血糖升幅会低些。这因为,醋能减缓淀粉酶分泌,放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 2、睡够觉。耶鲁大学访问了1709名男性,发现每晚睡不够6小时的人,血糖控制得最差。睡够8小时,则风险减半。 3、做个“谷物达人”。小米、燕麦等都极佳的全谷物食物,但成品全谷物食品你未必都认得出来。购买时应仔细看标签,如果不标明“全麦、全小麦”等字样,说明含有其他成分。还要注意配方表,找出“隐形糖”

高血糖学3招揪出隐形糖

1.少吃液态糖:少喝软饮料、含糖咖啡和茶饮、柠檬汁等水果饮品控制摄糖量。相反,试试茶或在水中加些桔皮或一片水果,制成不含卡路里的饮料。 2.少吃加工食品:果冻、包装的果汁、瓶装绿茶、酸奶中白糖添加量1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15%或以上,街边豆浆、罐装咖啡、水果罐头等都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添加了大量的糖分。沙拉酱、番茄酱、烧烤汁等调味酱里,每百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除了以上甜食外,其他不甜的食品,如包子、馒头、白面包等为了膨胀和口感,也加入了一定量的糖,话梅、凉果等零食为了防止变质,会加入大量的糖抑制细

经期戴隐形会眼充血

隐形眼镜的出现,所有爱美人士的福音,尤其深受女士们的追捧,终于可以告别厚重的眼镜了。但,隐形眼镜的佩戴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女士在生理期期间就不适宜佩戴隐形眼镜。 首先,女性在月经期间眼压比平常要高,眼球四周也较易充血,痛经的女性更如此,这时如果戴隐形眼镜,会对眼球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由于月经期间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眼晴局部抵抗力也下降,泪液分泌减少,枯草杆菌就会大量繁殖,使细菌的代谢产物沉积在角膜与镜片之间,造成隐形眼镜透氧性降低,角膜正常的代谢受到干扰,从而引起细菌性角膜溃疡。

糖尿病6大易被忽视的隐形症状

一、面容色泽发红典型糖尿病人在发病前后,面色并无异常改变。但有人调查过千例隐匿性糖尿病病人,发现绝大多数患者颜面色泽较红,有89.5%的患者呈不同程度红面容。据认为,面部色泽较红的病人血糖值常较非红面容者低,因为此类糖尿病人的病情较轻。 二、手足部水疱疹隐性糖尿病病人手、足以及足趾、小腿伸侧,在没有任何诱因情况下,常突然出现外观颇似灼伤后的水疱,其特点不痛不痒。 三、胫骨前生褐色斑此症多见于轻型糖尿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小腿前部皮肤出现椭圆形褐色斑,伴有轻度凹陷性萎缩。其中有10%左右可合并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隐形眼镜干了泡开还能用吗

隐形眼镜变干后不建议继续佩戴这副隐形眼镜的。这基于两个原因,一个隐形眼镜的镜片长时间没有浸泡在隐形眼镜护理液中,镜片上会有很多细菌滋生;另外一个原因,变干后的隐形眼镜会发生变形,即使用护理液泡开了,佩戴时还会对舒适度、视觉健康产生影响。 隐形眼镜停戴后,浸泡镜片的护理液也要保证3天更换一次,以保持镜片干净卫生。另外,隐形眼镜停戴一段时间后要拿出来戴一戴,以免眼睛会有诸多不适。如果隐形眼镜已经过了使用期限,应立即弃用,以保护眼睛健康。

隐形眼镜戴反了会怎么样

隐形眼镜戴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正反面戴反,另一种左右戴反,不同的情况戴隐形眼镜的感觉不一样的。 一般要隐形眼镜正反面戴反,那么眼睛会很不舒服,会磨损人体的眼角膜,使人体眼皮感觉扎的慌,对人体眼睛的损伤还比较大的;要左右戴反,那么两只眼睛的光度差会很明显,戴的时间一长,还会导致人体出现头晕恶心等状况,这样不利于人体健康的。

中医预防糖尿病的12种方法

睡够觉 耶鲁大学访问了1709名男性,发现每晚睡不够6小时的人,血糖控制得最差。睡够8小时,则风险减半。 做个“谷物达人” 小米、燕麦等都极佳的全谷物食物,但成品全谷物食品你未必都认得出来。购买时应仔细看标签,如果不标明“全麦、全小麦”等字样,说明含有其他成分。还要注意配方表,找出“隐形糖”,如玉米糖浆、果糖等。 吃饭先吃菜 吃饭前先来一道醋汁拌蔬菜。阿里森纳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2型糖友或糖尿病前期的人在吃碳水化合物之前,喝两勺醋,餐后血糖升幅会低些。这因为,醋能减缓淀粉酶分泌,放慢碳水化合物的

哺乳期可以带有颜色的隐形眼镜吗

您现在已经生完小孩了,只要眼部情况正常,配戴隐形眼镜没有问题的。现在没有医学方面的研究证明在怀孕与生产后隐形眼镜会对胎儿和婴儿健康有影响,只在怀孕期间不推荐配戴隐形眼镜,因为妊娠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和全身多系统的变化,会影响角膜的生理和代谢。妊娠期间配戴隐形眼镜只会对眼部造成一些影响,其影响包括:泪液分泌量减少,泪膜破裂时间缩短,眼屈光近视化,眼调节轻微下降等。所以为了更好的保护眼睛,怀孕期间不推荐配戴隐形眼镜的,如果在怀孕期间孕妇已经隐形眼镜配戴者,也未必终止配戴,但要注意随访监测。 希望以上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