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可以治好吗
脑性瘫痪可以治好吗
婴儿抚触、全身及局部按摩、针灸治疗、功能和智力训练、心理治疗、运动疗法、高压氧治疗、物理疗法、水浴疗法等也是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还可使用,西药、中药、手术等方法来治疗小儿脑瘫。具体来说:
1、运动(体育)疗法
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认(鼻、耳等)、训练抓物、持物、 起坐、摇摆、扶行(背靠墙、面朝墙)、原地运动(弯腰拾物、抬脚训练、单脚独立、原地起跳)、行、跑等都是小儿脑瘫的运动治疗方法。
2、物理疗法
包括神经电刺激疗法、温热疗法、水疗法;还有作业疗法即能力训练,现在这种专门化的医院或诊所在城市也有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选择,但疗效一般。
3、中医疗法
包括针刺疗法(肌张力高的脑瘫慎用)、按摩疗法、中药疗法。
温馨提示:日常生活活动是人们维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动,如进食、更衣、洗漱、入厕等。脑瘫患儿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对其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及训练。更衣时应注意患儿的体位,通常坐着脱衣较为方便。为患儿选择穿脱方便的衣服,更衣时一般病重侧肢体先穿、后脱。要注意培养患儿独立更衣能力。根据患儿年龄进行卫生梳洗训练,养成定时大小便习惯。随年龄增长教会患儿在排便前能向大人预示,学会使用手纸、穿脱裤子的动作等。
小儿脑性瘫痪分级
脑性瘫痪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很精确的描述程度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将运动障碍程度分为4级。
一级:活动不灵活,但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如行走、登梯和用手操作不受限制。
二级:手指活动受限,日常活动受到影响,但仍能独立行走和握物。
三级:5岁以前不能行走但能够爬或滚,不能握物但能扶物。
四级:丧失有作用的运动功能。
其中一、二级属轻型运动障碍,三、四级属重型运动障碍。
还可以按活动度及登楼梯的情况将运动障碍分成4级:
一级:无运动障碍,能自如活动及登梯。
二级:轻度运动障碍,活动受一定限制,登梯时有些困难。
三级:中度运动障碍,活动明显受限,或需用助行器。
四级:重度运动障碍,使用助行器也不能独立行走。
还可以按活动度将运动障碍分为三级:
一、 轻度:能独立行走,但登梯时可能需要助器。
二、 中度:活动受限,需要助器。
三、重度:不能活动,需要轮椅并且需要他人推动。
小儿脑瘫的发病与什么有关
中枢性
脑性瘫痪是中枢性损害,也就是说指的脊髓前角细胞(或颅神经运动核)以上部位的神经系统损害所致的瘫痪,而且病变在脑部。任何脊髓前角细胞及以下部位的损害所致的瘫痪都不属于中枢性损害,不能诊断为脑性瘫痪。如脊髓灰质炎、坐骨神经损伤等所致的肢体瘫痪均不属于脑性瘫痪的范畴。
发育性
脑性瘫痪是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指各种原因作用于未成熟的正在生长发育中的脑组织上,而不是作用在已发育成熟的脑组织上。所以成年人的某些颅内疾患,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虽然也可引起肢体运动障碍,但不能诊断为脑性瘫痪,因为它不是作用在发育中的脑组织上,而是成熟的脑组织上,不符合发育性的特点。从受孕到婴儿期内的胎儿和新生儿及婴儿的脑组织是处在发育中的脑组织,在这一时期任何原因造成的脑组织损伤符合脑性瘫痪的诊断。而受孕以前及婴儿期以后的脑损伤不能称为脑性瘫痪,因为受孕之前的问题,多为先天性遗传性神经疾患,应与脑性瘫痪进行鉴别。婴儿期以后的各种原因所致的脑损伤,应冠以某疾病的名称,如脑炎后遗症等,而不应该诊断为脑性瘫痪。
非进行性
脑性瘫痪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在向前发展为特点。此点可与脑炎、脑瘤等疾病相鉴别。但是对那些进行性不明显,或进展缓慢的脱髓鞘疾病,或先天性疾病,与脑性瘫痪也是难以区别的。此外,在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很多脑性瘫痪患儿,当确诊以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治疗或治疗不当,这些患儿的症状愈来愈明显。这是因为患儿异常姿势、异常运动的感觉传导形成恶性循环,使症状不断发展。所以英国学者Bobath博土认为脑性瘫痪的临床症状至少在青春期前是进行性的,临床表现随着成长在变化。但脑性瘫痪患儿颅内损伤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
⑴产前因素:如先天畸形、遗传缺陷、子宫内感染、先兆流产、母体接触毒性物质、放射线损害、妊娠高血压等。
⑵ 产时因素:如难产、分娩时胎儿脐带由于下垂及绕颈等原因造成脐带供血中断、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及低体重儿、早产未成熟儿、产伤等。
⑶ 产后因素: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颅内血肿、败血症导致休克、吸入性肺炎、肺不张导致脑缺氧等。
为什么会出现小孩脑瘫
中枢性
脑性瘫痪是中枢性损伤,也就是说指的脊髓前角细胞(或颅神经运动核)以上部位的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瘫痪,而且病变在脑部。任何脊髓前角细胞及以下部位的损伤所致的瘫痪都不属于中枢性损伤,不能诊断为脑性瘫痪:如脊髓灰质炎、坐骨神经损伤等所致的肢体瘫痪均不属于脑性瘫痪的范畴。
发育性
脑性瘫痪是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指各种原因作用于未成熟的正在生长发育中的脑组织上,而不是作用在已发育成熟的脑组织上。所以成年人的某些颅内疾患,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虽然也可引起肢体运动障碍,但不能诊断为脑性瘫痪,因为它不是作用在发育中的脑组织上,而是成熟的脑组织上,不符合发育性的特点。从受孕到婴儿期内的胎儿和新生儿及婴儿的脑组织是处在发育中的脑组织,在这一时期任何原因造成的脑组织损伤符合脑性瘫痪的诊断。而受孕以前及婴儿期以后的脑损伤不能称为脑性瘫痪,因为受孕之前的问题,多为先天性遗传性神经疾患,应与脑性瘫痪进行鉴别。婴儿期以后的各种原因所致的脑损伤,应冠以某疾病的名称,如脑炎后遗症等,而不应该诊断为脑性瘫痪。
非进行性
脑性瘫痪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再向前发展为特点。此点可与脑炎、脑瘤等疾病相鉴别。但是对那些进行性不明显,或进展缓慢的脱髓鞘疾病,或先天性疾病,与脑性瘫痪也是难以区别的。此外,在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很多脑性瘫痪患儿,当确诊以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治疗或治疗不当,这些患儿的症状愈来愈明显。这是因为患儿异常姿势、异常运动的感觉传导形成恶性循环,使症状不断发展。所以英国学者Bobath博土认为脑性瘫痪的临床症状至少在青春期前是进行性的,临床表现随着成长在变化。但脑性瘫痪患儿颅内损伤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
产前因素
(1)胚胎期脑发育异常如头小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巨脑症或无脑畸形。
(2)母妊娠期受外伤、妊娠毒血症、糖尿病及放射线照射皆可影响胎儿脑发育而致永久性脑损害。
(3)母妊娠早期患风疹、弓形虫病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致病。
(4)早产儿、小样儿,胎龄愈小,发病者多。与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易出血和缺氧有关。
(5)过期产儿胎盘变性坏死,引起低氧血症,致胎儿缺氧。
脑性瘫痪的症状
1.临床分型
(1)痉挛型
以锥体系受损为主。
(2)不随意运动型
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不随意运动增多。表现为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失调、震颤等。
(3)强直型
这一病型主要是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一般都会呈现出齿轮、铅管样持续性肌张力增高,使患者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4)共济失调型
以小脑受损为主。
(5)肌张力低下型
顾名思义就是使患者的肌肉张力下降。
(6)混合型
同一患儿表现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症状。
2.按瘫痪部位分型
还可以按照瘫痪的部位来分,可以分成很多的类型,每一种类型对患者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患者要积极地进行预防。
(1)单瘫
单个肢体受累。
(2)双瘫
四肢受累,上肢轻,下肢重。
早产儿容易脑瘫的原因是什么
中枢性
脑性瘫痪是中枢性损害,也就是说指的脊髓前角细胞(或颅神经运动核)以上部位的神经系统损害所致的瘫痪,而且病变在脑部。任何脊髓前角细胞及以下部位的损害所致的瘫痪都不属于中枢性损害,不能诊断为脑性瘫痪。如脊髓灰质炎、坐骨神经损伤等所致的肢体瘫痪均不属于脑性瘫痪的范畴。
发育性
脑性瘫痪是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
指各种原因作用于未成熟的正在生长发育中的脑组织上,而不是作用在已发育成熟的脑组织上。所以成年人的某些颅内疾患,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虽然也可引起肢体运动障碍,但不能诊断为脑性瘫痪,因为它不是作用在发育中的脑组织上,而是成熟的脑组织上,不符合发育性的特点。从受孕到婴儿期内的胎儿和新生儿及婴儿的脑组织是处在发育中的脑组织,在这一时期任何原因造成的脑组织损伤符合脑性瘫痪的诊断。而受孕以前及婴儿期以后的脑损伤不能称为脑性瘫痪,因为受孕之前的问题,多为先天性遗传性神经疾患,应与脑性瘫痪进行鉴别。婴儿期以后的各种原因所致的脑损伤,应冠以某疾病的名称,如脑炎后遗症等,而不应该诊断为脑性瘫痪。
非进行性
脑性瘫痪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在向前发展为特点。此点可与脑炎、脑瘤等疾病相鉴别。但是对那些进行性不明显,或进展缓慢的脱髓鞘疾病,或先天性疾病,与脑性瘫痪也是难以区别的。此外,在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很多脑性瘫痪患儿,当确诊以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治疗或治疗不当,这些患儿的症状愈来愈明显。这是因为患儿异常姿势、异常运动的感觉传导形成恶性循环,使症状不断发展。
新生儿惊厥预后怎么样
(一) 新生儿惊厥预后的相关因素
1.与惊厥的原发病有关,如单纯由于可纠正的代谢紊乱引起的惊厥预后良好,而脑或皮层发育异常者预后极差。由于窒息、颅内出血或脑膜炎引起的脑损伤,其预后取决于损伤的严重性和范围。
2.早产儿惊厥比足月儿差得多。
3.与惊厥的类型有关,肌阵挛型、强直型和轻微型预后差,局限性阵挛型预后好。
4.脑电图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1周内脑电图正常者,75%~85%预后良好;脑电图呈多灶性异常者预后差;周期性暴发抑制型、低电压和波形平坦者预后极差。
(二) 后遗症
新生儿惊厥存活者出现后遗症的约占14%~61%(平均20%)。主要表现为脑性瘫痪、智力障碍、癫痫,其他还有共济失调、多动、视听障碍、语言障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1.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与脑性瘫痪发生有关的因素:
① 生后5分钟Apagaf评分越低者脑性瘫痪的发生率越高,在生后5分钟以后仍需复苏的新生儿惊厥的患儿中,仅这一项便能预示可能发生中度或重度的脑性瘫痪。
② 新生儿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越长,后来发生脑性瘫痪的可能性越大。发作1天者其发生率为7%,3天以上者有46%发生脑性瘫痪。
③ 新生儿惊厥发作的类型,强直型发作与后遗脑性瘫痪的关系更密切。
④ 中度或严重异常的脑电图者发生脑性瘫痪的危险性大。
2.智力障碍
新生儿惊厥后遗留智力障碍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 出生5分钟Apgar评分0~3分者,45%有智力障碍;4~6分者,33%有智力障碍;7~10分者,只有11%有智力障碍。
② 出生5分钟以后仍需要复苏的患儿发生智力障碍的危险性较大。
③ 惊厥发作时间超过30分钟、新生儿期肌强直和肌阵挛发作及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与智力障碍关系均很密切。
3.癫痫
惊厥发作持续1天者后遗癫痫的发生率为11%,惊厥发作持续2天者为22%,3天者为25%,3天以上者为40%。强直型惊厥发作与后遗癫痫有密切关系。
脑性瘫痪高危因素
1、有脑瘫家族史、家族遗传病史。
2、高龄产妇:分娩时母亲年龄大于/等于35岁。
3、低龄产妇:分娩时母亲年龄小于16岁。
4、孕期中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舒张压大于/等于100mmH)。
5、孕期子痫。
6、孕期感染:发热(孕3月内体温38度以上持续3天)、腹泻。其他
7、本次妊娠有先兆流产、保胎治疗。
8、自然流产大于/等于3次。
9、妊娠次数大于/等于4次。
10、孕妇孕期的疾病:高血压、肝炎、糖尿病、贫血、甲状腺肿大、心脏病、癫痫、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
11、孕妇接触有害理化因素::腹部放射线、有毒化学物品、高压线、造纸厂、水污染。其他
12、孕妇使用药物:对胎儿有毒性的药物(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抗生素、激素、抗过敏药、
新生儿脑瘫的真正原因
小儿脑瘫的原因1.中枢性
脑性瘫痪是中枢性损害,也就是说指的脊髓前角细胞(或颅神经运动核)以上部位的神经系统损害所致的瘫痪,而且病变在脑部。任何脊髓前角细胞及以下部位的损害所致的瘫痪都不属于中枢性损害,不能诊断为脑性瘫痪。如脊髓灰质炎、坐骨神经损伤等所致的肢体瘫痪均不属于脑性瘫痪的范畴。
小儿脑瘫的原因2.发育性
脑性瘫痪是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指各种原因作用于未成熟的正在生长发育中的脑组织上,而不是作用在已发育成熟的脑组织上。所以成年人的某些颅内疾患,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虽然也可引起肢体运动障碍,但不能诊断为脑性瘫痪,因为它不是作用在发育中的脑组织上,而是成熟的脑组织上,不符合发育性的特点。从受孕到婴儿期内的胎儿和新生儿及婴儿的脑组织是处在发育中的脑组织,在这一时期任何原因造成的脑组织损伤符合脑性瘫痪的诊断。而受孕以前及婴儿期以后的脑损伤不能称为脑性瘫痪,因为受孕之前的问题,多为先天性遗传性神经疾患,应与脑性瘫痪进行鉴别。婴儿期以后的各种原因所致的脑损伤,应冠以某疾病的名称,如脑炎后遗症等,而不应该诊断为脑性瘫痪。
小儿脑瘫的原因3.非进行性
脑性瘫痪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在向前发展为特点。此点可与脑炎、脑瘤等疾病相鉴别。但是对那些进行性不明显,或进展缓慢的脱髓鞘疾病,或先天性疾病,与脑性瘫痪也是难以区别的。此外,在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很多脑性瘫痪患儿,当确诊以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治疗或治疗不当,这些患儿的症状愈来愈明显。这是因为患儿异常姿势、异常运动的感觉传导形成恶性循环,使症状不断发展。所以英国博土认为脑性瘫痪的临床症状至少在青春期前是进行性的,临床表现随着成长在变化。但脑性瘫痪患儿颅内损伤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
(1)产前因素:如先天畸形、遗传缺陷、子宫内感染、先兆流产、母体接触毒性物质、放射线损害、妊娠高血压等。
(2) 产时因素:如难产、分娩时胎儿脐带由于下垂及绕颈等原因造成脐带供血中断、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及低体重儿、早产未成熟儿、产伤等。
(3) 产后因素: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颅内血肿、败血症导致休克、吸入性肺炎、肺不张导致脑缺氧等。
得了小儿惊厥容易引起哪些并发症
1.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与脑性瘫痪发生有关的因素:
①生后5分钟Apagaf评分越低者脑性瘫痪的发生率越高,在生后5分钟以后仍需复苏的新生儿惊厥的患儿中,仅这一项便能预示可能发生中度或重度的脑性瘫痪。
②新生儿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越长,后来发生脑性瘫痪的可能性越大。发作1天者其发生率为7%,3天以上者有46%发生脑性瘫痪。
③新生儿惊厥发作的类型,强直型发作与后遗脑性瘫痪的关系更密切。
④中度或严重异常的脑电图者发生脑性瘫痪的危险性大。
2.智力障碍
新生儿惊厥后遗留智力障碍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出生5分钟Apgar评分 0~3分者,45%有智力障碍;4~6分者,33%有智力障碍;7~10分者,只有11%有智力障碍。②出生5分钟以后仍需要复苏的患儿发生智力障碍的危险性较大。③惊厥发作时间超过30分钟、新生儿期肌强直和肌阵挛发作及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与智力障碍关系均很密切。
3.癫痫
惊厥发作持续1天者后遗癫痫的发生率为11%,惊厥发作持续2天者为22%,3天者为25%,3天以上者为40%。强直型惊厥发作与后遗癫痫有密切关系。
小儿脑性瘫痪的简介
脑性瘫痪,如能及早发现,也能挖掘出患儿潜在的能力.如能这样做,一些脑性瘫痪患者,就会独立生活.
因此,脑性瘫痪应及早发现,这是做母亲的义务.如有造成脑性瘫痪起因事故,必须注意婴儿的运动发育状况.
造成脑性瘫痪原因有:妊娠中多次出血,妊娠中做过麻醉手术,难产,出生后患核黄疸,生后体重在2.5公斤以下,长期放在保育器里,生后1--3周患脑膜炎等等.
根据脑性瘫痪状态和发现异常时间不同,大致分类如下:
最多见的是痉挛型(也叫做强直性),约占脑性瘫痪的70%左右.多数是因早产和缺氧,使脑皮质的活动中枢受损所致.
由于肌肉过度紧张,通过病理性反射,使关节突然作伸展运动,或者使脚后跟微微颤动.有的是两侧上肢同时受损,有的是仅仅上肢受损,或仅仅下肢受损,或仅一侧的上下肢受损等等.
小儿脑性瘫痪
患儿突然僵硬:在某些体位,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松软:婴儿的头颈松软抬不起头来。将他悬空抱时,他的四肢下垂。婴儿很少活动。发育迟缓:学会抬头、坐和运用双手却迟于同龄孩子,可能用身体某一部分多于另一部分,如:有些患儿常用一只手而不用双手。进食差:吸和吞咽差。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闭嘴困难。异常行为: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3个月时还不会笑。
1.早期症状(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
(11)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2.主要症状(1)运动障碍 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 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坚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孩子不喜欢洗澡,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
(3)智力障碍 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4)语言障碍 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
(5)视听觉障碍 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
(6)生长发育障碍 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 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8)情绪和行为障碍 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9)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玩玩具能够帮助脑性瘫痪患儿恢复吗
1 、玩具可以促进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的发展:许多玩具可以让脑性瘫痪儿童饶有兴趣的投入到运动性的活动中,通过玩具的玩耍可以促进脑性瘫痪患儿四肢肌肉的发展,获得功能 上的培养与满足,如皮球、平衡杠、蹦床等。这些能让脑性瘫痪患儿做多方面的训练,包括上肢控制、四肢协调、肌力提高、身体平衡、注意力及对空间的和时间的判断 力,通过这些能让脑性瘫痪患儿复各种动作模式和各种动作技巧的玩具,能有效地促进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提高。
2、玩具可补偿脑性瘫痪儿的感知缺陷:脑性瘫痪患儿由于受到其身心特点的影响,在感知外界事物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不少玩具对儿童的触觉、视觉等感知器官的发展都 具有良好的作用。由于脑性瘫痪引起的儿童智力低下、视力减退,可以选用颜色鲜艳的玩具、卡片等对其进行视觉训练,用各种不同质地材料制成的不同形状、大小、重 量的玩具进行触觉训练,用各种形状的拼板进行视觉动作协调训练。由于脑性瘫痪患儿在感受外部刺激时缺乏主动感受的积极性,因此,丰富多彩的玩具能够增强其感知觉 活动的主动性,使其在主动运用感知器官的过程中发展感知觉能力,丰富其感知觉表象。
3、玩具可以促进脑性瘫痪患儿语言、情感的发展:玩具是脑性瘫痪患儿世界的一部分,许多玩具能促进其听说能力的提高,将现实生活中的喜乐和感受通过玩具表达出来,从而获 得一份满足,如会发声音的各种玩具模型等可刺激脑性瘫痪患儿说话、激发想象力,患儿一面操作玩具,一面自然的发声,以此来增进语言情感的发展。通过玩玩具可以满 足其兴趣,同时可以宣泄自己的烦恼,使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得到平衡。
得了小儿脑瘫会怎么样
1、脑性瘫痪运动功能障碍: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者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脑性瘫痪姿势障碍: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如3个月仍不能头部竖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等。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等。
3、脑性瘫痪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有一小部分,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一半,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少数。
4、脑性瘫痪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