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线粒体脑肌病的发病机制

线粒体脑肌病的发病机制

已知在线粒体不同结构部位含有不同的酶系统,如外膜含有细胞色素C还原酶、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及单胺氧化酶;外室中含腺苷酸激酶和核苷二磷酸激酶;内膜含氧化磷酸化系统的酶类和呼吸链(即电子传递系统)。氧化磷酸化要有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系统的酶类包括三磷腺苷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呼吸链由黄素蛋白、铁硫蛋白、辅酶Q和细胞色素所组成。

此外,内膜还含有肉毒碱脂肪酸酰基转移酶在基质中含有柠檬酸循环酶、脂肪酸氧化酶谷氨酸脱氢酶以及合成DNA及RNA的蛋白质结构成分此外,人类基质中的线粒体DNA(mtDNA)也是一种遗传物质。

正是由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所以线粒体疾病在发病机制方面的“异源性”和临床表现各异则不难理解Jackson等(1995)分析51例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健,其临床表现同为一种综合征或同属线粒体肌病的临床表现,但生化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研究揭示患者在线粒体上的缺陷可以不尽相同。

肌肉的病理改变为病变肌纤维在改良Gomori三色染色切片上出现RRF,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呈阳性深染,SDH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双染出现蓝纤维。SDH染色还可见到SDH染色强阳性血管(stronglySDH-reactivevesselSSV)后者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或平滑肌细胞内大量线粒体积聚COX染色可见酶活性部分或全部缺失。电镜下可见肌膜下或肌原纤维间大量线粒体积聚,线粒体的大小和形态明显异常,线粒体嵴内出现晶格状包涵体,排列成停车场样结构。此外,线粒体嵴可呈板层样或同心圆样排列,后者外观似“年轮”状。

脑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脑组织呈海绵状神经元退行性变,脑组织出现灶性坏死,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继发性髓鞘脱失以及基底核铁质沉积等。

一氧化碳中毒病因

发病原因(80%):

CO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凡是碳或含碳物质在氧不充分时燃烧,均可产生CO。

发病机制:

CO+Hb→HbCO→低氧血症→组织缺氧(主要),CO+肌红蛋白,细胞色素α3 →损害线粒体功能,阻断电子传递链,延缓NADH的氧化,抑制组织呼吸。

脊肌萎缩症遗传吗

肌肉萎缩有很多原因,肌营养不良症引起的萎缩就是一种原发于肌肉的遗传性变性疾病,又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性连隐性遗传性。

引起萎缩的还有如:线粒体肌病,脑肌病和强直性肌病等。所以您还是应该叫您的朋友去明确他患病的病因,再去咨询一下专科医生看遗传的问题。 肌肉萎缩有很多原因,肌营养不良症引起的萎缩就是一种原发于肌肉的遗传性变性疾病,又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性连隐性遗传性.

铁粒幼细胞贫血的原因

一:铁粒幼细胞贫血的发病原因是血红素合成障碍,主要是有关酶的缺乏。有核红细胞膜结合的铁,被输送到细胞浆及线粒体内。在线粒体中经—系列酶的作用,铁与原卟琳以自合成血红素。在血红素合成过程中任何 个步骤发生障碍时,铁不能与原叶附整合而聚积在线粒体内。由于线粒体在幼红细胞内围绕核排列,故形成环形铁粒幼细胞。充满了铁的线粒体最后破裂。

二:性联遗传的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血红素合成障碍缺陷有数种。最常见的一种是氨基果糠酸(ALA)合成酶活性缺乏,使用磷酸吡哆醛或吡哆醇治疗后,此酶的活性显著增加。吡哆醇(维生素B6)在体内转化为有生物活性的磷酸吡哆醛,后者是ALA形成中的一种辅酶。相反的一种是ALA合成酶活性增高。还有的服病例缺陷在粪吟晰氧化酶系统,使红细胞内游离粪、淋显著增多,而原咐减少。由于粪叶啪氧化酶的作用不需磷酸哆醛为辅因子,故此型病例用维生素B6治疗无效;此型常有肠道钦吸收过多,可导致血色病。

三:获得性铁粒幼细胞贫血与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的发病机制互有异同。原发性铁粒幼细胞贫血的血红素合成异常曾报道有,红细胞内原卟啉增多;ALA合成酶缺乏;血红素合成酶(铁整合酶)缺乏;红细胞内粪卟啉和ALA增多;尿卟啉脱羧酶缺乏等。有人认为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和原发性铁粒幼细胞贫血具有线粒体内原发性铁代谢异常,在血红素充分合成以前蓄积的铁使线粒体内原发性铁代谢异常,在血红素充分合成以前蓄积的铁使线粒体内的酶活性抑制。

如何确诊线粒体病

(一)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检查

(1)血乳酸、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约80%的病人运动后10分钟血乳酸和丙酮酸仍不能恢复正常,为阳性;线粒体脑肌病患者CSF乳酸含量也增高;

(2)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活性降低。

2.mtDNA分析

(1)CPEO和KSS为mtDNA片段缺失,可能发生在卵子或胚胎形成期;

(2)80%的MELAS病人为mtDNA、tRNA基因3243点突变;MERRF综合征是tRNA基因位点8344点突变。

(二)其它辅助检查

1.肌肉冰冻切片Gomori染色活检 可见肌细胞内线粒体堆积,RRF和糖原脂肪增多。

2.CT或MRI检查 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可见白质脑病、基底核钙化、脑软化、脑萎缩和脑室扩大等。

3.肌电图 可表现为肌源性损害或神经源性损害。

【温馨提示】:线粒体病虽然很难察觉,但是,患上此病之后,孩子经常会出现肌阵挛性癫痫、偏头痛和呕吐等不良症状,家长可以根据这些征兆来做简单的判断。如果担心孩子患有线粒体病的话,还可以到医院做系统的检查,这样就可以更精准的为孩子做鉴别。

小儿遗传代谢病的病因及类型

一、病因:

小儿遗传代谢病致病原因定位在13q14.3,其发病机制迄今未名,现认为其基本代谢缺陷是肝脏不能正常合成血浆铜蓝蛋白,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力下降以致自胆汁中排出铜量减少。人铜蓝蛋白基因位于3q23—25,其基因突变与本病相关,目前发现6种移码突变导致编码蛋白功能障碍铜蓝蛋白无法与铜结合。铜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许多重要的酶,如过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酪氨基酶、赖氨酸氧化酶和铜蓝蛋白等,都需铜离子的参与合成。但机体内铜含量过多、高浓度的铜会使细胞受损和坏死,导致脏器功能损伤。其细胞毒性可能铜与蛋白质、核酸过多结合,或使各种膜的脂质氧化,或是产生了过多的氧自由基,破坏细胞的线粒体、溶酶体等。

二、类型:

1、通过该代谢途径的某些终末产物缺乏,如过氧化酶体病、溶酶体病等,产生的症状多为持续性、进行性的,且与进食等因素无关;

2、受累代谢途径的中间和(或)旁路代谢产物大量蓄积,如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酸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枫糖尿症、半乳糖血症等,通常都呈现累积物导致的中毒症状,常见者如呕吐、嗜睡、昏迷、生长发育迟滞、低血糖、高氨血症和酮、酸中毒等,其发病或早或迟,发病前常有无症状期,或症状呈间隙发作;

3、由于代谢途径受阻而导致对肝、脑、肌等组织的供能不足,如糖代谢障碍。先天性高乳酸血症、脂肪酸氧化缺陷、线粒体呼吸链功能障碍等,临床常见低血糖、高乳酸血症、肌张力低下、体重不增等表现。

甲亢做什么检查确诊 肌肉活检

肌肉活检慢性甲亢性肌病患者的肌肉超微结构改变主要是线粒体失去正常形态,可见到巨大线粒体,内含不平行排列的嵴,横管扩张,肌纤维内微管积聚等。

原发性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区别

线粒体病的病变如侵犯骨骼肌为主,称为线粒体肌病.如病变除侵犯骨骼肌外,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则称为线粒体脑肌病,主要包括:Kearns-Sayre 综合征(KSS)、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CPEO)、肌阵挛性癫(疒间)伴蓬毛样红纤维(MERRF)、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 (MELAS).如病变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则称为线粒体脑病,如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SNE或Leigh 病)、Alpers病及Menkes病等[1].另外,尚有大量中间类型.

线粒体肌病的症状体征

1.线粒体肌病(mitochondrial myopathy) 主要表现为以四肢近端为主的肌无力伴运动耐受不能。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和青年多见。肌无力进展非常缓慢,可有缓解复发。患病几十年后患者仍可生活自理。婴儿线粒体肌病有婴儿致死性和良性两种类型。致死性婴儿肌病多发生在出生后1周,表现为肌力、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乳酸中毒和肾功能不全,多于1岁内死亡。良性婴儿肌病表现为婴儿期内肌力、肌张力低下和呼吸困难,1岁以后症状缓解,并逐渐恢复正常。

最常见的基因异常为mtDNA3250位点上的突变。生化缺陷主要为酶复合体Ⅰ缺乏,也可有复合体Ⅱ、Ⅲ缺乏。肌活检可见大量RRF,血清肌酶多正常或轻度升高。可有高乳酸血症。

2.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

是一组以卒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线粒体病,呈母性遗传,80%以上的患者20岁以前发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头痛和(或)呕吐、皮质盲(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头痛表现为偏头痛或偏侧颅面痛,反复性呕吐可伴或不伴偏头痛。皮质盲是本综合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症状,30岁以下枕叶卒中的患者中,14%为 MELAS。局限性癫痫有时是MELAS卒中发作的先兆,为本综合征的特征之一。其他伴随症状有身材矮小、智能低下、肌力减退、感音性耳聋和癫痫发作。

酶复合体Ⅰ缺乏是MELAS最常见(50%)的生化缺陷,此外还可有复合体Ⅲ和Ⅳ缺乏。80%的MELAS在mtDNA3243位点上有移位突变,有些患者在3271、3252、3260、3291位点上也发现了移位突变。MELAS主要的脑病理改变为大脑和小脑皮质、齿状核呈海绵状变性,大脑皮质、基底核、丘脑、小脑和脑干多灶性坏死。大脑皮质假分层状坏死作为缺氧性脑病的病理特征也可见于MELAS,此外脑弥漫性钙化也很常见。由于在脑血管平滑肌、内皮细胞以及神经元细胞内均可见大量异常线粒体集聚,因此目前还不清楚卒中样发作是由脑血管病变还是神经元功能障碍所致。肌肉活检可见RRF和强琥珀酸脱氢酶反应性血管(strongly SDH-reactive vessel,SSV)。脑CT表现为脑白质尤其是脑皮质下白质内多发性低密度灶,基底核对称性或全脑弥漫性钙化。

3.伴破碎红纤维的肌阵挛癫痫(myoclonus epilepsy with ragged red fiber,MERRF) 为母性遗传方式。40岁以前均可发病,10岁左右起病多见。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小脑共济失调、肌阵挛或肌阵挛癫痫。母系亲属可呈现部分表现型,如仅有耳聋或癫痫(包括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和强制阵挛发作)。伴随症状可有身材矮小、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神经性耳聋、视神经萎缩、眼肌麻痹、颈部脂肪瘤、周围神经病、心脏病和糖尿病。

MERRF的生化缺陷多数为酶复合体Ⅳ缺乏,其次为酶复合体Ⅰ和Ⅳ缺乏。80%的MERRF患者在mtDNA8344 位点上有移位突变。脑病理改变主要累及小脑齿状核、红核、壳核和Luys体。肌肉的主要病理改变为:RRF和SSV,后者反映线粒体在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内聚集。血或脑脊液乳酸水平可升高。颅脑CT可见脑萎缩。

4.Kearns-Sayre综合征(KSS)及Pearson综合征 KSS多在20岁以前发病,多为散发,除眼外肌瘫痪外伴视网膜色素变性和(或)心脏传导阻滞,还可出现身材矮小、神经性耳聋和小脑性共济失调。 Pearson综合征为一组婴儿非神经系统紊乱症状,包括全血细胞下降,胰外分泌功能紊乱,肝功异常,可有肾功能衰竭,幸存者后期出现KSS表现。此二综合征的遗传基础为mtDNA大量重复。

5.慢性进行性外眼肌麻痹(chronic progressive external ophthalmoplegia,CPEO) 可为家族性或散发性,家族性发病的遗传方式目前尚不能完全确定,部分为母性遗传,也可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20岁以前发病者多见。临床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下垂、短暂复视,多伴有易疲劳和肢体近端无力。肌活检病理可见大量RRF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OX)缺失。电镜下可见肌膜下大量异常线粒体集聚,线粒体嵴异常和嵴内类晶体样包涵体形成。脑脊液检查可有乳酸增高和蛋白升高。国内学者研究证实mtDNA有杂合缺失,另经DNA 测序证实mtDNA10909位点产生一个新的PvuⅡ酶切位点,且由单个碱基置换,认为是一新的点突变(陈清棠等,1996),采用蛋白A胶体金法 (PGA)标记及免疫电镜观察,发现肌肉组织中与线粒体酶复合体Ⅰ、Ⅱ、Ⅲ及Ⅳ结合的金粒子,其程度减少,提示线粒体内呼吸链中的酶复合体活性降低(宋东林等,1996)。

6.Leigh病 又称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sub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myelopathy)。为家族性或散发性线粒体脑肌病。部分为母性遗传,部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于出生后6个月~2岁内发病。典型症状为喂食困难,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精神运动性癫痫发作以及脑干损伤所致的眼睑下垂,眼肌麻痹,视力下降和耳聋。临床上见到幼儿出现反复发作的共济失调,肌张力降低,手足徐动及呕吐症状应考虑此病。本病5%的基因异常与MERRF相同,为mtDNA8344和8993位点突变。脑损害分布和病理特征与 Wernicke脑病非常相似,但比Wernick脑病更广泛,表现为丘脑、基底核、中脑、脑桥、延髓和脊髓双侧对称性海绵状改变伴髓鞘脱失、胶质和血管增生,周围神经可有脱髓鞘性改变。与Wernicke脑病不同的是乳头体很少受累。肌肉活检除电镜下可见线粒体增多外无其他异常。脑CT和MRI常可发现基底核和脑干病变。血和脑脊液乳酸水平几乎均增高。

7.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 是指青春期或成年起病的急性或亚急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1871年由Leber首次报道。男性好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常为20~30岁。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中央视野缺损。开始为单眼视物不清,数周或数月后双眼均受累,视力损害通常较重,可致全盲。早期可有视盘水肿,萎缩期后视盘变苍白。LHON 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即使严重的中央视野缺损时,瞳孔对光反应仍存在。视力减退多为持续性,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可有客观的视力改善,有些甚至是戏剧性的。除了视觉症状外,还可有中枢神经的症状和体征、周围神经病和心脏传导阻滞。

LHON的主要生化缺陷是复合体Ⅰ缺乏,基因异常为 mtDNA11778位点上的移位突变,此外还有14484和3460点突变的报告。LHON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视神经和节细胞层变性而不伴明显的炎症过程,外侧膝状体的6层均有明显的跨神经元变性(transitional degeneration)。肌肉活检无RRF和SSV以及其他酶组织化学异常。

8.Wolfram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是青少年发病的糖尿病和耳聋。此病具有发病年龄不定,程度不一,累及多器官和母系遗传特点。遗传基础为mtDNA中tRNA亮氨酸(1eu)基因的3243位点发生A→G碱基置换。此病患者与MELAS综合征的表型突变一致。

线粒体肌病的检查

1.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为常用首选检查之一,临床有肌无力、肌萎缩等肌病表现时肌电图检查尤其重要。多数为肌源性改变,少数病例也可见神经源改变或两者兼有,偶见线粒体脑病患者肌电图正常。一些以脑病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肌电图亦可见到神经源或肌源性改变。此为肌电图在线粒体疾病的特征性所见。各种诱发电位检查,对各种脑病综合征的病变部位也具有辅助诊断作用。脑电图在伴有抽搐、癫痫样发作的线粒体脑病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以皮层损害为主的MELAS、MERRF、Alpers病不仅具有弥散全脑性脑电失律,亦可有局灶性改变,特别可见癫痫脑电图特有的棘慢波综合、尖波慢波综合。而 Leigh病、KSS和Menke病的脑电图改变则相对较轻,局灶或特征性改变较少。有些患者发病之初,虽有发作性头痛,尚未出现脑损害,脑电图不仅可见弥散性全脑失律,亦可见明显局灶性病变,而线粒体肌病CPEO的脑电图却较少有阳性所见。心电图检查对KSS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对母系遗传线粒体肌病合并心脏病变也具有重要辅助诊断意义。

2.血清乳酸检查

线粒体疾病血清乳酸值的升高也是重要诊断筛选指标。安静状态乳酸值若大于1.8nm~2.0nm,即为异常。特别是运动后乳酸值升高更有意义。血清乳酸与丙酮酸的比值异常被认为是细胞内氧化还原代谢的指标。此比值小于20为正常,在呼吸链缺陷时升高。通常情况下脑脊液乳酸值低于血清值,病理状态下可升高,仅见于MELAS等脑组织损害明显疾病,其他类型线粒体疾病可见血清乳酸升高而脑脊液乳酸值无明显升高。

3.影像学(CT、MRI)检查

影像学(CT、MRI)的某些特征所见对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辅助作用。MELAS可见两侧半球后部即颞、顶、枕叶皮层多发卒中样异常信号,但其特点不按解剖血管分布,累及皮层和皮层下白质,可见皮层的层状异常信号,Alpers病亦常见到上述征象。 Leigh病的CT和MRI特征性所见为对称性双侧基底节、丘脑、脑干等灰质核团损伤的异常信号;而KSS则见散在的既见于灰质又见于白质的异常信号。

4.分子生物学进展和基因检测方法

近年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对线粒体脑肌病发病机制的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

艾滋病发病机制

(一)病毒感染过程

1.原发感染

HIV需借助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包括第一受体和第二受体。HIV进入人体后,在24—48小时内到达局部淋巴结,约5天左右在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成份。继而产生病毒血症,导致急性感染。

2.HIV在人体细胞内的感染过程

吸附及穿入:HIV-1感染人体后,选择性的吸附于靶细胞的CD4受体上,在辅助受体的帮助下进入宿主细胞。经环化及整合、转录及翻译、装配、成熟及出芽,形成成熟的病毒颗粒。

3.HIV感染后的三种临床转归

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形成慢性感染,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典型进展者、快速进展者和长期不进展者三种转归。

(二)抗HIV免疫反应

抗HIV免疫反应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以特异性免疫反应为主。包括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特异性细胞免疫,人体免疫系统主要通过针对HIV蛋白的各种特异性抗体、特异性CD4+ 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和CTL直接或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抑制病毒复制。

(三)免疫病理

1.CD 4+ 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感染HIV后体内CD4+ 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分为3个阶段:①急性感染期:CD4+ T淋巴细胞数量短期内一过性迅速减少,大多数感染者未经特殊治疗,CD4+ T淋巴细胞数可自行恢复至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②无症状感染期:CD4+ T淋巴细胞数量持续缓慢减少,多在800~350/mm3之间,此期持续数月至十数年不等,平均持续约8年左右;③有症状期:CD4+ T淋巴细胞再次较快速的减少,多在350/mm3以下,部分晚期病人降至200/mm3以下,并快速减少。

2.CD4+ 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T辅助细胞1(Th1)细胞被T辅助细胞2(Th2)细胞代替、抗原递呈细胞功能受损、白细胞介素-2产生减少和对抗原反应活化能力丧失,使HIV/AIDS病人易发生各种感染。

3.异常免疫激活

HIV感染后,CD4+、CD8+ T淋巴细胞表达CD69、 CD38和HLA-DR等免疫激活标志物水平异常的升高。异常的免疫激活状况不仅可以衡量血浆病毒载量的变化,还可以预测CD4+ T淋巴细胞减少的速度。

线粒体肌病的用药治疗

对于线粒体疾病,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一般可采用:

1.辅酶Q10,肌内注射或口服。

2.大剂量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可改善症状。

3.能量制剂,如三磷腺苷(ATP)、辅酶A等。

4.二氯乙酸钠,12.5~100mg/(kg·d),口服。

5.呼吸链酶复合体Ⅱ+Ⅲ缺陷,可用维生素K3加维生素C治疗。

线粒体脑肌病的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1.部分病人的血清CPK和(或)LDH水平升高血乳酸和丙酮酸含量高于正常血乳酸/丙酮酸比值升高(比值小于20为正常)均有助于诊断。

2.血乳酸、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即上楼梯运动5min后测定血乳酸丙酮酸含量,出现含量增高及比值异常的阳性率高,对诊断更为敏感。

其它辅助检查

1.肌电图针极肌电图多数呈肌原性损害特征。

2.骨骼肌活检

(1)冰冻切片以改良的Gomori三色染色,在肌膜下或肌纤维内可见不规则红色颗粒状改变称破碎红纤维(RRF),系异常线粒体堆积的一种表现。

(2)在电镜下可见线粒体数量增多,形态不一有巨大线粒体线粒体嵴排列紊乱线粒体内可见结晶状板层状包涵体并有大量脂滴及糖原颗粒堆积。

(3)骨骼肌呼吸链酶复合体活性测定可发现有异常。

3.外周血或骨骼肌组织mtDNA分析可发现基因缺陷。

线粒体脑肌病的护理

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myopathy)是指因遗传基因的缺陷导致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细胞呼吸链及能量代谢障碍的一组多系统疾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称线粒体脑肌病。此病于1962年由Luft首次采用改良GomoriTrichrome染色(MGT)发现肌纤维中有破碎红纤维(或不整红边纤维)(raggedredfiber,RRF),并诊断首例线粒体肌病继而发现此类线粒体疾病也可同时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多种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encephalomyopathy)。本病为一组临床综合征。

从目前对本病的研究来看,认为本病是因遗传基因的缺陷患者线粒体上有着各种不同的功能异常并由此导致临床表现多样性。

1、心理护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紧张焦虑,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

3、康复锻炼: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锻炼,经常活动躯体的各个关节,但活动强度和幅度不可过大。

4、用药护理:按时遵医嘱服药,将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交代给患者及家属,以取得配合。

5、大剂量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可改善症状。

相关推荐

线粒体缺失或会导致溃疡性结肠炎进展为肿瘤

目前还无法阐明线粒体在肿瘤的形成及进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线粒体缺失会导致不典型增生病变的发展。 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线粒体缺失或可用于检测和预测肿瘤的发生情况。 线粒体在肿瘤的形成及进展过程中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目前对于上述问题的理解我们还知之甚少。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病,会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病,同时其也是研究肿瘤进展的最佳的模型。因此,来自于美国华盛顿大学的 Rosa Ana Risques 等为了确定在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形成的患者中,线粒体所发生的变化特征而设计了相关研究

什么是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向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其特征是在子宫肌层中出现了异位的内膜和腺体,伴有其周围的肌层细胞肥大和增生。故有子宫内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而盆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症则称为子宫外子宫内膜异位症。许多学者都认为两者并非同一疾病,其相同之处是二者均受卵巢激素的调节。 子宫腺肌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子宫腺肌病的病因未明,结合流行病学和病理情况,有以下几种致病因素: 1.子宫内膜从基底层直接向下生长 引起子宫内膜向下生长的原因有:①机械因素:生育或诊刮导致内膜损伤;②慢性炎症损伤子宫内膜和子宫

脂肪肝发病的六大因素

1、肥胖: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约半数肥胖患者可见有轻度脂肪肝,在重度肥胖症的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可高达60百分-90百分,可见肥胖患者有明显的脂肪肝好发倾向。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患肝炎后不适当地增加营养而又缺乏运动所致的肥胖是我国最常见的致脂肪肝的原因之一。 2、酒精:据对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百分-95百分有脂肪浸润。研究表明,酒精的消耗量与脂肪肝的发生率间存在量效关系,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多因素

线粒体肌病 - 最主要的综合征

有下列数种。 一、进行性眼外肌麻痹 表现为缓慢进行的眼睑下垂和眼外肌麻痹,症状不波动。 二、Kearns-Sayre综合征 20岁前起病的进行性眼外肌麻痹、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心脏阻滞。尚可有身材矮小,共济失调,神经性耳聋和甲状腺机能减退等异常。特点为家族史阴性。 三、线粒体脑病肌病(mitochondrialencephalomyopathies) 病者除有肌无力外,伴发肌阵挛癫痫、共济失调、视神经萎缩、周围神经病以及神经性耳聋和智能低下等症。部份病者可有卒中样发作,突然出现偏瘫,且有左右交替发作,头颅CT

脑瘤的发病机制

颅内肿瘤形成的病因病机:传统中医认为,脑瘤的形成是由于内伤七情,使脏腑功能失调,加之外邪侵入,寒热相搏,痰浊内停,长期聚于身体某一部位而成。专家们博采众家之长,经过潜心研究,将脑瘤的发病原因概括为内外两种,即内为素质因素或易感因素,外为诱发因素或为助长因素,但一不会发病。 脑肿瘤属祖国医学的“头痛”、“头风”等范畴,究其发病原因,主要为肾虚不充,髓海失养,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肝风内动,邪毒上扰清窍,痰蒙浊闭,阻塞脑洛,血气凝滞,“头为诸阳之会”总司人之神明,最不容邪气相犯,若感受六淫邪毒,直中脑窍或邪气

逆转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脑损伤

当细胞的线粒体不能正常工作时,人体会发生线粒体疾病。一项新研究表明,缺氧可能对线粒体功能不全造成的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一研究发表在近日的PNAS。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发电厂”。人类多种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肿瘤等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Leigh氏综合征就是一种与线粒体缺陷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以脑损伤,运动技能和肌张力的逐渐丧失,发育迟缓为特征。并发症可导致心脏,呼吸和肾脏功能损伤。疾病症状在出生后第一年出现,并在两到三年内导致死亡。Leigh氏综合征罕见,每30,000名新生儿中约

子宫腺肌症的病因

子宫腺肌病致病机制不详,广为接受的理论是子宫内膜从基底层直接向下生长进入子宫肌层,病理组织学已证实腺肌病的内膜岛与子宫内膜之间有直接延续关系,不管异位内膜组织有多深,连续切片可证实其与宫腔内膜的连接。 对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理论很多,但其病理学发生机制还不很清楚,有待于进行深入研究。 生育状况(25%): 子宫腺肌病在已生育过的妇女较未生育过的妇女多见,故多认为妊娠和分娩时导致子宫壁的创伤使子宫内膜和间质能向肌层内生长,是导致此病的主要原因,但也有报道子宫腺肌病也可存在年轻未生育的妇女及不孕妇女。 性激素的

酒精肝是怎么导致的

一、发病原因 酒精80%~90%在肝脏代谢。经过肝细胞浆内的乙醇脱氢酶的催化,氧化为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催化转成乙酸,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在乙醇氧化过程中脱下大量的氢离子与辅酶Ⅰ结合。辅酶Ⅰ被还原成为还原型辅酶Ⅰ,则使其与辅酶Ⅰ的比值上升,从而使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变化,造成依赖于还原型辅酶Ⅰ/辅酶Ⅰ的物质代谢发生改变,而成为代谢紊乱和致病的基础。 同时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乙醛为高活性化合物,能干扰肝细胞多方面的功能,如影响线粒体对ATP的产生、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排泌、损害微管使蛋白、脂肪排泌障

酒精肝发病原因有些什么

酒精肝发病原因有些什么呢?酒精肝是由于过度饮酒而引起的一种肝病,酗酒能毒害肝脏,损害肝功能。酒精肝的的病原因有很多,然而引起酒精肝的发病机制却大同小异。那么酒精肝发病原因有些什么呢?我院专家做了如下回答。 酒精肝发病原因有些什么呢?专家指出:为了跟好的了解酒精肝的原因,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酒精肝的发病机制。该病的发生主要是乙醇和乙醛的毒性作用造成的,摄人的酒精就可以在肝细胞的乙醇脱氢酶作用下变成乙醛,乙醛为高活性化合物,可影响线粒体对ATP的产生,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排泌,损害微管,使蛋白、脂肪排泌障碍而在肝细

脂肪肝病因

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单独或共同成为NAFLD的易感因素。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肝细胞内脂质特别是甘油三酯沉积是形成NAFLD的一个先决条件。导致脂质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可能与下列几个环节有关:①脂质摄人异常:高脂饮食、高脂血症以及外周脂肪组织动员增多,促使游离脂肪酸(FFA)输送人肝脏增多;②线粒体功能障碍,FFA在肝细胞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和氧化减少,转化为甘油三酯增多;③肝细胞合成FFA和甘油三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