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使用中成药的五大原则
安全使用中成药的五大原则
中成药滥用三大原因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我国2010年的药品不良反应中,中药的不良报告占了13.8%,其中中成药所占比例为99.7%。在处方、购买、使用等环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错误、超量用药,给健康带来副作用。湖南中医学院中药教研室主任吴红娟指出,以下几个原因导致了中成药的滥用。
一、把中成药当保健品。老百姓对中成药存在不少误解。有人为了调养身体将它当成“保健品”随便服用;有人在吃了西药后,还想再吃点中成药巩固疗效;还有的人仅凭药名字面意义选购,甚至为尽快治愈随意增大用药量,这些都是造成中成药滥用严重的因素。大部分人都以为中成药无毒副作用,可以放心服用,其实是错误的。中成药只是相对于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会小些,但“是药三分毒”的原理不会变。而且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如果没有对症用药,不仅适得其反,长时间的积累还会对身体造成很大损害。”
二、购买无限制。近日,记者在走访了北京多家药店后发现,由于大部分中成药是非处方药,所以消费者买起来不会有很多限制,销量自然就好。卖的比较火的有板蓝根、藿香正气丸、六味地黄丸等几种家喻户晓的中成药。当记者询问服用禁忌及副作用时,大部分药剂师无法做出回答,只表示“中成药没什么副作用,可以放心服用”。绝大多数消费者也是“看着症状买药”,当记者问起是否了解如何安全服用中成药时,受采访者均表示不清楚。
三、西医也开中成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70%的中成药是由综合医院的西医医师开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中药师丘振文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从中成药的用量、使用比例和频率来看,原本应是中医院开出的中成药占市场的主导,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西医也在给患者开中成药,这就不太正常了。一些西医没有经过中医理论培训,不懂得辨证论治,导致开出的中成药疗效不能保证,容易误导患者,甚至引发安全问题。”
三类中成药最常被滥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几类中成药,也恰恰是滥用、错用最为严重的。邱恒文表示,中成药为多种中药提炼或煎煮有效物质而成,数种中药中的几百种成分混杂在一起,最后直接以化学物质作用人体,一旦因滥用、错用出现不良反应,很难查出到底是哪种物质引发的。所以,越是我们常用的,越是要引起重视。
感冒类:板蓝根、感冒清热冲剂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中药房副主任医师杨毅恒告诉记者:“中医一般把感冒分为风热、风寒两种,而常用的感冒药也分为寒性、热性。用反了,不但对治疗没帮助,还会加重病情。”比如感冒清热冲剂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具有解表清热的功能,但如果因风热感冒而服用,就会加重病情。邱振文表示,很多人一感冒后就找出维C银翘片、感冒清热冲剂、板蓝根等一大堆感冒药混着吃,认为吃越多见效越快,但实际上这些感冒药通常都有至少两种以上的成分交叉重复,增大了药物过量的风险。吴红娟提醒,板蓝根药性苦寒,虚寒体质的患者多喝容易伤到脾胃,引起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祛火类: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上火”是我们常遇到的小毛病,不少人都喜欢吃中成药调理,只要一牙疼、出现上火的症状就买来牛黄解毒片吃,一些女性更是利用它的泄泻作用来通便减肥。但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系教授常章富表示,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清热解毒产品,都属苦寒药,中医辨证适用于实火上攻的症状,如果患者是由虚火或者心火引起的上火,那么服用这些药物就会导致身体更加亏虚,症状更明显。还有的患者为了能够迅速泻火解毒,会自行加大药量服用,但牛黄解毒片中含有雄黄,大量服用可影响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会出现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此外,服用此类药后往往会“泻”,耗损胃气,导致脾胃虚弱。
补益类:阿胶、六味地黄丸等。在全民养生热潮的背景下,“补”已成为再熟悉不过的字眼。常章富表示,大家在补之前要先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补,体质较强者就不宜补。只有清楚自己的体质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补益药。比如,阿胶已成为不少女性进补的良方,虽然是妇科的上等良药,具有补血的功效,但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阿胶性滋腻,脾胃虚弱的女性服用后,会出现食欲不振、胃部饱胀等症状。只要肾亏就吃“六味地黄丸”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不少人将它视为“补肾秘方”长期食用,但却感觉越补越虚,不仅原有的症状加重了,甚至还补出了胃肠不适的毛病。到医院“投诉”六味地黄丸的患者,多数是自己作为补品滥用造成的。六味地黄丸有非常明确的适应症,不能“瞎吃”,更不可像维生素一样每日服用。
安全用药五原则
在多达上千种的中成药已经成为家庭药箱中的必备品之后,面对越发严重的滥用与错用现象,多位专家给出了用好中成药的原则。
注意中成药中的西药成分,避免叠加用药。邱振文表示,目前我国约有200多种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虽然比例不大,但很多老百姓缺少专业经验,不了解药物成分,容易与西药叠加服用,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比如常见的抗感冒药中多含对乙酰氨基酚和扑尔敏,降糖药中多含格列本脲,止咳平喘药中多含麻黄碱等。杨毅恒告诉记者,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消渴丸就是含有西药格列本脲的中成药,但有的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里面含有西药成分,随意与其他降糖西药合用,甚至加大用量,就会出现血糖过低等严重不良反应。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虽然大部分中成药是非处方药,老百姓在药房买起来很方便,但为了能够‘因材施症’,应尽量在专业中医或者有过中医培训经历的药剂师指导下,进行规范选药、用药。”吴红娟告诉记者。
吃中成药要做到“中病即止”。杨毅恒特别提醒,除了一些治疗慢性病或者补益类的中成药可以在医嘱下吃一阶段外,大部分疾病在病情好转后,都要立即停药,不可长期服用。有些药的毒性虽小,但长期蓄积可致中毒。“龙胆泻肝丸”就是典型例子,它在治疗上有着很好的疗效,但长期服用会导致毒素积累,会对肝肾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读懂药品说明书。拿到中成药后,首先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该药的特殊服用禁忌、饮食禁忌、对症人群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症状,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吃药。
避免经验用药。吴红娟表示,很多人会凭借别人的推荐、对药名的简单理解以及以往的亲身经验自己当起“医生”,甚至私自增加用药量。但因为体质、患病原因、具体症状的不同,在用药方面要特别注意,否则会出现过犹不及,适得其反的效果。
如何选用中成药
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配伍组成的具有一定功效和主治范围,并按照规定的制备工艺加工而成的一定剂型的商品药。那么,“君、臣、佐、使”都代表什么意思呢?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往往也较大。臣药有两种作用。一是辅佐君药,来加强君药对主病的治疗效果;二是针对主病外的兼有病症起到治疗作用。佐药有三种作用。一是加强君臣两类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二是消除或减缓君臣两药的毒性和烈性;三是有的佐类药物虽然与君药药性相反,但却能在治疗中对君药起到辅助的作用。使药在治疗中能起到信使的作用。使药不仅能引药入经,而且能调和诸药。
在每个方剂中,君药是必备的“群龙之首”,但臣药、佐药、使药却不一定都有。有时一味药在方剂中也不只担任一个角色。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医药卫生知识的普及,人们到药房购药的现象与日俱增。但是怎样才能把药买好、买对呢?
一、要注意药品的批准文号。购买治疗用的中成药不同于购买保健药。一般要买标有国药准字号的药,尽量不买或少买标有地方批准文号的药。
二、选药时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然后根据药品的功效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一种或几种中成药,或者按照医嘱购买中成药。
三、选购中成药时,要注意药品的有效期或失效期,以确保买到质量好的“真品”。
有些药品在药店中买不到。这是因为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它直接关系到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宁。所以药品有其特殊性、专属性和严格性。根据药品的这些特性,又可将其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非处方药,就是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在药店中可以直接买到的药品。处方药是指需要医生开具处方的药物。其中包括某些镇痛药或有成瘾性的药物,如杜冷丁、吗啡等,以及必须在医生严格监护下使用的药物如某些注射剂、冻干粉针剂、造影剂、诊断用药、穴位给药注射剂等。复方丹参注射液就属于处方药,所以没有医生的处方,在药店中买不到。
中成药的优缺点
中药的加工和生成,主要包括:
1. 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等中成药。
2. 用现代制药方法制作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
3. 专作治病的药酒。
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中成药是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如各种中药丸剂、散剂、冲剂等。
中成药优点:
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方便、能随身携带、省去了煎剂煎煮过程、消除了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的异味和不良刺激等。
中成药缺点:
药的成分组成、药量配比一成不变,不能灵活多变、随症加减。
中成药不可滥用
中成药的使用,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由于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深得广大病人欢迎。但是,现在有不少人受“中成药无副作用,比西药安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这种错误观点的影响,不适当地应用和滥用中成药,以致达不到应有的疗效,不仅造成中成药大量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中成药的声誉。因此有必要强调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1、必须对症用药
中成药是根据各种病证研制的,各有其适应证,必须根据病人的症状适当选用,才能有的放矢。例如用于治疗感冒的中成药种类很多,但有的用于风热感冒,有的则用于风寒感冒。若相反使用,不仅不能治病,而且会加重病情。还有些人往往只看药名,不了解药的功效就盲目用药。如有些年轻的妈妈见药房有“肥儿丸”出售,就到医院要求开方购买,以为这是儿童的滋补强壮剂。殊不知“肥儿丸”只是治疗肠道寄生虫的成药。也有人将治疗关节酸痛及腰酸膝软的“人参再造丸”、“补肾强身片”等作为滋补强身药服用,就是因为只看到药名上有“人参”、“补肾”的字样。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2、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
正确的服药时间是药效正常发挥的重要保证。中成药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服药时间,只有适时服药才能发挥最大疗效。反之,则会削弱甚至消除其应有的效果。如胃痛宁、胃乐是专治胃酸过多性胃痛的中成药,该药只有在每次饭前服用,才能中和胃酸起到缓解止痛的效果。若是饭后服药,就会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一般来说,多数中成药宜在饭前一小时服用,对肠胃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可借助食物减少它对肠胃的刺激。滋补药,尤其是膏滋类,空腹时服用有利于消化吸收。杀寄生虫药,亦宜空腹服,有利于杀灭寄生虫。抗疟药,则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丸、酒剂等,则应每日定时服用。
3、当心中成药的副反应
一般人以为中成药无副作用,其实中成药服用剂量过大,服用时间过长,也会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据报道,有一男孩因患感冒,发热咽痛。其父治病心切,将“喉症丸”1瓶(30粒)令孩子口中含化(正常剂量成人为5—10粒),次日孩子就出现全身发痒、口唇肿胀麻木、口腔糜烂等中毒症状。其他,如治疗哮喘的“黑锡丹”,含有青铅,服用剂量过大,就会引起铅中毒。云南白药的每次用量为0.2—0.3克,若一次量超过0.5克,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不良反应,严重者还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常用的“杏仁止咳糖浆”,杏仁中所含的微量氢氰酸是化痰止咳的有效成分之一,过多服用也会发生氢氰酸中毒 事故。 近几年,服用中成药引起的毒副反应有大量报道,证明“中成药无副作用”的说法是不 正确的,因此在治病服药时须谨慎,不可滥用。
4、注意服药禁忌
所谓服药禁忌,即服用中成药的特别注意事项,是人们在长期临床应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有些药并非人人可用,二是忌口。中成药有不同的剂型,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用。如不善饮酒和阴虚火旺之人就不可服用酒剂;胃功能差的人,膏滋类成药油腻碍胃,非其所宜。对于妊娠妇女,禁用的药物则更多,一般来说,凡是滑利、泻下、通经去瘀、行气破滞、活血疗伤,以及毒性较大的有碍胎气的中成药均属禁用或慎用范围,如常见的治疗跌打损伤的跌打丸、七厘散、麝香虎骨膏,解暑辟秽的行军散、痧气蟾酥九等,因其芳香走窜力强,孕妇服后易引起流产。有些毒性大的药物,会造成畸胎和死胎。忌口是服用中成药一个特点。服药期间一般忌生冷、油腻、腥臭及难消化的食物。
胃痛胃胀快用中成药
感受外邪:突然的天气变化,或梅雨季节导致自行调节失常而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胀暴作,得暖则减,或有脘腹胀满,口干黏腻,舌苔白腻或黄腻,此时,可以选用藿香正气胶囊、木香顺气丸。
情志失调:与个人的心情有关,或因工作紧张,或环境改变致情绪不畅,出现腹胀胸闷,攻撑作胀,嗳气频繁,舌苔薄腻,可以选用逍遥口服液、疏肝止痛丸。
饮食不节:由暴饮暴食、进食生冷后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腻,可以选用保和片、槟榔四消丸。
脾胃气虚:平素体质较弱,胃肠功能欠佳,腹胀腹痛绵绵,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苔薄边有齿印,可以选用参苓白术丸、香砂六君丸。
调理内火的方法
辨别虚实论治
(1)实火
实火指阳热亢盛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
多由于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
证候:高热,头痛,目赤,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
治则: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
常用中成药有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牛黄清胃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2)虚火
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
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气虚内热)两种证型。
阴虚火旺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
气虚火旺者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为原则,建议就医后使用汤药调理,常用中成药主要是补中益气丸等。
2.按脏腑类型的辨证论治
(1)心火虚火证候
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治则:滋阴清热;实火证候: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治则:清心泻火。
得了乙肝怎么办
一、治疗原则:
三分药治,七分调理。需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及意志,精神愉快,生活规律,合理饮食,不宜过度营养引起肥胖;除黄疸或转氨酶显着升高需要卧床休息外,应适量活动,动静结合。
二、用药原则:
1、用药不宜过多过杂
很多药物经过肝脏解毒,用药过多过杂增加肝脏负担,对肝病不利。
2、根据慢性乙肝病人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用药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明显的病人用抗病毒药物;有免疫功能紊乱的用调整免疫功能的药物;有肝细胞损伤的用保护肝细胞的药物;有肝脏微循环障碍的用活跃微循环的药物。可根据辨证施治服用中药方剂,或选用1~2种中成药长期服用。
3、用药过程中注意休息、营养
休息和营养是肝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在保证休息、营养的基础上才可能发挥药物作用。
过敏性鼻炎用药需谨慎
鼻炎用药 别老吃一种
“如果正确使用鼻炎中成药,将不存在这样的隐患。”鼻炎中成药虽好,但也得对症下药,否则吃错药的后果很严重。
干燥性鼻炎患者体内有“虚火”,属于阴虚,应该使用滋阴润燥的药物,而通窍鼻炎片属于芳香之药,以清除湿热为主,就像在患者体内加了一把火,加速了体液的流失,使得患者“干上加干”,当然鼻腔黏膜加速萎缩。
综合治疗手段效果好
病情严重的鼻炎患者,中成药往往效力不够,需采用综合性治疗手段,病情好转后再用中成药巩固疗效。比如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耳部穴位的敷贴,调理脏器的功能,其短期疗效好,然后在医师指导下,正确服用中成药来巩固疗效。
胃病常用中成药
藿香正气软胶囊:一次2-4粒,一日2次,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藿香正气水:一次10ml,一日3次,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温胃舒冲剂:一次1-2袋,一日2次,适用于脾胃虚寒证。
养胃舒冲剂:一次1-2袋,一日2次,适用于气阴两虚证。
胃舒冲剂:一次1袋,一日3次,适用于气滞证。
气滞胃痛冲剂:一次1袋,一日3次,适用于肝郁气滞证。
舒肝快胃丸:一次20粒,一日2次,适用于肝胃不和证。
越趜丸:一次6-9g,一日2次,适用于肝胃不和、气滞痰阻证。
胃乐宁片:一次4片,一日3次,适用于胃阴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三九胃泰胶囊:一次3粒,一日3次,适用于中焦气滞型慢性胃炎。
肠胃康冲剂:一次8g,一日3次,适用于温热型慢性胃炎。
六味安消胶囊:一次3粒,一日3次,适用于肝胃不和便秘者。
四磨汤口服液:一次10-20ml,一日3次,适用于脾虚气滞证。
香砂养胃丸:一次6-9g,一日3次,适用于脾胃虚弱证证。
补中益气丸:一次6-9g,一日2-3次,适用于胃下垂中气下陷证。
人参养荣丸:一次1丸,一日3次,适用于脾虚气陷证。
逍遥丸:一次8丸,一日2-3次,适用于肝胃不和证。
桂附地黄丸:一次4-5g,一日2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证。
理中丸:一次6-9g,一日2-3次,适用于脾胃虚寒证。
溃疡散胶囊:一次5粒,一日3次,适用于脾胃湿热证。
安胃疡胶囊:一次2粒,一日4次,适用于虚寒型和气滞型。
龙七胃康片:一次3粒,一日3次,适用于脾胃气虚证。
补脾益肠丸:一次6g,一日3次,适用于脾气虚弱证。
桂附理中丸:一次1丸,一日2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证。
四神丸:一次9g,一日2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证。
木香槟榔丸:一次6-9g,一日2次,适用于气滞肠腑或食滞肠腑证。
当归龙荟丸:一次6g,一日2次,适用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蕴结证。
调胃承气片:一次6-10片,一日2-3次,适用于脾虚湿阻证。
香连丸:一次5片,一日3次,适用于大肠湿热证。
固本益肠片:一次8片,一日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证
大黄蛰虫丸:一次2丸,一日2次,适用于瘀血内结证。
参苓白术片:一次6-9g,一日2-3次,适用于脾虚湿阻证。
麻仁丸:一次6-9g,一日2-3次,适用于肠胃燥热便秘实证。
木香顺气丸:一次6-9g,一日2-3次,适用于气郁便秘。
葛根芩连丸:一次1包,一日3次,适用于湿热证。
保和丸:一次6-9g,一日2次,适用于脾虚湿滞证。
五香丸:一次6g,一日2-3次,适用于气滞血瘀证。
胃复春片:一次4片,一日3次,适用于脾胃虚弱证。
野苏胶囊:一次3粒,一日3-4次,适用于气滞寒凝证。
猴头菌颗粒:一次3g,一日3次,适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患者。
参柴颗粒:一次5g,一日3次,适用于肝胃不和证。
肠胃宁片:一次4-5片,一日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证。
丹栀逍遥胶囊:一次3-4粒,一日2次,适用于肝郁脾虚证。
荆芪胃康胶囊:一次2粒,一日3次,适用于寒热错杂、气滞血瘀证。
胃力片:一次2-3粒,一日3次,适用于痞满呕吐、痰浊中阻证,胃脘胁肋疼痛、大便秘结。
舒肝快胃丸:一次20粒,一日2次,适用于肝胃不和证。
枳术宽中胶囊:一次3粒,一日3次,适用于脾虚气滞证。
艽龙胶囊:一次2粒,一日3次,适用于肝胃郁热证。
甘海胃康胶囊:一次6粒,一日三次,适用于脾虚气滞证
儿童中成药使用的原则
1.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一般情况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2.含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或者含有对小儿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应充分衡量其风险/收益,除没有其它治疗药物或方法而必须使用外,其它情况下不应使用。
3.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生理特殊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法,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必须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
4.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儿童专用中成药一般情况下说明书都列有与儿童年龄或体重相应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推荐剂量选择相应药量。
5.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5.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应尽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
4、含麻黄的中成药如气管炎丸、气管炎糖浆、半夏露冲剂等不能与西药痢特灵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适用。因为服用这类西药制剂后麻黄中的麻黄碱不会被破坏,而随血液循环到全身组织,会引发恶心、呕吐、头疼、呼吸困难等情形,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脑出血。
宣武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田甜表示,中成药在治疗小儿常见病方面占有重要位置,具有使用方便、药性平和、疗效迅速服用量小,易于贮存等长处。不过和西药结合使用的时候有很多禁忌,家长们应正确看待中成药的疗效,了解中成药特点,避免出现一些用药误区。
进入秋季以后,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又开始“热闹”起来。许多家长发现,在医生开出的药方中,常常是西药搭配中成药,有时还有一些起调理感化的“保健药”。一次要吃三四种甚至更多的药,可难为了喂药的家长。这些药都必须吃吗?是否能按药效的轻重自行取舍?西药与中成药搭配服用需留意些什么?成为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感冒是秋季小儿最常见的疾病,针对小儿感冒的中成药也非常多。田甜表示,治疗小儿感冒应根据不同的情形选择中成药或者西药。选用中成药时,应针对引起感冒的不同病因进行辨证施治。大多数感冒类的中成药都是疏表清热解毒,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但在缓解症状方面有时不如西药见效快。西药对感冒的治疗首要是缓解症状,防止继发感染,见效较快,缺点是大多对病毒无治疗作用和消炎作用。另外,各种西药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一些中成药为了更快地达到疗效会添加西药成分,这个情形在一些小儿常用药里也存在,如麻甘颗粒、咳喘宁、小儿热咳口服液等都含有麻黄碱,如果与氨茶碱适用可能会增加心悸、失眠、头痛等不良反应。
另外,医生还经常会给孩子开一些类似万金油的“小药”,如猴枣散、小儿葫芦散等,王明表示这些中成药属于调理型,多是一些复方制剂,医生会针对病人的情形开一些,用于调理在疾病状态下身体的不足。但这类药物不建议滥用,因为有些药里含有大黄等成分,长期服用会影响小儿营养吸收,还有一些中成药里含有朱砂,长期服用会引起中毒。
很多家长都觉得中成药药效比较平和,可以多吃几天,其实不然。儿童服用中成药也该当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时间。
服用中成药应严格控制时间
一般常用的药物剂量是指成年人的用量。而孩子的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对于药物的代谢、渗出都不如成人,且和成人相比还比较敏感,所以通常计算孩子的用药量时该当以:儿童用药剂量=儿童体重/60×成人剂(其中60=成人平均体重,单位:千克)作为标准。
同样因为上述原因,该当留意孩子用药的时间。孩子的肾功能发育还不成熟,药物渗出缓慢,在体内的释放作用时间也相应延长。所以吃中成药要做到“中病即止”。除了一些治疗慢性病或者补益类的中成药可以在医嘱下吃一阶段外,大部分药物在病情好转后,都要立即休止,不可长期服用。有些药的毒性虽小,但长期蓄积可致中毒,对肝肾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中成药与西药混用禁忌
3、早教 含有酸性成分的中成药如复方甘草片、保和丸、山楂丸、五味子丸、橘红丸、香砂平胃丸,不能和碱性西药如氨茶碱、苏打片、胃舒平、氢氧化铝凝胶等碱性西药一起服用。因为两类药物的酸碱性会发生中和。
1、蜜炼川贝枇杷膏不能与感冒清并用。蜜炼川贝枇杷膏中含有大量蜂蜜,感冒清的退热成分与蜂蜜能形成复合物,减少药物的吸收速度,使退热作用减弱。
2、甘草不能和奎宁、麻黄素、利血平、维生素C并用,因为甘草酸可与这些西药发生沉淀。常见的含有甘草的中成药有复方甘草片、橘红化痰丸、止咳定喘丸、清心牛黄丸等。
银屑病常用中成药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有片剂、胶囊、糖浆、丸剂、冲剂等,具有携带、服用方便的优点,易被患者所接受。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很多,在治疗上各具特色,应用时需辩证给药,同时应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
雷公藤或昆明山海棠(片剂、多甙、糖浆)属同科目植物,适用于泛发性地图状、脓疱型、关节病型银屑病。经实验证明,雷公藤有抗炎与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银屑病的细胞增生。中药学记载,雷公藤有清热解毒、杀虫、活血化瘀作用。雷公藤有损伤肝肾功能、破坏精子和白细胞降低的副作用。
复方青黛胶囊(丸)由青黛、白芷、紫草、丹参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止痒等功效,见效快,有效率高,尤其适用于进行期银屑病(血热型)患者。长期服用可影响肝肾功能、引起胃肠道症状和消化道出血。
郁金银屑片是由多种清热活血中药制成,起到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祛风、软坚散结之功效,临床上疗效确切,对进行期与静止期银屑病有效,并且其有效性不受皮损形态的影响。 消银胶囊具有清热凉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之功效,适用于血热风燥型和血虚风燥型银屑病。部分患者服用后可有胃肠道不适。
银屑灵主要成分为白癣皮、苦参、土茯苓、金银花、蝉蜕、生地黄等,具有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常用于银屑病的稳定期。部分患者服用后也可有胃肠道不适。 虽然中成药方便易用,具有一定效果,但其毒副作用应避免。不易服用时间过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有哪些?以上对于银屑病的中成药的治疗就介绍这么多,如果患者对以上治疗的中成药还有什么疑问的话,一定要在详细的咨询之后在进行治疗,避免不当的治疗导致了病情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