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样诊断胶质瘤最好

怎样诊断胶质瘤最好

如果出现了胶质瘤的症状,患者一定要尽早通过有效的方法去诊断胶质瘤,而诊断的方法有哪些呢?可能很多读者对这个问题都有疑问,那么在此我们就来为您介绍一下可以怎样诊断胶质瘤最好。

根据其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及临床过程等进行诊断,并估计其病理类型。除根据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外,还需作一些辅助检查帮助诊断定位及定性。

诊断胶质瘤可以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扫描:生长较快血运丰富的肿瘤,其血脑屏障通透性高,同位素吸收率高。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显示同位素浓集影像,中间可有由于坏死、囊肿形成的低密度区,需根据其形状、多发性等与转移瘤相鉴别。星形细胞瘤等较良性的神经胶质瘤则浓度较低,常略高于周围脑组织,影像欠清晰,有的可为阴性发现。

诊断胶质瘤也可以做放射学检查:包括头颅平片,脑室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头颅平片可显示颅内压增高征,肿瘤钙化及松果体钙化移位等。脑室造影可显示脑血管移位及肿瘤血管情况等。这些异常改变,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肿瘤有所不同,可帮助定位,有时甚至可定性。特别是CT扫描的诊断价值最大,静脉注射对比剂强化扫描,定位准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达90%以上。它可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形状、脑组织反应情况及脑室受压移位情况等。但仍需结合临床综合考虑,以便明确诊断。

上述内容就是关于诊断胶质瘤的方法的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帮助读者警惕胶质瘤。

胶质瘤真的可以治好吗

脑胶质瘤属于神经性的脑部恶性肿瘤,一旦发病,对于人体的伤害极大,有的患者甚至是痛不欲生,而且现在的发病率也是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所以,发病以后,要积极的治疗,那么,胶质瘤真的可以治好吗?

脑胶质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特别是5至9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脑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易复发是其特点,是颅内最常见原发肿瘤,大脑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的一个难题。最大程度地切除病灶,同时尽可能地保护正常脑功能,而又能大限度地保留神经功能,避免术后神经功能缺失,这不仅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而且可获得满意的长期预后,是脑胶质瘤手术治疗的最高目标。

脑胶质瘤病人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与手术切除程度密切相关。脑胶质瘤的治疗一直是困扰神经外科医师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大脑功能区(与语言、运动和感觉功能密切相关的皮质和皮质下通路)胶质瘤及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的一个难题,其主要矛盾是肿瘤的切除程度与神经功能的取舍,目前主张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治疗仍然是功能区脑胶质瘤最常用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彻底切除肿瘤是提高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但常规手术方法切除位于功能区胶质瘤往往因易造成神经功能障碍而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切除。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术者在术中无法正确明辨功能区皮层及皮层下结构与病变的关系。因此如何进行脑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但是尽早治疗,积极手术对病情控制还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脑肿瘤有哪些

脑胶质瘤

胶质瘤最常见,占颅内肿瘤的40%~50%,来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呈浸润生长,无完整的包膜,手术不易完全切除。成人绝大多数生长在大脑半球和脑室,而儿童易生长在小脑半球和脑干。病理分类为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治疗以手术为主,可肉眼全切或大部切除,术后配合化疗或放疗。但易复发,预后较差。

颅内肿瘤

据介绍,脑胶质瘤是起源于脑部神经胶质细胞,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5%左右。在儿童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近30年来,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约为1.2%,中老年人群尤为明显。据文献报道,中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3-6人/10万人,年死亡人数达3万人。

脑胶质瘤在发生之初,通常没有典型的症状。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会表现出如下症状:一是颅内压增高和其他一般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局部症状依肿瘤生长位置不同而异。

颅内肿瘤专家苗振江老中医指出:“脑胶质瘤系浸润性生长物,它和正常脑组织没有明显界限,难以完全切除,对放疗化疗不甚敏感,非常容易复发,生长在大脑等重要部位的良、恶性肿瘤,手术难以切除或根本不能手术。化学药物和一般抗肿瘤的中药,因血脑屏障等因素的影响,疗效也不理想,因此脑胶质瘤至今仍是全身肿瘤中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

脑膜瘤

来源于蛛网膜颗粒,通常为良性,呈膨胀性生长,有完整的包膜,大部分可行全切,术后获得终生治愈。少数为恶性脑膜瘤,预后差。

胶质瘤的发病率

胶质瘤的发病率

根据CBTRUS统计,恶性胶质瘤约占原发性恶性脑肿瘤的70%,年发生率约为5/10000O,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4000例,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高。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精简版)

胶质瘤的预后

经过综合治疗后,对于低级别胶质瘤(WHO 1-2级)患者而言,中位生存期在8-10年之间;对于间变胶质瘤(WHO 3级)患者而言,中位生存期在3-4年之间;对于胶质母细胞瘤(WHO 4级)患者而言,中位生存期在14.6—17个月之间。

胶质瘤很难根治,往往会复发。在肿瘤复发后,根据患者的功能状况,可以考虑再次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

胶质瘤的死亡率

胶质瘤的死亡率高,据文献报道,中国胶质瘤年发病率为3-6人/10万人,年死亡人数达3万人。

怎么治疗脑胶质瘤

常规手术治疗(开颅手术):手术切除是治疗脑胶质瘤是以前治疗的首选方式,原因是脑胶质瘤大,切除能尽快改善症状缓解高颅压症状;但脑胶质瘤生长特点为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脑组织外呈指状深入破坏脑组织,肿瘤和正常脑组织边界不清,手术切除一般不能完全切除,残留的组织会引起复发,这个是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很大弊端。

伽马刀治疗脑胶质瘤,它采用伽玛射线几何聚焦方式,通过精确的立体定向,将经过规划的一定剂量的伽玛射线集中射于体内的预选靶点,一次性、致死性地摧毁点内的组织,以达到外科手术切除或损毁的效果。但是我们知道脑胶质瘤的生长特点,肿瘤和正常脑组织边界不清,因此虽然中心肿瘤杀灭,但是周边的瘤组织还是存在的,肿瘤生长速度快,很快又复发了,鉴于伽马刀治疗特点原理,我们不选择伽马刀治疗脑胶质瘤

立体定向光动力放疗:目前头部恶性肿瘤最新治疗技术,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有氧分子参与的伴随生物效应的光敏化反应,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使肿瘤组织吸收的光敏剂受到激发,发生氧化反应,进而导致恶性肿瘤细胞受损乃至死亡。光动力的特别适用于位于脑功能皮层等手术无法切除的肿瘤治疗。光动力疗法可以将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组织彻底杀灭,有效解决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问题,他会对瘤细胞组织进行杀灭,保留正常的细胞组织,对脑胶质瘤本身生长特点来说,是很适合的。

立体定向间质内放疗:立体定向间质内放疗是用立体定向技术由MRI引导,把放射性核素粒子准确地置入脑瘤实质内进行放射性核素近距离照射。肿瘤内放疗自上世纪初出现以来,随医疗设备的不断革新而飞速发展;尤其80年代以后,125碘籽粒以其对脑胶质瘤的良好治疗效果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取代了常规外放射治疗,成为脑胶质瘤的重要治疗手段。这一治疗方法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副作用轻,费用低,可重复治疗的优点。

脑胶质瘤有良性的吗

脑肿瘤中胶质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约占40.49%,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岁,或10-20岁。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 51.4%,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多,其次是胶质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脑室系统也是胶质瘤较多的发生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 .9%,主要为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小脑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13%,主要为星形细胞瘤。

脑胶质瘤根据病理检查可分为良性胶质瘤和恶性胶质瘤。胶质瘤的共同症状大体可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则是多数胶质瘤患者会出现的症状即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另一方面则是视力障碍即视力下降、视力减退、偏盲、失明和复视等。

值得注意的是,胶质瘤的具体症状是依据其生长的部位而定的。比如胶质瘤如果位于于额叶者可逐渐出现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淡漠、言语及活动减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事物不关心,不知整洁等,这些症状与老年痴呆症或是抑郁症等有几分相似往往被不被人重视或是当作别的疾病来治疗。

也有许多胶质瘤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多于胶质瘤早期发生。恶性胶质瘤,生长较快,对脑组织浸润破坏,周围脑水肿亦显著,局部症状较明显,发展亦很快,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头部的CT、PET/CT或是核磁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及早接受合理地治疗。

了解神经胶质瘤

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神经外胚层发生的肿瘤有两类,一类由间质细胞形成,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实质细胞形成,称神经元肿瘤。由于从病原学与形态学上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起源于间质细胞的胶质瘤又比起源于实质细胞的神经元肿瘤常见得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包括有胶质瘤中,统称为胶质瘤。

胶质瘤的分类方法很多,临床工作者往往采用的是分类比较简单的Kernohan分类法。各型胶质瘤中,以星形细胞瘤最多,其次为胶质母细胞瘤,其后依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各型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不同,如星形细胞瘤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则多发在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多见于第4脑室;少枝胶质瘤大多发生于在脑半球。

胶质瘤以男性较多见,特别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型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髓母细胞瘤几乎都发生在儿童。胶质瘤的部位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如大脑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成人,小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

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较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肿瘤若有出血或囊变,症状会突然加重,甚至有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

胶质瘤的诊断,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年龄、性别、好发部位及临床过程进行分析,在病史及体征基础上,采用电生理、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放射学及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定位正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无明确分界,难以彻底切除,术后进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极为必要。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早期肿瘤较小又位于适当部位者可争取全部切除。位于额叶或颞叶的肿瘤,可作脑叶切除。当额叶或颞叶肿瘤范围较广不能全部切除时,可同时切除额极或颞极作内减压术。肿瘤位于运动、言语区而无明显偏瘫、失语者,宜注意保存神经功能,适当切除肿瘤,避免发生严重后遗症。脑室肿瘤宜从非功能区切开脑组织进入脑室,尽可能切除肿瘤,解除脑梗阻。位于丘脑、脑干的胶质瘤,除小的结节性或囊性者可作切除外,一般作分流术,缓解增高的颅内压后,进行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放射治疗宜在手术后一般状况恢复后尽早进行。

胶质瘤的化学治疗倾向于联合用药,根据细胞动力学和药物对细胞周期的特异性,用几种药物以提高疗效。如亚硝基脲类药物与VCR、PCB联合应用,或与VM26、ADM、甲氨喋呤(MTX)、博来霉素(BLM)等联合应用。为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全身毒性,亦可采用特殊给药途径,如通过Ommaya储液器,局部注入ADM、MTX。通过选择性导管从供应肿瘤血液的动脉注入肿癌药物。

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包括主动免疫接种肿瘤疫苗、淋巴结内注入免疫核糖核酸及应用免疫调节剂如左旋咪唑、PSK、PSP等也都在临床应用,可收到减轻放疗化疗反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胶质瘤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疗法,目前“羥基它里宁”(bufotanine)是胶质瘤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疗法较最理想的以基因表达作用的药物。

什么叫弥漫性脑胶质瘤啊?求权威解答

脑肿瘤中胶质细胞瘤发病率最高,主要为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小脑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13%,主要为星形细胞瘤。外科手术切除主要达到减少胶质瘤细胞数量、缓解荷瘤症状、暂时降低颅内压脑胶质瘤完成肿瘤病理诊断等四个诊疗目的。然而手术却会激活处于休眠期的瘤细胞迅速进入增殖期,造成术后短期内肿瘤恶性程度升级而复发。祝你健康。

怎么治疗脑胶质瘤

常规手术治疗(开颅手术):手术切除是治疗脑胶质瘤是以前治疗的首选方式,原因是脑胶质瘤大,切除能尽快改善症状缓解高颅压症状;但脑胶质瘤生长特点为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脑组织外呈指状深入破坏脑组织,肿瘤和正常脑组织边界不清,手术切除一般不能完全切除,残留的组织会引起复发,这个是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很大弊端。伽马刀治疗脑胶质瘤,它采用伽玛射线几何聚焦方式,通过精确的立体定向,将经过规划的一定剂量的伽玛射线集中射于体内的预选靶点,一次性、致死性地摧毁点内的组织,以达到外科手术切除或损毁的效果。但是我们知道脑胶质瘤的生长特点,肿瘤和正常脑组织边界不清,因此虽然中心肿瘤杀灭,但是周边的瘤组织还是存在的,肿瘤生长速度快,很快又复发了,鉴于伽马刀治疗特点原理,我们不选择伽马刀治疗脑胶质瘤立体定向光动力放疗:目前头部恶性肿瘤最新治疗技术,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有氧分子参与的伴随生物效应的光敏化反应,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使肿瘤组织吸收的光敏剂受到激发,发生氧化反应,进而导致恶性肿瘤细胞受损乃至死亡。光动力的特别适用于位于脑功能皮层等手术无法切除的肿瘤治疗。光动力疗法可以将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组织彻底杀灭,有效解决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问题,他会对瘤细胞组织进行杀灭,保留正常的细胞组织,对脑胶质瘤本身生长特点来说,是很适合的。立体定向间质内放疗:立体定向间质内放疗是用立体定向技术由MRI引导,把放射性核素粒子准确地置入脑瘤实质内进行放射性核素近距离照射。肿瘤内放疗自上世纪初出现以来,随医疗设备的不断革新而飞速发展;尤其80年代以后,125碘籽粒以其对脑胶质瘤的良好治疗效果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取代了常规外放射治疗,成为脑胶质瘤的重要治疗手段。这一治疗方法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副作用轻,费用低,可重复治疗的优点。

脑胶质瘤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肿瘤的性质几乎皆为胶质瘤,以星形细胞瘤和多形胶质母细胞瘤最多见,部分可为神经节胶质瘤和室管膜瘤。位于脑干上段主要是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而脑干下段则以胶质母细胞瘤居多。

(二)发病机制

1.纤维型 是常见类型。肿瘤中有神经胶质纤维,这是与原浆型的主要区别,肿瘤质地较韧,弥漫纤维型的切面呈白色,与脑白质不易区别。邻近皮质常被肿瘤浸润,色泽变深,与白质的分界模糊,肿瘤中心可有囊性变。局灶纤维型的边界光整,主要见于小脑,常有囊性变。在镜下间质中有神经胶质纤维,交叉分布于瘤细胞之间,瘤细胞为纤维型星形细胞。

2.原浆型 是最少见的一种类型。切面呈半透明均匀胶冻样,深部侵入白质,边界不清,常有变性,形成囊肿。在镜下,肿瘤由原浆型星形细胞构成。

胶质瘤的基本概述

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故亦称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大多数肿瘤起源于不同类型的神经胶质,但根据组织发生学来源及生物学特征类似,对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各种复查肿瘤病,一般都称为神经胶质瘤。

胶质瘤的分类方法很多,临床工作者往往采用的是分类比较简单的Kernohan分类法。各型胶质瘤中,以星形细胞瘤最多,其次为胶质母细胞瘤,其后依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各型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不同,如星形细胞瘤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则多发在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多见于第4脑室;少枝胶质瘤大多发生于在脑半球。

胶质瘤以男性较多见,特别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型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髓母细胞瘤几乎都发生在儿童。胶质瘤的部位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如大脑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成人,小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

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较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肿瘤若有出血或囊变,症状会突然加重,甚至有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

胶质瘤的诊断,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年龄、性别、好发部位及临床过程进行分析,在病史及体征基础上,采用电生理、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放射学及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定位正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

检查胶质瘤的方法有哪几种

一、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对胶质瘤的诊断较CT更为准确,影像更为清楚,可发现CT所不能显示的微小胶质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得到与CT相似的图像,并能观察胶质瘤的生长代谢情况,鉴别良性恶性肿瘤。

二、脑电图检查

胶质瘤的脑电图改变一方面是局限于肿瘤部位脑电波的改变。另一方面是一般的广泛分布的频率和波幅的改变。这些受肿瘤大小、浸润性、脑水肿程度和颅内压增高等的影响,浅在的胶质瘤易出现局限异常,而深部胶质瘤则较少局限改变。

三、放射性同位素扫描

生长较快血运丰富的肿瘤,其血脑屏障通透性高,同位素吸收率高。如胶质瘤显示同位素浓集影像,中间具有由于坏死、囊肿形成的低密度区,需根据其形状、多发性等与转移瘤相鉴别。星形细胞瘤等较良性的神经胶质瘤则浓度较低,常略高于周围脑组织,影像欠清晰,有的可为阴性发现。

四、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检查可帮助胶质瘤的确诊及观察有无脑积水。对婴儿可通过前囟进行B型超声扫描,可显示胶质瘤影像及其他病理变化。

五、放射学检查

放射学检查包括头颅平片、脑室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头颅平片可显示颅内压增高征,胶质瘤钙化及松果体钙化移位等。脑室造影可显示脑血管移位及胶质瘤血管情况等。这些异常改变,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胶质瘤有所不同,可帮助定位,有时甚至可以定性。特别是CT扫描的诊断价值最大,静脉注射对比剂强化扫描,定位准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达90%以上。它可显示胶质瘤的部位、范围、形状、脑组织反应情况及脑室受压移位情况等。但仍需结合临床综合考虑,以便明确诊断。

胶质瘤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如果出现了胶质瘤的症状,患者一定要尽早通过有效的方法去诊断胶质瘤,而诊断的方法有哪些呢?可能很多读者对这个问题都有疑问,那么在此我们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胶质瘤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胶质瘤的诊断标准具体有以下几点:

1、 颅骨平片:常规颅骨X线平片在脑瘤诊断中的作用有限,可显示骨质吸收、蝶鞍扩大提示垂体腺瘤或“空蝶鞍”;也可见到颅盖的溶骨或成股性转移和其他肿瘤,如脑膜瘤、脊索瘤、听神经瘤、副鼻窦肿瘤引起的颅骨改变;颅内的异常钙化。

2、 头颅CT检查:CT是筛选和诊断颅内肿瘤的基本工具之一。

3、 核磁共振MRI:在显示正常闹解剖方面,MRI优于以前的任何技术,MRI要比CT能更早地发现垂体的微腺瘤,是早期发现颅内小肿瘤、血管畸形的手段之一。

4、 脑血管造影DSA检查:MRI和CT扫描减少了血管造影的应用,但血管造影仍可用于观察肿瘤的供血和引流血管的情况,另外可栓塞肿瘤供血血管,以利于手术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胶质瘤的诊断标准的介绍,希望让你能有所了解。同时胶质瘤除了要选择科学的诊断方法以外,还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治疗。

打手机对身体有害吗 用手机打电话有什么害处

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手机及移动电话,可提高脑胶质瘤的发病率。使用手机的时间越长,患脑肿瘤的风险越高,而且胶质瘤最容易发病于使用手机的那一侧,即离手机越近,辐射越大,致病风险越高。

相关推荐

如何正确诊断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是胶质瘤的一种,它的高度恶性的,生长快,病程短,高颅内压症状是比较明显的,还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这些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癫痫发作,出现一些痴呆、智力减退等精神症状,还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和偏盲等一些症状。 胶质母细胞瘤的检查 腰穿多提示压力增高,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及白细胞增多,少数病例特殊染色有时可发现脱落的肿瘤细胞。腰穿时病人颅内压较高应注意防止脑疝的形成。 1、放射性核素检查 诊断阳性率较星形细胞瘤为高,病变局部显示放射性浓区。头颅 X 线平片仅显示颅内压增高,偶见松果

咖啡与茶可预防脑瘤风险

一项涉及500000余位欧洲成年人的调查发现,爱喝茶和咖啡的人患恶性脑瘤的可能性会降低。最近的一项美国研究也表明,摄入高剂量的茶和咖啡可以降低胶质瘤的患病风险。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Dominique Michaud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初步的研究,目前还不应作为人们改变咖啡或茶摄入量的主要原因。 茶和咖啡,即使可以直接影响神经胶质瘤的风险,这种影响也是很小的。一般来说,胶质瘤并不是常见的脑部肿瘤,比如说,在欧洲,每100000位女性中每年患胶质瘤的大约有四到六例,男性约有六到八例。 总的来说,每个人一生中患恶性

神经胶质瘤怎么确诊

神经胶质瘤怎么确诊?神经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脑胶质瘤发病率在脑肿瘤中比较高,而且恶性程度非常高,因此早期诊断非常关键。下面介绍胶质瘤怎么确诊。 神经胶质瘤怎么确诊: 1放射性同位素扫描(Y射线脑图):生长较快血运丰富的肿瘤,其血脑屏障通透性高,同位素吸收率高。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显示同位素浓集影像,中间可有由于坏死、囊肿形成的低密度区,需根据其形状、多发性等与转移瘤相鉴别。星形细胞瘤等较良性的神经胶质瘤则浓度较低,常略

胶质瘤还可以治疗吗

1手术:它往往是胶质瘤治疗的第一步。手术不仅可以提供最终的病理诊断,而且可以迅速去除大部分的肿瘤细胞,缓解患者的症状,而且可以为下一步的其他治疗提供便利。对一些低级别胶质瘤,手术的完整切除,可以使患者得到根治和长期的存活。 2放疗: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往往需要进一步的放疗。对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若存在高危因素(例如肿瘤体积超过6厘米、手术切除不完全等因素),也要考虑进行放疗。 3化疗:化疗及靶向治疗在胶质瘤的治疗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高级别胶质瘤,替莫唑胺的应用,可以显

中医治疗胶质瘤

胶质瘤(胶质细胞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在脑肿瘤中约占40.49%,发病率高居首位。胶质瘤按病理分类,以星形细胞瘤最多,其后依次为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各型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不同,如星形细胞瘤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多发于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多见于第4脑室;少枝胶质瘤大多发生于在脑半球等。脑胶质瘤一般生长迅速、危害性大、预后不良。 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

胶质瘤细胞的分类有哪些

胶质瘤是由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年发病率约为3-8人/10万人口。如同其他肿瘤(疾病)一样,胶质瘤也是由于先天的遗传高危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脑胶质瘤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以及肿瘤所处的部位进行分类。 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划分 脑胶质瘤根据其肿瘤细胞形态学与正常脑胶质细胞的相似程度(并不一定是其真正的细胞起源),进行如下主要分类: · 星型细胞瘤—星形细胞 · 少枝细胞瘤—少枝细胞 · 混合胶质瘤,例如少枝--星形细胞瘤,包含了混杂类

胶质瘤能彻底治愈吗

立体定向光动力放疗:目前头部恶性肿瘤最新治疗技术,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有氧分子参与的伴随生物效应的光敏化反应,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使肿瘤组织吸收的光敏剂受到激发,发生氧化反应,进而导致恶性肿瘤细胞受损乃至死亡。光动力的特别适用于位于脑功能皮层等手术无法切除的肿瘤治疗。光动力疗法可以将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组织彻底杀灭,有效解决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问题,他会对瘤细胞组织进行杀灭,保留正常的细胞组织,对脑胶质瘤本身生长特点来说,是很适合的。 立体定向间质内放疗:立体定向间质内放疗是用立体定向技术由MRI引导,把放射性

脑垂体瘤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明确诊断、改善症状、减轻肿瘤负荷、清除坏死及缺氧组织 , 为其他治疗创造条件。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 2、放疗: 无论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如何 , 凡能在手术后予以放射治疗 , 其生存时间均高于单纯手术者 , 在放疗期间或放疗之后 , 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 是脑胶质瘤的重要辅助治疗之一。 3、化疗: 脑胶质瘤的化学治疗倾向于几种药物联合用药 , 其目的是增加疗效 , 降低毒性。 4 、免疫治疗: 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 , 包

胶质瘤的临床诊断

1.纤维型是常见类型:肿瘤中有神经胶质纤维,这是与原浆型的主要区别,肿瘤质地较韧,弥漫纤维型的切面呈白色,与脑白质不易区别。邻近皮质常被肿瘤浸润,色泽变深,与白质的分界模糊,肿瘤中心可有囊性变。局灶纤维型的边界光整,主要见于小脑,常有囊性变。在镜下间质中有神经胶质纤维,交叉分布于瘤细胞之间,瘤细胞为纤维型星形细胞。 2.原浆型是最少见的一种类型:切面呈半透明均匀胶冻样,深部侵入白质,边界不清,常有变性,形成囊肿。在镜下,肿瘤由原浆型星形细胞构成。

儿童常见的四大脑肿瘤

小脑星形胶质细胞瘤 小脑星形细胞瘤最常见,占儿童脑瘤的20%和后颅窝肿瘤的40%,分为原始纤维型和弥漫型。典型原始纤维型星形细胞瘤从小脑半球长出,早期表现为一侧的小脑受累症状,肿瘤可累及中线、四脑室,阻塞脑脊浓通路,引起脑积水,表现为颅高压征。 髓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后颅窝恶性胶质瘤,其是儿童常见的颅内肿瘤,也是颅内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其多发生于青少年和儿童,约占儿童脑肿瘤的30%。肿瘤术后平均生存0.9年,成人的预后较儿童为好。目前多数统计5年存活率均在30%以上,最高统计达80%。但是仅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