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日常护理7大注意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日常护理7大注意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应忌烟酒。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被人体吸收后,需要在肝脏中解毒,从而加重肝脏的负担;酒精可直接损害肝细胞,破坏肝脏的生理功能,使肝细胞坏死,同时引起脂肪代谢紊乱,使肝内脂肪堆积。进而引起肝脏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促进肝硬化,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注意事项。
2、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的饮食原则,应是“三高一低”,即较高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蛋白质和较低的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蛋白质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而脂肪,特别是动物性脂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都需要肝脏参与而增加其负担。
3、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的孕妇,分娩前后或人工流产时,要注意卫生防护,防止血液污染环境。同时,为了达到保护儿童免受感染的目的,应对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按程序完成全程免疫。产妇在乳房受伤时,应停止哺乳。
4、合理营养,劳逸结合。
乙肝病毒携带者必须禁烟,避免剧烈运动、熬夜等伤害肝脏的行为。年轻人经常熬夜,睡眠不足,这样会引起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影响肝脏细胞的营养滋润,导致抵抗力下降。一些人原来已经受损的肝细胞将难以修复并加剧恶化。可适当选择安全有效的、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药如黄芪、女贞子、猪苓、枸杞子、苡仁等进行中医食疗,如煲汤、熬粥等。
5、注意个人卫生、家庭卫生。
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家庭成员中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毛巾、脸盆、茶杯等生活用具最好分开单独使用。女性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月经期间应妥善处理好个人用品及卫生用品。如果年轻夫妇一方查出来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结婚,但未感染的另一方应接种乙肝疫苗(共3针),并建议过性生活时带安全套。在孕育下一代时,如果男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女方应注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可以有效预防女方感染以及母婴的垂直传播;如果女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对新生儿提供主被动联合免疫,保护率可达90%以上。
6、定期复查及随访。
乙肝病毒携带者必须在正规医疗单位定期复查,动态观察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指标。一般情况下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是否需要治疗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7、有条件时,进行肝穿检查,以了解肝脏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治疗。
大多数乙肝携带者肝脏内部已有不同程度的炎症,个别患者纤维化程度已经够得上肝硬化水平了,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到正规专科医院进行肝穿组织学检查,决定是否需要治疗,并制定相应的方案。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害都有什么
首先要说的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病,而且还具有很强的传染。由于慢性表面抗原携带者具有极强潜伏性,通常外表上看不出症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也感觉不到有什么不舒服。因此,这是潜在的可怕传染源,健康人和其接触就会有被传染的可能,这样周而复始,造成乙肝广泛的流行和迁延不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很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就是乙肝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具有传染性,且难于控制。而且乙肝病毒的人数很多,更多的是隐性感染,更难于控制其传染性。母婴传播是常见的传染途径之一。
第二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很容易慢性化,治疗时间长,需要休息,影响学业及事业,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病情的时间久了,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而死亡。
第三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害绝不仅仅限于肝脏本身,它还可以引起其它多种疾病。常见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害有:糖尿病;胰腺炎;胆道感染;肾功能衰竭;胆汁性肾病;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酸中毒;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肌炎和心包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消化性溃疡;自发性腹膜炎;性激素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改变;肝性骨病等。
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1)凡确诊为急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于病发后六个月,HBsAg血症不减退,抗-HBc效价不降落,抗-HBs不阳转者(尽大年夜部分),可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
(2)凡慢性肝炎HBV传染指标不较着或只有抗-HBc一项指标阳性,应进行肝穿刺,用荧光抗体手艺、ELISA染色手艺进行肝内HBsAg、HBsAg检测,此中一项阳性者仍可诊断为乙型肝炎。
2、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1)急性期初期大年夜便抗-HAV免疫电镜看到有抗体桥保持的HAV颗粒凝集体者。
(2)凡急性期肝炎患者血清抗-HAVIgM阳性者。
(3)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IgG效价呈4倍以上降落者。
3、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1)凡呈水源、食品爆发流行特点,又分歧适甲型肝炎病原学诊断标准者,可诊为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
(2)凡分歧适急性甲、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指标,并解除大小胞病毒、EB病毒传染者(无特异性IgM抗体)可诊为急性非甲非乙型肝炎。
(3)凡慢性肝炎患者HBV传染指标全数阴性,并解除本身免疫性肝炎、荮物中毒或过敏者,可诊为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推荐阅读:病毒性肝炎治疗流程图
4、HBsAg诊断标准
凡无任何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正常、HBsAg血症延续阳性六个月以上,并经肝穿证实肝脏无肝炎病理改变者,可诊为HBsAg健康携带者。
预防肝炎传染的方法
一、想要疾病远离自己,在生活中最好就是要做好疾病的预防,这样才会远离疾病的发生。就是要不断的加强发生的献血员的治理;最好就是加强医源性传播的治理;以及是进行对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或者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者留意隔离,卫生用品分开用。患者的衣物清洗时用84消毒液浸泡或用过氧乙酸浸泡,患者的餐具逐日用开水煮透消毒。居室可用高锰酸钾少许甲醛约70ML,即可产生刺鼻的浓烟,封闭门窗熏室内物品。
二、健康是自己争取来的,毕竟发生疾病是需要治疗的,只有治疗才会有希望康复。健康者应该及时的吗,积极到正规的肝病医院,经过医生进行注射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因为进行注射了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后,体内会产生保护性的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体,可以有效的预防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
三、避免传染的发生,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毕竟乙肝的发生离不开传染的发生。避免传染乙肝(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在生活中就要做好预防措施很重要,如果是发生了和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接触后,出现了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适的症状后,应该积极到正规的肝病医院进行科学的检查,查看是否感染了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便于采用积极的措施,避免病情的恶化。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肝炎发病较急,病程短小,大多经1-3个月康复,一般不超过半年。但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丁型病毒性肝炎的恢复要较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要慢。
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病毒性肝炎,虽然在病原学、流行病学、血清学、疾病过程和肝外表现等方面有一定区别,但在临床表现都极为相似。
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可见乏力、纳呆、恶心、腹胀、发热、有或无身目黄染(发热、黄疸以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为多见)。
急性肝炎的体征以肝脏肿大(表面光滑)为主,且多有压痛或触痛,肝脏质地软或充实,仅少数患者有脾脏肿大。
急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急性肝炎白细胞常稍低和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肝功能试验,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正常,常大于正常最高值4倍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B超:急性肝炎为肝细胞光点增粗、增强改变为主。
急性肝炎的症状与体征一般1-3个月后逐渐消失,很少有超过半年者。
导致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
引起病毒性肝炎的原因有哪些这一直是现在许多肝炎患者所关注的问题,病毒性肝炎是现在肝炎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此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要知道引起病毒性肝炎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积极的进行治疗,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药物或化学毒物是现在常见的引起病毒性肝炎的原因之一,:很多药物和化学毒物都可引起肝脏损伤,发生药物性病毒性肝炎或中毒性病毒性肝炎。对肝脏的损害程度取决于药物或化学毒物的服用或接触剂量的时间,以及个体素质差异。长期服用或反复接触药物和化学毒物,可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甚至肝硬化(liver。
二、酗酒:酒精能够引起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对肝细胞直接损害造成的。据研究,假如天天饮入酒精含量达150g以上,持续5年以上者,有90%可发生各种肝损害;10年以上则有约34%发生慢性病毒性肝炎,约有25%发展为肝硬化(liver。欧美国家酗酒者较多,酒精性肝硬化(liver约占全部肝硬化(liver的50%~90%。而在我国情况要好一些。
三、病毒感染:由多种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目前病毒性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五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病毒性肝炎和庚型病毒性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转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liver。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
乙肝一般是不会通过吃饭传染的,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染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它不仅仅危害患者本身的健康,还可能对身边的人造成危害,若不治疗,部分患者会病情加重,甚至出现肝硬化、肝癌发生,所以患者要根据自身病情积极对症治疗。
患者在治疗时如果选择正规专业的医院,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避免治疗误区,那么,肝病康复是有希望的。平时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抽烟喝酒,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致使病情恶化。
会传染,但是一般的生活中是不会传染的,在吃饭中需要注意下,可以单独的碗筷. 意见建议: 您和您的家人可以去注射乙肝疫苗,这样传染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很多.一般来说传染给正常人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主要还是血液传播.这个疾病对支架也是没有影响的.
病毒性肝炎的危害是有多大
1、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另外一种称为庚型病毒性肝炎,较少见。因此,这是属于病毒性肝炎的危害之一。
2、病毒性肝炎的危害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肝炎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一旦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就会侵及肝脏,发生炎症,并现一系列的综合性病变。
以上所讲述的就是患有病毒性肝炎的危害表现具体的描述,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到这方面的肝炎的知识,及时去治愈好肝炎。如果您还有其它的肝炎的问题想咨询的话,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专家为您解答。
白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白蛋白又叫做清蛋白,主要是由是肝脏合成的,所以白蛋白在肝功能检查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那么白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血清中白蛋白的浓度可反映肝脏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严重程度,同时白蛋白水平的改变还能引起一系列的病理性继发症,因而测定白蛋白用于患者状态的非特异监视,尤其是对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
白蛋白偏高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对于正凡人来说,假如新生儿白蛋白超过28~44g/L,14岁后白蛋白超过38~54g/L,成人白蛋白超出35~50g/L,60岁后的人白蛋白超过34~48g/L,就意味着白蛋白偏高,白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需要提醒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是,严重的脱水和休克,也会引起白蛋白偏高,而假如饮食中摄入的蛋白质含量过高,也会引起白蛋白偏高。
总体来说,在疾病评估上,肾脏疾病是引起白蛋白偏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值得广大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重视。
急性黄疸肝炎的症状严重吗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由于慢性表面抗原携带者具有极强潜伏性,通常外表上看不出症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也感觉不到有什么不舒服。因此,这是潜在的可怕传染源,健康人和其接触就会有被传染的可能,这样周而复始,造成乙肝广泛的流行和迁延不断。
病毒性肝炎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全球第九大引起死亡的疾病。我国是个肝炎大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位居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第一位,长期以来,病毒性肝炎犹如高悬在人们头顶的死亡之剑。
1、病毒性肝炎会使患者的消化系统出现胆管炎、胆囊炎、肝炎后脂肪肝等疾病。
2、病毒性肝炎会影响到患者的神经系统,会出现颅神经受累、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膜脑炎等症状。
3、病毒性肝炎会影响到患者的血液系统,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急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等。
4、病毒性肝炎会影响到患者心脏,使心脏受到损害,出现心律、心肌炎、心包炎等症状。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其要找到一家专业的医院,积极的去治疗。
在生活当中人们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就是乙肝还有丙肝,血液是能传染病毒性肝炎的,所以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不能去献血,而且就算是注射和手术已经皮肤上面的湿疹,这样的途径都是能传染他人的,吃饭的时候如果是共用碗筷也会传染所以一定要好好的预防病毒性肝炎。
肝炎的早期症状
1、甲型病毒性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简称HAV)引起。
2、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HBV)引起。
3、丙型病毒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简称HCV)引起。
4、丁型病毒性肝炎,由丁型肝炎病毒(简称HDV)引起。
5、戊型病毒性肝炎,由戊型肝炎病毒(简称HEV)引起。
6、庚型病毒性肝炎,由庚型肝炎病毒(简称HGV)引起。
其中乙型肝炎在我国是发病率最高的。此外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素养、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等。
上述分类方法是依据其病原学的特点进行分类的。临床上还有一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依据肝炎患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的,通常可分为以下四种:
1、急性肝炎:根据其是否出现黄疸又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较重)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两种。
2、慢性肝炎:根据临床是否反复发作等特点又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两种。
3、重症肝炎:根据发病经过又分为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和慢性重症肝炎三种。
4、淤胆型肝炎:根据发病经过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很多人一听到肝炎就会害怕,害怕会传染。那么肝炎会传染吗?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