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的决定因素
身高的决定因素
遗传:大多个子比较高父母的小孩通常比较高;个子矮的则比较矮,但只是其一因素,如小孩在其他方面条件良好,成长后也会有一定的身高。
营养:钙质、维生素D及蛋白质是最影响人类身高的营养,这对身高影响非常大,很多先天因素良好的人因营养不良而长得不太高。
运动:运动能刺激脑下垂体产生更多的生长激素,使常做运动的人通常比少做运动的高。
睡眠:因脑下垂体只会在人类睡觉时产生生长激素,因此影响身高。
发育:发育的先后非常影响人类的身高,女生一般较男生矮小是因为女性一般较早发育,这也是为什幺小学时期女生比男生高的原因了,但男生的发育时间较后,所以一个条件一般的男生最晚会在高中时比一个条件优秀的女生高。而早熟跟晚熟也会有身高的分别,一个晚熟的男生可能十四岁至十六岁时才开始发育,因为他的长高时间较长(一般男生长高的时间大概是20年左右),所以在后期会比早熟的还要高。
影响孩子长高的因素
影响孩子长高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都知道人的身高受人体遗传基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除了遗传因素不可改变之外,后天的环境因素是决定我们增高长高的决定因素之一,运动、睡眠、疾病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那么,我们下面就来看看如何帮助孩子增高长高。
方法/步骤
第一、保证睡眠时间
人的生长激素主要是在睡觉时分泌。因此,正在发育的少儿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非常有助于身体的增长。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因为玩或过度的学习影响正常、充足的睡眠。可以睡觉前喝一袋热鲜奶,促进睡眠也生长激素的分泌。
第二、补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骨骼生长的重要物质,尤其是钙镁锌这三种矿物质,是骨骼组成的主要物质。可以多吃微量元素丰富的动物内脏、鱼类、坚果类食品,以及富含锌的食物有肉类、肝脏、海鲜(特别是牡蛎)、蛋及小麦胚芽等。
第三、预防早熟
要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避免过多食用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造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也要注意不能过多食用油炸食品,和富含激素反季节水果蔬菜。
第四、补充矿物质
人体的长高,增高决定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其中下肢长骨的增长与身高最为密切。要多补充牛奶、虾皮、豆制品、排骨、骨头汤、海带、紫菜等含钙、磷丰富的食物。另外,要到户外多晒太阳,增加紫外线照射机会,以利于体内合成维生素D,促使胃肠对钙、磷的吸收,从而保证骨骼的健康成长。
第五、运动
运动有利于孩子增高长高,建议家长不仅仅注意孩子的学习,还要注意孩子的体育运动。少儿放学写完作业后可以到户外活动,比如:打羽毛球、踢足球等。周六、日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到户外活动晒太阳。注意:1、不要练习举重等压迫身体的活动。2、活动不要过度,不能太累,过度疲劳也有碍生长。
注意事项
发育孩子比别的孩子早,小时候长得挺快,挺高,以后就不长了。家长应警惕孩子提前发育了,使得骨骺闭合时间提前,缩短了孩子身高的生长空间。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突然长得很快(除青春期外),就有必要帮助孩子做骨龄检测,以避免孩子出现提前发育风险。
孩子长不高的原因,我们应该关注青春期没有明显地蹿过个子导致孩子最终身高比同龄人矮很多。青春期是孩子长个子的高峰期,一般孩子一年能长到10厘米左右,而这类孩子只有3、4厘米,当青春期一过,身高将进入递减生长阶段,直至17、8岁基本就会停长。
出生时一个因素决定宝宝身高
1.家族性矮身材(即父母身高偏矮):研究发现,孩子的身高受遗传因素影响达70%,因此如果父母身高有限,那么对孩子的身高就不要期望过高,应该将期望值放在可能的范围内。
2.出生时为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身高小于正常新生儿,其中10%-15%的孩子,两岁后不能追赶到正常身高曲线。如果宝宝出身时身高就偏矮,家长更应注意后天干预,如果宝宝2岁时身高不达标,应及早就医。
3.青春发育前每年长高不足5厘米。在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来临前,如果孩子的身高增长缓慢,应到医院检查清楚原因,并及时干预。
17岁的孩子跳绳还能长高吗
男孩子,可以生长到20岁左右这个时候可以继续长高的可以补充一点钙片加强锻炼。长身体需要足够的营养,锻炼身体也非常重要,做做引体向上,使身体有个拉伸,不要偏食。跳绳也可以的。
跳绳有一定作用. 还是有可能长高的啊.有的25岁都还可能长高的啊.身高问题首先应当考虑跟先天遗传有关,其次考虑跟后天的营养失衡,心理过度压抑等不利于长高的因素.人体的长高,决定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其中下肢长骨的增长与身高最为密切。也就是说,只有长骨中骺软骨细胞的不断生长,人体才会长高。
跳绳对身高更有帮助.人在跳绳时,以下肢弹跳和后蹬动作为主,手臂同时摆动,腰部则配合上下肢活动而扭动,腹部肌群收缩帮助提腿.同时,跳绳时呼吸加深,胸背,膈部所有与呼吸有关的肌肉都参加了活动.因此,在跳绳时,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经常进行这种锻炼,可增加脑神经细胞的活力,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
决定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
孩子身高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家族遗传史,如果父母身高体型已经确定,那么孩子未来的生长发育情况就像“戴着镣铐跳舞”,他们成年后的身高基本上都能够估计一二。当然,也有部分孩子会跟预想中的不一样,但那些是特例。
2、生育年龄
最新的研究已经得出可靠的结论,人的高矮由多方面产生影响,甚至是孩子出生的先后顺序,都会对他们的身高产生微妙的改变和作用。此外,父母的教育程度、工作性质也会对孩子的身高产生微妙的影响。所以,为了做到优生优育,年轻夫妻最好不要错过最佳的生育时机,过早过晚都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个子”。
3、身体激素
孩子的身高,可能跟情绪有关,因为情绪与身体激素分泌有关,而部分激素释放的多与寡,都会影响身体微环境的变化。
为什么肥胖儿童需要准确测量身高
因为身高决定体表面积,同年龄、同性别、同样体重的儿童,身高不同肥胖的程度也就不同,因此,准确测量身高很重要。
出生时一个因素决定宝宝身高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家人的心头肉,每个父母都希望看到自己家的孩子健康成长,他们心系孩子的健康状况,孩子的身高。孩子的身高问题,是每个父母都想要知道的,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影响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尽量长高,特别是父母本身身高不太高的,更希望更通过一些干预手段没,让孩子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长高。想让孩子长高,首先得弄清楚影响身高的因素,然后再对症下药。
1.家族性矮身材(即父母身高偏矮):研究发现,孩子的身高受遗传因素影响达70%,因此如果父母身高有限,那么对孩子的身高就不要期望过高,应该将期望值放在可能的范围内。
2.出生时为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身高小于正常新生儿,其中10%-15%的孩子,两岁后不能追赶到正常身高曲线。如果宝宝出身时身高就偏矮,家长更应注意后天干预,如果宝宝2岁时身高不达标,应及早就医。
3.青春发育前每年长高不足5厘米。在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来临前,如果孩子的身高增长缓慢,应到医院检查清楚原因,并及时干预。
4.与同龄孩子比较身高较矮。虽然每个人的生长发育状况都不同,但如果宝宝的身高在同龄人中长期偏矮,则应引起家长注意。
5.发育过早或过迟发育都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身高。
6.肥胖儿:大部分肥胖儿童的生长发育比较快,性激素水平偏高,容易出现早熟,从而影响身高。
7.臀位产、难产、出生窒息、脑外伤等病史又合并生长缓慢;
8.曾服用或长期服用增高、增强免疫、糖皮质激素或补肾益气的部分中药的孩子,合并性发育过快、生长突增过早等现象。
9.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一些先天性甲低患儿在2岁前发病,如果不经治疗,会造成智力低下,但2岁后发病通常表现为生长障碍、便秘、贫血、活动少、食欲低下等症状。
如何预知宝宝的成年身高
男孩:把妈妈的身高加上12厘米,爸爸的身高保持不变,例如,一个男孩的妈妈身高160厘米,父亲身高188厘米,那么他将来的身高比较可能在172厘米到188厘米之间。
女孩:从爸爸的身高中减去12厘米,妈妈的身高不变。还是上面的例子,假如是个女孩,她的身高很可能在160厘米到175厘米之间。
医学研究表明,80%的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产生的。
到三岁时,通常情况下,你的孩子的身高应该已经达到他成年后最终身高的一半了。
宝宝是怎样长高的?
人体从出生时50厘米左右生长到180厘米,其实是一个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和营养物质代谢的过程。
人体长高,是骨骼长长的结果。骨细胞由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不停地分裂生长,从而带来骨骼的生长。
这一过程,医学上称为细胞增殖。人体生长的速度取决于细胞增殖的速度。
科学家发现,细胞增殖的速度与生长介素密切相关。脑垂体分泌的生长介素越多,细胞增殖速度越快。
人体在不同时期分泌的生长介素不同,生长速度不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影响宝宝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关键因素1:核心营养缺乏影响孩子身高
如果说,中国的孩子比日本的孩子个子长得矮,大概人们不会相信,然而,研究人员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7岁男女儿童的平均身高分别比日本同龄儿童矮0.6厘米和0.5厘米,15~18岁男女青少年分别平均比日本同龄者矮l.4厘米和0.6厘米。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呢?决定身高的因素中遗传基因只占三分之一,后天的环境条件占三分之二。
而在后天的条件中,赖氨酸、锌、钙等核心营养又是最关键的。 据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的《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报告》,我国40岁以上男子比日本同龄男子的身高平均高1.2厘米,39岁以下的男子则低 于日本同龄男子0.68厘米,中国人40岁以上的身高优势已成过去式。全国第四次营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宝宝的赖氨酸、锌、钙等核心营养摄取严重不足。
赖氨酸是生长介素分泌很有效的促进剂。
国内外大量实验证明,人体补充足够的赖氨酸可以刺激脑垂体增加生长介素的分泌。
这些研究还测定了骨生长相关的生物分子指标,如ALP(骨碱性磷酸酶)、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TGF-b(转移生长因子)、OC(osteocalin骨钙素)、NO(nitricoxide氧化一氮)等,这些由 骨细胞制造分泌的活性因子在赖氨酸的作用下都明显增加。说明赖氨酸有激活骨细胞增生和刺激其功能活性的作用。
锌直接参与DNA复制:锌参与DNA复制的研究显示;在缺锌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DNA的复制速率显著减慢,DNA合成量也明显减少,从而使细胞的分裂速度减慢或停滞。
锌的这一细胞分子机制的阐明最终揭示了为什么锌缺乏会导致生长发育停顿的秘密。
人体内的有钙约1300g,这些钙中的99%存在与骨骼和牙齿内。
所以,钙不但是骨骼牙齿的主要功能成分,也是人体内钙的储藏库。
骨骼能够坚硬挺拔,不能离开钙的生物矿化作用。可以想象,缺钙的骨骼变软变形,孩子生长就无从谈起了。
身高与成熟早晚有关
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
尤其是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的时间段,然而对于晚熟的少女来说,她们还是在不停的长高。因此,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
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
身高与睡眠有关
生物学家研究内分泌腺分泌规律时发现,对少年儿童来说,睡得好长得高。
身高的增长,取决于骨骺的不断增长,而骨骺的生长又受内分泌腺的控制。
控制身高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素、黄体化激素和性激素,其中生长激素作用最显著。
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明显的规律性,即白天分泌较少,夜晚睡眠时分泌较多。
研究人员发现,青春期是生长激素和雄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期。
生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四肢骨骼增长;雄性激素则使骨骼增粗,更结实。
两种激素的分泌在睡眠中尤其旺盛, 所以青少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要睡足8个小时。
身高与遗传有关
据研究,人体的最终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
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
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响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外在因素即环境条件对身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营养、生活习惯、体育锻炼等。
身高与体育锻炼有关
据调查,一年的体育锻炼就能使男孩子的身高比不锻炼的同龄者多长1~2厘米,女孩子多长2~3厘米。
经常锻炼的小学生比不锻炼者高5厘米左右。
体育锻炼所以能促使身材长高,一是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二是加强了骨细胞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提高骺软骨的增殖能力,三是对骺软骨的增殖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据研究,运动以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同时,运动还会锻炼肌肉、骨胳,使之更加健壮。
因此,国内外研究者一致肯定:运动有助于长高。
专家建议,运动特别有助于孩子长高。训练会增加关节、韧带的柔韧性,有助于身高发育。
身高与精神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精神上受过严重创伤的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
这是因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轻者影响身体发育,重者导致各种疾病。
因此,忧伤和郁闷不仅会使儿童少年易患各种疾病,而且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未老先衰”的现象。
宝宝出生48厘米正常吗 宝宝出生48厘米会影响未来身高吗
不影响,宝宝出生48厘米偏矮不代表未来身高也矮。
很多家长担心宝宝出生时身高只有48厘米,相对比别的宝宝要矮几公分,是不是以后身高也会偏矮,其实这种担心完全不必要哦,因为出生时的身高并不决定孩子未来的身高,而且很多长得高的孩子,在出生时的身高也并不高,决定后天身高的因素主要是看宝宝两岁以后所建构的发育生长模式以及宝宝日后的营养和运动,而非由刚出生时的身高决定。
决定身高的因素是什么
在一生中身体增长最快的有两个阶段:出生至1岁,和青春期期间。青春期后期至20岁初达到成年身高。成年身高由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因素决定。
影响身高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遗传:大多个子比较高父母的小孩通常比较高;个子矮的则比较矮,但只是其一因素,如小孩在其他方面条件良好,成长后也会有一定的身高。
营养:钙质、维生素D及蛋白质是最影响人类身高的营养,这对身高影响非常大,很多先天因素良好的人因营养不良而长得不太高。
运动:运动能刺激脑下垂体产生更多的生长激素,使常做运动的人通常比少做运动的高。
宝宝的身高由什么因素决定
宝宝的健康护理是都很关注的,现在也是有很多的人都很关注对孩子的发育问题的,对于孩子身高的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下面就介绍一下影响宝宝身高的因素。
方案一 选用食物滋补佳品
饮食上,可为宝宝选用一些“药食同源”地食物,如大枣、蘑菇、香菇、木耳等。这些食物既含有丰富地多种营养素,同时味甘性平,适量进食,是宝宝强身壮体地天然食物滋补品,可提高身体地免疫力。
特别提示:对于身体健康地宝宝,食补是满足他们生长发育最安全、最有效地对策。
只有体弱多病地宝宝,才可在医生地指导下对症进行合理地药补。
方案二 补充含钙丰富地食物
宝宝生长发育速度快,身体对钙营养地需求也相应增加,饮食上应给宝宝多选用豆制品、鱼虾、芝麻和海产品等食物。为了保证钙营养地吸收,除了让宝宝多去户外晒太阳外,还应注意提供含维生素d较丰富地饮食,如蛋、奶、动物肝、海产品等。
顺产四大决定因素
因素一:骨盆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两块髋骨(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所组成。骶骨与髂骨和骶骨与尾骨间,均有坚强韧带支持连结,形成关节,一般不能活动,妊娠后在激素的影响下,韧带稍许松弛,各关节因而略有松动,对分娩有利。两侧髂耻线及骶岬上缘的连线形成骨盆的“骨盆界线”。该界线将骨盆分成上下二部分,上为大骨盆或称假骨盆,下为小骨盆或真骨盆(简称骨盆)。大骨盆能支持妊娠时增大的子宫,但与分娩无关。临床上可通过观察大骨盆的形状和测量某些径线等,来间接了解真骨盆的情况。
骨盆由两侧前方的无名骨(肠骨、坐骨及耻骨围绕而成)、荐骨及尾骨相连接成一个通道,也就是“产道”。
评估骨盆之产容量时,最重要的量度有:
1.入口的产科直径。
2.坐骨棘之间的距离。
3.耻骨下角与二结节间之距离。
4.三平面(入口、中间及出口)之后矢径。
5.荐椎之屈度和长度。
这些客观评估的尺度,必须藉助放射线骨盆摄影才能测知。但是放射线的照射,可能会增加将来幼儿得血癌的机率,所以并不广泛被使用。
一般而言,只在产程进展迟滞时,才考虑采用这项检查。或者依据临床的判断及超音波检查,来决定是否有胎头骨盆不对称的问题,必须采用剖腹产术。
由于女性的骨盆的变化极大,要将骨盆做硬性的分类实不可能。为了实际上的需要,依照骨盆入口的形态,我们可将骨盆分为:
1.女式,即圆形或横卵圆形。
2.男式,即心脏型或楔型。
3.类人猿式,即长前后卵形。
4.扁平式,即横卵圆形,但前后径很短。
这四类的骨盆对分娩的影响,以“女式”及“类人猿式”较有利于生产。“男式”及“扁平式”都不利于阴道式生产。当然,骨盆的形态无法由肉眼透视,屁股大比较会生小孩的说法,也只是臆测。
因素二:胎儿
胎儿的姿势、产式、体态、位置、头围、胸围,胎儿的数目及胎儿的健康状况等,都可能影响产程的进展及生产的方式。如果胎儿体重过大超过4000克以上,会增加难产的几率。
目前有不少孕妇刚怀孕体重就增加了5公斤,妊娠期未过半,体重增加却已远远超过正常标准。她们大多在怀孕以后,就过于重视营养摄取,一顿就比原来多吃好多,各种甜的、高脂肪的、高淀粉类的食物也吃得不少,目的就是要把肚里的胎儿养胖。如果胎儿过大只能选择剖腹产,虽然剖腹产危险不大,但对产妇来说,毕竟是个手术,可能造成子宫的粘连,以后如果要做人流手术,难度也会增大。此外,太大的婴儿以后患肥胖症、糖尿病等营养过剩的疾病几率要比一般孩子高。
因素三:子宫的收缩力
目前我们仍不了解发动分娩的真正动机。正常状态下,妊娠四十周左右可能是子宫伸张到某一程度、子宫颈周围的神经丛受刺激、胎盘产生特殊激素、血中动情素、机黄体素下降、生理或心理等因素影响分娩的发动。
简单来说到了分娩时,子宫开始有规律的收缩。宫缩开始时的疼痛有些象平时痛经,有人会感到腹泻加重时的疼,一些孕妇也可能会感到腰背酸痛加剧等,总之,每个人的情况都稍有区别。
产妇会感到每次宫缩由弱变强,维持一定时间之后,又逐渐减弱以至消失。以后,两次宫缩之间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宫缩持续时间逐渐延长。这就是分娩前的子宫收缩,也称分娩阵痛。
子宫收缩最初是每隔20-30分钟出现一次,逐渐缩短到每次间隔15分钟、10分钟甚至每隔5分钟就出现一次,宫缩持续时间由最初持续20秒增加到40秒甚至1分钟。
产妇宫缩间歇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及宫缩强度等情况是有规律的,随着宫缩间歇时间的缩短、宫缩持续时间的延长,宫缩的强度会不断地增加,产妇的分娩时间就要临近。在子宫肌收缩的作用下胎膜发生破裂,受到压迫的胎儿无法继续呆在宫腔里,只好慢慢地向子宫颈口移动,宫颈口就开始扩张,将胎儿向外排出。
如果宫缩力太强,产程过短会造成产道裂伤;如果产程过长,说明子宫收缩不佳或胎儿和骨盆不匹配,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做剖腹产。
因素四:心理因素
虽然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但是对于孕妇来讲毕竟是一个较大的生理变化与心理刺激。据调查,产妇最怕的是分娩疼痛,其次是怕出血过多,再次是怕难产。临产前孕妇恐惧情绪,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子宫收缩造成宫缩无力,导致产程延长。
情绪紧张引起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兴奋,引起儿茶酚胺大量释放,使外周动脉阻力增加,血压增高,胎儿缺血缺氧,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孕妇的情绪稳定程度是影响难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研究,情绪不稳定孕妇的难产率高于情绪稳定的孕妇。情绪不稳定的孕妇,往往产程较长或伴有不规则的宫缩。
为了保证分娩时情绪稳定,在怀孕期间孕妇就应了解相关的分娩知识,这样就会明白各个产程的情况,消除对分娩的恐惧感,心中有数就能够积极配合医生,顺利进行分娩。
影响长高的因素有哪些
生长速度
一个人身高的进展要配合骨龄(骨骼生长发育的年龄)一起评估,不是只看一般的年龄决定。有些早熟的孩子,骨龄进展比实际年龄快,一开始身高显得比同年龄孩子突出,不过未必日后的成人身高会比较高。
我们的身高能长到什么时候,要看全身生长板关闭的情况而定,生长板如果关闭了,表示骨骼已经发展成熟,骨头不再生长,身高也不会再增加。
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长高,是骨骼成长发育的结果,而且主要表现在下肢骨和脊椎骨的生长。
下肢骨的生长由股骨和胫骨的生长板生长而成。生长板位于骨头两端,受到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刺激,会不断增生软骨,新生的软骨经钙化后形成硬骨,骨头因而变长、变宽。
出生到1周岁是孩子一生中成长最快的阶段,然后速度逐渐慢下来,一直到进入青春期,性荷尔蒙启动和生长激素交互作用,孩子的身高、体重又开始急遽增加。
遗传决定
影响孩子身材高矮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遗传。
父母如果个子都不高,孩子的身高一般来说不会特别突出。
除了基因会影响身材的高矮,其他相关因素也不能忽视。“假设基因决定你可以长到160公分,可是你的营养不良、运动不足,很可能就长不到这个高度。”
哪些因素决定宝宝身高
1.家族性矮身材(即父母身高偏矮):研究发现,孩子的身高受遗传因素影响达70%,因此如果父母身高有限,那么对孩子的身高就不要期望过高,应该将期望值放在可能的范围内。
2.出生时为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身高小于正常新生儿,其中10%-15%的孩子,两岁后不能追赶到正常身高曲线。如果宝宝出身时身高就偏矮,家长更应注意后天干预,如果宝宝2岁时身高不达标,应及早就医。
3.青春发育前每年长高不足5厘米。在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来临前,如果孩子的身高增长缓慢,应到医院检查清楚原因,并及时干预。
4.与同龄孩子比较身高较矮。虽然每个人的生长发育状况都不同,但如果宝宝的身高在同龄人中长期偏矮,则应引起家长注意。
负重运动会影响身高 决定身高的因素是什么
基因遗传、营养、睡眠、精神因素等决定。
一个人的身高有70%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后期营养的补给、睡眠状况、运动状况对身高都有重要影响。
运动训练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营养、休息、睡眠、内分泌、能量消耗与补充、运动伤害的状况、心理、过度训练等,这些才是会让孩子长不高的真正原因。
不可偏食、每天应保证1-2袋牛奶、鸡蛋等,另外蔬菜、水果的摄入一定不能少。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