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姆糖的起源发展
胶姆糖的起源发展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咀嚼橡胶状物体的偏好,并通过这种方法保持牙齿清洁和口气清新。考古学家曾在德国南部一处新石器时代旧址发现过9团咀嚼过的桦树脂。古希腊时代已经有记载人们经常咀嚼一种从针叶树中提取的“胶粘剂”,古希腊的狄奥斯科里但斯在他的著作中就作过类似口香糖的介绍。据史料记载,公元50年左右,古希腊的妇女喜欢从乳香树上采集树胶状的物质,用以清洁牙齿;据说美洲的玛雅人喜欢咀嚼从大常青树汁里提取的树脂;古印度人则喜欢咀嚼槟榔树的果实。
1498年,当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时,他发现印第安人也有咀嚼树胶的习惯。1993年,人们在瑞典西部埃洛斯附近发现了一团有史以来最古老的“口香糖”,这块距今9000年的树脂含有蜂蜜成分,上面还残留着原始人的牙印。
19世纪,人们开始以糖胶树脂大量制造胶姆糖。1852年,缅因州人约翰·培根·寇蒂斯在波拉德创建了全世界首家胶姆糖工厂—寇蒂斯缅因州立天然云杉胶姆糖公司。寇蒂斯不久又试制了一种以石蜡为原料的胶姆糖,这种产品的创意在于添加了香草和甘草。胶姆糖由此改称为“口香糖”[2] 。 1857年,纽约发明家、摄影师亚当斯发明了一种专门制作口香糖的机器,口香糖从此转入大批量机器生产。1860年,墨西哥的桑塔·阿奈将军和美国的托马斯·阿达姆斯等人把树汁干燥成糖胶,这便是最初的商品化的口香糖。当托马斯在其中添加甜味料出售时,博得了空前好评,迅速传遍全美各地。1891年,肥皂商威廉·莱格雷在推销肥皂时把口香糖作为礼品赠送给顾客时,看到大受孩子们的欢迎,他干脆就改行专门生产口香糖了。第二年,莱格雷和弗里亚等人又在口香糖中添加了薄荷油,奠定了今日口香糖的基础。1928年,美国费城的一个名叫沃尔特·戴默的会计发明了泡泡糖。直到1937年,第一批泡泡糖产品才问世。
20世纪开始,口香糖被不断改良并受到更多人的欢迎,逐渐成为风靡全球的食品。
中国古代也有中国人发明的口香糖——丁香,又名“鸡舌香。
胶姆糖的分类介绍
胶姆糖的基本成分是胶姆基、乳化剂、芳香剂等,不同产品的区别在于甜味剂及添加其他有益口腔健康的成分。
按照形状分
片状或块状口香糖:香口珠,呈枕头形的有糖衣包裹的小丸。啫喱状口香糖,用类似牙膏管挤出食用,在口里恢复咀嚼性。
粉状、粒状或条状口香糖,多见于儿童口香糖。
按照咀嚼性
泡泡糖、口香糖。
按照功能
无糖型口香糖,添加非糖类甜味剂,不会造成血糖升高。
不粘牙口香糖,采用特殊配方胶基。
保健口香糖,具有保健成分并在符合医药生产GMP级别工厂生产的口香糖。
作用与影响
吃胶姆糖上火吗
胶姆糖的营养价值非常的丰富,并且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食物,但是很多人都觉得经常吃胶姆糖会上火,有的时候不敢食用,那么吃胶姆糖会上火吗?
胶姆糖的营养价值
促进消化 咀嚼胶姆糖的同时唾液分泌也增多,促进消化。
吃胶姆糖上火吗
不上火
调整饮食能让身体变得健康是很多人都明白的带来,上面是对吃胶姆糖会上火吗的介绍,这样容易上火的人就嫩更好的调整好饮食了。
荞麦面的起源和发展
荞麦原产于中亚,古代就已经传入中国。荞麦多产于高寒地区,可以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像山西朔州山区,陕北,土地贫瘠,不适合种小麦。所以那里自古就有食用荞麦的习惯。
日本人最初食用荞麦时,由于制粉技术落后,只是简单地把荞麦粒做熟了吃,这种情况持续了几个世纪。镰仓时代(1185~1333年),中国的手工制粉技术传入日本,日本有了荞麦粉,于是人们开始长吃荞麦面糕。
荞麦面含有70%的淀粉和 7%-13%的蛋白质,且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赖氨酸、苏氨酸的含量较丰富。荞麦面含有脂肪2%-3%,其中对人体有益的油酸、亚油酸含量也很高。
这两种脂肪酸在人体内起着降低血脂的作用,同时又是一种重要激素—前列腺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荞麦面中的维生素D1、B2是小麦粉的3—20倍,为一般谷物所罕见。荞麦面的最大营养特点是一般食物很少具备的,即同时含有大量烟酸和芦丁。这两种物质都具有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有重要的防治作用,是治疗心血管病的良药。荞麦面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特别是磷、铁、镁,对于维持人体心血管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每100克的能量约为1411千焦。
保养护肤的起源发展史
古人为保护皮肤,涂抹各种油膏于其上,滋润皮肤、使其免受日晒。
古埃及妇美容护肤女,用黑美容护肤颜料描绘眼之轮廓,用孔雀美容护肤石粉制作之绿色颜料涂于眼皮,用黑灰色锑粉将眉毛描成柳叶样细长,用美容护肤乳白色美容护肤油脂抹身美容护肤,用红色颜料抹唇、脸颊,用橘红色染指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容艺术进一步发展,大量金钱被用美容护肤于涂脂抹美容护肤粉、抹口红、卷发、染发,涂抹东方之麝香于肌肤。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近代美美容护肤容美容护肤院。
我美容护肤国殷商时期,已有捣燕地红蓝花叶美容护肤为脂饰面。
春秋时周郑之女用白粉敷面,用青黑颜料描眉。汉代开始出现妆点、妆扮、装饰类词语。唐代开始出现面膜美容,杨贵妃就使用名贵中药提炼后,添加珍珠、白玉、人参粉,用上等藕粉调和而成之面膜美容。这种古老面膜,可祛除黄斑,使皮肤白嫩,还可去除毛孔深处之污垢、油脂。
现美容护肤代,喷雾、涂抹型化妆品方便使用美容护肤,美容更简单易行。
三皇伏羲时期,《简易经》“简之矩只容能存之,易之规只美能化之。容则容物亦可护物,物之附表也。美其表、愚蠢目、乐而可为也。”这里之容为事物的外表,是可以保护的。
“美其表”即美容。将外表美容一下,可愚弄蠢笨的美容护肤眼睛,于对方内心提高对本物之价值观。可见,美容之重要性。
美容起源与化妆品发展
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美容的含义是指人们应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经科学和艺术的手段来恢复面部和各部位的生理功能,同时给面部各部位增添美感,达到完美的形态,通称为美容。
自古以来人们想尽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美容,消除面部皱纹,延缓衰老。最早使用化妆品的国家是埃及和阿拉伯人。妇女在进行宗教仪式时,焚香沐浴,浴后用香水与香油涂于全身,据文献记载,埃及妇女很早就用方铝矿描眉画眼线。埃及艳后特拉就是天天精心美容的美女。
除了埃及,希腊妇女也很早懂得用美容来掩饰其瑕,他们用白铅粉抹脸,用朱砂涂双颊和嘴唇,用黑炭描眉。在14世纪到17世纪,化妆品和医药有了密切关系,后来,赫尼个博士将化妆列为一个专门课题。
他指出,化妆是“创造美丽的处方”。19世纪之后,美容化妆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在中国,美容历来为妇女重视。唐朝女皇武则天就很善于保养和美容,活到80岁,晚年仍保持细嫩的容颜,据.:新唐书》记载,她一直“善自涂泽”,故“左右不悟衰”。
武则天使用的化妆品,在《新修本草》,《外台秘要》,《御药院方》等书籍中均有所记载,如“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方”,就是用益母草制成。唐朝贵妃杨玉环,使用的面膜,由珍珠、白玉、人参研磨成粉,佐之藕粉调和,涂于面部,半小时后洗去,可以去除皱纹,光泽皮肤;另用杏仁、滑石、轻粉制为细末,加入龙脑,用鸡蛋清调匀,令其面色红润。金代宫女则用白丁香、白牵牛、白茯苓等八种中药,制成化妆品洗面,使人白哲可爱。
慈禧太后的美容方法已进入系列化,规范化。她不但使用美容药物和高级化妆品,还每天服人乳,每10天服一次珍珠粉;另外她还经常用两把镶金的玉棍摩擦面部以求减少面部皱纹。中国历代留下了不少可贵的美容经验。
中国古代化妆品有胭脂、粉黛、澡豆、面脂、膏荆等五类,《齐民要术》、鬈干金方翼》、《本革纲目》中均有详细记载,可见中国古时候就很讲究美容与健康。
从以上记载,还可知美容并非一定用贵重化妆品,水、醋、水果、蔬菜、鸡蛋均可美容。还应该指出,美容与养生有关。
一个人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修身养性,排除杂念,才能青春常驻。内运真气,可以改善体内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功能,从而使人显得年轻,也就可以达到了养生美容的功能。反之,动则大怒,心中烦燥,就是再用高级的化妆品也无济于事。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对美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美容术、美容化妆品也越发达。
化妆品在我国已日益成为人们增添美的生活必需品。化妆的目的是把人体自身的优美,多加发扬.而把存在的缺陷加以弥补。
美容修饰是人类本能的欲望.我国经过年改革开放,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达到美化人体,延缓皮肤老化,治疗某些皮肤和毛发疾病,使之增加魅力,改善容貌的日的。
为此,近几年厂商与医院合作开发厂一系列药物型化妆品.这是一组有美容作用兼有治疗效用的新型化妆品.主要根据皮肤组织的生理需要和病理情况,加入有关物质和药物,既有护肤作用,又有治疗效果。
此类化妆品发展很快.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一般化妆品。如粉刺净、防晒霜、增白霜、防皱霜、防裂霜、防冻霜、止汗露、腋留芳、灰甲水(膏)、祛痱(炎)露、生发乳、丰乳霜、药性发乳,药物面膜、染发香波、药物香皂、减肥皂、减肥霜、还有调节人体内在平衡兼有美容化妆的口服液等等。
展望未来,既有护肤又有防病治病的双重作用的化妆品,对美化人体、延缓皮肤衰老和皮肤病的防治。造福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作用。
眼镜起源发展
1268年,罗吉尔·培根最早记录
各式各样的眼镜
了用于光学目的的透镜。然而,与此同时,将透镜装入框中的放大透镜用于阅读已经在欧洲和中国出现了。关于眼镜是从欧洲传入中国还是中国传入欧洲一直存在着争论。在欧洲,最早的眼镜出现在意大利,由Alessandro di Spina of Florence引入,最早有眼镜的画像《Hugh of Provence》是Tommaso da Modena于1352年绘制的,宋朝之前中国已经出现眼镜雏形。据说是一位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身患近视和远视,
1784年发明了远近视两用眼镜;1825年,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艾利发明了能矫正散光的眼镜。有人认为,中国人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眼镜,我国在明朝中期就出现了眼镜。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这时的叆叇即最初的叫法。
葡萄柚的起源与发展
发源地
葡萄柚起源于亚洲,是人工种植的树种,是亚热带植物常见
葡萄柚 水果之一。早期被欧洲人作为装饰盆景、布置庭院使用,后被沙达克船长带到加勒比周围各岛屿,是化妆品、香水的主要原料之一。
葡萄柚是美国销量第二大的水果。葡萄柚于1750年发现于西印度群岛的巴巴多斯,1830年引致佛罗里达,开始大面积种植。
葡萄柚约于1750年首先发现于南美巴巴多斯岛,1880年引入美国,约1940年前后引入中国。美洲植物区系根本没有柑橘属植物,故其亲系起源应在亚洲,迫源溯流,可能在中国。[1]
葡萄柚约于1750年首先在拉丁美洲巴巴多斯群岛的加勒比海岛上被发现。1823年被引种到美国佛罗里达州作为商业栽培,开始受人欢迎,之前只是一种装饰性植物。美国很快成为主要生产国,在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均有种植。
科属
它曾与同为柑橘属的柚子被混为一类,后来,经植物学家James Macfadyen研究,鉴定其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的一个新种,并于1830年正式发表于《虎克植物学杂集》(Hook Botanical Miscellanea)第一期,拉丁文学名被命名为 Citrus paradisi Macf。约1940年前后,葡萄柚被引入我国试种,至今并未推广,仍只有浙江、广东、江西等省有少量零星种植。
荞麦面的起源发展
荞麦原产于中亚,古代就已经传入中国。荞麦多产于高寒地区,可以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像山西朔州山区,陕北,土地贫瘠,不适合种小麦。所以那里自古就有食用荞麦的习惯。日本人最初食用荞麦时,由于制粉技术落后,只是简单地把荞麦粒做熟了吃,这种情况持续了几个世纪。
镰仓时代(1185~1333年),中国的手工制粉技术传入日本,日本有了荞麦粉,于是人们开始长吃荞麦面糕。荞麦面含有70%的淀粉和 7%-13%的蛋白质,且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赖氨酸、苏氨酸的含量较丰富。荞麦面含有脂肪2%-3%,其中对人体有益的油酸、亚油酸含量也很高。这两种脂肪酸在人体内起着降低血脂的作用,同时又是一种重要激素—前列腺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荞麦面中的维生素D1、B2是小麦粉的3—20倍,为一般谷物所罕见。荞麦面的最大营养特点是一般食物很少具备的,即同时含有大量烟酸和芦丁。
这两种物质都具有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有重要的防治作用,是治疗心血管病的良药。荞麦面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特别是磷、铁、镁,对于维持人体心血管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每100克的能量约为1411千焦。
对人体有害的代糖有哪些
1、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制订了阿斯巴甜的限量(1984):“甜食0.3%,胶姆糖1.0%,饮料0.1%,早餐谷物0.5%”。患有苯丙酮尿症(PKU)的人不能摄取阿斯巴甜,阿斯巴甜在过量使用中存在致癌、导致免疫力低下、诱发脑瘤等安全隐患问题。
2、糖精
糖精是最古老的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到500倍,缺点是风味差,有后苦,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糖精及其盐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但是因为成本低,甜度高,很少的量就能达到很高的甜度,现在的奶茶饮料中仍在广泛使用。
防辐射服的起源发展
随着微波炉、冰箱、复印机和电脑等电器的普及,电磁辐射的覆盖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充分享受电气化时代方便与舒适的同时,也日渐感受到电磁辐射的危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防辐射服产业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起源于中国,经历了十几年发展涌现了一批优秀品牌,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
防辐射面料有:镀膜,多离子,不锈钢金属纤维,银纤维等。防辐射服经历了四代:第一代铜镍等涂层面料,不透气、颗粒易散落,对人体有害,不可洗,已经淘汰;第二代采用不锈钢纤维面料,防护能力较好、透气,可水洗,面料太厚、防护能力有限,纤维丝易断,正逐渐被淘汰;第三代为银纤维面料,防护能力强,面料轻薄,可水洗,以桑 蚕丝银纤维为代表,天然蛋白与银纤维混纺,既保持了超强电磁辐射防护力,又增加了健康亲肤性能和柔软透气的服装穿着性。第四代纳米银离子真空高能束流电镀技术,采 用纳米技术把传统银微粒从40nm变成0. 1nm,减少气体中的活性分子和蒸发源材料间的化学反应(如氧化等),从而加强致密度、纯度、沉积速率与附着力。导电性能,防辐射效果,抗氧化性获得质的飞跃,也致使其每平米含银量比其他表面镀银面料高出许多,该技术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 银纤维处理技术,也是防辐射效果最为理想的面料。
早期的防辐射服主要以金属纤维混纺的为准,这种材质的防辐射服对10-3000Mhz电磁波的屏蔽率在15DB以上,好的在30DB以上,以金属纤维含量在30%的为最佳比例。银纤维防辐 射服出现于2002年前后, 银纤维面料除具有较好的防辐射作用外,还对人体有一定的抑菌保养作用,银纤维根据含量的不同又分半银纤维和全银纤维、彩银纤维,银离子超精密淬镀纤维、纳米银离子真空高能束流电镀技术纤维等。早期的金属化面料,因为不透气、不宜保养及屏蔽性能不够稳定等原因未能广泛应用,已被大多数企业淘汰。
薄荷脑与薄荷的区别
薄荷 学名 Herba Menthae Heplocalycis 英文名 Wild Mint Herb 别名 人丹草、蕃荷菜。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蒲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80cm,全株有香气。根茎匍匐。茎直立,方形,有分枝,具倒生柔毛。叶对生,披针形、卵形或长圆形,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疏生短柔毛及腺鳞。轮伞花序腋生;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有缘毛;花萼钟形,外被柔毛和腺鳞,具10脉,5齿裂;花冠青紫色、淡红色或白色,冠檐4裂,上裂片顶端2裂,较大,雄蕊4。小坚果卵形。花期8~10月,果期9~11月。江苏、河南、安徽、江西有大面积栽培。 采制 夏、秋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3轮时,于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I-薄荷醇(I-menthol)、1-薄荷酮(I-menthol)及薄荷 酯类等。 薄荷脑分两种,人工合成的和天然的。具体是一种无色柱状结晶。 天然薄荷脑 L-Menthol,Natural 别名 左旋薄荷脑 编码 GB N018;FEMA 2665 性状 无色柱状结晶,沸点216℃,闪点93℃,在水中可溶解0.05%,能溶于乙醇、丙二醇、甘油和石蜡油,暴露于大气中会升华。薄荷脑清凉,使人精神振奋,轻盈扩散时,透发愉快的薄荷特征香气,但不持久。 制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鲜的或阴干的薄荷的茎叶(地上绿色部分)蒸馏得油。一般得率为0.3%~0.6%(按干料计为1%~2%)。 亚洲薄荷油经冷冻法取出45%~55%薄荷脑后,其脱脑油称为薄荷素油(尚含有50%以上的薄荷脑)。 质量标准 鉴别方法 (1)本品的乙醇溶液(1+10)有左旋性。 (2)取本品加等量的樟脑或白里酚研混时成液态。 (3)取本品1g加硫酸20mL摇混时,显近黄色混浊物,但2h时分离出天然薄荷醇香气的透明油层。 毒理学依据 1.LD50 大鼠口服3.3g/kg体重。 2.GRAS FEMA 2665。 3.ADI 0~0.2mg/kg体重(FAO/WHO,1994)。 使用 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规定:可按生产需要适量用于各种食品香精。 (2)实际使用参考:薄荷脑是一种用途广、用量大的香料。它既可以直接用于医药品、牙膏、嗽口水等卫生用品和食品、烟草等制品,也可用于调配各种食品香精和微量用于奶油、售糖和果香香精。在薄荷香精中用以增加凉的感觉。薄荷脑常与大茴香油或大茴香脑合用于甘草香精,也常与柠檬、甜橙等果香合成复合香型。在需要凉感效应而不需要典型的薄荷香味的产品中都有使用。薄荷和留兰香型的胶姆糖中用它以增强爽口清凉的感觉。在最终食品中的最大用量为35~400mg/kg;胶姆糖中可高达1000~1200mg/kg;糖果,400mg/kg;饮料,35mg/kg;冰淇淋,68mg/kg。
胶姆糖的组成成分
一个好的胶姆糖产品是由多种食品添加剂如胶姆基料胶姆糖基础剂、甜味剂、香精、乳化剂、软化剂、填充剂复配而成。
胶姆糖基础剂
胶姆糖基础剂(Chewing Gum Base)胶基赋予胶姆糖吹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它只是食品的一种载体,不直接摄入人体,一般占糖体重量的15%~30%。胶基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树胶和橡胶、合成树胶和橡胶。
天然的有糖胶树脂(Chicle Gum)、节路吨树脂(Jelutong Gum)和达马树脂(Dammar Gum);合成的有:丁苯(基)橡胶、松香脂,以及软化、填充剂、乳化剂等。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胶姆糖基础剂有55种。
各发达国家几乎都采用合成的胶基,如松香甘油酯(酯胶),酯胶在咀嚼后略带苦味。因此往往通过歧化、聚合等手段进行改性,再与甘油酯化而成氢化(或部分氢化)松香甘油酯、歧化松香甘油酯、聚合松香甘油酯,可使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尤以氢化松香甘油酯的质量最好。氢化松香甘油酯具有良好的口感和抗氧化性,用做胶基可延长成品保质期,并保持柔软、细腻的口感。
各种胶基极少单独使用。例如以酯胶为主(40%),配以各种增塑剂(硬脂酸、脂肪酸甘油酯)、抗氧化剂(BHA、BHT)等组合而成。
甜味剂
为了丰富口香糖的香味,常规口香糖的生产中加入了最高等级的精制砂糖、葡萄糖、甜菜糖和玉米糖浆等。糖分让口香糖有了甜味,也使其质感更佳。玉米糖浆不仅甜化了口香糖,还使其持久清新、柔韧有度。
随着食品工业技术的提高,胶姆糖中的天然甜味剂蔗糖、葡萄糖等逐渐被异麦芽低聚糖、木糖醇、麦芽糖醇、D-甘露糖醇等功能性甜味剂代替。这几种甜味剂基本上有以下共同特点:甜度相当于蔗糖;热量低;适用于各种低热量、低脂肪及无糖食品;不影响血糖升高和胰岛素水平,有利于糖尿病人;不会产生蛀牙。
其中,木糖醇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的甜味物质,也是人体糖类代谢的正常中间体。健康的人,即使不吃任何含有木糖醇的食物,100毫克血液中也含有 0.03-0.06毫克的木糖醇,是防龋齿的最好甜味剂。另外,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神经科学学院分子微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系的Ehud Gazit 和 Daniel Segal教授等研究发现,甘露醇可阻止α-突触核蛋白(α-Syn)在大脑中形成团块,该过程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密切相关。即咀嚼胶姆糖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
香精
胶姆糖的柔软度、硬度、延伸性和粘弹性,一方面取决于胶基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香精香料也会与胶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胶姆糖中使用的香料以油溶性香精为主, 有软化和赋香两个作用,添加量为0.4~0.8%。胶姆糖香精忌用水溶性香精,否则会使胶奶糖全然丧失弹塑性,口感只成又紧又粗的一团硬物。
由于香精中溶剂占香精的50~80%,所以溶剂对香精的作用是主要的。合适的溶剂有丙二醇、三醋酸甘油醋、柠檬酸三乙醋、精炼植物油、苯甲醇、柑桔油菇等。
丙二醇作为胶姆糖香精的溶剂,对糖体的口感影响不好,会使组织紧密,有僵硬感,缺乏弹塑性,所以一般不主张采用。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香精基或某些香科对胶域溶解性太强时,则可用丙二酵来加以调整。
精练植物油,低温时易凝固,长期存放易氧化,不利于胶姆糖的货架期。但它与胶基亲和性较好,能改善胶姆糖的口感,使之细腻,可塑性良好。
三醋酸甘油醋是个较为理想的溶剂,嗅闻微酸,味觉苦,会对胶姆糖后味有所影响。 它与胶基亲和良好,能一定程度上软化胶基,使胶基富有弹塑性,口感柔滑细腻。
口香糖香精的溶剂可选用丙二醇、精练植物油与三醋酸甘油醋。柑桔油萜适用于泡泡糖香精。
软化剂和塑化剂
胶基中往往添加少量有软化和塑化作用的物质,如天然蜡、食用石蜡、微晶蜡和硬化油等。这些物质在加工高分子量胶基时适量使用,可降低软化点、增加塑性和柔软性,改良胶基组织。国际香料工业协会(IOFI)所著的《香料工业业务法规》一书指出: C 6—C 18脂肪酸的甘油一酸醋、二酸醋和三酸醋,可用作食品工业的乳化剂和稳定剂;还可作为稀释调味剂之用。同时,国外常将此类产品推荐作为食品和香料工业的优质软化剂。
固体食用石蜡的主要成分为20~30个碳原子的正链烷,无臭无味,有滑腻感,熔点为56~58℃,固体食用石蜡的主要用作胶基中橡胶的软化处理,使高弹性的橡胶具有可塑性。
微晶蜡的分子量为450~700,分子结构以主链上带有侧链和环状分子为主。碳原子数为31~50,主要成分为异链烷。微晶蜡熔点高,粘度大,其延伸性和可塑性好,且组织均匀致密,有良好的耐低温特性,可防止制品发脆。
硬化油在常温下为固态,用于胶姆糖可以起软化和乳化作用,并有减少粘性的作用。
乳化剂
胶姆基是以亲水性胶基和亲油性胶基为主体的混合物,有一定的粘着力、硬度和弹性等特征。为了获得品质良好的胶姆糖必须在胶基中加人适量的乳化剂,如卵磷脂、甘油醋、蔗糖醋。胶基中含有疏水性物质多,因此必须选用HLB较低的乳化剂如甘油单硬脂酸酯(HLB3.8)、蔗糖二硬脂酸酯(HLB3.0)。使用乳化剂后,可以使胶基组织均匀,防止粘牙,降低胶质高分子的弹性,调节硬度,起软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