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引流换药过程 脓腔穿刺
乳腺炎引流换药过程 脓腔穿刺
要对乳腺炎患者进行切开引流,首先要做脓腔穿刺,明确深度,然后再在脓腔的顶部切开引流,适当情况下可以考虑分离皮下组织并炎针刺方向插入血管钳直达脓腔而将脓液排出。
急性乳腺炎的诊断及其治疗
一.急性乳腺炎的诊断: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诊断比较容易,根据乳房红肿热痛,体温高达39℃~40℃,血象白细胞数升高,即可做出诊断。如果脓肿位置较深,脓腔位于腺体后间隙,皮肤红肿往往不明显,此时需要穿刺抽出脓液,才能证实。如果治疗不当,脓肿形成缓慢,局部肿块不消,皮肤红肿和全身症状不明显,形成慢性炎症,则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
二.急性乳腺炎的治疗:
1.急性乳腺炎治疗要尽早。早期乳腺炎以淤奶炎症为主,尚未成脓,可用超短波理疗,配合中医治疗效果更好。采用清热解毒、疏肝通乳的中药配合手法排乳多在一周内消散,常用瓜蒌、公英、漏芦、山甲、贝母、鹿角霜等,低热用柴胡,高热加生石膏,便秘加牛蒡子,奶多加生麦芽以减少乳汁分泌。因产后体虚,禁忌苦寒过重,不宜用地丁、连翘、大黄之属。服药期间可以继续哺乳或单用健侧喂奶。如果高热可以配合输液,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即可。注意不宜过早使用大量抗生素,过量或过久的使用抗生素与中药苦寒过重的结果一样,就是肿块难消,容易转成慢性。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建议不要哺乳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
2.急性乳腺炎到了脓肿形成阶段,就需要及时切开引流。切口的大小和位置以保证出脓通畅为原则。因为乳房脓肿常为多房性,需用手指分开多个脓腔的结缔组织间隔,引流才能通畅。乳房深部的脓肿,以高热、寒战为主症,局部红肿不明显,更无波动感,可先做穿刺抽脓试验,证实有脓后再行切开。乳房脓肿最好不要等待自行破溃,因为脓腔常为多发或此起彼伏,自溃的破口不能彻底引流。一般来说化脓性乳腺炎只要脓液出净,发热自退,以后就进入伤口愈合期,隔日换药,伤口多在一月内愈合。
急性乳腺炎治疗
急性乳腺炎西医治疗:
1、物理疗法适用于乳腺炎的早期治疗,以促使炎症消退或局限。
(1)冷敷治疗:冷敷能使局部温度下降,毛细血管渗出减少,周围神经传导冲动减缓,具有镇痛,消肿,抑制炎症扩散,减少乳汁的分泌的作用,热敷时脓肿形成较冷敷快,冷敷的切开排脓率为40.42%,低于热敷的切开率(热敷的切开率为82.9%),且冷敷越早越好。
①时机:于急性炎症的早期(发病后的24h内),在炎症尚未被控制的48h内进行,48h后可改为热敷。
②方法:碎冰后,以冷水冲去棱角,置入冰袋,用棉布包裹冰袋外,置于硬结局部3~4h,局部皮肤复温后可再行冷敷,若局部麻痛不可忍受,改为短时间冷敷,冬天可用冷水敷。
③注意问题:在冷敷的同时可多饮水,使乳汁变稀,减少淤滞,利于乳汁的排出,以起到引流及冲洗作用,有利炎症的消退,冷敷时尚须注意防止局部冻伤,如患病后24h内用冷敷尚未能控制者,可放弃冷敷而改为热敷,以利炎症吸收。
(2)热敷治疗:急性乳腺炎起病3天后,局部病灶呈现浸润和渗出改变,此时热敷可增加局部组织血流,促进白细胞趋化,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局限和液化,具有镇痛,消炎的作用。
①时机:发病24h或48h以后,炎症已经局限者。
②方法:以50℃左右温热敷布置于红肿局部,上盖以纱垫保温,每次20~30min,3~4次/d,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镁湿热敷。
(3)红外线,紫外线:前者热力穿透性强,可达乳房组织的深部,其效果比湿热敷更佳;后者通过光化学作用,具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用。
(4)乳房按摩:排尽剩乳用负压吸引法,如吸奶器吸引或人吸等,负压吸力过大,易使乳管暂时狭窄,影响排乳效果,乳房按摩则是利用挤压的作用,排空乳管,促进淤结消散,该法适用于乳管闭塞,乳汁淤积,或小叶炎症初期的患者,若局部水肿明显,伴有发烧,或脓肿已经形成者,则禁用此法。
①手法按摩:五指并拢,以两手小鱼际部,夹持乳房基底部, 沿乳管走行,向乳头部轻轻按摩1~2min,然后用手掌由淤积硬结的外缘向乳头方向逐步推赶并轻揉挤,反复按摩5~10min,即可将淤积的乳汁逐渐推出,按摩时,可以用手轻轻提动乳头数次,以扩张乳头部的输出管,若按摩前先作局部热敷,效果更好。
②梳背按摩:乳房患部涂少量油脂(液体石蜡或蓖麻油均可),以减少摩擦对乳房皮肤的刺激,避免皮肤损伤,用烤热的木梳背(以不烫伤皮肤为度) 由乳房基底部开始,经患部再向乳头连连推赶,使闭塞的乳管由内向外,由小而大,渐渐被乳汁所扩张,终至全管通开,积乳排出,患者可在短期获愈。
按摩注意事项:A.为减少按摩引起的炎症扩散和脓毒血症的发生,按摩必须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前提下进行。
B.为减少按摩时的疼痛,按摩先可在淤积的周围组织注射0.5%~1%利多卡因20~40ml,待5min后再作按摩。
C.乳腺小叶及周围组织已有轻度炎症时,可在局麻药内加入青霉素40万U,注射后10min再进行按摩。
D.治疗期间可用温硼酸液轻洗乳头并涂青霉素或磺胺油膏,然后用纱布遮盖以保护乳头。
(5)乳房承托:其目的是减小乳房活动度,减轻乳房疼痛,有乳罩承托法和布带或三角巾带撑托法2种。
2、抗生素应用
(1)全身治疗:首选青霉素治疗,用量可根据症状而定,每次80万U肌内注射,2~3次/d,也可用800万U静脉滴入。
(2)抗生素局部封闭:
①方法1:局部可用含青霉素100万U的生理盐水20ml封闭治疗。
②方法2:用0.25%普鲁卡因60~80ml,加青霉素80万~160万U,在炎症区上方3cm左右健康处的皮下组织作横“一”字形封闭,范围应超过炎症直径区,每天或隔天封闭1次,或注入乳房后疏松组织中,此治疗既有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亦可使乳房组织处于松弛状态,有利于乳汁的排出,注射时须注意离开炎症区域,以免因注射后,局部压力增高,使炎症扩散。
3、手术治疗
(1)激光打孔:确定脓肿位置后,在脓肿波动最明显的部位打孔并吸出脓液,然后将抗生素推入脓腔,此方法创伤小,病人容易接受,同时也免受换药之痛苦。
(2)脓肿切开引流: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但需注意几点:
①麻醉:表浅脓肿多采用局麻,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以静脉麻醉为宜。
方法:以长针头注射器从乳房基底边缘的上,下方及外侧分别向乳房后刺入;以0.5%普鲁卡因作扇形浸润;然后围绕乳房基底边缘再行皮下浸润,总量约100ml,穿刺时针头应与胸壁平行,以免刺破胸膜,如切口部位麻醉不完全,可在切口沿线行皮内及皮下浸润,若脓肿范围较小,亦可于炎症周围的正常组织内行菱形浸润麻醉及切口沿线的皮内和皮下浸润。
②脓腔穿刺:切开前先行脓腔穿刺,尤其深部脓肿更为重要,穿刺点选在水肿最明显,压痛最甚处,抽取少量脓液,进行涂片或细菌培养,抽出脓后,暂不拔针头,以针头作引导,行脓肿切开。
③切开脓肿:
A.切口大小选择:应根据不同部位的脓肿,采取不同方向的切口,但切口长度应基本与脓腔基底大小一致,如皮肤切口小,影响引流;而皮肤切口过大,会引起延迟愈合。
B.切口方向:根据脓肿部位选择不同的切口方向,位于乳房腺叶间的脓肿,切口应循乳管方向行放射状切开,且不要切入乳晕内,腺叶间脓肿多有间隔,为数个脓肿所组成,故在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用血管钳插入脓腔撑开,再用食指探查脓肿,并将脓腔间隔分开,使之成为一个脓腔,以便引流,同时也了解了脓肿的范围及大小,必要时可行对口引流。
位于乳晕下的脓肿,为防止乳晕下皮脂腺损伤,应沿乳晕边缘作弧状切口,切开皮下,用血管钳插入脓腔撑开,且勿过深,以免切断输乳管,造成乳瘘。
位于乳房后的脓肿或乳房周边脓肿,可在乳房周边(即乳房基底的胸乳皱处)作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以免损伤乳腺管造成乳漏,又利于引流。
④引流脓液: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结扎出血点,深层组织,可用中弯钳沿针头钝性分离入脓腔,见脓即可将针头拔出,然后用手指插入脓腔,探知脓腔大小及打开脓腔各间隔,以便引流。
一些脓腔较大的脓肿,有时切开后仍然引流不畅,探查脓腔时,可于脓腔最低位加作切口,钝性分离乳腺组织,使两切口创腔相交通,即对口引流,行对口切开应注意深部的切口应与皮肤切口大小近似,防止皮肤切口大,深部切口小,难以充分引流。
⑤放置脓腔引流物:切开后用干纱布或吸引器将脓腔内的脓液清除,亦可用盐水冲洗干净,然后再用干纱布由脓腔底至切口处折叠放入脓腔,宜稍紧,干纱布引流,有利于止血及吸尽脓液,扩大创道,较凡士林纱布或盐水纱布优越。
⑥换药:切开引流后2~3天行第1次换药,换药时可先用盐水将纱布引流条浸湿,然后再轻柔地徐徐拔出,用盐水棉球或盐水纱布将分泌物揩干后,用盐水纱布引流,一则便于引流,二则便于肉芽新生,有利于吸附脓苔及坏死组织,对创面刺激小,较凡士林纱布为佳,此次放置引流条要稍松,太紧会影响引流效果及肉芽生长,引流条应放置脓腔底,防止造成残余脓肿,同时应记录引流条的放置数目,取出时要仔细检查,避免遗留而影响创面的愈合。
⑦乳管损伤的补救:术中一旦误将输乳管切断(哺乳期可见创面有乳汁流出),可行缝合结扎,以防乳瘘发生。
4、脓腔冲洗:穿刺脓腔,抽尽脓液,然后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或抗生素稀释盐水-抽出弃之-再注入盐水,如此反复操作,使脓液及坏死组织被冲洗抽出,促进脓腔肉芽的生长,减少毒素吸收及促进脓腔的早日愈合,而且病人痛苦小,乳腺组织损伤少,亦不影响乳汁的分泌功能,也避免因切开排脓而形成瘢痕,甚至乳房变形,在脓腔冲洗同时,可伴用中药内服。
(1)适应证:①炎症局限,脓肿形成,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者。
②炎症已转为慢性经过者。
③单发性脓肿,没有脓腔间隔者。
④对麻药过敏或不能进行全麻的病人。
(2)工具:20ml注射器一具,6号针头2个,16号采血针头1个,1%或0.5%普鲁卡因注射液,以及0.9%灭菌盐水等。
(3)操作:在脓腔中心行常规消毒,用0.5%普鲁卡因作局麻,然后在脓腔壁较厚的部位穿刺(在脓腔壁太薄处穿刺,针眼不易愈合)。
穿刺后,一般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但如脓腔周围炎症浸润明显者,可用青霉素80万~120万U用生理盐水10~20ml稀释,再加入1%普鲁卡因(奴夫卡因)液1~2ml,注入冲洗后的脓腔内(用青霉素须作皮试),每天冲洗后,注入青霉素1次,全身可以不再用抗生素。
乳腺炎切开引流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放射状切口乳腺炎切开引流需要多做放射状切口,同时可以根据脓肿的位置做略带弧度的切口。如果乳头周围或乳房上方有脓肿,可以在乳晕的边缘或同心圆防伪做弧形切口;如果乳腺深部脓肿,位于下方时,可以沿乳房皱襞下的胸乳部做切口。
注意:切口不可以过大,否则会引起乳瘘;切口不可以过小,否则会导致引流不充分,导致难以治愈。
脓腔穿刺要对乳腺炎患者进行切开引流,首先要做脓腔穿刺,明确深度,然后再在脓腔的顶部切开引流,适当情况下可以考虑分离皮下组织并炎针刺方向插入血管钳直达脓腔而将脓液排出。
排出坏死组织切开引流后,可以将手指伸入切口分离脓腔间隔,使小间隔完全贯通,排出分离的坏死组织。假如手指探查到了脓腔的底部,则应该在重力引流的最佳位置做切口引流,同时要放置方式林纱布或橡皮管将其固定在皮肤上。
注意:周围的凡士林纱布填塞要松,纱布要覆盖包扎。
清洗脓腔在进行排脓后,要用等渗的盐水冲洗脓腔,同时用凡士林纱布或橡皮片引流。
乳房后脓肿引流如果乳房后脓肿位于乳房和胸大肌膜间,手术时应该讲乳房推向上方,然后沿着乳房与胸壁的交界处褶皱,再根据脓肿底部的位置做下缘的弧形切口。
然后用血管钳进行钝性分离,排脓后再伸入手指,分离脓腔纤维间隔,清楚大部分的坏死组织,同样用等渗盐水冲洗脓腔,防止引流的凡士林纱布或橡皮管,并将其固定包扎。
细菌培养将脓液排出后,取少量脓液做细菌培养,如果是慢性乳房脓肿反复发作应该切取脓腔壁做病理检查,观察是否有癌变的可能。
急性乳腺炎治疗哪些方法效果好
治疗乳腺炎效果好的方法一、排脓
急性乳腺炎到了脓肿形成阶段,就需要及时切开引流。切口的大小和位置以保证出脓通畅为原则。因为乳房脓肿常为多房性,需用手指分开多个脓腔的结缔组织间隔,引流才能通畅。乳房深部的脓肿,以高热、寒战为主症,局部红肿不明显,更无波动感,可先做穿刺抽脓试验,证实有脓后再行切开。乳房脓肿最好不要等待自行破溃,因为脓腔常为多发或此起彼伏,自溃的破口不能彻底引流。一般来说化脓性乳腺炎只要脓液出净,发热自退,以后就进入伤口愈合期,隔日换药,伤口多在一月内愈合。
治疗乳腺炎效果好的方法二、中药治疗
清热解毒剂,早期乳腺炎的治疗,初起阶段主要表现为乳汁瘀积,热毒内盛,其治疗原则为解毒清热、通乳消肿。
内服药:可服瓜蒌牛蒡汤(熟牛蒡、生山栀、金银花、连翘各9g,全括楼(打碎)、蒲公英各12g,橘皮、橘叶各4.5g,柴胡6g,黄苓9g。水煎服,每日一剂)。肿胀痛者加乳香、没药、赤芍。
治疗乳腺炎效果好的方法三、中医治疗
急性乳腺炎治疗要尽早。早期乳腺炎以淤奶炎症为主,尚未成脓,可用超短波理疗,配合中医治疗效果更好。采用清热解毒、疏肝通乳的中药配合手法排乳多在一周内消散,常用瓜蒌、公英、漏芦、山甲、贝母、鹿角霜等,低热用柴胡,高热加生石膏,便秘加牛蒡子,奶多加生麦芽以减少乳汁分泌。因产后体虚,禁忌苦寒过重,不宜用地丁、连翘、大黄之属。服药期间可以继续哺乳或单用健侧喂奶。如果高热可以配合输液,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即可。注意不宜过早使用大量抗生素,过量或过久的使用抗生素与中药苦寒过重的结果一样,就是肿块难消,容易转成慢性。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建议不要哺乳。
乳腺炎引流换药过程 清洗脓腔
在进行排脓后,要用等渗的盐水冲洗脓腔,同时用凡士林纱布或橡皮片引流。
阿米巴肝脓肿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阿米巴肝脓肿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同时可行反复多次穿刺抽脓多数病人可取得良好疗效。
1.抗阿米巴药物治疗
(1)甲硝唑 成人每日3次口服,每次0.4~0.8g,5~10日为一疗程。
(2)吐根碱 成人每日1mg/kg,每日分2次肌肉注射,连用6日。如未愈,30天后再用第二疗程。因吐根碱毒性太大,且在体内排泄缓慢,多先用甲硝唑等毒性较小的药物,无效病例才考虑使用吐根碱。
(3)磷酸氯化喹啉 对肝脓肿有特殊疗效,副作用比吐根碱小,对一般体弱者尤为适用。成人开始2日每日0.5g,以后每日0.25g,连用14~20日。儿童开始2日每日20~30mg/kg,分2~3次口服,以后按每日10mg/kg,分1~2次口服,连用14~20日。
2.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引流,既可作为诊断手段,又可作为治疗手段,它可以确定脓肿的存在,确定有无细菌混合感染,并根据脓液的性质,鉴别是否为阿米巴肝脓肿,并可排除脓液的异物刺激作用,促进退热及改善全身状况,预防脓肿向附近器官或空腔穿破或扩展。对于脓腔较大、经抗阿米巴治疗脓腔无明显缩小、全身症状明显或怀疑合并细菌感染者均应行脓腔穿刺引流术。穿刺最好于抗阿米巴药物治疗2~4天后进行。穿刺部位多选右前腋线第8或第9肋间,或右中腑线上第九或十肋间或肝区隆起、压痛最明显处,最好在超声波探查定位下进行。穿刺次数视病情需要而寂静,每次穿刺应尽量将脓液抽净,脓液量在200ml以上者常需在3~5天后重复抽吸。脓腔大者经抽吸可加速康复。近年出现的介入性治疗,经导针引导作持续闭合引流,可免去反复穿刺、继发性感染之缺点,有条件者采用。
二、手术治疗
1.腹腔镜引流适用于位置较表浅的脓肿:①巨大肝脓肿。②肝左叶脓肿,肝右叶前下方脓肿。③药物及穿刺引流效果不佳者。
2.肝脓肿切开引流适应证如下:①反复抽吸未能抽出脓液,但有脓肿存在的征候,且全身症状明显;②穿刺容易损伤附近器官者;③多发性脓肿;④脓肿有出血;⑤脓肿穿破附近器官者。
3、肝部分切除术适应证为:①肝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死腔形成;②创口长期不愈及窦道形成;③脓肿穿破肝内胆管,单手术引流可遗留经久不愈的胆瘘;④脓肿支气管瘘;⑤左肝巨大慢性脓肿,肝周围组织萎缩者。
慢性乳腺炎的治疗
慢性乳腺炎西医治疗
外科慢性乳腺炎的治疗:
呈放射状切开引流,以免伤及乳络、乳晕、乳头;乳房脓肿小而浅者,可用针管穿刺抽脓,外敷乳腺治愈膏(贴)或金黄散;亦可用火针引流,用一根较粗的金属针(4毫米)或三棱针,用火焰烧红,快速刺入脓肿处。然后迅速拔出。
慢性乳腺炎中医治疗
慢性乳腺炎的治疗分期:
一、早期
慢性乳腺炎的治疗初起阶段主要表现为乳汁淤积,热毒内盛,其治疗原则为解毒清热、通乳消肿,内服药:汤药慢性乳腺炎的治疗:慢性乳腺炎的治疗可用瓜蒌牛蒡汤加减: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陈皮、栀子、金银花、柴胡、连翘、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气郁加橘叶、川子;发热明显加生石膏,重用黄芩,肿胀痛者加乳香、没药、赤勺。
成药对慢性乳腺炎的治疗:我科研制的散结丹1号投入慢性乳腺炎的治疗临床以来,慢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明显,服用方法:每次100粒,每日三次。外用药:金黄膏、玉露膏外敷或芒硝溶液散敷,或者选用乳腺治愈膏(郑州市第二中医院制)外贴,简单方便、有效,初起阶段注意保持乳汁排出通畅。
二、化脓期
成脓期慢性乳腺炎的治疗有两个原则:首先是回乳:其次是充分排脓。慢性乳腺炎的治疗:清热解毒,排毒透脓,方选散结丹1号或透脓散加减:当归、生黄、穿山甲、川、皂角刺、野菊花、蒲公英、地丁、黄芩、金银花、桔梗、生甘草、焦山楂、焦麦芽。
溃后期慢性乳腺炎的治疗:此期慢性乳腺炎的治疗以排脓提毒为法,汤药选用四妙汤加减:炙黄芩、当归、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炙甘草。局部切排脓后用八二丹或九一丹提脓排毒,并用药线引流,若脓出已净,可改用生肌散收口,并用红油膏纱布外敷,后期慢性乳腺炎的治疗很关键。
1、鲜仙人掌适量去皮刺后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3日为1疗程。
2、鲜蒲公英、鲜菊花叶捣烂成汁后外敷患处,每日1次,3日为1疗程。
3、鲜葱150g煎汤后,先熏后洗患侧乳房,每日3~5次,2日为1疗程。
4、芒硝以1:5的比例溶于开水中,用厚纱布蘸药液热敷于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3次,3日为1疗程。
5、六神丸研细末,以适量凡士林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更换1次,3日为1疗程
6、五倍子研细末,食用醋调后敷于患处,每2日更换1次,10日为1疗程。
急性脓胸的治疗
急性脓胸的治疗原则包括全身治疗、抗感染和脓液引流三个主要方面。
(一)全身治疗
鼓励患者进食饮水注意补充电解质,多进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病情危重体质虚弱的患者应给予静脉补液,必要时输入静脉营养、血浆、白蛋白或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以纠正贫血并增强抵抗力,促进早日恢复。
(二)抗感染
尽早胸腔穿刺抽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有效的抗生素,以便尽快控制病情。
(三)脓液引流
1.胸腔穿刺 部分急性脓胸的早期,脓液稀薄,经胸腔穿刺很容易抽出脓液。只要选好穿刺部位,均能穿刺成功。穿刺医生亲自胸透,了解脓胸的范围并在透视下确定胸穿部位,如果是局限性脓胸,应先取脓腔直径最大的部位进行穿刺。如果是全脓胸多选在腑后线第7肋间。穿刺时应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一般采取半坐位或坐在小桌前,双臂趴在桌上,以避免患者过于疲劳,并利于穿刺操作。采用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针要选择18~22号的粗大针头,长度要5cm以上,否则难于刺穿胸壁。穿刺要沿肋骨上缘进针,以避免损伤肋间神经血管,针尖一般指向患者的后上方,使针洒进入胸腔后贴近于胸壁,这样不易损伤肺组织。在针尖进入胸腔大量抽液之前,可将针再推入约0.5~1cm,并使针尖的斜面朝向胸壁,这样可以避免穿刺过程中针尖脱出胸腔,也可避免肺组织膨胀后阻塞针尖,便于将液体抽净。每次胸腔穿刺时均应尽可能将脓液抽净,并在抽净脓液之后,经穿刺针向胸腔内注入适量敏感抗生素。部分脓胸经反复胸腔穿刺及全身治疗可以治愈。由于致病菌不同,脓液粘稠,不易经穿刺针抽出时,可以在穿刺时经穿刺针进胸腔冲洗,在抽出部分脓液后,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及溶纤维素药物,如胰蛋白酶等,反复冲洗,直到抽出液变清亮为止。注意每次注入的冲洗液量,不要超过抽出的液体的总量,以免造成胸腔内压力增高,使脓淮扩散到其他部位,引起感染播散。胸腔穿刺法不易彻底治愈脓胸的原因是: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脓腔越来越小,穿刺定位越来越困难,有时会残留部分脓腔不能彻底消灭。
2.胸腔闭式引流 急性脓胸发病快,积液多且粘稠,病情危重,有中毒症状的,胸腔穿刺后积液又迅速生成时需行胸腔闭式引流;合并有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胸膜瘘的脓气胸,也需行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可用套管穿刺置管法在局麻下切开皮肤约0.5cm,将套管经肋间刺入胸腔,退出金属旬芯,经外套管送入引流管,再退出外套管,皮肤固定并连接引流瓶。此法操作简便,但放入的引流管受外套管的限制,一般都比较细,引流不通畅,不能满足治疗脓胸的需要,另外在退出外套管的时候,会造成引流管周围污染而引起感染,使引流管周围的密封性减退甚至消失,因而使肺的复张受到一定影响。
肋间切开插管引流法局麻后切开皮肤约2cm,用止血钳纯性分离各层肌肉,直达胸腔,再用弯止血钳夹住引流管前端,直接插入胸腔。此法可以插入较粗的引流管,但是操作较复杂,需有一定的解剖知识和经验。
近年来,各种型号的胸腔闭式引流专用引流管得到广泛应用,此法是在局麻下切开皮肤约1cm,然后反专用引流管直接插入胸腔,达到一定深度后退出针芯,固定并连接引流瓶即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此法方便快捷,引流管周围无污染,引流管的粗细可以根据需要随意选择,优点突出,因此应用广泛,效果满意。
3.介入性治疗 包裹性脓胸好发在疹柱旁沟,由于部位的原因不便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如果在后背部放置引流管,患者无法平卧严重影响休息,患者难以接受。作者年年来借用血管穿刺置管方法,行脓腔置管引流冲洗,获得满意疗效。
用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麻后,用静脉穿刺针刺入脓腔,抽出脓液,证实针尖确在脓腔内后,放入金属导丝退出静脉穿刺针,沿金属导丝放入心血管造影用的猪尾形导管,经导管抽脓并反复冲洗,还可以注入抗生素及溶纤维素药物。此方法的优点是:①导管细且柔软,患者痛苦小,不影响平卧;②导管前端为猪尾状,不会损伤组织,因此可以放心大胆地推进,而将脓腔内的纤维素分隔打开,使其成为一个脓腔便于引流:③导管不透X线,便于在透视下观察脓腔的大小和④开头脓腔在治愈过程中逐渐缩小,导管可逐渐退出,但只要仍能抽出脓液就证实导管仍在脓腔之中,克服了反复胸腔穿刺到最后不易找到脓腔的;困难;⑤导管细,脓胸治愈后拔管时无需换药。此法优点多,疗效确切,今后可望广泛应用。
乳腺炎引流换药过程 细菌培养
将脓液排出后,取少量脓液做细菌培养,如果是慢性乳房脓肿反复发作应该切取脓腔壁做病理检查,观察是否有癌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