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健脾胃的中成药有什么

小儿健脾胃的中成药有什么

【药品名称】:

小儿健脾开胃合剂

【药物成分】:

黄芪、白术、山药、山揸、莲子、枸杞子、陈皮、珍珠层粉、甘草等。

【功效与作用】:

益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小儿厌食症,消化不良,并促进儿童对钙的吸收。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次。(*详见说明书*)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品。

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3.感冒时不宜服用。

4.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小儿健脾胃的食物

中医方面认为,脾胃的主要作用就是生化气血,是身体强健的根本所在。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从方方面面来保健孩子的脾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孩子多吃一些具有健脾胃功效的食物,常见到 就有水稻、玉米等等。具体的小儿健脾胃的食物推荐如下:

1、玉米具有很好的健脾补中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起到除湿利尿的效果。

2、小麦能够很好的保健肾脏以及心脏,同时还能够起到止渴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心情烦躁以及食欲不振的情况,吃一些小麦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3、粟米具有保健肾脏的作用,同时能够起到补中益气的效果。如果是由于出现脾肾不足所导致的食欲不振的情况或者是烦躁、体弱等等毛病,那么吃一些粟米能够很好的调养。

4、番茄具有健脾开胃以及利尿等等作用,对于治疗食欲不振以及口渴等等情况有着很好的效果。

5、香菇能够很好的益气、调养脾胃的作用,对于治疗由于脾胃虚弱出现的食欲不振效果不错。

6、扁豆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在夏天的时候服用还有着很好的消暑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够治疗中暑以及水肿的情况。

7、木瓜,很多人认为木瓜仅仅只有丰胸的作用,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木瓜能够很好的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对于治疗胃痛和消化不良的情况效果很好。

8、无花果,这种食物具有很好的健脾以及增加胃口、帮助肠道蠕动等等效果,对于治疗便秘以及食欲不振等等有着很不错的效果。

9、党参,味道很好并且中药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以及调理脾胃的作用。

10、白术,这是一种常见到保健脾胃的中药,特别是那些脾胃虚弱所导致的各种疾病治疗的效果非常的好。

11、茯苓,茯苓具有利尿、保健脾胃以及安神的功效。

12、淮山,这种食物对于那些脾胃比较虚弱、食欲不振,或者是小儿消化不良的情况有着很好的效果。

13、薏苡仁,是一种很好的清补食材,对于匡扶体内的正气效果很好。

14、百变否,特别适合那些大病初愈之后身体虚弱的患者服用。

15、红枣,性温和,能够起到很好的补脾胃、补血以及安神的作用,对于治疗那些由于脾胃虚弱所出现的血虚的情况效果很好。

16、高粱,能够起到很好的健脾益中的作用,特别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情况有着很好的效果。

17、糯米,具有暖胃、保健的效果,对于那些胃寒同以及拉肚子的情况效果很好,但是应该注意不能够多吃。

18、甘薯,这也是我们日常常说的红薯,具有很好的保健脾胃以及通便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身体消瘦的患者应该多吃一些。

19、豆浆,豆浆能够很好的起到润燥补虚的作用,小儿健脾胃的食物有哪些,豆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20、莲子,莲子的味道比较苦涩,但是性平,对于保健脾胃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对于自理食欲不振效果也很好。

小儿健脾胃的食物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应该注意科学调整孩子的膳食平衡,让孩子养成不偏食、挑食的坏毛病,也可以多给吃一些具有保健脾胃的食物或者是食谱。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并且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育锻炼。

宝宝消化不良不宜吃酵母片

人们之所以认为它能帮助消化,大概是来自“酵母发面”一说,其实发面用的是活酵母菌,而酵母片中的酵母菌都是死的,无发酵作用。即使有微弱的发酵作用,也只能使人胃中的淀粉产生气体和酸类,引起嗳气,吃多了反而会引起腹泻。

临床上,饮食不当或生病都容易引起儿童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肠胃疾病,治疗上应区别情况对症用药:如因胃肠功能或器质性疾病引起,应请医生进行综合性治疗;如因摄入蛋白质过多引起消化不良,应服用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胰酶片等,以帮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如因过多食用淀粉类食物引起消化不良,应服用淀粉酶等促使淀粉尽快分解;如因小儿贫血或肠内菌群失调引起肠胀气、腹泻等,可选服恢复肠道菌群的药物如妈咪爱、回春生、金双歧、乳酶生等。此外,中药的小儿肠胃康、焦三仙(神曲、麦芽、山楂)以及鸡内金等,对治疗儿童消化不良均有良好效果。

中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症状表现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中医也称积滞。小儿积滞是指内伤饮食,停聚不化,气滞不行所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由于导致发病的原因和病变特点不同,常分为以下两型:

1、乳食内积:其特点是病儿面黄肌瘦,烦躁爱哭,夜卧不安,食欲不振,或呕吐酸馊乳食,腹胀发硬,小便短黄,大便酸臭或溏薄,可伴有低热。对此,宜选用具有消食化滞,和胃止呕作用的中成药。发病初期用“清胃保安丸”,用法,每次3克(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对于病久的孩子可选用“一捻金”消积化滞,镇惊安神。用法是,每次0.6克,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1周内小儿酌情减量。

2、脾胃虚寒:其特点是病儿面色痿黄,困倦无力,睡眠不安,不思饮食,食后饱胀,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薄酸臭。对此应选用具有健脾助运,消补兼施的中成药,如“小儿健脾丸”,每次3克(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的小儿酌情减量;一般可选用“肥儿散”每次一包,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的孩子,每次服半包,日服2次。

健脾胃中药方

山药薏米芡实粥的功效:

一:健脾益胃;山药薏米芡实粥补气血、健脾胃的功效是公认的,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把脾胃调养好是健康的根本!

二:补肾益精;肾为后天之本,精、气、神乃人之三宝,山药滋精固肾从容有力,芡实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山药芡实搭配是补益肾精的绝佳首选。

三:祛湿利水,健脾补肺;薏米主要功效在于健脾去湿,健脾可以补肺,祛湿可以化痰。所以薏米,亦可用于治疗肺热肺痈肺痿之症。和山药同用,更是相得益彰,互补缺失。“山药、薏米皆清补脾肺之药,然单用山药,久则失于粘腻,单用薏米,久则失于淡渗,惟等分并用乃久服无弊,身体有湿气,如积液、水肿,湿疹、脓疡等等与体内浊水有关的问题,薏米都是您最好的帮手。

四:益寿延龄;山药被称为“神仙之食”,《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补益药,薏米被称为“益寿的仙丹”,芡实则在医书中记载“久食延龄益寿……”

血虚到底吃什么中药

气虚常用的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

用于血虚体质的中成药有:归芍地黄丸、阿胶补血膏;

血虚吃什么中成药,这样调养气色好

气血双补的中成药有:十全大补丸、八珍丸等。此外被誉为妇科圣药的乌鸡白凤丸也可作为男性气血双补的良药。

补中益气丸

【药方组成】:黄芪(炙)、党参、白术(炒)、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甘草(蜜炙)。

【方解】:本方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之证而设。方中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合黄芪以益气补中;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和营,用少量升麻、柴胡,助主药以升提下陷之阳气。诸药合用,则脾胃强健,中气充足,劳倦得之,寒热自除,气陷自举。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浓缩养荣丸

【药方组成】党参、白术(炒)、甘草(蜜炙)、茯苓、当归、白芍、黄芪(蜜炙)、熟

地黄、肉桂、陈皮、远志、五味子、生姜、大枣(去核)。

【方解】:该方由14味药组成。该方用于劳积虚损,心脾不足,气血两亏,症见形瘦神疲,食少便溏,呼吸少气,行动喘息,心虚惊悸,咽干唇燥及病后虚弱。方以党参补脾益气,熟地大补阴血为君药。黄芪、白术、大枣、茯苓助人参补脾益气且祛湿;当归、白芍助熟地补血养心肝;共为臣药。肉桂补火助阳,温暖脾肾;陈皮理气行滞,使补而不滞;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止渴;远志宁心安神;共为佐药。甘草益气调药为使。全方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必除体内湿气 祛湿中成药有哪些

中医认为,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湿症还常常与其它因素结合而出现、寒湿、暑湿、风湿等症状。

祛湿的中成药有:

1。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2。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3。 健脾丸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 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4。参苓白术丸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哪些中成药有祛湿作用的?相信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以上介绍的几种中成药药性都是比较温和的,因为正确服用可以起到比较好的祛湿效果,同时不会有太大的副作用。

中医推荐补血中成药

贫血属于中医学“内伤血虚”、“虚劳亡血”、“虚黄”的范畴,其辨证如下:

(一)心脾两虚、气血双亏 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语声低微、心悸气短、四肢无力、饮食无味、大便溏薄、面色苍白、下肢水肿、口唇指甲淡白,可有鼻衄、齿龈或皮肤出血,妇女可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治则健脾益气、补血养心。适用的非处方中成药有:

1.人参归脾丸或十全大补丸。

2.胎盘片或紫河车胶囊,有大补气血之功能,用于治疗虚损劳伤、营血不足、精气亏损。临床见:咳血气喘、骨蒸潮热、盗汗、阳痿遗精、不孕、习惯性流产、乳汁分泌不足等。本品促进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过敏作用,并适用于各种贫血症。

3.健脾生血颗粒,能健脾和胃、养血安神。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及心脾两虚型缺铁性贫血。

本类可选用的中成药还有健脾补血片、益中生血片。

(二)肝肾阴虚、精血亏损 常见于严重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症状有头晕目眩、面赤耳鸣、腰酸腿软、遗精盗汗、午后低热、颧红潮热、手足心热、口干、烦急。治宜滋阴补血、养肝益肾。适用的非处方中成药有:

1.河车大造丸,本药滋补肝肾,对因肝肾不足、精血亏损所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梦遗滑精、咳嗽无力、年老体弱,凡阴血不足者(如肺结核、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服之效佳。

2.大补阴丸

3.归芍地黄丸,能滋补肝肾,益阴养血。对阴虚血少、头晕目眩、两胁作痛、午后低热、骨蒸盗汗、血虚头痛、咽干耳鸣、腰腿酸痛以及因肝肾阴虚所致妇女月经不调者适用。

(三)脾肾阳虚、血亏气弱 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症状有:面色苍白,口唇、指甲缺乏血色,头晕眼花,心悸耳鸣,神疲体倦,畏冷,腰酸腿软,下肢水肿,少气懒言,食少纳差,易汗便溏。治则健脾益肾、补益气血。适用的非处方中成药有:

1.生血丸,有补肾健脾、填精补髓的功能。治疗失血血亏,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2.阿胶补血膏口服液(颗粒剂),对头晕眼花,失眠健忘,指甲变形,毛发枯黄,皮肤干燥,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服之效佳。

属于本类的中成药还有人参养荣丸、人参鹿茸丸、肾气丸。

小儿积食消化不良怎么办

乳食内积:

其特点是病儿面黄肌瘦,烦躁爱哭,夜卧不安,食欲不振,或呕吐酸馊乳食,腹胀发硬,小便短黄,大便酸臭或溏薄,可伴有低热。对此,宜选用具有消食化滞,和胃止呕作用的中成药。

发病初期用“清胃保安丸”,用法,每次3克(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对于病久的孩子可选用“一捻金”消积化滞,镇惊安神。用法是,每次0。6克,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1周内小儿酌情减量。

脾胃虚寒:

其特点是病儿面色痿黄,困倦无力,睡眠不安,不思饮食,食后饱胀,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薄酸臭。对此应选用具有健脾助运,消补兼施的中成药,如“小儿健脾丸”,每次3克(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周岁以内的小儿酌情减量;一般可选用“肥儿散”每次一包,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的孩子,每次服半包,日服2次。

中医是如何对症小儿厌食症的

1、脾失健运型

主要症状为面色萎黄、不思饮食,甚至拒食。若强行进食后则会恶心、呕吐、腹胀。患者舌质淡,舌苔白不厚或薄腻。中成药可选用曲麦枳术丸、香砂枳术丸。汤药可选用经验方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陈皮9克,枳实6克,神曲9克,麦芽9克,鸡内金6克。水煎服,每日两次。

2、胃阴不足型

主要症状为口干多饮、不思饮食、大便干结,有的小儿皮肤干燥。舌苔多为花剥苔或无舌苔。中成药可选用大补阴丸。汤药可选用经验方9克,麦冬9克,生地9克,沙参9克,石斛9克,玉竹9克,乌梅9克,山药9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两次。

3、脾胃气虚型

主要症状为面色白、无光泽,形体瘦弱,除厌食外,若进食稍多,则大便不通或大便溏泻。患者舌质淡,舌苔薄白。中成药可选用启脾丸、小儿健脾丸。汤药可选用经验方9克,茯苓9克,白术9克,山药9克,扁豆9克,砂仁3克,桔梗3克,陈皮6克。水煎服,每日两次。

宝宝脾胃虚弱的调理方法

宝宝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预防脾胃虚弱家长一定要喂养得当,不过食肉类食品,避免伤食;不要滥用一些清热泻火类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清热泻火口服液等,以免苦寒伤胃;不过食零食等。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以免破坏肠道酸碱平衡。可以多吃山药、芋头、南瓜、薏米,少吃油腻生冷之品。家庭用药可用参苓白术散、婴儿健脾散等中成药。

偏内热的患儿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食物,不过量喝流质蛋白饮食如牛奶,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家庭用药可选小儿化积口服液以达到清热消食的作用,或间断服用肥儿丸,该药有清热、消食、通便的作用。家长要切记,切不可因宝宝大便干,而过食寒凉类药物。

调宝宝脾胃不和3个秘方

1、草决明炒扁豆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草决明、炒扁豆、煨肉豆蔻、炒麦芽、炒莲肉、鸡内金、党参、生黄芪、茯苓、神曲、使君子、山楂、黄精各5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取药末2-3克,加入去蛋清的鸡蛋中,以面包裹之煨熟,1-3岁食蛋每天1个,4-7岁每天2个。20天为1个疗程。

2、党参茯苓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党参、茯苓、炒扁豆、淮山药、薏苡仁、莲子肉(去心)、芡实各3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成粉末,过筛。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分成7-15份。每天1份,加大米同煮成粥,调人少许食盐,当饭吃,或加面粉煮成糊状,配食糖适量代早餐用均可。

3、鸡内金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鸡内金、神曲、槟榔、炒谷芽、炒麦芽、山植、炒莲肉各100克,使君子6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过120目筛后装人瓶内备用。用时,每日服6-8克,分3-4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

气血亏吃什么药好

气虚常用的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

用于血虚体质的中成药有:归芍地黄丸、阿胶补血膏;

气血双补的中成药有:十全大补丸、八珍丸等。此外被誉为妇科圣药的乌鸡白凤丸也可作为男性气血双补的良药。

补中益气丸

【药方组成】:黄芪(炙)、党参、白术(炒)、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甘草(蜜炙)。

【方解】:本方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之证而设。方中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合黄芪以益气补中;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和营,用少量升麻、柴胡,助主药以升提下陷之阳气。诸药合用,则脾胃强健,中气充足,劳倦得之,寒热自除,气陷自举。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浓缩养荣丸

【药方组成】党参、白术(炒)、甘草(蜜炙)、茯苓、当归、白芍、黄芪(蜜炙)、熟

地黄、肉桂、陈皮、远志、五味子、生姜、大枣(去核)。

【方解】:该方由14味药组成。该方用于劳积虚损,心脾不足,气血两亏,症见形瘦神疲,食少便溏,呼吸少气,行动喘息,心虚惊悸,咽干唇燥及病后虚弱。方以党参补脾益气,熟地大补阴血为君药。黄芪、白术、大枣、茯苓助人参补脾益气且祛湿;当归、白芍助熟地补血养心肝;共为臣药。肉桂补火助阳,温暖脾肾;陈皮理气行滞,使补而不滞;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止渴;远志宁心安神;共为佐药。甘草益气调药为使。全方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气血两亏吃什么中成药比较好呢?看着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什么药对自己的身体有好处了吧。为什么这么多的人都选择中成药呢?这是因为相对于西药,中成药的副作用比较少,让人产生的依赖性比较低,相对于中药汤剂,它更方便服用,不过药物怎么吃最好经过医生的建议,这样调理身体会更好。

腹胀吃什么药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消食导滞类中成药

1.保和丸:本品由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陈皮、制半夏、茯苓、连翘等组成。具有消食化积的功能。主治饮食积滞,腹部胀满,嗳气吐酸,胃中嘈杂不舒,不思饮食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沉香化滞丸:本品由神曲、麦芽、沉香、木香、香附、砂仁、陈皮、藿香、莪术等组成。具有消食开胃、行气消胀、和胃止呕的功能。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每次服6~9克,日服2次。

3.开胸顺气丸:本品由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木香、青皮、乌药、枳实、厚朴、大黄、槟榔、甘草等组成。具有消食、行气、泻下的功能。主治饮食积滞,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不通等。每次服6克,日服1~2次。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燥湿健脾类中成药

1.香砂养胃丸:本品由苍术、厚朴、陈皮、香附、砂仁、甘草等组成。具有燥湿健脾、行气消胀的功能。适用于湿邪阻滞脾胃,腹胀,食少,便溏,身重,乏力以及舌苔厚腻等。每次服6克,日服2次。

2.香砂枳术丸:由香附、砂仁、枳实、白术等组成。具有燥湿健脾、行气和胃的功能。适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闷,食少,呕吐,便溏,身重,乏力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行气和胃类中成药

1.木香顺气丸:本品由木香、香附、砂仁、青皮、苍术、厚朴、陈皮、枳壳、槟榔、生姜、甘草等组成。具有行气和胃、疏肝燥湿的功能。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闷疼痛,呕吐酸水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越鞠丸:本品由香附、苍术、神曲、川芎、栀子等组成。具有疏肝行气以及燥湿、消食、活血、清热等功能。主要用于肝胃气滞,兼有湿滞、食积,脘腹胀闷,两肋及胃脘胀痛或刺痛,精神抑郁,饮食无味,呕吐酸水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补气健脾类中成药

1.香砂六君丸:本品由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具有补气健脾、行气消胀的功能。适用于脘腹胀闷,呕恶便溏,气短乏力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人参健脾丸:本品有人参、白术、陈皮、枳壳、神曲、麦芽、山楂等组成。具有补气健脾、消食开胃的功能。适用于脾胃虚弱,倦怠无力,消化不良,脘腹饱胀,不思饮食,大便稀溏等。每次服9克,日服2次。

如何调理婴儿脾胃

1: 预防脾胃虚弱家长一定要喂养得当,不过食肉类食品,避免伤食;不要滥用一些清热泻火类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清热泻火口服液等,以免苦寒伤胃;不过食零食等。

2: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以免破坏肠道酸碱平衡。可以多吃山药、芋头、南瓜、薏米,少吃油腻生冷之品。家庭用药可用参苓白术散、婴儿健脾散等中成药。

3: 偏内热的患儿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食物,不过量喝流质蛋白饮食如牛奶,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家庭用药可选小儿化积口服液以达到清热消食的作用,或间断服用肥儿丸,该药有清热、消食、通便的作用。家长要切记,切不可因宝宝大便干,而过食寒凉类药物。

宝宝消化不良可以继续吃鱼肝油吗

幼儿特殊的生理基础会与宝宝的营养要求高,生长快产生矛看,如果我们护理时宝宝出现过饱或过饥的话就会影响到宝宝的脾胃功能,消化功能出现紊乱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这个问题很让我们头疼

治疗消化不良可以服用一些增加胃动力和消化酶类的药物,如果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的话不能服用成人的药物,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或者是小儿专用药进行治疗,比如小儿喜食糖浆,小儿止泻安颗粒,小儿健脾止泻丸等

有的人认为宝宝出现消化不良后就不能吃鱼肝油了,要等到宝宝的胃肠功能恢复之后再吃,其实鱼肝油或者是乳钙吃了之后是不会影响到宝宝的消化系统的,是可以吃的。但是鱼肝油是不能长期服用的,可以让宝宝多晒太阳来补钙。

相关推荐

宝宝脾虚弱的表现及调理方法

小宝宝肠发育还不健全,常虚弱问题,主要表现在面色发黄、头发稀疏、容易腹泻,那么,宝宝肠虚弱该怎么调理? 宝宝脾虚弱的表现 儿童脾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品、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是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后引起。脾虚弱的孩子多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出现花斑),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白点,还经常出现发作性脐周疼痛,时轻时重。 脾虚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上述症状外,食欲虽好,但是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 脾虚弱偏内热则食欲不佳,大便干燥(两三天一次),此类患儿多因过多食用

宝宝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症状是什么呢

确切地说,中医上将感冒分为三种:除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外,还暑热感冒。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并不绝对,治疗方法也需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风寒感冒,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比如冬季、深秋和初春,是感受寒邪引起的疾病。风寒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部不红肿、舌淡红、脉浮紧。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辛温解表,常用的中成药小儿至宝丸等。 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气候温暖季节,如春季、初夏和初秋等,是感受风热邪气引起的疾病。风热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汗或少汗、头痛鼻塞、咽喉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贫血

贫血属于中医学“内伤血虚”、“虚劳亡血”、“虚黄”的范畴,其辨证如下: (一)心脾两虚、气血双亏 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语声低微、心悸气短、四肢无力、饮食无味、大便溏薄、面色苍白、下肢水肿、口唇指甲淡白,可鼻衄、齿龈或皮肤出血,妇女可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治则健脾益气、补血养心。适用的非处方中成药: 1.人参归脾丸或十全大补丸,请阅本刊2007年第6期《神经衰弱和失眠》一文。 2.胎盘片或紫河车胶囊,大补气血之功能,用于治疗虚损劳伤、营血不足、精气亏损。临床见:咳血气

小儿贫血的中医疗法

小儿贫血多发于6个月至3岁的孩子,多是由于缺铁导致的。中医认为,小儿运化功能较弱,多食则伤,过饥则伤脾,水谷精微无从运化气血津液不能化生,而形成贫血。另外,如果能进食充足,但脾的消化吸收功能很弱,也会出现贫血。所以,中医对于小儿缺铁性贫血主张用健脾益气养血的方法来治疗。中成药可选用小儿健脾丸、启脾丸、健脾消食丸等治疗。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黄芪10g当归10g赤芍10g黄精10g生阿胶10g扁豆10g山药10g(水煎服,每日二次,每次100ml) 还可以取当归10g黄芪

补气健脾祛湿哪些中成药

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比较多,包含但不包括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补脾益肠丸、香砂六君子丸、理中丸、人参养容丸等。虽然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很多,但不同原因导致的气虚、脾虚弱、体湿通常表现为不同的症状特点,而不同药物在功效上也细微的不同,所以在具体的补气健脾祛湿的选择也所差异,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症状。 根据身体筛选切记胡乱用药 由于中药具一定的药性,特备是不同中成药在治疗补气健脾祛湿着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所以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不能乱用,进而避免盲目或者不规范食用导致的系列危害,

治疗脾湿热的中成药哪些

“急则治标”,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组成为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原“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又治惊悸”。其药性的温凉全在组成药味量的大小。该方组方简,性质平和,通过灵活加减,虚实寒热表里证均可应用,临床应用远远超出了原记载的证治范围。老师常用其方加减治疗脾湿热证。方中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半夏燥湿化痰、和降逆、消痞散结,陈皮理气和,气行则湿化,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生姜、大枣

小儿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风寒感冒,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比如冬季、深秋和初春,是感受寒邪引起的疾病。风寒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部不红肿、舌淡红、脉浮紧。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辛温解表,常用的中成药小儿至宝丸等。 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气候温暖季节,如春季、初夏和初秋等,是感受风热邪气引起的疾病。风热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汗或少汗、头痛鼻塞、咽喉肿痛、舌红、脉数(即脉搏跳动较快)。风热感冒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辛凉解表,常用的中成药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口

儿童中成药使用的原则

1.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一般情况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2.含较大的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或者含小儿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应充分衡量其风险/收益,除没其它治疗药物或方法而必须使用外,其它情况下不应使用。 3.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生理特殊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法,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必须兼顾效性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

风寒感冒 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比如冬季、深秋和初春,是感受寒邪引起的疾病。风寒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部不红肿、舌淡红、脉浮紧。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辛温解表,常用的中成药小儿至宝丸等。 风热感冒 多发生于气候温暖季节,如春季、初夏和初秋等,是感受风热邪气引起的疾病。风热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汗或少汗、头痛鼻塞、咽喉肿痛、舌红、脉数(即脉搏跳动较快)。风热感冒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辛凉解表,常用的中成药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口

婴儿眼眶发青是怎么回事

1.血液循环不畅 考虑是局部的血液循环不良的可能,另外很多的婴儿会鼻梁处的发青的,多考虑是没问题的,必要时可以到儿科详检排除其它异常疾病的可能. 2.皮肤薄 由于新生婴儿皮肤薄,透光性较强,经常可透出浅表血管影,呈青色.这些部位包括口周、鼻梁等部位.随婴儿长大,皮肤逐渐变厚,透光性减弱,这些血管影自然消失.如果真是缺氧所致,不仅会出现口周、眼周发青,而且还会呼吸困难或心脏病等情况.对于正常婴儿,不要担心口周或鼻梁发青现象. 3.脾 说明孩子的脾比较虚弱,营养状况也不佳.如果是皮下血管明显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