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艾灸哪里最好 涌泉
抑郁症艾灸哪里最好 涌泉
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与后三分交点上。
涌泉穴主治昏厥,头顶痛,眩晕,喉痹,衄血,舌平,失音,小儿惊风,癫痫,足心热,五趾尽痛,及休克,中暑,神经衰弱,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是艾灸治疗抑郁症的适宜选穴。
艾灸涌泉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人都知道睡眠要好,工作学习中才有精神。可是有些人晚上总是难以入眠,或睡眠质量差,严重影响了次日的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差怎么办呢?中医认为,艾灸百会穴和涌泉穴可促进睡眠。
涌泉穴
百会穴
睡眠质量差,艾灸涌泉百会穴
具体方法也很简单,用毛巾把艾灸罐包起来,直接放在百会穴、涌泉穴上就可以。有时,艾灸结束后口会非常渴,建议喝点儿红糖水或者白开水。
失眠,中医十大常见类型及治疗方法
1、肝郁气滞型:主要由于工作压力较大而引起的,这一类型的失眠者一般情绪波动较大,易烦躁,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
治疗方法: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2、郁郁化火型:肝郁气滞型程度加重时就会转化成郁郁化火型。失眠者易出现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秘结,常常做噩梦。
治疗方法:疏肝泻火、清脑安神;
3、痰热内扰型:此类失眠的患者常觉得头很重,痰多胸闷,恶心,口苦,心烦等症状。
治疗方法:清热化痰,心脑安神;
4、瘀血内阻型:此类失眠者舌呈淡紫色,有瘀斑,会伴随头痛。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通窍醒神;
5、阴虚火旺型:失眠者夜尿多,腰部酸痛,手足心发热、出汗。
治疗方法:滋阴降火,清心安神;
6、心胆气虚:睡眠中惊恐不宁,反复惊醒,心悸,气短倦怠,小便清长。
治疗方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7、心脾两虚:不易入睡,或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淡黄,气短。
治疗方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8、脾肾阳虚:此类型的失眠者会出现怕冷、腰酸腰痛,夜尿多,大便溏稀或秘结。
治疗方法:温补脾肾;
9、冲任失调:女性多见月经不调,少经,脸上长有黄褐斑。
治疗方法:调补冲任、安神助眠;
10、心肾阴虚:治疗方法:补肾安神。
中医提示,凡事贵在坚持。坚持一段时间后,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进而提高自身免疫力,使精力充沛,另外,艾灸涌泉百会穴还可改善黑眼圈症状。
按这个穴位能补肾强精
按这个穴位能补肾强精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等 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冬季,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血压控制不良现象。本期“妙手点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林国华推荐经常按摩、艾灸涌 泉穴。涌泉穴是人体防病、治病、保健的大穴,长期坚持按摩涌泉穴可以活血通络、引热下行,对于中老年防治高血压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防治高血压]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按摩涌泉穴的降压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按摩可作用于末梢神经毛细血管免疫系统的双向调节机制,使血管弹性增大,血管舒张功能加强,血流加速,从而降低血脂、改善血压。
(2)增加血管弹性。通过对涌泉穴的推拿按摩刺激,加速机体的血液循环及代谢,有利于消除沉积在血管上的惰性物质,增加血管的弹性,降低血管壁的脆性。血液中血管紧张素降低,改善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3)降低血液黏稠度。穴位按摩可以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微循环,提高细胞的携氧能力,有效地控制血压。
[补肾填精]《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通过推搓艾灸涌泉穴,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作用,达到补肾填精益髓功效,使人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腰膝壮实。
[引热下行]老年人肾精不足,易导致“阳气上浮”、“虚阳不敛”、“浮火”等,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松痛、咽喉干痛、腰酸腿软、两足发凉等症。涌泉为处于人体最低点,艾灸此穴能以热引热、导热下行,能收补火而不上火之妙。
[纳气平喘]涌泉穴还可以通过补肾填精而纳气平喘,治疗由于肾不纳气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症候。
操作方法:
1、悬灸法:将艾灸点燃后放于涌泉穴上方约2~3厘米左右施灸,以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次两侧涌泉穴各灸5~10分钟。隔日灸1次。
2、按摩法:患者睡前用热水泡脚10分钟,擦干后,用手掌擦涌泉穴,使局部产生热感,每次每穴5~10分钟,每日1次。高血压患者擦热涌泉穴后,再用拇指指面着力于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揉。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日1次。
注意事项:
1、按摩、艾灸后会出现口干、小便增多及味臭等现象,属正常反应。若口干舌燥现象明显,则要减少艾灸的次数或缩短施灸时间,也可饮用少许淡盐水。
2、晚上睡眠时血压是每日的最低点,故高血压患者不宜在晚上8点后按摩涌泉穴。
冬天脚冷怎么办 涌泉穴
艾灸取穴:涌泉穴属于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
艾灸好处:涌泉穴是人体重要的肾经穴位。而肾阳虚人群容易出现手脚发凉的现象,艾灸涌泉穴对于改善怕冷症有帮助。
艾灸涌泉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涌泉穴属于全身最下部的俞穴,属于肾经的首穴,艾灸涌泉穴有滋阴益肾,养心安神,散热生气,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之功效。
艾灸涌泉能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能够防治很多因为肾虚引起的疾病,比如阳萎,遗精,健忘,头晕目眩等。肾中所藏的元气足够了,就能保障人体正常的运转。
艾灸涌泉穴可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有效治疗失眠,可每晚睡前用艾条在涌泉穴灸至20分钟,施灸时要主要火头离穴位1寸左右,以感到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润为宜。
涌泉穴相当于足底疗法的肾上腺反射区,刺激涌泉也就刺激了肾上腺激素分泌,肾上腺激素与人的心脑血管及血压关系密切,艾灸这个穴位能引气血下行,可帮助治疗高血压。
按这个穴位能补肾强精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等 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冬季,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血压控制不良现象。本期“妙手点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林国华推荐经常按摩、艾灸涌 泉穴。涌泉穴是人体防病、治病、保健的大穴,长期坚持按摩涌泉穴可以活血通络、引热下行,对于中老年防治高血压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防治高血压]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按摩涌泉穴的降压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按摩可作用于末梢神经毛细血管免疫系统的双向调节机制,使血管弹性增大,血管舒张功能加强,血流加速,从而降低血脂、改善血压。
(2)增加血管弹性。通过对涌泉穴的推拿按摩刺激,加速机体的血液循环及代谢,有利于消除沉积在血管上的惰性物质,增加血管的弹性,降低血管壁的脆性。血液中血管紧张素降低,改善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3)降低血液黏稠度。穴位按摩可以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微循环,提高细胞的携氧能力,有效地控制血压。
[补肾填精]《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通过推搓艾灸涌泉穴,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作用,达到补肾填精益髓功效,使人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腰膝壮实。
[引热下行]老年人肾精不足,易导致“阳气上浮”、“虚阳不敛”、“浮火”等,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松痛、咽喉干痛、腰酸腿软、两足发凉等症。涌泉为处于人体最低点,艾灸此穴能以热引热、导热下行,能收补火而不上火之妙。
[纳气平喘]涌泉穴还可以通过补肾填精而纳气平喘,治疗由于肾不纳气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症候。
操作方法:
1、悬灸法:将艾灸点燃后放于涌泉穴上方约2~3厘米左右施灸,以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次两侧涌泉穴各灸5~10分钟。隔日灸1次。
2、按摩法:患者睡前用热水泡脚10分钟,擦干后,用手掌擦涌泉穴,使局部产生热感,每次每穴5~10分钟,每日1次。高血压患者擦热涌泉穴后,再用拇指指面着力于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揉。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日1次。
注意事项:
1、按摩、艾灸后会出现口干、小便增多及味臭等现象,属正常反应。若口干舌燥现象明显,则要减少艾灸的次数或缩短施灸时间,也可饮用少许淡盐水。
2、晚上睡眠时血压是每日的最低点,故高血压患者不宜在晚上8点后按摩涌泉穴。
失眠艾灸哪里最好
经常失眠睡不着可以试试艾灸以下六个穴位调理:内关穴
内关穴位置:离手掌第一横纹上2寸的两条筋之间的凹陷处。
艾灸此穴位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的功效,对治疗抑郁导致的失眠,焦虑,健忘等症尤其有效。
心俞穴
心俞穴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艾灸刺血有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的功效,主治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胸痛,心悸,头痛,恶心,神经官能症。
神门穴
神门穴位置: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处。
艾灸此穴位可以补益心气,安定心神,主治心病,心烦,惊悸,健忘,胸肋痛等疾病。
涌泉穴
涌泉穴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涌泉穴是神经上的保健药穴,在防病,治病,人体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特别有助于治疗神经衰弱和腰膝酸软的治疗。艾灸次穴位可以有效治疗失眠症。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置:位于人体下肢(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扶正培元,疏理脾胃,强身健体,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帮助睡眠。
气海穴
气海穴位置: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处。
气海穴有温阳,强健全身的作用,艾灸该穴位可以温养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有助于改善失眠现象,先天禀赋虚弱,后天劳损太过,大病处于,产后体虚等症均可以起到调理作用。
月经少用艾炙炙什么穴位
1.1、血虚型
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
1.2、肾虚型
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1.3、血寒型
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1.4、气郁型
取关元、命门、肩井、太冲,肩井和太冲可用清艾条温和灸,关元、命门可以用清艾条温和灸或者随身灸器。以上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15分钟,灸的时候出现打嗝或者排气则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