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如何向孩子解释
亲人去世如何向孩子解释
亲人的去世,会给家庭中的成员带来哀伤,尤其是对孩子。孩子的心智尚未健全,人格尚未定型,对亲人去世的理解与成人不同,如果解释不当,就可能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甚至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那么——
“奶奶死了怎么办,我死了怎么办?”
5岁的童童从小由奶奶带大,所以与奶奶的感情很深,这次奶奶生病住院,童童一直情绪低落,看着奶奶不会说话,不会自己吃饭,只是不停地输着液体,童童很害怕,问妈妈:“奶奶会不会死?”妈妈告诉他,医生阿姨会有办法给奶奶治好病的,奶奶会慢慢恢复健康。
可妈妈的这些话并没有消除童童内心的疑问和恐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童童每天晚上都会从梦中惊醒,哭着喊“害怕害怕”,问怎么回事,他却不说,只说害怕。童童变得不像以前那样开朗了,经常会问妈妈:“奶奶死了怎么办,妈妈死了怎么办,我死了怎么办?”
一次在幼儿园,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老师告诉小朋友“地球绕太阳一圈,大家就会长大一岁”。可童童却躲在墙角哭,老师问他原因,他说:“我不想长大,奶奶长大了会死,我长大也会死的。”老师告诉他:“人长大了不会那么容易死,你看,小动物要长大,小树苗也会长成大树,小孩子总是要长成大人的。但是生老病死是正常现象。小草到冬天就会枯死;冬天树上的树叶是要掉光的。”童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三个星期过去了,童童不太关注奶奶生病这件事了,也不再问有关死亡的事情了。后来奶奶真的去世了,妈妈很伤心,童童却安慰妈妈:“妈妈,别哭了,不用害怕,人死是正常现象。”
这是幼儿园孙园园老师亲历的一件事情。后来,童童妈告诉园园老师,她现在跟孩子沟通时都把他当作一个大人来沟通,因为有些事情是瞒不住孩子的。
园园老师说,如果孩子经历了亲人的死亡事件,作为家长害怕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可能会有意回避或美化事件,但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要脱离事实,否则很难让孩子相信你,你也很难解开孩子心头的疑云,反而易让孩子产生更多其他的想法。不如正视现实,给孩子以科学合理的解释。
对儿童解释死亡诚实为上策
面对死亡,很多父母喜欢用童话故事来掩盖事实,例如,“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旅行了”或“到天堂去了”来替代死亡的说法,父母以为用这种应对方式可以将孩子保护在没有伤痛的世界里,但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许慧认为,这不是一种恰当的做法,因为以后孩子很可能较难以去面对人生的真实一面。而且,时间一久孩子会对死者抱怨:怎么去那么久?当然,更不能把死比喻成“睡觉”,“安安静静地睡着了,睡好久好久永远都不起来”。这样的描述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觉这两个事件,可能让孩子害怕睡觉,甚至恐惧一睡就会起不来。
许慧认为,比较恰当的做法就是自然而亲切地给孩子讲述事实的真相,诚实回答孩子的问题,说出你心里的感受,鼓励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发泄情绪,保留对亲人的回忆和亲人留下的纪念品。
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的解释
当然,对儿童解释死亡,抚慰哀伤,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认知水平有很大差异,在使用有关死亡概念及哀伤抚慰技巧时,要根据儿童的认知、人格及情绪的发展有所调整。许慧建议:
(一)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最好的方式是告诉他“这个人或动物不见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难明白什么是死亡。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对孩子说,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会发生,有些人在这些事情中“不见了”,就像家里养的小狗狗、小兔子,有一天它消失了,不再回到家里来,以后也就见不到它了。
(二)对于3~6岁的儿童:一般会明白死亡的后果,家长可以用植物来做比喻,花草通常会在春天、夏天的时候生长,到了秋冬时却会一一凋谢,所有的生命也是一样,会有生长、茂盛及死亡等时期。应尽量避免使用恐怖的语句和神情,最好用温和的语调、简单的词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形成一种对“死亡”理智且平和的态度。因为有时孩子并不是被“死亡”吓着了,而是被成年人对“死亡”的反应吓着了。成人要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要表现得比较平静、自然,切不可悲痛欲绝,甚至歇斯底里,以免使孩子觉得死是可怕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谈论的重点也应放在生命是充满美丽的一面,而非充满着死亡和疾病。这样,孩子会慢慢了解死亡的意义,并能够减少恐惧心理的产生。
(三)对于小学生:可以讲一些具体的死亡概念。家长可以告诉他们,“这个人死了,生命没有了,心脏不跳了,也不呼吸了。”鼓励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焦虑以及问题,孩子会用简单的词句描述情绪反应,例如,伤心、害怕等。家长不要用“惊骇的”极端词语,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悲痛。为确保你能理解孩子,你需要认真倾听,并和孩子建立友情。
(四)对于中学生:该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明白什么是死亡。以成人的方式和他们交谈,传达你的信息,表明你很关心他的感受。
孩子出现不良反应要接纳他并解释事实
如果孩子在亲人去世后出现了一些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家长应妥善处理,郑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二级心理咨询师岳晓亮建议:
1。如果出现哭泣、伤心等情绪时,千万不要说“别哭了!哭有什么用!”等诸如此类的话,不要责怪他暂时的哭闹,而要让孩子适当地发泄,允许一些幼稚表现,接纳他的任何反应。
2。有些年幼的孩子往往会产生归罪自己的倾向,特别是经常受到批评和指责的孩子,他们会认为是因为自己不乖、做错了事,才使亲人离开了他,这时一定要向孩子做出澄清和解释。
3。不要让孩子总是接触关于灾难和伤害等信息。在家里,家长最好让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如果家庭整天总是处于灾难和死亡的极度悲伤情绪中,对孩子必然会有影响,尤其会让孩子感觉到没有安全感。而安全感的丧失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4。可以用一些具体行为来缓和孩子内心的伤痛,例如,和孩子一起种一棵树来表达怀念,也可以让孩子画一幅画,或写一封信表达他对亲人或小动物的爱和悲伤。此外,还要注意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更小的时候的行为和语言,如吮吸大拇指、小题大做、抱着大人不放等。要多给孩子一份爱,用爱弥补他心中所失去的,用爱消除他心中所恐惧的。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可用“团体减压”的方式,即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最好是和有过同样经历的人在一起,共同讨论发生的事,通过相互倾听别人的经历来调整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与孩子知识欠缺、生活经验贫乏有关
夜幕降临,孩子们知识经验有限,既不知道黑暗中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也不知道身边亲人的去世意味着什么,于是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释黑暗和死亡,由此产生了害怕与恐惧。
孩子自身的某些经历会导致他们恐惧
如果孩子幼时受到过强烈的刺激,以后碰到类似的事物,甚至碰到的刺激比较轻微,也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反应。如一个孩子曾被一只黑狗咬过,他下次看到黑狗时就会非常害怕,而且他还可能会由怕黑狗到怕所有的狗,继而怕所有的四足动物,这是心理泛化造成的。
受他人恐惧情绪的感染
孩子在看到或听到别人处于恐惧状态的情况时,即使自身处境并无任何引起恐惧的因素也会坐立不安。如看到其他人见到蛇后的恐惧反应,孩子以后见到蛇也会大叫大喊。孩子在听了鬼怪故事,看了带有恐怖色彩的影视片和图书时,由于无知及大人的消极暗示,其内心也会产生恐惧感。
恐惧心理的形成与父母的教育不当有关
例如:孩子玩兴正浓,不肯睡觉。父母为了让孩子赶快入睡,吓唬孩子:“赶快睡吧!再不睡,妖怪就要来抓不睡觉的孩子了。”
当熟悉的环境发生变化时
孩子对自己熟悉的情境会有一定的应对方法,但当他去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本已掌握的对付方法就会“失效”,使儿童感到焦虑和不安,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父亲为何把孩子的教育推给母亲
日本在经济上,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另一方面,从各种不同角度研究日本教育方法的外国学者也在不断增多。我因为工作关系,与外国的日本教育研究者经常有谈话的机会。一次,一位美国学者突然说了这样一句令我大惑不解的话:“日本的母亲真是威胁和恐吓的专家。”
最近有机会向这位学者重新请教一下,在听过他的一番解释之后,我不得不承认这位外国专家的观点。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日本母亲惯用的伎俩是吓唬孩子说,“妈妈不管你了。你自己一个人呆在那里吧。天黑了,鬼要出来了。”以前则是“抓小孩的人贩子来了。”孩子吓坏了,自然会带着哭腔求助于母亲。母亲在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之后,就会回过头来安慰自己的孩子。“好了,不要怕,有妈妈在,鬼不敢抓你。”
这位研究者认为,这是日本的母亲不愿让孩子离开自己的一种心理表现。据这位学者讲:
“美国的母亲是肯定不会说这种话的。她们会采用一种更为合理的说法。黑暗的地方也不可怕。世界上没有鬼。所以即便是爸爸妈妈都不再你身边,也不要害怕。因为你一点不比大人差。这样说,当然是鼓励孩子离开自己的怀抱,去独立生活。”
美国的母亲希望孩子尽早离开自己独立生活。因此,她们从小就拼命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如这位美国学者所说,日本的母亲之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惜使出威胁的手段,这的确是害怕孩子离开自己的心理在作怪。这也可以说是国民性的不同。但我认为,日本的父亲也应该承担一半的责任。
在日本,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最近的年轻夫妇提倡教育孩子是两个人的共同责任。可一旦有了孩子,父亲就以工作忙为由,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一股脑儿地推到母亲身上。如果教育孩子成了母亲的责任,不管是不是愿意,都势必会加深母亲和孩子的关系。
我认为,这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已经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在日本工作的某法国女性,在周刊杂志上这样解释自己离婚的原因,“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和丈夫存在着意见分歧。我们每天为这件事情争论不休,最终无法达成一致。”
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夫妇对话,并因达不成一致而导致离婚,这符合法国人的性格。
且不说离婚,如果父亲能参加到孩子的教育中来,那么至少可以改变日本现在的母子关系。
做梦掉牙预示着什么
当你梦见牙齿松动或掉落时,应首先看看你的牙是否真的有什么毛病,也许牙有些轻微松动,白天你没有注意,所以你的潜意识就在梦中提醒你了。
梦见掉牙预示亲人要离开的心理学解释。
但是往往并不是牙有毛病,却梦见掉牙,这是怎么回事呢?
过去民间有种说法,掉牙预示要死老人(或亲人),这是一种迷信。但是有些时候掉牙和老人去世的确会先后出现,为什么呢?因为当人隐隐感到老人可能要去世时,潜意识的确会用掉牙这一方式来告诉你。因为牙是露在外边的骨骼组织,掉牙意味着“骨肉分离”。
还有一种骨肉分离与死亡不同,请看下面这个40多岁妇女的梦:
我的牙有些松了(醒来后发现在梦中那个位置的牙是我的假牙),我赶紧用手去扶,谁知一碰竟然掉了下来,但还连着一根神经。我稍微用力就拽了出来,但神经没有断,我不停地向外拽,越拽越长,越拽越多。我突然感到很恐惧,想找人帮忙,可周围没有人,我感觉我的肠子都快被拽出来了,我吓得一转头,看到我的丈夫从门口走了出去。
经常看恐怖片的朋友一定对这组镜头很熟悉,开始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事,这些事情会让你感到恐惧。你开始顺着线索寻找,越找越害怕,当你恐惧到极点的时候,那个可怕的答案就出现在你的面前。梦者的答案是“丈夫从门口走了出去”,这就意味着丈夫的离去是她的恐惧根源。而丈夫则是看似骨肉而又非真的血亲骨肉的人,所以她会选用假牙的位置来形容。她曾试图挽救,反而加速了丈夫的离开。那根长长的神经让人联想到“藕断丝连”这句老话,真的是牵肠挂肚。她希望有人能帮助她,可没人能帮。“吓得一转头”,实际上是想回避丈夫要离开这个问题,可这又岂是她回避得了的?该面对的总要自己去面对。
梦见掉牙还表示“丢了脸”或是“说话不谨慎”等心理反映意义。
既然做梦掉牙和老人(或其他亲人)去世的确有联系,为什么我还说“掉牙死老人”是迷信呢?那是因为梦见掉牙不仅仅有这一个意义,它还会有许多其他心理反映意义。掉牙还表示“丢了脸”或“破坏了自我形象”,因为牙掉了面容要受影响。掉牙也表示说话不谨慎在人的心理的反映,因为掉了的牙也是要从嘴里吐出来的东西,和语词相似。此外,还可以表示忍耐,即俗语所说的“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吞”;表示失去行动决定权,因为牙也可以象征决断力。
老年人反应慢可能是抑郁或致痴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研究员指出,在老年抑郁患者中,认知功能下降是常见表现;而在认知障碍症患者中,又常常出现抑郁的早期表现,但两者还是有以下3点区别:
认知障碍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表现为不可逆的全面遗忘,而抑郁症患者则是暂时性、部分性的遗忘。比如问认知障碍症患者早餐吃的什么,他一定会说错,或答非所问;而老年抑郁症患者则会说“不知道”或“记不起来”,治疗后会好转。
症状上,患老年抑郁症初期身体会不舒服,如食欲减退、睡眠不好、胸口憋闷等,而情绪低落不太明显;认知障碍症患者则不会,晚期还可能性格改变,如原本和善的老人变得性格怪僻等。可以说,抑郁老人就像个内向沉默的成年人,而认知障碍症患者就像个天真的孩子。
病程上,认知障碍症从早期出现记忆减退到完全失智、失能、人格改变有可能持续10余年之久,而抑郁的发生、发展往往历时很短,多由家庭矛盾、经济拮据、亲人去世等引起。
压力大吃什么饮食调理 压力大有什么影响
常听到周遭朋友喊着「压力好大喔!」,到底什么是压力呢?医学对「压力」的定义是「任何需要人去调节的改变就叫压力」,例如失业、亲人去世、周转不灵、怀孕等,以及新工作的挑战等,都会形成压力。
而压力过大时,生理方面可能出现疲劳、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还会造成免疫力降低,引发感冒、阳萎、溃疡、高血压,甚至致癌。
至于心理反应,压力对于精神的影响大而直接,「焦虑」是最常见的状态,长期下来,可能引发忧郁症、厌食症、恐慌症等疾病。
小孩多动症是什么引起的呢
此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一是遗传因素,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支持遗传因素是ADHD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
二是神经递质因素,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大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有学者提出了ADHD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5-HT)假说,但尚没有哪一种假说能完全解释ADHD病因和发生机制。三是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破裂,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性格不良,母亲患抑郁症,父亲有冲动、反社会行为或物质成瘾,家庭经济困难,住房拥挤,童年与父母分离、受虐待,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为发病诱因或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
小孩多动症是什么引起的,原因有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多动的时候要有耐心,要想办法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找出原因。小孩对外面的世界是充满好奇的,多动是可以理解的,不要太过苛责孩子。
美国孩子要上死亡教育课
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我们会下意识地在孩子面前闭口不谈,想把灾难、恐怖、黑暗等隔离在孩子的世界之外,避免他受伤害。
其实,最好的保护,是家人亲口告诉孩子坏消息,并教他如何直面现实。美国家长便是如此,他们会让孩子从小接受正确的死亡教育,让孩子毫无阴影地正确对待生死,通过实现更有意义的事来提升生命质量。
美国很多家庭都养宠物,宠物去世是很多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先碰到的“坏消息”。家长会直接告诉孩子:它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来纪念它,比如,给它办一个葬礼,收藏宠物最爱的物品,给它保留家中的位置等。
孩子有时会忘记宠物已经去世,还会问起“它怎么还不回来”时,美国家长会很坚定地告诉孩子:“去世了,就是永远不会再回来了”,让孩子明确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让他去承受整个过程:从痛苦、不敢相信、慢慢接受到寻找和恢复新的快乐。
美国幼儿园和中小学,有专门的“死亡教育”课。老师根据生活中的事例,如幼儿园饲养的小动物死亡、班里一个同学生病去世等,来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死亡。
老师会让孩子坐在自己的周围,简单明了地告诉孩子坏消息,毫不含糊地解释:死亡,就是永远不会回来,不管我们多么伤痛,也改变不了这件事。老师会带孩子通过各种方式来纪念,有时还会安排一个特殊的时间,把大家聚在一起,回忆曾经的点滴,让孩子在此过程中学会忘却与珍藏。
此外,学校还会邀请专业殡葬人员或重症室护士给孩子上一堂别具一格的“死亡课”。“特邀专家”们会和孩子讨论人死时的真实情景,并让孩子们模拟亲人遭遇车祸等死亡的各种情况,让他们体验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
教他们应对悲痛情感:诚实地接受“坏消息”,释放自己的情绪,提高抗挫折能力,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在此过程中,孩子会产生对待死亡的真实情感。
中国家长多会担心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打击,无法承受,但美国家长认为,这是他们必要的成长过程,如果某件事情,比如父母离婚,亲人去世,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打击,但那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实。既然出现在他的生活中,那他就有责任和必要去积极地承担与面对,迅速成长,而不是一蹶不振。
当然,在此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必不可少。学校和家庭会保持沟通,确保孩子的情绪能得到特别与及时的照顾。家长会跟孩子一起悲痛,告诉孩子,死亡是难以避免的事情,悲伤是很正常的表现,但生活中还拥有更多的东西,我们要感恩并珍惜,然后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