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常见喝酒误区

常见喝酒误区

1、空腹喝酒

在陪客人喝酒之前,最好吃点东西。人体是需要氨基酸的,空腹饮酒会使体内的氨基酸严重缺损,而且酒精阻碍了蛋氨酸和叶酸的吸收,易于导致结肠癌发生。同时,空腹饮酒也大大提升了血液的酒精浓度,加大了酒精对人体的危害。空腹饮酒醉得快,就是这个道理。

2、解酒消愁

“借酒消愁愁更愁”,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体内各种功能也会随之下降,酒精的破坏性会更大。所以,喝酒时应尽量保持心情的愉悦,避免因情绪低落而醉酒。

3、喝酒瞎搀和

我们喜欢往酒里兑可乐、饮料什么的,特别是喝洋酒的时候。殊不知,这对人体的生理影响危害极大。许多酒类之所以口感浓烈,是因为酒精含量较高,而酒精含量是由乙醇含量决定的,乙醇含量过高或者吸收过多,对人体危害很大。饮用烈酒时,伴随可乐、苏打水之类的碳酸饮料,则加速了乙醇的吸收。不习惯洋酒的口感就别喝,除了有利健康,还能省不少钱呢!

4、浓茶解酒

民间流行喝浓茶解酒的说法没有什么科学根据,茶叶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因此酒醉后可以喝点淡茶,最好不要喝浓茶。

5、酒后洗澡

喝酒后洗热水澡可加快血液循环,促使体内能量消耗增多,容易引起低血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酒后洗澡易中风,宜先稍作休息。

泡药酒常见的误区

1、药材不分生熟

某些药材的鲜药和生药在服用前,往往需要先行加工炮制。比如川乌、草乌都是祛风湿、散寒止痛的良药,但生品含有乌头碱,0.2毫克就能引起中毒,3~5毫克即可致人死亡。

2、望词生义,用错药材

有人不懂药理药性,误认为止咳平喘的华山参也是人参类的补益药,泡酒服用后出现面部潮热、手舞足蹈的阿托品中毒症状。

3、异物同名,忽视药材的正规名称

有人因为不会鉴别中药材,把有“野天麻”之称的曼陀罗当成天麻,大剂量使用制成药酒而致中毒。曼陀罗含有东莨菪碱,过量服用会引起神经系统损害,甚至死亡。

喝茶的常见误区

喜喝新茶: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喝头遍茶:由于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所以,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

空腹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

饭后喝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正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

发烧喝茶: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溃疡病人喝茶:茶叶中的咖啡因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

经期喝茶:在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征。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与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习惯发生经期紧张症几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过4杯者,增加3倍。

一成不变:一年四季节令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做相应调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淤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夏季宜喝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味甘性温,使人神清气爽;冬季宜喝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

断奶期间可以喝酒吗 喝酒能够回奶吗

有些人会认为断奶期间能够喝酒,误以为喝酒能够回奶。其实喝酒能够回奶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想要回来最好听从医生的安排,千万不能盲目使用回奶方法回奶。

喝酒时常见的误区

谎言1、喝酒红脸不易醉

“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这句话常在宴席上被用作劝酒的理由。但事实上,醉酒和脸色并无多大关系。

一些人认为喝了酒面红如关公是好事,认为这代表血液循环好,能迅速将酒精分解掉,因此不容易醉。但专家指出,酒量和脸色没有太大关系,因人而异。事实上,导致很多人认为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的原因其实是,红脸的人大家一般少劝酒,因此喝得少,加上酒后发困,睡上15-30分钟就又精神抖擞了,而白脸的则往往不知自己的底线,在高度兴奋中饮酒过量。

谎言2、 浓茶咖啡可醒酒

有些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或咖啡有“醒酒”作用,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

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而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有刺激中枢神经和肌肉的作用,酒后喝咖啡会使大脑从极度抑制转入极度兴奋,并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极大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会超过单纯喝酒的许多倍,甚至诱发高血压。

谎言3、 喝醉了抠喉咙催吐

日常应酬中,不少人采用的“秘诀”就是喝多了之后到卫生间“抠喉咙”催吐,呕吐之后感觉好受一些,甚至可以继续喝酒。但专家指出,这属于“危险动作”。

抠喉咙催吐一定要在清醒时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因为醉酒者意识不清,很容易吸入呕吐物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其次,剧烈呕吐会导致腹内压增高,除了容易引起胃出血外,还会使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引发急性胰腺炎等急症。

谎言4、酒兑饮料很时尚

时下,喝酒兑饮料成了一种饮酒时尚。红酒加雪碧,威士忌加冰红茶,啤酒加可乐……各种“混搭”组合数不胜数。由于兑了饮料的酒浓度较低,感觉像在喝饮料,所以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

但专家提醒,通常用来兑酒的碳酸饮料,在胃里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迫使酒精很快进入小肠,而小肠吸收酒精的速度比胃要快得多,从而加大伤害。

另外,兑着饮料喝酒,表面上看是稀释了酒,结果却容易让人越喝越多。因为喝的人一开始觉得像在喝饮料,就使劲喝,一旦察觉到有酒精作用时,就已经喝多了。

谎言5、白酒伤身红酒养人

很多人认为喝白酒伤身,喝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多喝点也没关系。事实上,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关键还在于控制饮用量。

专家指出,每周酒精的进食量男性为140克以下,女性为70克以下,超过这个数字就有患酒精性肝病的危险。140克酒精就相当于50度白酒的3-4两,也就是说,成年男性每周饮用50度的白酒不能超过3-4两,而红酒则要控制在每天一二两。

谎言6、腊肉香肠做下酒菜

聚餐时千万不要空腹喝酒,如果事先不能先吃点东西垫肚子,最好也是边吃菜边喝酒。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切忌用咸鱼、香肠、腊肉下酒,因为此类熏腊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与食道黏膜,甚至诱发癌症。

为了尽量减少酒精对胃和肝脏的伤害,减少脂肪肝的发生,喝酒前最好先吃点东西,比如喝一杯牛奶,或者吃点鸡蛋和肉,因为这些高蛋白的食品在胃中可以和酒精结合,发生反应,减少对酒精的吸收。

谎言7、感情深一口闷

有些人喜欢喝快酒,动不动就劝大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走一个”。

其实,喝酒的速度宜慢不宜快,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喝,体内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谎言8、烟酒不分家

一些人认为“一支烟、一杯酒,快乐似神仙。”尤其是喝酒到了兴头上,边上递过来一支烟,这时哪怕一些平时没有吸烟习惯的人,也会边说“难得今天高兴”,边接过来点上。

但事实上,边喝酒边抽烟,是伤肝又伤肺。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减弱酒精对人体的作用,相当于被“麻醉”了,不知不觉中就会大大增加了饮酒量。

谎言9、 高度酒才够劲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觉得低度酒是酒精与纯水勾兑而成的,喝着没劲,而高度酒多为粮食酿造,喝醉不上头,喝着更带劲。

其实,度数越高的酒也意味着酒精含量越高。因为酒精进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大量的酒精加重了肝脏的解毒负担,酒的度数越高,摄入量越大,对肝的损伤就越严重。另外,酒精经肝脏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的参与,酒的酒精度数越高,肌体所消耗的酶与维生素也就越多。

谎言10、突然戒酒易伤身

很多人因为健康问题被医生建议戒酒,但很大一部分人始终未能成功戒酒,甚至会以“突然戒酒反而伤身体”为理由,继续自己的美酒生涯。

专家指出,一些人认为“突然戒酒反倒伤身”其实指的是一种戒断症状。对酒精已经产生了依赖的人,如果突然戒酒,可能会出现手抖、心慌、抽搐发作、呕吐等戒断症状。但此时更应戒酒,而不是认为应该喝一点酒来缓和症状。针对这种戒断症状,临床上有适当的药物能有效控制戒断症状。

饮用药酒的常见误区

1、药酒可长期饮用。

通常药酒分为治疗性药酒和滋补养生性药酒两类,前者有特定的医疗作用,而市场上常见的药酒则以后者为主,一般都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只有很少一部分才能作为日常使用(主要含有枸杞、黄芪等)。

2、药酒可在吃饭时饮用。

吃饭时喝酒不仅会对消化道产生刺激,还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3、饮用药酒无须控量。

大量服用药酒的后果与过量服用药品相同,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治疗性药酒服法须遵医嘱,滋补养生类酒的最佳服用量以每天1——2两为宜。

4、喝药酒能壮阳。

许多人认为药酒能壮阳,专家指出:市面上的壮阳药酒有些服用后短期确有壮阳效果,但是有些男性病并不是因为肾阳虚引起,盲目服用的后果只能使病情加重。

5、饮用药酒无须因人而异。

喝酒误区

误区一:红酒利健康可以喝一点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喝红酒有益健康的思维根深蒂固。红酒的好处近几年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包括预防心脏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症等等。但是对于酒精肝患者来说,这个观点并不适用。因为红酒也是含有酒精的,红酒累积的酒精量带来的不是健康,而是对肝脏的伤害。所以无论酒精来自于白酒、啤酒还是红酒,其后果都是一样的。

误区二:多喝酸奶解酒保肝

酒精在人的胃肠里吸收是比较少的,在胃黏膜上只有少量的乙醇脱氢酶,可以对酒精进行代谢,90%-98%的乙醇还是要在肝脏那进行代谢的。所以喝酸奶只能减少酒精对胃黏膜的损伤,减缓酒精的吸收速度,并不会保护你的肝脏。要避免肝脏的损伤,最好的方式还是减少酒精的摄入。

喝牛奶常见误区

误区一:牛奶越浓越好

不知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想法,在挑选牛奶的时候,认为越浓的牛奶,它所含的营养就越多。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甚至,也有人觉得新鲜牛奶太“淡”,在喝的同时还会加上几勺奶粉,认为这样所摄入的营养就更丰富了。

专家指出,婴幼儿常喝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等。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承担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奶粉冲调的太浓,会使营养成分的浓度升高,超出其胃肠道吸收的最大限度。

误区二:牛奶煮沸

最近,网络上一则传言让喜爱喝热牛奶的“吃货”不免产生些许担忧。传说:“煮沸后牛奶中的三种主要营养元素乳糖、钙以及蛋白质会遭到破坏,会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并影响牛奶的口感。”那么这一传言究竟“靠谱”吗?

专家表示,长时间持续地高温加热确实会使牛奶中的一些营养素遭到破坏。如蛋白质,时间长加热的话会使其从溶胶变为凝胶状态,进而影响它的质量。钙质长时间的高温加热后,也会影响人体钙的吸收。此外,乳糖是牛奶里边比较特殊的成分,高温加热的话容易出现乳糖焦化,降低了牛奶本身所含的营养价值,所以建议不应长时间高温加热牛奶。

误区三:牛奶喝了会长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早已进入了普通大众的餐桌。它营养丰富,又被称作“白色血液”,显然,它对人体的重要性也是可想而知的了。但是很多爱美女性却不“待见”牛奶,认为喝了不利于保持身材,容易使人长胖。事实真是如此吗?

据了解,牛奶含水分为86%左右,250克一袋的全脂牛奶仅含热量150千卡,相当于小半碗米饭。然而,吃100克饼干,就会摄入热量450千卡以上。一听可乐中所含热量也达140千卡,与一袋全脂牛奶相当。可见,牛奶并不能算是易让人长胖的食品,而且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之丰富,是可乐所无法比拟的。

牛奶具有极好的饱腹感。在餐前喝一杯牛奶,可以有效地缓解饥饿感,降低食欲。若是用两杯牛奶加凉拌蔬菜代替晚餐,还可以达到瘦身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晚上睡前喝牛奶的习惯,就要相应减少晚餐的食量,以避免额外摄入热量而发胖。

误区四:牛奶+鸡蛋更营养?

据了解,现在有超过9%的孩子早上只吃牛奶加鸡蛋,粮食长期在早餐中缺位。大多数的家长以为这样的早餐就是与国际接轨,殊不知这是错误的观念。专家指出,单吃牛奶和鸡蛋的早餐并不科学,因为这二者食物难以提供足够的能量。

牛奶和鸡蛋这二者的蛋白质含量都较高,饱腹感强,但是,这种状态很难长时间维持。葡萄糖可以让人保持头脑清醒、精神振奋。但如果体内缺乏人们工作和学习所需的葡萄糖,我们就会感觉昏昏欲睡。所以,在早餐的搭配上还应选择一些淀粉类食物(如面包、饼干、点心、馒头等)和水果为人体提供葡萄糖。

误区五:牛奶当水喝身体好?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解”,外国人把牛奶当水喝,所以身体特别好。因此,对于牛奶,也应该多多益善。其实不然,牛奶是好东西,但在食用时也应控制量。

全脂牛奶中大约含有3%的动物脂肪,也就是“坏脂肪”,其中又含有一半的饱和脂肪酸,过多摄入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牛奶不能喝得太多,建议成人每天喝200—300ml(一杯左右)。若还想多补充奶制品,可以再喝一小杯(100ml—150ml)酸奶,但每天奶制品的摄入总量不宜超过500ml。

误区六:牛奶脂肪越少越好?

牛奶中脂肪含量仅为3%,每天喝一袋250克(243毫升)的牛奶,会增加脂肪7.5克。对于城市家庭来说,一日饮食摄入脂肪通常在80克以上,牛奶所含的脂肪在一日饮食当中所占比例并不算高。

低脂奶或半脱脂奶含脂肪1.0%-1.5%,一般适合低脂膳食的人群,全脱脂奶含脂0.5%。因此,若是把全脂牛奶换成低脂牛奶,也就是减少了3.75-5.0克脂肪,即便是全脱脂奶,也只能减少6.25克。相比之下,做菜时少放油、不吃煎炸食品、少吃猪肉等才是减少脂肪的大计。

喝葡萄酒的常见误区

1、葡萄酒中加入了人工香味剂

说葡萄酒中带有焦糖、草莓和樱桃等的香气或者风味时,并不是说葡萄酒中加入了这些物质或者这些物质的人工香味剂。葡萄酒的香气和风味主要来源于品种、土壤和酿造过程。不同品种的葡萄酒在香气和风味上有各自典型的特征。如果葡萄酒是在橡木桶中发酵或者熟成的,在橡木的作用下,它往往可以发展出香草的芬芳。

2、葡萄酒越陈越好

超过90%的葡萄酒都应该在购买后的3-5年内饮用,这些葡萄酒如果继续陈酿下去,质量并不会变得更好。适合长期储存的葡萄酒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单宁高,酸度高,风味复杂,而且整体比较平衡。要判断一款葡萄酒是否越陈越好,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如果它的价格低于25美元,那它不适合陈年,最好在3-5年内饮用;如果它的价格高于40美元,那它很可能可以储存5年以上。

3、白葡萄酒的陈年潜力没有红葡萄酒的好

一般来说,葡萄酒的陈年潜力如何主要由它的酸和单宁来决定,因为酸和单宁都是天然的防腐剂。有些人可能认为白葡萄酒的单宁含量极低,因而它的陈年潜力并不突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很多白葡萄酒的酸度都非常高,陈年潜力不容小觑。

4、用螺旋盖的葡萄酒一般比较便宜,所以质量不好

这完全是误解。螺旋盖是一种非常好的葡萄瓶塞,尤其是对那些25美元以下的葡萄酒来说;这些葡萄酒都应该在3-5年内饮用,用螺旋盖完全可以满足密封的要求,而且成本比较低。很多价格低于25美元的葡萄酒质量都非常好。

5、红葡萄酒中的亚硫酸盐会引起头疼

所有葡萄酒中都有亚硫酸盐,包括那些有机葡萄酒。医生和科学家都认为葡萄酒中的亚硫酸盐并不会引发头疼。那么葡萄酒中的什么物质会引发头疼呢?关于这个问题,至今人们还在争论和研究当中,不过葡萄酒中最有可能导致头疼的物质是组织胺和酩胺等。

6、红葡萄酒应该在室温下饮用,白葡萄酒要冰冻后再喝

喝葡萄酒的时候,人们有个普遍性的错误,就是红葡萄酒的饮用温度过高,而白葡萄酒的饮用温度过低。葡萄酒的理想侍酒温度没有精确的标准,而是介于一个大致的范围,因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红葡萄酒一般在15摄氏度(60华氏温度)左右饮用,白葡萄酒一般在7摄氏度(45华氏温度)左右饮用。

7、霞多丽葡萄酒带有橡木味和黄油味

霞多丽葡萄酒的橡木味一般来自橡木桶陈酿,黄油味则来自苹果酸-乳酸发酵。酿酒师在酿造霞多丽葡萄酒时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让它在橡木桶中熟成和是否让它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很多霞多丽葡萄酒是没有经过这两个过程的,所以既没有橡木味,也没有黄油味。

8、葡萄酒瓶上标注的酒精度是百分百精确的

法律允许酿酒商在葡萄酒瓶上标注的酒精度比它实际的度数高/低1%。所以一瓶标注13.5%的葡萄酒的酒精度可能介于12.5%-14.5%之间。

9、“酒脚”可以说明葡萄酒的质量

把装有葡萄酒的酒杯倾斜或者摇动后,再把它水平静止放置时,杯壁上就会形成一条条透明的酒柱,这些酒柱常被称为“酒脚”、“泪滴”或者“挂杯”。很多人相信,杯壁上的酒柱流得越慢,就说明葡萄酒的质量越好。其实,这些酒柱的形成与甘油、酒精、糖分等物质有关,也跟酒杯的材质和清洁度有关,但是跟葡萄酒的质量没有直接关系。

相关推荐

常见补铁误区

【铁锅做饭能补铁?】 铁锅做饭补铁这是老人的说法,不过也有一定的道理。铁锅中的铁主要以三价氧化铁的形式存在,在烹饪的过程中加入的调味料如醋、碱都会使得锅表面的氧化铁进入食物,并随食物进入胃中。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最后以铁蛋白的形式进入血液。可以说对我们的补铁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如果烹调的膳食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草酸、植酸,如蔬菜、粗粮及大豆制品,都会妨碍铁的吸收。因此这种补铁的方式限制太多,效果不好。 【吃枣补铁不如瘦肉给力】 一提补铁补血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红红的大枣。而大枣能不能补铁我们要关注的有两方

喝水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1、水烧开了喝就安全了。每家每户都用上自来水了,但是人们也知道水污染导致自来水已经不安全,于是,都会把自来水烧开喝,以为这样就安全了。那我们来看看自来水是什么?其实自来水来自各种水源,但是这些水源可能都存在着一定的污染,因此在自来水厂经过处理,最简单的处理就是加入余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漂白粉,这种东西可以杀灭水源中的各种致病菌,保证人们不被细菌感染,但是,同时却忽略了一点,余氯是有毒的,尤其是水烧开以后,产生的三氯甲烷浓度时最高的,甚至高过没有加热的自来水,而且,三氯甲烷的浓度在烧开后开着盖子再烧半个小时

白酒伤身红酒养人

喝酒的5个误区要谨慎 误区1:白酒伤身红酒养人 很多人认为喝白酒伤身,喝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多喝点也没关系。事实上,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关键还在于控制饮用量。 专家指出,每周酒精的摄入量男性为140克以下,女性为70克以下,超过这个数字就有患酒精性肝病的危险。140克酒精就相当于50度白酒的3~4两,也就是说,成年男性每周饮用50度的白酒不能超过3~4两,而红酒则要控制在每天一二两。 误区2:浓茶咖啡可醒酒 有些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或咖啡有“醒酒”作用,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 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

治疗酒糟鼻要避免常见误区

不顾根本: 大部分患者是因为体内胃部肺部积热不解,上行导致的毛孔变大,在经过外部刺激堵塞了毛孔,出现初期变现,组织增生,鼻子出现泛红症状,没有解决内部问题,盲目的用药,质变不治本,导致反复发作难以去除,发展成下一个阶段。 不顾后果: 患者到了严重的时候已经很影响面部美观了,鼻子大包小包出现增生,加上泛红,看上去像一个小丑,总想让鼻子一天就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所以花了不少冤枉钱,也没有用对办法,盲目手术治疗,破坏了皮肤变层,也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不管怎么样不要放弃,不要自卑,积极应对,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喝茶减肥常见的八大误区

误区一:晚上大量饮茶,以少睡觉的方式来减肥。 对于咖啡因敏感的人来说,饮浓茶可能影响睡眠,因此在早晨和上午饮茶比较合适。如下午5点以后饮茶,有可能造成晚上失眠,而减少睡眠并不能改善减肥效果,还会升高血糖,提高促进食欲的激素水平,所以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误区二:喝淡茶就能对减肥有帮助。 任何活性物质,都需要足够的剂量才能发挥健康效应。在减肥有效的研究当中,每天的茶多酚的数量在90~690毫克之间。仅仅喝三两杯清香淡茶,是起不了减肥作用的。 误区三:喜喝新茶。 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

日常喝酒误区有哪些

1、酒兑饮料很时尚 我们经常在饭桌上看到一些人用饮料和酒兑在一起喝,很多人觉得这样喝能降低酒的度数,而且味道像饮料,所以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样喝。 但专家提醒,通常用来兑酒的碳酸饮料,在胃里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迫使酒精很快进入小肠,而小肠吸收酒精的速度比胃要快得多,从而加大伤害。 另外,兑着饮料喝酒,表面上看是稀释了酒,结果却容易让人越喝越多。因为喝的人一开始觉得像在喝饮料,就使劲喝,一旦察觉到有酒精作用时,就已经喝多了。 2、白酒伤身红酒养人 很多人觉得多喝一些葡萄酒是养生保健的,但是白酒有度数所以要少喝

喝汤常见的误区 误区三:习惯汤泡饭

我们咀嚼食物,不但是为了利于食物的吞咽,更重要的是让唾液将食物湿润,唾液是通过不断咀嚼食物产生的,唾液中的消化酶,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对健康非常有益,汤泡饭由于已将饭泡软,易吞咽,不能使食物很好的被唾液消化,加重了胃的负担,长期如此易造成胃部不适。

常见补钙误区

1、可乐咖啡当水喝 近些年骨质疏松的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要归咎于年轻人常喝的可乐、雪碧,碳酸饮料中含有磷酸,它不仅会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还会加快钙的流失。 2、一次补太多 补钙一次不要补太多,应该少量多次。建议买剂量小的钙片,每天分两至三次服下。尤其对于老年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少量多次补钙可以减少便秘、肾结石以及膀胱结石等问题的出现。 3、钙剂选液态 有的人认为液态钙比钙片更容易吸收,其实钙的吸收场所主要不是胃,而在肠道。因此,服下的钙剂,需要有一个很好的保护机制,在胃里不受胃酸的

喝酸奶常见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酸奶等于酸奶饮料 如今,不仅酸奶的品种琳琅满目,酸奶饮料也层出不穷。酸奶是由优质的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的。而酸奶饮料,只是饮料的一种,不是牛奶或酸奶。二者的营养成分含量差别很大,酸奶饮料的营养只有酸奶的1/3左右。 误区二:喝酸奶越多越健康 喝酸奶应注意适可而止,否则容易导致胃酸过多,影响胃黏膜及消化酶的分泌,降低食欲,破坏人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尤其是平时就胃酸过多,常常觉得脾胃虚寒、腹胀者,更不宜多饮。 对于健康人来说,每天喝一两杯,也就是说一天大约250~500克比较合适。 误区三:酸奶比牛奶

酒精肝的6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肝功能正常为什么不能喝酒 酒精不仅能使健康人喝成肝硬化或肝癌,还会加速乙肝等病毒性肝炎转化为肝硬化的进程。所以有两类人不能喝酒,一是酒精肝,二是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病患者至少应当每隔半年查一次肝功能。肝脏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在病情的隐匿发展中,肝细胞不损伤到一定程度,肝功能检查可以是正常的。此时如继续喝酒,无异于“雪上加霜”。待到“不正常”出现,往往悔之晚矣。 误区二:隔三岔五上酒场,不会得酒精肝 酒精肝的形成与酒中含酒精的度数有关。一般男性肝脏的承受能力是每天40g酒精,女性更少。40g的酒精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