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切除的后果是什么
甲状腺切除的后果是什么
切除了甲状腺就不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人非常重要,需要通过终身服药补充甲状腺激素。
(一)影响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作用最明显是在婴儿时期,在出生后头五个月内影响最大。它主要促进骨骼、脑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若没有甲状腺激素,垂体的生长激素也不能发挥作用。而且,甲状腺激素缺乏时,垂体生成和分泌生长激素也减少。所以先天性或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呆小病。呆小病患者的骨生长停滞而身材矮小,上、下半身的长度比例失常,上半身所占比例超过正常人。又因神经细胞树突、轴突、髓鞘以及胶质细胞生长障碍,脑发育不全而智力低下,他们性器官也不能发育成熟,没有正常的生殖功能。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应在一岁之内适量补充甲状腺激素,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脑功能的恢复还有效。迟于此时期,以后即使补充大量T3或T4,也不能恢复正常功能,则治疗往往无效。
(二)对代谢的影响
1.产热效应 甲状腺激素可提高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增加产热效应。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增高35%左右;而功能低下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降低15%左右。
2.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 它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十分复杂。总的来说,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特别是使骨、骨骼肌、肝等蛋白质合成明显增加,这对幼年时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反而使蛋白质,特别是骨骼肌的蛋白质大量分解,因而消瘦无力。在糖代谢方面,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糖的吸收,肝糖元分解的作用。同时它还能促进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总之,它加速了糖和脂肪代谢,特别是促进许多组织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的分解氧化过程,从而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和产热量。
(三)其它方面
此外,甲状腺激素对于一些器官的活动也有重要的作用。它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重要的意义。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促进肌质网释放Ca2+,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
人的身体上的每一个器官都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它的作用,缺一不可,正是由于每一个器官的相互配合,人才得以正常、健康地生活下去。所以看完本文也知道了切除甲状腺的后果是什么了,一般对于青年和患有其它重大疾病的人是不建议切除甲状腺的。
甲状腺肿瘤能治好吗
甲状腺肿瘤的症状为颈前正中肿块,随吞咽活动,部分病人还有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甲状腺肿瘤种类多,有良性和恶性,一般来说,单个肿块,生长较快的恶性可能性大,年龄越小的甲状腺肿块恶性可能性大。由于症状明显,患者一般都能及时就诊。
疾病治疗
手术治疗是除未分化癌以外各种类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并辅助应用碘131治疗、甲状腺激素及外照射等治疗。
1、手术治疗
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本身的手术,以及颈淋巴结的清扫。甲状腺的切除范围目前仍有分歧,尚缺乏前瞻性随即对照试验结果的依据。但是完全切除肿瘤十分重要,荟萃分析资料提示肿瘤是否完全切除是一项独立预后因素。因此即使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小于腺叶的切除也是不适当的。范围最小的是腺叶加峡部的切除。最大至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切除范围的趋势是比较广泛的切除。
有证据显示甲状腺近全切或全切除术后复发率较低。低危组病例腺叶切除后30年复发率为14%,而全切除术为4%,一般对高危组的病人,首次手术的范围并无太多争论,有报告TNM III期的病例腺叶切除后局部复发率为26%,全切除后局部复发率为10%,而甲状腺全切除和近全切除之间并无区别。广泛范围手术的优点是降低局部复发率,主要缺点是手术后近期或长期并发症增加,而腺叶切除很少导致喉返神经损伤,且几乎不发生严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手术切除甲状腺的方法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作用是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代谢。甲状腺全部切除会发生甲状腺功能功能减退出现,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出院后定期复诊,学习自行察看颈部,觉察颈部肿块及时来院察看。术后3个月禁食大豆、萝卜等食物,以免鸿沟甲状腺功能还原。甲状腺全切术患者需终生服用甲状腺制剂,以中意机体对甲状腺素的必需。
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饮食依然要忌碘。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原料,过量的摄入含碘食物,会使甲状腺素合成增加,甲状腺功能就会更加亢进,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而且部分患者有可能手术治疗不成功,仍会出现甲亢的情况,这些患者就更应该忌碘。此外,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如果短时间内摄入过量的碘,会造成病情不容易控制,因此也应忌高碘饮食。
另外,不少患者由于甲状腺肿或者甲状腺的结节,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在甲状腺手术后要少吃卷心菜。在卷心菜中含有少量的致甲状腺肿的物质,不仅可以干扰甲状腺对碘的利用,而且可以促使甲状腺细胞变大,形成甲状腺肿。甲状腺切除术后,不少患者需要长期或者终生服用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导致钙的排出增加,加速机体内钙的流失。这种情况在绝经后女性更明显,可能会引起血钙下降,出现骨质疏松。可遵医嘱合理补钙。
甲状腺全切除后吃什么食物?饮食原则所要遵循的宗旨就是一定要少碘,这样,才可以帮助患者能够尽快地恢复。同时除了饮食方面要注意一些问题之外,患者也应该注意补钙,因为,甲状腺全切除这个手术,会使患者的钙元素快速地流失。所以,补钙也是非常必要的。
甲状腺结节的处理
甲状腺结节是较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病变,以结节性甲状腺肿常见,部分患者合并甲状腺癌。目前甲状腺结节确诊主要依靠彩超,甲状腺癌的典型特点是边界不清、砂粒样钙化、血运丰富。如果具有其中的一点或两点,尤其是边界不清和砂粒样钙化,最好做一下穿刺,穿刺对于甲状腺结节的确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一些较小的结节确诊良性就可以避免手术了。如果确诊为恶性、不除外恶性、不典型细胞等就需要手术了。
一般对于单侧单发恶性结节需要切除患侧甲状腺和峡部,同时做同侧中央区清扫,至于侧颈部淋巴结是否需要清扫,还是看超声结果,如果超声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肿大,可以探查颈部术中送淋巴结冰冻决定是否颈清扫,也可以直接做三四区的清扫,这依据每个医生的观点不同而决定。
对于多个甲状腺癌病灶患者,建议做全甲状腺切除,如果居于一侧两个病灶只做一侧甲状腺和峡部切除也是可以的。两侧甲状腺癌需要双侧中央区清扫。而对于一侧是癌另一侧可疑良性的情况下,建议良性侧切除结节术中冰冻化验,明确良性可以保留。
对于甲状腺多个结节,超声考虑良性的病变,大于4cm以上、短期内生长较迅速(结甲囊性变伴有囊内出血除外)不排除滤泡癌、有严重不适症状者可以手术。一般良性多发结节手术不易切除干净,尤其是小结节术中摸不到就切除不了,除非做全甲状腺切除,良性的一般不建议做全甲状腺切除,除非双侧结节较大正常腺体不能保留的情况下。
对于单侧良性结节,只要是生长不快建议观察为主,因为慢慢会变成多个结节的。
乳头状甲状腺癌怎么治疗
1.手术治疗
彻底的手术切除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根据甲状腺肿瘤病变情况选择一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根据颈淋巴结转移情况选择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颈淋巴结清扫。不主张行甲状腺肿瘤摘除或甲状腺次全切除。
2.甲状腺激素治疗
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抑制人体生成血清促甲状腺素,而血清促甲状腺素能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因此,甲状腺激素治疗能够去除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的环境,达到治疗的目的。
3.同位素治疗
出现肺部或骨骼转移的晚期病例及某些高危病例应行[131] 碘治疗。同位素治疗前需行全甲状腺切除术。
4.放化疗
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对放化疗不敏感,故不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甲亢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术后患者出现变声或失声
如果甲亢手术在术中伤害到甲状腺邻近的喉返神经,就会造成患者喉返神经麻痹的不良后果,使患者出现变声甚至造成失声的严重后果。如果两侧喉返神经均被损伤,还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呼吸窘迫甚至窒息的危险。
2、术中、术后患者并发大出血现象
甲亢手术有可能导致机体术中、术后的大出血现象,如果止血不充分或者不及时,一旦受到病菌侵入,就会造成机体感染或者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3、术后患者长期手足抽搐
甲亢手术在术中如果误将甲状腺紧密相连的甲状旁腺一并切除,就会造成机体出现低血钙现象,患者术后会表现手足特征性抽搐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
4、术后患者出现甲减症状
造成甲亢的原因主要是术中甲状腺切除过多或者患者伴有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导致的。甲状腺切除过多会造成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而出现甲减症状;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会严重破坏机体的甲状腺抗体组织而导致加减发生。
甲状腺囊性瘤一般怎么预防
原则上应及早手术切除。一般行包括腺瘤在内的患侧甲状腺大部切除;如果瘤体小或已囊性变,亦可连同周围部分正常甲状腺组织将瘤体完整切除;近来有人主张作患叶全切加峡部加对侧叶1/3切除,以防多中心瘤灶存在的可能;双叶多发性腺瘤,则行双叶甲状腺切除。
良性甲状腺腺瘤一般预后比较好,复发率不高。
甲状腺大部切除后一般对生理没有影响。
甲状腺腺瘤以滤泡瘤为多见,先为甲状腺肿大,腺瘤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3cm以内,单个或多个,质地大多比它周围的甲状腺组织为韧,无压痛,生长缓慢,开始时结节有浓集碘的功能,扫描为温结节,从结节中释放出的甲状腺激素量不多,随着结节增大,功能增高,释出的甲状腺激素增多,临床上可出现甲亢表现,放免测定为T3型,甲状腺扫描为“热结节”,结节外甲状腺组织萎缩而失去聚碘功能,常不显影,此常被称为高功能性或毒性腺瘤。
甲状腺三期治疗方法
一、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法,手术范围应根据每个病例的具体情况予以确定。
1.分化型癌
体积较小、包膜完整的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应做患侧腺叶全切除或加峡部切除;浸润型乳头状癌和滤泡型癌,应做患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加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如是男性患者或年龄在40岁以上的女性,应考虑做对侧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如无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不考虑行预防性颈部根治术;如有患侧淋巴结转移,应行改良根治术;如双侧转移,应行双侧改良根治术;如滤泡型癌有远处转移,应考虑行双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除,为术后放射性碘治疗做准备。甲状腺髓样癌应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或患侧全切除加对侧近全切除,同时行患侧颈部改良根治术;如合并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原则上应先行嗜铬细胞瘤切除。
2.未分化癌
应争取全部切除肿瘤,或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组织,术后用外放射治疗。亦可酌情先行外放射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切除术。
3.甲状腺切除技术
体位、颈部皮肤切口及分离皮瓣同一般甲状腺切除,颈前静脉可予保留,颈前肌群自中线分开,但如颈前肌与肿瘤粘连,则备整块切除。一般来说,不需要切断颈前肌群,可用牵开器牵开皮瓣及颈前肌。检查两叶甲状腺,了解结节大小及其浸润范围,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时,先结扎甲状腺中静脉,游离甲状腺外侧,在甲状腺包膜内分束结扎切断甲状腺上血管,使上极活动。切勿整块结扎以上血管,这是十分重要,因这样做会损伤喉上神经外侧分支。同法处理甲状腺下极血管,其间常可见喉返神经的行程,并可见到甲状腺下极的下甲状旁腺,其血供来自甲状腺下动脉的终末支,应予保留。然后向中线翻转甲状腺,增加暴露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使甲状旁腺连同其血供完整地自甲状腺背面分离,上甲状旁腺血供偶尔来自甲状腺上动脉的分支。切除峡部、一叶甲状腺及气管前筋膜、锥状叶亦同时切除。如果喉返神经与甲状舌骨韧带粘连可在该处保留少许甲状腺组织。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的手术方法与此相同。
甲状腺全部切除的治疗方法
1 .甲状腺手术的变迁
公元952年,Albucasis在西班牙完成了第一例甲状腺外科手术。1808年, Dupuytren在巴黎完成了第一例甲状腺全切除手术;1872年,瑞士Kocher第一次描述了甲状腺被膜切除[1-3]。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标准手术;20世纪末,甲状腺全切除术已成为良性的双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的标准手术[3]。
2.关于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学术争论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主张对所有甲状腺疾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4、5]。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甲状腺癌的意见并不统一,澳大利亚的外科医生对分化良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会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而北美的外科医生则会行单侧甲状腺切除术[6]。高明认为,甲状腺癌双侧多发性的发生比例是20%~30%,因此,做甲状腺全切的比例达到80%~90%,可能就是过度治疗了[7]。
对良性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争议主要是手术切除的范围,近20年来,许多作者认为,对良性甲状腺疾病也应该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其理由是良性甲状腺疾病多属弥漫性病变[4];局部切除后复发率较高,再次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高[8]。据文献报告,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部分或次全切除后的复发率为12%~20%,甚至有认为有约一半会复发。再次手术发生永久性并发症的风险则大大增加[8]。
近年来,由于有了高度精细化的手术技术,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并发症并没有明显增高,据文献报告,喉返神经损伤为0.3%~1.8%,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为0.7%~6.6%[8、9]。
3.甲状腺全切除的手术适应证
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手术指证尚无定论,结合文献,我们认为,甲状腺全切除的手术适应证包括:(1)甲状腺癌,尤其是双侧甲状腺癌;(2)甲状腺癌远处转移,且转移灶不能切除并有吸碘功能者;(3)甲状腺癌患侧叶切除后对侧复发者[10];(4)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性甲状腺肿:尤其是巨大的,胸骨后甲状腺肿[8、10];(5)Graves病:由于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的眼病,或抗甲状腺药物过敏反应者[4]。
怎样治疗甲状腺瘤
1、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本身的手术,以及颈淋巴结的清扫。甲状腺的切除范围目前仍有分歧,尚缺乏前瞻性随即对照试验结果的依据。但是完全切除肿瘤十分重要,荟萃分析资料提示肿瘤是否完全切除是一项独立预后因素。因此即使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小于腺叶的切除也是不适当的。范围最小的是腺叶加峡部的切除。最大至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切除范围的趋势是比较广泛的切除。有证据显示甲状腺近全切或全切除术后复发率较低。低危组病例腺叶切除后30年复发率为14%,而全切除术为4%,一般对高危组的病人,首次手术的范围并无太多争论,有报告TNM III期的病例腺叶切除后局部复发率为26%,全切除后局部复发率为10%,而甲状腺全切除和近全切除之间并无区别。广泛范围手术的优点是降低局部复发率,主要缺点是手术后近期或长期并发症增加,而腺叶切除很少导致喉返神经损伤,且几乎不发生严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近来不少学者认为年龄是划分低危和高危的重要因素,并根据低危、高危分组选择治疗原则。对低危组病人采用腺叶及峡部切除,若切缘无肿瘤,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对高危组病人采取患侧腺叶、对侧近全切或次全切除术为宜。也可根据肿瘤的临床特点来设计手术:腺叶+峡部切除术适用于肿瘤直径小于1cm、明确局限于甲状腺一叶内的低危组患者;‚甲状腺患侧全切+峡部切除+对侧近全切,适用于肿瘤直径大于1cm,较广泛的一侧乳头状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ƒ甲状腺全切除术适用于高度侵袭性的乳头状、滤泡状癌,明显多灶性,两侧淋巴结肿大,肿瘤侵犯周围颈部组织或有远处转移者。15岁以下或45岁以上病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达90%,对该组病例应考虑全甲状腺切除。
颈淋巴结清扫范围同样有争论,是常规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或改良淋巴结清扫,或只切除能触及的肿大淋巴结,尚无定论。荟萃分析资料提示仅两个因素可帮助预测是否颈淋巴结转移,即肿瘤缺乏包膜和甲状腺周围有肿瘤侵犯。该两因素均不存在者,颈淋巴结转移率是38%,两因素均存在者颈淋巴结转移率是87%。
颈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效果固然可以肯定,但是病人的生活质量却有可能受到影响,所以目前对于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的决定非常谨慎。尤其是低危组病人,若手术时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可不作颈淋巴结清扫。如发现肿大淋巴结,应切除后做快速病理检查,证实为淋巴结转移者,可作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或改良颈淋巴结清扫。前者指清除颈总动脉内测、甲状腺周围、气管食管沟之间及上纵隔的淋巴结组织;后者指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及副神经的颈淋巴结清扫。由于再次手术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易损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因此有主张首次手术时及时未见肿大淋巴结,也行中央区清扫。对高危组病人,肉眼可见颈淋巴结转移、肿瘤侵犯至包膜外以及年龄超过60岁者,应作改良颈淋巴结清扫;若疾病分期较晚,颈淋巴结受侵犯广泛者,则应作传统淋巴结清扫。
2、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癌做次全或全切除术后患者应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以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抑制TSH。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均有TSH受体,TSH通过其受体能够影响甲状腺癌的生长。甲状腺素片的剂量,应根据TSH水平来调整,但是对于TSH抑制的精确范围,尚缺乏足够有效的数据支持。一般来讲,有残余癌或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TSH应维持在0.1mU/L以下;然而复发低危的无病患者TSH应维持在正常下限附近(稍高或稍低于正常值下限);对于有实验室检查阳性但无器质性病变(甲状腺球蛋白阳性、影像学阴性)的低危组患者,TSH应维持在0.1-0.5mU/L;对于长年无病生存的患者,其TSH或许可以维持在正常参考值内。可用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每天 75ug-150ug,并定期测定血T4和TSH,根据结果调整药量。
3、放射性核素治疗(131碘治疗):对于乳头状癌、滤泡癌,术后应用碘适合于45岁以上病人、多发性癌灶、局部侵袭性肿瘤及存在远处转移者。主要是破坏甲状腺切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对高危病例有利于减少复发和死亡率。应用碘治疗目的是:①破坏残留甲状腺内隐匿微小癌;‚易于使用核素检测复发或转移病灶;③术后随访过程中,增加用状腺球蛋白作为肿瘤标记物的价值。
4、体外照射治疗(EBRT):主要用于除了乳头状癌以外的其他甲状腺癌。
5、生物治疗:它从患者自体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抗癌相关因子,自然杀伤细胞)经过体外实验室激活、修饰、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起到调节和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并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后甲减
1.一般治疗:
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9)等,食欲不振,适当补充稀盐酸。
2.替代治疗:TH替代治疗。
左甲状腺素(L-T4、优甲乐)25-50ug/d(天)一次顿服,2~3月M(月)后根据甲状腺功能测定调整用量以长期维持。
干甲状腺:20~40mg/d(天)一次顿服,2~3m(月)后根据甲功测定调整用量以长期维持。
3.粘液水肿性昏迷治疗:
静脉注射L-T3.40~120ug,以后每6h 5~15ug,患者清醒后改为口服。无注射剂者给予T4片25~50ug(微克)/次或干甲状腺30~60mg(毫克)/次,经胃管给药,每4~6h(小时)一次,清醒后改为常规替代治疗。适当补充体液及病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