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盘点古人如何过重阳节

盘点古人如何过重阳节

一、“春秋”重阳节起源于祭祀活动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朔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袛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二、汉代已有插茱萸、饮菊花酒、野宴等诸多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炊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宴饮,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汉代,在重阳节这天已有了插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野宴等活动。

三、魏、晋、南北朝重阳节被广泛重视

到了魏晋南北朝,重阳已为民间普遍重视。晋人周处《风土记》中记载:“以重阳相会,登山饮酒,谓登高会,又名茱萸会。”又《齐人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以泛之,既醉而还。”晋朝诗人谢灵运为了重阳节登高,还制作了一种“谢公履”,前后有活动屐齿,上下山时可分别取去前后齿,使登高更为方便。

另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这便是东晋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南北朝,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四、唐、宋、元、明、清时期重阳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唐宋时期,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载了当时北宋重阳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有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吃花糕。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在玉渊潭钓鱼台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又如广州地区,游客多于重阳登上白云山,饮酒赋诗,热闹非凡,影响至今。在上海,附近无山丘,便把沪南丹风楼及豫园的大假山作为登高雅集之所,也很热闹。至民国年间干脆又登二十四层高的国际饭店。而近代的北京香山、山东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等,也都是登高胜地。尤其是滕王阁,因了唐代王勃于重阳节时在阁上写出千古名文《滕王阁序》,更闻名天下。至于湖北江陵龙山上的纪念晋代孟嘉落帽的落帽台古迹,也吸引着许多游客。

五、现代重阳节被赋予新的含义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敬老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中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九月九(敬老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中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老人节是几月几日 为什么要过重阳节

中国人一贯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观念,古人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人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人所拥有的知识与经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过重阳节也是在弘扬传统的孝文化。

俗话说秋收冬藏,到了重阳节,正是深秋,对于老人来说,难免会有些伤感,我国的老人总数已超过一亿,已经接近老龄化社会指数,青春健康、长寿方法也是重阳节探讨的永恒主题。

重阳节的时候,正是菊花开放的时候,菊花和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在人们印象中是大雅的代名词,重阳节和家人围坐在一起赏菊也是一件妙事。

九九重阳节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节

1、九九重阳节是什么意思

九九重阳节本身无特殊含义,九月九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比较吉利的日期,古人重视好兆头,就以此为节,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九九重阳节是什么节

九九重阳节是现在是民间感恩敬老、登高赏秋的一个节日。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因此又称为九九重阳节,除了九九重阳节外,重阳节还有:老年节、重九节、登高节、祭祖节、双九节、晒秋节、敬老节等别称,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重阳节的意思是什么

重阳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在《易经》九是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其次由于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九归真,一元肇始,重阳节是一个吉祥的日子,这天人们会进行相应的民俗活动。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寓意

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这天进行登高,体现了古人对山岳的崇拜,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这天是重阳节,重阳节这天人们会插茱萸,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古人认为重阳节插茱萸可以起到很好的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因此重阳节的时候会将茱萸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

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

重阳节风俗:登山秋游、敬老、赏菊。

1、登山秋游

重阳节登山秋游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就有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2、敬老

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因此,这一天人们要敬老,敬老可以体现在对父母的孝顺,也可以体现在祭祖、祭祀上。

3、赏菊

重阳节时,正是菊花开的时候,因此,在很多地区都有重阳节赏菊的习俗,重阳节除了赏菊外,还可以购买一些菊花送给长辈,表示心意。

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寓意 重阳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重阳节的时候除了吃重阳糕之外,还有以下几种食物也是重阳节的传统食物:

重阳节中九九与“久久”谐音,而久又与酒同音,因此古人认为重阳节喝酒是很好的,而菊花酒是在头一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口感清香,是重阳节时饮用的一种酒。

糍粑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食物,口感香甜软糯,在重阳节的时候适量吃,不仅可以享受美食,还有一些美好的寓意。

羊肉的“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一些地区的人们重阳节这天,会举办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

重阳节的风俗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有趣的是: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重阳节喝的什么酒 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

1、赏菊花。菊花和重阳节有很深的关系,重阳又称之为菊花节,所以,在重阳这两,赏菊花成了首要的习俗之一。

2、登高。这是我们在古诗词里就知道的,因此,重阳又称为登高节,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

3、插茱萸。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重阳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茱萸雅号“辟邪翁”,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4、放纸鹞。这是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在国内有一些地方也有放纸鸢的习俗。

5、吃重阳糕。重阳的饮食之风,除了饮茱萸、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当然这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6、喝菊花酒。因为菊花被称为“长寿之花”,所以,在重阳节这天就产生了喝菊花酒的习俗。

重阳节的意思是什么 九九重阳节吃什么最好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在重阳节这天,人们会制作重阳糕,祝愿子女百事俱高,具有吉祥的意思。

重阳节的时候菊花盛开,不仅可以赏菊,这时候还可以喝菊花酒,古人认为菊花是吉祥的意思,重阳节喝菊花酒具有祛灾祈福寓意。

相关推荐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根据目前可考的史料可以证明,在上古时期时,就开始有重阳节的雏形了,古人在深秋时分丰收、祭天,《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虽然很多习俗不再了,但是节日延续至今。

重阳节是什么意思

重阳节最初的含义是吉祥的日子,现在则是一个敬老感恩的日子。 中国古代,对于《易经》文化非常推崇,重阳节位于农历的九月初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因此,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九九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插茱萸

茱萸味浓,有驱虫的作用,古人认为在重阳节的时候插茱萸能够祛除疾病、庇护身体。 很多人会在重阳节这天登高、采来茱萸,将茱萸插在门前,或者经简单的加工,做作成香囊,佩戴在身上。

重阳节农历是几月几号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重九节,因“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重阳节为什么要插茱萸

古人认为可以辟邪。 茱萸又被称为“辟邪翁”,是属于重阳节的辟邪物品,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的话可以驱虫祛湿、驱逐风邪、避难消灾等。 于是在重阳节这一天会将茱萸佩戴在手臂、头上,或者磨碎之后装在香袋里佩戴在身上,一般大多都是妇女、儿童佩戴,但有些地方也会有男子佩戴,除了佩戴茱萸,也有些地方有佩戴菊花(延寿客)的习俗。

2021重阳节几月几号

2021年10月14日这天。 重阳节一年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时候,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在重阳节这天会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而2021年重阳节是10月14日,星期三(戊戌年(鼠年)九月初九)这天,这天各地还有一些民俗活动举行。

重阳节看花灯吗

重阳节没有看花灯的习俗。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最早的重阳节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因此,重阳节是一个具有一定的悲凉、伤感色彩的节日,而看花灯是具有欢庆、喜悦等色彩的传统活动,一般不会在祭祀节日进行花灯展示,不重阳节有自己的特色习俗,重阳节时已经是深秋时分了,人们会在此时去到山中,登高、秋游、远望、赏菊、辞青等。

重阳节头上戴什么 原因二:祈福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都会有盛大的登高活动,自古传承至今,在《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在古人看来,这是一个绝佳的好日子,值得庆贺,并且可以向神明祈福,据说在重阳节祈福可以将心愿传达给神明,所以,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又有祈福的意思在里面。

重阳节的风俗 赏菊

菊花,在深秋开放,重阳节时,正是秋菊盛放的时候,在中国古人眼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故农历九月俗称菊月,此月会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重阳节是临近的节日,因此常在重阳节举办菊花大会,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重阳节要在头上插什么

茱萸。 每年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在重阳节这天有插茱萸的习俗,而茱萸又被称为“辟邪翁”,是属于重阳节的辟邪物品,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的话可以起到驱虫祛湿、驱逐风邪、避难消灾的作用。 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很多妇女、儿童都会将新鲜的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者插在头上,除了插茱萸之外,也有一些地方有佩戴菊花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