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对身体的危害 进食习惯生改变
胆囊切除对身体的危害 进食习惯生改变
胆囊切除后,肝细胞在未进食时分泌的胆汁无处储存,人体必需像没有胆囊的鸽子、马、鹿等动物那样持续不断的少量进食才能适应。
胆囊息肉切除后会复发吗 胆囊息肉术后并发症
假如胆囊被切除,肝胆汁就无处可存,就会持续赓续的排入肠道;进食时,无“富余胆汁”扶助消化,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在胆管损伤的案例中绝大多半是由胆囊切除引起,在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胆管损伤的并发症是胆道外科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一点是胆囊切除的最大缺陷。
胆囊切除后,胆盐池显明减小,胆汁的浓缩失去了场合,肝胆管的胆汁酸浓度降低导致对胆固醇的消融能力降低,就轻易造成胆固醇的积累,这样就容易形成结石,也就是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后有什么影响
1、胆囊具有复杂的化学功能和免疫功能。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经肝内外胆管沿胆囊管,进入胆囊进行存储和浓缩。浓缩后的胆汁要比肝脏分泌胆汁浓缩30倍,留作进食高脂肪餐时,排入肠道参加消化。如果胆囊已经切除,就失去了这部分高浓度胆汁,在进食高脂肪食物时身体只好耐受消化不良,而导致腹胀腹泻。
2、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储备功能的丧失,导致胆汁由间歇性和进食有关的排泄变成了持续性排入十二指肠,此时返流入胃的机会增多,导致了胆汁返流性胃炎或食道炎,给病人带来了很多痛苦。
3、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较未行胆囊切除病例增加45倍。动物实验指出:次级胆汁酸能直接增高动物结肠癌的发生;对照研究发现胆囊切除能增加肠黏膜的增殖活动,从而促使癌变的发生。
4、在胆囊切除的手术过程中,由于Calot三角的重要性,加之局部组织的粘连影响,胆囊切除术所带来的合并症总有一定的概率(胆管损伤:0.18%~2.3%),且有一定的死亡率。
胆囊摘除的危害都有什么
胆囊摘除是很常见的,自身有这样情况,需要注意生活上,有很多方面都是要注意的,否则对自身身体影响很大,有很多人在进行胆囊摘除后,都不知道该如何做,这个时候对一些刺激性食物不可以吃,同时激烈运动不能做,否则对自身身体没有任何帮助的,那胆囊摘除的危害都有什么呢?
胆囊摘除的危害:
正常胆囊的功能主要有储存胆汁、浓缩胆汁、分泌(一些粘液)功能、收缩功能,也就是说,胆囊能够把平时用不着的胆汁储存起来,并且浓缩,在进食后(尤其是进食较多脂肪后),通过收缩,而把浓缩的胆汁排入肠道,帮助消化。
因此,胆囊是有自己的功能的。所以绝不应轻易切除胆囊,就是说胆囊切除术应该有明确的适应证,只有经过仔细研究,确定胆囊已经没有功能,或认为保留有病变、有石头的胆囊对病人的危害超过胆囊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的好处时,才应去做胆囊切除术。
切除胆囊后,由于失去了胆囊储存胆汁的功能,人的消化功能在短时间内会受到一定影响(如出现轻微的腹泻、消化不良、腹部隐痛、腹胀等症状),但影响并不大.绝大多数病人会逐渐适应,不会感到有什么异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消失。
从临床看,那些手术前胆囊结石症状轻微,甚或没有症状者,以及手术前胆囊功能基本正常者,手术后容易出现这种消化功能失常;而那些术前症状重,胆囊已经丧失正常功能的人,手术后的消化功能反倒会改善。
在对胆囊摘除的危害都有什么认识后,胆囊摘除后,对这些都是要进行注意,而且胆囊摘除后身体出现不舒服情况,需要及时的缓解,避免给自身带来更多影响,改善胆囊摘除的危害,也是要长时间进行,这点患者也是要注意的。
肠息肉的病因
1.饮食性因素
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者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2.胆汁代谢紊乱
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以及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胆汁的流向和排出时间发生改变,大肠内胆汁酸的含量增加。
3.遗传因素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10%的患者具有家族患癌病史。同样,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时,其他成员发生结直肠息肉的可能性明显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切除胆囊手术介绍
胆囊是人体内用于储存浓缩肝脏分泌而来胆汁的一个囊袋。当进食后胆囊受到食物刺激通过自身收缩,将浓缩胆汁经胆道排入小肠,帮助消化。胆囊一旦病变对人体产生危害时,那就必须去除。没有了胆囊随之就由胆道来承担胆囊的功能。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3个月。也就是医生常说的在胆囊切除术后三月内要注意的问题。
1 选择易消化的食物。手术后早期,胆道远端的括约肌有一段时间轻瘫,胆汁不能储存,而是持续的滴出。当你仍大量食用脂肪成分高的食物,没有足够量的胆汁用于帮助消化,就会出现右上腹不适或脂肪性腹泻。所以这段时间不吃或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及动物内脏。但要增加营养,就吃富含蛋白质的瘦肉水产品 豆制品 蔬菜 水果等。规律进食,少吃多餐。以适应胆囊切除术后的生理改变。随着时间推移,少则2月,多则半年,胆道逐渐扩张,进而替代胆囊作用。消化不良症状会慢慢缓解,饮食也就逐步过渡到正常了。
2 恢复正常饮食后,仍建议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适当运动,防止新生胆管结石。
3 定期复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每个个体病人病情术后服用一段时间消炎利胆药。
4 心情愉快,避免生气。因为神经系统的机能紊乱,也会影响胆道代偿功能。
总之,胆囊切除是常规手术,术后绝大多数病人都会迅速康复。
胰腺炎切除有什么危害 胆管损伤
如果胰腺炎患者进行了胆囊切除术,则可能引起胆管损伤的危害。主要是因为Calot氏三角的重要性,加之局部组织的粘连影响,胆囊切除术所带来的合并症再所难免,其中包括:胆管损伤,肝管损伤,血管损伤,胃肠损伤等等。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在胆管损伤的病例中绝大多数是由胆囊切除引起。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并发症
胆囊切除术是外科常见手术,绝大多数病人效果很好,少数病人在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症状仍然存在或再次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临床上常称之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于术后1、5~6年,亦有学者认为术后各时期均可发生,其原因较复杂,包括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改变所致,手术本身所致并发症和并存病等。在治疗上有的需要手术,有的可采用非手术的治疗。
1 其他并存病
近1/3的病人是胆囊切除前未作详细检查,将一些病症忽略而只诊断为胆囊疾病,做了胆囊切除术,常见的如下:(1)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2)胃部疾病如胃溃疡、胃炎;(3)十二指肠病变,如乳头炎、乳头旁憩室;(4)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及肿瘤。首先应予以鉴别,只要考虑到有这些病症的可能性,要仔细询问有关病史,做有关的检查,如CI、消化内镜,B超,CT等。
2 胆道动力障碍
在正常情况下胆道平滑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胃肠激素和神经冲动一起和谐地调节胆道不同部位的舒缩活动。如进食后,胆囊平滑肌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从而促使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作用。胆囊切除后,这种平衡受到破坏。大多数病人能够通过神经体液机制适应和代偿这种平衡。少数病人难以适应,有的检查发现Oddi 括约肌压力升高,且收缩的频率加快。进食后胃肠道激素分泌得不到反馈性抑制而增加,使胆道平滑肌异常收缩或痉挛,而导致腹痛。此类病人口服消炎利胆药症状会消失。
3 胆总管残留结石
主要原因是术前漏诊,其次是术中操作过程中胆囊结石滑入胆总管或肝内结石排入胆总管。术前术中未能发现,术后出现胆绞痛且伴黄疸、发热、Chancut三联症,怀疑胆总管结石的病人,最好的诊断方法是MRCP和ERCP。一旦确诊,最好的方法是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取石,否则需再次手术治疗。
4 残留胆囊或胆囊管残留过长
在复杂胆囊切除术中,常因局部炎症、水肿、粘连等使Calot三角模糊不清或其他原因致肝外胆管显露不清,为避免损伤胆管而施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或胆囊管残留过长(>1cm),术后形成小胆囊或伴结石而发生症状,其症状类似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B超、MRCP和ERCP明确诊断残留胆囊和胆囊管残留过长,再次手术是唯一的方法。
5 十二指肠乳头狭窄
此种情况少见,目前公认的原因是由于胆总管炎症或小结石或探查操作粗暴通过乳头等引起局部损伤、纤维化导致狭窄,使其动力功能发生障碍,胆汁和胰液引流不畅,胰胆管内压增高,而出现上腹疼痛症状,治疗做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效果良好。
6 十二指肠胃反流
胆囊切除术前无消化性溃疡、胃炎、食管炎,而术后出现剑突下烧灼感、嗳气、上腹疼痛不适等症状,可能是十二指肠胃反流所致,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动力学改变是引起十二指肠胃反流的主要原因。此类情况使用胃肠动力学药物治疗有效。
7 十二指肠或小肠与胆囊床粘连
胆囊切除后,胆囊床创面与十二指肠或小肠粘连导致术后发生肠梗阻,病人表现为术后上腹阵发性疼痛,恶心、呕吐频繁,胃肠造影多以明确诊断,治疗如保守无效应以手术解除粘连。
总之,胆囊切除术虽然是很常见手术,为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要严格掌握胆囊切除的适应证,充分术前检查了解有无并存病,精细的手术操作,详细地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手术可能发生的有关问题。
胆囊息肉会导致癌变吗
胆囊息肉会导致癌变,发现后密切随访是关键,如果提示恶性倾向应尽早手术。对于多发、较小的胆囊息肉多为胆固醇息肉,大多不需手术,每年体检一次即可,除非反复出现右上腹不适等胆囊炎症状才考虑手术。单发息肉要提高警惕,小于10mm,年龄小于50岁,3到6个月随访检查一次,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而单发息肉大于10mm、年龄大于50岁、伴有胆囊结石、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可能,以上情况出现就要到医院就诊决定是否需要手术。
胆囊息肉的手术方式主要为胆囊切除术,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传统开腹手术。lc是胆囊息肉切除的最佳选择。如果怀疑有癌变的可能,则不宜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考虑手术范围大和手术彻底性,传统手术是首选。
对于不需要手术的病人,日常生活尽量养成良好的习惯,不需要服用药物。如进食后出现右上腹饱胀等症状,可以服用消炎利胆药物和解痉药物。
健康生活至关重要
如何避免胆囊息肉的发生呢?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关键,譬如不吃早餐和饮食不规律,喜好高胆固醇食物和动物内脏等,都是必须改变的;还要控制饮酒;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社会生活及工作的压力较大者,要自我调节,保持良好心态,还要避免经常熬夜及生活不规律。适当的运动和避免超重也是避免胆囊息肉发生的重要因素。
如果得了胆囊息肉,平时应注意: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宜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平时多喝水,尤其清晨起床要饮杯清水。
胆囊切除的后果你知道多少
1、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病率可能升高
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一种现象和疑惑,即患结肠癌的病例中胆囊切除患者占很大部分,欧洲学者临床调研后得出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较未切除者高45倍。
2、造成肝损害和结肠损害
目前己证实石胆酸对肝细胞具有一定毒性。而胆囊切除后次级胆酸增多,所产生的石胆酸经肝肠循环进入肝脏和结肠以后,会造成慢性肝损害和结肠损害,而结肠损害很可能是结肠癌的一个原因。
3、导致胆管损伤
胆管损伤是胆道外科的非常疑难的并发症,是胆囊切除的最大缺陷。而内镜保胆取息肉是在胆囊腔内施行手术,根本不可能伤及胆囊周围器官,可以避免此并发症。
4、引发碱性反流性胃炎
正常人进食后胆囊收缩使胆汁集中大量进入肠道。这一过程与胃十二指肠的分泌及蠕动是有规律地同步进行的。胆囊切除后胆汁持续进入肠道而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胆汁可在十二指肠内淤积而逆流入胃,使胃内PH值升高,细菌繁殖,而使胃粘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胃腺体萎缩及溃疡形成。
5、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
虽然切除胆囊后去除了胆结石和息肉,却很可能因此“招来”胆总管结石,这是因为:胆囊切除前,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作用,浓缩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度较高;而胆囊切除后,胆汁的浓缩失去了场所,肝胆管的胆汁酸浓度降低导致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胆固醇的积累,这样就容易形成结石,也就是胆总管结石,而胆总管结石的治疗难度远高于胆结石。
6、造成人体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肝细胞每天分泌约800~1200ml胆汁,其中水分占97%。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囊进行存储和浓缩,进食后,尤其进高脂肪食物,胆囊收缩排出胆汁进入十二指肠腔内参加消化。如果胆囊被切除,此时肝胆汁由肝内排出无处可存,不管人体是否需要,只好持续不断的排入肠道;当进食美味家肴时,需大量胆汁帮助消化,但此时体内无贮存的胆汁相助,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影响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其结果一是诱发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等,二是造成身体遭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的痛苦。胆囊切除患者日后大多消瘦、面黄,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