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天突注意事项 针刺天突功能主治
针刺天突注意事项 针刺天突功能主治
天突穴居至高,其气以通为顺,尚有宣肺化痰,下气平喘,利咽开音之功,现代临床用于治疗哮喘,咳嗽,咳逆上气,暴喑不能言,咽肿,喉中生疮不得下,呕吐,噎膈,甲状腺肿大,肺痈等症。
配穴:配天突,扶突,合谷治疗甲状腺肿大;配少商,商阳,少冲治疗咽喉肿痛;配哑门,廉泉治疗暴喑。
支气管哮喘的饮食指导有哪些
1.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少刺激,不宜过饱、过咸、过甜,忌生冷、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过敏性体质者宜少食异性蛋白类食物,一旦发现某种食物确实可诱发患者支气管哮喘发病,应避免进食,宜多食植物性大豆蛋白,如豆类及豆制品等。
3.经常吃食用菌类能调节免疫功能,如香菇、蘑菇含香菇多糖、蘑菇多糖,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有哪些?
(1)随时注意观察哮喘发作和持续的时间,诱发因素,发作时全身症状,如体温、脉象、痰液性质,及大使小便的次数、性质,及时告诉医生。对发有定时者,要在发作前一小时服药。这样往往可制止发作。
(2)严重哮喘病人,应采取半卧位,有条件的也可以输点氧。随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针刺天突、膻中、气海等穴。痰多者要协助排痰。有时可根据医生嘱咐选用您艾喷雾剂。洋金花喷雾剂、满山红喷雾剂等能解痉平喘的中药。千万不可随便镇咳。
(3)一旦发现病人出现久喘不息、神志恍惚烦躁痛苦,或喘难平卧,面色青紫,口吐大量泡沫痰者,应立刻人院抢救,渡过危险之后,再重新调养。哮喘病的调养中,可以进行一些缓慢的户外活动,如做呼吸操,健身散步等等,但切忌过度疲劳。
天柱的针刺方法 针刺天柱功能主治
天柱穴位于天柱骨两旁,属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主表,又主筋所生病。故有疏风通络,清头明目,安神定惊之功。主治头痛,眩晕,癔病,神经衰弱,失眠,癫痫,视网膜出血,咽喉炎,慢性鼻炎,鼻出血,颈椎病,腰扭伤等。
患上了运动神经元能治好吗
(1)针刺
上肢取肩髃、肩髎、肩贞、天宗、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太白、足三里、冲阳、太冲、太溪;球麻痹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取廉泉、外金津、玉液、天突、哑门; 体虚乏力、痰多者加中脘、丰隆、阴陵泉、内关穴;手指端肌肉无力萎缩者加取鱼际、二间、三间、前谷、后溪穴。病程长、病情重的可加取五脏的背俞穴及任督二脉的穴位。针刺天突穴要注意针刺的方向、深度,应先直刺0. 2~0. 3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沿胸骨柄后方气管前方缓慢刺入0. 8~1寸, 得气后出针。廉泉、外津津、玉液三穴,针向舌根部刺入,以得气为度。哑门穴操作时,必须让患者正坐位,头稍前倾, 颈肌放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上0. 5寸之凹线中取穴,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 5~1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脊髓,其余肢体穴位以得气为度,行平补平泻手法或补法。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间隔1天进行下1个疗程治疗。
(2)中药
治宜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方药用八珍汤加减, 药用党参20g,茯苓20g,白术20g,熟地20g,白芍20g,当归 20g,川芎10g,地龙15g,黄芪40g,玄参15g,赤芍15g,山萸肉 15g,水煎服日1剂。以上方法综合应用治疗, 1个月为1疗程,根据病情一般治疗1~2个疗程。
3.体会
本病是神经系统较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可见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症状、体症并存,表现肌无力、肌萎缩与锥体束征不同的组合。感觉和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现代医学认为:①遗传因素占5% ~10%,称为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②中毒因素;③免疫因素;④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脾、胃、肝、肾关系密切,因脾主肌肉四肢,同时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亏虚则窍络、肢体筋脉失于濡养则出现肢体无力,肌肉瘦削等症。又因为肝主筋,肝主藏血,肾主骨生髓,肝肾阴虚,骨髓不充,筋脉不坚,则出现肢体痿软无力,同时,阴虚风动可出现“筋惕肉瞤”,故时有肌束颤动。正如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针灸取穴也以手足阳明经穴,及肝肾经原穴为主,因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如足三里、曲池、合谷、太白、冲阳分别为手足阳明经的原穴、合穴,取之可以调补脾胃,以益气血生化之源,太冲、太溪为肝肾经原穴,取之可以补肝肾强筋骨,肩三针可以疏通局部经络以助肩胛部位肌肉萎缩的恢复。喉三针可以兴奋咽喉部神经细胞,以助吞咽功能的恢复。中药汤剂用八珍汤加减, 以大补气血。采用针刺、中药煎服疗法治疗病人均不同程度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膻中的针刺方法 膻中常用配伍疗法
1.配巨阙,神门,太渊,丰隆,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化痰,治疗痰浊胸痹。
2.配巨阙,膈俞,阴郄,心俞,中冲,针刺泻法,活血化瘀,治疗瘀血心痛。
3.配天突,足三里,内关,中脘,丰隆,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化痰,利咽散结,治疗痰气郁结之梅核气,噎膈。
4.配间使,内关,血海,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心血,通络止痛,治疗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之胸痛,胁痛。
5.配灵道,郄门,肺俞,尺泽,丰隆,心俞,内关,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清心除烦,治疗痰火心悸,心烦。
6.配中脘,气海,针刺平补平泻法,疏利三焦,降气宽中,治疗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
7.配丰隆,列缺,膻中,天突,针刺泻法,宣肺止咳平喘,治疗痰浊阻肺之咳嗽,喘证。
8.配肺俞,中脘,天突,膻中,温肺散寒,豁痰开窍,治疗寒痰蕴肺之哮证。
9.配乳根,少泽,足三里,少泽点刺放血,宣通乳络,调畅气机,为治缺乳之主方。加泻间使,期门,疏肝解郁,治疗肝郁气滞型缺乳;加补合谷,三阴交,补益气血,治疗气血不足型缺乳。
灵墟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灵墟穴配伍治病方法
针刺灵墟有宽胸,理气,通乳之功,主治心肺疾患,乳房病变。治咯痰,咳嗽,气喘,配肺俞,天突,丰隆以宽胸利气,止咳祛痰;治乳痈,配肩井,合谷,有清热化痰,活血散结的作用;呕吐不食配内关,中脘,以和胃降气止呕。
咳嗽针灸哪些部位
肺俞
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刺法:局部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双侧肺俞穴,挤压出血,并在此穴拔罐8-10分钟,使穴位1次出血量约2毫升,其他穴位用32号1寸在针直刺,使针感向上传导,留针30分钟,以上方法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咳甚者每日1次,一般治疗不超过2个疗程。
作用:肺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背部腧穴,主一身之表,又为本脏之气所注之地,故在治疗中取肺俞施以刺血拔罐共奏疏通卫气,温通肺络之功,以达宣肺止咳化痰之效。
天突穴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刺法:患者坐位,行针时不能咳嗽,咳痰,吞咽,用长40毫米亳针,以指切法将食管,气管推移后加压针体,顺胸骨柄后缘刺入1寸,然后行刮柄法,使患者感到局部发胀,发热,并向胸背部放射为度,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作用:天突在《素问·气府论》中已有记载:“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此处行针,可使针感沿任脉循行扩散,上可至鼻窍,下可至胸膈,此处,经部乃人体“交通要道”,与全身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发生联系。采用针刺天突的疗法,可能暂时阻断局部收尾神经的传递冲动,减弱神经系统对呼吸道粘膜受刺激的兴奋性,从而使呼吸道痉挛性紧张度下降。
鱼际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刺法:患者取坐位,取两侧鱼际穴,常规消毒后,进针得气,留针30分钟,每15分钟行提插,捻转手法1次,待产生较强烈的针感后停止,行手法时嘱患者坐深吸气,共行手法2次。
作用:鱼际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鱼际穴属五腧穴之一,为手太阴肺经经穴,有“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说,另鱼际穴在五腧之中为荥穴,为经气流动之处,如水流始于源泉之后,似小溪而流,取其清肃肺气使肺气得宜,咳嗽得愈。
针刺天枢作用 针刺天枢注意事项
1.本穴忌深刺,若深刺则针尖克穿过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腔而刺中小肠。
2.本穴对孕妇禁针,禁灸。
3.因腹部柔软,弹性较大,进针时要严格掌握进针力度,对于皮肤粗糙坚硬的患者,施以粗针,因不易进针,容易加大进针力度,针尖突然穿透皮肤,但力度未减,使针体进入体内过深。应缓慢下针,不可大幅度提插捻转,太强刺激,以防刺伤肠管。
4.忌火针深刺,由于天枢穴深部为小肠,若火针针刺过深,可损伤小肠,造成肠穿孔。
哮喘患者应该如何做好护理
护理(1)家属要尽可能让哮喘病人情绪稳定,避免各种刺激,以免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而加重病情。
护理(2)家中空气宜清新,阳光宜充足,环境宜安静。凡有畏塞症状的哮喘病人,室温宜稍高,发热重的病人,须防止伤津耗气,室内不要太干燥,空气湿化更好。室内不能吸烟。
护理(3)哮喘患者吃的饮食忌过威、过酸、过硬、过辛辣干燥、过油腻。清淡富于营养又易消化为宜。每日多用浓茶嗽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护理(4)随时注意观察哮喘发作和持续的时间,诱发因素,发作时全身症状,如体温、脉象、痰液性质,及大使小便的次数、性质,及时告诉医生。对发有定时者,要在发作前一小时服药。这样往往可制止发作哮喘。
护理(5)严重哮喘病人,应采取半卧位,有条件的也可以输点氧。随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针刺天突、膻中、气海等穴。痰多者要协助排痰。有时可根据医生嘱咐选用您艾喷雾剂。洋金花喷雾剂、满山红喷雾剂等能解痉平喘的中药。千万不可随便镇咳。
护理(6)一旦发现病人出现久喘不息、神志恍惚烦躁痛苦,或喘难平卧,面色青紫,口吐大量泡沫痰者,应立刻人院抢救,渡过危险之后,再重新调养。哮喘病的调养中,可以进行一些缓慢的户外活动,如作呼吸操,健身散步等等,但切忌过度疲劳。
咳嗽针灸效果好吗 咳嗽针灸常用穴位
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刺法:局部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双侧肺俞穴,挤压出血,并在此穴拔罐8-10分钟,使穴位1次出血量约2毫升,其他穴位用32号1寸在针直刺,使针感向上传导,留针30分钟,以上方法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咳甚者每日1次,一般治疗不超过2个疗程。
作用:肺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背部腧穴,主一身之表,又为本脏之气所注之地,故在治疗中取肺俞施以刺血拔罐共奏疏通卫气,温通肺络之功,以达宣肺止咳化痰之效。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刺法:患者坐位,行针时不能咳嗽,咳痰,吞咽,用长40毫米亳针,以指切法将食管,气管推移后加压针体,顺胸骨柄后缘刺入1寸,然后行刮柄法,使患者感到局部发胀,发热,并向胸背部放射为度,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作用:天突在《素问·气府论》中已有记载:“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此处行针,可使针感沿任脉循行扩散,上可至鼻窍,下可至胸膈,此处,经部乃人体“交通要道”,与全身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发生联系。采用针刺天突的疗法,可能暂时阻断局部收尾神经的传递冲动,减弱神经系统对呼吸道粘膜受刺激的兴奋性,从而使呼吸道痉挛性紧张度下降。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刺法:患者取坐位,取两侧鱼际穴,常规消毒后,进针得气,留针30分钟,每15分钟行提插,捻转手法1次,待产生较强烈的针感后停止,行手法时嘱患者坐深吸气,共行手法2次。
作用:鱼际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鱼际穴属五腧穴之一,为手太阴肺经经穴,有“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说,另鱼际穴在五腧之中为荥穴,为经气流动之处,如水流始于源泉之后,似小溪而流,取其清肃肺气使肺气得宜,咳嗽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