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的病根到底是什么

糖尿病的病根到底是什么

"糖尿病"这三个字给人的第一印象大概是:一种尿液中有糖的病。这样理解并没有错,但糖尿病的核心问题其实是血液中糖的含量过高。肾脏就像家中的下水道,血液中的废物在这里过滤出来,就成为了尿液。身体健康的时候,肾脏会留住葡萄糖,不让它进入尿液,所以健康人的尿液中是不含糖的。而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浓度过高,肾脏"心有余而力不足",便有"挽留不住"的糖分进入尿液。"糖尿病"因尿液中异常含糖得名,但真正的问题其实是血糖过多。高血糖状态从很多方面损害我们的身体,引起诸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病变。

为了防止血糖含量过高,我们胰腺内的"胰岛β细胞"会分泌胰岛素到血液里,胰岛素的使命就是用上全部招数来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之所以失去控制,问题出在胰岛素。当胰岛的β细胞出现病变,分泌的胰岛素太少,不足以对抗血糖的升高,便发生了1型糖尿病。当身体对胰岛素变得不敏感,胰岛素对抗血糖的招数就不好使了,血糖同样升高,这样就发生了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尤其爱光顾吃得多运动少的胖子们,这是因为,肥胖一方面会导致身体对胰岛素变得不敏感,另一方面又会损伤合成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正因为对胰岛素不敏感,胖人需要更高水平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这就使得胰岛β细胞不堪重负。暴饮暴食一餐之后,餐后血糖陡然上升,使得本来就已经负担过重的胰岛β细胞进一步受损。而运动则相反,可以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胰岛素夺回对血糖的控制权。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虽然糖尿病有着先天因素,但是后天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医生们都提倡糖尿病患者作息规律,控制饮食。

糖尿病要怎么治

不知糖尿病怎么治,不知在平时生活上怎么配合糖尿病的治疗,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所以,糖尿病一旦发生,我们就要坚持了长期治疗的准备,就目前的一些医学水平来说,还是不能让自己身体上的疾病根除,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只要血糖控制好,和健康人一样长寿.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正规治疗.血糖波动会造成机体器官的损害,加速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糖尿病。

要根据糖尿病病人的个体情况来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有一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治疗,建议要到糖尿病专科医院治疗。

可以用中药治疗一下.可以用养阴的药物治疗,比如麦冬,天冬,石斛,西洋参,每天用紫灵芝煮水喝,适当的补充微量元素硒、铬,蛋、花生、麦芽、肝脏、大蒜、蘑菇等等,对于治好糖尿病是有着一定的帮助的。

要是需要了解糖尿病怎么治,其实我们不仅仅是坚持正规的治疗那么简单,必须要在患了糖尿病之后,对于自己身体上的病情对症施治,防治结合,才能尽快的帮助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快速的治疗痊愈,我们要理解。

糖尿病能吃葛根吗 糖尿病人吃葛根的好处

葛根的药用价值很高,它所含的黄酮类物质能够起到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对防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有较好的疗效。

二型糖尿病病因

1.遗传因素与1型糖尿病一样,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其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有些尚处于研究阶段。

2.环境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增龄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3.年龄因素大多数2型糖尿病于30岁以后发病。在半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时年龄为55岁以上。

4.种族因素与白种人及亚洲人比较,2型糖尿病更容易在土著美洲人、非洲--美洲人及西班牙人群中发生。

5.生活方式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会导致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运动,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能吃葛根吗 糖尿病人吃葛根要注意什么

葛根既可以和其他药物配伍,也可以与食材搭配服用,但是阴虚火旺,胃寒人群要慎吃葛根;葛根能刺激雌激素分泌,因此乳腺增生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不宜服用葛根。

糖尿病的病根到底是什么

2型糖尿病尤其爱光顾吃得多运动少的胖子们,这是因为,肥胖一方面会导致身体对胰岛素变得不敏感,另一方面又会损伤合成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正因为对胰岛素不敏感,胖人需要更高水平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这就使得胰岛β细胞不堪重负。暴饮暴食一餐之后,餐后血糖陡然上升,使得本来就已经负担过重的胰岛β细胞进一步受损。而运动则相反,可以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胰岛素夺回对血糖的控制权。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虽然糖尿病有着先天因素,但是后天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医生们都提倡糖尿病患者作息规律,控制饮食。

肥胖导致胰岛细胞负担过重,尽管细胞不一定死亡,但合成能力衰竭却是事实。尽管科学家一直在"让胰岛β细胞复活"的道路上奔走,但至今仍没有确切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点。因此,现有的医疗手段尚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患者只能从吃药和改善生活习惯两方面去控制血糖,防止高血糖状态带来的严重后果。

虽然胰岛素的改变难以逆转,但是只要努力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患者基本上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甚至能达到人群的平均寿命。所以,糖尿病的治疗在任何时间都必须强调"坚持"二字。

糖尿病能根治吗

糖尿病能根治吗,糖尿病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患病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很多人对这种疾病不是很了解,再患病时没有重视,导致病情加重了,及时治疗是关键,患者需长期控制服药,患者多数有一定的精神负担,在治疗的时候也要注意,希望对患者有帮助。

糖尿病能根治吗,这是患者想要知道的事情,首先我们来看看糖尿病的危害,首先,糖尿病给病人造成精神压力以及体力上的不便和痛苦,有肾病和没肾病的体力情况不一样,生活质量不一样,而且,面临的威胁、容易造成的精神压力和导致沮丧的情况也不一样。凤凰中医专家指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正确认识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也不是不治之症,可怕的是威胁生命的合并症。因此只要糖尿病人坚持长期治疗,与医生密切配合,长期稳定地控制糖尿病,就可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根据体质吃水果

中医认为,水果可分为寒凉、温热、甘平三类。夏季水果多属寒凉性,如苹果、香蕉和各种瓜类等,实热体质人群可以适量多吃此类水果,但也不能过量。虚寒体质人群最好在午餐后或者晚饭前少量食用,而吃杏、荔枝、桂圆等温热性水果则可以适量多吃。菠萝、葡萄、芒果、李子等介于寒热之间,各种体质人群都可以食用。

糖尿病患者一般属于阴虚内热型体质,可以适量吃一些低糖型水果,比如西瓜、苹果、草莓等,尽量避免葡萄、香蕉、荔枝、甘蔗等高糖型水果。

而且,专家提醒,糖尿病人吃水果必须先满足两个前提:第一,餐后血糖要低于11.1mmol/L(200mg/dl);第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要小于7%。另外,水果食量每天不宜超过多,比如1块西瓜,200克苹果或梨,300克的草莓、猕猴桃或者柚子等,同时可以相应减少主食量。

老人糖尿病病因

老年糖尿病的发病存在三方面因素:遗传、环境因素和生理性老化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作用不足。

1、遗传因素 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属多基因——多因子遗传性疾病。据国外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兄弟姐妹若能活到80,则大约有40%发展为糖尿病,一级亲属发展为糖尿病的比例为5%—10%,发展为糖耐量受损的比例为15%—25%。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在老年糖尿病的发病中也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全身代谢低,能量需要量小,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小,结果使葡萄糖耐量逐渐降低。随着人的衰老基础代谢率也逐渐降低,机体代谢葡萄糖能力和(或)葡萄糖在周围组织的利用都明显下降。因此,老年人进食过多和运动不足容易发胖,肥胖者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加重胰岛素抵抗,可使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肝糖的生成技术增加,致高血糖。从而使β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久而久之,可造成β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代偿功能减退,最终发生2型糖尿病。

3、年龄因素 老年人胰岛结构在显微镜直观下可见胰岛β细胞量减少,α细胞增加,δ细胞相对增多,纤维组织增生。老年人糖耐量降低,糖代谢下降,老年期胰岛素释放延缓。国内外的研究显示,随增龄的改变,老年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平均每增龄10岁,空腹血糖上升0.05-0.112mmol/L,餐后2h血糖上升1.67-2.78mmol/L。老年人对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分析起始上升延迟,往往第Ⅰ时相低平甚至消失。

4、胰岛素原因素 当人衰老时,体内有活性的胰岛素原增加,胰岛素原与胰岛素的比例增加,使体内胰岛素作用活性下降,也是老年糖尿病增多的因素之一。

5、腺淀素因素 胰淀素是新发现的一种胰岛β细胞激素,并与胰岛素免疫活性同时存在于β细胞分泌颗粒的核心部分,而在胰岛α细胞中则无此免疫反应存在说明胰蛋素也是在β细胞内合成,并储存在β细胞颗粒中,与胰岛素同比分泌。研究发现,老年人胰淀素合成、分泌增多,可导致一道素组织的损害。另外,胰淀素对胰岛素的拮抗作用引起引导素低抗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诱因。目前对以上结论尚有争议。

糖尿病能根治吗 糖尿病目前无法治愈

依据目前的医学水平,还么有办法可以治愈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因此并没有什么特效药物能够治愈糖尿病。因此一些彻底治愈糖尿病的宣传都是骗人的,不可轻信,不要影响正常的治疗。

糖尿病人能吃葛根粉吗 糖尿病人怎么吃葛根粉

做法:

1、取葛根粉10-15克放入碗中。

2、加入温水搅拌化开,直至葛根粉呈乳白色糊状。

3、冲入沸水,边倒边搅拌。

4、直至葛根粉呈半透明状即可。

糖尿病病因

1、感染:感染在糖尿病的发病诱因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病毒感染是Ⅰ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在动物研究中发现许多病毒可引起胰岛炎而致病,包括脑炎病毒。心肌炎病毒、柯萨奇B4病毒等。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炎,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产生糖尿病。另外,病毒感染后还可使潜伏的糖尿病加重而成为显性糖尿病。

2、肥胖:大多数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型肥胖。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另一因素。肥胖时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障碍,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病。

3、体力活动:我国农民和矿工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推测可能与城市人口参与体力活动较少有关。体力活动增加可以减轻或防止肥胖,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能被利用,而不出现糖尿病。相反,若体力活动减少,就容易导致肥胖,而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利用受阻,就可导致糖尿病。

以上内容为大家归纳了糖尿病的病因分析,相信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之后,大家对于糖尿病这方面的知识也有所增长了,希望大家要对这些疾病提高警惕,出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糖尿病根据体质调饮食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

古代中医对此也有独到的认识,称之为“消渴”,而且认为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过度及过进温燥药食等因素引起的,其基本病理为阴虚燥热。金元时代,朱丹溪说:“酒面无节,酷嗜炙??于是炎火上熏,脏腑生热,燥热炽盛,津液干焦,渴饮水浆,而不能自禁。”(请注意酒、面、油炸、烟熏之物的危害性)明朝周子干《慎斋遗书》说:“一人心思过度??此心火乘脾,胃燥而肾无救。”(精神劳累可以发病)《千金要方》又说,消渴可由于“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稍至年长,肾气虚竭??此皆由房室不节所致也。”古人还发现,嗜服壮阳药物催情亦可因燥药伤及阴津而发生消渴。

我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常抓住三个主要环节:一是调饮食,二是平心态,三是节房事。必须三管齐下,持之以恒,方能获效。今天重点介绍体质食养而暂不及其余。

古人多将消渴归之于阴虚燥热,常用养阴、清热、润燥之品。其实,按体质病理学的观点分析,消渴的临床体质类型是十分复杂的,虽然以燥红质者较为多见,而其他类型,尤其是腻滞质者并不少见,治疗时不能千人一方,千篇一律。现在先介绍一组适用于燥红质的,可控制“消渴”的食疗方:

双耳羹 白木耳、黑木耳各15克,泡发,共煮熟烂加山药粉20克,煮沸,待温,成羹,可加少许甜味剂。一日1次,连食一月。

山药汤圆赤小豆泥100克为馅,加甜味剂适量,用山药粉250克,加水调和,包汤圆,按食欲大小量力而食。一日1顿,连食一月。

枸杞饮地骨皮50克,加水1 000毫升,浓煎成800毫升,然后加入枸杞子30克,再煎至700毫升,代茶饮。这不仅能降血糖,对于半夜咽干及目糊者效果尤佳。

老南瓜150克,加粳米适量,煮饭或粥,久食有效。此法来自日本。

苦瓜将苦瓜洗净,切片,晒干,研成粉末。每次服0.5?1.0克,一日3次,连服2个月。迟冷质与倦质者忌用此方,因苦瓜易伤人阳气。

用以上诸方都能获得良好的调体质降血糖的效果,唯燥红质者必须同时忌食辛辣之物,如五香粉、白酒、葱、韭、蒜等,忌油炸食物如油爆虾、羊肉串等。

下面介绍糖尿病之属腻滞质者。燥红质者多以内热重、口干舌燥、舌红少苔为特征;而腻滞质者则以胸脘满胀、头晕、乏力、舌苔厚腻为主症,其苔或白,或黄,或灰。此时即不能用前述养阴留湿的食品,当改用祛湿的食物。可用四仁赤扁豆粥。这是我的经验方:用苡仁10克,苦李仁10克,冬瓜仁10克,赤小豆10克,白扁豆15克,加粳米适量,共煮粥,浓煎至豆烂时将白仁1克,用小纱布包好后投入粥内,一沸即可捞出。一日1顿,连服到舌苔退净为止。服此方时应忌食参、面食、碱、蜜、大枣、巧克力与嫩蚕豆。

对于糖尿病并发化脓菌感染者,建议用鲜鱼腥草(四川农民称扎耳根,有异香,抗菌效果很好)、蒲公英及野菊花等各30克,水煎服,一日1剂,直到脓消。番茄与黄瓜也可选食。

至于中晚期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时,其食养方法可参阅本刊2006年2月号《让我们“吃”掉高血脂》。

相关推荐

糖尿病人怎么吃葛根粉 糖尿病人吃葛根粉要注意什么

葛根粉确实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是它并不能代替降糖药物使用,所以糖尿病人在服用葛根粉期间,降糖药物仍要继续服用,如果期间血糖波动较大,建议立即咨询医生,调整降糖方案。 葛根粉性凉,空腹服食易刺激肠胃,引起肠胃不适,如:腹泻、便溏等,所以一般建议在饭后再服食葛根粉。 如:酒制品、咖啡、油炸食品等,服食葛根粉后在食用这类刺激食物可能会影响葛根粉的药效。

糖尿病能吃碧根果吗

糖尿病能吃碧根果。 糖尿病饮食需要注意的时不宜多吃含糖高的食物,以免影响到其血糖控制,而碧根果属于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食物,糖分的含量很低,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糖尿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病人必然明白,对寿命的最大威胁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它的伴随症状。能够肯定地说,只要糖尿病病人的患病情况获得满意控制,阻断、避免糖尿病伴随症状,或至少延缓伴随症状的发生,使其不继续发展,糖尿病病人对获得长寿和高质量的生活应有足够的信心。人们经常看到一些病人,因能一直正确医治,往往活到非常高的年龄。例子1:如在20世纪初,就有一个叫赖迪的糖尿病病人,他14岁确诊得了糖尿病,并开始接受正规医治。尽管那时的医学水平还非常低,对糖尿病的认识较当下也还有非常大的距离,但这位糖尿病病人一直平安地

糖尿病病因有新说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被充分了解。国外有学者从人类遗传学角度来揭示其病因。 新解释认为,从200万年以前到现在的地质第四纪时期期间,在地球上先后经历的4次大冰川期中,曾经由于巨大的冰盖覆盖了大陆,地球气温下降、气候严寒,动植物大批死亡甚或灭绝,使人类祖先的生存受到极大威胁。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某些仅需相对少热量就可维持生命的人类祖先存活了下来。 几次冰川期的周而复始,使人类与此相关的基因得到了强化并代代相传。进入现代社会后,物质的充分丰富已使人类的日摄入热量几倍、几十倍于我们的祖先。在这种情况下,

糖尿病糖尿病脑病

糖尿病脑病产生的原因 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证研究表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高胰岛素血症均从不同方面对认知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首先,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高血糖。长期慢性高血糖可造成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使管腔狭窄,加上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缓慢,可致脑血流量减少。有研究证实.脑血流量的降低可使大脑对信息的认识、加工、整合等过程发生障碍,认知反应和处理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学习记忆功能受损。高血糖可加速老年性痴呆早期发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痴呆的危险性比正常对照组增加2倍,其中2型糖

糖尿病人能吃培根吗

糖尿病患者一定会想知道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吧,其实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病痛的折魔,同时也可以减轻自己精神上的压力,对于培根,大家了解多少呢? 原本只是出现在早餐和鸡蛋搭配食用的培根,逐渐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新吃法:夹冰激凌、卷热狗、卷大虾,甚至卷大枣.....你可以在美味的巧克力棒上看见它,上面裹着蛋黄酱、果酱或其他各种调味儿品。不幸的是,尽管培根受欢迎的程度在不断上升,这种高盐食品对人们的健康却有着不可小视的潜在危害。 事实上,培根对你没有好处,特别是你已经是某些疾病的高危人群,比如心脏病或者高血

糖尿病糖尿病脑病

近年来,糖尿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糖尿病脑病这一概念被逐步丰富和完善,尽管目前尚无标准定义,但基本可理解为:糖尿病引起的认知障碍和大脑的神经生理及结构改变。 糖尿病脑病产生的原因 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证研究表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高胰岛素血症均从不同方面对认知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首先,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高血糖。长期慢性高血糖可造成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使管腔狭窄,加上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缓慢,可致脑血流量减少。有研究证实.脑血流量的降低可使大脑对信息的认识、加工、

根据什么来诊断糖尿病

众所周知,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不但对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更是会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需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下面来了解一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什么吧。 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若是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

葛根糖尿病人能吃吗

能吃。 葛根内含葛根素、大豆黄酮苷、花生素等黄酮类化合物,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和人体必需的铁、钙、铜、硒等矿物质,具有清腻解热,祛痰止咳,开胃下火,利尿解酒的功效,而且葛根并不含使血糖升高的成分,相反还有轻微的降血糖作用,糖尿病人可以食用葛根,但是要注意遵循医嘱,适量服用。

糖尿病人能吃牛膝吗

糖尿病的饮食怎样注意: 1、豆荚类。老年糖尿病发病后,患者可以吃鹰嘴豆、菜豆和小扁豆等豆制食物,这些食物具有低脂肪、低热量、高纤维、高蛋白的特点,可以降低老年糖尿病人患心脏病风险,而豆荚类的纤维可以延缓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阻止血糖峰值的出现,从而有效缓解糖尿病病人的病情。 2、深海鱼。老年糖尿病病人心脏病的发病率很高,因此,老年糖尿病病人可以通过吃,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来助他们降低体内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同时提高好胆固醇的水平,以便抑制老年糖尿病病人,高发心脏病的危险。 3、高纤维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