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教育心得助家长提升威信
8种教育心得助家长提升威信
1、低声教育能让自己平复情绪,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
家长在被激怒时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往往会说让自己后悔的话,做让自己后悔的事。低声教育实际反映了家长的教养态度,教育孩子是为了转变孩子,但孩子能否转变按照家长的意愿做,不在于其表达的声音高低,而在于有没有道理,能否为孩子所接受。
2、防止孩子反感,产生抵触心理
家长大声呵斥、声嘶力竭的威慑可能当时会把孩子震住,产生暂时的效果,但孩子心里不服,只是屈从,长远来讲未必有效。最好把力气用在讲清道理上,这样孩子能听进去,不反感,在脑子里留下印象,修正自己的行为。
3、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放低声音,不怒自威,本身就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隐藏的信息是我跟你说了一遍,你就记住了并按照我说的去做。“敬人者人恒敬之”,孩子从家长那里获得了信任和尊重,反过来也会尊重家长。
4、低声教育有助于提高家长的威信
一个动不动就朝孩子大吼大叫发脾气的家长,在孩子眼里,多半是因为拿他没办法。以后孩子不但会越来越不听话,还可能变得不尊重家长、顶撞家长。
5、家长应加强修养,遇事不慌
养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孩子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不可能每件事都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难免出现偏差,家长要有心理准备。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遇事不着急,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冲动。
6、养成跟孩子商量、提建议的习惯,而不是下命令
平时遇到事情或分歧,最好不要强制,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取得孩子的理解,他理解了就会去做。把孩子当成一个成人来交流,对他要有起码的信任和尊重,多鼓励,这比单纯的命令效果要好。孩子暂时不理解的、没做到的,家长可以适当让步,适当等待,给些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去消化。教育是为了改变孩子,不能寸步不让,不可能说到就让孩子做到。
7、开口时把音量降低几度,语速放慢一半
设身处地地想想,自己小时候也会犯错,不听话。所以对孩子不要真生气,小孩子不懂得行为规则,犯错或屡教不改都是不可避免的。在发脾气前,尽量控制住自己的音量,放慢语速,这样自然就会压住怒火。可能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这件事也没有那么值得生气。
8、想批评孩子,先以正面的语言开头
孩子虽然犯了错,但绝非不可饶恕,更不能因为自己控制不住怒气,就对他全盘否定。所以先说几句正面的话,比如“妈妈知道你今天很开心,很喜欢在屋里跑来跑去,但是妈妈刚才告诉你了,要小心不能把杯子打碎了……”先肯定孩子主流的方面,再批评,既能帮家长降下怒火,也不伤害孩子的自信。上来就批评,孩子会觉得委屈,时间长了很容易会轻易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
父母是权威还是朋友呢
一个角色都是有偏颇的。权威的意思是父母说了算。讲权威的父母往往对小孩管教很严。孩子一有错就责骂或惩罚。若父母只强调权威,而忽视孩子心理上被爱和被认可的需要, 就可能使父母和孩子处在对立面上,从而阻碍父...相关:◇ 父母要在爱与管教中平衡 >>详细◇ 半权威式家教 >>详细◇ 夫妻育儿搭配 严厉VS放任 >>详细◇ 树立你作为母亲的权威形象 >>详细 世界上最难承担的角色恐怕莫过于为人父母了。天下可能没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今后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但如何才能有效地教育好孩子呢?按照中国传统教育中父母绝对权威的模式吧,孩子好像越管越反,特别到了青春期,‘“叛逆”常常是萦绕在父母心中的一个痛。
按照当今教育中流行的父母是朋友的模式吧,孩子好像有点没大没小的,当父母以朋友的身份警诫孩子不正确的行为时,还真有点压不住。 父母如何摆正自己的角色呢?父母到底是权威还是朋友?希望下面来自父母的经验分享和专家的分析,能够给为人父母的您一些帮助。 父母如是说—— 权威与朋友,两个角色要平衡 邓霞,高级软件工程师 **只强调权威,这常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叛逆的根源。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理解、扶持和鼓励,这些更多朋友的角色。 我认为父母既是权威又是朋友。两个角色应该是平衡的。过度强调哪一个角色都是有偏颇的。 权威的意思是父母说了算。讲权威的父母往往对小孩管教很严。孩子一有错就责骂或惩罚。若父母只强调权威,而忽视孩子心理上被爱和被认可的需要, 就可能使父母和孩子处在对立面上,从而阻碍父母和孩子关系的健康发展。孩子常常表现出惧怕父母。表面上听从父母,但心里却积下不满,沮丧甚至愤怒。 这常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叛逆的根源。 朋友是志同道合并能够分享喜怒哀乐的人,是困难时候的帮助。朋友之间是平等的。人人都需要朋友。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朋友相伴。
那么,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可以成为朋友呢。答案是肯定的。很多中国的父母已经开始尝试成为孩子的朋友。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只做朋友而没有权威,就会有以下可能:父母溺爱,被孩子指挥, 孩子任性,错误的行为没有正确的管教,等等问题。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爱,理解,扶持和鼓励。这些都好像是朋友的角色。同时,孩子也在形成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在孩子行为上的反应尤其是孩子认识社会的第一手资料。正确的管教可以让孩子学习行在正道中。父母权威的行使也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保护孩子远离潜在的危险。 父母是孩子的良师益友 (照片)张卫国 大学老师 **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发挥正确的权威作用,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注意方法的调整。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既是朋友也是权威,即所谓良师益友,对孩子来说,父母作为朋友和权威的角色缺一不可。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有自己的成长发展过程,父母必须重视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独立性、独特性,努力认识并尊重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独立性、独特性,与孩子保持畅通的沟通,成为孩子的朋友。
同时孩子又是社会中的人,是人类的一份子,社会其他成员成长发展的基本过程他都要经历,社会人成长的一般规律他都要遵守。父母比孩子长一辈,已经历过人生的某些阶段,对人生有着较丰富的理性、感性认识,父母往往也是最关心、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引导、指导与管教是社会其他成员的教育不可代替的,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只有充分地尊重孩子,作孩子的朋友,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给孩子提供最准确、最及时、最有效的帮助,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发挥应有的权威效应;反过来,只有能给孩子以有益指导的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益友。 当然,父母作为朋友、权威两种角色,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及不同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很多事情和道理缺乏起码认识时,父母应较多地发挥权威的作用,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当做什么不当做(比如交通规则、用电规则、与人打交道等)。在孩子长大,初入社会时,面对较复杂、不易把握的陌生事物、重大事情(如恋爱、结婚、择业等)时,父母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监督,甚至管教的职责,不能看着孩子往坑里走。在这样的时候,正确的权威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当然,在方法上应更多的使用朋友式的引导与规劝,但权威仍是不可少的。当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对很多事情的认识与处理已比较成熟,甚至超过父母时,父母针对孩子的一些重大选择时, 就应较多地放手、观察,甚至欣赏。 专家如是说—— (倪旭东 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从事教育培训工作 父母是权威还是朋友 ——“此消彼长”教育模式 道德权威和知识权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其中知识权威比道德权威下降得更快,而朋友关系则不断上升。 到底父母应该是权威还是朋友?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对孩子的年龄进行区分,一个3岁孩子和15岁孩子的教育方式显然是不同的。其次也要对权威本身进行区分,权威分为知识权威和道德权威。
知识权威建立在知识基础上,比如一个主任医生对一般人而言就是在医学知识上的权威,道德权威基于是非判断标准,比如当幼儿园老师告诉孩子不要随地吐痰时,她就在承担道德权威的角色。 我们提出了一个“此消彼长”教育模式。 简单来说,道德权威和知识权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其中知识权威比道德权威下降得更快,而朋友关系则不断上升。 5岁以前的教育模式 在孩子5岁之前,由于孩子的知识非常有限,是非判断标准也正在形成过程中,在这样一个尚不具备分辨能力的阶段,孩子的想法、意见会深受周围的人和事物的影响,最主要来自父母。 因此在这一阶段,父母应该履行高度的道德权威,对孩子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不断地强化他的是非观念。
当一个孩子在5岁之前就根深蒂固地建立起诚实、友爱、慷慨等品格时,将对他一生受益无穷。 同时父母在这一阶段也应履行较高的知识权威的角色,因为此时父母显然在任何一方面都比孩子懂得多,而且也正是孩子探索世界最为旺盛的时候。所以当孩子问我们问题时,我们应当耐心准确地回答,不要嫌麻烦而敷衍了事,要抓住机会向孩子传授知识。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在他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利用生活中的场景来教导他,比如当他们经过水果店时,父亲就问儿子有哪些水果,路过田野时,父亲就向儿子介绍看到的花草树木。
但是知识权威的程度应低于道德权威,因为孩子虽小,依旧有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大人。当我女儿15个月的时候,我和妻子带她去公园玩,结果一路上她发现的新事物其实已经超过了我们。她进公园不久很快就发现草丛中有一只孔雀,由于这只孔雀是灰色的,又躲在草丛中,因此我们根本没注意,但不时地东张西望的女儿却发现了。而后到了湖边的亭子,她很快又发现微风吹拂下的水波纹映在亭子的内顶上,一晃一晃非常好看,而这的确是我之前所没有注意到过的。所以那天我狠狠地表扬了女儿一番,她显然是高兴极了,一路上更加留心观察。因此在5岁之前,虽然知识权威处在较高的程度,但应在不断下降之中,并且下降速度要快于道德权威。
5岁—12岁的教育模式 到了5岁之后,随着孩子学习能力的加强,知识权威的下降速度应更加显著,此时父母应从单纯知识传授的角色过渡到与孩子一起探索知识的同伴角色,甘心淡化知识权威的地位,由此换来的可能是孩子独立的探索精神。 而道德权威也应加速下降,因为此时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父母应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独立判断对错的能力。但是在关键时刻,孩子分不清对错或者是故意犯错时,父母仍应毫不犹豫地履行道德权威的责任,纠正孩子错误的步伐。
12岁进入青春期 这种情形到了12岁又会到一个拐点。此时孩子已经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父母基本上应放弃知识权威的角色而彻底成为与孩子一起学习的同伴。但是道德权威的职责父母仍应持守,虽然总体上仍在下降,但是下降幅度较为平缓。因为此时,孩子正进入青春期,会出现一系列我们意想不到的想法、行为。而父母则应为孩子设立恰当的界限。事实上成功的父母应当一辈子都在孩子面前保持道德榜样,这对自己也是一个鞭策。也许有朝一日孩子在知识上已经远超父母,但孩子会永远尊重父母的品格。
而在权威不断下降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的朋友关系却始终在不断增长。大凡教育孩子比较成功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注重和孩子的沟通。而最好的沟通一定建立在朋友关系上而不是权威关系。朋友关系使得孩子与父母的心更近,孩子也愿意把心中的事和父母诉说,与此同时,父母不但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还可以更有效地教导孩子,因为孩子更愿意听。许多父母不是不会教导,教导的内容也正确,但总是毫无效果,原因就在于孩子根本就不听!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应努力和孩子建立起朋友的关系,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朋友关系应该是不断加强。通常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会和父母有一个迅速的疏远过程,孩子和父母的沟通会变得非常困难。而如果一直以来,父母与孩子的朋友关系是非常稳固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是不会和一个朋友疏远的。简单来说,朋友关系可以保证父母与孩子在融洽自然的气氛中有顺畅的沟通,有和谐的关系。
当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世界上没有一种教育模式可以精确地适合所有的孩子,所以“此消彼长”模型也只是一个大概的原则,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父母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不断地微调,以便对孩子有最为贴切的引导。 池瑾 香港大学儿童心理与教育领域哲学博士,从事关于儿童发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父母是权威还是朋友 ——在爱与管教中平衡 父母的权威应该建立在充分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在爱里及早有效地引导孩子,而在孩子能够独立时,就适度撤出,减少控制,发展孩子的自主性,淡化权威,成为朋友。 对于多数中国家长来说,“权威”与家长制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儒家文化中尊崇的孝顺和长幼有序的观念,长久以来容易造成家长的绝对权威与子女绝对服从的教养模式。而“朋友”代表一种平等的地位与关系,包含了西方文化中自由、平等,以人为本的观念,形成了对传统的家长制教育的挑战,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格外受到重视。但是,家长的权威与朋友角色不是对立的。如果以后者代替前者便是进入了另一个误区。因为家长有权也有责任管教子女,使他们走当行的道。子女也应当孝敬父母,服从家庭中的秩序。
由此,对于家长是权威还是朋友这个问题需要明确家长角色、子女角色以及二者双向互动的关系。 父母的角色,在爱与管教中寻找平衡点 我们一般把家长教育儿童的方式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和忽视型。前两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提要求,属于高控制的教养方式。后两种类型的父母倾向于不提要求,但由于没有规范或监管不力,这样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很少替别人考虑,缺乏责任感,藐视权威。 在这里,权威型是一种民主的、最佳的教养类型。这类父母在行使权威时表现为:向子女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限制,并要求遵守。对孩子良好的行为给予支持和肯定,对不良行为表示不快。他们对孩子表现出热忱和爱心,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子女共同讨论问题。这种高控制、情感上接纳和温暖的教养方式,可以使儿童心情愉悦、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女孩子独立自主性强,男孩子友善,合作性高。 相比之下,专制型的父母在情感态度方面倾向于拒绝和漠视孩子,要求孩子无条件地遵守规则,但缺少对规则的解释。当孩子不按要求做时,就会强迫孩子做,并惩罚孩子。因此,儿童容易胆小、畏缩、抑郁和焦虑。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容易表现出敌对的反应。当男孩遇到挑战时会变得极其愤怒,而女孩依赖性强,面对挑战采取回避的态度。 可见,父母的权威与专制是不同的。权威型的家长一方面管教子女,另一方面也尊重子女、像朋友一样倾听与沟通,建立信任和理解的关系。 虽然权威型的教养方式能够积极地促进儿童的发展,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通常对儿童的教养方式持有不同的观念。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家长更强调严格的管教。然而这种以教训为特点的教养方式并非像专制型家长那样对子女表达敌视与拒绝。相反,这种控制和管束不仅意味着管还包括对孩子的爱,是严慈相济的。
这样的教养特点有利于家庭权威的形成,有利于儿童内化社会规范,发展以群体价值为主导的社会关系,但是同样会压抑儿童的独立意识,形成较多的依从行为。因此,家长需要了解自身在儿童教养方面的特点及其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适应性意义,在爱与管教中寻找平衡点。 儿童的特点会影响父母的角色 儿童特点与父母特点之间是双向作用的。儿童的气质特点、出生顺序、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都构成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相应地,这些特点和变化也会使家长的角色发生改变。比如,有的孩子天生爱哭闹、活动水平高、注意力不易集中,父母就容易厌烦和责备,对他们更多地采用简单、直接的管教办法,从而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对于易于相处的孩子,父母更喜欢积极响应他们的要求,交往的数量和质量也较高。 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父母角色的变化 一个孩子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也会对父母的角色提出不同的要求。婴儿刚出生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父母的爱与关怀,随着儿童活动范围的扩大,父母的控制和约束也增加。两岁的孩子,一方面需要一个“强势”的父母发展安全感与自信,另一方面也用跟随、哭喊等手段控制家长达到自己的愿望,挑战已有的规矩和父母的权威。
这一阶段,父母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威信,将问题带到儿童以后的发展阶段中。到了青少年的心理反抗期出现时,才会发现许多沟通上的问题。而大量的青少年期的关系问题与儿童期亲子关系的建立有关。 父母的作用如同支架。开始时是全面的支撑。当孩子会走路、会自己吃饭、能够独立学习和思考时,支架就可以随之逐步地移去。到青少年期,孩子趋于独立,支架的作用就比较小了,父母的强势地位就不明显了。因此,父母的权威应该建立在充分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在爱里及早有效地引导孩子,而在孩子能够独立时,就适度撤出,减少控制,发展孩子的自主性,淡化权威,成为朋友。
2周岁宝宝教育
一、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五、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六、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 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 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人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连续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如在中国近代,无锡人严功增补清未《国朝馆选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侄累世科第不绝者,如苏州缪、吴、潘三姓,常熟翁、蒋两姓、浙江海宁陈、查两姓。看得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情况。古、近代比较突出,在当代随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待业的增多,人们择业面宽,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都不乏见到这种情况,即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都与家庭教育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家庭教育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这样。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当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实自已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尔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因此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
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四) 家庭教育感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 家庭教育及时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好的教育让孩子各得其所
当下,中国的未成年人总量达到了3.67亿人。我国特殊的人口政策,让人们必须面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现实;加之升学竞争的激烈和就业的艰辛,都在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的看法,虽然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所面临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是对于家长而言,共同的话题永远是“怎样才能帮助孩子获得成功”。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提出,“在社会现实的压力下,有一些家庭依然坚持着一种理性的选择,即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孩子终身发展利益的教育模式,但是这种坚持非常辛苦,甚至有挣扎的感觉。”朱慕菊表示,与此同时,更多的家庭选择了另外一种教育方式——屈从于目前的竞争压力,选择了一种被扭曲的教育模式,其结果是造成了对孩子的伤害。
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对儿童来说非常重要,家庭中亲情和血肉的力量,使孩子对家庭有了最高的信任度。因此,家庭对孩子的指导、教育、要求以及对孩子的信心都是最具支配力的。
另一方面,儿童尚不具备成熟的判断力及选择能力。他们没有能力来左右自己的生活,安排自己的人生,正确的家庭教育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对于好的家庭教育状态,不同的家长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有的家长认为要把孩子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才,有所成就;有的只希望孩子一生幸福平安;还有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拥有财富或显贵的地位。这些都是家长们的期待,无所谓对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人的成功一定是和社会大背景融合在一起的,个人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融合不可分割。因此,现代家长在为孩子规划发展前景的时候,一定不能孤立地只求让孩子拥有更多的知识、能力以及更高的分数,而是要更多地考虑他们步入社会后,如何在社会生存中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如何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什么是品格高尚的人呢?朱慕菊指出,第一是孩子应该具有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如诚实守信、热爱和平、宽容理解、与人合作等,这些都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必备的基本品质,是一个家庭给予孩子所有教育的重要根基。第二是要传递给孩子所在国家或社会的主流价值。主流的价值观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不会去崇洋媚外,不会丧失中国人的气节,但是与此同时,孩子又要有世界的眼光。至于孩子们的学习、未来能有多大能耐,则是随着孩子的禀赋和机会来造就的。
家校互动让孩子各得其所
目前来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有很多冲突及不协调的地方存在。专家表示,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做了一些不很正确的事情。比如开家长会,学校给家长们传达的信息中,最重要的永远是成绩,再就是还有什么问题,回去应该如何纠正。就此,家长会变成了“告状会”。再比如,学校会不时向家长提出要求:今天学校讲了很多内容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复习或检查作业。学校围绕学业的竞争给家长布置任务,事实上是把学业竞争的压力迁移到了家长身上。与此同时,一些学校也有自己的“苦衷”: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中,校方最大的困惑就是家长的不理解。
对此,山东潍坊就有很好的经验。据悉,潍坊市教育局持续数年举办了100余所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并提出一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具体方法。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家长和学校对教育的认识慢慢趋于一致。在近两年的行风评比中,潍坊市教育局得到了市民投票的第一名。
朱慕菊副司长提出,学校和家长需要深入沟通,沟通的共同点就是孩子。在这个问题上,学校有很好的决策定位,校方与家长之间是共同抚育孩子、教育孩子的关系。家长跟学校之间也应该有很好的定位,要理解学校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地方,是按规律办事的地方。无论家长还是学校,都应该有这样一个心态: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前途。无论父母做何期待,孩子发展的最终结果一定是多样化的,不可能所有人都进清华、北大,所有人都成为科学家,这是一个社会规律。“什么样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一定是各得其所的教育。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潜力,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他们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潜力的最大发挥,他们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有所成就的人。”
培养孩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经有一项针对幼小衔接的研究。什么样的孩子到小学以后能够适应小学生活,并且全面发展,成绩优异呢?就是具有积极性,对所有事情都抱有积极态度的孩子,他们成功的几率非常大。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需要家庭、教育机构为他们创造条件,要支持、鼓励他们。
另一个研究是丹麦理工学院接受欧盟的委托所做的一项研究,报告揭示了与学生成绩最具相关性的因素。首要因素就是学生动机。一个学生的动力系统非常好,有兴趣、有热情,就容易在学校取得好的成绩。除此以外,自信心,师生关系好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相反,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不好,对自己缺少信心,这样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往往是不好的。教育给予学生的除了知识,还应该有自信心、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做人的尊严。这些才足以支撑孩子们未来的幸福人生,而知识以外的这些素质和能力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父母威信是无形的教育力量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发现不同的家庭类型往往有着不同的教育效果。如家长的文化素质、思想行为素质较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综合素质较高,比同龄人有更丰富的知识结构,在周围同学中有很高的威信和很强的号召力。这其中,父母的影响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般来说,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越高,他们的教育作用也就越大,也越受孩子的欢迎。由此可见,父母的威信是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基础。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这里有孩子的责任,但主要是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没有威信。
所谓“威信”,就是威望和信誉。威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意志和服从。父母的威信主要表现在:孩子尊重、爱戴、信赖家长;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孩子能自愿地毫不勉强地接受。
实践证明:如果父母没有威信,尽管态度认真,教育严肃,但孩子仍然当作耳边风;相反,如果父母有威信,不用讲多少道理,孩子也能令行禁止。由此可见,要搞好家庭教育,必须努力建立和维护父母的威信。
1966年,1岁的巩俐就随着父母来到了山东济南的山东财经学院,一家人住进了学院家属区。幼年的巩俐一直喜欢各种动物,她家的小阳台上几乎成了微型动物园,鸡、猫、狗、兔都有。而令巩俐最感到困惑不解和伤心的是,那些刚刚长大的小鸡经常带着某种幻想飞下阳台而殉身。
巩俐学会说话比一般的小孩子晚,但自小就表现出演艺方面独特而很强的悟性,学童谣、背儿歌,一学就会。两岁的时候,她已经把《小燕子,穿花衣》等儿歌学会了;3岁时,她把《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唱得有声有色;4岁时,她把《洪湖水,浪打浪》唱得有板有眼。
7岁的时候,巩俐上了济南三合街小学,她的音乐天赋很快就得到赏识,成了文艺宣传队的成员。
8岁的时候,因为很出色,巩俐还专门去了济南人民广播电台演唱歌颂大庆工人叔叔的儿歌,一度成为当地的“小歌星”。在济南二中上中学期间,巩俐始终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另外,巩俐还表现出独特的模仿才能,总是能够把别人的言行模仿得惟妙惟肖……
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巩俐都没有在文化课成绩上出类拔萃,而巩俐的4个哥哥姐姐,都是学习的佼佼者。于是,巩俐自然而然成了父母“重点照顾”的对象,因此也不可能天天唱歌跳舞了。巩俐回忆道:“我喜欢唱歌,没事就唱呀,跳呀。但除了星期六、星期天,我没办法唱和跳。平时的学习压力挺大,没有太多的时间。平时我在楼下一唱、一叫,爸妈就喊‘干什么?我们在看书!’也不让我到外面去。”
在一般的人家里,像巩俐这样在家里最小,同时又是个女孩子,肯定最受宠爱。但巩俐说:“我从来没有被娇生惯养过。”甚至巩俐一度把自己的父母当成老师。巩俐说:“小时候,因为父母是老师,很严格,什么都很严。什么也躲不过他们的眼睛。有时候我把爸妈当老师,不把他们当父母。因为他们老是让我学习,做功课。我的3个哥哥、1个姐姐,学习都非常好,我不如他们好。所以爸妈不管他们,只管我,把我看得很紧。”对于父母的“严”,巩俐开始也不理解,甚至有时候感到挺烦的,感到气愤。但就是这个“严”,使巩俐一辈子受益。
巩俐说:“爸妈从小对我特别严,他们是培养一种意识,所以我现在自主能力特别强,很独立。别人感觉在家里是老五,哥哥姐姐都那么大,都那么宠爱着,不会很自立的,但是我特别自立。这是爸爸妈妈对我的一种灌输:你要靠你自己,我们只是老师,什么也帮不了你,我们只能给你知识、给你文化,如果你不吸收,我们没有什么后门,也不会送礼。”
1983年,18岁的巩俐高中毕业了,她萌发了一个念头,要报考声乐专业。没想到父母表示了很大的理解和支持。巩俐告诉记者:“父亲说,喜欢什么你就去做,如果这行业你觉得能够做得最好,那就尽全力去做。路是人走出来的。”
当时,巩俐最缺乏的是乐器。但当时根本没有钱给巩俐买乐器。父亲费尽周折,花了10多元给巩俐买了一架旧的手风琴。这琴至今还保留着。巩俐说:“我爸爸妈妈很支持我,我没有想到。因为他们一直希望我当一个老师,希望我能够上一个中专,去学校里当一个老师。但他们支持我走艺术之路,我的心就松了,没那么紧了。”
1983年,巩俐报考了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和曲阜师范学院艺术系的声乐专业。这两个学校的毕业生最基本的职业是教师。巩俐说:“我受老师的影响太深了,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姐姐、嫂子、两个哥哥都是老师,我在老师堆里呆着,影响太深了,没接触过别的职业。我爸爸说,当老师多好,工资也稳定,他们已经这个年纪了,天天跟学生在一起多好。现在我感觉到了,跟学生天天在一起,我觉得很年轻。”
也就是说,巩俐最初的选择并不是演员,而是艺术类的教师。这多多少少也受了作为教师家庭的影响。但最终名落孙山。
事实上,有了报考艺术学院的失败,却使巩俐在艺术之路走得更彻底——和全国所有的屡败屡战的学子一样,巩俐走向了一边打工,一边复习准备高考的路子。她先后在济南市公安局当过解说员,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当过资料员,在山东大学幼儿园当过阿姨。当时,济南市公安局办了一个预防刑事犯罪的展览,巩俐就成了其中的解说员,每月工资30元。发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巩俐花26元给父亲买了一件人造棉袄;发第二个月的工资的时候,就给母亲买了一条纯毛围脖。这是巩俐用自己挣来的钱送给父母的第一件礼物,至今被珍藏着。
父母的威信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孩子自觉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那么,父母怎么才能在孩子心中有威信呢?
1.要有高尚廉洁的品格。父母的品格修养对孩子性格、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高尚廉洁的品格一般体现在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与勤奋、对他人的热忱与宽容、对生活与困难的乐观向上的态度。如父母具备了这些品格,就会赢得孩子的崇敬与爱戴。
2.要有广博的知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进行探索。作为父母必须具备丰富广博的知识来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这就要求父母自身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父母的文化知识修养对孩子学习品质的形成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会在孩子心目中获得较高的威信。
此外,还有父母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的模范行为,与孩子建立平等、民主关系,父母之间的和睦、友爱与意见一致等,也会直接影响父母的威信和对孩子教育的效果。
深度解析:歪果仁的亲密育儿法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
亲密育儿法是由威廉和玛莎希尔斯追捧的、强调从孩子出生起,就尊重和发展与孩子之间联系的一种育儿哲学。前提是一旦婴儿的需求被满足,他们就会信任他们的照顾者并在其一生中发展出与照顾者之间健康的亲密关系。
亲密育儿法的支持者认为,这种育儿法能够培养出独立、安全和富有爱心的孩子。许多父母亲在孩子出生前就决定使用亲密育儿法,而另一些父母亲,比如艾比,则是在实践过程中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养育方式叫做“亲密育儿法”。
国际亲密育儿组织(API)在全球范围内帮助教育家长什么是亲密育儿法,并帮助他们实践亲密育儿法。该组织在帮助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发展联系时,有以下八个原则:
准备怀孕、生育和养育原则;用爱和尊重喂养原则;回应原则;触摸培育原则;睡眠和身心安全原则;提供持续的关爱原则;实践正面管教原则;平衡个人和家庭生活原则。
许多家长认为,亲密育儿法是他们必须遵守的严格的规则,其实并不是,它是一种综合的哲学,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清单。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很多行为是违背亲密育儿法原则的,比如让孩子哭个够或者是打孩子屁股。
亲密育儿实践
亲密育儿法在每个家庭中的实践都是不一样的,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将那八个原则实际运用到你的家庭里。比如许多家长通过母乳喂养直到孩子断奶(通常是幼儿期),以此来贯彻“用爱和尊重喂养原则”。如果一个母亲没有选择母乳喂养,API组织会提倡奶瓶喂养作为替代。
多动症可以做手术治好吗
为了及时纠正广大多动症患儿的不当治疗方式,让更多患儿实现彻底治愈多动症的愿望。“生物修复技术”治疗多动症,临床康复率高达98.6%,获得北京众多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一致将该技术誉为治疗多动症等发育行为疾病的第一诊疗技术。该技术能对脑神经递质进行根源修复,促进中枢系统接受正确指令信息,并通过中医调理免疫系统,从全方面提升患儿能力,是疾病得到根源治疗,彻底治愈。
另外,生物修复技术治疗通过绿色、根源治疗,同时结合中医调理及心理行为干预指导,全面性治疗,且愈后无任何毒副作用,无依赖性,2-3个疗程彻底治愈,高效、全面、准确,是众多患者家属以及权威专家一致推崇的诊疗模式
教师和家长需要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教育,避免歧视、体罚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当ADHD患儿的父母和校方确定患儿的病情或行为已经影响患儿参加学习的能力时,则患儿可以在学校里接受干预治疗。可以将患儿的座位安排在老师附近,以减少患儿在上课时的注意力分散,课程安排时要考虑到给予患者充分的活动时间。
适合于伴有品行障碍或其他心理问题、父母不同意接受药物治疗或父母教育方式不恰当的患者。教育和训练可采取单个家庭或小组的形式,内容主要有:给父母提供良好的支持性环境,让他们学会解决家庭问题的技巧,学会与孩子共同制定明确的奖惩协定,有效地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掌握正确使用阳性强化方式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使用惩罚方式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怎样才能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
1、家长要在幼儿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信,这是实施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
威信是一种不可怀疑的信任和威望,父母在家里是长者,也是抚养者。家长有威信就能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威信从哪儿来?有的家长为显示自己在家庭中的威风,就用粗暴的做法代替严格的教育方法,这样只会使幼儿变得野蛮,甚至会走向犯罪,在幼儿心目中,家长的威信其实是没有的。也有的家长为显示自己孩子的珍贵,采用溺爱的教育方法,这样也只会使孩子变的任性、自私、自立性差,家长的威信也没有了。正确的方法是家长必须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以自己的正确、高尚言行树立和巩固自己的威信。家长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子女进步的真正关怀,以及朴实廉洁的作风,不仅可获幼儿敬仰,而且还能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孩子一生的生活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家长要成为幼儿的表率,这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
父母要成为幼儿的表率,要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响幼儿。幼儿对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想学,父母母 的语言、行为、待人接物的方式等,都会对幼儿起很大的 作用。有的家长怕孩子到幼儿园吃亏,就嘱咐孩子说:“ 别人若是打你,你就使劲打他。”一旦自己的孩子真的吃吃了亏,就不依不肯,甚至恐吓对方。还有的孩子把幼儿 儿园的玩具拿回家,家长不但不批评教育孩子,反而说说 :“幼儿园的玩具那么多,拿一点回家没关系,省得我还 到商店给你买”等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父母对自己的言行要检点,以防一一 时疏忽,在幼儿心灵中留下不好的影响。
3、家长要把对幼儿的严格要求和对他们的尊重结合合起来。
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父母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合情合理、坚定不移、经常一贯和孩子所能接受的。然而,家长的要求有时尽管是合情合理的,但对幼儿来说,毕竟还是外部的东西,要使合理的要求变成幼儿的意识行为,单纯用简单生硬、绝对命令和急于求成的办法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循循善诱、启发自觉,时时刻刻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才能使幼儿自尊自重、奋发向上。
常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教育幼儿最好的方式是平等对话、共同讨论、共同协商,严中有爱,使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努力做到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能为幼儿所接受。
4、家长对幼儿要因材施教。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天赋条件不同,因而孩子的早期教育必须顾及到每个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认知活动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习惯及天赋条件等。这样才能使孩子更有效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发展特长。也就是说,只有针对自己孩子的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和不同个性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定向发展,这才是达到优化教育,使幼儿成才的途径。
多动症应对措施是什么
一般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症状会自行消失。但尽早治疗对患儿的成长更有益处。目前治疗多动症的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教育心理疗法和饮食疗法。药物疗法主要药物有哌醋甲酯。但药物多具有副作用,大剂量长期服用的情况下尤甚,所以药物治疗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滥用药物。教育心理疗法教育心理疗法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基本方法。即使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也应以此法相伴。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家长、教师和医务人员互相配合。多动症患儿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比较差,因此教师应尽可能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增强吸引力,引导患儿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注;t启发其自觉性,因材施教。耐心地培养患儿新的行为习惯。饮食疗法饮食疗法要求患儿家长在安排日常饮食时,注意不要让患儿食用过多的食品添加剂、调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