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人们为什么会有心肌梗死

人们为什么会有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心肌梗死是我们非常常见的疾病,该病不及时治疗就会威胁到生命健康,所以为了防止心肌梗死的危害,我们要多加了解下心肌梗死,包括该病的原因,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预防该病的出现。

权威专家介绍导致心肌梗死出现的原因

1、不要在饱饭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 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此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较严重的病人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洗澡。

2、要注意气候变化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有不适。资料表明,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3、做好曰常保护 冠心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种保护措施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表现并给予及时处理。

4、急措施 如果出现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表现,千万不要惊慌,首先病人应立刻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立即请医生上门,就地诊治。同时做好送往医院的准备。交通工具必须平稳舒适。病人应避免走动,情况相对稳定时以担架运送。

5、采取寓纤饮食 据研究,水溶性的食物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胆固醇的含量。此类纤维见于大麦、豆类、糙米、水果、葡萄糖甘露醇、燕麦。燕麦麸及糙米糠中,是降低胆固醇的最佳选择。因为纤维会吸收食物中的矿物质,因此需额外补充矿物质,但勿与纤维同时使用。下列食物也是很好的选择:杏仁果、啤酒酵母、谷类、生羊奶及生羊奶产品、芝麻。

6、尽量减少维生素D的摄取 勿由高脂的乳品中获取维生素D,此类食品易促成动脉堵塞。应避免均质化的产品,例如牛奶及其他乳制品。此些均质化产品含有黄嘌呤氧化酶,会破坏动脉及导致动脉硬化。

以上就是专家针对心肌梗死的原因为大家做出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起到一定的帮助。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加重视心肌梗死,一旦出现了心肌梗死的症状或者是其它的情况,要及时接受正规医院的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心绞痛会导致死亡吗

1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患者,其病理变化还是比较相似的,并且该患者的症状也是比较明显的。该患者一般会有心悸,胸闷,烦躁,全身乏力,皮肤湿冷等其他的症状。当然,心肌梗死这种疾病的患者其发病的时间是相对比较长的,一般都是持续两天左右的。所以说,这种心肌梗死疾病还是比较严重的。

2所以说,针对于心绞痛,心肌梗死这种疾病的话,该患者都是需要治疗的。而心绞痛这种疾病的话,一般都是考虑药物以及生活方面的护理来治疗这种疾病的。而心肌梗死这种疾病的话,一般都是考虑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

3当然,手术治疗的话,该患者的话是有死亡的可能的。因为手术都是会有一定的风险的。所以说,需要重视这种治疗方案的。当然,如果各方面的条件允许的话,建议该患者通过手术来治疗。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心肌梗死前先兆心肌梗死前先兆界定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过渡型。其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和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具有发作性的临床特点。经临床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都不能证实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疾病。 心肌梗死前先兆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引起的灶性坏死,心肌细胞的损伤较缓慢,散在缺血性心肌营养不良,镜下可有粟粒性坏死灶。这类病人心绞痛持续时间10~15min,有可能短期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一般分为3种类型。

(1)无症状患者,休息或夜间反复出现15~30min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性心绞痛。阵发性或进行性加剧,这些患者无论在临床或心电图方面都没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初发型心绞痛)。

(2)既往有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比过去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较久者,硝酸甘油疗效差(恶化型心绞痛)。

(3)在发生心肌梗死后(陈旧性心肌梗死),经过一个阶段无痛期后,在休息时反复出观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化”)。心肌梗死前先兆常为急性心肌梗死前的临床表现,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兆,应早期进行防治。安静卧床休息时的心绞痛发作,虽然可有暂时性及可逆性,但多数是心肌梗死前先兆,有报道在3个月内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者占15%~31%。因此,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休息心绞痛发作出现时,应考虑到心肌梗死前先兆,决不可忽视,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尽量防止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前兆表现多不明显,有人认为1/2左右的病例在发生心肌梗死前1~2周内有先兆症状,但其症状不典型者多。有人报道,老年人心肌梗死,梗死面积的直径大于5cm以上者,48%有疼痛症状。

2.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心肌梗死发生后.多数病例主要表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及坏死引起的剧烈疼痛,其次是休克、左心衰、心律夫常等.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随梗死的大小、部位、发展速度和原来心脏的功能情况等而轻重不同。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1.心肌梗死前先兆心肌梗死前先兆界定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过渡型。其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和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具有发作性的临床特点。经临床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都不能证实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疾病。 心肌梗死前先兆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引起的灶性坏死,心肌细胞的损伤较缓慢,散在缺血性心肌营养不良,镜下可有粟粒性坏死灶。这类病人心绞痛持续时间10~15min,有可能短期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一般分为3种类型。

(1)无症状患者,休息或夜间反复出现15~30min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性心绞痛。阵发性或进行性加剧,这些患者无论在临床或心电图方面都没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初发型心绞痛)。

(2)既往有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比过去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较久者,硝酸甘油疗效差(恶化型心绞痛)。

(3)在发生心肌梗死后(陈旧性心肌梗死),经过一个阶段无痛期后,在休息时反复出观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化”)。心肌梗死前先兆常为急性心肌梗死前的临床表现,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兆,应早期进行防治。安静卧床休息时的心绞痛发作,虽然可有暂时性及可逆性,但多数是心肌梗死前先兆,有报道在3个月内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者占15%~31%。因此,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休息心绞痛发作出现时,应考虑到心肌梗死前先兆,决不可忽视,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尽量防止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前兆表现多不明显,有人认为1/2左右的病例在发生心肌梗死前1~2周内有先兆症状,但其症状不典型者多。有人报道,老年人心肌梗死,梗死面积的直径大于5cm以上者,48%有疼痛症状。

2.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心肌梗死发生后.多数病例主要表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及坏死引起的剧烈疼痛,其次是休克、左心衰、心律夫常等.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随梗死的大小、部位、发展速度和原来心脏的功能情况等而轻重不同。

心肌梗塞怎么抢救

1、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又被人们称之为心肌梗塞,这就是由于患者体内冠状动脉受到堵塞所导致血液流动中断而引起的缺血。如果是部分的心肌一直处在长期缺血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坏死,所以患者就会感觉到这种疾病的发生。这种疾病在发病的过程中患者会感觉到剧烈而又持久的气喘和胸闷的现象。这两种症状都是这种疾病最常见的,会一直伴随着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

2、心肌梗死能治疗好吗

很多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都想要知道心肌梗死是否能够治好,这种疾病其实并不是绝症的,只要在早期的时候就接受比较好的治疗方式还是有一定的康复希望。只不过这种疾病最容易反复发作,很多的患者都在治好以后又再次复发。所以就需要长期服用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从而减少复发几率。如今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缩小患者梗死的面积,保护好心脏的正常功能性。

3、下壁心肌梗死

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通常在生活中都很难被发现的,这种疾病刚开始发生是没有一点异常的症状。患者还是可以和平常一样去工作和学习,总是会在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的时候才逐渐发现。这种疾病都是由于在做心电图的时候发现自己心肌对应的部位表现出来异常的波动所诊断出来的,如果检查出来自己狭窄的部位是在75%以下的话就可以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的方法。

怎样预防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旦患有这种疾病其后果就可大可小了,轻易心肌梗死,重者死亡。因而,对于心肌梗死,我们要起到一个重视的作用。当然,治疗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患有心肌梗死这种疾病,只有我们在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多注意,并且预防的话,心肌梗死该种疾病就会离我们远之了。那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呢?

1.避免过度劳累

尤其避免搬抬过重的物品。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2.放松精神

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

3.洗澡时要特别注意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4.气候变化时要当心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或适当防护。

以上就是一些预防心肌梗死的方法,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是能够真正做到的人却不多。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正是因为这些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所以方才让心肌梗死该种疾病有空可钻的。防范于未然,多多注重生活中的细节之处,健康就会离我们更近。

慢性心梗症状是怎样的

1、慢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会有心脏部位严重疼痛的情况出现的,这是心肌梗死最为明显的症状了,也是最为突出的症状,这种疼痛不是一般的疼法,是绞痛,长时间的腹痛,让人难以忍受的,持续的时间会越来越长的,就和心绞痛一样的感觉,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2、慢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一般肠胃也会跟着不舒服的,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很多的人有这个病都会恶心、呕吐症状出现的,还常常有腹泻的情况发生的,也是慢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3、慢性心肌梗死会让人心里衰竭的,一般心肌梗死之后病人 会感觉呼吸困难,经常的咳嗽,心情烦躁想发脾气等情况出现的,这都是心肌梗死的病症呢。

无症状心肌缺血危险吗

无症状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视,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大约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无心绞痛发作史;但近90%的尸检中,发现这些人均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美国约2%~4%貌似健康的无症状的中年人,检查发现有明显的冠脉病变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猝死的原因通常是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在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前,心电图可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与猝死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

此外,有人报道,美国每年有45万人猝死,其中20%~50%死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时,常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亦有人对5209例冠心病病人进行30年随访观察中发现,25%的心肌梗死是无症状的,其10年内死亡率为84%。结果表明,无症状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与有症状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

即使在已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没有症状,这表明梗死周围心肌有残余缺血,这种残余缺血往往导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医学上将无症状心肌缺血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Ⅰ型、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此型无症状,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计在完全无冠心病症状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2%~5%。其预后与心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后虽无心绞痛但确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较为多见。此型患者预后较Ⅰ型更为不良,尤其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其死亡率为5%~6%。

Ⅲ型、心绞痛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研究表明心绞痛患者中70%~80%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并且可发生在不同类型的心绞痛中。必须指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这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心肌缺血症状

心肌缺血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一种心肌疾病,该疾病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危害都是很大的,在发病的时候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就有可能出现死亡,但是还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心肌缺血,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心肌缺血的症状都有哪些?

 首先,无症状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与有症状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没有心肌缺血症状,这表明梗死周围心肌有残余缺血,这种残余缺血往往导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

 临床将无症状心肌缺血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Ⅰ型、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此型无症状,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计在完全无冠心病症状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2%~5%。其预后与心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梗死后虽无心绞痛但确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较为多见。此型患者预后较Ⅰ型更为不良,尤其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其死亡率为5%~6%。

  Ⅲ型、心绞痛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症状:研究表明心绞痛患者中70%~80%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并且可发生在不同类型的心绞痛中。必须指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这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上述就是关于心肌缺血的发病症状的介绍了,可见其临床表现还是很多的,如果您经常心肌绞痛的话就要谨慎了,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个相关的检查,一旦确诊就需要立即治疗,因为心肌缺血一旦发作,危害会是很难预料到的。

冠心病和心肌缺血在发作时有什么区别

我们知道冠心病的患病部位是跟心脏有关,这就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在我们日常生活压力过大,作息时间的不恰当也有可能患上冠心病。我们需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下面通过本篇文章,我们大家了解一下冠心病的种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隐匿型

二、心绞痛型

三、心肌梗死型

四、心力衰竭型

五、猝死型

每一个人的每一个部位都是需要血液,不能细胞就无法存活,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就有的人因为体内缺血而患上了心肌缺血这个疾病,而且心肌缺血是一个会对人们心脏造成大量伤害的疾病,那么心肌缺血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首先,无症状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与有症状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百分之三十的病人没有心肌缺血症状,这表明梗死周围心肌有残余缺血,这种残余缺血往往导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

临床将无症状心肌缺血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Ⅰ型、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此型无症状,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计在完全无冠心病症状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百分之二到五。其预后与心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梗死后虽无心绞痛但确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较为多见。此型患者预后较Ⅰ型更为不良,尤其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其死亡率为百分之五到六。

Ⅲ型、心绞痛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症状:研究表明心绞痛患者中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并且可发生在不同类型的心绞痛中。必须指出,不稳定 型心绞痛患者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这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关推荐

心包炎的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的心包炎分为早期发生的心包炎、Dressler综合征和心室游离壁破裂所致叁个类型: 早期发生的心包炎 溶栓治疗使心包炎发生率由12%降至6.7%,治疗开始越早,心包炎发生率越低。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干性心包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心包积液则多发生于前壁心肌梗死,心包积液的出现亦表明梗死面积较大。 Dressler 综合征 通常于心肌梗死1 周至半个月后发生,发病率1%~3%。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及病毒感染关,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包炎者更易发生。Dressler 综合征罕发生大量心包积液、心脏

心肌梗死的一些分类

1、心肌梗死后心包炎:一种为急性心肌梗死,于梗死后的2H至5天,一般在10天内出现。临床主要表现为具心包炎症的心前区痛和心包摩擦音。另一种形式的心包受累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7~10天后,称为DRESSLER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主要是胸痛伴发热和不适感。 2、老年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发病前其他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系统感染等)者多;昼夜发作规律,晨6~12时发作居多;与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3、青年心肌梗死:约90%以上患者在31~40岁首次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

心肌梗死的伤害到底哪些

人们心肌梗死一定的了解,知道对身体的伤害很大,但是对具体造成的伤害,却是知道的模棱两可。要想很好的预防这种疾病,做到这点是远远不够的。下面我们让专家为我们介绍一下,心肌梗死的伤害到底哪些,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 1、心功能不全:梗死区心肌收缩力丧失,引起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是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约占心肌梗死的60%。 2、心律失常:此心肌梗死并发症,约占心肌梗死的75%~95%。心肌梗死累及传导系统,引起传导紊乱些可导致心脏急停、猝死。 3、急性心包炎:心肌梗死的危害还包括急性心包炎。即透壁性

压力过大也诱发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现代人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而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不良习惯都导致心肌梗死的出现。而一旦出现心肌梗死的问题,就给大家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的注意。远离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的不良习惯,这样才能使得大家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最常见的导致大家出现心肌梗死的原因就是压力过大,要知道大部分的人在现代生活中都是经受着莫大的压力的,而压力越大就导致人们的身体出现疾病的几率变得越高。经过相关的研究,人们如果长时间的处于精神压力比较大的环境中就导致大家出现心脏病的几率大大的身高,而大家一

心包炎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心包炎常见并发症 放射性心包炎、肿瘤性心包炎、尿毒症性心包炎、心肌梗死后心包炎、真菌性心包炎、细菌性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急性特发性心包炎、小儿结核性心包炎、慢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二、心包炎并发病症 可发生以下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的心包炎分为早期发生的心包炎、Dressler综合征和心室游离壁破裂所致叁个类型: 1、早期发生的心包炎:GISSI 研究的亚组分析表明,溶栓治疗使心包炎发生率由12%降至6.7%,治疗开始越早,心包炎发生率越低。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

心包炎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可发生以下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的心包炎分为早期发生的心包炎、Dressler综合征和心室游离壁破裂所致叁个类型: 1.早期发生的心包炎 GISSI 研究的亚组分析表明,溶栓治疗使心包炎发生率由12%降至6.7%,治疗开始越早,心包炎发生率越低。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干性心包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心包积液则多发生于前壁心肌梗死,心包积液的出现亦表明梗死面积较大。几个临床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并发心包积液为自限性,不发展为心包填塞,但Figueras 报道l473 例心肌梗死患者中92 例合并中等量心包积液(

无症状心肌缺血危险吗

众所周知,无症状心肌缺血我们可以理解为没任何临床症状的心肌缺血,导致患者突然发病致使死亡的一种急性病,但是还是一些人认为无症状心肌缺血不危险不严重,不发生什么严重的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无症状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视,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大约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无心绞痛发作史;但近90%的尸检中,发现这些人均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美国约2%~4%貌似健康的无症状的中年人,检查发现明显的冠脉病变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猝死的原因通常是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在致命性快速室性心

巧识胃肠型心肌梗死

不久前,一位78岁高龄的老人因恶心、呕吐,同时伴右上腹疼痛而被送医院急诊。由于他过去慢性胃肠炎,家属就将其送到肠道门诊就诊。医生发现病人右上腹疼痛,大便化验及血常规无异常,但心率快、血压低等循环衰竭的表现,这些症状难以用胃肠炎来解释,进一步做心电图检查,结果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所幸抢救及时,病人才转危为安。 目前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向读者介绍特殊类型心肌梗死的确必要。 许多人都知道心肌梗死的特征是心前区剧烈绞痛,持续时间长,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不能缓解,病人大汗淋漓并死亡恐惧感,但对

无胸闷不宜作为辨别心肌梗塞的主要依据

冬天是天气改变最大的季节,温差、风速以及大气压等处于极大的波动状态,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能使人体内环境失去平衡,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梗死。由于气候变化,人体抵抗力薄弱,尤其老年人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等病症,而这些感染性疾病又极易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常伴剧烈的胸闷。 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症状主要是突然的胸部和相邻部位疼痛,或是胸部不适,常表现为胸部一种闷堵、压榨、紧束的感觉。高危人群如果出现胸闷等症状,首先应想到很可能是心肌梗塞。值得注意的是,心肌梗死的疼痛部位除以胸骨后、心前区等为主外,约30%

陈旧性心肌梗死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陈旧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并发症,急性心肌梗塞经过三个月的治疗,而成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胸痛等不适可减轻或消失,但多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仍常心绞痛、胸闷、心悸和气促等症状。不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无不适或病情轻重,他们中15—20%的患者可能在1—2年内再次发生心肌梗塞;近三分之一的病人并梗塞后的心绞痛,个别患者甚至可能因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突然死亡。老年,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特别是胆固醇升高)和心梗范围较大的患者危险性更大。所以急性心梗后的康复治疗主要在于积极预防以上严重的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