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易感染肝炎病毒
哪些人易感染肝炎病毒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根据各类型肝炎的特点,易感染的人群也不一样。
甲型肝炎易感染人群:各年龄段对甲型肝炎均易感染,甲型感染后机体可产生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在本病的高发地区,成年人血液中普遍存在甲型肝炎抗体,发病者以儿童居多,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乙型肝炎易感染人群:乙型肝炎多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人群,乙型肝炎的发生跟抗体的滴度有关系,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高的地区,常是本病的高流行区。
丙型肝炎易感染人群:凡是接触输血及血制品者、注射(尤其是静脉注射)、血液透析及肾移植患者、丙型肝炎家庭内接触者、丙肝孕妇所生婴儿等,均是丙型肝炎的易感人群。此外,医护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处理血或血制品者,其丙肝的发病率也较高。
丁型肝炎易感染人群:由于丁型肝炎是一种缺陷性病毒,他需要乙肝病毒的外壳做为自己的外壳,才能形成完整的丁肝病毒,所以丁型肝炎的易发人群多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急、慢性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静脉内注射的人也极易感染。
戊型肝炎易感染人群:戊型肝炎各年龄阶段普遍易感,感染后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与各型肝炎间无交叉免疫,可重叠感染、相互感染。
艾滋病病毒感染与肝炎病毒感染之间有无关系
流行病学材料显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即指容 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群),同样也是感染肝炎病毒的高危人 群。因为这两种病毒具有共同的传播途径,即性行为、静脉注 射毒品、血制品以及母一婴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往往可以同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如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和核心抗体等,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甚至未经证实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中均可检测出 来。有的甚至报道,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群中几乎100%同 时伴有乙肝病毒感染。但是,哪种感染在先,尚难有肯定的结 论。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中可以发现持续的、高水平的抗乙肝 病毒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说明乙肝病毒感染有可能发生在 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前。而后者肝功能往往不正常,因此认为, 两种病毒的感染可能有协同作用。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的任何时期都有被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在妊娠的这一特殊时期,病毒性肝炎不仅使病情复杂化,重症肝炎也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对胎儿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围生儿患病率、死亡率增高;流产、早产、死产和胎儿畸形发病率增高;而且胎儿可通过垂直传播而感染肝炎病毒,尤以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率为高,围生期感染的婴儿容易成为慢性携带状态,以后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
妊娠期肝脏的生理变化
孕期肝脏未见明显增大,胎盘循环的出现使肝脏血流量相对减少,肝细胞大小和形态略有改变,但无特异性;肝功能无明显改变,由于血液稀释所致,血清总蛋白降低,60~65g/L,主要以白蛋白降低为主;凝血因子有所改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明显增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增加。
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妊娠并不增加对肝炎病毒的易感性,但由于其生理变化及代谢特点,肝脏负担加重,同时肝脏抗病能力下降,使病毒性肝炎病情加重,使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加,以致造成妊娠期重症肝炎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达到非孕期的37-65倍。
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妊娠与肝炎互为不利因素, 即肝炎可影响妊娠的正常发展,对母儿可产生不良后果,如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胎儿畸形、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死胎、死产等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可引起小血管痉挛, 使肝脏、肾脏血流减少, 而肾功能损害,代谢产物排泄受阻, 又进一步加重肝损害, 易致肝细胞大块坏死,易诱发成为重型肝炎。
甲肝的病因有哪些
甲肝的病因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为嗜肝RNA病毒属。HA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约过一周后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粪便排毒能维持1-2周。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咽部和扁桃体可能是HAV肝外繁殖的部位。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HAV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肝脏损害是HAV感染肝细胞的免疫病理反应所引起的。
1.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仅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血液中HAV主要出现在黄疸发生前14-21天,在此期患者的血液有传染性,有报道通过输血传播,但黄疸发生后患者血液通常无传染性。患者在起病前2周和起病后1周从粪便中排出HAV的数量最多,此时传染性最强。但至起病后30天仍有少部分患者从粪便中排出HAV。
2.传播途径。甲型肝炎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在集体单位如托幼机构,学校和部队中甲型肝炎发病率高。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3.易感性与免疫力。人群未注射甲肝疫苗者对HAV普遍易感,患过甲型肝炎或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新生儿感染肝炎后有哪些表现
新生儿感染肝炎病毒后大部分是病毒携带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新生儿表现为急性肝炎;另一部分易转化为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反复发作,在大约20年后发生肝硬化。
什么是中毒性肝炎
中毒性肝炎,顾名思义,就是因为中毒导致的肝脏炎症,而肝脏炎症导致肝细胞损害,引起肝脏解毒剂合成各种物质的能力减退,出现转氨酶升高及其他相关症状
病毒性肝炎,就是因为病毒感染肝脏所致,一般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最常见的是乙肝病毒所致,中毒性肝炎一般中毒因素有药物、农药、化学物质等,不会传染,而病毒性肝炎会传染,预防主要是积极注射乙肝疫苗,不要去接触有毒物质
引起的肝炎的原因
医学上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种类型,其中乙肝是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肝炎。
1、肝炎致病因素多种多样,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和毒物、酒精等,侵害肝脏,使得肝脏的细胞受到破坏。
2、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本病遍及全球,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例有发热、黄疸,约有半数患者起病隐匿,在检查中发现。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广泛存在于血液、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精液等处,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密切接触等传播,所以乙肝发病具有家族性。
3、中医认为肝炎患病的原因主要是正气不足。由于饮食不节、失节,损伤了脾胃而不能化湿,湿热内生,困脾伤肝,造成肝胆脾胃不和,从而加遽了对正气的损伤,导致了肝炎 的发生。另外,由于正气不足,极容易感染疫毒。
4、肝炎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
小儿肝炎的病因
不同类型肝炎病毒所致,病原体主要侵犯肝脏引起病变。
“传染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根据病原体类型,目前可分为甲型、乙型,以及非甲非乙型肝炎。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小儿较少,以夏秋季的发病率为较高。甲型肝炎潜伏期较短,约14—40天,病人的隔离期自发病日起,不应少于30天。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炎病人体液及病毒携带者的粪便里,通过污染手、饮水、食物或食具而经口传染;乙型肝炎的潜伏期较长,可在60—160天,相应地,乙型肝炎病人的隔离期也应比甲型肝炎更长。乙型肝炎病毒除存在于病人的分泌物如唾液、精子等中,还存在于病毒携带者的组织、血液中。
因此,在传播途径上,除了经口传播外,还可通过输血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而引起感染。肝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肝肿大、肝区胀痛、黄疸、营养不良等。通常可分为急性肝炎、亚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四大类型。
孕妇患上肝炎会传染给婴儿吗
患有肝炎的孕产妇可通过胎盘、生产分娩过程与日后的生活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给胎儿或者新生儿。
胎儿可通过胎盘直接感染肝炎病毒,这个称之为“宫内传播”,也可能是在分娩的时候,经过产道的时候感染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发生率要远低于生产时感染肝炎病毒的发生率。
孕妇是否会将肝炎病毒传染给胎儿,跟乙肝是急性还是慢性有关系,急性乙肝的孕妇将乙肝病毒传给胎儿的可能性要远高于慢性乙肝。
总胆红素偏高不能吃什么 海鲜
海鲜加工不当容易滋生细菌或病毒,当肝功能减弱时,感染肝炎病毒的话,易导致急性肝炎,加重病情。
秋冬急性甲肝和戊肝高发季
秋冬时节是急性甲肝和戊肝的好发季节,甲肝和戊肝均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也就是吃出来的肝炎。
第一,把好入口关。所有人群对甲肝戊肝普遍易感,患者以及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他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中的肝炎病毒,如果未经及时消毒处理,就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源或健康人的手;另外患病者的手(如潜伏期的炊事员)及带病毒的苍蝇,也能污染食物、饮水和用具。一旦易感者吃了含有肝炎病毒的食品和未经煮沸或煮熟的污染饮水和食物,或生食用粪便浇灌过的蔬菜、草莓、瓜果等均可感染肝炎。
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是关键。不到卫生设施不全的路边摊、小饭馆吃饭,饭前便后勤洗手,食用水果蔬菜时一定要清洗干净,食物要充分加热后才能吃,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生吃海鲜,患甲肝和戊肝的概率最高。肝炎病毒在水中的存活时间延长,长期蓄积于海产品体内,仅用开水冲烫,根本无法杀死病毒,所以要少吃贝壳、螃蟹、毛蚶等易携带致病菌的海产品,更要杜绝生吃、半生吃、烧烤的海鲜食物。
第二,及时就医。甲型或者戊型肝炎是一种有自限病程的急性传染病,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但仍有少数特别严重的暴发型病例。如果你近期接触过相关病人或者不注重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出现了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小便颜色黄等症状,应高度怀疑患病的可能,应及时就医。
目前,戊肝疫苗尚未上市,甲肝减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两岁或两岁以上的有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可能的人员均可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