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咬嘴唇,如何纠正
孩子喜欢咬嘴唇,如何纠正
1、让牙医来告诉孩子,不能咬嘴唇
如果大人跟孩子说:“宝宝不要咬嘴唇!”孩子极可能会把你的话当做耳边风,甚至越咬越欢,尤其是缺乏足够关注的孩子,常常喜欢通过一些叛逆的小行为来引起大人的关注。这时不妨带孩子去看看牙医,让医生来告诉他“不可以咬嘴唇。”孩子通常会比较怕医生,医生的话对孩子更有权威性,说出的话往往比家长的更有力量。
2、让嘴巴忙起来,满足咬的需求
这个阶段的宝宝一般都长了不少牙,妈妈可以给宝宝提供更多的小零食,如小面包、水果片、小点心、饼干等,满足孩子的口腔活动需求。嘴巴忙起来了,孩子咬嘴唇的动作也会减少。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出现咬嘴唇的动作时,爸爸妈妈也可以通过吆喝孩子过来玩游戏、向孩子提问、让孩子说话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给“机会”孩子咬嘴唇。
4、外出短期旅游或到亲友家小住
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来个家庭的短途小旅行,或者到亲友家小住一段时间,生活的环境改变了,孩子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如何适应新环境上面,也利于孩子改掉一些旧的坏习惯。
5、不要总关注孩子的这个小动作
看到孩子出现咬嘴唇的动作,有些妈妈会很紧张,立刻向宝宝发出“不许咬嘴唇”的指令,但这样做通常只会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倒不如通过其他方式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不要在口头上和宝宝提“咬嘴唇”这件事。(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6、多亲亲孩子,抱抱孩子
说到底,孩子会经常性地出现咬嘴唇的动作,多半是因内心没有安全感导致的。如果大人经常吓唬孩子,不告诉孩子就悄悄走开,或者在孩子哭的时候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宝宝就会出现咬嘴唇、抠指甲、咬手指等无意识的动作。平时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宝宝安全感的建立,多亲亲孩子,抱抱孩子,不要吓唬或恐吓孩子。孩子内心没有焦虑感,自然就不会出现这些下意识的小动作了。
宝宝喜欢咬嘴唇的原因
正常吸吮反射
宝宝偶尔咬下嘴唇是正常吸吮反射。因为吸吮动作是儿童出生即有的本能,包括吮手指和咬上下嘴唇,这些动作会给小儿带来一种舒适感和安全感。它可延续到1-2岁。最迟3-4岁前就消失了。
吮吸本能没有满足
宝宝长时间咬下嘴唇很可能是吸吮本能没有得到满足,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宝宝,没有吸吮母乳,单纯靠奶瓶,往往吮吸本能不够满足,他们就会从其他地方要求得到满足,比如咬嘴唇、咬假奶头、咬被角等。
排解情绪
宝宝遇到生活环境改变,感到紧张或不安时,或家庭不和,父母对孩子关心得少,无人理,使孩子感到紧张和寂寞,只要求助于咬下嘴唇来解除内心的紧张和借以安慰自己。
寻求刺激
咬住嘴唇,对嘴唇有一定的压力,对于小宝宝来说,挺刺激,挺好玩的,可能完全是一种好奇与探索心理,只要稍微转移下孩子注意力,给宝宝一个玩具,就能纠正这种习惯。
退化行为
3岁的宝宝,还老是咬下嘴唇,就属于一种退化的行为表现。当他焦虑、紧张时,就退化到婴儿时期,以吮吸来满足口腔的欲望。孩子可能有心理因素,需要家长开导。
注意事项:
部分宝宝咬嘴唇并非有什么疾病,一般发生在入睡前,玩累后休息时及感到不安时,是一种天生的自我调节方式。在宝宝饥饿,缺乏母爱和被忽视时,此现象会更频繁,不必刻意纠正。建议家长培养宝宝多方面的兴趣,当其有吸允表现时,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宝宝慢慢淡化这一习惯。有些宝宝也会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引起家长的注意,平时需多与宝宝交流,给予宝宝更多关心。
咬嘴唇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咬嘴唇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吮吸本能没有满足;
2、当他焦虑、紧张时,就退化到婴儿时期,以吮吸来满足口腔的欲望。
3、找依靠,厉声训斥使他害怕,更从咬嘴唇找依靠。
4、缺乏安全感或压力大易咬嘴唇:孩子长期咬嘴唇行为的形成,可能是因为爸妈无法满足孩子在亲子依附和身体接触的需求,或是身处的环境压力过大,例如:爸妈常吵架、学习压力大等;孩子会本能地借由咬或吸吮嘴唇的动作,获得触觉刺激到满足,进而刺激脑部分泌更多“快乐荷尔蒙”,以稳定情绪,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咬嘴唇在小年龄(两三岁以内)还不用担心会影响下颌骨的发育,到五六岁,快长恒牙了,就会有这个问题。当然,愈早纠正愈好。
咬嘴唇的不良影响
等到孩子长牙之后,有时会出现上腭前牙咬住下嘴唇,或用下牙咬上嘴唇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上下牙齿排列不整齐造成的,孩子自然而然会养成不自觉地咬住上唇或下唇的坏习惯。孩子长时间咬住上唇或下唇,会形成嘴巴周围皮肤的红肿、溃烂或裂开(到了冬天又因为气候变得比较干燥,孩子舔嘴唇的动作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建议家长,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例如用玩具奖励孩子)帮助他戒除恶习。若只是单纯牙齿咬合不正的问题,最好还是到儿牙门诊接受医师的评估,视情况辅助孩子戒除不好的习惯。
你可以这样试试:
1、转移注意力的东西“强度”要加大,也就是说是很新颖的、他非常喜欢的,玩起来比他从咬嘴唇得来的乐趣大得多。
2、不要老注意他这个行为,不要太紧张,更不要唠叨,你老盯住他这个行为可能从反面使他更坚持这个行为以得到你的注意(孩子对家长的注意很关心)。
3、白天让孩子充分地参与体能活动,以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睡前让他抱个毛绒玩具,或者给他讲个他喜欢的故事,他不咬嘴唇了,要说他“好”,亲亲他,作为表扬。
4、带他到牙科医生那儿去,事先和医生说好,是为纠正他咬嘴唇这个不良行为来的,请他合作,对孩子说咬嘴唇将来牙会长不齐,吃东西会嚼不烂,不要咬。一般来说孩子比较怕医生,医生讲的话,他会听的,这比家长讲话有力量。
5、可以在一个月内不提咬嘴唇的事(当然暗中还是注意的),放松一下,同时给他更丰富的生活,推迟睡眠时间(睡时更疲倦一些),也许他会自动放弃,不咬嘴唇了。
6、外出短期旅游或到亲友家小住,彻底改变生活模式,住的、玩的都不一样了,睡的床也不同了,很可能回来就改了。
另外,建议家长进一步分析孩子的压力来源,且想办法调节孩子的压力,如:爸妈的教养态度、手足的相处方式、对孩子的合理期许、增加亲子互动的时间等,才能避免他再度出现咬嘴唇的行为。
四个月宝宝咬下嘴唇是为什么
因为四个月的小孩子喜欢睡觉和吃东西倒是正常的,要是喜欢咬嘴唇这个习惯不好,要是想改变的话,可以想点办法,让小孩i帧不要咬嘴唇,你们要经常和小孩子玩耍,分散他的注意力
制止咬嘴唇的习惯。
吮吸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动作,是儿童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绝大多数母乳喂养的小婴儿吮吸本能是满足了的,但瓶养的婴儿往往吮吸本能不够满足,他们就会从其他地方要求得到满足,比如咬嘴唇、咬假奶头、咬被角等。一般来说儿童在一岁末了会自动放弃这个习惯,因为这时可以“吃”要咀嚼的东西、也会要利用嘴巴来说话了。
想要纠正这个习惯,可以这样做:
1、与牙科大夫说好,如果带孩子来,让他对孩子说:“不要咬嘴唇”(或示意他不要咬嘴唇,因为他年龄还小,不一定听懂这句话),这比自己说有力得多。
2、我们不能强迫一个孩子改变坏习惯,必须让他有愿意改的动机。这个动机可以来源于某个家庭的朋友、不往在一起的长辈、亲友、老师,由他们来说这个习惯不好,他们会不喜欢他;如果改了,他们会喜欢他。
3、不要给太大的压力,不要唠叨,因为压力、唠叨,反而会使他觉得受到注意,儿童最喜欢受到注意,他会由于逆反心理,更加做出习惯性的动作,比如吮吸嘴唇。
4、用代替物,把嘴“占住”。比如和他说话,让他回答;吃需要咀嚼的东西(如小饼干);唱歌;吹羽毛;吹小喇叭等。
5、给奖励。奖给他的东西一定要是他喜欢的,比如山楂片、土豆片、糖果、葡萄干等。对他明确表示,你不咬嘴唇就一定给你。把“不做某种行为”(如咬嘴唇)与“得到什么好处”联系起来。他可能会为了得到什么而放弃什么。当然,她现在还小,理解这种因果关系还有困难,但多说,还是会慢慢理解的。
6、待她再大一点如还咬嘴唇,可以把下嘴唇涂上一点黄连水,让她产生厌恶感而放弃。
乳牙发育的关键时期,如不及时纠正宝宝咬下嘴唇的习惯,将会影响宝宝乳牙和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和形态。宝宝咬嘴唇,实质上是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父母平时可抚摸她,紧握她的小手,亲亲宝宝的小脸,平时还可以给宝宝咬一些偏硬的食物,如:馒头、水果、蔬菜和饼干等,满足宝宝用牙的愿望。
晚上等他睡着了,在小嘴上涂点苦瓜汁,早上醒来他一咬嘴肯定会说嘴巴苦,就和他说就是经常咬嘴巴嘴巴才会苦的,再咬小嘴吧就会更苦的还会少一块,然后然他坚持一两天不咬后再不涂,再问他苦不苦了。
吸吮的延续:吸吮未得到充分满足自我娱乐的游戏自我寻求依靠建议:家长不要过于关注担心,一般随着月龄增加,能力的增强,孩子会喜欢上其它更有趣的游戏。另外建议家长多陪伴宝宝,用磨牙口胶满足孩子的吸吮需求。
儿童伤牙习惯必须改掉
1.吃手指。孩子爱吃手,在婴儿期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婴儿3个月以后,就应该慢慢纠正这个习惯。如果孩子到了3岁以后还有吮指现象,就会影响到牙齿健康。因为吮指时,拇指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处,容易形成开合(上下牙咬不上)。如果手指长时间顶在上牙床的骨骼上,还会出现反合(俗称“地包天”)或上颌前突。
2.咬东西。一些孩子喜欢咬绳子、咬铅笔、啃手指甲或者咬衣角、被角、枕角等,咬这些物体时一般总固定在牙齿的某一个部位,因而容易形成牙齿局部的小开合畸形。
3.用手摸牙。孩子在长牙或换牙时,会有痒或疼痛的感觉,常会用手去摸牙齿及牙龈,这样易造成牙齿移位、牙颌畸形,以及创口的感染。
4.托腮。有的孩子喜欢用手托着一边的腮部,或者习惯在睡觉时把手肘、手掌、拳头等枕在一侧脸的下方,这些习惯对于孩子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及面部的对称性都有影响。
5.咬唇。如果经常咬上嘴唇可能造成前牙反合,下颌向前突出。咬下嘴唇则会导致上前牙突出,下颌后缩,上嘴唇会变得厚而短,呈张开状态,牙齿外露,呈“鸟嘴状”。
6.剔牙。剔牙会使牙缝慢慢变宽,食物很容易嵌进牙缝里。另外,牙签如果不卫生或者用力不当,剔牙时可能造成牙龈被细菌感染。
7.爱用一边牙咀嚼。孩子出现偏侧咀嚼习惯,多是由于乳牙脱落或者乳牙龋坏疼痛,一侧牙齿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只能用另外一侧咀嚼。偏侧咀嚼会使下颌向咀嚼侧偏斜、导致脸型左右不对称。而且不常咀嚼的一侧因为缺少食物的冲刷更容易堆积牙垢,出现龋齿和牙龈红肿等牙周疾病。
8.吐舌头舔牙。多发生在孩子的换牙期。如果常用舌尖舔上下前牙,会导致开合。如果常舔下前牙,会形成下颌向前突的反合。如果舌头同时舔上下前牙或经常吐出,会使上下颌均向前移位,导致双颌前突畸形及开合。
9.用嘴呼吸。如果孩子患有鼻炎等疾病,鼻道不通畅,就会形成用嘴呼吸的习惯。长期如此,舌头和下颌后退,会导致上颌前凸,上牙弓狭窄,牙齿不齐,看上去开唇露齿,上唇短厚,上前牙突出。
10.横向刷牙。有的孩子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横着刷牙会导致牙颈部釉质薄弱处过分磨耗,形成楔状缺损,引起牙齿过敏,继发龋齿,甚至牙髓暴露或出现牙龈损伤、萎缩。
宝宝咬下嘴唇怎么改正
宝宝喜欢咬嘴唇会影响下颌发育,上牙前突,下颌后缩,巨大的上门牙变兔齿,那么宝宝喜欢咬嘴唇怎么办呢?
1、很多宝宝在长牙期会因为牙床痒而咬下嘴唇、吸手指等等,对于长牙的宝宝,家长可以给宝宝提供更多的需要咀嚼的食物,如小面包、水果片、小点心、饼干等,满足宝宝的口腔活动需求。
2、转移注意力 当宝宝出现咬嘴唇的动作时,爸爸妈妈也可以通过让宝宝说话的方式,或是和宝宝一起做游戏等方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如果宝宝下巴处有湿疹,孩子也会经常做咬下嘴唇的情况,如果是有疹子,建议涂些润肤霜,如果湿疹严重,可以使用药物。
宝宝老是咬下嘴唇怎么办 增加宝宝咬食物的机会
宝宝长牙期间,喜欢咬嘴唇,父母可以给宝宝咬一些偏硬的食物,如:馒头、包子、水果、蔬菜、饼干等等,以满足宝宝用牙齿的愿望。同时,父母也要积极地给宝宝做正确的示范,让宝宝从小就懂得牙齿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让宝宝明白牙齿不是用来咬嘴唇的。
宝宝喜欢咬下嘴唇怎么办 奖惩分明
给孩子定一个时间段,多少时间内不咬嘴唇,给予表扬并有物质奖励,如买孩子期待很久的玩具等。如果孩子咬了嘴唇,给予惩罚,如不能看动画片等。把“不做某种行为”(如咬嘴唇)与“得到什么好处”联系起来。孩子可能会为了得到什么而放弃什么,慢慢纠正咬下嘴唇的习惯。
哪些不良习惯会影响牙齿整齐
1、不良的睡姿:有的孩子喜欢俯卧睡眠,俯卧睡眠时,下颌部位受到压迫,容易对牙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另外,睡眠时使用的枕头过高或过低也会使下颌处于异常位置,影响其发育。
2、不良的哺乳方式: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哺乳方式,因为母乳喂养时,婴儿需对妈妈的乳头保持适当的吮吸力,从而诱导下颌正常发育。如果采取人工喂养,最好选择与人乳头相近的仿生奶嘴。有的家长怕孩子吃奶费力,故意选用开口很大的奶嘴,或者让孩子躺着吃奶,反而害了孩子,孩子吃奶时得不到适当的生理刺激,容易导致下颌发育不足。
3、咬嘴唇:有的孩子不自觉地咬嘴唇,时间长了容易导致出现开唇露齿的现象。
4、吐舌、咬舌习惯:小孩子长期吐舌、咬舌,容易使前牙不能正常咬合,从而导致上下牙开颌。
5、咬奶嘴、吮指、咬铅笔:小孩子由于幼儿期心理的特点,很容易养成咬奶嘴、吮指或咬铅笔等习惯,在咬东西时牙齿长期受到固定方向的力量,容易产生移动,从而影响牙齿排列。
6、口呼吸习惯:有的孩子有用口呼吸的习惯,长期用口呼吸,容易使牙弓变窄,而出现牙齿不齐的现象。家长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带孩子到耳鼻喉科检查,排除因鼻腔病变而造成的口呼吸,其次,还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纠正不良习惯。
7、喜欢吃过于松软的食物:现在的小孩子多喜欢吃过于松软的食物,牙齿得不到适当的生理刺激,在萌出以后容易排列不齐。家长应有意地给孩子吃些有韧性、耐咀嚼的食物,对孩子牙齿和颌骨的发育很有好处。
咬嘴唇会让宝宝变丑该怎么护理
美丽杀手1:咬嘴唇
宝宝出现咬下嘴唇及吸吮动作很常见,是小儿的随意运动。一般来说,3-4个月宝宝的吸允,很可能是吸允本能没得到满足;6-8个月以后,当孩子缺乏关爱、不被关注,寻求安慰时也会出现咬嘴唇等习惯。
咬下唇:嘴唇变厚
正常情况下,牙齿位于唇舌之间,舌肌和唇颊肌的压力在牙齿内外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孩子有咬唇的习惯,则破坏了这种内外平衡,出现一系列的畸形。
咬下唇会使上前牙舌侧和下前牙唇侧(指上、下门牙)受压,这种异常压力会推动上门牙向前逐渐倾斜,压迫下门牙向后移动。结果造成上门牙过度前龇,牙齿间出现缝隙;下门牙排列拥挤而不整齐,上下门牙前后距离较大。
咀嚼时不容易咬断食物,上嘴唇也会被前龇的上牙支得向外卷缩而变厚,与下嘴唇难以并拢,形成“齿露唇开”的面容,既影响牙齿的功能,又影响美容。
咬上唇:地包天
咬上唇时恰与上述情况相反,会造成上门牙内眍,排列拥挤,下门牙稀疏及下颌骨前突。严重者甚至形成门牙反错,俗称“兜齿”、“地包天”整个面部显得凹陷。
(√)纠正方法
1、孩子出现咬唇习惯时候,家长应随时提醒纠正,以戒除咬唇的不良习惯。
2、孩子咬嘴唇时,要减轻孩子的紧张和焦虑感,比如看动画片时,有使孩子紧张的镜头,要主动去安慰一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