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夏季养心健脾要讲究解暑化湿

夏季养心健脾要讲究解暑化湿

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长夏,与脾相应。这个时候天气闷热,阴雨不断,空气中湿度较重,人比较容易感受湿邪,而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超出了脾胃的适应能力,就会产生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脘腹胀满、四肢不温等寒中洞泄一类的脾病了。所以长夏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少生冷,脾虚的人可以少食多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夏季养心健脾的方法。

1. 夏季宜多吃瓜果

夏季瓜果丰富,可以多吃一些,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体质,以免造成损伤。如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凉性水果;内火大、痰湿盛者,少吃桂圆、荔枝等;过敏体质,慎吃芒果、菠萝等。又常言:“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湿,甚至令人发虚热、头昏”;尿路结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泻的人,少吃香蕉;苹果、桃、葡萄、哈密瓜、桑葚、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2.夏季饮食要节制

《黄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之过,伤其正也。”“饮食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食物本来是营养人体的,但是如果饮食不节制,就会适得其反,伤害人体的正气。所以一定要节制饮食,三餐规律,饮食有节,这样才能使形体与精神相一致,才能颐养天年。

饮食节制除了要防止暴饮暴食之外,还要注意三餐的时间及分配。早饭要在7点左右,午饭在12点左右,晚饭在18点左右。俗话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唐代名医孙思邈在《枕上记》中说:“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饮膳正要》中说:“晚饭不可多食,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因为晚上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逐渐减低,消耗的热量也比白天明显减少,晚饭吃得过多就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同时晚饭吃得过饱或过于油腻还会增加肠胃负担,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现象,并影响睡眠,即所谓的“胃不和,卧不安”。

老人、小孩消化能力本来就不强,夏季就更差,吃得过饱,难以消化,容易使脾胃受损,导致胃病,正如谚语所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汉代名医张仲景早在《伤寒论》中就提出“损谷则愈”,即在保持身体基本热量需要的基础上,少吃一点儿,很多病自然就好了。我们现代的一些常见病,如糖尿病、痛风、高血脂,与饮食不节制有密切的关系。古人提出的“损谷则愈”到现在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温馨提示:古人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关键是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市民最好根据年龄、体质和个人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一般来说,爱好体育锻炼的人应选择如慢跑、游泳、划船、骑自行车等耐力性的有氧运动。

​老人夏季养生养心健脾

1情志有序气宣神静

《管子·内业》里曾说:“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故应保持对生活饱满的热情与心态,加强学习和修养,培养诸多的生活情趣,如绘画、书法、雕刻、音乐、下棋、种花、集邮、钓鱼、旅游等,从而乐观向上、怡神调志。老年人应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成,这样才能“无厌于日”,“度百岁乃去”。

2起居有常清火宁夏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应调摄起居,不妄劳作,注意衣着,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调摄起居,应符合自然界阳长阴消的规律。注意昼夜节律,早起早睡,晚上睡前应温水洗澡,同时培养午睡的习惯,以消除疲劳,焕发精神;避风而眠,“夏夜避风如避箭”,纳凉应有节有度,在室内睡眠不宜选择过堂风口之处。注意饮食,不宜吃刺激性和兴奋性食物,饭后不要立即躺卧,应稍事活动一下,以利饮食消化。不妄劳作,适当活动,以适应夏季的养长之气。夏季着装应以轻、薄、柔软为好,使人穿着舒适而凉爽。

3运动有度寓动于静

夏季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运动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适度运动、动静相宜,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合一,形神共养。锻炼时间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尽量避免在10时至15时紫外线最强的时候锻炼,活动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这样更有利于提高锻炼效果,增进身体健康,并保持充足地饮水。夏季锻炼应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强度不宜过高,频率不宜过快。

4祛病延年按摩保健

夏季在人体主心、脾,故心、脾气自然旺于夏季,而热、湿邪最宜伤及心脾两脏,使心、小肠、脾、胃的功能失调,故夏季的按摩养生应以心、小肠、脾、胃经上的穴位为主。可选用阴郄、丰隆、三阴交、梁丘、足三里、后溪,肾俞,命门,关元,百会,劳宫,合谷,天枢,上巨虚,膈俞、脾俞等穴进行按摩。

三伏天吃什么最好 末伏养生饮食原则

末伏时节,高温闷热,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易使人心气亏耗,稍不注意,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疾病,也有人“挥汗如雨”过度出汗。专家提醒市民,夏季饮食多酸适当增咸。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夏时心火当令,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饮食宜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

另外,要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也有利于防暑。

末伏处于夏秋更替时间段,还要注意提前预防咽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复发。同时,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梨、芝麻、藕、乌鸡、猪肺、豆浆、蜂蜜、龟肉、芝麻、核桃、蜂蜜、甘蔗等,以起到滋阴润肺和养血的效果。

在暑湿季节里,豆类食品之所以比较受欢迎,是因为豆类食物大多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物质,有益气健脾、补益身体的功效。在漫漫的长夏之季,豆类食物可以为人体补充足够的营养。

中医讲的“湿气通于脾”,所以健脾也是三伏天养生的重要环节。健脾可以多吃豆类,如绿豆、赤小豆、白扁豆等。同时,薏米也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而鸭肉则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因而冬瓜薏米煲老鸭是在三伏天不错的祛暑健脾利湿的汤品。脾胃虚寒的人群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养脾。

夏天吃哪些菜有利于保健养生

36度高温天气,实在不好爱,胃口不好,还时刻有中暑的危险,中医有所谓"暑热伤气",夏日饮食也有好一番讲究,可不要因饮食不慎伤及自己的身体。

* 夏季饮食以清淡、苦寒、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佳,避免用粘腻碍胃难以消化的食物,勿过饱过饥;重视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 夏天气温高,出汗多,饮水多,胃酸被冲淡,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减弱致使食欲不振,再加上天热人们贪吃生冷食物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或因食物不清洁易引致胃肠不适,甚至食物中毒,因此,夏季饮食应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要适当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等。夏季酷暑炎热、高温湿重,吃苦味食物,就能清泄暑热,以燥其湿,便可以健脾,增进食欲。味酸的食物能收能涩,夏季汗多易伤阴,食酸能敛汗,能止泄泻。如番茄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降低血压之功。

* 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食用清淡之品,这有助于开胃增食,健脾助运。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呆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因此,夏季饮食宜注重选择绿豆、白扁豆、西瓜、荔枝、莲子、蚕虫、荞麦、大枣、猪肚、猪肉、牛肉、牛肚、鸡肉、鸽肉、鹌鹑肉、鲫鱼、乌龟、甲鱼、蜂乳、蜂蜜、鸭肉、牛乳、鹅肉、豆浆、甘蔗、梨等。

* 夏季暑热,肠胃功能受其影响而减弱,因此在饮食方面,就要调配好,有助于脾胃功能的增强。细粮与粗粮要适当配搭吃,一个星期应吃3餐粗粮,稀与干要适当安排。夏季以二稀一干为宜,早上吃面食、豆浆,中餐吃干饭,晚上吃粥。荤食与蔬菜配制合理,夏天应以青菜、瓜类、豆类等蔬菜为主,辅以荤食。肉类以猪瘦肉、牛肉、鸭肉及鱼虾类为好。老人以鱼类为主,辅以猪瘦肉、牛肉、鸭肉。

夏季养生重在调养心脾

夏季养生重点:调养心脾“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阳气充盛,阴气内敛,而人则处在天地之气交汇之中。”专家表示,从农历来看,夏季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的这三个月时间,中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季节。

“这个季节,人的各项生理功能,即‘阳气’,都处于最旺盛的状态。因此中医认为,夏季应以养护阳气为主。”从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的角度来看,“夏天属火,与心相应,而心主血脉,又主神志”;同时,“长夏又属湿,湿易伤脾”,因此,夏季养生的重点便在于“调养心脾”。

养心:气郁体质,可用陈皮理气专家说,“暑气入心”,天气炎热时,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中老年人对高温天气的适应能力本来就比较差,因此夏季应以宁心安神为要务。具体而言,就是尽量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过喜、过怒、过于惊恐、过于悲伤、过于思虑等情志的刺激。”

“面色苍暗、多愁善感、情绪低落、胸闷不舒、经常叹息,这些都是气郁体质者常见的表现。”专家表示,此类体质者多属“肝郁气滞”,盛夏时症状尤其明显,应以理气解郁、祛暑化湿的方法调理。“陈皮有疏肝解郁、芳香化湿、行气健胃的特点,因此气郁体质者在夏季除保持愉悦乐观、平和宁静的心情外,还可用陈皮、冬瓜煲鸭肉或鸡肉、猪肉食用,也可吃些淡水鱼类,酌加姜、葱、陈皮、豆豉、蒜蓉等芳香调料清蒸或焖炒。”

养脾:清淡饮食,少吃冰镇食品夏季的另一个养生重点便是“养脾”。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而湿邪最易损伤脾气。“夏季健脾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肥腻、刺激、烧烤、油炸之品,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不食腐烂变质食物,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

此外,冷饮、冰镇食品也要尽量少吃,寒湿之品极易损伤人的阳气。“真正能够对人体起到降温作用的两个途径,一个是顺畅排尿,另一个则是适当出汗。”

夏季养生小提示

少量多饮,别等口渴才喝水中老年人夏季早晨起床后,最好先喝一些水,以补充夜晚消耗的水分。专家表示,中老年人夏季除正常三餐饮食外,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至2000毫升左右,“以少量多饮为主,不能等到口渴才想起饮水。”

夏季哪些食物给宝宝健脾养胃

幼儿容易饮食不化,消瘦,腹泻,食欲不振,便秘,泻痢等,医生诊治时有时会告诉家长“小孩子的脾胃功能较弱”。特别夏季来临,很多孩子贪凉多食冰冷的食物,就更容易加重脾胃的负担。夏季哪些食物给宝宝健脾养胃 脾胃在这里不仅仅指的是现代医学解剖上的器官意义,中医的脾胃讲的更多的是功能的概念。

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那么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应该怎么在食物方面注意给小孩子健脾养胃呢?下面我们推荐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 主食 水稻:有健脾和胃,壮气力,强肌肉之功。

玉米:有补中健脾,除湿利尿之功。 小麦:有健脾养心益肾,除热止渴之功。用于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 粟米: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肾之功。用于脾肾不足所致的纳食少,烦渴,反胃呕吐及病后体弱等。 蔬菜 番茄:有健脾开胃,生津止渴之功。用于食欲不振,热病,口渴等。

香菇:能补脾胃,益气。用于脾胃虚弱,食欲减退,少气乏力之症。 扁豆:有健脾开胃,和中益气,消暑化湿之功效。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便溏,泄泻水肿等病。

木瓜: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用于胃痛,消化不良等。

无花果:有健脾开胃,清热润肠之功。用于食欲不振,便秘,泻痢等症。

煲汤健脾中药 党参:不燥不腻,既补脾胃之气,又补益肺气,为脾肺气虚常用之品。 白术:为健脾要药,适用于脾胃虚弱诸证,脾胃虚弱而湿气盛用之最宜。 茯苓:无寒热之偏,善健脾利水,且能安神。 淮山: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者小儿消化不良导致的泄泻。

薏苡仁:具有渗湿而补伤正,补脾而不滋腻,为清补之品。 白扁豆:具有补而不腻,化湿不燥的特点。对病后体虚,尤为合适。 大枣:本品甘温,为补脾胃,养血安神之药,多用于治疗脾气虚,血虚。大枣煲汤时加入生姜几片更加补益脾胃。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按照中医的养生理论,春养肝、夏疗心、秋补肺、冬固肾,夏季养生首先需要养心。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人的心脏就像一个能源基地,通过一条条管道连接着体内的各个角落,经过血液循环代谢,使吸收的养分变成血液,其他脏腑都是在心的统一协调下进行活动的,需要心脏源源不断地提供维持其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养分。

一年四季中,夏季属火,火即有高热、炎热之义;因火气通于心,心在五行中对应火。所以,夏季的炎热最易干扰心神,使心神不宁,引起心烦,而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心跳加快就会加重心的负担。这也是夏季心脑血管疾病、肺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的原因。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夏季是调理心脏的好季节,喜欢吃苦味食物的人是因为心气不足;面色青黑的人是因为心气冷;只有红光满面的人,心脏才健康。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调理心的阴阳平衡,就相当于保养一辆汽车的发动机一样重要。

夏季养心吃什么好

夏季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心气旺盛,出汗多,易伤气阴。因此,在这个季节里,不宜食温补油腻的食物,否则会火上浇油,养心饮食宜清淡,少油脂,饭菜最好用植物油进行烹制。通常的素食有:谷物、豆类、蔬菜等富含维生素、植物蛋白的食物,夏季常食这类素食不会引起血脂的异常升高。

但是酷热天气使人体出汗很多,消耗了大量体液,并消耗了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很容易感觉到身体乏力和口渴。这是一种耗气伤阴的表现,通常会影响到脾胃功能,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不少人在夏季都会感到,笺虚或气阴两虚。根据中医“虚则补气”的原则,夏天饮食也应该注意进补。

夏天进补,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一般以清淡的滋补食品为主,如鸭子炖冬瓜就是夏天食补之佳品。另外,如瘦猪肉、鲜瓜果、芡实、绿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补的食疗佳品。

结合夏季气候特点与个人体质情况,可适当选用中药泡服,调整阴阳平衡。对素体虚弱,热伤气津而神疲乏力、头晕、口渴、汗多者,可选用西洋参6片、麦冬10粒,开水浸泡代茶饮,有益气养阴生津之功。对于肝火偏盛而烦躁、眼花、目红、头痛、头昏、口苦口干者,可用菊花10朵、决明子6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有清肝明目之功。对于心火上炎而出现心烦、口渴、睡眠不实、口腔溃疡者,可用莲子6克、栀子6克、酸枣仁6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有清心除烦安神的功效。

泄泻的中医辩证分型 如何预防腹泻

1.加强饮食卫生和水源管理,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夏季冰箱内食物不宜存放过久,再食时应煮透。勿食馊腐、霉烂变质的食物。消灭苍蝇、蟑螂,搞好环境卫生。

2.加强饮食调养,饮食有节制,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就餐不仓促,饭后勿受凉,“忍饥三分,饱食七分”,不可过食生冷食品。进食瓜果蔬菜要充分清洗、消毒彻底,禁食一切不洁及腐败变质食物。

3.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健身操、练气功、打太极拳等,动静结合,以陶冶情志,提高抗病能力,避免受凉,调理脾胃健运功能。

4.生活起居有节谨慎,有规律,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防止外感风寒暑湿之邪。特别是盛夏炎暑时,不要露卧湿地,以免暑湿外侵。脾胃虚寒者,注意腹部保暖。夏季可用荷叶、藿香、香薷、滑石等煎水服,以清暑化湿。

5.调摄精神,保持情绪安定,力戒恼怒。

四季豆的功效与作用

性甘、淡、微温,归脾、胃经。化湿而不燥烈,健脾而不滞腻,为脾虚湿停常用之品。有调和脏腑、安养精神、益气健脾、消暑化湿和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带下过多,还可用于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证。

1.增进食欲

四季豆中含有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经常食用能健脾利胃,增进食欲。夏季多食四季豆能消暑,清口。

2.缓解缺铁性贫血

四季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铁,经常食用对缺铁性贫血有益。

3.养胃下气

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带下过多,还可用于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症。

4.利水消肿

有调和脏腑、安养精神、益气健脾、消暑化湿和利水消肿的功效。

5.强壮骨骼

虽然四季豆的钙含量不是太多,但是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K。男科医院在线咨询专家研究表明,维生素K能增加骨质疏松病人的骨密度,降低骨折的风险。

老人该怎么防中暑呢

“这个季节,人的各项生理功能,即‘阳气’,都处于最旺盛的状态。因此中医认为,夏季应以养护阳气为主。”从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的角度来看,“夏天属火,与心相应,而心主血脉,又主神志”;同时,“长夏又属湿,湿易伤脾”,因此,夏季养生的重点便在于“调养心脾”。

方法/步骤

1养心:气郁体质,应防“情绪中暑”。专家说,“暑气入心”,天气炎热时,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中老年人对高温天气的适应能力本来就比较差,因此夏季应以宁心安神为要务。具体而言,就是尽量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过喜、过怒、过于惊恐、过于悲伤、过于思虑等情志的刺激。”

此外,气郁体质的中老年人,在夏季还要特别注意预防“情绪中暑”。专家指出,有些老人在天气炎热时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比如烦躁易怒、爱唠叨、容易兴奋和激动、低热口渴、夜睡不宁,或表情呆滞、抑郁悲观、沉默懒言、不思饮食等,这些情绪和行为的异常表现都可能是“情绪中暑”导致的。

“面色苍暗、多愁善感、情绪低落、胸闷不舒、经常叹息,这些都是气郁体质者常见的表现。”专家表示,此类体质者多属“肝郁气滞”,盛夏时症状尤其明显,应以理气解郁、祛暑化湿的方法调理。“陈皮有疏肝解郁、芳香化湿、行气健胃的特点,因此气郁体质者在夏季除保持愉悦乐观、平和宁静的心情外,还可用陈皮、冬瓜煲鸭肉或鸡肉、猪肉食用,也可吃些淡水鱼类,酌加姜、葱、陈皮、豆豉、蒜蓉等芳香调料清蒸或焖炒四大家鱼。”

2养脾:清淡饮食,少吃冰镇食品。除了“养心”之外,夏季的另一个养生重点便是“养脾”。专家指出,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而湿邪最易损伤脾气。“夏季健脾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肥腻、刺激、烧烤、油炸之品,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不食腐烂变质食物,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

此外,冷饮、冰镇食品也要尽量少吃。他解释说,寒湿之品极易损伤人的阳气,实际上也起不了多少降温的作用。“真正能够对人体起到降温作用的两个途径,一个是顺畅排尿,另一个则是适当出汗。”

END

注意事项

中暑分三类“阴暑”也要提防

中暑也是夏季容易发生的疾病。专家表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中暑可分为三类:“中阳暑”、“中阴暑”及上文提及的“情绪中暑”。一般人通常所说的中暑其实指的是“阳暑”,这种中暑多是因在烈日下待的时间过长,出汗过多引起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无汗、精神萎靡、胸闷头昏、四肢乏力,甚至抽搐、不省人事等。

“中阴暑”则多由感受暑湿之邪后,加上纳凉不当引起。比如在天气酷热、频降大雨的夏季,长时间在空旷的露天、过道及风猛之处纳凉,致风寒郁于表、暑湿困于内而出现头昏脑涨、时寒时热、吐泻无汗等。

中老年人在夏季要尽量避免曝晒、雨淋,或待在气温过高、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雨后也不宜坐卧湿地。同时,还要避免久穿湿衣或穿刚晒过的衣服,防止暑湿之气侵袭机体。

相关推荐

适合夏天吃的五种豆类食物

1.毛豆是膳食纤维之王。毛豆富含植物蛋白,钾、镁元素和B族维生素也特别丰富。更值得一提的是,嫩毛豆的膳食纤维含量高达4.0%,是蔬菜里的纤维冠军,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此外,夏季吃毛豆还能预防因为大量出汗和食欲不振造成的营养不良、中暑等情况。2.芸豆是补钙冠军。每100克带皮芸豆含钙达349毫克,是黄豆的近两倍。芸豆也富含膳食纤维,其钾含量比红豆还高。因此,夏天吃芸豆能很好地补充矿物质。3.蚕豆健脑。蚕豆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钙、钾、胡萝卜素等多种有益健康的营养素。蚕豆还有益气健脾、利湿消肿等功效,特别

三伏天吃什么

三伏饮食——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三伏饮食——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

夏季养生小常识

夏季养生应多吃酸食少冷饮 立夏时,人体大量排汗会造成阳气不足,多食用酸味食物及药品,可以使皮肤腠理适当收缩,防止出汗过多。乌梅、山楂、西红柿、五味子等酸味食物可以增强消功能,起到滋养肝脏的作用,常吃还可以降血压、软血管、保护心脏。立夏后,人们不宜常吃油腻、易上火的食物,否则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易出现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 对于整个夏季来说,养生还特别注意对心脏的养护,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鸭肉、虾、鲫鱼、瘦肉、食用菌等。还应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以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

决明子荷叶泡水喝的功效 解暑消热

荷叶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其性平,味苦,入肝、脾、胃经,有很好的解暑湿功效,对于夏季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等症状,用荷叶泡水喝能起到一定的消暑清热的作用。

夏至养生的饮食原则

1、清心祛暑、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之外可适当多食些猪肉、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人们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凉味酸食物为宜,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不过应注意生食冷饮不宜过度,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2、清热利湿、生津止渴。 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夏天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并且因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所以应在日常多注意清热利湿、清暑湿。中医认为,长夏在五脏中归于脾,也宜清补。按中

夏季养生不可不知的4大原则

冬病夏治 夏季机体与外界阳气盛,此时可采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手法来治疗一些冬季好发的病症。如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鼻炎及哮喘等。 健脾除湿 夏季湿邪是一大邪气。加之夏天脾胃功能低下,此时大众常会觉得胃口不佳,易拉肚子,并会出现舌苔白腻等湿邪较重的症状,因此应服一些健脾利湿之物。可选择健脾芒得湿及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清热清暑 夏季天气酷热,机体心火也会较旺,此时常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中药,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进行祛暑。 补养肺肾 按传统五行规律,夏季心火旺

孕妇感冒食疗方法 暑湿感冒

典型症状:头晕、烦渴、呕吐或腹泻,没有食欲,并伴有发热,恶寒,头或全身疼痛等。 原料:扁豆花20克,蕾香12克,金银花1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扁豆花,藿香、金银花洗净,加适量水煎煮,以白糖调味即可饮。 功效:扁豆花具有较好的健脾湿作用,藿香具有解暑湿、止呕的作用,二者与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金银花合用,可起到很好的湿解表效果。 原料:鲜藿香叶20克,粳米100克,适量的水。 制作:将藿香叶煎汤待用。用粳米加适量的水煮粥,再加入煎好的藿香煮沸,即成藿香粥,每天服用2次。 功效:藿香叶粥具有湿、健

小满节气养生的三大原则

原则一:清热利湿、生津止渴。 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夏天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并且因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所以应在日常多注意清热利湿、清暑湿。中医认为,长夏在五脏中归于脾,也宜清补。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但应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泻能燥能坚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饮水多,导致湿气易侵入人体。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运功能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引起食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

大暑时节养生六

巧用芳香植物 消暑湿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心气容易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抵御酷暑,而导致中暑等问题发生,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 解这些症状,最好的方法是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保证充足的睡眠;讲究饮食卫生,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的方法是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 如果已经感觉到头晕了,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比如新鲜

夏天有妙招 帮助中老年人健康防中暑快来试试吧

夏季养生重点:调养心脾 “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阳气充盛,阴气内敛,而人则处在天地之气交汇之中。”专家表示,从农历来看,夏季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的这三个月时间,中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是一年之中炎热的季节。 “这个季节,人的各项生理功能,即‘阳气’,都处于旺盛的状态。因此中医认为,夏季应以养护阳气为主。”从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的角度来看,“夏天属火,与心相应,而心主血脉,又主神志”;同时,“长夏又属湿,湿易伤脾”,因此,夏季养生的重点便在于“调养心脾”。 养心:气郁体质,应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