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怎么进针 风门穴位层次解剖
风门怎么进针 风门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2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斜方肌:该肌由副神经及第3,第4颈神经支配。
4.菱形肌:该肌又肩胛背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5颈神经组成。
5.上后锯肌腱膜:上后锯肌由第1,第2,第3,第4肋间神经支配。
6.竖脊肌(骶棘肌):该肌由脊神经后支节段性支配。到穴区肌肉的神经主要是第2,第3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竖脊肌的深面有背深部的横突棘肌等小肌肉。
强直性脊柱炎能治得好吗
针刺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1.取穴:大椎、身柱、脊中、命门、肾俞、阳关等穴。合并坐骨神经疼痛者,选用环跳、委中、承山等穴。
手法:用捻转法进针。风湿寒邪偏盛者,用泻法;肝肾亏虚者用补法。每次选4~5个穴位,每日1次。
2.取穴:人中穴。
手法:以手针或电子捻针器捻针,使其自上而下,从内向外发热以驱除风寒。
3.取穴:华佗夹脊穴。
手法:针刺前先从华佗夹脊穴的起点(即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半寸),用拇指向下按压滑动,找出敏感点(压痛甚或有酸、麻、胀感处),然后用1.5~2寸毫针向脊椎方向斜刺,待针下出现电击样或胀麻感传导时,则停止进针,施以相应手法加强针感。按上法在脊柱对侧也刺一针,然后将两针柄分别拔罐留针20分钟。
4.取穴:天柱、风池、大椎、大杼、风门、身柱、心俞、至阳、膈俞、肝俞、脊中、命门、肾俞、关元俞、腰阳关、膀胱俞、腰俞、秩边、环跳。
手法:以上穴位用补法,不留针,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针刺哑门注意事项 哑门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较厚,有头发。该穴位的神经分布为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其神经纤维分别来自第2颈神经和第3颈神经。
2.皮下组织:较厚,内有上述皮神经及皮下静脉。其结构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组成。针刺通过该层时阻力较小,并有松软感觉。
3.斜方肌:针在左右斜方肌间通过。
4.项韧带:为项部的三角形 弹力纤维膜,其结构主要为致密的结缔组织,纤维排列紧密,针刺时通过该韧带的部位较风府穴位厚,阻力较大并有一定的韧感。
5.左右头夹肌之间通过:该肌由颈神经后支支配。
6.左右头半棘肌之间通过:该肌由颈神经后支支配。
液门针刺方向 液门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4与第5指近节指骨底部之间-第5骨间背侧肌和第4蚓状肌。浅层布有尺神经的指背神经,手背静脉网。深层有指背动,静脉。
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颈后大椎穴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
大椎穴位置: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风门穴:在大椎穴往下数两个脊椎处,棘突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针刺风府注意事项 风府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肌腱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的分支及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
命门的针刺方法 命门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2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分支通过。
3.胸腰筋膜:该筋膜包裹竖脊肌,可分为浅,深两层,浅层在竖脊肌的表面,向内侧附着于棘突,其腰部明显增厚与背阔肌的腱膜筋膜结合;深层位于竖脊肌深面。
4.棘上韧带或竖脊肌:该处棘上韧带由第2腰神经后支分布,竖脊肌由脊神经后支支配。
5.第2,3腰椎棘突间的棘间韧带:由第2腰神经后支分布。
小儿发烧艾灸什么穴位
1、小儿发烧艾灸身柱穴
身柱穴是小儿强身健体的穴位,被认为通治小儿之病。身柱穴在日本医学界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
身柱灸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对于小叶肺炎、肺门淋巴结核、初期肺浸润、胸膜炎、哮喘、支气管炎等,是必不可缺的灸穴。每日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气,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是保证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
取穴方法: 身柱穴在背部,脊柱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首先定大椎穴,低头时颈项部最突出的棘突就是大椎穴,再往下数3个椎体即为第3胸椎棘突,其下方凹陷处就是身柱穴。
2、小儿发烧艾灸风门穴
艾灸风门穴即可起到祛风寒的作用,风门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故名风门,是驱风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取穴方法: 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此两处就是风门穴。
针刺翳风注意事项 翳风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耳大神经分布,耳大神经为颈丛皮支,由第2-3颈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纤维。
3.腮腺:是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略呈三角形,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咬肌后缘和下颌后窝内。腮腺的表面包以腮腺咬肌筋膜。腮腺内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面神经和耳颞神经经过。
4.深面:从浅至深依次分布有胸锁乳突肌(由副神经脊髓根及第2,3颈神经前支支配),头夹肌(由第2-5颈神经后支支配),头最长肌(由第1-8颈神经后支支配),二腹肌后腹(由面神经支配)。
神门的针刺方法 神门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前臂内侧皮神经及尺神经掌支双重分布,到达穴区的神经纤维由第8颈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针的尺侧有尺侧腕屈肌腱:尺侧腕屈肌腱由尺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组成。
4.针的桡侧有尺神经干及动,静脉通过:尺神经干在此处位置较表浅,针稍偏向桡侧即可刺中,尺神经干被刺及后,可产生向手尺侧缘及指端放射的触电感,尺动脉为肱动脉的两大终支之一,尺静脉为其伴行的静脉。
针刺关元的进针方法 关元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12胸神经浅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主要有第12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艾灸风门有什么好处
艾灸风门正确方法
1.艾条悬灸:每次灸10-15分钟,以温和灸为主,隔日或3日1次,此法多用于中风,高血压等症的防治。
2.隔姜灸:每次10-15壮,艾炷如黄豆或半个枣核大,以局部皮肤潮红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此法多用于预防流感等。
3.温灸器灸:将艾条点燃放于灸盒内,放在风门穴处施灸30-60分钟,每日可灸1-2次。
风门属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交会,所谓风门即风邪之门户,出入之要道,又名热府,是热气聚集之意,此穴能泻诸阳经热气,亦泻胸中之热,所以不论内伤外感,一切风症皆主之,艾灸风门有宣通肺气,疏散风邪,调理气机之功效。
好处
1.防治感冒:风门既是感冒的预防穴,也是治疗穴,多灸风门,可以预防感冒,如果觉得项背发冷,似有感冒的征兆时,可在风门穴灸20壮,同时灸身柱,就会觉得脊背发暖,可以预防感冒,或减轻感冒症状。
2.防治呼吸系统疾患:风门穴对于防治小叶性肺炎,肺门淋巴结核,初期肺浸润,哮喘,支气管炎,胸膜炎,百日咳等,都是重要的穴位。
3.预防脑出血:灸风门能预防中风,脑出血昏倒,可在风门穴上放血,会缓和脑部充血或出血,可以急救。
4.其他:肩酸痛,肩背软组织劳损,头痛,颈部痉挛,一般头痛,只灸风门,身柱即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