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便秘有用吗 阴寒积滞型便秘艾灸部位
艾灸对便秘有用吗 阴寒积滞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艰涩,腹中冷痛,面色青淡,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苔白。
艾灸取穴:灸中皖,天枢, 神厥,关元,足三里,气海,太溪,脾俞,胃俞,大肠俞,命门,肾俞,关元穴。
功效:温阳通便。
腹疼艾灸哪个位置
腹疼艾灸应该辩证分型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寒邪腹疼
病因:感受风冷,侵袭于中,或寒冷积滞于胃肠,恣食生冷太过,中阳受戕,均可导致气机升降失常,阴寒内盛作痛。
主证:腹疼较剧,腹部喜温怕冷,大便溏薄或泄泻,腹中雷鸣,小便清白,四肢欠温,口不渴,舌苔白腻,脉象沉紧,寒凝气滞者,则便秘,腹胀拒按。
艾灸方法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艾灸处方:中脘,足三里,天枢,神阙,合谷。
取穴方义:中脘,足三里温中理气,天枢调理肠胃,神阙温下元以散积寒,佐以手阳明经的原穴合谷,发汗解表,调整传导功能,诸穴共灸,以奏散寒止痛之效。
灸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4穴,每穴灸5-10分钟,每日灸1-2次。
2.艾柱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3-5壮,每日1-2次。
3.隔盐灸:于神阙穴按隔盐灸法操作,用中艾炷灸5-10壮,每日灸1次。
阳虚腹疼
病因:脾阳不运,脏腑虚而生寒,或因中阳虚馁,寒湿停滞,或因气血不足,脏腑失其温养而致腹痛,亦有因房事之后为寒邪所中而致阴寒腹痛者。
主证:腹疼隐隐,时作时止,疼时腹部喜按,大便溏泄,面色少华,精神疲乏,腰膝酸沉怯寒,舌质淡胖,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脉沉细而迟。
艾灸方法
治法 :温肾益脾,缓急止痛。
艾灸处方: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取穴方义:肾俞,关元补肾壮阳以祛寒,脾俞,足三里健脾补气以生血,三阴交健脾止泻,气血温煦濡润,经脉通利,脏腑得到温养,则腹疼可除。
灸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20次,每日灸1次。
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3-5壮,选用麦粒大艾炷,每日灸1次。
3.温盒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次。
脾胃虚寒艾灸什么穴位
1、脾胃虚寒艾灸什么穴位呢
局部取穴:期门穴、章门穴。
背部取穴:肝腧穴、脾俞穴。
四肢取穴:丰隆穴、内关穴。
肝气淤滞,易腹胀,两胁胀,加灸:太冲穴。
肝郁脾虚,胖是虚胖,舌头大,肚子大在上腹,腹胀,拉稀、便秘交替,加灸:太白穴。
肝气郁滞时,丰隆加太冲;肝郁脾虚时,丰隆加太白。
2、脾胃虚寒艾灸有什么好处
艾灸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 痛、呕吐、呃逆、吞酸、食欲小振等有较好疗效。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 通调冲任、理气活血。神阙穴可主治上吐下泻,腹中虚冷、腹痛腹泻、肠鸣、小儿厌食、老人滑肠失禁、脱肛、水肿、臌胀、妇人宫寒不孕、巾风、霍乱、角反张、不省人事等症。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
艾灸属阳,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补肾固元防寒的作用。
脾胃虚寒,可以艾灸穴位。明代中医学家张景岳说,三焦痛症因寒者十居八九。他认为,寒则凝、温则通,胃脘痛虚寒证为多,治疗宜温通调补。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脾胃虚寒呢?平时胃痛隐隐,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特别容易腹泻不止、胃口不好、口淡不想喝水的,多为脾胃虚寒之人。
盆腔炎艾灸灸哪个部位
盆腔炎艾灸应该辩证分型取穴治疗:
下焦湿热型盆腔炎艾灸取穴
主要症状:急性或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发热恶寒或低热起伏,下腹胀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色黄秽臭,伴随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苔黄腻,脉滑数
施灸穴位:带脉,中极,阴陵泉,行间,三阴交。发热选加曲池,大椎,合谷,复溜,大肠俞。
气滞血淤型盆腔炎艾灸取穴
主要症状:小腹坠胀隐痛,腰骶酸楚,带下量多,色白,大便秘结,舌淡红或有瘀点,苔白或腻,脉弦细或迟濡。
施灸穴位:带脉,气海,中极,膈俞,蠡沟,血海,肾俞。
施灸方法
艾条回旋灸:点燃艾条,在穴位上往复回旋熏烤,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每穴可灸15到30分钟,每次选4-5穴,每日或隔日灸1次。
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清除艾炷,一般灸3-10壮。
艾炷隔蒜灸:在穴上放3厘米厚的蒜片,中穿数孔,蒜片上放艾炷灸,每次每穴灸3-10壮,感到皮肤灼痛时即更换艾炷。
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 艾灸治疗便秘
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且无规律,长伴随排便困难或排便间隔时间较长,腹胀,腹痛,大便带血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随头痛头晕,腹中胀满疼痛,易怒等症,甚至引发痔疮,肛裂。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艾灸该穴位有健脾益胃之功效,主治气机郁滞所致大便不畅,欲解不得,少腹作胀,嗳气频作等症。
大肠俞穴:在腰部,两腰骨高点连线与脊柱交点向两侧旁开两指,即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该穴位有调理肠胃,排毒的作用,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防止便秘,保持肠道卫生。
艾条温和灸:点燃艾条一端,将艾条垂直悬起于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感觉温热有轻微灼痛感维度,如果觉的太热可以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
艾炷隔姜灸:取新鲜老姜,切成0.2-0.5厘米的薄片,穿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取大型或中型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艾炷施灸,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微微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2-5壮。
冬至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艾灸的主要材料是艾叶,艾叶性温热,在身体穴位上做此养生疗法,可以疏通经脉,同时为身体积蓄阳气,避免冬天三九天时身体因阳气不足而被寒气所伤,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常常会有亚健康的状态,立冬时,气温变化较快,此时身体容易出现隐痛旧疾,做艾灸可以纠正身体脏腑阴阳不平衡的情况,疏通淤堵的经脉,有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作用。
很多人喜欢低头玩手机,长久坐着不动,久而久之,脖颈、腿部等经脉会出现淤堵的情况,让人觉得酸痛僵硬,而立冬进行艾灸有促进气血流通、疏通身体经络的作用,还能调和身体脾肺器官的机能、健脾和胃,具有不错的保健养生作用。
艾灸能够增加肠胃的蠕动功能,能有效改善便秘,排除肠道内的浊气,有的人做艾灸时,肚子咕咕响就是艾灸促进肠胃蠕动的表现,加上做完艾灸后要大量喝水,有利于经络排毒及肠道排便,在冬至时进行艾灸可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帮助改善便秘。
身体的督脉、膀胱经、带脉都会循行于腰部,如冬至艾灸艾灸腰部对这些经络都有温通作用,俗话说“经络通则百痛不生”,而且腰部有命门、肾俞、腰阳关等补阳益肾的大穴,所以艾灸腰部可以很好的补阳益肾功效。
怎么艾灸治便秘 阴寒积滞型便秘
主要症状:大便艰涩,腹中冷痛,面色青淡,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苔白。
艾灸疗法1:患者仰卧,施灸者取中皖,天枢,神厥,关元,足三里,气海,太溪等穴,俯卧位取脾俞,胃俞,大肠俞,命门,肾俞,关元俞等穴。
艾灸作用:温阳通便。
疗程:症状较轻者只需治疗3-5次,较重及缠绵不愈者灸6-15次,直至便秘症状好转。
艾灸对便秘有用吗 血虚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足三里,三阴交穴。
功效:养血,润燥通便。
便秘灸哪里效果好
视情况而定。
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对于脾肾虚寒性的便秘来说,可以艾灸命门穴、关元穴、阳关穴等;对于气虚性的便秘来说,可以艾灸气海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对于血虚性的便秘来说,则可以艾灸血海穴、关元穴、膈俞穴等;对于外感实寒性的便秘,可以艾灸大椎穴、神阙穴、关元穴、外关穴等。
但是对于外感实热性、大肠湿热性、肝郁气滞性的便秘来说,艾灸非但起不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反而还可能会加重便秘的症状。
急性乳腺炎艾灸哪里
急性乳腺炎的发生是由致病因素引起的乳汁郁积,乳络阻塞,气血瘀滞,化热酿毒以致肉腐成脓,治疗以“通”为主,疏表邪以通营卫,通乳络以去积乳,和营卫以散瘀滞,疏肝气以消郁结,通腑实以泻胃热,通过合理的艾灸手法,有助于理气散结,活血通络,排脓通乳,对改善乳腺炎症状有良效。具体应该分型艾灸:
胃热壅滞型乳腺炎艾灸
症见:乳房结块疼痛,色焮红,全身关节酸痛,头痛,憎寒壮热,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秘,脉弦数或洪数。
治则:清热解毒,理气透脓。
艾灸取穴:主穴取下巨虚,温溜,膻中;配穴取丰隆,少泽。
艾灸方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2次。
2.艾条隔蒜泥灸:用捣烂的大蒜铺于患处,上用艾条熏灸10-20分钟, 每日1-2次。
3.艾炷隔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多选用患部或邻经腧穴,每次每穴灸5-7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1-2次。
4.蒜泥敷灸:取去皮大蒜适量,捣如泥膏状,敷于患处,上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
肝郁气滞型乳腺炎艾灸
症见:患乳肿痛结块,胀痛,皮色不红或微红,温度不高,伴随全身不适,胸闷,烦躁易怒,口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数。
治则:清热解毒,理气消肿。
艾灸取穴:主穴取期门,行间,天池,肩井;配穴取内关,手三里。
艾灸方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2次。
2.艾条隔蒜泥灸:初起用捣烂的大蒜敷患处,上用艾条熏灸10-20分钟,每日1-2次。
3.艾炷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多选用患部或邻经腧穴,每次每穴灸5-7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1-2次。
4.艾炷隔豆豉饼灸:取豆豉适量,捣烂后用少量水调和,制成饼状,大小与艾灶相同,厚0.-0.6cm,将药饼放于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每次5-7壮,艾炷如枣核或黄豆大,每日灸1-2次。
艾灸口腔溃疡怎么治疗
口腔溃疡临床以心脾积热型和阴虚火旺型为多见,本病的发生有虚实之分,脏腑之别,根据辩证论治原则, 需辨病与辩证相结合艾灸,才有明显疗效。
心脾积热型口腔溃疡艾灸部位
主要表现:口腔溃疡表面覆盖黄白色,红肿热痛,同时伴随心脾积热脏腑表现。溃疡疼痛较为剧烈,影响进食,伴随有口渴,口臭,心烦,大便干,小便短赤等症。
治则:清热泻火。
艾灸穴位:主穴取合谷,足三里,涌泉;便秘者加灸天枢,大肠俞。
施灸方法:
1.温和灸:以艾条悬灸,悬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
2.隔姜灸:艾炷如黄豆大,将新鲜姜切成0.3cm-0.4cm厚度的姜片,把艾炷放姜片上,每穴每次5-7壮,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
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艾灸部位
主要表现:口内疼痛,口疮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口疮灰白,溃疡面周围颜色淡红,溃疡数量不多,1-3个,伴随有烦热颧红,乏力,手足心热,口干但不渴,小便短赤等表现。
治则:养阴清热。
艾灸取穴:合谷,足三里,涌泉,三阴交。失眠加灸神门。
艾灸方法:
1.温和灸:以艾条悬灸,悬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2.隔姜灸:艾炷如黄豆大,将鲜姜切成0.3cm-0.4cm厚度的姜片,把艾炷放姜片上,每穴每次5-7壮,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
艾灸能治便秘吗
艾灸对便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艾灸天枢,足三里等胃经的重要穴位,能对机体起到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好处,从而有效缓解便秘。
肠胃积热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或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合谷,内庭穴。
功效:通腹泄热,导滞通便。
气机郁滞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不畅,欲解不得,严重者少腹作胀,嗳气频作,苔白。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太冲,内庭,中皖穴。
功效:行气导滞通便。
阴寒积滞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艰涩,腹中冷痛,面色青淡,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苔白。
艾灸取穴:灸中皖,天枢, 神厥,关元,足三里,气海,太溪,脾俞,胃俞,大肠俞,命门,肾俞,关元穴。
功效:温阳通便。
夏天为什么不能灸神阙 女士每天艾灸小腹的好处
1.寒气重的女性会有痛经、经期不调等现象,艾灸小腹可以散寒,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这些症状。
2.对便秘的女性来说,长期便秘会导致体内毒素堆积,导致肤色暗沉,艾灸小腹可以帮助缓解便秘。
3.艾灸小腹可以温热腰腹、去除寒气,加快身体新陈代谢和脂肪燃烧,对减除腹部脂肪有一定的作用。